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租迪和公司新聞
中租控股目前在全球布局涵蓋台灣、中國大陸、東協七國與美國、歐洲的英國、愛爾蘭等地,除了是台灣租賃業龍頭,在大陸、越南居外資租賃最大,泰國租賃轉投資並在當地上市。前幾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租控股的海外布局也暫時沒有開拓新市場,今年則是進軍中東,擬在阿布達比設立新公司,初估投注資本約千萬美元起跳。
中租控股在台灣中租迪和下已累積相當多中東地區船舶、大型機具、航空器等客戶。由於客戶基礎具一定規模,業務蓬勃發展,為了接近顧客、提高服務機動性並持續擴大業務,因此中租控股擬於阿布達比申設新公司,預計第3季可望拿到財務公司牌照,年底前開業。
政部統計,公股銀行對租賃公司放款逾1,200億元,財政部 已請公股銀了解資金
用途;公股銀主管亦透露,在貸後管理時,若發 現租賃公司確有不當行銷,會
請其改進,嚴重者會要求租賃公司提早 還款。
因為租賃業並非金管會主管的特許金融事業,金管會亦只能從銀行 提供資
金面去控管,若租賃業的確有鼓吹年輕人過度消費、信用擴張 ,會要求銀行進
行貸後管理、不排除提早收回借款。
財政部部長莊翠雲日前在立院財委會表示,到2月底公股行庫對租 賃公司
放款共1,246億元。八家公股行庫中,有七家放款皆破百億元 ,其中放款總額最
高的四家為華南銀、兆豐銀、臺灣銀和合庫銀。
公股銀對租賃公司授信超過1,200億元,今年至今新增至少近500億 元,其
中最大規模的是今年1月中信銀、兆豐銀、北富銀、合庫銀、 華南銀與土銀共
同統籌主辦的和潤三年期295億元永續績效連結聯貸 案,該案並以反饋利率的
方式,鼓勵和潤逐年增加綠能車輛核貸金額 。
另外,今年2月也有兆豐銀統籌主辦中租旗下合迪的80億元聯貸案 ,及兆
豐銀與合庫銀共同統籌主辦裕融子公司新鑫的100億元聯貸案 。由於三大租賃
公司也跨足綠電領域,大部分聯貸案皆屬於永續績效 連結案,各銀行參貸相當
踴躍。
公股銀主管指出,公股銀目前大多與三大租賃公司都有往來,在原 本對各
產業放款限額內,不會近期立法院關注BNPL,就減少與租賃業 往來,之後的
授信案也仍會照既有的審查標準來處理。公股銀強調, 每一案都有落實貸後管
理,倘若租賃公司真的有使用不當行銷手法讓 年輕人過度擴張信用,公股銀會
要求其改善,甚至要求提早還款。
財政部日前允諾財委會,除了金管會約談中租、和潤和裕融三家租 賃業者
外,財政部也會進一步了解公股銀對這些租賃業者的風險管理 ,並敦促公股銀
對租賃公司放款案全盤了解資金用途。據了解,財政 部目前尚在檢視相關內
容。
主委黃天牧昨(18)日承諾,第一,年底前證交所、櫃買中心將前進三大租賃公司內控查核,不會只有自律原則;第二,要求租賃公會訂定完整包括年輕人授信的原則,要求公會成員遵循,第三,銀行局也會檢視銀行、票券業與租賃公司授信內容,了解用什麼名義借款。
銀行局補充,目前已約談中租迪和、裕融及和潤三家租賃公司,主要針對網路討論租賃公司承作車貸或分期付款利率過高,造成年輕人負擔過重,才陸續請三家租賃公司到銀行局說明。
根據立委王世堅掌握資料,中租迪和向銀行借款2,346億元,和潤借款972億元,裕融則未公開,質疑大型租賃業放款資金來自大眾在銀行的存款,用低利借給三大租賃公司放高利貸,認為這樣的放款模式,等於銀行變相圖利三家租賃業者。
對此,黃天牧回應,放款不是銀行專屬特許業務,屬於民法規定,依照經濟部公司登記目前有融資行為公司高達6,800多家,融資並非專屬銀行業特許業務,但因應這三家租賃公司都是上市櫃公司,第一步,銀行局已經著手約談三大租賃業。
其次,黃天牧強調,金管會已注意到租賃業相關風控問題,去年也向BNPL最大業者中租了解,請其將銀行授信規則放入BNPL遵循原則中,並請租賃公會通過。
最後,對於「山道猴子一生」影片,凸顯年輕人透過租賃業借款,背負高利利息,黃天牧指出,兩個星期前,金管會已邀集請證交所、櫃買中心一起開會,請櫃買依金管會所提供的內控準則,要求租賃公司另外針對授信業務訂定內規準則,尤其針對年輕人授信部分要另外訂定授信原則,要求租賃公會通過並且遵守,年底前櫃買中心將前往查核。
