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預拌混凝土(未)公司新聞
遠東集團共14家企業於「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與「GCSA全球企業永續獎」奪得66項獎項,再創歷史新高,連續九年蟬聯「全台獲獎最多集團」,彰顯集團ESG各面向的深度布局與永續實力。
遠東集團於多元產業之永續表現獲高度肯定,遠傳電信榮獲「台灣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服務業)」;亞洲水泥、遠東百貨、遠東SOGO百貨、遠東商銀、裕民航運入選「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宏遠興業、東聯化學獲「台灣永續績優企業」;元智大學摘下「台灣永續楷模大學」。
遠東集團表示,全集團共榮獲TCSA 37項永續單項績效獎,充分展現從聚酯紡纖、水泥建材、石化能源、百貨零售、電信、金融、運輸、公益…等十大產業的永續實績,確立其典範地位。
遠東集團深耕循環經濟與低碳製造,遠東新世紀作為全球唯一從聚酯原料整合至終端回收的製造商,持續深化循環經濟,從材料創新、製程優化到回收再生,全面推動廢棄物循環再利用,於2024年提出「三個50」永續目標,承諾2030年前綠色原料占比50%、綠色產品營收50%,減碳50%。
亞洲水泥與亞東預拌則聚焦低碳製程、廢棄物再利用及固碳材料應用;宏遠興業持續強化節能減碳與水資源管理,並致力於低碳產品研發;東聯化學積極發展綠色化學、電子化學品與新材料。遠東集團以創新驅動低碳,務實減碳行動,推動綠色轉型。
遠東集團強調,全集團以人為本,重視對員工與社會投入。遠東百貨在性別平等與職場福祉屢獲肯定;遠東巨城長期支持在地藝術與文化,獲文化部文馨獎人才培育特別獎;遠傳運用5G科技推動遠距醫療,於花蓮光復鄉風災後投入醫療支援;亞東醫院從智慧醫療到護理幸福,打造健康醫療新典範;元智大學深化教育創新,培育具國際視野與跨領域的新世代人才。
在永續治理與資訊揭露方面,遠東集團展現高度標準,於TCSA與GCSA共獲17項永續報告書獎項,其中遠東新世紀、亞洲水泥、遠傳電信、遠東SOGO百貨及裕民航運皆摘下最高等級白金獎,成為各產業永續揭露典範。遠東SOGO內部營運導入ISO各式標準,以業界最高規格,強化組織永續韌性。遠東商銀致力實踐永續金融,亞東證券持續提升數位化金融服務及防詐措施,保護客戶資產安全;裕民航運取得資安管理雙重認證,治理水準達國際標準。遠東集團持續深化ESG三面向,穩健開創永續未來。
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表示,建築工程是國內蘊含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業者必須迅速掌握低碳材料與供應鏈韌性,才能在碳費政策下維持競爭力。他強調,混凝土減碳不僅在於盤查及降低產品碳足跡,更需透過創新材料、智慧監控與固碳技術,使永續真正落地於材料製程與施工現場。
亞東預拌的低碳混凝土技術聚焦三大方向:1、AI智能調度低碳供應鏈:採用AI智能調度可縮短運輸距離、降低能源消耗並減少碳排放,同時提升在地供應鏈的穩定性,已成為建築業落實永續的重要策略;2、高性能材料與製程數位化升級;亞東預拌投入水化熱抑制劑、替代膠結材料、再生骨材等低碳材料研發,並導入感測與監控科技,使混凝土在製造到澆置的全流程皆具備「可監控、可驗證、可追溯」,強化品質穩定性與施工耐久性;3、固碳技術(CCU)成為減碳突破關鍵:最新的碳捕捉與再利用技術(CCU)已成混凝土減碳的重要里程碑。
亞東預拌將國內污染排放的CO2捕集後,回收CO2注入混凝土製程,使其在水化反應中形成穩定碳酸鹽晶體,不僅有效封存碳排,也提升混凝土密實度與長期耐久性,兼具低碳與高性能。
根據多項研究試驗顯示,低碳水泥、固碳礦化與再生材料在降低碳足跡、抑制水化熱與提升耐久性方面均具明顯成效,同時具有符合耐震設計規範的抗震性能,並能在建築物生命周期中大幅減少環境衝擊,是台灣邁向碳中和的重要工具。
時勢所趨,減碳已是企業必須立即採取的行動。亞東預拌正建構完整的低碳與固碳混凝土技術體系,包括固碳材料標準化、混凝土性能資料庫、AI品質監控與可追溯管理,讓產品更透明、可檢核並持續優化。
金崇仁強調:「低碳與固碳技術將重塑台灣建築產業的競爭力。我們將持續產官學合作,讓永續建築從理念真正走向落實。」隨著固碳技術成熟與標準建立,台灣正朝向亞洲綠建築示範基地邁進,混凝土也將在淨零時代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並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遠東集團在本次評選中均表現亮眼:遠傳電信榮獲「台灣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服務業)」;亞洲水泥、遠東百貨、遠東SOGO百貨、遠東商銀、裕民航運入選「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宏遠興業、東聯化學獲「台灣永續績優企業」;元智大學摘下「台灣永續楷模大學」。
