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之星電信(未)公司新聞
台灣5G發展邁入三周年,市場競爭激烈,電信三雄持續領先
台灣5G市場邁入第三個周年,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最新統計,截至4月底,國內行動總用戶數已經擴大至3,020萬,其中5G用戶數則達到731萬。預計在6月底時,5G總用戶數將可望達到760萬。在這波5G熱潮中,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台灣之星以及亞太電信等五家電信公司,各自在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
中華電信在市場上表現亮眼,截至4月底,其行動總用戶數達1,112萬,其中4G用戶845萬、5G用戶267萬,市占率均超過36%,穩坐市占率第一把交椅。台灣大行動總用戶數則持續擴大至723萬,其中4G用戶558萬、5G用戶165萬,市占排名第二。遠傳行動總用戶數增加至718萬,4G用戶523萬、5G用戶195萬,5G用戶市占排名第二。台灣之星行動總用戶數262萬,4G用戶近190萬、5G用戶72萬。亞太電信整體行動用戶206萬,4G用戶174萬、5G用戶32萬。
然而,近期來,由於「台台併」與「遠亞併」的合併案影響,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的行動用戶出現逐月流失的現象。統計自年初至4月底,台灣之星用戶流失約6萬,亞太電信則流失1.6萬。這兩家公司的合併案,目前還待公平會審議,兩小公司用戶數呈現逐月遞減。
不過,反觀電信三雄,整體行動用戶數則緩步成長,尤其是5G用戶數的持續增加。這也帶動了5G資費較4G資費高的結果,進而推動了整體ARPU(平均每月收入)的增長。中華電信5月份5G用戶數逐月增加,帶動行動服務營收年增6.4%,連續26個月成長。國際漫遊營收與去年相比也顯著成長,動能持續增加,行動月租型ARPU則年增3.2%,連續26個月上揚。
台灣大5月份行動服務營收創2019年8月以來新高,年增率近5%。除了5G滲透率提升,漫遊收入亦較去年同期成長,帶動智慧型月租用戶ARPU連續24個月年攀高,年增達2.3%。遠傳則受惠於行動客戶穩定升級5G,帶動行動通訊業務持續成長。
中華電信截至4月底的行動總用戶數1,112萬, 其中4G用戶845萬、 5G用戶267萬 ,總用戶、4G用戶、5G用戶市占均超過36%,市占均第 一。
台灣大行動總用戶持續擴大至723萬、市占排名第二,其中4G用戶 558萬、5G用戶165萬。遠傳行動總用戶亦持續增加至718萬,其中4G 用戶523萬、5G用戶195萬 、5G用戶市占排名第二 。台灣之星行動總 用戶262萬,其中4G用戶近190萬、5G用戶72萬,亞太電整體行動用戶 206萬,其中4G用戶174萬、5G用戶32萬。
受到「台台併」、「遠亞併」最快第三季、第四季完成合併影響, 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的行動用戶出現逐月流失現象,統計自年初至4 月底,台灣之星用戶流失約6萬左右,亞太電信亦流失1.6萬左右。台 灣大合併台灣之星、及遠傳合併亞太電信兩宗電信合併案,目前尚待 公平會審議,「兩小」用戶呈現逐月遞減現象。
反觀電信三雄整體行動用戶則緩步成長,尤其5G用戶持續增加 , 加上5G資費相較4G資費高,帶動電信三雄整體ARPU增長。中華電信5 月份5G用戶數逐月增加,帶動行動服務營收年增6.4%、連續26個月 成長。隨著跨境活動持續回溫,國際漫遊營收與去年相較亦顯著成長 ,且動能持續增加,行動月租型ARPU則年增3.2%,連續26個月上揚 。
台灣大5月行動服務營收創2019年8月以來新高,年增率近5%,除 了5G滲透率提升,漫遊收入亦較去年同期成長,帶動智慧型月租用戶 ARPU連續24個月年攀高,年增達2.3%。
遠傳亦受惠於行動客戶穩定升級5G,帶動行動通訊業務持續成長。
