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拓墣科技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00,000,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96934471 | 林啓東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拓墣科技股價即時行情(未)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昨均 | 買漲跌幅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昨均 | 賣漲跌幅 |
---|---|---|---|---|---|---|---|---|---|
- | - | - | - | - | - | - | - | - |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拓墣科技(未) 拓墣科技股價趨勢圖
日期 |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
拓墣科技公司簡介
股票代號 | 公司名稱 | 拓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統一編號 | 96934471 | 成立日期 | 085年02月03日 |
董事長 | 林啓東 | 公開發行日期 | |
普通股(元) | 公司電話 | (02)27699977 | |
股務代理 | 公司自辦 | 公司網址 | https://www.topology.com.tw |
股務地址 | 股務電話 | 02-2769-9977 |
拓墣科技公司新聞公告
台灣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顯示,2020年第一季全球封測代工產業產值持續攀升,主要受到5G、AI晶片及手機等封裝需求的帶動。雖然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但市場仍呈現成長態勢。全球前十大封測業者營收達59.03億美元,年增25.3%。其中,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封測代工龍頭日月光第一季營收達13.55億美元,年增21.4%,主要成長動能來自5G手機整合天線封裝及消費性電子等封裝應用。矽品也因應這兩類應用的需求成長,營收年增34.4%,排名第四,逐步拉近與江蘇長電的差距。此外,中國封測代工三雄江蘇長電、通富微電、天水華天營收表現主要受惠於中美關係的回穩,逐步帶動整體營收成長。然而,天水華天是前十大中唯一出現營收衰退的廠商。拓墣預期,由於疫情及美中關係的不確定性,2020年下半年封測代工產業可能面臨嚴峻挑戰。
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2020年第一 季延續美中貿易戰和緩的態勢,在5G、人工智慧(AI)晶片及手機等 封裝需求引領下,全球封測代工產業產值持續向上。2020年第一季全 球前十大封測業者營收為59.03億美元,年增25.3%,然而受到新冠 肺炎疫情影響,終端需求急凍,可能導致封測產業於下半年開始出現 衰退。
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封測代工龍頭日月光第一季營收達13.55億 美元,年增21.4%,主要成長動能為5G手機整合天線封裝(Antenna in Package,AiP)及消費性電子等封裝應用。排名第二的艾克爾( Amkor)由於5G通訊及消費電子領域需求強勁,第一季營收年增28.8 %達11.53億美元。矽品同樣受惠這兩類應用的需求成長,第一季營 收為8.06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4.4%,較其他業者顯著,排名雖維持 第四,但已逐步拉近與江蘇長電的差距。
中國封測代工三雄江蘇長電、通富微電、天水華天第一季營收表現 主要受惠於中美關係的回穩,逐步帶動整體營收成長。然而,天水華 天是前十大中唯一出現營收衰退的廠商,拓墣產業研究院認為可能是 因疫情爆發時,為承接政府防疫相關的紅外線感測元件等封裝需求, 因而排擠原先消費性電子等應用的生產進度。
記憶體封測大廠力成在金士頓、美光、英特爾等大廠的訂單挹注下 ,第一季營收年增33.1%達6.24億美元。測試大廠京元電第一季表現 最為亮眼,因5G手機、基地台晶片、CMOS影像感測器(CIS)及伺服 器晶片訂單暢旺,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5.9%達2.32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面板驅動IC及記憶體封測大廠南茂憑藉此波記憶體 、大型面板驅動IC、整合觸控功能面板驅動IC(TDDI)等需求升溫, 第一季營收年增27.8%達1.85億元,已從2019年的第十一名上升至第 一季第九名。