集團永續報告書囊括12座TCSA永續報告獎,並於GCSA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中再獲五項肯定,呈現資訊揭露的高度水準。遠東集團共榮獲TCSA 37項永續單項績效獎,展現從聚酯紡纖、水泥建材、石化能源、百貨零售、電信、金融、運輸、公益等十大產業的永續深度與廣度,確立永續典範地位。
積極推動低碳與氣候管理,遠東集團各企業以科學方法導入減碳路徑。遠東新世紀通過SBTi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審核,成為全球第一家以1.5°C路徑通過之化纖企業,將減碳融入營運核心,已提前達成2025年短期減碳目標,榮登CDP A-List最高等級。
遠傳電信為全台首家通過SBTi 1.5°C近程目標的電信業者,積極推動低碳營運,溫室氣體與用電持續下降,邁向2048淨零。
亞洲水泥以低碳製程與循環經濟為雙軸策略,全產品通過ISO 14067碳足跡查證,獲頒環境部碳標籤,創下國內最低碳足跡紀錄,更是唯一連年達成SBTi減碳目標的水泥業。
裕民航運導入風力輔助推進之節能技術,有效降低燃料消耗與碳排放,鞏固節能減碳領先地位;宏遠興業強化節能減碳與水資源管理,展現低碳轉型成效;東聯化學與亞東預拌合作開發固碳綠色材料應用。
亞東醫院透過AI應用、能源管理與循環經濟推動減碳行動,展現醫療機構兼具智慧與綠色永續典範;元智大學訂定2030減碳及2050淨零目標,落實低碳校園。
遠東集團以務實減碳行動與創新技術,引領各產業低碳轉型。
面對數位科技浪潮,遠東集團以穩健治理為核心,將智慧科技與數位化導入營運管理。遠傳電信連續11年名列公司治理評鑑前5%最高榮耀,以「遠傳智靈」AI平台驅動數位轉型與打詐。
遠東商銀以Bankee社群銀行強化資訊安全,在數位金融、防詐科技與客戶體驗上領先;亞東證券深化永續金融與數位化服務,實現客戶資產的長期價值;遠東SOGO百貨通過多項ISO管理標準提升組織韌性,連續四年獲TCSA永續報告書最高等級白金獎,為零售永續資訊揭露標竿。
遠東集團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深耕人才發展。遠東百貨連續十年勇奪「創新成長領袖獎」,創下百貨業唯一紀錄,在性別平權與健康職場展現零售業的永續價值;遠東巨城購物中心發展特色福利讓員工幸福有感,離職率下降5%。
透過環境、社會與治理三領域的全面深化,遠東集團持續邁向更具韌性與前瞻性的永續未來,為社會創造長期價值。
受到下半年市場需求降緩下,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預估,全年國 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約4,000萬立方米,年減約3%∼5%。
環泥(1104)、亞泥(1102)轉投資的亞東預拌預估,今年第四季 傳統旺季需求將持穩,出貨量最多與去年同期持平。亞東預拌指出, 房市開工率確不如去年,商辦、廠辦的需求也因對等關稅衝擊也有放 緩。對下半年的出貨謹慎看待;環泥指出,在手訂單出貨正常,不過 新接訂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減少,預期第四季的營運保守,最多 與去年同期持平。
國內預拌混凝土龍頭廠國產建材(2504)去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約 580萬∼585萬立方米,今年在房地產開工率下降、建照展延下,預期 第四季的訂單量會調整,國產力拚全年出貨量能與去年相當。
亞東推出的透水混凝土,以快速排水與高透水率解決都市積水問題,特別適合應用於人行道、停車場及校園等公共空間。其結構能讓雨水直接滲透地下,不僅減輕排水系統壓力,還有助於水循環與都市降溫。亞東更提供多種強度與色彩選擇,打破過往粗糙印象,兼具實用與美觀。
在永續建築方面,亞東重點推廣低碳混凝土。傳統混凝土碳排放主要來自水泥製程,而亞東採用低碳PLC水泥與特殊配方,讓碳排放量較傳統產品降低達五成,同時保持強度與耐久性。此技術已獲台積電等產業龍頭採用,顯示低碳建材不僅是環境責任,更具市場競爭力。
品質控管則是亞東的核心優勢。公司導入全程追溯管理系統,以QR Code建立原料履歷,並結合自研APP,即時監控從生產到施工的各環節,包含現場坍度試驗數據上傳,確保混凝土品質穩定可靠。此數位化品管措施,不僅提升客戶信任度,更能有效降低後續維護成本。