對於租賃業手中大筆資金來自銀行業,黃天牧指出,已注意到銀行與票券業對租賃授信內容,對於銀行與票券業用甚麼名義借款給租賃公司,都正在了解中。銀行局回應,針對銀行用什麼名義借款給租賃公司,細節最快一個月內出來。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昨(18)日指出,鎖定「信用小白」的先買後付(BNPL)業務在國內發展快速,外界憂心恐重演20年前的卡債風暴;對此央行示警,BNPL暗藏「鼓勵人們做出逾越能力的消費」,以及不適用於銀行等傳統金融法規、消費者遭遇問題無法向監管當局反映等兩大風險。
【新聞稿】富達投信宣布,張曉將接任通路業務部主管,自11月29日起生效。張曉將帶領富達國際台灣區通路業務部,制定發展策略,提供專業投資建議與服務。張曉擁有20年投信業經驗,曾於宏利、安本標準、施羅德、摩根投信等知名金融機構擔任要職。富達國際台灣區負責人李少傑表示,張曉的加入將帶動富達在台灣市場的通路業務發展。
張曉峯將負責帶領富達國際台灣區通路業務部,制定通路業務的發展策略,針對各類通路客戶的個別需求,提供全面而且多元化的專業投資建議與服務。
張曉峯於金融相關產業擁有豐富的國內外跨領域經驗,其中包括近20年於投信業負責業務之推展及管理。在加入富達之前,他擔任宏利投信業務主管,負責管理通路業務及機構法人業務團隊;之前則服務於安本標準投信,期間曾擔任業務主管、大中華通路業務主管、機構法人業務銷售主管等職務;更早之前亦曾任職於施羅德投信、摩根投信、以及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中租迪和等金融單位。
富達國際台灣區負責人暨富達投信董事長李少傑表示,張曉峯在金融業擁有全面且扎實的經驗,從通路端至投信業務端,歷經資產管理、不同資產類別的產品發展及業務發展等領域,帶領業務團隊積極發展各項業務,成績斐然。相信在他的帶領下,富達國際在台灣市場的通路業務將有更多亮眼的表現。
為了加強對綠電產業的支持,土地銀行與中租控股旗下的中租迪和於11月24日正式簽署了一項聯合授信合約。這個合約由土地銀行主辦,針對中租迪和發行了3年期、總額達新臺幣71億元的永續指標連結聯貸案,認貸比率超過了預期的118%。這筆資金將用於償還金融機構的借款以及增加營運週轉金。 這次聯貸案的籌組是土地銀行主導的,總額原計劃為60億元,但由於多家金融機構的熱烈參與,最終總額達到了71億元。參與的金融機構包括三井住友銀行、華南銀行、兆豐銀行、聯邦銀行、菲律賓首都銀行、合作金庫以及農業金庫等,他們都對中租控股在光電與融資租賃領域的成就感到樂觀。 中租控股自創立以來,就專注於中小企業的融資服務,並在台灣的融資租賃業中保持領先地位。近年來,公司也積極進軍綠電市場,截至今年10月底,已經投資了3,622個太陽能電廠案場,發電容量超過1,305MW。公司不僅在太陽能電力生產上展開布局,還擴展了储能與售電服務,未來也將會投入更多綠能開發項目。 隨著行政院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並強調綠電與再生能源的發展,中租控股的長期布局與政策方向不謀而合。土地銀行多次與中租控股合作,籌組聯貸案,並在授信條件中加入了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連結目標,以實現綠色金融的目標,並向淨零碳排的願景邁進。 中租控股不僅在商業上表現亮眼,還在ESG領域取得顯著成就,其ESG指標已連續3年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和「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的成分股。這顯示了公司在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方面的努力獲得了國際的認可,與土地銀行的永續發展理念相契合,這也是雙方長期合作的重要原因。
