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票綜合證券(公)公司新聞
台股在四月創下亮麗表現,量價齊揚,月K線拉出連六紅,這股熱潮也帶動了權證市場的熱絡。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證券商單月受託買賣權證總額衝高至869億元,這一數字創下了近年來的新高,月增長達38.2%,年增長則超過200%,累計前四月總額更達2,492億元,年增長率為77.0%。 在權證熱門連結標的方面,前四名都超過100檔,其中傳產原物料族群成為盤面主流,長榮(2603)成功奪得4月冠軍寶座,而群創則位居第二。中鋼一舉躍升至第三名,友達和聯發科則並列第四名。而常見於榜上的台積電和鴻海,在股王大立光退出前十名後,也跟著退出了前十。 證交所的數據顯示,證券商在4月發行了3,651檔權證,總額為268億元,雖然較3月有所下滑,但由於台股行情的熱絡,受託買賣權證金額進一步擴增至869億元,超越去年7月的629億元,也高於2018年當年最高峰的865億元。 累計前四個月,證券商共發行了1.35萬檔權證,較去年同期的9,041檔大增49.5%,但總額1,121億元仍呈現略減情形。受託買賣金額則達2,492億元,年增長率為77.0%。 在4月份證券商受託買賣權證金額排名方面,元大證券以370億元持續領先,永豐金證券則搶回第二名,回升至241億元。凱基證券以225億元位居第三,群益金鼎證券和元富證券分別以203億元和99億元排在第四和第五名。至於統一、富邦、國票、國泰、兆豐等五家券商的受託買賣權證金額則在143億元至249億元之間不等。
在熱門權證連結標的方面,前四名都超過100檔,其中,由於具有漲價題材的傳產原物料族群扮演盤面主流,長榮(2603)擠下台積電,奪得4月冠軍寶座,群創居第二名,從「大牛變蠻牛」的中鋼一舉躍升至第三名,友達、聯發科並列第四名。
第五至第十名依次為臺股指數、聯電、大成鋼、彩晶、萬海、華邦電,常在榜上的台積電、鴻海繼股王大立光後,雙雙退出退出前十名。
證交所資料顯示,證券商4月發行3,651檔權證,總額268億元,均較3月下滑,但受惠於台股行情火熱,受託買賣權證金額進一步擴增至869億元,超越去年7月的629億元,也高於2018年當年最高峰的865億元水準。
累計前4月,證券商共發行1.35萬檔權證,較去年同期的9,041檔大增49.5%,但總額1,121億元仍呈現略減情形,受託買賣金額則達2,492億元,年增77.0%。
證交所統計,4月證券商受託買賣權證金額排名前四名,仍與其他競爭對手差距明顯,其中,元大證券以370億元持續掄元,永豐金證券搶回第二名,回升至241億元,第三至第五名依次為凱基證券225億元、群益金鼎證券203億元、元富證券99億元。
累計前四月受託買賣權證金額來看,元大證券率先突破1,000億元,達1,105億元,第二至第五名為凱基證券670億元、永豐金證券645億元、群益金鼎證券511億元、元富證券290億元。至於統一、富邦、國票、國泰、兆豐等五家券商則在143億元至249億元不等。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了讓投資人更加了解集中交易市場的產品投資策略以及最新的交易制度,特別規劃了一系列的投資講座。從110年5月5日起,這一系列講座將在台北、桃園、台中、彰化、嘉義、台南及高雄等地舉辦,總共44場,讓廣大投資者有機會親自參與。 這些講座不僅會介紹投資策略,還會針對上市商品的總體經濟展望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其中,以「2021年交易新制宣導」為主題的講座,將向投資者詳細解說盤中零股概述等新交易制度。 這次投資講座由證交所與多家知名證券商和投信公司聯合主辦,包括元富證券、統一證券、國票證券、國泰投信、群益投信、元大投信、日盛證券、永豐金證券、富邦投信、富邦證券、元大證券以及華南永昌證券等。講座將分為北中南三區進行,共計44場。 台北場的首場講座將於5月5日舉行,主題將聚焦於2021年的交易制度宣導以及牛年經濟展望與投資策略,講師包括證交所講師和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 投資者若想參加這些講座,可以透過證交所網站進行網路報名。值得注意的是,每場講座的名額有限,台北場次只接受60人報名。由於101大樓的出入管制,證交所人員將在活動當日下午兩點於一樓大廳發放臨時出入證。 對於未能報名至現場的投資者,也可以透過證交所網站同步觀賞講座內容。為了配合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措施,講座將採取實名制,並擴大座位間隔,隨時根據疫情變化調整場次。