針對高耐久需求,亞東推出抗滲混凝土,藉由高緻密結構阻隔水分與有害離子,避免鋼筋鏽蝕,延長建築壽命。此產品特別適用於地下室、隧道及港口等潮濕環境,有效減少因滲水導致的安全疑慮與維修負擔。
同時,亞東積極推廣輕質混凝土,在兼顧強度下大幅減輕重量,適合橋樑、樓板及需輕量化的工程。其減重優勢不僅降低基礎結構負荷,更提升設計彈性與施工效率,符合現代建築對安全與經濟效益的雙重需求。
亞東預拌混凝土以「創新、低碳、耐久」為核心理念,持續研發符合市場需求與環境挑戰的產品。未來,公司將繼續提供兼具環境效益與建築價值的解決方案,推動台灣建築產業邁向更安全、更永續的新時代。
近期,台灣房地產市場開工率下滑,建商拉貨動能減弱,對預拌混凝土業帶來不小的影響。亞東預拌混凝土等預拌混凝土業者,預計下半年訂單成長速度將放緩,營運將呈現「量縮價穩」的趨勢。
台灣預拌混凝土公會預估,2025年全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將年減5%~8%。台泥去年包括公司及關係企業,預拌混凝土出貨量約500萬立方米,對今年房地產開工率預期下滑,加上缺工導致工程進度放緩,對全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持保守態度。
亞東預拌混凝土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受到政府打房政策影響,預計下半年市場狀況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出貨量將與去年持平或小幅減少。
國產建材去年預拌混凝土總銷貨量約582萬立方米,預計今年國內房市受經濟、政策與市場供需影響,將呈現量縮價跌,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不如去年強勁,力圖今年銷售數量與去年持平。
預拌混凝土業者指出,公共工程和建商因缺工而動工進度放緩,也是預拌混凝土廠對下半年訂單能見度保守、出貨減少的原因之一。
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去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在4,000萬~4,200萬立方米之間。公會預期,2025年全年預拌混凝土總出貨量將跌破4,000萬立方米。
市場分析,國內第三季預拌混凝土牌價維持在每立方尺3,000元上下,雖然出貨量小幅下滑,但由於高端及低碳產品出貨比例增加,整體獲利能力仍可維持去年水準。
台灣建材市場近年來在高科技廠房與AI十大建設的加持下,運能顯著提升。其中,國產(2504)與其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在這波趨勢中表現亮眼,接單動能不斷強化,預期今年營運獲利將創下新高紀錄。
國產近年來積極爭取高科技建廠商機,目前高科技建廠、房建及公共工程的接單量已佔公司營收的三成以上。以台積電全台建廠所使用的混凝土為例,國產的占比已超過五成,未來將全力搶攻台積電等科技建廠開發商機,預計營收及獲利將創新高。
另一方面,亞東預拌混凝土今年上半年受政府打房政策影響,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有所減少。然而,公司對下半年市場持樂觀態度,預期全年出貨量將與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亞東預拌認為,公司未積極追求科技建廠、公共工程及房產市場的業績成長,而是專注於高級商辦及摩天大樓建案,單價較其他建案更高,對獲利仍維持樂觀期待。
亞泥總經理李坤炎在去年5月的股東會上表示,亞東預拌近幾年發展進步許多,去年獲利大賺一個股本,預期今年績效不僅不會差,甚至可能比去年更好,創下營運新高紀錄。不過,在一般房市方面,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顯示,2024年國內混凝土出貨量預計在4,000至4,200萬立方米之間,房地產低迷導致需求放緩,出貨量保守。公會預期,2025年整體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將跌破4,000萬立方米,較去年衰退5-8%。
近期,台灣房地產市場開工率下滑,對建商的拉貨動能造成影響,同時,對等關稅政策的實施也使得科技建廠計畫放緩。這一連串因素對國內預拌混凝土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市場預期下半年訂單成長速度將放緩,營運將呈現「量縮價穩」的趨勢。
台灣預拌混凝土公會預估,2025年全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將年減5%~8%。其中,台泥(1101)和亞泥(1102)旗下的預拌混凝土事業部,以及國產建材(2504)等企業,均預計下半年訂單成長速度將緩慢。
