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新聞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緊缺的嚴峻挑戰,台灣的營建產業正積極尋求創新與轉型。其中,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作為業界領先者,不僅關注產品質量,更將目光投向環境可持續性,積極推動低碳、節水、智慧的混凝土解決方案。
亞東預拌自2021年起,便開始投入低碳混凝土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針對不同工程需求,公司提供多階段減碳配比方案,例如,使用低碳膠結材配比可減少20%的碳排放,而搭配低碳PLC石灰石水泥則可達到30%的減碳效果。若客戶有更高的減碳需求,亞東預拌還能提供達到40%至50%減碳的低碳混凝土,幫助營建業取得低蘊含碳建築1級或1+級認證。
為確保碳資訊的透明度,亞東預拌已取得BSI驗證的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1)與產品碳足跡查證(ISO 14067),並獲得了行政院環境部碳足跡標籤認證、內政部建研所低碳循環建材認證及綠建材標章。此外,公司還開發了自主的APP品質管理系統,從生產到出貨,產品均具備完整的履歷與碳足跡紀錄,為營造端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亞東預拌今年初獲頒英國標準協會BSI的ISO 46001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證書,成為業界先行者。公司深知預拌混凝土對水資源的依存度,因此在廠區裝設超過20個用水監測設備,精準掌握水資源使用狀況,並透過沉澱、過濾與處理技術回收清洗設備與製程中的回收水,降低新鮮水用量。同時,廠區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用於清潔或製程拌合水,使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使用水費不到新台幣1元。
亞東預拌未來將持續導入AI數據分析與智慧化調度系統,推進碳與水資源的整合管理,提升營運效率,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透過制度導入、科技賦能與產品創新,亞東預拌為台灣營建產業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新典範,並幫助客戶在淨零轉型時代獲得綠色競爭力。
近期,台灣建材市場的動向引起了廠商們的關注。隨著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征高對等關稅,台商回流的可能性增加,這對台灣的建材產業,尤其是預拌混凝土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亞東預拌混凝土,作為台灣預拌混凝土市場的重要一員,近期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該公司積極迎合高科技廠辦的標準,近年來不斷推廣低碳混凝土、新型透水混凝土、高抗滲混凝土、溫控型混凝土、高流動性混凝土及清水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產品,這些產品在廠辦工程建案中具有很高的需求。
亞東預拌混凝土表示,雖然今年市場在剛性需求下呈現「量小縮、價穩增」的格局,但公司預計今年的銷售表現將保持穩定。這主要是因為公司對高性能混凝土的投入,使得其在廠辦工程建案中的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
