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墣科技公司新聞
台灣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顯示,2020年第一季全球封測代工產業產值持續攀升,主要受到5G、AI晶片及手機等封裝需求的帶動。雖然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但市場仍呈現成長態勢。全球前十大封測業者營收達59.03億美元,年增25.3%。其中,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封測代工龍頭日月光第一季營收達13.55億美元,年增21.4%,主要成長動能來自5G手機整合天線封裝及消費性電子等封裝應用。矽品也因應這兩類應用的需求成長,營收年增34.4%,排名第四,逐步拉近與江蘇長電的差距。此外,中國封測代工三雄江蘇長電、通富微電、天水華天營收表現主要受惠於中美關係的回穩,逐步帶動整體營收成長。然而,天水華天是前十大中唯一出現營收衰退的廠商。拓墣預期,由於疫情及美中關係的不確定性,2020年下半年封測代工產業可能面臨嚴峻挑戰。
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封測代工龍頭日月光第一季營收達13.55億 美元,年增21.4%,主要成長動能為5G手機整合天線封裝(Antenna in Package,AiP)及消費性電子等封裝應用。排名第二的艾克爾( Amkor)由於5G通訊及消費電子領域需求強勁,第一季營收年增28.8 %達11.53億美元。矽品同樣受惠這兩類應用的需求成長,第一季營 收為8.06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4.4%,較其他業者顯著,排名雖維持 第四,但已逐步拉近與江蘇長電的差距。
中國封測代工三雄江蘇長電、通富微電、天水華天第一季營收表現 主要受惠於中美關係的回穩,逐步帶動整體營收成長。然而,天水華 天是前十大中唯一出現營收衰退的廠商,拓墣產業研究院認為可能是 因疫情爆發時,為承接政府防疫相關的紅外線感測元件等封裝需求, 因而排擠原先消費性電子等應用的生產進度。
記憶體封測大廠力成在金士頓、美光、英特爾等大廠的訂單挹注下 ,第一季營收年增33.1%達6.24億美元。測試大廠京元電第一季表現 最為亮眼,因5G手機、基地台晶片、CMOS影像感測器(CIS)及伺服 器晶片訂單暢旺,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5.9%達2.32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面板驅動IC及記憶體封測大廠南茂憑藉此波記憶體 、大型面板驅動IC、整合觸控功能面板驅動IC(TDDI)等需求升溫, 第一季營收年增27.8%達1.85億元,已從2019年的第十一名上升至第 一季第九名。
整體而言,美中貿易戰於去年第三季開始趨於和緩,對於2020年第 一季全球封測代工產業有正面挹注,前十大廠商營收大致維持成長, 呈現淡季不淡。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已導致終端需求大幅滑落,加上近 期美中關係又再度陷入緊張,拓墣預期2020年下半年開始整體封測代 工產業可能面臨市場嚴峻的挑戰。
拓墣科技最新報告:疫情影響下半年度晶圓代工產值增長
拓墣科技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近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晶圓代工產業面臨著供應鏈斷鏈的風險,這將對業者的營運帶來困難。同時,商業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減少,也可能導致旺季效應的延遲或減弱,進而影響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的成長。
報告指出,在疫情發生前,業界普遍預期晶圓代工市場將實現雙位數成長。但由於疫情控制進度和需求復甦的不確定性,拓墣科技將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年成長率下修至5~9%的個位數成長,中位數預估為6.8%。