對於相關報導,台灣大昨(13)日表示,對各種具發展潛力的機會,均抱持開放的態度。
台灣大近年加速新創投資,2021年底宣布合併台灣之星,擴大用戶規模,並陸續投資台灣最大音頻平台SoundOn集團、透過AI技術協助企業數位轉型的CloudMile萬里雲、提供共享車位及租賃等創新服務的USPACE等,同時認購網銀LINE Bank私募股,透過多領域策略性投資,拓展5G生態系及新服務布局。
台灣大哥大,這家我們都知道的電信巨頭,最近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和財團法人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舉辦的第9屆「公司治理評鑑」中,又拿了一個亮麗的成績單!它可是從928家上市公司中脫穎而出,名列前5%,還是那種連續九年都穩坐前5%的壯舉,台灣大哥大真的太厲害了。
我們的蔡明忠董事長可是說得很清楚,台灣大哥大不僅追求企業競爭力,還為股東、員工這些利害關係人創造最大價值。他們把永續治理當成公司營運的最高指導原則,應對社會和環境的變化。
蔡董事長還特別強調,台灣大哥大的獨立董事超過董事席次的一半,這樣的構成可以發揮多元職能,監督責任也做得好好。他們還在2022年將「永續發展委員會」提升到董事會層級,與其他重要委員會並肩作戰,確保永續管理不落後。
對於節能減碳這件事,台灣大哥大也是毫不馬虎。他們遵循巴黎協定,積極推動氣候相關財務揭露,並呼籲大家關注物種滅絕的問題。他們把「保護生物多樣性」當成永續發展的重中之重,2022年就制定了「生物多樣性與零毀林宣言」,和供應商一起保護生物多樣性。
如果台灣大哥大和台灣之星能夠順利合併,那將會減少很多網路設備的重複建置,並且使用智慧節能系統,預計每年可以節省1到2億度電。他們還計劃提高綠電占比,預計從2022年到2030年,在綠電、碳費、減碳等領域的投入將超過100億元。
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表示,台灣大在追求企業競爭力,為股東、員 工等八大利害關係人創造最大回饋與價值的同時,將永續治理視為公 司營運最高指導原則,因應社會與環境變動。
蔡明忠強調,台灣大不僅獨立董事超過全體董事席次一半,發揮董 事多元職能,善盡監督之責外,更率先於2022年5月將「永續發展委 員會」提升為董事會層級,由董事長及五位獨立董事擔任委員,與「 薪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及「資通訊暨 個資隱私安全委員會」分庭抗禮,發揮最高治理精神。管理階層之永 續業務推動,則由總經理召集各事業群最高主管每季召開永續發展工 作小組會議,重大永續專案及議題均送永續發展委員會及董事會決議 ,目的即在擴大永續管理的深度、廣度與決心。
除此,台灣大遵循巴黎協定—加強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致力 節能減碳,繼2018年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之後,在永續暨 生態保育戰中,也呼籲各界重視物種滅絕的迫切性。
蔡明忠強調,台灣大將「保護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視為永 續發展的關鍵要素,2022年制定「生物多樣性與零毀林宣言」,攜手 關鍵供應商,實施集團層級之生物多樣性及零毀林保護措施,並將2 023年訂為「生物多樣性元年」,與學研機構、保育單位或社區等利 害關係人合作,減少破壞自然棲息地,遏止生物多樣性喪失。
未來台灣大若順利合併台灣之星,將減少一套網路設備重複建置, 再搭配智慧節能系統,預估每年節省1∼2億度用電量。台灣大提高綠 電占比,採取「自建電廠」及「外購綠電」雙軌並行,預估從2022年 到2030年使用綠電、碳費、減碳等成本,總投入金額將超過100億元 。