整體而言,美中貿易戰於去年第三季開始趨於和緩,對於2020年第 一季全球封測代工產業有正面挹注,前十大廠商營收大致維持成長, 呈現淡季不淡。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已導致終端需求大幅滑落,加上近 期美中關係又再度陷入緊張,拓墣預期2020年下半年開始整體封測代 工產業可能面臨市場嚴峻的挑戰。
拓墣科技最新報告:疫情影響下半年度晶圓代工產值增長
拓墣科技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近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晶圓代工產業面臨著供應鏈斷鏈的風險,這將對業者的營運帶來困難。同時,商業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減少,也可能導致旺季效應的延遲或減弱,進而影響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的成長。
報告指出,在疫情發生前,業界普遍預期晶圓代工市場將實現雙位數成長。但由於疫情控制進度和需求復甦的不確定性,拓墣科技將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年成長率下修至5~9%的個位數成長,中位數預估為6.8%。
不過,晶圓代工龍頭企業台積電的表現則相對樂觀,預估今年晶圓代工市場將比去年成長約11%。
拓墣科技對於晶圓代工業者在2020年上半年訂單狀況的分析顯示,由於客戶對疫情後市場反彈的期待,以及對於2019年第四季末庫存回補的需求,業者的第一季營收得以維持。
但預計第二季,疫情對訂單的影響將更明顯,部分消費性產品訂單可能會進行調整。不過,由於遠距辦公和醫療應用相關晶片的增加需求,第二季訂單的變動幅度並不大。
然而,拓墣科技也預警,第二季訂單在晶片產出後,部分營收將延至第三季認列,但比重有限。加上疫情控制和需求復甦的不確定性,第三季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訂單縮減,進而影響下半年的營收。
拓墣科技強調,即使有5G基建、遠端通訊和工業物聯網自動化等中長期動能,消費力衰退的可能性仍難以避免。因此,業者需要根據供應鏈和市場受疫情衝擊的程度,動態調整營運策略和營收預估。
最後,拓墣科技對於2020年全年晶圓代工產值的表現持審慎保守態度,並強調後續表現將依賴疫情的控制進度和消費市場的復甦狀況。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若導致供應鏈斷鏈將增加半導體業者的營運難度,而商業活動及社會活動力的下降,將引發旺季效應遞延或弱化的可能,使得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的成長幅度將面臨修正。
有別於在疫情爆發前,業者所提出的「雙位數」成長預估,考量疫情受控時程遞延及需求復甦不明朗,拓墣認為,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產值年成長率將下修至5∼9%的個位數百分比成長,中位數目前預估為6.8%。相較之下,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展望較為樂觀,預估今年晶圓代工市場較去年成長約11%。
拓墣分析晶圓代工業者2020上半年的訂單狀況指出,第一季客戶端保留對疫情趨緩後市場出現需求反彈的可能性,為避免缺料而並未出現訂單大幅縮減情形,加上承接自2019年第四季末的庫存回補,基本上支撐晶圓代工業者第一季營收表現。
拓墣預估,第二季疫情對訂單的影響較前一季略為顯著,部分消費性產品訂單或將進行調整,而從疫情催生出如遠距辦公、醫療應用的相關晶片需求則有增加,因此第二季訂單狀況雖有變動但幅度不大,加上去年同期基期低,業者第二季的營收出現季度衰退,尚能優於去年同期。
對晶圓代工業者而言,第二季的訂單在晶片產出後雖有部分營收認列在第三季,但比重相對有限,此外,考慮疫情受控時程遞延與需求復甦時程不明朗,客戶可能在第三季評估較大幅度的訂單縮減以避免累積庫存,旺季效應或有遞延或弱化可能,恐將對業者下半年的營收造成衝擊。
拓墣指出,回歸市場需求面分析,消費力衰退恐難以避免,即便晶圓代工業者冀望由5G基礎建設、遠端通訊推升的伺服器或資料中心需求、以及工業物聯網自動化等中長期支撐動能。
然而新應用的營收貢獻比例仍不足以取代傳統大量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故晶圓代工業者需視供應鏈與市場受疫情衝擊的程度,動態調整營運策略與營收預估。