此次聯貸案為中租控股旗下的中租迪和委由土地銀行籌組60億元聯 貸案,並邀集三井住友銀行、華南銀行、兆豐銀行、聯邦銀行、菲律 賓首都銀行、合作金庫及農業金庫等金融同業共同參與,因各行庫看 好中租控股在光電與融資租賃產業經營有成、參貸踴躍,最終以71億 元結案。
中租控股自創立以來長期耕耘中小企業融資,穩居台灣融資租賃業 的產業龍頭地位;近年更是跨足綠電領域,截至今年10月底,中租控 股旗下的太陽能電廠已經達到3,622個案場,發電容量約為1,305MW, 並且擴展儲能與售電服務,未來也將會投入多元綠能開發,朝全方位 綠能產品服務前進。
隨行政院自110年訂定「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力推綠電 以及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與健全綠電參與制度,中租控股長期布局光電 一條龍服務亦吻合政策宗旨,為響應政府政策與支持綠電產業發展, 土地銀行多次攜手中租控股統籌主辦聯貸案,同時也在授信條件設定 ESG連結目標,藉此實踐綠色金融,邁向淨零碳排願景。
除經營績效亮眼,中租控股亦落實企業永續經營,不僅持續拓展太 陽光電商機,其ESG指標連續3年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道瓊 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顯見中租控股在環境、社會及企業治理 各面向深獲國際肯定,與土地銀行永續發展理念不謀而合,進而造就 雙方長期合作契機。
中租控股旗下的中租迪和昨日(21日)董事會決議辦理一筆3年期、總額達71億元的聯貸,預計近期內將與聯貸主辦行土地銀行完成簽約。這筆聯貸的舉動,反映了中租迪和在台灣市場的快速成長,特別是在太陽光電領域的擴張。由於營運資金需求增加,中租迪和決定通過聯貸來充實中期營運資金並改善財務結構。 中租控股在台灣的太陽能電廠發展非常積極,到了第3季底,中租迪和的台灣太陽能淨資產已經增加至516.6億元,年增率達20%,這個增幅甚至超過了台灣市場的應收帳款餘額。為了應對太陽光電的發展,中租迪和不斷對旗下的綠能公司進行注資。根據中租內部的估算,通過中租迪和出面辦理聯貸,可以比直接以太陽光電業辦理長天期融資節省約一、二十個基本點的利息成本,同時也有助于降低銀行的授信風險,對於中租和銀行團雙方都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中租控股在台灣的太陽能發電淨資產,在上半年已經突破500億元的大關,裝置容量達到近13億瓦(1.3GW),淨資產年增22%,到了第3季仍然保持兩成以上的年增率。太陽能事業的營收與資產增幅也遠超過整體營收與資產的成長幅度。因此,市場將中租控股視為一個具有綠能概念的投資標的。 中租控股轉投資的太陽能事業市占率一直穩定在10%以上,為公司帶來固定的收益,並且在太陽光電行業中穩坐龍頭位置。其購售電長期契約能夠創造穩定的收入流,對於中租控股的多元化獲利來源和穩定成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銀行業人士指出,中租迪和的聯貸資金涵蓋了其本身的營運資金和太陽光電綠能轉投資,與一般太陽光電場站開發的長天期計畫性融資有所不同,因此聯貸的天期相對較短。加上中租迪和本身的信評等級優良,辦理聯貸的債信等級更高,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銀行的授信風險。
中租控股台灣太陽能電廠發展積極,至第3季底中租迪和台灣太陽能淨資產增加至516.6億元,年增率達20%,增幅超越台灣市場應收帳款餘額。中租迪和因應太陽光電發展,持續注資旗下綠能公司,根據中租內部估算,以中租迪和出面辦理聯貸,可比一般直接以太陽光電業辦理長天期融資,節省約一、二十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的利息成本,並有利於銀行授信風險降低,對中租、銀行團雙方均有利。