不過,晶圓代工龍頭企業台積電的表現則相對樂觀,預估今年晶圓代工市場將比去年成長約11%。
拓墣科技對於晶圓代工業者在2020年上半年訂單狀況的分析顯示,由於客戶對疫情後市場反彈的期待,以及對於2019年第四季末庫存回補的需求,業者的第一季營收得以維持。
但預計第二季,疫情對訂單的影響將更明顯,部分消費性產品訂單可能會進行調整。不過,由於遠距辦公和醫療應用相關晶片的增加需求,第二季訂單的變動幅度並不大。
然而,拓墣科技也預警,第二季訂單在晶片產出後,部分營收將延至第三季認列,但比重有限。加上疫情控制和需求復甦的不確定性,第三季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訂單縮減,進而影響下半年的營收。
拓墣科技強調,即使有5G基建、遠端通訊和工業物聯網自動化等中長期動能,消費力衰退的可能性仍難以避免。因此,業者需要根據供應鏈和市場受疫情衝擊的程度,動態調整營運策略和營收預估。
最後,拓墣科技對於2020年全年晶圓代工產值的表現持審慎保守態度,並強調後續表現將依賴疫情的控制進度和消費市場的復甦狀況。
有別於在疫情爆發前,業者所提出的「雙位數」成長預估,考量疫情受控時程遞延及需求復甦不明朗,拓墣認為,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產值年成長率將下修至5∼9%的個位數百分比成長,中位數目前預估為6.8%。相較之下,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展望較為樂觀,預估今年晶圓代工市場較去年成長約11%。
拓墣分析晶圓代工業者2020上半年的訂單狀況指出,第一季客戶端保留對疫情趨緩後市場出現需求反彈的可能性,為避免缺料而並未出現訂單大幅縮減情形,加上承接自2019年第四季末的庫存回補,基本上支撐晶圓代工業者第一季營收表現。
拓墣預估,第二季疫情對訂單的影響較前一季略為顯著,部分消費性產品訂單或將進行調整,而從疫情催生出如遠距辦公、醫療應用的相關晶片需求則有增加,因此第二季訂單狀況雖有變動但幅度不大,加上去年同期基期低,業者第二季的營收出現季度衰退,尚能優於去年同期。
對晶圓代工業者而言,第二季的訂單在晶片產出後雖有部分營收認列在第三季,但比重相對有限,此外,考慮疫情受控時程遞延與需求復甦時程不明朗,客戶可能在第三季評估較大幅度的訂單縮減以避免累積庫存,旺季效應或有遞延或弱化可能,恐將對業者下半年的營收造成衝擊。
拓墣指出,回歸市場需求面分析,消費力衰退恐難以避免,即便晶圓代工業者冀望由5G基礎建設、遠端通訊推升的伺服器或資料中心需求、以及工業物聯網自動化等中長期支撐動能。
然而新應用的營收貢獻比例仍不足以取代傳統大量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故晶圓代工業者需視供應鏈與市場受疫情衝擊的程度,動態調整營運策略與營收預估。
拓墣認為,考量旺季效應遞延或弱化的可能性,並以疫情不易在下半年即獲得穩定控制為前提,對2020年的晶圓代工產值表現抱持審慎保守的態度,後續仍需視疫情的可控時程與消費市場的復甦狀況而定。
法人指出,儘管近期汽車電子族群因受大盤影響表現弱勢,如昨(9)日同致(3552)重挫4.7%,股價為本波回檔修正以來波段最低,但由於電動車市場發展仍處正向,有利於台系相關車電族群的營運表現,因此逢回仍可擇優布局。
拓墣車輛電子分析師張仙平表示,大陸2014及2015年已連續兩年以超過300%的銷售成長率,超越日、美,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區域市場,2015年更占據了全球逾半的銷售量,因此大陸電動車市場已成為驅動全球電動車成長的引擎。
外界雖持續看好大陸電動車市場,但2016年初中國政府積極取締騙補、以及從2016年起逐年遞減的購車補貼政策下,使得大陸雖然在乘用車市場仍能維持快速成長力道,但在商用車市場上,包含電動巴士與電動專車的銷售呈現衰退。此外,中國政府在騙補事件後,提高廠商申請生產許可證的資格,因此在補助減少而門檻提高的影響下,2017年大陸電動商用車銷量仍可能衰退。
