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
星期二
台灣電力智能調度,滿足用電需求新篇章|台灣電力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電 | 2025/11/14 | 3.9 | 4 | 4 | 479,900,000,00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03795904 | 曾文生 | 6 | 6 | 6 | 詳細報價連結 |
台灣近期受極端氣候影響,用電量節節攀升,台電統計7月28日單日用電尖峰達3,884.4萬瓩,創下歷史新高。面對這樣的挑戰,過去電業機構常選擇興建電廠來應對,但事實上,全年用電時間中僅約2%為尖峰用電時段,蓋廠並非最佳選擇。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電力資源的利用方式,並採用電力承載順序的管理思維,這樣既可以滿足用電需求,又能降低碳排放,緩解極端氣候的衝擊。
國際間的能源運用規劃已經從過去僅強調電力供給面,轉而注重消費面的需求面管理。電力承載順序就是將需求面管理作為重要的電力來源之一,當遇到電力需求時,會依序從節約能源、需量反應、分散式能源三大資源尋找解決方案,最後才考慮興建電廠。
節約能源是其中一環,透過民眾的日常行為,如關閉不用的電源、汰換高耗電設備等,就能有效降低用電量。對產業來說,提升能源效率也是一個重要方向,可以節省能源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府也在電業法中明確要求售電業應每年訂定鼓勵及協助用戶節約用電的計畫。
需量反應則是另一個重要的策略,透過適度的獎勵措施,鼓勵用戶改變用電習慣,降低尖峰負載用電。這樣既可以提供穩定的供電,也能讓用戶獲得實質的經濟效益。
分散式能源則讓用電方和供電方攜手合作,共同為供電穩定與減碳盡一份心力。隨著能源趨勢的變化,分散式能源已經不再是電業機構的專利,私人企業和一般民眾都有機會參與供電。
電力承載順序的採用,讓我們不再只是用電方,而是成為供電穩定與減碳愛地球的推動者。希望未來電業主管機關能參考國外推動電力承載順序的成功經驗,共同為台灣的能源未來努力。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