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都數位有線電視(公)公司新聞
北都數位有線電視近期來搖身一變,成為有線電視市場上的焦點新秀。這次,它不僅面對著迪士尼頻道的替補挑戰,還在頻道版權費的爭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來看看這場有線電視市場的角力戲吧! 說到迪士尼頻道的替補,這可是個大動作。由於迪士尼頻道的空缺,導致每年超過7億元的頻道版權費重新洗牌,熱門頻道卡位戰也開始上演。這場戰爭的主角當然是北都數位有線電視,不過,它可不是獨自一人在戰。練台生和蔡明忠這兩大業界大佬也加入了這場競爭,看來這場戰役不僅是技術和策略的較量,還有資金的較量。 一年一度的有線電視費率審查會議即將開幕,各縣市政府將在年底前決定2024年的收視費標準。由於NCC要求迪士尼空缺的五個基本頻道必須符合質與量「相當」或「更好」的標準,這也讓收視費是否會被調降成了一個未知數。 近來,有線電視用戶數量不斷下滑,從2017年的高峰527萬戶,到今年第二季已經跌至459萬戶,整整流失了68萬戶。這對有線電視業者來說,營收和廣告收入都受到影響。若收視費再被調降,情況將更加嚴峻。 全台有線電視收視費每月在480元至580元之間,頻道授權權約占240元。這筆金額由有線電視系統台支付給頻道代理商,再由代理商與頻道業協商授權費比例。全國有線電視系統台一年約計付出86億元授權金。 在NCC開放有線電視跨區經營後,練台生支持的北都、全國等新進業者在北部市場祭出超低價格,強挖凱擘用戶。雙方在頻道代理和頻道版權費上爆發爭議,新進系統台業者甚至以用戶數認定有爭議為由拒付版權費。這場戰爭讓凱擘、台灣大寬頻等業者也加入了不支付頻道版權費的行列,引爆了近百億元的版權費互欠問題。 不過,這場戰爭並不是沒有解決方案。去年,在取得TBC最大股權的大豐電大股東戴永輝出面調停下,雙方達成了和解。如今,北都數位有線電視在這場市場變局中,將如何發揮自己的特色,我們拭目以待。
一年一度的有線電視費率審查會議即將登場,各縣市政府將在年底 之前決定2024年各系統台的有線電視收視費標準,其中八個縣市委託 NCC代審,由於NCC要求所有迪士尼空缺出來的五個基本頻道,必須符 合質與量「相當」或「更好」的標準,同時連動收視費是否會被調降 。
有線電視用戶數從2017年高峰527萬戶,截至今年第二季下滑至45 9萬,跌破460萬,整整流失了68萬用戶,近年有線電視業者營收、頻 道商廣告收入都大幅下滑,若收視費再被調降,有線電視系統台及頻 道商經營將更加嚴峻,因此,這次替補迪士尼頻道的爭奪戰彌漫著濃 濃煙硝味,但仍唯一有的共識是,不能讓2024年的收視費再降。
全台有線電視收視費每月480元至580元不等,頻道授權權約占240 元,由有線電視系統台(中嘉、凱擘、台灣寬頻等)支付全球、佳訊 、大享、永鑫、東昱等頻道代理商授權費,再由代理商與頻道業(如 TVBS、八大電視、中天電視)協商授權費比例,合計國內有線電視系 統台業者一年約計付出86億元授權金。
NCC開放有線電視跨區經營後,練台生支持的北都、全國等新進業 者在北部祭超低價格、強挖富邦蔡家旗下凱擘用戶,雙方又在頻道代 理、頻道版權費爆爭議,新進系統台業者以用戶數認定有爭議為由不 付版權費,蔡明忠旗下凱擘、台灣大寬頻隨即以策略性不支付頻道版 權費、旗下頻道代理商也不收取各大MSO頻道版權費,引爆國內系統 商與頻道商互欠版權費規模近百億元,雙方瑜亮情節一直至去年,在 已取得TBC最大股權的大豐電大股東戴永輝出面扮和事佬下大和解。
【北都數位有線電視新聞】近期,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頻道申請上引發廣大爭議。2020年11月,NCC主委陳耀祥宣布撤銷中天新聞台許可證,並對公廣集團提出建議。隨後,各系統台陸續提出替補頻道申請,但NCC的處理方式引發批評。
中天新聞台撤照後,多家系統台提出替補頻道申請,包括中嘉系統、大豐系統、TBC系統台等,但均遭NCC拒絕。最終,華視新聞資訊台取代中天,在52頻道市佔率達73.3%。然而,北都數位等9家有線系統台提出以台視新聞台替補52頻道的申請,卻遭遇NCC的拖延處理。
北都數位等系統台的申請從2022年4月起一直未獲NCC受理,直到今年4月才首次排入委員會審查,但結果仍為「續行審議」。對此,外界質疑NCC的公正性,認為其對不同頻道申請的處理方式不公。