在半導體製造方面,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中國大陸晶圓製造廠商,已量產的最先進製程為28奈米,距離全球先進主流製程14/16奈米、和即將問世的10奈米,僅相差2∼3個世代。拓墣表示,加快推進下一代製程的開發,是大陸各晶圓代工廠目前基本的課題,但在國家戰略層面,大陸政府希望看到的是半導體整體產業的飛躍,這就要求以製造為基點,與前後IC設計及封測廠商進行深度合作,形成虛擬IDM模式,產業鏈各環節快速回應、提升產業推進效率。
拓墣表示,以中芯國際與江蘇長電在凸塊封裝領域的合作為例,接下來晶圓製造企業的帶動效應將更加突出,晶圓廠與IC設計、封測廠的溝通及合作會更加密切深入,尤其在中國大陸重點關注的記憶體晶片領域,更需要製造端與設計端深度合作。
在半導體封測方面,中高階封裝技術的獲取是奪取未來市場的戰略制高點。拓墣指出,有鑒於來自IDM廠商及部分晶圓製造商近年紛紛涉足高階封裝領域的挑戰,全球封測廠商短期內主要通過兼併重組方式來穩住陣地。如艾克爾(Amkor)併購J-Devices、長電收購星科金朋(STATS ChipPAC)、日月光聯手矽品、通富微電收購超微(AMD)蘇州及檳城封裝廠,可看到全球封測業將「大者恆大」演繹到了極致。
拓墣預計,中國大陸除了繼續支持龍頭企業對外併購以獲取更多的技術和市場外,對內部封測企業也將做好整合,尤其是針對擁有發展中高階封裝技術潛力但市場表現不足的企業。
至於在半導體設備方面,目前是大陸半導體產業最薄弱環節,寡頭壟斷格局最為明顯。拓墣指出,2015年大陸當地半導體設備產業營收約人民幣47億元,全球市占僅2.1%,然而2015年大陸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市占率約14%。技術的差距與分散使得大陸的半導體設備企業進行內部整合的需求更加迫切,預計在薄膜沉積等設備部分,七星電子、中微半導體、理想、拓荊等企業和研究所仍有進一步整合的需求。
中國一直是台灣工具機產業最大出口國。去年受中國需求減緩及匯率等因素影響,台灣工具機產業外銷金額衰退14.9%。隨著東南亞、中南美、及相關成熟市場的帶動,拓墣預估,2020年台灣工具機外銷金額可達46.5億美元。
林啟東表示,智慧財與知識財是高科技產業、大數據、網路世代特別被看好的專業領域,過去以歐美調研機構為主的國際產業分析市場。在集邦併購拓墣後,相信能形成互補與強化的作用,未來將提供更完整的產業分析與顧問服務給予海內、外客戶,並成為亞洲領先、台灣最大的民營科技產業研究機構。
集邦科技創立於2000年,從DRAMeXchange開始,逐步建立了全球性DRAM產業調研地位,並進而擴大到Flash、LCD、LED、太陽能、智慧型手機、消費者調研等領域。客戶主要是國際知名科技企業與中國相關業者,包括科技三巨頭蘋果、谷歌、臉書,其他如英特爾、微軟、三星、索尼、華為、聯想等。另外,金融服務公司客戶,如高盛、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三菱UFJ、瑞士信貸等也都是集邦的長期客戶。
拓墣科技創立於1996年,主要提供台灣、大陸科技行業調研服務。在拓墣加入集邦陣營之後,合計250人的專業分析師、經營團隊,將著重在大中華區到全球的高科技發展、政策、產業鏈調研。除了協助台灣企業進入大陸、全球的佈局決策判斷,並藉由原有集邦的海外客戶基礎,作為國外科技大公司投資大中華區的重要橋樑。未來雙方會進一步互補各自擅長的領域、相關客戶,並提供全方位的科技產業數據與調研報告、資料庫等知識財產品,拓展國際與中國大陸市場,成為全球了解大中華科技產業的商業知識門戶。
林啟東畢業於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並取得台灣大學MBA碩士學位。1999年創立購物網站力傳資訊(NeoComTechnology),打造拍賣網站平台「拍賣王」,該公司已於2002年被美國最大電子拍賣平台eBay收購。2000年林啟東同時創立了B2B電子商務的DRAMeXchange。
拓墣表示,過去在網路技術標準不確定、高速行動網路技術不成熟,以及缺乏車載系統應用軟體,並且也由車廠自行提供車載資通訊服務,目前具備3G/4G連網能力的行動裝置已大量普及,網路頻寬也大幅提升,雲端運算技術亦開始滲透至更多產業界,將改變汽車服務供應商生態圈,其中,自動駕駛、車載電子操作朝向行動裝置發展,對汽車電子發展影響最大。以自動駕駛為例,拓墣表示,車廠已經開始透過雲端技術以及駕駛者數據的收集,藉由Big Data分析預測駕駛者習慣與想法,提供智慧化服務建議,以便讓自動駕駛功能更貼近用戶生活需求,是本屆CES各車廠熱門展示功能之一。