另一家預拌混凝土大廠國產建材,也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該公司手中的庫存訂單量已超過830萬立方米,創歷年新高,其中多為科技廠辦所需的高端水泥。國產建材認為,這將使得公司對今年的出貨量及營運影響不大,甚至可能帶來正面影響。
環泥公司今年首季的預拌混凝土發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並未減少,營收成長1.05%。環泥指出,根據目前的庫存訂單量來看,今年營運成長機會仍然很高。
總的來說,台灣預拌混凝土行業在面對市場挑戰的同時,也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各大廠商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不斷推陳出新,為台灣建材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此外,預拌混凝土業者更進一步預期,美國對中國大陸課徵高對等 關稅,可能激起台商另一波回流潮,廠辦及商辦工程建案可能增加對 預拌混凝土的需求,對產業環境及景氣為正面影響。
台泥旗下預拌混凝土事業及轉投資鳳勝預拌混凝土,去年出貨量約 在650萬立方米。
台泥認為,目前房地產建照及樓地板面積申請都與去年相當,少的 是房屋交易量。但這並不影響開工率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
依今年首季的發貨及訂單量,台泥預期,今年預拌混凝土事業部門 的營運及出貨量應與去年相當。
全國有20多個廠的亞東預拌指出,迎合高科技廠辦標準,亞東預拌 近年積極發展低碳混凝土、新型透水混凝土、高抗滲混凝土、溫控型 混凝土、高流動性混凝土及清水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在廠辦工程 建案成長性仍高下,預期今年的銷售表現會是「量微縮、獲利穩」。
國產建材手中庫存訂單量已超過830萬立方米,是歷年來最多,且 其中多為科技廠辦所需的高端水泥,因此預期對今年的出貨量及營運 較不受打房政策的影響。
另外,國產建材指出,因應淨零碳排潮流及碳費即將開徵,市場對 低碳預拌混凝土的需求增加,國產集團加速布局ESG與先進研發進程 ,目前已擁有業界最多、最強陣容的低碳高端 混凝土產品,在低碳 產品出貨比例提升下,國產樂觀看今年營業毛利率、營益率都有再提 升空間。
環泥今年首季預拌混凝土的發貨量並沒有比去年同期少,1∼3月合 併營收19.29億元,年成長1.05%。環泥指出,以手中的庫存訂單量 來看,今年營運成長機率還是高的。
在碳管理方面,亞東預拌自2021年起即投入低碳混凝土技術開發,依據不同工程需求,提供多階段減碳配比方案,如使用低碳膠結材配比可減碳20%,再搭配低碳PLC石灰石水泥則可達減碳30%,若顧客有更高的減碳需求,亞東預拌亦可採用膠結材量精準化、特殊摻劑及摻料、骨材優化及碳礦化等技術,提供顧客減碳40%至50%的低碳混凝土,助力營建業取得低蘊含碳建築1級或1+級認證。
為強化碳資訊透明,亞東預拌取得BSI驗證的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1)與產品碳足跡查證(ISO 14067),並獲得行政院環境部碳足跡標籤認證、內政部建研所低碳循環建材認證及綠建材標章。配合自主開發的APP品質管理系統,讓產品從生產到出貨均具備完整履歷與碳足跡紀錄,提供營造端進行蘊含碳計算、ESG揭露與永續採購需求的全方位完整支援。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亞東預拌今年初獲頒英國標準協會BSI的ISO 46001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證書,成為業界先行者。預拌混凝土對水資源依存度高,且對品質影響極大,在各廠裝設超過20個用水監測設備,精準掌握水資源使用狀況,優化調度與回收策略。