證交所表示,每場課程都邀請證券商、投信公司專業經理人主講,針對上市商品的投資策略或總體經濟展望等議題做說明。同時,證交所也將以「2021年交易新制宣導」為主題,向投資人介紹盤中零股概述等交易新制。
此次證交所與元富證券、統一證券、國票證券、國泰投信、群益投信、元大投信、日盛證券、永豐金證券、富邦投信、富邦證券、元大證券暨華南永昌證券聯合主辦投資講座,北中南合計共44場,其中,台北場首場將於5月5日舉辦,以2021年交易制度宣導及牛年經濟展望與投資策略為兩大議題,邀請證交所講師及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主講。
證交所表示,即日起可至交易所網站首頁點選「焦點專區;公告/活動;活動訊息;109年投資講座」報名參加,每場次皆有名額限制,台北場以60人為限,因101大樓出入管制,證交所人員將於活動當日下午兩點於一樓大廳發放臨時出入證,未能報名至現場參加的投資人,也可以到證交所網站同步觀賞節目。
證交所說,惟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以實名制及擴大座位間隔等配套措施,並配合疫情變化隨時調整場次。
受惠於台股3月交易天數恢復正常,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證券商單月受託買賣權證總額重返600億元以上高檔水準,達到628億元,月增長73.4%,年增長85.5%。累計前三月總額則是1,623億元,年增長45.2%。3月份最火紅的前十大權證連結標的,外資多空態度反覆變化,但台積電(2330)依然蟬聯冠軍寶座,連三月獲得散戶及存股族追捧。跨足電動車領域的鴻海躋身第二名,股價創近24年新高的長榮,以及臺股指數同列第三名,發行檔數均超過100檔。第四至第十名則是聯詠、群創、聯發科、立積、聯電、友達、國巨,股王大立光、ABF載板飆股南電都從前十名中退下來。證交所資料顯示,證券商3月發行3,753檔權證,總額達到311億元,受託買賣權證金額回升至628億元,是去年以來第三高,僅次於去年7月的629億元和今年元月的631億元。在3月指數在月線上下高檔震盪的時候,交投依然熱絡。累計前三月,證券商共發行9,869檔權證,比去年同期的6,944檔明顯增加,但總額853億元呈現略減情形,受託買賣金額則達1,623億元,年增長45.2%。根據證交所統計,3月證券商受託買賣權證金額前四名表現,與其他競爭對手有明顯差距,元大證券以281億元居冠,凱基證174億元搶回第二名,第三至第五名依次為永豐金證155億元、群益金鼎證137億元、元富證75億元。累計前三月受託買賣權證金額前五大證券商分別為元大證734億元、凱基證445億元、永豐金證404億元、群益金鼎證307億元、元富證191億元,而統一、富邦、國票、國泰等四家證券商也都突破百億元水準。
3月最熱門的前十大權證連結標的,外資多空態度反覆,但持續獲得散戶及存股族追捧的台積電(2330),連三月蟬聯冠軍寶座,跨足電動車領域獲得正面評價的鴻海躋身第二名,股價創近24年新高的長榮,以及臺股指數同列第三,發行檔數均超過100檔。
第四至第十名依次為聯詠、群創、聯發科、立積、聯電、友達、國巨,股王大立光、ABF載板飆股南電都退出前十名。
證交所資料揭露,證券商3月發行3,753檔權證,總額311億元,受託買賣權證金額回升至628億元,是去年以來第三高,僅次於去年7月的629億元、今年元月的631億元,在3月指數在月線上下高檔震盪之際,交投依舊熱絡。
累計前三月,證券商共發行9,869檔權證,較去年同期的6,944檔明顯增加,但總額853億元呈現略減情形,受託買賣金額則達1,623億元,年增45.2%。
證交所統計,3月證券商受託買賣權證金額前四名表現,持續與其他競爭對手有明顯差距,元大證券仍以281億元居冠,凱基證174億元搶回第二名,第三至第五名依次為永豐金證155億元、群益金鼎證137億元、元富證75億元。
累計前三月受託買賣權證金額前五大證券商分別為元大證734億元、凱基證445億元、永豐金證404億元、群益金鼎證307億元、元富證191億元,至於統一、富邦、國票、國泰等四家證券商也都突破百億元水準。
多家台灣證券公司近日公布了2月的營運狀況,由於今年農曆假期恰逢2月,營業天數不比往年,讓這個月的營運數據相對減少。在眾多公司中,<國票綜合證券>的表現格外引人注目。根據公告,國票證券今年前二月每股賺0.21元,表現穩定。 在整體市場中,大展證券今年來表現最佳,前二月每股純益0.75元,顯示出其強勁的盈利能力。而元大期貨的2月每股純益(EPS)為0.44元,群益期貨則在2月實現每股稅前盈餘0.25元,今年前二月每股稅前盈餘為0.58元,表現不俗。 金控旗下的證券商方面,玉山證券今年前二月每股賺0.67元,元大證券的EPS為0.54元,永豐金證2月EPS達0.13元,前二月每股賺0.38元。日盛證券今年2月每股賺0.32元,表現優於銀行業。群益金鼎證券2月每股賺0.19元,前二月每股賺0.38元,兆豐證券前二月每股賺0.27元。 在中小型證券商中,大展證券今年來表現最優,2月EPS為0.54元,前二月累計每股賺0.75元;宏遠證2月EPS達0.61元,今年前二月每股賺0.36元。大慶證2月雖然每股虧損0.012元,但前二月累計每股賺0.094元。致和證2月EPS為0.699元,前二月則是累計每股虧損0.069元。