另外,LTE、行動裝置普及與軟體大廠的加入,也驅動車輛電子化技術大幅躍進,拓墣指出,行動裝置的普及已讓駕駛習慣逐漸發生變化,愈來愈多駕駛者希望在行駛過程中也能享有和行動裝置類似的操作體驗,包括透過雲端技術以及駕駛者數據的收集,將車載系統平台的功能變得更具人性與智慧,而Google也表態希望透過和車廠合作成立開放汽車聯盟(Open Automotive Alliance,OAA),將Android平台跨足至汽車產業。
對於各ICT業者積極布局車電產業,拓墣表示,雖然OAA聯盟目前策略未明,但PC市場銷售疲乏,加上汽車產業面臨市場對於車聯網功能的需求提升,Android平台轉戰汽車領域,將為具有豐富Android硬體裝置以及軟體開發經驗的台灣廠商帶來新商機,尤其不少軟體、網路、處理器大廠都已將車子視為新的行動終端,可望複製過去在開發行動裝置上的經驗至汽車電子市場,亦是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高速成長的關鍵之一。
拓墣表示,高階軟性印刷電路板(FPC)廠受電力中斷影響最嚴峻,且日本是全球印刷電路板(PCB)高階材料如銅箔基板(CCL)主要供應國,短期無法取得替代能源,影響時間、程度將大幅攀升。
國內HDI大廠欣興電子(3037)、華通、楠梓電、燿華、健鼎近日股價相對疲弱,台股昨天反彈上揚,僅楠梓電、健鼎收紅,燿華並一度跌停板。
HDI業者去電拓墣表示不滿,華通、燿華、健鼎則指出,兩岸PCB產業鏈完整,台灣就能充分供應上游原材料,根本不會影響生產,CCL廠更已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對於日本大地震對台灣產業的影響,工研院IEK最近也發布報告則指出,日本PCB 是我國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短期內日本相關廠商勢必因地震停產,將加速高階PCB訂單外移到台灣。
HDI業者指出,最近市場確實傳出日本BT樹脂基板供應受影響,那是積體電路(IC)基板廠所需上游材料,主要應用在高階手機、消費性電子產品晶片相關的打線(Wirebond)、晶片尺寸(CSP)及晶片尺寸覆晶(FC CSP)等封裝載板,與HDI製程完全不同。
也有HDI廠說,拓墣若認為,BT樹脂基板短期無法恢復生產,將衝擊智慧型手機全球出貨量,確實也有可能發生,但若指名HDI廠,則與現況不符合。
成長幅度達二十七%最大,也是台灣業者想進軍汽車電子最好的跳板
;產品的部份,包括電子穩定系統、停車輔助系統及主動式頭燈都可
望成為明年主流產品,並且認為台灣的電子業者當中,最先有機會的
產品包括導航系統、車用影音產品、車用LED燈等。
拓墣研究所謝佳宸研究員認為汽車電子的運用,全球的車用電子市場
更是每年錢長當中,明年全球汽車電子會呈現溫和成長二.一七%,
但是有些產品的成長幅度則會很大,如電子穩定系統、停車輔助系統
、兩段式安全氣囊及主動式頭燈等都將會是明年汽車電子的主流產品。
謝佳宸指出,雖然二○○七年車用電子市場仍將溫和成長,但是汽車
電子未來的商機還是相當驚人,其中,車用安全輔助與資訊影音系統
可說是台灣相轉戰汽車電子的業者值得開發的產品,而相進軍汽車電
子,IT廠商與汽車業者的結合必須更緊密,新興市場與大中華市場
可作為進軍歐美市場的跳板。
拓墣受到90年帳面每股淨值僅 6.7元及連續虧損影
響,4950萬元現增決採折價發行,將原10元的發行價降
至 6元,此外,並同步調降募集金額至1500萬元。
拓墣科技董事會通過91年第二次現增案發行價格調降為折價發行
1.事實發生日:91/11/01
2.發生緣由:本公司第二次現金增資案因景氣低迷,無法
依原增資計畫募集完成,故本公司於91年11月1日董事會
議中決議折價發行以順利完成本次現金增資案。
3.因應措施:
本公司91年11月1日董事會議決議變更現金增資案改以折
價發行之說明﹕
一、現金增資案送件後改以折價發行而未採用其他籌資
方式之原因及其合理性﹕本公司自過去六個多月以來持
續努力向各銀行及金融機構(如土地銀行,彰化銀行,台
新銀行,萬通銀行- -等等)申請融資貸款﹐唯因本公司
一來缺乏硬體設備(如廠房,土地等)及其他標的作為抵
押物,二來因信貸的申請爰因本公司過去三年以來仍持
續虧損之故,一直無法順利申貸到銀行借款。
另在本公司股東成員中法人股東佔股權一半以上,且與
本公司並無業務往來,於法來說法人股東亦不可能對本