在導入管理系統首年,即透過沉澱、過濾與處理技術回收清洗設備與製程中的回收水再利用,降低新鮮水用量,且廠區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用於清潔或製程拌合水,使得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使用水費不到新台幣1元。
展望未來,亞東預拌將持續導入AI數據分析與智慧化調度系統,推進碳與水資源的整合管理,提升營運效率、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透過制度導入、科技賦能與產品創新,亞東預拌以具體行動為臺灣營建產業開創永續新典範,也為顧客贏得淨零轉型時代的綠色競爭力。
亞泥(1102)香港子公司亞泥中國在最新公布的財報中,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今年首季,亞泥中國成功扭虧為盈,預估獲利約人民幣308萬元(約新台幣1,362萬元),與去年同期虧損1.29億元形成顯著對比。這一轉變,預示著亞泥母公司的營運表現將迎來升溫。 法人分析師們對此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預估亞泥母公司在第二季將繼續保持這種審慎樂觀的態勢。亞泥中國董事會指出,首季獲利成長的關鍵因素是水泥產品售價上漲以及銷售成本的下降。 大陸市場的改善對亞泥中國的表現起到了重要作用。當地房地產市場的回溫和基建工程的增加,使得水泥需求緩步上升,價格跟隨上漲。此外,煤炭等成本的下滑也為亞泥中國帶來了利潤空間。 亞泥今年第一季度的合併營收達到165.95億元,年增長0.6%,其中3月份的合併營收更是達到65.33億元,年增長1.9%,月增長達56.1%。這些數據反映了亞泥在台控和中控兩大雙引擎的帶動下,整體營運動能的強勁。 亞泥總公司對台灣市場的展望也相當樂觀。除了穩健拓展本業之外,多角化發展的實質效益也十分顯著。其中,亞東預拌混凝土銷售穩步提升,德勤亞投的投資效益也為營收表現挹注了力量。 3月份,台控營收較上月明顯成長,這一成長趨勢顯示了亞泥本業基礎的穩固性。與此同時,多元事業的發揮也為亞泥帶來了綜效,有效推動了整體營運動能和獲利結構的穩定。
法人預估,這將有助於亞泥母公司今年營運表現,推估第2季將同樣出現審慎樂觀表現。
亞泥中國董事會認為,今年首季獲利成長主要是這段期間集團水泥產品售價較2024年同期上漲,再加上銷售成本較2024年下降所致。
法人認為,亞泥大陸市場受惠當地房地產市場改善、基建工程有增加,水泥需求已呈緩步增加,價格同步上漲,加上煤炭等成本下滑,預期第2季仍會是審慎樂觀。
亞泥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165.95億元,年增0.6%,其中3月單月合併營收65.33億元,年增1.9%,月增更達56.1%。在台控和中控兩大雙引擎帶動下,公司整體營運動能強勁。
亞泥認為,今年在台灣市場方面,除了穩健拓展本業之餘,多角化發展的實質效益也十分顯著。亞東預拌混凝土銷售穩步提升,德勤亞投的投資效益挹注營收表現。3月台控營收較上月明顯成長,顯見本業基礎穩固,搭配多元事業發揮綜效,有效推動整體營運動能和獲利結構穩定。
亞東預拌混凝土,作為遠東集團旗下的核心成員,以其專業的混凝土製造技術,在台灣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近年來,在現任總經理金崇仁的領導下,公司進行了全面的數位轉型,以「智能管理」為核心,帶領公司邁向新高峰。
金崇仁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全面品質管理(TQM)和經濟附加價值(EVA)分析,並強調數據驅動決策與人才優先策略的重要性。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亞東預拌在數位轉型道路上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在金崇仁的帶領下,亞東預拌不僅重視技術的進步,更著眼於企業文化的革新。他認為,智能管理並非單純的技術導入,更應該融合企業文化與經營思維。透過TQM、EVA、數據決策以及全員參與,亞東預拌不斷進化,真正實現了智能管理的理念。
