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華投信公司新聞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巫慧燕指出,即便台灣新制勞退基金 報酬率於2024年度創下16.16%的歷史新高,但勞退基金自2005年設 立至今,自願提撥參與率僅15%,且主要集中在高薪勞工。此外,依 資料顯示,國人「老後」「不健康期間」約有7.41年,退休金制度應 需要有些改革方案。
應簡化行政流程、採取雙軌制,保留政府統一操作外,同時增設自 選機制,以自動加入方式提高自願提撥率並參考私校退休基金的全生 命周期及安養信託制度。她呼籲政府相關單位盡速推動TISA(台灣個 人投資儲蓄帳戶)制度,借鑒日本NISA成功經驗,透過定額免稅優惠 促進儲蓄與投資,建立更永續、充足、公正的退休金制度,積極應對 高齡化社會挑戰。
中租投顧總經理蘇皓毅表示,中租「樂退休」專案為全新升級的定 期定額交易機制,是目前基金平台逢低加碼、趁勝追擊同步開攻的單 筆加碼功能,另再搭配平台自動停利轉申購功能,實現自動化買賣點 判斷,有效克服投資心理障礙。
復華投信表示,投資方法可提升透過共同基金投資的退休理財效率 。以該公司「金複合投資法」為例,結合單筆申購(母基金)及定時 定額(子基金)優勢,加上自動停利機制產生的循環效果,進一步提 高投資勝率;若有現金流需求,則可進階「金複合月月領」加掛每月 設定領回功能,以因應退休生活支出所需。
群益全民成長樂退組合基金經理人葉啟芳也表示,退休理財的執行 上其實並未如想像中的困難,民眾只要能掌握即早開始、定期投入及 善用投資工具三個要領,以長期投資不投機的心態,持之以恆地投入 ,便能在不壓縮當下生活水平太高的狀態下,逐步累積退休資產,並 更能享有時間複利的效果。
法人表示,近日有產業正面消息傳出,包括台積電與聯發科宣布在N6RF+製程的合作成果、NAND模組市場復甦,相關廠商毛利率有望回升等激勵下,吸引資金把握股價逢回之際進場布局,包括台積電、聯發科、鴻海、日月光投控、聯詠、群聯等指標科技股於昨日都有超過1%的漲幅。
觀察近一月台股科技主題ETF表現,其中,抗跌還逆勢上漲的產品皆為訴求科技高息相關,包括群益科技高息成長(00946)、兆豐電子高息等權、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群益半導體收益。
群益科技高息成長ETF經理人洪祥益表示,儘管近期科技族群面對DeepSeek問世和美國關稅議題干擾而波動頻頻,然整體來看,AI長期發展動能仍強勁。
在DeepSeek這類低成本AI模型助攻下,不僅讓過往資金過於集中特定科技股情況改變,部分資金移轉至先前評價較低、基本面逐步改善,同步受惠AI大勢的科技股布局,落後補漲行情可期,也更有利於AI應用加速普及,台灣科技廠受惠於AI成長趨勢,成長行情可期。
兆豐投信分析,受惠市場積極投資推升雲端AI晶片需求,加上AI技術慢慢擴展到次產業的邊緣運算端,預估全球晶片產業將繼續成長至2026年,建議近期可以趁相關科技指數整理過程中,尋找中長線進場布局科技型ETF的時點。
復華投信台股投研團隊表示,目前在台股投資情緒相對謹慎環境下,後續仍具表現機會,可透過同步掌握高股息、價值成長及轉機股等多元收益題材,提升基金的資本利得與股息收入。
主管機關開放新型ETF商品,成為今年基金市場的重頭戲,原先市 場預期其中主動式台股ETF會由境內大型ETF公司率先送件,結果卻由 外商投信拔頭籌,三家ETF資產上兆元的元大、國泰與群益,由群益 率先發動,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揭露12日群益投信送件申請募集「台灣 精選強棒主動式ETF」,成為繼野村、統一投信後,第三家申請募集 主動式台股ETF的業者。
統計至今年1月底各家投信ETF規模,元大投信以近2兆元穩坐龍頭 寶座,國泰投信1.16兆元居次,去年底因台股高息ETF與債券ETF熱賣 而衝上兆元的群益投信緊追在後;富邦投信、中信投信居第四與第五 。以目前大型投信跨足新型ETF情況來看,除中信投信日前送件申請 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再來就是群益投信準備進軍主動式台股ETF市 場。