公司有資金融通之行為,在所有能嘗試的借款途徑都無
法取得資金的前提下,為使得本公司能順利營運並確保
原股東們的投資權益,遂有本現金增資案的提出。
由於上述原因,目前最可行之資金來源方案即是透過現
金增資方式,但由於景氣低迷,造成投資人投資意願低
落,本公司原增資案每股以10元認購價格募集,並未能
吸引原股東及特定人認購,多數投資者認為本公司帳面
淨值並未達10元,投資成本有稍高之嫌,因本公司九十
年度財報每股淨值為6.7元,且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帳上自
結損益數亦為虧損,故以不低於九十年度財報每股淨值
太多為前提下,遂於董事會議中決議現金增資價格改為
每股6元折價發行較為合理。
二、發行價格訂定方式及對股東權益之影響﹕
由於評估短期內國內景氣並未有好轉之跡象,本公司本
次現金增資每股依面額10元發行,資金募集完成之可能
性極低,截至增資基準日(91/11/08)日止,僅募集到新
台幣4,917,630元,仍不及擬增資金額的十分之一。
董事會決議為能順應市場行情,順利完成公司資金的募
集與符合公司的資金需求,參考公司過去財報之每股淨
值來訂定發行價格,本公司八十八年經會計師查核簽證
之財務報告之每股淨值為11.2元,八十九年每股淨值為
9.9元,九十年每股淨值為6.7元,今年度自結損益猶尚
在虧損階段,故董事會中出席之董事們一致通過以稍低
於目前每股淨值為發行價格,亦不致損及原有股東權益
,遂每股以6元折價發行。對於股東權益影響的部份,本
公司現金增資新台幣2,500萬元後的資本額將由原有1億
750萬元增加至1億3,250萬元;實收資本額將較原來增加
達23.6% (股數由1,075萬股增加至1,325萬股),對於每股
盈餘有稀釋作用,每股盈餘將較原來減少18.87%。
三、送件後方調降發行價格低於面額之原因及合理性:
本公司原業經主管機關核准(91/09/05)之現金增資案,
擬增資新台幣4,950萬,截至增資基準日(91/11/08)日止
,僅募集到新台幣4,917,630元,仍不及擬增資金額的十
分之一。為因應現時的資金需求與增資完成的必要性,
董事會出席成員咸認為在目前景氣低迷且至明年度未必
能夠好轉的前提下,以本公司原增資案每股10元認購價
格募集難以募集到所需資金 (事實上原案以面額10元募
集前提下,原法人股東們皆未認購)﹔此外就本公司近三
年以來日漸下降的淨值趨勢 (每股淨值由88年底的11.2
元/股一路下降至90年底的6.7元/股,未來仍可能持續下
降),若非採取折價發行6元/股﹐甚至於更低的價格,並
同時搭配降低募集金額的做法,將難以完成現增案的募
集。從而董事會決議為能順應市場行情,順利完成公司
資金的募集與符合公司的資金需求,決議將每股認購價
格降低至六元較為合理亦較可行,並同步降低募集金額
至新台幣1,500萬元,與原案的資金需求差距部份,由公
司精簡人事並考慮刪減生產線(如軟體事業群)予以因應
。4.其他應敘明事項:本現金增資案俟呈奉主管機關核准
後另行公告之。
拓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業經股東常會決議收回
特別股資本新台幣4400萬元,特別股收回資本後資本總
額仍為新台幣 2億8100萬元,實收資本嗣變更為新台幣
1 億7100萬元整。
拓璞科技繼推出動態分類搜尋引擎系統後,再推出
分類、知識導覽引擎,以滿足企業內部文件檢索需求,
拓璞科技表示,該公司鎖定的是企業市場,以套裝產品
形式推出,即使現在網路泡沫化,產品的銷售也不會受
到影響。
除了拓墣自行開發的資訊分類、知識導覽引擎外,
拓墣也與數位商線合作推出資訊擷取分析引擎,這套系
統讓企業可選擇擷取企業所需的資訊,而除去其餘不需
要的資料,這項技術可讓企業應用在電子剪報系統、比
價系統與資訊決策分析系統。
拓墣表示,資訊分類引擎可以自動分析文章類別而
將資料來源內的內容剖析後做分類動作,也可以藉由自
動斷辭系統而將文章做正確的分類,拓墣科技表示,企
業可以依照企業的需要設定分類的項目。
此外,新增的知識導覽引擎功能,透過對所有文件
的自動分析,將文件中重要的概念以及其彼此間的關係
,以關聯圖型呈現出來,拓墣表示,在重要的概念或詞
彙,以節點表示,而節點間的連線,則是顯示二者間的
關聯,長度愈短二者關聯性愈強。
對於日前Google與智富網間的客戶資料外洩事件,
拓墣科技表示,由於該公司鎖定的市場就是企業用戶,
產品的功能是搜尋公司內資料庫中的資料,因此應該不