台灣之星電信再傳佳音!NCC於昨日(7日)召開委員會議,審議通過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的網路設置計畫、電臺設置規劃書變更及營運計劃變更申請。這意味著台灣大將在規定時間內對超標頻譜進行處理,具體方式包括繳回、轉讓或交換。這一決定,對台灣電信市場來說,無疑是又一則重頭戲。
從台灣大宣布合併台灣之星、遠傳合併亞太電信之後,超標頻譜議題便成為五家電信商角力的焦點。此次,台灣大向NCC申請相關計畫變更內容,NCC認為台灣大在變更計畫書內容中已明確表示將依據NCC的附加條款處理1GHz以下超標頻譜,因此核准了相關申請。然而,台灣大並未具體說明將採取哪種方式來處理超標頻譜。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大於今年3月底因合併案附款,導致綜效損失,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市場分析認為,若法院無法在2024年6月之前做出判決,台灣大是否依規定於2024年6月底之前繳回、轉讓或交換超標的頻譜,將成為矚目焦點。目前,台灣大在黃金頻段1GHz以下超頻10MHz的領域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對於這一議題,台灣大在7日回應表示,由於改正期限為明年6月30日,目前向NCC申請的相關變更計畫書內容,是基於依附款內容規劃。台灣大強調,將以兼顧各方利害關係人權益,並提供用戶最佳網路體驗為前提來處理頻譜議題。
另外,關於台灣大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對NCC提起行政訴訟一案,NCC發言人翁柏宗表示,這是兩件事。這也意味著頻譜改正與行政訴訟之間的關係,將有待時間來證明。
超標頻譜議題,從台灣大宣布合併台灣之星、遠傳合併亞太電信之 後,就成為五家電信商角力的焦點,此次台灣大向NCC申請相關計畫 變更內容,NCC認為,台灣大在變更計畫書內容載明將依據NCC的附加 條款處理1GHz以下超標頻譜,因此核准相關計畫變更申請。然而,台 灣大並未說明要以那一種方式如何處理超標頻譜。
台灣大於今年3月底以合併案附附款,造成合併案綜效損失,向台 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市場評析,若法院無法在2024年6月 之前做出判決,台灣大是否仍依規定於2024年6月底之前繳回、轉讓 或交換超標的頻譜,將備受矚目。台灣大主要在黃金頻段1GHz以下超 頻10MHz。
台灣大7日回應,由於改正期限為明年6月30日,目前向NCC申請的 相關變更計畫書內容,是依附款內容規劃,台灣大強調將以兼顧各方 利害關係人權益,並提供用戶最佳網路體驗為前提處理頻譜議題。
台灣大已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對NCC提起行政訴訟一案,是否影響 頻譜改正?NCC發言人翁柏宗表示,這是兩件事。
【台灣電信業動態】 台灣電信市場近期來了一波人事大洗牌,其中,台灣大、遠傳電信合併台灣之星、亞太電信的動作,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據了解,為了應對合併後的人員安置,遠傳與亞太電信已經展開相關工作。 在遠傳與亞太電信的員工安置計畫說明會上,亞太電信董事長陳鵬親自主持,而遠傳則由人資主管代表出席。根據資料,亞太電信現有員工約1,200至1,300人,預計將有8成左右的人力留任。兩家公司都強調,會提供員工清晰的安置計畫說明,並等待公平會核准合併案後才能正式啟動。 另一方面,台灣大則表示,已經與台灣之星勞方代表簽署了員工安置計畫,基於企業責任和人才培育理念,台灣之星的經理級以下員工將全數留用。合併案待公平交易委員會核准後,將會啟動員工安置計畫,並進行面談媒合。 台灣大強調,他們曾經經過多個併購案,是一個充滿人才的大家庭。台灣之星員工加入後,將得到妥善照顧,並提供一個安定安心的工作環境,加速企業文化的融合,共同創造營運佳績。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在股東會上表示,遠亞合併預計在端午節前夕獲得公平會不禁止結合的結果,接著將整併兩公司網路,並計畫在今年第四季完成整個合併案。合併亞太電信後,「新遠傳」將加速行動業務成長,擴大新經濟業務營收成長動能。 對於台灣大與台灣之星的合併時程,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則希望公平會、證交所等機構能加速審查速度,期望在第三季、不超過第四季完成合併案,讓合併日開始即可貢獻營收,並在合併一年後開始挹注獲利。