中租控股台灣的太陽能發電淨資產,於上半年突破500億元大關,裝置容量來到近13億瓦(1.3GW),淨資產年增22%,至第3季持續成長,維持年增率兩成水準的速度擴張。太陽能事業的營收與資產增幅也大於整體營收與資產成長幅度。因此市場也點名中租控股是具備綠能概念的標的。
由於中租控股轉投資太陽能事業市占率一直穩在10%以上,貢獻固定收益,裝置容量穩坐太陽光電龍頭,其購售電長期契約可創造穩定的收入流,對於中租控股的多元化獲利來源與穩定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銀行業者表示,中租迪和聯貸資金,涵蓋中租迪和本身營運資金與太陽光電綠能轉投資,因此與一般太陽光電場站開發的長天期計畫性融資不同,因此聯貸天期相對短,且中租迪和本身信評等級佳,辦理聯貸的債信等級更好,銀行授信風險也可有效降低。
彰銀主辦中租迪和51億元聯貸案,綠能龍頭再下一城
彰化銀行最近又有大手筆動作啦!他們跟中租控股旗下的子公司中租迪和公司跟中晏電業公司合作,辦理了一個七年期的51億元聯合授信案,這個案子已經在9月27日成功簽約了。
彰銀說,這筆錢主要是用來還債跟充實中期的營運資金,彰銀自己擔任這個案子的統籌主辦銀行和管理銀行,還有台灣企銀、華南銀行、上海銀行和玉山銀行這五家銀行也熱情參與,一共拉攏了51億元,這看起來對中租控股的營運和未來發展給予了很大的信心和支持啊!
中租控股這家公司在台灣已經經營了46年,他們是傳統租賃和分期付款的領頭羊。2014年開始,他們還跨足了太陽能電廠的領域,到今年9月,他們已經擁有了3,515座太陽能電廠,裝置容量約1.3GW,在業界裡的市佔率第一。為了提高整體經營效率,他們在2020年還成立了中晏電業,專注發展太陽光電事業。
不僅如此,中租控股還在綠能領域不斷擴展,從屋頂型太陽能電廠到地面型太陽能電廠,再到漁電共生業務,他們的觸角越來越廣。為了環保永續發展,他們還規劃了太陽能板的回收,未來還打算投入太陽能板拆解和回收的工作,讓綠能布局延伸到循環經濟領域。
彰銀還特別提到,他們跟中租控股一起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和實現永續發展,把環境(E)、社會(S)和治理(G)這三個方面都融入到營業活動中。這次聯貸案還加入了連結ESG指標的利率調整機制,就是要鼓勵企業增加太陽能發電總容量和減少碳排等ESG目標。未來,彰銀和中租控股將繼續努力,達成永續環境的目標,實現企業社會責任,並且落實政府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
【台灣金融新聞】彰化銀行與中租控股攜手,成功籌募51億元聯貸案,力挺綠能發展!近日,彰化銀行統籌主辦,旗下子公司中租迪和公司及中晏電業公司,與台灣企銀、華南銀行、上海銀行及玉山銀行等五家金融機構,共同籌募完成七年期51億元聯合授信案,於9月27日正式簽約。這筆資金將用於償還金融機構借款及充實中期營運周轉金,彰顯了銀行團對中租控股的強力支持。 中租控股自成立以來,不僅是傳統租賃、分期付款的業界龍頭,更於2014年跨足太陽能電廠業務,目前擁有3,515座太陽能電廠,裝置容量達1.3GW,市占率領先。為了提升經營效率,中租控股於2020年設立中晏電業,專注發展太陽光電事業。該公司不僅在綠能領域不斷擴張,還對太陽能板回收展開規劃,將綠能布局延伸至循環經濟領域。 彰化銀行與中租控股攜手,不僅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更將環境(E)、社會(S)與治理(G)納入營業活動。在這次聯貸案中,更加入了連結ESG指標的利率調整機制,鼓勵企業增加太陽能發電總容量及減少碳排,以達成ESG目標。未來,彰化銀行與中租控股將持續努力,達成永續環境績效,實現企業社會責任,並落實政府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