此外,NCC在處理鏡電視的申請時,也引發爭議。儘管鏡電視存在多起爭議,包括股東帳目不清、賄賂前NCC官員等,NCC仍於2022年發給其電視新聞台執照。目前,鏡電視已在上架至32個系統台,預計將在86頻道上架。
NCC在處理頻道申請時的這些作為,引發外界對其獨立性和公正性的質疑。有關人士指出,NCC應當遵守法律,維護媒體自由,不應成為政治打手。
中天下架後,隨即有線電視系統台陸續送進替補52頻道(原中天頻 道)申請案,包括中嘉系統12家業者申請由寰宇新聞替補、大豐系統 3家及TBC系統台5家業者隨後申請由CNN替補、嘉義世新及國聲則申請 以FRANCE 24替代,但最後都被NCC給打了回票。
最後,中嘉率先改以華視替代寰宇,加上其他系統台相繼更改為華 視上架52台,NCC才於2021年6月、2022年3月分別通過23家系統台、 及3家系統台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替補52頻道案。加上2022年底通過 凱擘、台固等共20系統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替補52頻道申請案,合計 華視新聞資訊台目前在52頻道市占率達73.3%。
反觀,洄瀾及北都數位等9家有線系統台申請以台視新聞台替補52 頻道,卻從2022年4月向NCC遞件申請,一直至今年4月中才首度排入 委員會審查,但NCC委員會議仍裁定「續行審議」,拖延一年之久至 今沒有定案。
NCC撤銷了中天新聞台,卻在2022年發出十年來第一張電視新聞台 執照給鏡電視,且完全無視鏡電視相繼爆出股東帳目不清、賄賂前N CC官員、在海外設立分公司自肥、陳耀祥被檢舉護航鏡電視取得執照 等諸多爭議,傳出近期鏡電視上架至32個系統台在86頻道上架的審查 案即將闖關成功。
NCC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但依法不能對頻道上架「行使」建議權, 但陳耀祥卻在撤銷中天電視新聞台52頻道當天公開「建議」給「給公 廣集團一個機會」,在業界人士看來,NCC依法可以行使監督權及審 查權,卻不應介入頻道上架、甚至連建議都不行。
NCC速審系統台申請華視替補52台,卻拖延以台視替補52台的申請 案,鏡電視諸多爭議,卻擬闖關發照,種種作為,不得不提醒NCC, 身為獨立機關,應謹守獨立機關應有的風範,不應淪為政治打手。
有線電視寬頻上網用戶大躍進!受惠於疫情帶動家用寬頻申裝熱度 持續,五大有線電視系統台(MSO)寬頻上網滲透率紛紛突破五成, 其中,凱擘、大豐電的滲透率近六成,獨立系統台北都TAIPEINET更 達七成左右。
NCC最新統計,截至5月底,國內寬頻總用戶數638萬,其中,有線 電視寬頻用戶207萬,市占突破32%。
中嘉寬頻上半年寬頻用戶相較2021年同期成長近10%,寬頻高資費 占比20%,整體ARPU創五年以來新高、年增3%,6月年中慶亦較前一 個月成長35%,其中申辦1G速率資費用戶近80%。截至第一季的寬頻 上網用戶滲透率接近50%,估超過50萬。
凱擘寬頻現有95.4萬收視戶,凱擘指出,目前寬頻上網滲透率已近 六成。凱擘網路門市7月中旬祭出申辦Wi-Fi滿屋1G光纖上網方案,限 定優惠每月849元(原優惠價999元),加碼送購物金momo幣1,200元 ,帶動一波申裝熱度。
台灣寬頻(TBC)結算至7月底的寬頻上網用戶數30萬,滲透率45% 。
台灣大旗下台灣大寬頻截至第一季的收視戶53.4萬,整體營收15. 5億元,其中,寬頻上網用戶營收4.7億元,年增12%,雖然付費電視 及其它營收年減4%,但在寬頻上網用戶數及營收持續擴增帶動下, EBITDA年增1%。
台數科指出,目前寬頻上網用戶近21萬戶,滲透率將近五成,近一 年來寬頻用戶增加30%,帶動整體營收成長,1∼6月營收21.7億元, 年增1.46%。
大豐電董事長張銘志表示,疫情帶動有線電視寬頻上網用戶數快速 成長,大豐電寬頻用戶上半年新增6,500戶,截至7月初,寬頻總用戶 數突破13萬,大豐電現有22萬有線電視收視戶,寬頻用戶年底挑戰1 3.6萬、滲透率上看60%,寬頻上網ARPU超過400元,有線電視ARPU約 463元。
北都表示,截至第一季收視戶9.9萬,寬頻上網用戶約7萬2千多戶 ,滲透率七成左右。