其中,遠傳與亞太電信於上周舉辦員工安置計畫說明會,亞太電信 由董事長陳鵬親自主持,遠傳電信則派出人資主管代表出席,據了解 ,依據員工業績或考績表現,初估亞太電現有1,200∼1,300名左右員 工約有8成左右人力,估千人左右將留任,兩家公司均強調,後續員 工對安置計劃若有不清楚之處,將提供暢通管道進行說明,且需待公 平會核准合併案後才能正式啟動員工安置計畫。
台灣大則表示,台灣大哥大、台灣之星以及台灣之星勞方代表已簽 署「台灣之星員工安置計畫」,基於企業責任及人才培育理念,台灣 之星經理級含以下同仁「全數留用」,此合併案尚待公平交易委員會 核准,將於核准後擇期啟動員工安置計畫,依據台灣之星處級單位工 作職掌媒合相關同仁至台灣大哥大及關係企業相對應部門進行面談。
台灣大強調,台灣大曾進行多個併購案,是個人才薈萃的大家庭, 台灣之星員工加入後,台灣大將妥善照顧所有員工相關權益,加強溝 通,提供員工安定安心的工作環境,進而加速企業文化的融合,發揮 整合綜效,共同創造新台灣大營運佳績。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於上周股東會透露,遠亞併預定端午節前夕也 就是6月底之前可望獲得公平會不禁止結合,緊接著,遠傳將整併兩 家公司網路,估計汰換5,000多座基地台,再向證交所提交增資合併 申請,整個合併案希望在今年第四季完成, 合併亞太電之後,「新 遠傳」將加速行動業務成長,擴大新經濟業務營收成長動能。
至於「台台併」時程,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則期許公平會、證交所 等機構加速審查速度,整個合併案希望在第三季、不超過第四季完成 ,合併日開始即可貢獻「新台灣大」營收,合併一年後開始挹注獲利 。
【台北訊】電信業界的兩大合併案,台台併(台灣大併購台灣之星)與遠亞併(遠傳併亞太電信),目前正在公平會緊盯审議中。近期,遠傳董事長徐旭東在股東會上對台台併案提出批評,並強調遠亞併過程中並未遇到不愉快情況。 徐旭東指出,遠傳與亞太電信的合併是雙方股東的共識,合約進行順利,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他還提到,遠亞併案已獲得NCC條件通過,並已正式受理於公平會,雙方積極溝通,預計端午節前將獲得不禁止結合的處分,之後即可啟動網路整併計畫,並目標在第四季確定合併基準日。 然而,台台併案則遇到一些波折。台灣大因為預計繳回頻譜將增加成本,向台灣之星大股東頂新集團重新議價,結果將價格砍掉了85億元。此外,NCC尚未通過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的營運計畫變更及網路設置計畫,公平會也尚未受理此案。 公平會內部認定,將以未來市場三家電信業者為目標進行審議,不排除可能先通過遠亞併案,再進行台台併案的審議。對於這兩個合併案,市場關注度不斷上升,不過具體結果還需等待公平會的正式公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日前有條件通過電信兩大合併案,其中,台灣大以繳回頻譜將增加成本等理由,向台灣之星大股東頂新集團重新議價,大砍85億元。
徐旭東表示,遠傳及亞太電信合併是兩個股東會的願望,雙方在合約進行中也沒有什麼不愉快事情,合併就是合併,不像其他機構(台台併),合併完,價格還沒談好,還要再談價格。
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併購價格不是漫天喊價,要看雙方資產,遠傳不跟人家吵架,與亞太電信從一開始「訂婚」都很順。