目前整體新型ETF基金申請募集的進度來看,野村投信已拿下首檔 核准募集的主動式台股,也將在4月中募集、5月初掛牌上市;接下來 統一投信、中信投信與凱基投信申請募集的新型ETF也可望陸續問世 。據悉,其他國內投信業者也將陸續申請募集,在台股市場擅長的元 大、國泰與復華投信是否也推出主動式台股ETF,備受市場關注,外 商投信可能在下半年較密集推出海外股債型主動ETF商品。
彙整投信投顧網站2月初至今新基金募集申請狀況來看,目前共六 家投信業者、七檔新型ETF商品送件申請或申報募集,包括野村、統 一、聯博、凱基、中信、群益等六家投信,預計募集四檔主動式台股 ETF、一檔主動式債券ETF、一檔股債平衡被動式ETF、一檔海外股票 型主動式ETF。
本土投信界再掀一波新潮流,統一投信25日正式送件申請發行台股ETF,成為首家境內基金公司提出主動式台股ETF申請的案例。這次統一投信推出的「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基金」,不僅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也標誌著台灣ETF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自去年底主管機關開放主動式台股ETF與被動式多重資產ETF之後,市場已經看到多個投信公司紛紛送件申請,其中包括了野村投信、聯博投信、凱基投信等。這次統一投信的加入,讓市場對主動式台股ETF的期待更加升溫。
統一投信作為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第二大公司,去年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家單月定期定額金額突破10億元的基金公司。這份成績的背后,是旗下多檔招牌基金長線績效穩健,以及豐富的操盤經驗。因此,統一投信送件申請主動式台股ETF,在市場預期之中。
在目前的ETF市場中,元大、國泰、群益、富邦和中信投信等公司,都未缺席新型ETF市場的發展。而在主動式台股ETF方面,市場關注的焦點除了統一投信外,還有安聯和復華投信。市場普遍期待這些公司在適當的時機送件申請。
對於沒有發行ETF經驗的外商投信來說,因為需要進行軟硬體對接券商系統的布局,所以作業時間較長。而野村、凱基與統一投信等已有發行ETF經驗的公司,最快可在3月底至4月初掛牌。
市場人士預計,隨著更多基金公司陸續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主動式ETF市場將會更加活躍。除了台股型ETF外,還可能出現海外股票、海外債券型ETF。基金業者普遍認為,高峰期可能會落在第二季,而外商投信則可能要到下半年。只要投資者對主動式ETF的認同與參與度夠高,將對整體市場帶來重要的活水。
主管機關在去年底,開放主動式台股ETF與被動式多重資產ETF後, 至今共有四家投信送件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包括野村和統一,均 送件募集主動式台股ETF,聯博投信申請募集主動式債券ETF,凱基投 信則申請募集股債平衡ETF。
據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最新揭露,在聯博投信21日送件申請,募集第 一檔主動式債券ETF後,統一投信25日送件申請募集。統一投信為全 市場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第二大,去年成為國內第一家單月定期定額 金額突破10億元的基金公司,關鍵在於旗下的數檔招牌基金,長線績 效穩健,在台股主動式基金的豐富操盤經驗,送件申請募集主動式台 股ETF在市場意料之中。
據了解,目前ETF市占前五大是元大、國泰、群益、富邦和中信投 信,都不會在新型ETF市場中缺席,至於主動式台股ETF方面,市場目 前關注的焦點,在於台股主動式基金有不錯成績的安聯和復華投信, 何時會送件。
至於在台沒有發行ETF經驗的外商投信,因軟硬體對接券商系統的 布局,需較長作業時間,後續送件須採取「申請」制,已有發行ETF 經驗而採申報制的野村、凱基與統一投信,最快可在3月底至4月初掛 牌。