金崇仁曾提到,早期經營者曾對每股純益(EPS)與股價之間的關係感到疑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赴日本學習,並發現傳統的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存在缺陷,未能將資金成本考慮在内。因此,他強調經濟附加價值(EVA)才是衡量企業表現的關鍵指標。
亞東預拌目前在台灣擁有22座混凝土廠,金崇仁指出,他會用EVA來衡量每個廠的投入與產出。若廠房雖然有盈餘,但EVA為負數,則會考慮委外處理或縮減投資;若EVA為正數,則會積極提升營運績效,並通過AI自動化技術提高產能。
金崇仁每天會檢視全台22座廠的EVA表現,以進行優化投資與資本配置策略。他指出,EVA與股價的相關性極高,能夠有效提升股東附加價值。
亞東預拌還積極推動全員參與的改善文化,鼓勵各區處進行TQM績效檢討,並舉辦創客競賽,以實現數位轉型。此外,公司還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合作,培訓主管參與AI經理人專班,以提升數位技能。
亞東預拌的願景是「智能打造高性能混凝土,與顧客共同組成堅強團隊,成為營建業永續成長的動能」。公司積極響應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GCCA)的減碳目標,並設定了自己更嚴格的減碳目標。每一年的營運方針都將永續經營和數位轉型作為重點。
亞東預拌近年來在營運、節能、減碳、成本控制、職業安全、運輸及循環經濟等各方面均取得顯著進展,員工也積極落實領域知識的理念,利用數位工具提升效率,進行流程改造,改變商業模式,以提升公司整體價值。
數據決策 全員參與
金崇仁表示,「智能管理不只是技術的導入,還須包括企業文化與經營思維的革新」,亞東預拌透過TQM全面品質管理、EVA價值分析、採用數據決策、全員參與,讓整個公司持續進化,是真正的智能管理。
針對公司的價值分析,金崇仁指出,早期曾經有位經營者說過,經營公司的每股純益(EPS)這麼高,為什麼股價還是不能上去?為了這句話,他到日本求學時特別觀察到,其實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有很大的缺陷,就是沒有把資金成本列入計算,其實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才是衡量企業表現的重點。
亞東預拌公司目前全台有22座混凝土廠,金崇仁強調,現在管理22個廠,非僅關注個別廠的營收與獲利,需用EVA來衡量投入與產出,假設當中一個廠雖然有盈餘,但是扣除資金成本的EVA為負數時,代表企業的投資與營運未能帶來足夠的回報,導致價值縮減,此時就要考量委外處理(Outsourcing)或縮減投資;若EVA為正數,則要積極提升營運績效,運用精實管理、數位轉型、供應鏈優化來降低營運成本,另透過AI自動化技術,提高員工績效與機器產能效率,增加每單位資本的產出。
金崇仁強調,目前他每天都在檢視全台22座廠的EVA表現,藉以進行優化投資與資本配置策略,EPS對股價的解釋能力不到10%,EVA單迴歸分析接近50%,複迴歸分析則達74%,顯示其與股價具極大的相關性,因而得以透過EVA提升股東附加價值。
績效檢討 鼓勵提案
此外,亞東預拌提倡全員參與的改善文化,每個區處隨時進行TQM績效檢討,且鼓勵提案制度,讓全公司上下參與。「資源有限,智慧無限」,亞東預拌委託台灣人工智慧學校(AIA)培訓50位主管參與AI 經理人專班訓練,並舉辦各種數位訓練及創客競賽,落實數位轉型。
金崇仁說,亞東預拌公司已經建置「智能打造高性能混凝土,與顧客共同組成堅強團隊,成為營建業永續成長的動能」為願景。
他舉例,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Global Cement and Concrete Association ,GCCA)的水泥業會員承諾在2030年達成混凝土減碳25%的目標。亞東預拌則設定2030年達到減碳50%,204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每一年的營運方針,就是將永續經營、及數位轉型列為營運的重點。