北都將於8月父親節檔期祭出120Mbps上網449元低價,中嘉主打12 0Mbps寬頻上網+數位有線電視月付999元,凱擘及台灣大旗下台灣大 寬頻主推1Gbps上網月付849元。台數科1Gbps寬頻上網限時優惠每月 999元,大豐電主推360Mbps上網500元。
中嘉截至第一季為止,寬頻上網用戶滲透率已接近50%,估超過5 0萬,暑假檔期鎖定光纖上網120Mbps起+數位有線電視、祭出月付最 低999元優惠價,並贈送智慧遙控器與Google Nest Mini音箱。
凱擘大寬頻、以及台灣大哥大旗下台灣大寬頻主打Wi-Fi滿屋方案 ,網路門市同時祭出1Gbps光纖上網月付849元限時優惠,再送1,200 元momo購物金,以及免費使用3台Mesh Wi-Fi神器提升網速。訂購Di sney+年繳方案1,620元,相當於打五折。
除此,台灣大寬頻針對Disney+「好速成雙+」主打首年月付1,199 元,提供5G上網、300Mbps光纖上網、以及首年免費看Disney+。同日 申裝070智慧音箱聲控電話服務,合約期間免月租費。
台數科去年開始與GAMENOW合作雲遊戲服務,是國內少數可以在機 上盒直接提供雲遊戲服務的有線電視業者,暑假檔期並祭出月付199 元即享價值2萬元遊戲庫服務。另外1Gbps寬頻上網主打限時優惠每月 999元。截至6月底,台數科寬頻上網用戶年增近30%,帶動營收成長 ,上半年累計營收21.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46%。
大豐電寬頻上網用戶已於7月衝破13萬戶,創下新高,滲透率超過 五成,其中約28%都已使用360Mbps以上網速。目前360Mbp上網主打 500元/月,500Mbps為600元/月、1Gbps為999元。
北都TaipeiNet表示,迎接父親節檔期,120Mbps寬頻上網原價699 元,父親節檔期下殺到449元,再送價值2,000元的原燒商品卡。
另外,華視前一陣子「出包」事件至今未做出懲處,反觀2019年中 天新聞台報導台南市立委補選選情,一則「鳳凰展翅雲」新聞遭NCC 以不到一個月時間快速做出裁罰決議,中天新聞台後來還遭撤照,外 界批NCC「護」華「拖」台。
根據NCC最新統計,華視錯誤訊息與誤植內容件數累計達十件共36 個申訴案,除了跑馬出現戰爭防災錯誤訊息,還將行政院長蘇貞昌職 銜誤植為總統、美國職棒看華視將白襪及雙城隊徽錯置,新聞搶先報 1萬181確診案例誤植為1,181萬例、蔡英文總統誤植為蔡EE、將前副 總統陳建仁誤植為「美副總統」、 預告標題將曹興誠誤植為曾興誠 、將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誤植為副局長等。
NCC最新統計,已核准並以華視替補52台的有線電視系統台共26家 系統,包括中嘉旗下12家系統台、台數科旗下五個系統台,以及聯維 、寶福等七家獨立系統台,加總戶數186萬6,050戶,占比39.5%。申 請以華視新聞資訊台替補52台、正在審議中的,包括凱擘旗下12家系 統台、台媒旗下五家系統台及大新店等獨立系統台,加總訂戶數159 萬2,485。申請以台視新聞台替補52台且正在審議中的包括洄瀾、北 都等九家獨立系統台,總訂戶數33萬5,698戶。
尚未提出52頻道替補申請的業者共九家,包括台灣寬頻(TBC)旗 下五家系統台、大豐電旗下三家系統台、名城獨立系統台。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有關華視製播出包涉及違規部分 ,已提交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至於52台替補頻道 部分,各縣市政府意見已回報,將在委員會議討論。
市場人士分析,中華電啟動行動、固網及市話三網融合,並且即將 於2022年元月1日啟動該公司民營化以來最大一波組織改造,全力衝 刺各項業務情況下勢必「有所作為」。而Disney+宣布攜手台灣大哥 大及凱擘大寬頻之後,三方將於11月12日公布綑綁5G資費、有線寬頻 上網的套裝資費,市場預期兩大陣營上演5G、OTT及寬頻上網大戰在 所難免,勢必牽動相關資費新一波價格戰。
雙11檔期促銷戰,便被視為這波價格戰的前哨站。中華電、有線電 視業者凱擘、中嘉、台灣寬頻、大豐電及北都,都競相祭出低價應戰 ,價格之犀利、前所未見。其中,中華電這波雙11檔期主打誘人的贈 品戰鞏固龍頭地位,包括申辦300M以上贈送最高價值近萬元的掃地機 器人,100M以上贈送近7,000元鑄鐵鍋,即便是60M以下也送出4,000 多元的吸塵器,升速300M上網加購MOD服務,贈品更高達近14,000元 。