市場人士透露,近期還有基金公司將陸續申請募集新型ETF商品, 主動式ETF方面除了台股型,可能還會有海外股票、海外債券型。基 金業者預估,高峰應會落在第二季,外商投信則可能要到下半年,且 以目前業者送件的熱度來看,只要投資人對主動式ETF的認同與參與 度夠高,將是挹注整體市場的重要活水。
以投信公司主被動整體規模來看,元大投信以2.2兆元的規模穩居 龍頭,國泰投信與群益投信則分別有1.38兆元與1.25兆元,富邦投信 則以7,785億元居第四,復華投信以6,607億元居第五。不過若以增速 來看,統一投信近一年規模增胖1,390億元至2,971億元,增幅達到8 7.96%最為驚人。
根據統計,統一投信旗下規模增加最多的5檔基金中,去年3月才新 成立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統一強棒貨幣市場基金,皆 貢獻超過300億元,統一FANG+ETF(00757)和統一美債20年ETF(00 931B)近一年規模分別增加270.26億元和119.82億元;主動式台股基 金統一奔騰基金,近一年規模增加72.67億元,也成統一規模成長最 多的主動式股票型基金。
00757堪稱去年最風光的ETF,因搭上AI長線趨勢火熱,美國科技股 躍升為重要的投資配置,去年一舉成為首檔淨值破百元的海外股票E TF,躍升為海外股票ETF股王,規模年成長1.6倍,因應該ETF衍生性 商品需求也日益增加,今年期交所2月3日新增統一FANG+ETF期貨(U R)、小型統一FANG+ETF期貨(US),是首檔加掛股票期貨的純美股 ETF。另統一在台股主動式基金以長線績效出色稱著,也是定期定額 人數和金額最多的投信,其中招牌基金統一奔騰近一年規模增加52. 16%至212億元,近二年增幅高達185.8%。
台灣投信市場近期熱絡,帶動整體基金規模創下歷史新高。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1月底,台灣全體投信基金規模已達9.78兆元,年增率超過4成,顯示市場投資熱情持續升温。
在眾多投信公司中,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有四家公司的基金規模增幅超過5成。其中,統一投信表現亮眼,規模增幅接近9成,僅用兩年時間實現規模雙倍以上的成長。其他如群益投信、元大投信和國泰投信的規模也都有5成以上的增長。
在投信公司主被動整體規模方面,元大投信以2.2兆元的規模位居第一,國泰投信和群益投信分別以1.38兆元和1.25兆元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富邦投信以7,785億元居第四,而復華投信則以6,607億元的規模位居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統一投信的增速十分驚人,近一年規模增長達1,390億元,增幅為87.96%。統一投信旗下規模增加最多的五檔基金中,包括去年3月新成立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和統一強棒貨幣市場基金,兩者對規模增長的貢獻均超過300億元。此外,統一FANG+ETF(00757)和統一美債20年ETF(00931B)的規模也分別增加270.26億元和119.82億元。主動式台股基金統一奔騰基金,近一年規模增加72.67億元,成為統一規模成長最多的主動式股票型基金。
00757 ETF去年因搭上AI長線趨勢,美國科技股的崛起成為重要的投資配置,去年一舉成為首檔淨值破百元的海外股票ETF,躍升為海外股票ETF股王,規模年成長1.6倍。隨著對該ETF衍生性商品需求的增加,期交所於今年2月3日新增了統一FANG+ETF期貨(UR)和小型統一FANG+ETF期貨(US),成為首檔加掛股票期貨的純美股ETF。
統一投信在台股主動式基金方面表現突出,長線績效出色,也是定期定額投資人數和金額最多的投信。其中,招牌基金統一奔騰近一年規模增加52.16%至212億元,近兩年增幅高達185.8%,展現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投資回報。