NCC已通過遠傳合併亞太電信營運計畫變更及網路設置計畫。井琪表示,公平會已正式受理遠亞併,公平會非常敬業,雙方做足溝通,期待可以在端午節前,做出不禁止結合的處分,就是過關,7月就可以啟動網路整併計畫,希望第4季可以訂下合併基準日。
相較之下,NCC尚未通過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營運計畫變更及網路設置計畫及電台設置,公平會尚未受理台台併。據了解,公平會內部認定,將以未來市場就是三家電信業者為目標審議,不排除可能先通過遠亞併,再通過台台併。
台灣之星電信,這家我們熟悉的電信業者,最近可是處於一個重要的時刻。大家知道嗎?公平會網站已經正式公告,他們已經受理了遠傳電信與亞太電信的結合案。這意味著,我們即將看到台灣電信市場的一個新變局。 這兩家電信巨頭的合併案,在今年元月已經通過了NCC的審核,但後續還需要公平會的批准。這次的受理公告,對於遠傳與亞太電信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進展。市場推估,這宗合併案有望在6月或7月之前得到公平會的准駁。 合併案如果通過,將會對台灣的電信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台灣行動通訊市場有五家業者,合併後將會減少到四家或三家。遠傳的用戶數市占率將提升至30.77%,市場集中度指標HHI值也將達到2922。如果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的合併案也通過,HHI值將會更高。 公平會對於這宗合併案,會從八個面向進行綜合考量,包括是否會促進市場競爭、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提升網路品質等等。他們會考慮合併後是否會提高服務價格,以及如何維護用戶權益和消費者利益。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表示,遠傳正著力於新經濟的轉型發展,對於2023年的新經濟營收成長率保持樂觀態度。遠傳不僅要拓展資通訊業務,還要加強自主開發解決方案,並目標在明年底之前完成基站和核網的整併。 無論結果如何,遠傳與亞太電信的合併案,都將是台灣電信市場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讓我們拭目以待,看這兩大電信巨頭能否成功合併,為台灣的電信市場帶來新的變革。
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遠傳合併亞太電信,兩宗電信合併案已在今 年元月NCC審核通過,後續還需獲得公平會審核,在等待多時後,終 於捎來公平會率先受理「遠亞併」審查的佳音。
先前,公平會針對遠傳與亞太電信合併案,向NCC提具的鑑定意見 指出,我國行動通訊市場目前共有五家業者,結合通過後市場家數由 五家縮減為四或三家,遠傳的用戶數市占率提升至 30.77%,市場集 中度指標HHI值為2922,倘另案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合併案通過後 ,HHI值將為3350。
公平會對於結合案准駁,將從八個面向綜合考量與評估,包括是否 有助於促進相關市場競爭及電信產業發展,提供涵蓋範圍更廣、更多 樣化及高品質之服務,有益於整體電信網路品質、垂直應用服務發展 之提升,結合事業因消除彼此競爭壓力而得以提高服務價格之能力, 與競爭者相互約束事業活動或採取一致性行為使市場實際不存在競爭 之可能、潛在競爭者 MVNO或其他新進業者參進之可能性是否能對市 場內既有業者形成競爭壓力,上游設備商及下游消費者箝制結合事業 提高服務價格之能力,以及用戶權益之維護及消費者利益之保障措施 。
若綜合前述因素考量後,認為合併案有利於相關產業發展將予以同 意,為確保相關市場有效競爭、用戶權益以及資源合理分配,亦可採 附加負擔或附款之方式作為最終決定。