這次聯貸案資金用途是為償還金融機構借款及充實中期營運周轉金所需,由彰化銀行擔任統籌主辦銀行暨管理銀行,並在台灣企銀、華南銀行、上海銀行及玉山銀行等,共五家金融機構的踴躍參與下,以51億元結案,充分顯示銀行團對中租控股營運與未來發展,給予高度肯定與支持。
中租控股成立46年來,主要經營傳統租賃、分期付款等業務,為租賃業龍頭廠商。於2014年開始跨入太陽能電廠業務,截至今年9月,旗下擁有太陽能電廠數量達3,515座,裝置容量約1.3GW,業界市占率第一。
考量整體經營效率,中租控股另於2020年設立中晏電業專注發展太陽光電事業。中租控股持續布局綠能,從屋頂型太陽能電廠,逐漸切入地面型太陽能電廠及漁電共生業務等各類型領域,同時為兼顧環境永續發展,亦對太陽能板回收展開規劃,未來預計投入太陽能板拆解、回收工作,將綠能布局延伸至循環經濟領域。
彰化銀行攜手中租控股共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及落實永續發展,將環境(E)、社會(S)與治理(G)納入營業活動,於這次聯貸案加入連結ESG指標的利率調整機制,以鼓勵企業增加太陽能發電總容量及減少碳排等ESG目標。
展望未來,彰化銀行與中租控股將持續達成永續環境績效,致力實現企業社會責任,並落實政府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
彰銀表示,這次聯貸案資金用途為償還金融機構借款及充實中期營 運周轉金所需,由彰銀擔任統籌主辦銀行暨管理銀行,並在臺灣企銀 、華南銀行、上海銀行及玉山銀行等共五家金融機構的踴躍參與下, 以51億元結案,充分顯示銀行團對中租控股營運與未來發展,給予高 度肯定與支持。
中租控股成立46年來,主要經營傳統租賃、分期付款等業務,為租 賃業龍頭廠商。於2014年開始跨入太陽能電廠業務,截至今年9月, 旗下擁有太陽能電廠數量達3,515座,裝置容量約1.3GW,業界市占率 第一,考量整體經營效率,另於2020年設立中晏電業專注發展太陽光 電事業。
中租控股持續布局綠能,從屋頂型太陽能電廠,逐漸切入地面型太 陽能電廠及漁電共生業務等各類型領域,同時為兼顧環境永續發展, 亦對太陽能板回收展開規劃,未來預計投入太陽能板拆解、回收工作 ,將綠能布局延伸至循環經濟領域。
彰銀指出,攜手中租控股共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及落實永續發展, 將環境(E)、社會(S)與治理(G)納入營業活動,於本聯貸案加 入連結ESG指標的利率調整機制,以鼓勵企業增加太陽能發電總容量 及減少碳排等ESG目標。展望未來,彰銀與中租控股將持續達成永續 環境績效,致力實現企業社會責任,並落實政府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 標。
台積電(2330)近期再度展現雄心,宣布今年第三度發行公司債,總計金額達200億元,加上今年前兩次發行的600億元,總計發行金額已達800億元。儘管近期美國聯準會(Fed)連續升息,對企業發債成本造成壓力,但台積電的這次發債行為,顯示了對下半年景氣復甦的信心。根據統計,今年前四個月,普通公司債及可轉換公司債累計發行金額超過千億元,達1,838.19億元,成長29.57%。 隨著美國聯準會自去年3月以來連續10次升息,基準利率上升至5%~5.25%,台灣央行也跟進升息3碼至1.875%。雖然市場普遍預期6月將暫停升息,但仍有超過3成的機率會繼續升息。在這樣的利率環境下,企業發債的籌資成本不斷上升,但台積電等企業仍積極發債,用於擴建廠房設備等投資。 除了台積電,台電、中油、鴻海、台達電、富邦金、中租迪和、台泥、統一、裕隆等企業今年迄今也分別發行了大量公司債,總計金額超過1,000億元。這些企業的發債行為,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部分企業認為經濟有望呈現L型復甦,因此提前準備;而另一部分則認為經濟將持續下探低點,後續借貸壓力可能加大。 