凱擘大寬頻鎖定新申辦120M以上每月最低699元免費升速至200M上 網,500M每月899元升速至1G高速上網,送momo幣最高1,000元。
中嘉數位祭出100M上網下殺31折約311元,300M下殺至511元、600 M限時611元,申辦指定費率600M加送買東西商城購物金1,111元。中 嘉表示,去年雙11快閃促銷帶動新增營收三成。
台灣寬頻(TBC)主打申辦4K機上盒旗艦專案搭配1G光纖上網,每 月889元。
北都TaipeiNet祭出第一年收視費4.5折、120M+收視費每月511元 、300M+收視費711元,以及1G+收視費前三個月每月11元的銅板價, 等同原價1,149元的不到1折,而申辦數位有線電視一年2,400元約打 4.5折。
大豐電主打振興五倍券支付收視費用,1.2G光纖上網+有線電視收 視費每月1,499元。
NCC最新統計指出,截至9月,國內寬頻上網用戶數已突破619.9萬 戶,其中,光纖上網用擴增至398萬戶,疫情帶動國內整體寬頻上網 需求增加,今年雙11檔期價格戰廝殺激烈,將帶動國內整體寬頻上網 用戶規模再往上擴增。
北都數位有線電視近期來可是風風雨雨,不過就在剛剛的NCC委員會議上,終於傳來了一個讓大家期待已久的消息!NCC決議通過中嘉旗下系統台以及聯維、寶福、南國3家獨立系統商,一共15家系統業者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遞補上架52頻道,這可是去年底中天電視台52頻道被迫撤照後,遞補52台的第一例,影響收視戶約124.5萬呢! 但這個案子可是有點特殊,因為NCC最後是以行政指導的方式要求華視新聞資訊台更改營運計畫書,並落實承諾方式才通過的,這在過去可是從未見過的。再加上華視財務虧損嚴重,營運表現也是幾家無線電視台之末,營運計畫書都還沒變更核准就允許上架,這讓外界對NCC「護駕」的質疑聲不斷。 對於外界的質疑,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以後頻道上下架若有利害關係人到會陳述,並表達更多承諾而更改營運計畫書,NCC將以行政指導要求更改營運計畫,而華視案確實開了第一例,但以後所有案例將一體適用,不會差別待遇。 至於華視的人力、財力以及製播新聞和節目能力,翁柏宗也做出了解釋,華視現有約160位員工,承諾第一年新增197位,三年內擴增至400位,並承諾三到四年後達到當年度轉虧為盈。 NCC表示,華視上架52台一案,將在華視收到NCC許可函後,中嘉等系統台以跑馬燈方式公告五天,即正式上架至中嘉等15個系統台。 另外,由於北都及台固等系統台申請上架台視至52台尚未審查,台視也在31日發表聲明,呼籲NCC在一致性、公平性的原則下,儘速秉公處理台視新聞台移頻52頻道申請案。台視指出,中嘉2月8日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上架52頻道,NCC於31日通過申請案,但北都、全國等9家有線電視系統於2月22日起申請將台視新聞台移頻至52台,迄今已近一個半月,地方政府意見也均回覆NCC,卻仍未見台視新聞台移頻申請案排入委員會進行審核。此外,台固系統亦於3月19日向NCC提出申請,迄今也已近兩週,質疑NCC差別待遇。
但是該案最後是由NCC以行政指導方式要求華視新聞資訊台更改營運計畫書、落實承諾方式通過,這在過去並無先例,加上華視財務嚴重虧損、營運居幾家無線電視台之末,而營運計畫書尚未變更核准通過即允許華視上架亦前所未見,外界質疑NCC「護駕」。
針對外界質疑華視是「先上架、再變更營運計畫即可」,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以後頻道上下架若有利害關係人到會(NCC)陳述,並表達更多承諾而更改營運計畫書,NCC將以行政指導要求更改營運計畫,而華視案確實開了第一例,但以後所有案例將一體適用,不會差別待遇。
至於各界質疑華視人力、財力及製播新聞及節目能力部份,翁柏宗回應,華視現有約160位員工,承諾第一年新增197位,三年內擴增至400位,另外,亦承諾三∼四年後達到當年度轉虧為盈。