台泥分析,去年房地產開工率預期將比去年下滑,加上缺工導致工程進度放緩,對全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持保守態度。而亞泥旗下的亞東預拌混凝土則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受到政府打房政策影響,預計下半年市場狀況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出貨量將與去年持平或小幅減少。
國產建材去年預拌混凝土總銷貨量約為582萬立方米,公司指出,國內房市受經濟、政策與市場供需影響,預計將呈現量縮價跌,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不如去年強勁,目標是今年銷售數量與去年持平。
預拌混凝土業者還指出,公共工程和建商因缺工而動工進度放緩,也是預拌混凝土廠對下半年訂單能見度保守、出貨減少的原因之一。
根據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去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在4,000萬~4,200萬立方米之間。公會預期,2025年全年預拌混凝土總出貨量將跌破4,000萬立方米。
市場分析,國內第三季預拌混凝土牌價維持在每立方尺3,000元上下,雖然出貨量小幅下滑,但由於高端及低碳產品出貨比例增加,整體獲利能力應可維持去年水準。
台灣建材大廠國產(2504)及其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近期表現亮眼,在高科技廠房與AI十大建設的加持下,混泥土業的營運動能顯著提升。國產積極拚搏高科技建廠訂單,而亞東預拌則聚焦於高級商辦建案市場,法人預期兩公司今年營運獲利均有望創下新高紀錄。
國產強調,近年來公司積極爭取高科技建廠商機,原本高科技建廠、房建及公共工程的接單量各佔公司營收的三成,但目前科技建廠的接單量已超過四成,房建約佔三成,公共工程約佔二成五。以台積電全台建廠所使用的混凝土為例,國產目前占比超過五成,未來也將全力搶攻台積電等科技建廠開發商機。
法人估計,隨著科技建廠營收的穩健挹注,國產今年營收及獲利有望創下新高。亞東預拌則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受到政府打房政策的影響,需求減少,預期下半年市場也將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將會是與去年持平或有小幅減少。
亞東預拌表示,公司並未積極追求科技建廠、公共工程及房產市場的業績成長,而是更專注在高級商辦及摩天大樓建案,因為這些建案的單價較其他建案更高。雖然今年業績不見得比去年更好,但對獲利仍維持樂觀期待。
亞泥今年5月股東會時,總經理李坤炎表示,亞東預拌近幾年發展進步很多,去年獲利大賺一個股本,預期今年績效不僅不會差,很有可能比去年更好,創下營運新高紀錄。然而,在一般房市方面,根據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2024年國內混凝土出貨量預計在4,000至4,200萬立方米,上半年會員廠商反映房地產低迷已讓需求放緩,出貨量保守。公會預期,2025年整個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將會跌破4,000萬立方米,較去年衰退5-8%。
國產強調,公司近年來積極爭取高科技建廠商機,原本高科技建廠、房建及公共工程的接單量各占公司營收三成,但目前科技建廠的接單量已超過四成,房建約占三成,公共工程約占二成五。
以台積電全台建廠所使用的混凝土為例,國產目前占比超過五成,接下來也將全力搶攻台積電等科技建廠開發商機。法人估計,國產隨著科技建廠營收穩健挹注,今年營收及獲利有望創新高。
亞東預拌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確實被政府打房政策影響,需求減少,預期下半年市場也將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將會是與去年持平或有小幅減少。
亞東預拌認為,該公司並未積極追求科技建廠、公共工程及房產市場的業績成長,而是更專注在高級商辦及摩天大樓建案,因為單價較其他建案更高,雖然今年業績不見得比去年更好,但對獲利仍維持樂觀期待。
亞東預拌母公司亞泥今年5月股東會時,總經理李坤炎表示,亞東預拌近幾年發展進步很多,該公司去年獲利大賺一個股本,預期今年績效不僅不會差,很有可能比去年更好,創下營運新高紀錄。