聯邦投信投資長吳裕良分析,今年企業逆勢發債的主因,一方面來自對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則是台美利差較大,即使聯準會開始降息,台灣降息空間也相對較小。中國信託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則表示,在歐美金融機構財務危機事件後,市場對經濟放緩的疑慮不減反增,預估2023年雖停止升息,但並不會啟動降息循環,因此高利率環境仍將持續。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人布局債券時,應選擇較高評級的債券,以降低風險並搶取較高息收。
美國聯準會(Fed)自去年3月以來啟動升息循環後,連10次升息、 共計加息20碼,基準利率來到5%∼5.25%,同時間台灣央行亦累計 升息3碼至1.875%。雖然芝商所(CME)的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 對於6月暫停升息的看法保有共識,但鷹派觀點並未完全消散,仍有 3成以上的可能將繼續升息。
借貸費用的急劇上升,直接影響企業發債的籌資成本,但面對下半 年景氣復甦的機會,以及產業長期發展方向,數據面上顯示今年上半 年企業發債並未因利率提高而手軟。不光指標股台積電23日再度宣布 發行200億元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用於新建擴建廠房設備,台電、中 油、鴻海、台達電、富邦金、中租迪和、台泥、統一、裕隆今年迄今 也分別發行429億元、236億元、213億元、115億元、100億元、93億 元、93億元、73億元、70億元的公司債。
聯邦投信投資長吳裕良認為,今年來企業逆勢發債主因來自對未來 前景的不確定性,部分企業認為經濟有望呈現L型復甦,提前準備; 另一部分則認為經濟將持續下探低點,後續借貸壓力恐將更大。此外 ,台美利差較大,後續就算聯準會(Fed)開始降息,台灣降息空間 也相對較小。
中國信託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在歐美相繼爆發金 融機構財務危機事件後,市場對經濟放緩的疑慮不減反增,同時市場 預估,2023年雖停止升息,但並不會啟動降息循環,換言之,高利率 環境仍持續壟罩在市場中,債券在2023年機會偏多,但經濟風險仍偏 高,投資人在布局債券上,仍需選擇較高評級的債券,長天期美國公 債或是投資等級公司債,抵禦風險能力相對佳,同時受惠於高利率環 境,投資人也能搶較高息收,在降息後也有望賺價差。
台灣金融界昨日傳來重大新聞,兆豐銀行宣布,成功主辦中租控股旗下子公司中租迪和的78億元3年期聯貸,這筆資金將專注於綠電發展,強化企業的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指標。這次聯貸的完成,不僅為中租迪和帶來中期營運週轉金,同時也將轉作旗下綠能公司發展太陽光電,預計可為公司節省約一、二十個基本點的利息成本,進一步降低銀行授信風險,實現雙贏局面。 兆豐銀行作為統籌主辦與額度管理銀行,與日商瑞穗銀行、台企銀、一銀、華銀等共同主辦,於9日完成簽約。這次聯貸的特別之處在於,將中租迪和的永續經營ESG指標納入聯貸條件,這是台灣銀行業對永續發展推動的一次重要行動,對促進社會對ESG概念的認識與採用具有深遠影響。
中租迪和除了取得中期營運週轉金,也將轉作旗下綠能公司發展太陽光電資金,可以比一般直接以太陽光電業長天期融資省下約一、二十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利息成本,而銀行授信風險也得以降低,達到雙贏。
兆豐銀行指出,中租迪和這筆聯貸,由兆豐銀擔任統籌主辦與額度管理銀行,9日已完成簽約,其他共同主辦銀行還有日商瑞穗銀行、台企銀、一銀、華銀等。
此聯貸將中租迪和永續經營ESG指標,納入聯貸條件,表彰銀行業推動永續發展的作為。