公平會針對遠傳與亞太電合併案,提供對外徵詢意見期間至5月22 日止。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日前表示,遠傳致力新經濟轉型發展,對於2 023年整體新經濟營收成長率審慎樂觀看待,並積極拓展資通訊業務 ,加強發展自主開發解決方案,同時著眼於提高新經濟獲利2%為目 標、數位通路貢獻總營收占比10%。 至於遠亞合併會先從基站整併 擴大到核網整併,預估明年底之前完成 。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在近日的記者會上,為我們揭曉了公司未來的發展藍圖。他強調,台灣大哥大將全面啟動「三架戰機」,著眼於momo電商、遊戲、電信金融三大業務,並積極轉型為科技電信(Telco+Tech)航空母艦。去年台灣大哥大的營收已突破1,700億元,而合併台灣之星後,整體營收預計將在最快今年、最慢明年突破2,000億元大關。
在獲利方面,林之晨信心滿滿地表示,隨著營收規模的擴大,獲利自然會隨之成長。未來台灣大哥大的獲利金額將朝著每年雙位數增長目標前進。值得注意的是,合併台灣之星後,台灣之星將開始為台灣大哥大帶來益處,預計一年後將開始挹注獲利。
在三大戰略業務的策略布局上,台灣大哥大將擴大mo幣生態圈,長線布局遊戲事業,並跨足電信金融,推出電信業首家先買後付「大哥付你分期」服務。合併台灣之星後,用戶規模將超過980萬,接近千萬,未來將運用豐富的數據資料庫及先進AI人工智慧,拓展多元服務。
林之晨還提到,台灣大哥大在4G時代已經進入完全競爭市場,雖然499之亂曾一度影響ARPU值和獲利,但隨著5G時代的來臨,台灣大哥大將善用自身的優勢,包括超過700萬用戶、品牌與客戶信任、電信帳單代收服務、逾700家實體通路、上千人的客服團隊,以及海量數據和資安保護,來推動科技事業的發展。
展望未來,台灣大哥大將在「超5G」指導下,加速推動Telco+Tech策略,並在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創下1,700億元的新高後,2023年第一季行動服務營收也達到125.6億元,為2019年第三季後新高。此外,林之晨對於合併台灣之星的進度表示期待,希望能在第三季不超過第四季獲得相關單位核准。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昨(15)日放話,要脫離傳統電信競爭的框架,推出「Telco+Tech科技電信航空母艦策略」,準備打造三個能夠帶動營收成長的次世代戰機(mo幣生態圈、遊戲、電信金融)。他預計,只要這個策略成功推動,最快在今年,台灣大營收就能突破2,000億元大關(不含台灣之星)。 林之晨強調,在4G時代,電信市場進入完全競爭,499元方案紛紛出籠,讓平均帳單金額(ARPU)下滑,影響了公司的獲利。但隨著5G時代到來,台灣大將善用超過700萬的用戶基礎、品牌影響力、客戶信任度,以及電信帳單代收服務、超過700家實體通路和上千人的客服團隊,加上海量大數據、資安保護等後盾,將科技事業發展推向新高峰,同時提升用戶黏著度,月租用戶退租率創歷史新低,並大幅提升營運動能。智慧型手機月租ARPU更是連續八季年成長,去年合併營收已突破1,700億元創下新高。 林之晨透露,即使還沒有把台灣之星的營收算進去,未來台灣大的營收目標就是要突破2,000億元,不管是今年還是明年。他強調,除了行動業務、momo電商、家用寬頻這三大成長引擎外,台灣大還將在科技電信的航空母艦上打造三個次世代戰機,這些戰機包括mo幣生態圈、遊戲、電信金融,將是未來營運成長的關鍵。 台灣大表示,他們將以電信串聯電商,與momo合作,推出「mo幣多」獨門專案。積極推動遊戲發行事業,2020年與全球開發商Riot Games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在台獨家代理合作夥伴。近期更跨足TelcoFin電信金融服務,發展電信個人信用經濟,推出「大哥付 你分期」,這個服務在momo上線當日8.5小時交易額就突破百萬元,短短二周使用人數超過3,000人,預計2024年後將擴大服務對象至全台消費者。