亞東預拌近幾年來的努力,無論在營運面、節能、減碳、降低成本、職安、運輸及循環經濟等各項KPI都要追求逐步進步,全體員工徹底落實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 )的理念,並利用數位工具來協助提升效率,流程改造,改變商業模式,以提高公司整體的價值。
近期,台灣建材市場表現亮眼,水泥與預拌混凝土廠業績均呈現穩定成長。以亞東預拌混凝土為例,該公司第一季營收表現突出,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穩健的發展勢頭。
根據市場資料,台灣知名水泥企業台泥(1101)第一季營收達350億元,年增長達36.15%,這主要受益於去年完成的土耳其OYAK Cement與葡萄牙Cimpor低碳水泥事業的併購,以及和航運的轉投資,使得台泥第一季營收翻倍成長。
亞泥(1102)在台控和中控兩大雙引擎的帶動下,第一季合併營收165.95億元,年增長0.6%,重回年增趨勢。亞泥台灣市場今年首季本業營運穩增長,多角化發展實質效益顯著,亞東預拌混凝土銷售穩定提升,德勤亞投的投資效益也對營收表現有所挹注。
大陸市場方面,亞泥指出,3月水泥價格走揚,銷量擴張,實現價量雙成長,市場需求回溫的跡象明顯。國產建材(2504)第一季營收53.55億元,年增長4%,力泰(5520)前三月營收9.57億元,年增長6.47%。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建材3月營運達成率超過100%,台灣本業營收達17.32億元,月增38.68%,年增長8.56%,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台灣建材產業在國內市場穩定、大陸市況回升的背景下,業績回溫的良好勢頭。
預拌混凝土廠國產建材(2504)第一季營收53.55億元,年增4%。 力泰(5520)前三月營收9.57億元,年增6.47%。
台泥指出,營收成長來自去年完成併購的土耳其OYAK Cement與葡 萄牙Cimpor低碳水泥事業,兩家公司今年前三月合計貢獻營收141億 元,占整體營收約4成。台泥轉投資達和航運,今年首季營收更是達 和航運翻倍成長。亞泥台灣市場今年首季本業營運穩增長,多角化發 展實質效益增加營運成長力道;亞東預拌混凝土銷售穩提升,德勤亞 投投資效益挹注營收表現。大陸市場部分,亞泥指出,3月水泥價格 走揚、銷量擴張,實現價量雙成長,反映市場需求回溫。
國產3月營運達成率逾100%,國內本業營收達17.32億元、月增38 .68%、年增8.56%,為史上前三高。
亞泥(1102)於18日舉行法說會,公布近期營運情況及未來展望。公司強調,在國內水泥市場穩定成長的基礎上,轉投資的電力及不銹鋼事業貢獻逐漸增加,大陸水泥需求降幅逐漸緩和,預計2025年營運將呈現「穩中帶堅、持續上揚」的格局。
亞泥去年實現稅後純益128.9億元,年增長達18%,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86元。儘管大陸市場去年出現虧損,但台灣營運穩定,並且子公司不銹鋼、嘉惠電力、亞東預拌混凝土,以及轉投資的遠東新(1402)、裕民(2606)等企業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獲利貢獻,使得全年獲利增加近2成。
對於台灣的水泥市場,亞泥指出,雖然房市熱度降溫,水泥需求增速趨緩,但預期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的獲利仍將維持成長。不銹鋼事業在國際鋼市回暖的背景下,預估產銷量都將有所上升。此外,電力事業因嘉惠電廠二期與台電前訂增購合約,發電上限提升至60%,預期獲利貢獻將有二位數成長。