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持續帶來新機遇,尤其是ETF市場的蓬勃成長。昨日(19日),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在春酒活動上指出,今年ETF市場將迎來新一波成長,預計規模將增加5,000億元。雖然面對川普2.0的不確定性,劉宗聖仍對行情保持审慎樂觀的態度。
劉宗聖強調,台股ETF的成長力道尤為顯著。截至1月底,台灣整體ETF規模已達6.47兆元,其中台股ETF規模達2.76兆元,占比高達42.6%。這一數字顯示,台灣ETF市場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劉宗聖進一步分析,台股ETF市值大約是2.8兆元,相較於國內上市櫃公司總市值約80兆元,其占比略超過3%。這與美國等國家ETF占股市比重超過一、二成相比,台灣ETF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今年,政府開放主動式ETF和多重資產ETF,為投資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選擇。劉宗聖預測,從檔數、規模和受益人數來看,國內ETF市場將持續保持成長。
對於台股主被動型商品,劉宗聖表示,在悲觀和樂觀情境下,今年ETF規模增長可能介於2,000至5,000億元之間。樂觀情境下,三大成長動能包括:定期定額資金的持續挹注、新商品的發行以及台股行情的持續上漲。
在商品別方面,高股息ETF成為台股ETF過去兩年成長的主要推手,其占比已達66%。然而,今年來,資金開始從高股息回流到市值型ETF,這是因為許多高股息ETF的配息縮水,以及市場波動帶來的交易機會吸引投資者採取各種策略。
劉宗聖對市值型ETF和高股息ETF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預期兩者將朝向更均衡的發展方向。
觀情境下,預估今年ETF規模可增長5,000億元,台股主被動基金占台股市值比重,將較現行3%持續提升。
台灣ETF規模持續創高,當中又以台股ETF成長力道最強勁。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至1月底,整體ETF規模已達6.47兆元,台股ETF達2.76
兆元,占比衝高至42.6%。
劉宗聖昨天出席投信投顧公會春酒時表示,目前台股ETF市值大約是2.8兆元,對比國內上市櫃公司總市值約80兆元,大約占3%多,相較於
美國等國家的ETF占股市比重超過一、二成,台灣ETF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他強調,政府今年開放主動式ETF和多重資產ETF,提供投資人更多元選擇,今年國內ETF市場從檔數、規模和受益人數來看,都是持續成長
的一年。
劉宗聖也看好台股主被動型商品占台股總市值將持續提升。他分析,在悲觀、樂觀情境下,今年ETF規模增長可能界於2,000~5,000億元之
間。
以樂觀情境來看,有三大成長動能:一是定期定額資金持續挹注:目前ETF定期定額每月約百億元,在台股行情無大變化下,一年可帶進
1,200億元;二是新商品發行:今年開放主動式ETF等新商品,加上有愈來愈多投信加入台股ETF發行,大概也可帶來千億元新增規模;三是台
股行情若持續上漲,假設台股漲10%,以目前規模換算,整體規模也可自然成長二、三千億元。
以商品別來看,高股息ETF是台股ETF過去兩年成長最大推手,且大幅超越市值型產品,與國外趨勢大相逕庭。以元大、國泰、群益、富
邦、復華等前五大投信的台股ETF商品結構來看,高股息ETF占比已拉高至66%,而市值型ETF占34%,然近期高股息、市值型ETF規模、受益
人數出現消長變化。
劉宗聖分析,前兩年高股息ETF本息雙收,吸引很多市值型ETF投資人資金轉進,但今年來,已經看到投資者資金從高股息回流到市值型的
現象,因很多高股息ETF配息縮水,加上市場波動帶來交易機會,吸引投資者採取「逢低買進、買黑賣紅、定期定額」等策略,帶動資金持
續流向市值型ETF,看好今年市值型ETF和高股息ETF朝更均衡發展。
近日來,上班族們的年終獎金多已陸續入帳,這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犒賞自己的好機會。在享受這份收入之餘,許多人開始思考如何將這部分金錢進行投資,以期待未來的財富增長。