林之晨表示,電信事業在4G時代進入完全競爭市場,499之亂造成平均帳單金額(ARPU)下降、影響獲利,而5G時代開啟新局,台灣大善用逾700萬用戶、品牌與客戶信任、電信帳單代收服務、超過700家實體通路及上千人的客服團隊;加上海量大數據、資安保護等後盾,賦能集團科技事業發展,不僅提升用戶黏著度,月租用戶退租率0.71%創歷史低點,並大幅提升營運動能,智慧型手機月租ARPU寫下連續八季年成長。
去年台灣大合併營收突破1,700億元創新高。林之晨說,在未納入台灣之星營收情況下,未來台灣大營收就可望突破2,000億元,不是今年就是明年。
他指出,除行動業務、momo電商、家用寬頻三大成長引擎持續衝刺,更在科技電信的航空母艦打造三大次世代戰機,包含mo幣生態圈、遊戲、電信金融,就是推升未來營運成長關鍵。
台灣大指出,以電信串聯電商,攜手momo發揮綜效,推出「mo幣多」獨門專案。積極推動遊戲發行事業,2020年與全球開發商Riot Games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在台獨家代理合作夥伴。
近期更跨足TelcoFin電信金融服務,發展電信個人信用經濟,推出第三架戰機「大哥付 你分期」,登錄momo後,上線當日8.5小時交易額突破百萬元,短短二周使用人數超過3,000人,預計2024年後擴大服務對象至全台消費者。
獲利方面,林之晨強調,營收規模放大,獲利自然成長,未來台灣 大的絕對獲利金額一定會成長,並朝每年雙位數增長為目標。另外, 合併台灣之星的基準日一年後,台灣之星將開始挹注台灣大獲利。
至於三大戰略業務的策略布局,除擴大mo幣生態圈、長線布局遊戲 事業、還將跨足電信金融推出電信業首家先買後付「大哥付你分期」 。合併台灣之星之後,「新台灣大」的用戶規模將超過980萬接近千 萬,未來將運用豐富的數據資料庫及先進AI人工智慧,拓展多元服務 。
林之晨表示,電信事業在4G時代就進入完全競爭市場,499之亂成 為ARPU下降、影響獲利的濫觴,不過5G時代開啟新局,台灣大善用電 信本業的祖產,包括超過700萬用戶、品牌與客戶信任、電信帳單代 收服務、逾700家實體通路、上千人的客服團隊,加上海量大數據、 資安保護,賦能集團科技事業發展。展望未來,台灣大將在「超5G」 方針下推動Telco+Tech策略,加速推動科技事業。
台灣大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突破1,7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2023 年第一季行動服務營收達125.6億元,為2019年第三季後新高。mo幣 多、Disney+、好速成雙與OP響樂生活等獨門方案持續輸出動能,占 智慧型手機用戶比重已近2成。
針對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一案,林之晨強調,希望儘快獲得公平會 及證交所、證期局等單位核准,以T-Mobile與Sprint花了23個月合併 ,「台台併」至今已花了17個月進行審查,行政效率確實有必要提升 ,希望第三季不超過第四季有機會審查通過。
台灣大股東會盛大召開,董事長蔡明忠強調公司加速低碳轉型,透過產業整併提升營收及獲利,並強化在行動業務的領先地位。目前,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的案件正進行公平會審議,預計第四季前可完成。此外,台灣大還有1到2個投資案將近期公佈。為加強5G服務普及,台灣大將透過優質電信服務平台,推動更多5G創新應用,並加速轉型為區域級科技電信公司。林之晨執掌台灣大四年,帶領公司完成第一階段轉型,現正進行第二階段轉型,即加速國際化和區域化布局,並計畫2023年底前在東南亞啟動策略投資及併購行動。今年股東會將改選董事,台灣大新提名五席獨立董事及四席董事均為現任,九席董事全數留任,以借重其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助公司未來發展。台灣大現任獨立董事中,宋學仁連續三屆擔任,其專業能力對公司發展有顯著貢獻,因此仍將提名其擔任獨立董事。
