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復華投信 | 2025/05/07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6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6085763 | 杜俊雄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復華投信:2022年創收近百億的投資信託佳績|復華投信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 哇塞,今年台灣的投信業界真是熱鬧非凡啊!2020年的財報一出炉,整個市場都為之震驚。我們台灣有38家投信公司,去年可是大放異彩,有20家投信的獲利還是呈現成長,竟然還有17家賺超過1億元!整體來看,總獲利高達86億元,快逼近百億元大關,創下了歷史新高。 這其中,富達投信因為會計期改為7月制,所以只計入了去年7至12月的獲利,也就是5,319萬元。但這也不改變它整體的表現,因為它還是採用歷年制來計算的,2019年的總獲利還是72.3億元呢!去年整體獲利大增14億元,增幅高達19.8%,看來投資人們的投資意願真的是強勁到不行。 話說回來,2020年那場疫情一度讓基金投資表現受到衝擊,但誰想到居家工作反而激發了投資需求,讓市場掀起了一股投資狂潮。最受益的就是境內外發行的ETF和股票基金,境內基金規模一下就增長了5,186億元,創下了4.52兆元的新高。境外基金和全委投資也分別成長到3.69兆和2.43兆元,整體投信管理規模直接升至7兆元,比前年多了1兆元。 營收方面,有28家投信公司的營收都呈現成長,其中安聯和摩根投信的收入分別達到42億和40億元,這兩家還是首次寫下單一投信收入達40億元的紀錄。安聯境內外基金都賺得盆滿缽滿,除了招牌的安聯收益成長,安聯AI人工智慧基金也進入年度十大最吸金的境外基金榜,境內規模也增加了559億元,排所有投信第二。摩根的環球債券收益和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也打入境外基金吸金十強,而美國智選基金也受到國人熱烈追捧。 本土一哥元大投信的營收也超過35億元,主動和被動基金都有顯著成長。獲利方面,元大投信蟬聯冠軍,獲利超過17億元,大幅領先其他公司。接下來,復華獲利8.9億元、國泰獲利8.5億元、群益獲利7.6億元,外資則是安聯獲利7.4億元,排第五名。其他外資公司如野村、貝萊德、聯博、瀚亞、富邦、統一等,獲利也都超過2億元,表現優異。 獲利增幅方面,永豐投信以393%的成長率傲視群倫,德銀遠東增長284%,中信增長255%,都超過了兩倍。不過,華南永昌轉虧1.3億元,每股淨損4.4元,這對它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