關於大陸水泥市場的未來,亞泥認為,剛剛結束的二會提出溫和擴大財政政策,資金支持化債,收購庫存房,將有助於基建及房市環境的改善。同時,水泥廠錯峰生產、停產強度提升,亞泥中國積極擴充骨料產能,發展高毛利事業,加上當地煤價走低,預計今年水泥需求減幅有望收斂,有利對岸水泥價格回穩。
市場分析師普遍看好亞泥今年的表現,認為台灣市場本業及子公司、轉投資事業的營運皆朝正向發展,大陸市場也預期將從去年的谷底回升,逆轉勝。
亞泥去年稅後純益128.9億元、年增18%,每股稅後純益(EPS)達 3.86元。
亞泥指出,去年大陸市場雖出現虧損,不過在台灣營運穩定,子公 司不銹鋼、嘉惠電力、亞東預拌,及轉投資遠東新(1402)、裕民( 2606)等企業獲利貢獻度增加下,全年獲利還有近2成的增加。亞泥 指出,台灣的水泥本業,由於房市熱度降,水泥需求增速趨緩,不過 預期子公司亞東預拌的獲利仍將維持成長;不銹鋼事業也在全球鋼市 回溫下,預估產銷都將有增加;電力事業也因嘉惠電廠二期與台電前 訂增購合約,發電上限由40%增至60%,預期獲利貢獻將有二位數成 長。
至於大陸水泥市場今年前景,亞泥指出,剛結束的二會有提出溫和 擴大財政;資金支持化債,收購庫存房,有助基建及房市環境改善; 水泥廠錯峰生產、停產強度也提升。而亞泥中國也積極擴充骨料產能 ,發展高毛利事業,加上當地煤價也走下滑趨勢。大陸去年水泥需求 年減10%,市場預估今年的減幅有望收斂,將這有利對岸水泥價格回 穩。
市場指出,亞泥今年台灣市場無論是本業或子公司、轉投資事業的 營運,都是朝正向發展;大陸市場預期也將從去年的谷底攀升、逆轉 勝。
打房造成房地產開工率下滑、建商因缺工而動工進度放緩,都會造 成市場對預拌混凝土需求的減少;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指出,今年 的產業環境趨於保守,預期國內預拌混凝土整個市場的出貨量應會比 去年小幅減少。
亞東預拌預期,今年首季的出貨量確會被政府打房政策影響,預期 將會是與去年持平或有小幅減少。
環泥指出,從現有建照申請案量來看,今年市場對預拌混凝土的需 求會慢慢降緩;加上春節、天候因素,出貨量持平,首季的營運應會 以較保守來看。國產建材認為,隨打房政策,市場需求受到衝擊下, 更要以「擇優出貨」來拉高獲利能力。
國產建材今年力推低碳產品,也將會讓傳統的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受 到影響;國產建材預期,今年的出貨量將會在615萬立方米上下,與 去年持平或僅小幅增加。
近期,政府實施的打房政策對房地產市場造成了一定影響,這也直接影響到了預拌混凝土的需求。由於房地產開工率下滑,建商動工進度放緩,市場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逐漸減少。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指出,今年產業環境較為保守,預計國內預拌混凝土市場的出貨量將比去年小幅下降。
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預計,今年首季的出貨量將受到政府打房政策的影響,預計將與去年持平或略有減少。環泥公司也指出,從目前建照申請案量來看,市場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將逐漸降低。春節和天候因素也將對首季的出貨量造成影響,預計營運將以保守態度進行。
國產建材公司則認為,在打房政策下,市場需求受到衝擊,因此需要採取「擇優出貨」的策略來提升獲利能力。該公司今年力推低碳產品,預計將對傳統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造成影響。國產建材預計今年的出貨量將在615萬立方米左右,與去年持平或僅小幅增加。
【台灣水泥業動態報導】
隨著國內水泥市場需求穩定,台灣水泥廠在面對本業獲利穩定但成長不易的背景下,子公司和轉投資事業預計將成為今年營收獲利的關鍵動力。