近期,許多台灣的投信公司如群益、復華、國泰、元大、安聯、柏瑞等,都紛紛推出基金申購優惠活動,鼓勵投資人利用小額資金開啟自己的投資理財之路。這些優惠活動透過時間複利的效益,有望讓年終獎金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群益投信強調,如何規劃使用年終獎金是一門重要的課題。適當的資產配置能夠幫助投資人讓獎金發揮更大的效益。他們建議投資人將部分獎金用於投資理財,透過長期的複利效果,累積財富,甚至可以建立被動收入來源。
群益投信還提到,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是一種值得投資人考慮的理財方式。這種方式不僅不用猜測進場時間點,還具有風險分散、平均成本等優勢。此外,透過進階版的定期定額服務,可以提升投資效益,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
母子基金也是群益投信推薦的年終理財方式之一。透過申購保守型或穩健型的基金作為母基金,每月從母基金中定期定額扣款投資屬性較活潑的股票型基金,也就是子基金。這種機制有助於投資人應對景氣循環波動,優化中長期投資成效。
對於穩健型投資者來說,股債多元配置策略的多重資產、跨國組合平衡基金是值得考慮的選擇。而積極型投資者則可以關注基本面與企業獲利成長性俱佳的美國股票、印度股票基金。
復華投信則對2025年的股市布局提出建議,建議聚焦獲利維持成長的公司,並關注政策利多及AI受惠題材的美、台股。他們推薦的產業多元布局基金,如復華美國新星、復華全方位等,幫助投資人掌握相關市場契機。
復華投信也提醒,由於市場波動及產業類股風格轉換頻率上升,投資人可以利用具申購優惠的定時定額、複合投資法,或是復華台灣智能、復華奧林匹克全球優勢組合等組合型基金,兼顧中長期投資機會並平衡波動風險。
群益投信表示,年終獎金的使用規劃是一門重要課題,若能做好適當的資產配置,有助讓獎金發揮更大效益。建議投資人將部分獎金用於投資理財,透過長期複利效果,累積財富,又或是以此建立被動收入來源。
群益投信指出,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便是投資人可多利用的理財方式,不用猜進場時間點,也具備風險分散、平均成本等好處,甚至還可透過進階版定期定額服務來提升投資效益,以機制來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人性弱點。
群益投信說明,母子基金也是可參考的年終理財方式,透過申購保守型或穩健型的基金當作母基金,每月自母基金定期定額扣款投資屬性較活潑的股票型基金,也就是子基金,此機制有助投資人因應景氣循環波動,優化中長期投資成效。
穩健型投資者可參考股債多元配置策略的多重資產、跨國組合平衡基金,積極型投資者則可留意基本面與企業獲利成長性俱佳的美國股票、印度股票基金。
復華投信表示,2025年股市布局建議可聚焦獲利維持成長,加上又有政策利多及AI受惠題材的美、台股,透過產業多元布局的復華美國新星、復華全方位等基金,掌握相關市場契機。
此外,鑒於過往川普作風,可能讓市場波動及產業類股風格轉換頻率上升,可利用具申購優惠的定時定額、複合投資法,或是復華台灣智能、復華奧林匹克全球優勢組合等組合型基金,兼顧中長期投資機會並平衡波動風險。
去年ETF市場熱絡,規模淨增加約2.46兆元,其中前十大熱銷ETF吸金達1.555兆元,台股ETF成為推升台股的重要力量。隨著春節即將到來,投資者詢問該如何選擇ETF過年。法人建議,股債ETF皆可,但由於股市休市時間長達11天,投資者可考慮部分落袋為安,保留部分現金。
對於蛇年的ETF投資策略,群益投信ETF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張菁惠表示,今年將延續漸進式降息,對債市表現有利。在低景氣風險和低信用利差環境下,債券收益率維持高位,因此債券ETF仍具吸引力。在股票ETF選擇上,張菁惠看好台灣優質半導體和高息股等ETF,因為台灣是重要的科技供應鏈。
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基金經理人李育齡建議,投資者可增加高品質固定收益資產的持有比例,預測聯準會今年將降息2碼,股市將在「川普投顧」的領導風格下加大不確定性,利率將延續高檔緩降趨勢。
