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南山產物保險 | 2025/05/0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2,524,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1099303 | 蔡漢凌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三
台灣產險業界盛況:RBC回升,十大公司业绩翻倍增長|南山產物保險
產險業界近來公布的2024年資本適足率(RBC)數據顯示,整體產業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其中七家本土產險公司和三家外資產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均超過了400%,是保險業資本適足性法定標準(200%)的兩倍。
回顧2022年底,由於防疫險的巨額理賠,導致部分產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暴跌,甚至出現負值。然而,產險業界迅速啟動增資和重建財務體質的策略,使得各公司的資本適足率由負轉正。例如,中信產險的資本適足率從2022年底的-1680%迅速攀升至2024年的336%,遠超過危機時期的水平;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從-1079%拉升至333%,顯示已完全擺脫嚴重虧損的陰霾。
不過,在五大防疫保單重災公司中,儘管RBC由負轉正,但部分公司的RBC並未上升,反而下降。例如,RBC最高的台灣產險從1082%降至去年底的717%;第一保險從867%降至533%。
產險業者解釋,這主要是因為過去的RBC計算只包含了車險、火險、水險及工程險等巨災風險,而現在則需要納入全險種巨災風險,計算標準的調整導致各公司的RBC跟著下調。此外,產險公司提高投資金額,進行風險準備金的提列,也會影響RBC的下調。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產險公司如南山產險和泰安產險的資本適足率卻依然呈現穩健上升的趨勢。南山產險的資本適足率從2022年底的278%提升至2024年底的390%;泰安產險則從588%提高至614%,這顯示了這些公司的償付能力逐步改善,財務結構也呈現正向調整。
產險業者強調,資本適足率高於監管標準,代表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更強,財務體質更穩健。然而,過高的資本適足率也可能意味著資本未被有效運用,反映報酬效率偏低。因此,在解讀RBC的高低時,需要結合盈餘能力、資產報酬率、現金流和經營策略等多方面綜合觀察。
下一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