NCC表示,華視上架52台一案,將在華視收到NCC許可函後,中嘉等系統台以跑馬燈方式公告五天,即正式上架至中嘉等15個系統台。
由於北都及台固等系統台申請上架台視至52台尚未審查,台視31日發表聲明,呼籲NCC在一致性、公平性的原則下,儘速秉公處理台視新聞台移頻52頻道申請案,台視表示,中嘉2月8日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上架52頻道,NCC於31日通過申請案,反觀北都、全國等9家有線電視系統於2月22日起申請將台視新聞台移頻至52台,迄今已近一個半月,地方政府意見也均回覆NCC,卻仍未見台視新聞台移頻申請案排入委員會進行審核。此外,台固系統亦於3月19日向NCC提出申請,迄今也已近兩週,質疑NCC差別待遇。
北都數位有線電視近來可是成了焦點人物啊!大家都知道,有線電視頻道授權費的糾紛已經讓我們的電視觀眾頭痛了好一陣子。凱擘和中嘉這兩大電視系統公司最近就這件事杠上了,富邦集團的蔡明忠董事長也加入了這場戰爭。這場戰爭不僅涉及百萬有線電視用戶,還可能讓我們的電視看不成啦! 凱擘表示,他們正在努力和全球數位進行協調,希望能在調處前達成共識。但中嘉則堅持,凱擘要求2019年的版權費和2018年一樣,因為凱擘一直沒有付款,所以他們才提起調處。目前雙方已經開始碰面洽談,希望能在短期內完成訂約。 不僅如此,中嘉還提到,他們和其他頻道代理商如浩鳴、優視和大享等,在2019年的議約過程中,因為授權頻道內容或授權費的問題,也還在協商中,還沒有達成共識。 過去三年,NCC已經收到了超過上百件這類的調處案。近期凱擘和中嘉的這場槓上,更是讓調處案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後面還有更多在排隊呢。 這些糾紛的起因,是因為NCC開放有線電視跨區經營,導致北都、全國和大豐電等新系統業者與頻道代理商在版權費用和戶數計算上發生爭議。從2018年開始,很多頻道代理商都沒有收到來自這些新業者的版權費。 雖然NCC規定調處期間不得斷訊,但這場風暴卻一直持續延燒,實際斷訊的事件卻不多,這些授權糾紛還是懸而未決。 凱擘多次抗議北都等新業者一方面沒有支付版權費,另一方面卻在市場上打價格戰,這對既有業者來說是不公平的競爭。但北都卻堅持希望支付一個優惠價格,這件事至今還沒有談出結果。 這次,凱擘和台灣大,還有19家系統業者,策略性不支付全球數位、練台生旗下佳訊等頻道代理商的版權費。蔡明忠旗下的優視等頻道代理商也不收各大MSO的版權費。 業界人士分析,蔡明忠這是想要抗議北都等新業者三年不付款,還在市場上低價搶市。但只要進入NCC的調處,就不能斷訊,這樣的亂象讓凱擘和台媒不想再當「笨蛋」。 蔡明忠旗下的有線電視用戶數約165萬戶,他代理的頻道包括八大、TVBS、中天等三大頻道家族,還有境外頻道Discovery等。 業界預測,隨著新年度頻道代理權的轉換,這類的授權亂象可能會擴大戰線,屆時NCC可能會收到更多調處案。
凱擘表示,目前正積極與全球數位協調中,雙方有機會於調處前達成共識。
中嘉則指出,全球對凱擘請求2019年版權費用與2018年相同,因凱擘遲不給付,因此提起調處,目前雙方已碰面洽談,期能短期內完成訂約。
中嘉進一步表示,頻道代理商浩鳴、優視及大享等,2019年對中嘉或全球議約時,變更授權頻道內容或授權費等因素,目前協商中,尚未達成合意。
過去三年,有線電視產業因頻道授權版權費糾紛,NCC已收到各業者超過上百件調處案,近期凱擘及中嘉兩大陣營槓上,幾十個調處案一次湧上,後面還有更多在排隊,有線電視產業陷入大亂鬥,NCC調處案收不完。
有線電視頻道版權糾紛,起因於NCC開放有線電視跨區經營,北都、全國以及大豐電等新系統業者與頻道代理商針對版權費用戶數計算基礎談不攏,2018年起,多數頻道代理商均未收到來自北都等業者的頻道版權費。
但NCC又規定,調處期間不得斷訊,讓近年來風暴持續延燒,卻甚少真正發生斷訊事件,授權糾紛依舊懸而不決。
凱擘多次抗議北都等新業者一方面未支付頻道版權費用,一方面在市場上打價格戰,造成不公平競爭,但北都則主張希望比照既有業者,支付一個優惠價格,至今仍難與頻道代理商談出一個結果。
此次,凱擘及台灣大(台媒)加上大新店民主等19家系統業者策略性不支付頻道版權費給全球數位、練台生旗下佳訊等頻道代理商,蔡明忠旗下優視等頻道代理商也不收取各大MSO的頻道版權費。