復華投信則建議投資者布局除了台股ETF外,還應該關注美股成長型ETF和日股。復華投信認為,降息環境、經濟擴張和企業獲利成長是支持蛇年金融市場的三大要素。由於美國優先議題將牽動全球金融市場,因此看好美股成長型ETF。而近年來日股的表現亮眼,評價面優勢和公司治理紅利,加上其在AI關鍵供應鏈中的地位,行情持續看好。
十大年度熱銷ETF全年淨流入各為687億元∼2,199億元,其中有三 檔20年期債券及七檔台股高息基金,七檔台股ETF淨流入就有近兆元 ,也就是挹注台股近兆元資金,成為推升台股主要功臣之一。春節將 至,目前該抱何種ETF過年,法人表示,股債ETF皆可以,但有些股票 ETF淨值已來到相對高檔,加上這次農曆年休市時間長達11天,在台 股休市的11天中,若是擔心在休市期間國際間的變數,也可以部分落 套為安、保留部分現金在手。
蛇年ETF投資策略,群益投信ETF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張菁惠指出,根 據最新點陣圖顯示,今年仍將延續漸進式降息,有利於債市表現,整 體來看,在景氣風險低、信用利差維持低位,債券收益率維持高位的 環境下,存債仍具備吸引力;股票ETF選擇上,因全球AI正如火如荼 發展,台灣是重要科技供應鏈,科技權值股料自然最受惠,因此持續 看好台灣優質半導體、高息股等ETF。
蛇年債券ETF部局,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基金經理人李育 齡建認為,聯準會今年將降息2碼,股市也將在「川普投顧」的領導 風格下加大不確定性,目前股市高檔盤整,確定的則是利率將延續高 檔緩降趨勢,建議投資人可增加高品質固定收益資產的持有比例。
股票ETF布局除台股ETF外,復華投信建議,降息環境、經濟擴張、 企業獲利成長是支持蛇年金融市場的三大要素,川普上任帶來的美國 優先議題,將牽動全球金融市場表現,因此看好美股成長型ETF。近 年鹹魚翻身的日股,除具評價面優勢、公司治理紅利外,由於同樣是 AI關鍵供應鏈,行情持續看好。
近期,台灣的ETF市場發生了大躍進,這一趨勢在去年前十大資產公司的排名中得到了體現。去年,台灣投信行業的資產規模排名變動並不大,其中,國泰投信和元大投信的資產規模均超過了2.2兆元,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二。而排名第三的群益投信,其資產規模也達到了1.26兆元。值得一提的是,由於ETF的熱銷,前兩大投信的資產規模已經相當於境外的基金總規模。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統計,以公募基金的資產規模計算,2019年成為境內外基金規模消長的轉折點。在2019年之前,境外的基金資金始終超過境內基金。然而,到了2019年12月底,境內基金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4兆元,超過了境外的3.65兆元,兩者之間的差距明顯擴大。到了2023年12月,公募基金的規模更是來到了6.74兆元,而在2024年,國人對ETF的投資熱情達到了最高點,當月公募基金的規模達到了9.60兆元,增幅超過了42%,境內基金的規模已經達到境外的2.16倍。
近年來,投資人紛紛搶進ETF市場,這也決定了各家投信的規模成長金額和幅度。去年,元大投信的資產規模增加了0.74兆元,而國泰投信則增加了0.62兆元,使得元大投信的資產規模達到了2.225兆元,與國泰投信的2.232兆元僅相差62億元。排名第三至第六的群益、復華、富邦及中信等四家投信分別淨增加0.55兆元、0.27兆元、0.23兆元及0.115兆元。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資產規模排名在十名之外的統一投信,去年因成功募集一檔台股ETF,加上統一NYSE FANG+ETF的净值及規模大增,使其資產規模成功擠入前十名,目前位居第八。
基金業界的分析指出,先前大部分外商資產管理公司對發行ETF的興趣並不大,這也使得外資的資產規模成長遠不如國內投信。然而,目前不少外國資產管理公司對主動式ETF表達了高度興趣,並在國外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隨著主管機關相關施行細則的訂出,如果評估可行,今年將有更多外商資產管理公司加入主動ETF的募集,外資投信的資產規模有機會明顯成長。