不過在一般房市方面,根據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2024年國內混凝土出貨量在4,000至4,200萬立方米,依上半年會員廠商反映,房地產低迷已讓需求放緩,出貨量保守。公會預期,2025年整個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應會跌破4,000萬立方米,較去年衰退5-8%。
台灣預拌混凝土公會則預估,2025全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將年 減5%∼8%。
台泥去年包括公司及關係企業,預拌混凝土出貨量約500萬立方米 。台泥分析,今年房地產開工率預期會比去年下滑,加上缺工造成工 程進度放緩,對全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謹慎保守看待。
亞泥旗下亞東預拌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確實被政 府打房政策影響,預期下半年市場也將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將會是與 去年持平或有小幅減少。
國產去年預拌混凝土總銷貨約582萬立方米。國產指出,國內房市 受經濟、政策與市場供需影響,預計呈現量縮價跌,對預拌混凝土的 需求不如去年強勁,力拚今年國內預拌混凝土銷售數量與去年持平。 另外,預拌混凝土業者指出,無論是公共工程、建商因缺工而動工進 度放緩,也是預拌混凝土廠對下半年訂單能見度保守、出貨減少的原 因。
根據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去年國內的出貨量在4,000萬∼ 4,200萬立方米。依上半年會員廠商反映,房地產低迷已讓需求放緩 ,出貨量保守。公會預期,2025全年預拌混凝土總出貨量應跌破4,0 00萬立方米。
市場指出,國內第三季預拌混凝土牌價仍維持在每立方尺3,000元 上下,加上各廠單價較高的高端及低碳產品出貨比例增加,雖出貨量 小幅下滑,整體獲利能力應可維持去年水準。
台灣營建業在面對全球碳排挑戰時,扮演著關鍵角色。根據統計,營建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佔全球碳排的37%。在這其中,建築興建完成後的碳排中,使用碳占28%,而建造過程中的碳排則是蘊含碳,佔9%。為了達到2050年的淨零碳排目標,台灣政府要求2030年前所有新建建築皆需取得使用碳與蘊含碳的1級及1+級雙證制度。
亞東預拌混凝土,作為台灣領先的建材供應商,深知建材對建築蘊含碳的影響。其中,混凝土的碳排占比高達50%。為此,亞東預拌投入高端技術與AI智慧,成功打造出減碳40%至50%的低碳混凝土,助力顧客取得低蘊含碳認證,並提升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積極作為,成為永續企業的典範。
亞東預拌透過使用卜作嵐再生材料、PLC石灰石低碳水泥、水泥性能強化摻劑、優化骨材、AI數位化精準配料及碳礦化等技術,將混凝土產品的減碳效率提升至50%,並符合GCCA全球水泥混凝土協會的低碳混凝土中度(D)級標準。
為了讓設計端、採購端及顧客端能更清楚了解低碳混凝土的碳排量,亞東預拌在官網上設置了ESG互動專區,並開發了碳足跡計算器,讓潛在顧客在購買前就能自行計算不同混凝土配比的碳排量,作為採購參考。
在施工過程中,亞東預拌導入了業界第一個預拌混凝土品質管理APP系統,讓顧客通過掃描QR Code即可取得可溯源及碳排量的產品履歷,即時追蹤材料的碳足跡。此外,亞東預拌的低碳混凝土產品已通過台灣環境部碳標籤認證與國際BSI碳足跡查證,取得環保標準的認證。
亞東預拌混凝土憑藉其究極品質的低碳技術,榮獲好事交易所及商業週刊共同舉辦的THE GREEN BOOK台灣永續指南Green 10十大低碳解方獎項,成為國內減碳與永續發展的典範。2024年11月,亞東預拌更在聯合國COP29國際行動倡議中,宣導台灣的環保技術與貢獻。
根據《The Green Book》報導,亞東預拌不僅參與推動台灣綠色轉型,提供低碳混凝土與碳礦化技術,還研發了封存二氧化碳的固碳技術並獲得專利。亞東預拌將持續致力於協助建築業開發減碳技術,以高端、智能與低碳技術為產業永續發展提供一己之力。
亞東預拌透過使用卜作嵐再生材料、PLC石灰石低碳水泥、水泥性能強化摻劑、優化骨材、AI數位化精準配料及碳礦化等技術,使混凝土產品的減碳效率高達50%,符合GCCA全球水泥混凝土協會的低碳混凝土中度(D)級。另為加速設計端、採購端及顧客端認知低碳混凝土的碳排量,在官網ESG互動專區亦開發碳足跡計算器,讓潛在顧客於購買前即可自行計算出不同混凝土配比的碳排以做為採購參考。待施工澆置後,亞東預拌藉由業界第一個開發導入的預拌混凝土品質管理APP系統,讓顧客只要掃描QR Code立即取得可溯源及碳排量的產品履歷,即時追蹤材料的碳足跡;低碳混凝土產品通過台灣環境部碳標籤認證與國際BSI碳足跡查證,取得環保標準的認證。