業界人士分析,蔡明忠想藉此抗議北都等新業者三年不付款,更在市場上低價搶市,但只要進入NCC調處,就不能斷訊的亂象,「既然付錢的是笨蛋,凱擘與台媒不想當笨蛋。」
蔡明忠旗下有線電視用戶數約165萬戶,全球代理頻道則包含八大、TVBS、中天共三大頻道家族及境外頻道Discovery等。
業界表示,頻道授權亂象隨新年度頻道代理權轉換,恐將擴大系統業者與頻道代理商的戰線,屆時恐將有更多調處案湧入NCC。
北都數位有線電視再陷斷訊危機!HBO、CNN等頻道恐在一個月內下架,近10萬用戶受影響
近期,北都數位有線電視再陷斷訊風暴,讓許多用戶感到憂心。根據新聞報導,境外頻道HBO、CINEMAX、FOX SPORT、FOXSPORT2、CNN、CN卡通及ANIMAX的頻道代理商永鑫多媒體已向北都數位有線電視發函,要求在一個月內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下架及頻道變更。
永鑫多媒體指出,北都自2017年9月起新增的開播區域,以及2018年及2019年度經營區的頻道授權費均未完成頻道授權契約簽訂,也未支付頻道授權費。雖然NCC多次調處,但雙方對授權條件無共識,NCC已做成調處不成立的結論。
北都則表示,已收到永鑫發文,該文為調處後的正常程序。截至目前,雙方高層仍就條件差異性進行協商,強調不會下架,目前未考慮做變更,一定以收視戶權益為優先。
NCC主秘蕭祈宏表示,在防疫期間,為觀眾居家收視需求,希望HBO等頻道不要斷訊。但現行法令無法規定,只能「道德勸說」。NCC也正修訂有廣法55條相關法規,增加仲裁的權力,相關法規還待行政院討論。
此次事件讓近10萬用戶可能無法看到HBO、CNN等頻道,對於愛看境外頻道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讓我們期待雙方能夠早日達成共識,讓用戶們能繼續享受優質的視聽體驗。
有線電視再陷斷訊風暴,境外頻道HBO、CINEMAX、FOX SPORT 、FOXSPORT2、CNN、CN卡通及ANIMAX的頻道代理商永鑫多媒體昨(22)日發函北都數位有線電視,要求一個月內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下架及頻道變更。北都經營區包含整個台北市,恐影響約9.42萬家庭看不到HBO等頻
道。
永鑫指出,北都自2017年9月起新增的開播區域,以及2018年及2019年度經營區的頻道授權費均未完成頻道授權契約簽訂,也未支付頻道授權費,NCC多次調處,但雙方對授權條件無共識,NCC已做成調處不成立的結論。
永鑫認為,北都長期藉由主管機關調處程序,積欠永鑫及市場上各頻道及頻道代理商版權長達二年以上,違反著作權法、民法等,要求北都在一個月內向NCC申請下架,並完成頻道營運變更事宜。
北都表示,已收到永鑫發文,該文為調處後的正常程序,截至目前,雙方高層仍就條件差異性進行協商。北都強調不會下架,目前未考慮做變更,一定以收視戶權益為優先。
NCC主秘蕭祈宏指出,在防疫期間,為觀眾居家收視需求,希望HBO等頻道不要斷訊。
但他坦言,現行法令無法規定,只能「道德勸說」,如果真下架,就要看責任歸屬,處罰相關對象。NCC也正修訂有廣法55條相關法規,增加仲裁的權力,相關法規還待行政院討論。
NCC 平台事業管理處專門委員黃睿迪表示,如果北都已經知道頻道業者要斷訊,就要提出頻道變更計畫,如果沒有替代方案,就要對用戶提出賠償方案。NCC也不會讓北都一直以「持續進行調處」的理由而無作為。任一方斷訊,NCC都會收集相關事證,釐清責任歸屬再處分。
有線電視斷訊風暴自去年下半年起幾乎每季都會發生,包含東森、緯來、龍祥電影等均傳出斷訊危機。北都自2017年起與各家頻道代理商,包含優視、浩鳴、大享、永鑫、全球(中嘉旗下)、佳訊(年代董事長練台生旗下)均未簽定頻道授權並支付頻道版權費。
今年初北都與佳訊已簽定2019年授權,北都表示,與全球、大享仍在持續協商,浩鳴及優視則各有四個頻道已經更換。
陳耀祥昨日到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備詢,由於今年全國及北都等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與頻道及頻道代理商版權爭議未解,包含東森、緯來、HBO、福斯等頻道代理商對全國及北都祭出斷訊及下架通知,引爆雙北部分有線電視用戶「斷訊」危機。