中租控股表示,綠電投資雖然可以取得銀行的融資,但由於發展綠 電的前置作業較長,如地面型太陽能廠開發都需要2年至3年時間,銀 行通常都會要求自有資金先到位後,才會逐步提供融資供太陽能建廠 之用。中租汽車租賃對和拓電業投入54多億元,是保守的資金準備, 即是將未來幾年的資金要先準備好,不見得立即會用到。
和拓電業目前是中租迪和100%的子公司,中租汽車也是中租迪和 的子公司。中租控股說明,作這樣安排是因中租控股是用集團的力量 發展能源事業,如果旗下子公司資金餘裕且有能力的話,即會一起參 與太陽能投資。和拓電業目前有數個案場正在規劃中,因此要先將資 金準備好,若規劃好進行動工時,即會動用到資金,太陽能前置作業 時間相當長且要投入相當多的人力及心力。近期中租子公司和烜也取 得昊軒電業現金增資股權3億餘元。
中租控股當時推出全民電廠時,銀行定存年利率1%不到,用意主 要是讓全民可參與綠電,且讓全民分享投資綠電利潤,並非以營利為 目的,目前已推出22案,共出售1萬6,868片。
理事長蔡佳晋表示,極端氣候造成的經濟損失,遠高於投入再生能源金額,發展綠能已成為全民共識,其中以太陽能最容易普及,熱值最高。協會集結成員力量,建構與政府對話、與環團及民間溝通的平台,秉持「光電生生不息,生態環境永續」的核心理念,推動綠能發展、能源自給、環境永續,朝普惠綠能的目標前進。
蔡佳晋表示,政府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積極帶頭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從屋頂型到漁電共生,2025年太陽光電以建置20GW為目標。未來發展速度要加快,需解決土地整合困難,以及變更不確定的問題。
開發大型地面型案場,花費大量成本及時間在找地及土地變更,業者最大的痛。協會主張,政府發展綠能,首先要重新檢視國土規畫,建議設立綠能專區,類似漁電先行區的概念,便於集結做升壓站。將更多不利耕地及休耕地劃成專區,編定成發展用地並做好饋線基礎建設,供業者申請進駐投資,可減少建置案場一半以上時間,是光電達標的重要關鍵。
蔡佳晋強調,土地是發展太陽光電的最大瓶頸,找出發展用地,才能加速綠電推展,呼籲政府明確劃定土地,訂出明確的土地變更標準。各縣市可先盤點地面下陷及不利耕作地(休耕地),只要評估工法對土地友善,太陽能案場土地應提供電站容許使用。
以不具農業產值的土地供應企業急需的綠電,讓土地休養生息,20年後會還地於農,不僅達成國家綠能目標,老農民退休後也有穩定的收入,創造產業、政府、農民三贏局面。
他同時強調,廉價的灰電已讓環境付出代價,全球政府推廣綠電及儲能,是拯救地球的解方。現階段台灣電價並未反應外部的社會成本,進口燃煤漲價應該合理反應,避免台電財務黑洞擴大,也要拉近綠電及灰電,以及尖、離峰的電價差,導正台電對工廠採取契約容量的作法,改為時間電價的計費方式,裨益儲能普及。
台灣電價太便宜,用電大戶使用廉價電力,換來競爭力,外部成本卻由全民買單,相當不公平,也導致價格較高的綠電不被企業接受,縮小灰電與綠電的價差,為當務之急。
中租迪和為建置太陽能電廠所需資金,以及合迪為償還金融機構借款暨充實中期周轉金,委由土地銀行分別籌組新台幣50億元及新台幣60億元聯合授信案,並由第一銀行、東亞銀行、合作金庫等14家金融同業共同參與,因參貸踴躍,最終超額募集分別以54億元及70億元結案,各參貸行對於中租控股長期務實經營均予認同與肯定。
中租控股為台灣租賃業龍頭,業務涵蓋金融周邊領域,除原有租賃業務外,更擴展業務領域至小額消費分期及太陽能電廠等,截至今年8月,旗下已擁有2,973座太陽能電廠,發電總容量逾1GW,共計1,004MW(百萬瓦),為全台擁有最多太陽能電廠數,以及綠能發電量最高的企業,並跨入售電領域,與產業攜手邁向淨零碳排。目前更積極於海內外地區拓展企業版圖,強化成長動能。
中租控股已連續兩年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且於2021年拿下綜合金融類全球排名第四名之成績,顯見中租在環境、社會及企業治理各面向已獲國際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