拓墣認為,考量旺季效應遞延或弱化的可能性,並以疫情不易在下半年即獲得穩定控制為前提,對2020年的晶圓代工產值表現抱持審慎保守的態度,後續仍需視疫情的可控時程與消費市場的復甦狀況而定。
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所最新研究顯示,今年前三季中國電動車市場銷售近35萬輛,已超越去年總量,預估2016年將挑戰55萬輛水準,配合特斯拉也繳出亮麗佳績,預估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突破95萬輛水準。
法人指出,儘管近期汽車電子族群因受大盤影響表現弱勢,如昨(9)日同致(3552)重挫4.7%,股價為本波回檔修正以來波段最低,但由於電動車市場發展仍處正向,有利於台系相關車電族群的營運表現,因此逢回仍可擇優布局。
拓墣車輛電子分析師張仙平表示,大陸2014及2015年已連續兩年以超過300%的銷售成長率,超越日、美,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區域市場,2015年更占據了全球逾半的銷售量,因此大陸電動車市場已成為驅動全球電動車成長的引擎。
外界雖持續看好大陸電動車市場,但2016年初中國政府積極取締騙補、以及從2016年起逐年遞減的購車補貼政策下,使得大陸雖然在乘用車市場仍能維持快速成長力道,但在商用車市場上,包含電動巴士與電動專車的銷售呈現衰退。此外,中國政府在騙補事件後,提高廠商申請生產許可證的資格,因此在補助減少而門檻提高的影響下,2017年大陸電動商用車銷量仍可能衰退。
全球半導體產業已走向強強聯合模式,未來在各領域由少數企業壟斷的局面將更加嚴重。集邦科技旗下拓墣產業研究所表示,預計2017年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在製造、設計、封測三大領域以虛擬IDM(整合元件製造)模式進行整合的態勢將更為明顯;在設備方面,中國大陸設備公司之間的內部整併力道預期也將更大。
在半導體製造方面,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中國大陸晶圓製造廠商,已量產的最先進製程為28奈米,距離全球先進主流製程14/16奈米、和即將問世的10奈米,僅相差2∼3個世代。拓墣表示,加快推進下一代製程的開發,是大陸各晶圓代工廠目前基本的課題,但在國家戰略層面,大陸政府希望看到的是半導體整體產業的飛躍,這就要求以製造為基點,與前後IC設計及封測廠商進行深度合作,形成虛擬IDM模式,產業鏈各環節快速回應、提升產業推進效率。
拓墣表示,以中芯國際與江蘇長電在凸塊封裝領域的合作為例,接下來晶圓製造企業的帶動效應將更加突出,晶圓廠與IC設計、封測廠的溝通及合作會更加密切深入,尤其在中國大陸重點關注的記憶體晶片領域,更需要製造端與設計端深度合作。
在半導體封測方面,中高階封裝技術的獲取是奪取未來市場的戰略制高點。拓墣指出,有鑒於來自IDM廠商及部分晶圓製造商近年紛紛涉足高階封裝領域的挑戰,全球封測廠商短期內主要通過兼併重組方式來穩住陣地。如艾克爾(Amkor)併購J-Devices、長電收購星科金朋(STATS ChipPAC)、日月光聯手矽品、通富微電收購超微(AMD)蘇州及檳城封裝廠,可看到全球封測業將「大者恆大」演繹到了極致。
拓墣預計,中國大陸除了繼續支持龍頭企業對外併購以獲取更多的技術和市場外,對內部封測企業也將做好整合,尤其是針對擁有發展中高階封裝技術潛力但市場表現不足的企業。
至於在半導體設備方面,目前是大陸半導體產業最薄弱環節,寡頭壟斷格局最為明顯。拓墣指出,2015年大陸當地半導體設備產業營收約人民幣47億元,全球市占僅2.1%,然而2015年大陸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市占率約14%。技術的差距與分散使得大陸的半導體設備企業進行內部整合的需求更加迫切,預計在薄膜沉積等設備部分,七星電子、中微半導體、理想、拓荊等企業和研究所仍有進一步整合的需求。
台灣在全球工具機產業上向來占有重要地位。拓墣產業研究所指出,2015年台灣工具機產業產值為44.9億美元,居全球第七。受惠航太、潛艦、精密醫材、3C產品加工等需求帶動,估2020年產值可達69.1億美元。
中國一直是台灣工具機產業最大出口國。去年受中國需求減緩及匯率等因素影響,台灣工具機產業外銷金額衰退14.9%。隨著東南亞、中南美、及相關成熟市場的帶動,拓墣預估,2020年台灣工具機外銷金額可達46.5億美元。
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宣布成為拓墣科技(Topology)最大股東,並取得其經營權,而集邦科技執行長林啟東將兼任拓墣科技董事長一職。在集邦合併拓墣後,拓墣科技的運作、品牌、經營團隊皆維持原來經營模式。