土耳其OYAK及葡萄牙Cimpor低碳水泥,自去年3月被台泥(1101)合併後,已迅速成為其營收的主力。據台泥統計,這兩家公司1月貢獻營收49億元,占比達40%,從2024年併表以來,累計至今年1月已為台泥合併營收貢獻595億元。
亞泥(1102)方面,其100%持股的亞東預拌混凝土事業近年來對亞泥本業獲利的貢獻不斷增加,今年預期將有高位數的成長。亞泥的遠龍不銹鋼、富民運輸及其他轉投資關係企業,也均預計在2025年實現運營的成長。
嘉泥(1103)100%持股的沖繩Hotel Collective,預計將成為今年獲利成長的重要來源之一。該公司旅宿服務事業近一年來營收成長迅速,已佔公司營收第二大來源,預計今年營收和獲利占比將優於去年。
環泥(1104)轉投資的六和機械,一向是環泥的重要獲利來源。雖然去年因大陸車市低迷而獲利貢獻減少,但今年隨著車市回溫和去年基期低,獲利貢獻成長幅度有望顯著提升。
此外,台泥的轉投資事業,如和平電力、台泥儲能、達和航運等,也均表現出色,預計今年營收將有顯著增加。
嘉泥(1103)100%持股經營的沖繩Hotel Collective,將會是今 年獲利成長來源之一;環泥(1104)轉投資六和機械,在車市逐漸回 穩下,今年仍將是環泥的獲利重心。
據台泥統計,土耳其OYAK及葡萄牙Cimpor低碳水泥1月貢獻營收49 億元,占比達約40%,從2024年併表以來,累計至今年1月已貢獻台 泥合併營收共595億元。
台泥其他轉投資事業也開花結果,子公司和平電力1月營收比去年 同期營收增加;台泥儲能因各儲能案場陸續併網發電參與國內電力交 易平台,今年營收預期會較去年明顯增加;達和航運因租賃船運量增 加,市場預期2025年營運也會較去年同期翻升。
亞泥100%持股的亞東預拌,近年對亞泥本業獲利的貢獻持續增加 ,今年預期也有高位數的成長。除此之外,亞泥的遠龍不銹鋼,今年 因為重建商機大,樂觀營運會較去年成長;富民運輸今年也會因新增 客戶營收呈正成長;其他亞泥轉投資的關係企業,今年的股利成長可 期。
旅宿服務事業是嘉泥近一年來營收成長最快速的一塊;嘉泥指出, 去年前三季旅宿事業營收已達5.94億元、年增約14%,已是水泥之外 ,公司營收第二大來源。嘉泥預期,在沖繩旅遊人數持續上升、航班 數每季成長下,今年營收、獲利占比還將優於去年。
環泥轉投資持股29.86%的六和機械,一向是環泥的重要獲利來源 ;過去一年,因為大陸車市低迷,獲利貢獻減少。今年在車市回溫、 加上去年基期低,今年的獲利貢獻成長幅度可望顯著增加。
水泥及預拌混凝土業者指出,政府2024年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 政策打房以來,加上氣候因素,已讓國內水泥及預拌混凝土需求減少 近10%。
已連續二年獲利創高的亞東預拌指出,2025年首季遇春節假期,本 就是淡季,加上打房政策干擾,因此已做好出貨量下修的預期。不過 單價較高的產品比逐漸提升,獲利仍可維持正成長。
環泥指出,因首季有春節假期,且2024年的需求降緩趨勢會延伸到 2025年第一季,從第一季的預拌混凝土訂單來看,出貨會比去年同期 少。
國產2024年在科技廠辦的營占已超過20%,2025年業績增幅應還有 二位數。擇優出貨策略下,國產2024年的營業毛利率已破5%。加上 高磅數、低碳產品出貨比提升,預期首季的營業毛利率還有提升空間 。
主要營業區域在南台灣的環泥指出,根據公司南部幾處預拌混凝土 廠回報,2025年客戶下單的量,對比今年的需求確有微幅降緩。
亞東預拌指出,依2024年第四季以來出貨量來看,建商、房地產開 發商下單動能已趨於觀望,亞東2024全年出貨目標已經做好下修準備 ,從原本的年增5%∼7%,調整至與2023年相當甚或小幅減少。
面對打房造成的市場需求減少,國產指出,在南部科技廠辦、智慧 園區持續開發,應可彌補房地產對預拌混凝土減少的缺口。
第四季原本是預拌混凝土廠每年的傳統旺季,但在打房造成房產建 案開工率下滑,力泰從第四季以來,每月營收均比第三季略為下滑。
市場指出,政府打房政策確實已造成預拌混凝土廠第四季營運「旺 季不旺」,不過價格仍維持在每立方米3,200元以上的高檔,加上各 預拌混凝土廠近來力推單價更高的高強度、低碳水泥,因此整體產業 的獲利能力可望不減反增。