立委林俊憲表示,有線電視及頻道商吵架,近年NCC介入調處次數愈來愈多,從2016年的7次,2018年增加到31件,2019年至今達39件,創歷史新高,但雙方吵架關鍵點在於錢怎麼算,以收視戶計算,但實際收視戶數字是否可靠?且收視戶經常面對斷訊風暴,NCC介入調處有何意義?斷訊還是會發生,國家是否可以更有力的介入,進入仲裁以解決紛爭。
立委童惠珍則認為,有線電視市場低價競爭,版權爭議NCC持續介入調處,民眾權益受影響誰負責。
陳耀祥強調,會確保消費者權益,也不樂見低價搶市,要播出頻道內容要付錢,但關鍵在於用戶數計算(MG:最低簽約用戶數),已要求系統業者提供新頻道及補償,目前北都已同意下架四個頻道,而調處功能也不大,正研擬廣電三法修法,強化仲裁機制。
對此,公平會發言人彭紹瑾昨(22)日表示,尚未收到判決書,也還不清楚判決理由,待收到判決後才能對外回應。
業界解讀,此判決將影響未來頻道授權談判,有利頻道代理商主張的授權條件。未來系統業者考量成本,會更謹慎制訂用戶收費機制,有助有線電視市場杜絕削價競爭。換言之,過往出現「有線電視看一年500元」等超低價優惠,恐不復見。
凱擘當年遭罰,全球、佳訊等頻道代理商也是公平會開罰對象。凱擘、全球、佳訊都提出行政訴訟,日前高等行政法院仍判凱擘敗訴,現在最高行政法院廢棄高等法院判決,撤銷公平會處份。業界分析,雖然全球及佳訊仍在最高行政法院訴訟中,凱擘判例將是指標,後續全球及佳訊勝訴機會大。
北都及全國自2018年以來版權談判都以「公平會的處分」做為重要基礎,並主張依據公平會裁決,2015至2017年版權費都是溢付,足以支付2018年到2019年版權費,並堅持要以實際用戶數打折為計算基礎,也讓頻道業者及頻道代理商認為,北都及全國已經長達22個月未支付雙方「合意」版權費,引爆今年暑假以來的東森、緯來等頻道的斷訊風暴,隨著日後授權機制回歸正常,也可避免發生斷訊爭議。
業者分析,雖然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全文尚未出爐,但公平會處分被廢止,代表最高行政法院不認為收取「MG15」是不公平競爭,牽動未來北都及全國等業者與頻道代理商的版權費談判。
台灣有線電視分成50多個經營區,有60多家有線電視系統營運商,但仍有單一經營壟斷問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為解決壟斷,引進競爭,開放有線電視跨區競爭。
有線電視新、舊業者包含大豐電、全國、北都、中嘉旗下數位天空均陸續加入有線電視跨區經營市場,但新業者的頻道版權授權爭議卻層出不窮,頻道及頻道代理商認為,頻道授權與咖啡店低消一樣,要有最低消費,也就是最低保證戶數,並與部分跨區業者達成開播區域行政總戶數15%(MG15)協議。
但全國、北都認為這是不公平競爭,到公平會檢舉,公平會2016年以凱擘、全球、佳訊對新進業者全國、北都等差別待遇(MG15)、限制競爭為由,對三家業者合計開罰1.26億元。
台灣寬頻(TBC)改由大享擔任頻道總代理之後,原本的總代理佳 訊與大享之間,因為頻道總代理權移轉、頻道授權費談不攏,NCC已 接獲業者申請調處,調處不成也可能衍生斷訊風波。
台灣寬頻(TBC)表示不希望發生斷訊事件,已要求大享妥善處理 與佳訊之間的授權費爭議。台灣寬頻是國內第三大有線電視系統台, 擁有75萬收視戶,TBC過去上架的頻道都委由佳訊總代理,佳訊目前 代理國內20個左右的頻道,是國內最大頻道代理商,但其中兩個頻道 今年改找大享代理。
據了解,大享與佳訊的爭議主要在於移轉總代理之前及之後的總授 權費不同,個別頻道商的授權金如何攤分未取得共識。由於TBC的收 視戶規模更勝北都及全國,NCC相當謹慎處理該案,預定下周召開協 調會。
除此,目前代理7個頻道的代理商永鑫,也傳出已對全國、北都發 出10月底不提供頻道訊號的通知函,不過,NCC表示,至今未收到雙 方申請調處。
原本NCC訂於9月30日召開大享、浩鳴、優視等三家頻道代理商、與 北都有線電視進行最後一次協調會,因為颱風延至10月2日召開,但 大享等三家代理商多次要求北都先付「暫付款」未獲北都同意,10月 1日確定三大代理商所代理的部分頻道先斷訊,目前傳出先斷兩個頻 道。
三大頻道代理商所代理的頻道包括東森家族(電影、綜合、新聞、 財經新聞、幼幼、洋片、戲劇)、緯來家族(體育、日本台、電影台 、綜合、戲劇、育樂台)、龍祥電影、Z頻道、MOMO親子台、國家地 理頻道、衛視家族(中文台、電影台、西片台、合家歡)、FOX頻道 。