林啟東表示,智慧財與知識財是高科技產業、大數據、網路世代特別被看好的專業領域,過去以歐美調研機構為主的國際產業分析市場。在集邦併購拓墣後,相信能形成互補與強化的作用,未來將提供更完整的產業分析與顧問服務給予海內、外客戶,並成為亞洲領先、台灣最大的民營科技產業研究機構。
集邦科技創立於2000年,從DRAMeXchange開始,逐步建立了全球性DRAM產業調研地位,並進而擴大到Flash、LCD、LED、太陽能、智慧型手機、消費者調研等領域。客戶主要是國際知名科技企業與中國相關業者,包括科技三巨頭蘋果、谷歌、臉書,其他如英特爾、微軟、三星、索尼、華為、聯想等。另外,金融服務公司客戶,如高盛、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三菱UFJ、瑞士信貸等也都是集邦的長期客戶。
拓墣科技創立於1996年,主要提供台灣、大陸科技行業調研服務。在拓墣加入集邦陣營之後,合計250人的專業分析師、經營團隊,將著重在大中華區到全球的高科技發展、政策、產業鏈調研。除了協助台灣企業進入大陸、全球的佈局決策判斷,並藉由原有集邦的海外客戶基礎,作為國外科技大公司投資大中華區的重要橋樑。未來雙方會進一步互補各自擅長的領域、相關客戶,並提供全方位的科技產業數據與調研報告、資料庫等知識財產品,拓展國際與中國大陸市場,成為全球了解大中華科技產業的商業知識門戶。
林啟東畢業於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並取得台灣大學MBA碩士學位。1999年創立購物網站力傳資訊(NeoComTechnology),打造拍賣網站平台「拍賣王」,該公司已於2002年被美國最大電子拍賣平台eBay收購。2000年林啟東同時創立了B2B電子商務的DRAMeXchange。
常見問題
投資未上市股票要先審慎評估風險,拓墣科技是未上市股票,資訊相對較少,別相信來路不明的資料,以及陌生人的介紹,收集資訊對於新聞媒體甚至這網站的資料都不可全信,必須獨立思考,如果對於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就建議不要參與,投資有風險,如果已經可以承擔風險,做好功課可以與平台聯繫,交易上都是雙方議定價格,銀貨兩訖,避免交易上詐騙發生。現在詐騙集團會寫出公司前景的「研究報告」,並留下聯絡方式,企圖吸引不知情的人上當。而且現在詐騙集團不是一般話術而已,是有做產業研究,而且認真追蹤即時新聞,投資人真的要保持警覺。
拓墣科技股票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如下:
1.報價撮合:
買賣方提出要投資拓墣科技或要賣拓墣科技時,版主都會先行報拓墣科技的價位等,彼此協議出雙方同意的成交價格;成交後,按照約定的價款、股票交付方式進行下個流程。
2.賣方:約時間及地點交付拓墣科技股票
未上市股票有實體股票的交割方式跟無實體的集保交割(375券商辦理或673帳戶匯撥)方式,要先確認好是哪一種。
賣方賣股: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成交,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先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股票交割流程,當到了現場時(375無實體則要約集保庫存所在的券商),確認賣方股票及印章沒問題時,則馬上匯款,當匯款確認收到時,則會用印,完成後銀貨兩訖了。股款都是透過電腦匯款,立即會入帳,過去地點都會約在銀行刷摺確認,但現在手機網路銀行查詢入帳方便,所以現在都以賣方方便的地點為主。賣方要備妥「股票」、「原印鑑」、「出讓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375無實體則是準備券商集保存摺、身分證、開戶印章)
3.買方:辦理過戶後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
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會確認股票是實體股票還是無實體股票,確認後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向買方收取身分證影本及印章(新戶會代刻印章)並確認股票交付的時間及地點,然後帶股票至該股票發行公司股務部門或所委託的股務代理機構,完成過戶的手續,並依與買方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及收取款項(通常會用匯款方式所以比較常約在買方要匯款的銀行),買方會取得1.完成過戶自己名下的股票、2.證交稅單(紅色)3.印章。(如果是375則會約在買方的券商,辦理匯入買方的集保)
4.如何確認拓墣科技股票真偽?