亞東預拌預期,2024年的出貨量雖可能略為減少,但獲利還是會創 新高。
國產、力泰前三季的稅後純益仍創同期新高。業者指出,在科技廠 辦、企業總部、豪宅市場對預拌混凝土品質標準越來越高下,2024全 年的獲利可望不輸2023年,2025年也可維持高水位。
近期,台灣房市打房政策導致住房市場開工率下滑,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也受到影響。然而,在科技廠辦、智慧園區及都市更新市場的訂單支持下,預拌混凝土市場預計在2025年將呈現「價穩量縮」的格局。環泥(1104)、國產建材(2504)、亞泥(1102)旗下的亞東預拌、力泰(5520)等業者均預期2025年營運將維持穩定,獲利則有望持續成長。
環泥公司指出,根據南部幾處預拌混凝土廠的回報,2025年客戶下單量相比今年確實有微幅降緩的現象。
亞東預拌則表示,從2024年第四季的出貨量來看,建商和房地產開發商的下單動能已經轉向觀望,因此亞東已經對2024全年的出貨目標進行了下修,從原本預期的年增5%~7%,調整至與2023年相當甚至小幅減少。
面對市場需求的減少,國產建材指出,南部科技廠辦、智慧園區的持續開發,有望彌補房地產市場對預拌混凝土需求的減少。
第四季本應是預拌混凝土廠的傳統旺季,但由於打房政策影響,房產建案開工率下滑,力泰自第四季以來,每月營收均略為下滑。
市場分析認為,政府打房政策確實導致預拌混凝土廠第四季營運「旺季不旺」,但價格仍維持在每立方米3,200元以上的高檔水平。此外,各預拌混凝土廠近年來積極推廣單價更高的高強度、低碳水泥,預計整體產業的獲利能力不會下降,反而可能有所提升。
亞東預拌預期,即使2024年的出貨量可能略為減少,但獲利還是會創下新高。
國產建材和力泰前三季的稅後純益已創同期新高。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科技廠辦、企業總部、豪宅市場對預拌混凝土品質標準的要求日益提高,預計2024年全年獲利將不會低於2023年,2025年也可望維持在高水準。
亞泥總經理李坤炎表示,亞泥多年來落實永續發展承諾,致力台灣 建材市場轉型,逐步將低碳產品推向國際舞台,期許成為台灣綠色建 材領域的標竿企業。
作為國內首家研發、製造並銷售低碳水泥的公司,亞泥透過花蓮和 新竹的生產基地,串聯北、中、南、東儲運網絡,和75家具有綠色理 念的經銷商合作,打造穩定高效供應鏈,不但滿足各地建設需求,更 將低碳建材精神擴展到全台各地,為台灣建築產業注入永續能量。
亞泥積極推廣永續建材,以創新技術降低碳足跡。目前國內低碳水 泥市場受限於法規和下游廠商使用習慣,仍在持續發展中,亞泥作為 減碳先鋒,低碳行銷團隊多年來走遍全國工地與展會宣導。
亞泥獨家的墁砌水泥,早在2011年就率先推出,初期銷售緩步成長 ,但近年來隨著減碳趨勢興起,各產業因碳壓力陷入碳焦慮,這股減 碳潮流讓低碳水泥等綠色建材備受關注,也推動墁砌水泥的銷量大幅 上揚,2023年銷售比例已達2021年的四倍以上。
另一款卜特蘭石灰石水泥自2022年上市後,銷量同樣逐年攀升,根 據統計,2024年前11月銷量,已逼近去年全年的12倍。亞泥預計未來 低碳水泥市場可望倍數增長,朝2035年銷售50萬噸目標邁進。
共同參展的亞泥子公司亞東預拌,則專注在高性能和低碳混凝土的 研發應用。亞東預拌在全台設有20個生產基地,依照顧客需求客製化 低碳混凝土,減碳效果最高可達50%。
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指出,亞東預拌的混凝土減碳策略,包括採 用爐石飛灰等卜作嵐材料、使用亞泥的卜特蘭石灰石水泥取代一般水 泥、加入X-Seed系列的化學摻劑、調整骨材和配比、依據AI數位轉型 精準配料以及引進碳礦化吸附技術。
亞泥和亞東預拌從穩定的供應鏈到創新的低碳技術,始終站在綠色 轉型最前線,提供更多低碳解方,齊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綠色建材市 場,推動產業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