亞東預拌混凝土憑藉究極品質的低碳技術榮獲好事交易所及商業週刊共同舉辦的THE GREEN BOOK台灣永續指南Green 10十大低碳解方獎項,成為國內減碳與永續發展典範,且於2024年11月聯合國COP29國際行動倡議宣導台灣環保技術與貢獻。根據《The Green Book》報導,亞東預拌參與推動台灣綠色轉型,提供低碳混凝土與碳礦化技術,不僅降低碳排放,還研發封存二氧化碳的固碳技術並獲得專利,亞東預拌將持續致力於協助建築業開發減碳技術,以高端、智能與低碳技術為產業永續提供一己之力。
亞泥在28日的股東會上,正式通過了2024年的營業報告書及盈餘分配案。總經理李坤炎在會上強調,亞泥未來將聚焦核心本業,同時拓展新動能,並透過多角化策略來分散風險,以強化獲利結構,並進一步提升發展動能。
李坤炎指出,亞泥近年來在垂直整合上中下游營建市場方面不斷努力,從水泥生產、預拌混凝土、預鑄到營建工程,不斷擴大整體市場產業鏈。此外,公司也將AI技術應用於營運管理、職場安全以及永續治理等環節,透過數位轉型來提升決策效率與產業效能,為公司建構新一階段的優勢。
對於台灣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李坤炎表示,雖然今年房地產景氣看起來相對保守,但公共工程的需求量卻呈現增長。他預測,今年水泥需求量將與2024年相近,混凝土需求量也將維持不變。台灣水泥用量約為1,200萬噸,混凝土約4,000萬至5,000萬立方米,預計今年將維持在這個水平。
在亞泥的大陸市場布局上,執行副總暨財務長吳玲綾表示,公司對於長江中下游的區位優勢持續看好,這一地區船運便利且市場接近,加上近年來的降本提效,亞泥在大陸市場保持著成本競爭力。目前,亞泥中國控股公司擁有9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有能力在大陸市場進行長期競爭。
轉投資的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去年每股盈餘達到10元,李坤炎預期今年績效將更佳,有望創下營運新高。
亞泥在多角化經營方面也不遺餘力,積極跨足電力、鋼鐵與運輸等事業,並轉投資遠東新、裕民等企業。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來自非水泥事業與轉投資的營業淨利占比已達49.48%,多元獲利模式已經成熟,成為公司成長的重要動力。
亞泥參與的嘉惠電廠是全台最大的民營天然氣發電廠,一、二期總裝置容量達1,210MW,去年發電總量再創新高。此外,亞泥還參與遠東新世紀、裕民航運等具有策略價值的企業,為公司營運帶來穩定的收益來源,有效分散風險並增強韌性。
李坤炎強調,未來亞泥將進一步深化多角經營,結合智慧化與永續治理策略,創造長期價值,實踐企業永續、股東回報與社會共榮的三贏目標,邁向下一個高峰。
台灣亞泥公司於昨日(28日)召開股東常會,會中總經理李坤炎就兩岸水泥市場的現況發表看法。他強調,台灣市場面臨進口水泥的傾銷問題,已構成傾銷事實,呼籲政府加速處理,以提升台灣水泥業的韌性。對於大陸市場,亞泥則將維持高度競爭力,並看好長江中下游的區位優勢。
李坤炎指出,過去一年多,業界已向經濟部和財政部申請調查進口水泥傾銷,財政部預計7月將判定適當的反傾銷稅,對水泥業來說是一個正面消息。他呼籲政府應「適當的鼓勵和適當的保護」,並加速處理傾銷案。大陸水泥市場已從高速成長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預計未來三至八年需求將進一步下降,企業將面臨生存力與成本控管力的挑戰。
亞泥執行副總暨財務長吳玲綾提到,亞泥中國控股公司目前擁有90億元現金,在大陸市場有足夠的實力應對長期戰。對於台灣市場,李坤炎預測今年水泥需求量將與2024年相近,首季甚至小幅成長2%至3%,混凝土需求量則估計將持平。台灣水泥用量約1,200萬噸,混凝土約4,000至5,000萬立方米,今年將維持這一水平。
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今年表現預期亮眼,李坤炎表示,預計今年績效不僅不會差,還有可能創下營運新高。意騰科技(Intelligo Technology Inc.,股票代號:7749)則專精於AI聲學處理及語音識別與互動技術,與聯發科攜手合作,為車用、智慧家庭、智慧零售市場打造創新AI語音解決方案,以提升用戶互動體驗。
意騰科技預計將繼續以自研ASIC與智財授權雙引擎模式驅動營運成長,未來營收與獲利表現可望進一步提升。
亞泥昨(28)日舉行股東常會,外界關注兩岸水泥市場面臨的挑戰,針對國內市場,總經理李坤炎表示,進口水泥在台灣已構成傾銷事實,希望政府加速處理,讓台灣水泥業更具韌性;針對大陸市場,亞泥將不畏市場挑戰維持高度競爭力。