買方若需確認拓墣科技股票真偽無誤,可以在過戶完成後聯絡拓墣科技的股務機構、確定股東姓名與股東戶號相同也可確認股票正面的號碼與股務留存的號碼是否一致。
注意事項:
拓墣科技是未上市股票也是有價證券,建議當面交易,銀貨兩訖,避免郵寄過程遺失引發爭議。除非協調好遺失責任對方付完全責任,否則還是以當面交割較為安全。
今天 拓墣科技 股價, 買價最高價是 議價, 買價均價是 議價, 賣價最低價是 議價,賣價均價是 議價, 買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賣價,賣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買價,如果沒有報價,可以直接聯繫版主詢問。
因為 拓墣科技 是未上市股票, 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拓墣科技 股價也是經由雙方協議好的價位,成交後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
拓墣科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交易拓墣科技股票可以利用這平台參考拓墣科技的股價,想要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要賣出的參考買價,直接把要買或要賣的股票填入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與版主聯繫,直接溝通。
拓墣科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拓墣科技股票的投資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可以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提出想買拓墣科技的需求,版主將先報價然後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賣價 是讓想要買進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拓墣科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因此,您不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也不能送存集保。 您只能自行尋找交易對象,或者透過網路上的未上市股票盤商協助撮合買賣。未上市股票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買賣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賣的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或直接來電,提出想賣出拓墣科技需求,以及要賣出的張數,版主將確認市場行情後報價,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約時間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買價 是讓想要賣出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拓墣科技股票如何買賣?
拓墣科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至於找誰買賣,可以填寫網站的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來電聯繫版主,這樣就可以實現你想買賣拓墣科技股票的需求。
在台灣,並未明文禁止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
而股票是有價證券,屬於個人財產,
但是根據證券交易法,只有已取得特許的證券業者,才可以針對不特定對象的社會大眾,進行未上市股票買賣
簡單說就是非券商不得經營證券買賣事務。
一般的投資顧問公司並不能從事未上市股票買賣,只能提供諮詢服務,否則就是違反證券交易法。
所以當一般人想要買賣拓墣科技股票,單純的個人買賣行為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有涉及居間(仲介行為)、行紀之行為,那就有涉嫌違反證交法的疑慮。
因此拓墣科技股票的交易買賣都只能進行私人間的直接買賣,不能有委託交易的是情形發生。
在IPO贏家這邊,所有的交易都是直接與IPO贏家的投資人直接交易,雙方協議好張數價格,直接成交,沒有額外收取手續費用,沒有勸募、推銷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