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一案,目前正在公平會審議中,市場推測第四 季之前有機會完成。除此,據了解,台灣大還有一到兩個投資案預定 近期公布。
另外,台灣大將加速5G服務普及,提升股東總報酬,透過更多優質 電信服務平台,讓更多5G創新應用在台灣大的平台上開花結果,以加 快轉型為區域級科技電信公司,創造集團資源綜效。
林之晨2019年上任至今已屆滿四年,今年正邁入第五年,台灣大第 一階段轉型任務已經完成,現正進行第二階段轉型,也就是加速國際 化、區域化布局,瞄準GSEA大東南亞市場,台灣大計畫2023年年底之 前能夠在東南亞啟動策略投資及併購行動。
今年股東會將改選董事,根據新出爐的股東會議程,台灣大新提名 的五席獨立董事以及四席董事均為現任,合計九席,可望在股東會決 議後全數留任,主要希望借重五位獨立董事各自具備財務、投資、豐 富的國際經驗,對台灣大未來啟動策略投資及併購行動等長遠戰略目 標助一臂之力。
台灣大是目前電信三雄中,唯一獨立董事席次過半,五位獨董分別 為曾擔任高盛亞太區副董事長現任嵩全董事長宋學仁、曾任行政院政 務委員現任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電信所特聘教授鐘嘉德、台灣科 技大學管理學院專任特聘教授盧希鵬,曾擔任Starhub首席執行長、 新加坡電腦系統公司首席執行長、太平洋互聯網公司首席執行長,目 前任職於新旋國際公司董事陳東海,以及曾在摩托羅拉擔任亞太區家 庭及網絡移動業務副總裁、現任Christian Action Asia董事萬家樂 。
另外四席董事分別為蔡明忠、富邦金融控股董事長蔡明興、林之晨 、及富邦金控副總經理暨投資管理總處副總處長蔡承儒。
台灣大表示,宋學仁為台灣大現任獨立董事,連續擔任獨立董事任 期已達三屆,台灣大評估其參與董事會情形及提出之建言,以及考量 其具備財務、投資併購及營運管理等專業能力與經驗,對台灣大有明 顯助益,因此,仍續提名其擔任台灣大獨立董事。
台灣大(3045)最近舉辦了一場法說會,總經理林之晨在會上公布了2023年的營運目標,其中兩大重點引人矚目。首先,他提到在取得相關主管機關的核准後,將順利完成與台灣之星的整併。其次,他強調將深化「電信+科技」的業務策略,透過舉辦電競賽事、發展電信金融等多元服務,以及利用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不斷增加用戶數、豐富數據資料庫,以創造更多營收。 在股利分派方面,台灣大董事會於5月3日決議分派現金股利合計121億元,換算殖利率約為4.2%。每股現金股利為4.3元,而扣除子公司持有股份後,台灣大仍有372億元的法定盈餘公積及資本公積可供未來配發股利。 林之晨對外資法人的詢問表示,4G升5G用戶的穩定成長將持續,並不會很快結束,而5G網路建設的高峰期已經過去。此外,台灣大與台灣之星的董事會已經通過調整換股比例,預計將發行2.04億新股,較原規劃減少股權稀釋近3成,但合併案仍需取得公平會及證券主管機關的核准。 台灣大第一季的合併營收達430.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稅後純益為27.1億元,EPS為0.96元。其中,行動服務營收成長5.4%,智慧型手機月租用戶ARPU達到697元,月退租率下降至0.71%。台灣大還持續推廣mo幣多、好速成雙、Disney+、OP響樂生活等專案,帶動資費升轉,專案用戶占智慧型手機用戶比例攀升至19%。 在電商方面,momo第一季合併營收年成長10%,主倉與衛星倉總數達到55座,較去年同期增加7座。同時,家用寬頻上網服務的營收也年成長7%。台灣大強調,這三大成長引擎將持續提升其在市場的領導地位,並創造集團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