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以公募基金資產規模計,2019年是境內外 基金規模出現消長轉折點,在2019年之前境外基金資金始終超過境內 基金,2019年12月底境內基金資產4兆元,超過境外基金的3.65兆元 ,且境內外基金資產規模差距明顯拉大。至2023年12月公募基金6.7 4兆元,2024年國人對ETF投資熱到最高點,12月底公募基金規模來到 9.60兆元、增幅逾42%,境外基金只有4.45兆元,境內規模已達境外 的2.16倍。
近年投資人搶進ETF,募集成績也決定各家投信規模成長金額及幅 度,其中元大投信去年即增加0.74兆元,其次國泰投信的0.62兆元, 讓元大投信資產規模已來到2.225兆元,直逼第一名的國泰投信的2. 232兆元,兩家規模相差僅62億元;排名第三名至六名的群益、復華 、富邦及中信等四家投信分別淨增加0.55兆元、0.27兆元、0.23兆元 及0.115兆元。
值得留意的是,原本資產規模一直排名在十名之外的統一投信,去 年因成功募集一檔台股ETF,加上統一NYSE FANG+ETF淨值及規模大增 ,使資產規模排名擠入前十名,目前來到第八名。
基金業者分析,先前大部分外商資產管理公司對發行ETF興趣不大 ,使得外資資產規模成長遠不如國內投信。
但目前不少外國資產管理公司對主動式ETF表達高度興趣,在國外 也有不錯的銷售成績,就等主管機關訂出相關施行細則,如果評估可 行,今年將有更多外商資產管理公司加入主動ETF募集,外商投信資 產規模有機會明顯成長。
近期台股市場雖然遭遇回檔修正,但波段進場的機會也隨之而來。在這波市場動態中,投信法人普遍看好2025年台股後市,並建議投資者透過多元化投資策略來把握機會。
復華投信便是其中一員,該公司強調,其推出的復華台灣智能基金是國內唯一一檔的國內組合型基金,該基金結合了景氣循環、市場趨勢及基金績效,進行精準的投資布局。
該基金透過納入市值型台股ETF,參與大盤上漲動能,並優選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以追求超额報酬。同時,為了降低波動度,復華台灣智能基金也配置了投資等級債券ETF或指數型基金,並由經理人及投研團隊密切監控市場趨勢與轉折,進行靈活的資產配置調整。
根據復華投信最新數據,復華台灣智能基金規模達73.5億元,其中台股核心部位占比高達76%。基金投資範圍涵蓋多檔含「積」量高的市值型ETF或指數型基金,以及各家中長期表現優秀的台股基金。債市部位則佔21%,主要聚焦美國市場的投資等級公司債、公債ETF及指數型基金,以把握美國降息循環下的債市表現機會。
復華台灣智能基金經理人劉明滄指出,台股作為投資者必備選項之一,雖然單一市場且電子族群較為集中,但可能會承受較大波動性。為了避免投資者錯失長期複利累積效果,透過多元的資產配置,可以兼顧台股的成長機會與控制風險,建議將其作為母子基金投資法核心配置。
對於後市展望,劉明滄認為,尽管Fed上月降息並發表鷹派聲明,但預計美國通膨數據將持續下滑,Fed貨幣政策將保持溫和寬鬆且有降息空間。在台股企業獲利預期雙位數成長的情況下,對台股長線看法樂觀,因此維持較高的股票型基金配置比重。
復華投信表示,復華台灣智能基金是國內唯一一檔的國內組合型基 金,該基金參考景氣循環、市場趨勢及基金績效進行布局,納入市值 型台股ETF參與大盤上漲動能,並優選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獲取超 額報酬機會,同時配置投資等級債券ETF或指數型基金,再透過經理 人及投研團隊研判市場趨勢與轉折,靈活調整資產配置趨吉避凶,以 較低的波動度創造長期相對穩健之績效。
根據復華投信官網最新數據顯示,復華台灣智能基金目前規模73. 5億元,台股核心部位占比76%,納入多檔含「積」量高的市值型ET F或指數型基金,以及各家中長期表現優秀的旗艦招牌台股基金;債 市部位占21%,聚焦美國市場的投資等級公司債、公債ETF及指數型 基金,掌握美國降息循環下的債市表現機會,並控制整體投資組合的 波動度。