李坤炎指出,面對低價進口水泥傾銷,過去一年多業者向經濟部以及財政部申請調查,目前已經確定構成傾銷事實,財政部7月會判定適當的反傾銷稅,對水泥業來說是正面消息,他呼籲政府應「適當的鼓勵和適當的保護」,希望加速處理傾銷案,讓台灣的水泥業更具韌性。
另外,大陸水泥市場已由過去的高速成長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預期人均年消耗量將從過往高峰的1.3噸下滑至0.9噸。
未來三至八年若缺乏公共工程支撐,再加上房地產去化,大陸水泥需求勢必進一步下降,企業將面臨「比的是生存力與成本控管力」的新挑戰。
亞泥執行副總暨財務長吳玲綾表示,亞泥仍看好長江中下游的區位優勢,具備船運便利與市場接近性,加上近年透過降本提效,「亞泥中國控股公司目前仍有人民幣90億元現金, 在大陸市場有足夠的實力打長久戰。」
針對台灣今年展望,李坤炎表示,台灣房地產景氣今年看似保守,公共工程的需求量卻有增加,預估今年水泥需求量將與2024年相近,首季甚至小幅成長2%~3%,混凝土需求量估將持平。
此外,台灣水泥用量一年約1,200萬噸,混凝土約4,000~5,000萬立方米,今年仍將維持一致的水平。
對於子公司亞東預拌今年的表現,李坤炎指出,預期今年績效不僅不會差,很有可能比去年更好,創下營運新高。
牌。
意騰提供之解決方案應用於三大領域,主要為消費性電子、工控及車用。其中消費性電子為主要營收來源,可細分為耳機相關(TWS IC廠商,及歐美耳機品牌大廠IP授權)、遊戲機 ASIC、NB╱PC品牌商IP授權、手機╱平板IP授權、其他(相機、電競PC周邊ASIC)等。工控與車用方面,則是對講機、監視器、強固電腦、日系車廠及車用電子大廠之語音相關系統。公司產品終端應用多元化,而耳機、NB╱PC及遊戲機為近期公司主要成長動能。
與此同時,今年度CES展聯發科攜手意騰宣布,將協同合作為車用、智慧家庭、以及智慧零售市場打造創新AI語音解決方案,雙方合作將致力於提升用戶與汽車及智慧設備的互動體驗,為全球用戶帶來更智慧、安全且直觀的生活方式。
展望未來,隨著終端裝置運算力提升,與使用者對互動自然度暨音質要求提高,意騰AI語音技術正加速擴展至手機、車載系統、穿戴裝置與智慧家電等應用。憑藉自研ASIC與智財授權雙引擎模式驅動下,意騰未來營運將持續成長,整體而言,營收與獲利表現可望進一步提升。
亞泥董事長徐旭東28日未出席股東會,委由董事、現任理律法律事 務所首席資深顧問的李光燾擔任主席。李光燾會後表示:「因為董事 長感冒了,所以前兩天就知道今日由我來主持。」
在核心本業上,李坤炎指出,亞泥近年來垂直整合上中下游營建市 場,從水泥、預拌混凝土、預鑄到營建工程,擴大整體市場產業鏈; 並進一步將AI導入營運管理、職場安全以及永續治理等環節,透過數 位轉型提升決策效率與產業效能,建構新一階段優勢。
李坤炎指出,台灣房地景氣今年看似保守,公共工程的需求量卻有 增加,今年水泥需求量將與2024年相近,今年首季甚至小幅成長2% ∼3%,混凝土需求量也將與2024年持平。此外,台灣水泥用量一年 約1,200萬噸,混凝土約4,000萬∼5,000萬立方米,今年仍將維持一 致的水平。
至於大陸市場,亞泥執行副總暨財務長吳玲綾表示,亞泥仍看好在 長江中下游的區位優勢,具備船運便利與市場接近性,加上近年透過 降本提效,維持成本競爭力。她表示,亞泥中國控股公司目前仍有人 民幣90億元的現金,在大陸市場有足夠的實力打長久戰,且要打勝戰 。
轉投資的亞東預拌,去年每股盈餘達10元,李坤炎指出,預期今年 績效不僅不會差,很有可能比去年更好,創下營運新高。
在多角化經營,亞泥積極跨足電力、鋼鐵與運輸等事業,同時轉投 資遠東新、裕民等企業。
亞泥統計,去年來自非水泥事業與轉投資的營業淨利占比已達49. 48%,顯示多元獲利模式成熟,成為驅動亞泥成長的重要動力。
位在嘉義民雄的嘉惠電廠是全台最大民營天然氣發電廠,一、二期 總裝置容量達1,210MW,去年發電總量再創新高。此外,亞泥參與遠 東新世紀、裕民航運等具策略價值的企業,為整體營運注入穩定收益 來源,有效分散風險並增強韌性。
李坤炎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深化多角經營,結合智慧化與永續治理 策略,創造長期價值,實踐企業永續、股東回報與社會共榮三贏目標 ,邁向下一個高峰。
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近日以「究極品質,低碳永續」為核心價值,盛大舉辦了2025年度供應商大會。此次盛會,亞東預拌邀請了來自原料供應、原料運輸以及預拌車協力商等領域的業界精英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公司在安全、誠信、品質與數位轉型等關鍵領域的進步與成果。