至於全國則在NCC協調下與三大代理商達成協議,雙方將協議時間 延長到11月1日,因此,10月1日的頻道斷訊影響戶數從13多萬縮小至 6萬戶左右。
據了解,陳耀祥要求業者,斷訊有一定的行政程序,要求業者確實落實行政程序走,包括全國及北都必須針對斷訊的頻道,向NCC提出替代頻道的營運計畫書申請。
這場斷訊風暴,起因於頻道代理商遲遲沒有收到全國及北都兩家有線電視系統台的2018年度的頻道授權費,據傳,對全國及北都發出頻道下架通知的頻道代理商,共有浩鳴,優視,大享及永鑫共四家,並分別通知在10月初及10月下旬進行頻道訊號中斷。前面二家代理商歷經三次調處不成立,大享也在9月初調處不成立。
目前前面三家代理商所代理的頻道包括東森家族、緯來家族、衛視及MOMO親子台等共22個頻道,若再加上永鑫所代理的頻道數,就將近30個,兩家系統台目前擁有的收視戶合計共13萬多,且都集中在大台北地區。
由於一次多達近30個頻道斷訊、規模過大,NCC於24日建議三方再做協調,至少不要一次斷訊那麼多家頻道節目,但三方都未給予正面答覆。
有線電視產業慣例,去年度的頻道授權費通常都會在今年度簽訂新合約之前繳清,北都及全國兩家系統台對於頻道授權費的計算標準無法認同,因此,遲遲未付去年度的頻道授權費,導致頻道代理商決定斷訊。
另外,據了解,頻道商已多次發函給北都及全國,違法播送將違反著作權法,必要時會提出法律動作。
據了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官員這次又勸導頻道代理業者「在大選前不要斷(訊)」。
但有頻道業者前年到今年都沒拿到授權費用,幾乎爆發財務危機,對NCC「以和為貴」建議不以為然。
昨天三家頻道代理業者先協調兩個頻道斷訊,但是有大型頻道家族不鬆口,宣稱必要時將讓新聞台斷訊,要讓NCC面對現實。
NCC過去一味要求「協商期間不能斷訊」,由於已經壓抑許久,10月1日能否過關,受到各界矚目。
NCC多年來一直要求頻道異動須透過系統台、頻道業者協商,要「達成共識」才能更動,這種要求,導致除非是業者倒閉,否則沒人看的頻道不肯走。
系統台低價搶市又拖欠頻道授權金,仗著協商期間,不可斷訊的護身符不付帳,雙方彼此都在「擺爛」,最後反而是苦了合法經營的頻道商和代理業者。
根據了解,這次頻道家族要斷訊新聞台,就是因為在過去配合「協商期間不斷訊」,系統台又不願意付錢,頻道代理業者資金因此出現缺口也不能夠墊付,現在再聽到NCC規勸,當場就表示不願配合。
頻道與系統業者一直處於「調處」中,讓不少頻道業者疲憊。
這次要斷訊的頻道名單不乏優質頻道,但平常分到的授權金不高,還被拖欠二、三年費用,幾乎打算退出台灣市場,「斷訊雖然沒錢、政府調處也拿不到錢,不如斷訊」,官方才會了解頻道業者的壓力。
基於「減少對消費者的衝擊」,頻道代理業者傾向先停播浩鳴代理的龍祥電影和Z頻道,若北都不處理,就會繼續停播其他頻道,影響約5.2萬訂戶。
北都董事長林冠羽表示,已經提出最有誠意付費方案,但三家頻道代理商都不同意,他會持續向公平會控告這些業者違反公平法。
據了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代主委陳耀祥昨天親自主持調處,北都提出願意今、明年按照實際戶數支付頻道授權金,但三家頻道代理業者認為,戶數遠低於預期金額,而北都也不讓步,因此陳耀祥直接宣布調處破局。
昨天接著協商的新北市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全國數位有線電視,因為和三家頻道業者在計算付費戶數的比率上逐漸縮短差距,陳耀祥覺得「雙方還有機會」,本周四將繼續調處。
台北市北都數位有線電視和新北市的全國數位有線電視因為近期與頻道的授權費談不攏,三家代理頻道業者大享、浩鳴和優視先後向NCC提出頻道下架的申請,雙方從第2季談到9月3日都沒有結果,昨天已經接近斷訊最後期限,與北都方面的談判仍然破局。
目前大享代理東森家族和緯來家族共13個頻道;浩鳴代理龍祥電影和Z頻道;優視代理衛視家族、國家地理頻道和FOX頻道、momo親子台。頻道代理業者申請的下架時間是10月1日,昨天可以說是北都與三家業者的最後調處期限。
林冠羽表示,如果一次要斷訊22個頻道,北都也找不到替代頻道,因此不會提出頻道異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