復華台灣智能基金經理人劉明滄表示,台股是投資人口袋中必備選 項之一,但因為單一市場且電子族群較為集中,可能要承受較大波動 性,導致部分投資人卻步或易隨市場波動而頻繁進出,錯失長期複利 累積效果。透過多元的資產配置,可兼顧台股的成長機會與控制風險 ,建議可納入作為母子基金投資法核心配置。
展望後市,劉明滄表示,Fed上月降息1碼,但卻發表較鷹派聲明並 下修2025年降息空間至2碼,加上川普即將就任後可能帶來政策的不 確定性,導致近期金融市場行情較為震盪,但只要美國通膨數據符合 預期且持續下滑,預估Fed貨幣政策仍將保持溫和寬鬆且有降息空間 ,加上台股企業獲利2025年有機會雙位數成長的情況下,對台股長線 看法樂觀,故維持較高的股票型基金配置比重。
證期局主秘尚光琪指出,國泰投信李姓經理人是2023年舊案,因檢 調起訴後有具體事證開罰;復華投信邱姓全委經理人是新案,由證交 所清查時抓到。基金經理人跟單行為有很多來源可查核,包括證交所 例行查核、檢查局查金流、檢舉案,國泰和復華投信這兩案子都是證 交所查核,再與檢查局合作查金流。
尚光琪表示,復華投信邱姓前全權委託投資經理人,及國泰投信國 泰科技生化基金李姓前基金經理人,二者跟單標的不同,但案情雷同 ,均為俗稱「利用人頭戶跟單」,利用職務上知悉的消息,再用他人 帳戶跟單買基金投資的相同個股,金管會已命投信解職這二位經理人 ,三年內禁止回鍋金融業任職。
為了讓投資者能夠掌握新年度的市場趨勢與商機,台灣知名的基金交易平台基富通近期聯手十大投信投顧業者,共同舉辦了「2025市場攻略」票選活動。這次活動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其中,復華投信作為合作投信之一,也參與了這次票選,並為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市場預測。
在這次票選中,美國股票和科技產業股票分別獲得了8家基金公司的看好,成為最受歡迎的資產類型。此外,非投資級債券和台灣股票也分別獲得了7家和6家基金公司的支持。這些結果顯示了市場對於這些資產類型的信心。
在眾多關注焦點中,「川普2.0」政策、人工智能(AI)技術以及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被視為2025年的三大關鍵要素。這些因素將對全球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投資者們在制定投資策略時,需要格外關注這些預測。
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在活動中表示,為了幫助投資者進行長期理財規劃,基富通將在2025年提供全平台無手續費的優惠政策,包括定期定額和單筆申購。這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選擇,並降低投資成本。
除了手續費優惠外,基富通還推出了「好享加-低檔智動投」和「好享Check基金健檢」工具,幫助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從容調整投資策略,以達到最佳的投資效果。
有興趣了解票選結果和更多詳細評論的投資者,可以訪問基富通官網:www.fundrich.com.tw,以獲取最新的市場資訊和專業建議。
基富通與安聯投信、保德信投信、施羅德投信、復華投信、富達投信、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摩根投信、聯博投信、瀚亞投信共十大基金公司合作,票選2025年各自看好市場或區域。
根據票選結果,以美國股票、科技產業股票均獲8家基金公司認可,同步榮登好評度最高的資產類型;其次是非投資級債券、台灣股票,分別有7家與6家基金公司看好。彙整各業者看法,「川普2.0」、「AI人工智慧」、「聯準會貨幣政策」為2025年共同關注焦點。
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表示,為幫助投資人長期理財規劃,2025年基富通全平台無論定期定額、單筆申購通通終身0手續費,還提供「好享加-低檔智動投」、「好享Check基金健檢」工具,讓投資人在波動中從容調整投資策略,達到最佳投資效果。
票選結果與評論詳見基富通官網:www.fundric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