會出現類似Google的事件。
拓墣去年營收約在5000多萬,其中4000多萬為內容
事業部(2300網站及全球電子報網站)的營收,而在產品
事業部的去年營收則在1000多萬,預估今年營收應可以
接近 1億元,而內容事業部的營收仍佔多數。
生技專家莊哲仁今天在拓墣科技所舉辦的「生物科
技產業發展與投資機會分析」研討會表示,目前全球基
因晶片市場雖僅約 200億美元,但是 Front Line
Strategy Management 則預估基因晶片市場在這 2年內
,將以每年 77%成長。在人類基因圖譜完成後,基因晶
片與基因資訊投資熱潮已經興起。
莊哲仁表示,2001年 1月31日英國國會通過法案,
准許科學家複製人類胚胎做為醫療研究用途,醫學界因
此掀起一波革命,未來醫師可以複製人類細胞組織以進
行移植或細胞治療,來預防或治療目前多種無法根治的
疾病,例如帕金森症或糖尿病等疾病,預期未來醫藥將
有 3大進展:基因療法、個人化醫療及幹細胞的應用。
在基因療法方面,基因缺陷的疾病將來可以簡單血
液測驗或基因晶片查出疾病的根源,利用基因的操作而
達成預防與治療的目的。
另外,許多目前難治的疾病可以因基因的瞭解而達
到個人化醫療的目標,例如治療性的癌疫苗及自體移植
等矯正基因的做法將會逐漸普遍,將來的藥物及劑量開
發會針對個人基因特異的運作,達成藥劑個人化,求得
最高的藥效。
在幹細胞的應用,目前科學家已經能夠在實驗室培
養出人類胚胎幹細胞,進而生長成各式人體細胞,許多
細胞與組織都可以從幹細胞培養得來,它將會變成人體
修理零件的來源,尤其是器官移植。將成為人類追求青
春不老的最佳利器。
根據拓墣科技統計,去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約達 4億
支左右,其中,台灣手機廠實際出貨量約為 962萬支,
全球佔有率約2.4%。估計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約在
4.8-5.5 億支左右,較去年成長20-30%,但比1999年
44% 的成長率減緩許多,而台灣在多家NB廠加入陣營下
,今年手機出貨量估計將超越3000萬支,較去年成長 2
倍以上,佔有率可望提升為5.7-6.25%。
全球手機市場在普及率大幅提升,以及新機市場需
求不如預期下,成長率逐漸鈍化,以全球 3大手機廠而
言,對於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的估計皆趨保守,其中,
Nokia 對於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預估值由 5.5億支調降為
5-5.5 億支,Motorola由6-6.5億支調降至5.25-5.75億
支。
雖然全球手機出貨趨緩,不過,國際手機大廠為降
低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力,擴大委外代工已是必然趨勢
,包括Motorola及Ericsson皆已來台下單,為台灣手機
廠營造良好的成長契機,吸引NB廠加入手機代工行列,
狀大台灣手機代工市場。
在台灣今年整體手機出貨方面,明電(2352)估計今
年出貨目標為1000萬支,大霸(5304)估計為 800萬支,
華寶估計為 500萬支,華冠估計為 500萬支,致福
(2322)估計為 200萬支,廣達估計為 450萬支,合計約
為3450萬支,較去年出貨量大幅成長 2倍以上。
拓墣科技也積極展海外市場,目前已確定與韓國的 BIZNET Tech 公司於9月底合資成立公司,初期資本額為2,000萬元,雙方各占一半股份。在大陸市場方面,則與大陸安恆利集團及北大方正集團洽談合作機會。另外歐美市場,則將以授權方式進行技術合作。
(經濟日報 22版)
)將舉辦推一系列「未上市明星廠商座談會」,範圍涵
蓋所有當前最熱門的產業,包括網際網路、通訊、光電
產業、資訊家電、生物科技產業等。
2300科技投資網表示,6月2日首先登場的座談會將
以「小型電子字典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為主軸,邀請
無敵科技總經理曾炳榮、遠見科技總經理馮竹健、天漢
資訊董事長廖明進,就小型電子字典的經營策略與大中
華地區的商機列席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