大會中,亞東預拌的四位主管分別就「交通安全」、「誠信經營」、「品質管理」及「數位轉型」等主題進行了專題報告,展現了公司在這些領域的堅定決心和實際作為。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在會上強調,公司不僅在產品質量上追求極致,更在企業社會責任和永續發展上不遺餘力。
在數位化轉型方面,亞東預拌積極導入多項數位管理系統,有效提升了作業效率與品質控管,這些努力也為公司帶來了顯著成效。金崇仁總經理表示,這是亞東預拌迎向未來挑戰的重要一步。
為表彰供應商夥伴們的優異貢獻,亞東預拌特別準備了限量版的「小蜜蜂」吉祥物,象徵著勤奮工作與團隊合作的精神。這份禮物不僅是對供應夥伴們長期支持的感謝,也是對未來合作關係的期許。
會場氣氛溫馨熱絡,夥伴們之間的濃厚情誼與信任在這個場合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金崇仁總經理表示,亞東預拌將持續以「安全至上、品質第一、誠信經營、數位轉型」為核心理念,深化供應鏈合作,並以數位創新為動力,推動企業的永續發展。
此次供應商大會不僅加深了亞東預拌與供應夥伴之間的關係,也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亞東預拌期待與所有供應商夥伴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此次大會由亞東預拌4位主管分別專題報告「交通安全」、「誠信經營」、「品質管理」及「數位轉型」。亞東預拌向與會夥伴們介紹公司在數位化轉型上的積極作為與顯著成效,展現企業持續創新、迎向未來挑戰的決心。透過導入多項數位管理系統,亞東預拌成功提升作業效率與品質控管,期望與供應商夥伴一同邁向智慧營運的新里程碑。
為表彰供應商夥伴的優異貢獻,亞東預拌特別致贈限量版的亞東預拌「小蜜蜂」吉祥物,象徵勤奮工作與團隊合作,以感謝供應夥伴的長期支持與協助。現場氣氛溫馨熱絡,充滿夥伴間濃厚的情誼與信任。
亞東預拌總經理金崇仁表示,未來將持續以「安全至上、品質第一、誠信經營、數位轉型」為核心理念,深化供應鏈合作,並以數位創新驅動企業永續發展。此次供應商大會,不僅加深與供應夥伴的鏈結與合作,更為未來創造佳績打下堅實基礎,亞東預拌期待與所有供應商夥伴們共創美好未來。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緊缺的嚴峻挑戰,台灣的營建產業正積極尋求創新與轉型。其中,亞東預拌混凝土公司作為業界領先者,不僅關注產品質量,更將目光投向環境可持續性,積極推動低碳、節水、智慧的混凝土解決方案。
亞東預拌自2021年起,便開始投入低碳混凝土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針對不同工程需求,公司提供多階段減碳配比方案,例如,使用低碳膠結材配比可減少20%的碳排放,而搭配低碳PLC石灰石水泥則可達到30%的減碳效果。若客戶有更高的減碳需求,亞東預拌還能提供達到40%至50%減碳的低碳混凝土,幫助營建業取得低蘊含碳建築1級或1+級認證。
為確保碳資訊的透明度,亞東預拌已取得BSI驗證的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1)與產品碳足跡查證(ISO 14067),並獲得了行政院環境部碳足跡標籤認證、內政部建研所低碳循環建材認證及綠建材標章。此外,公司還開發了自主的APP品質管理系統,從生產到出貨,產品均具備完整的履歷與碳足跡紀錄,為營造端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亞東預拌今年初獲頒英國標準協會BSI的ISO 46001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證書,成為業界先行者。公司深知預拌混凝土對水資源的依存度,因此在廠區裝設超過20個用水監測設備,精準掌握水資源使用狀況,並透過沉澱、過濾與處理技術回收清洗設備與製程中的回收水,降低新鮮水用量。同時,廠區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用於清潔或製程拌合水,使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使用水費不到新台幣1元。
亞東預拌未來將持續導入AI數據分析與智慧化調度系統,推進碳與水資源的整合管理,提升營運效率,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透過制度導入、科技賦能與產品創新,亞東預拌為台灣營建產業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新典範,並幫助客戶在淨零轉型時代獲得綠色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