期貨商部分,元大期貨前二個月每股純益(EPS)為0.44元。群益期貨2月每股稅前盈餘為0.25元,今年前二月每股稅前盈餘為0.58元。
以金控旗下證券商來看,玉山證券今年前二月每股賺0.67元,元大證券今年前二月的EPS為0.54元。永豐金證2月EPS達0.13元,前二月每股賺0.38元。日盛證券今年2月每股賺0.32元,表現優於銀行。
另外,群益金鼎證券2月每股賺0.19元,前二月每股賺0.38元。兆豐證券前二月每股賺0.27元。國票證券前二月每股賺0.21元。統一證2月EPS達0.074元,前二月每股賺0.392元。
在中小型證券商中,以大展證券今年來表現最優。大展證2月EPS為0.54元,前二月累計每股賺0.75元;宏遠證2月EPS達0.61元,今年前二月每股賺0.36元。
大慶證2月雖然每股虧損0.012元,但前二月累計每股賺0.094元。
致和證2月EPS為0.699元,前二月則是累計每股虧損0.069元。
櫃買中心今(20)日宣布,為鼓勵證券商積極推廣權證及ETF業務,特別舉辦了109年權證及ETF競賽,並頒發了總計近300萬元的獎金,共36家證券商獲獎。這次活動可說是對台灣金融市場的一項重要推動,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證券商表現亮眼吧! 櫃買中心透露,今年上櫃權證申請發行的檔數高達9,782檔,創下歷史新高,相比去年增加了1,758檔,成長幅度達21.91%。為表彰那些在權證發行及推廣方面表現出色的證券商,櫃買中心設立了四大獎項,分別是「權鼓齊鳴獎」、「權履如飛獎」、「權力飛越獎」以及「權民典範獎」。其中,「權力飛越獎」中,國票證獲得了5萬元的獎金,可見其在上櫃權證申請掛牌檔數年增比例上的優異表現。 此外,在ETF市場方面,今年上櫃ETF的總發行規模達到了1兆2,234億元,總成交金額為8,081億元。其中,債券ETF的散眾化成效顯著,累計投資人數已突破5.8萬人,成長42%。而股票ETF的投資人數在三個月內增加了15.4萬人,成長70%,全年度累積投資人數突破37.2萬人。 為表彰對ETF市場貢獻突出的證券商,櫃買中心也設立了三個獎項,分別是「E門豪傑獎」、「E起BOND獎」以及「E定BOND獎」。其中,「E起BOND獎」中,富邦證獲得了10萬元的獎金,顯示其在經紀商總分公司合計買賣人數上的領先地位。 這次權證及ETF競賽的舉辦,不僅表彰了表現優秀的證券商,也對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證券商在權證及ETF市場上創造更多的亮點。
櫃買中心表示,109年上櫃權證申請發行檔數達9,782檔,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較108年增加1,758檔,成長幅度達21.91%,櫃買中心特別選出表現優異的上櫃權證發行人與推廣上櫃權證績效卓著的證券經紀商給予獎勵,分四大項,獎項內容及得獎名單如下:
1.權鼓齊鳴獎(發行上櫃權證掛牌檔數最高前三名):元大證、凱基證、永豐金證,獎金各為20萬元、15萬元、10萬元。
2.權履如飛獎(發行上櫃權證成交量週轉率最高前三名):元大證、凱基證、群益金鼎證,獎金各為20萬元、15萬元、10萬元。
3.權力飛越獎(發行上櫃權證申請掛牌檔數年增比例最高前五名):統一證、麥格理證、群益金鼎證、國票證、元富證,獎金各為15萬元、12萬元、10萬元、5萬元、3萬元。
4.權民典範獎(營業據點上櫃權證受託買賣累計成交金額最高前五名):富邦證中壢分公司、台新證台中分公司、新光證總公司、台新證總公司、中信證高雄分公司,獎金各為15萬元、12萬元、10萬元、5萬元、3萬元。
櫃買中心另表示,109年度ETF上櫃掛牌共有96檔,總發行規模達新台幣1兆2,234億元,總成交金額為新台幣8,081億元,其中債券ETF散眾化成效顯現,今年債券ETF累計投資人數已突破5.8萬人,較去年增加1.7萬人,成長42%;股票ETF投資人數更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增加15.4萬人,成長70%,全年度累積投資人數突破37.2萬人。
櫃買中心為獎勵證券商對於債券ETF及股票ETF交易量的貢獻,選出表現傑出的業者給予獎勵,獎項內容及得獎名單如下:
其中債券ETF分三大項:
1.E門豪傑獎(營業據點累計總成交金額300億以上之最高前三名):元大證總公司、富邦證總公司、凱基證台北分公司,獎金各為10萬元、5萬元、3萬元。
2.E起BOND獎(經紀商總分公司合計買賣人數最多前三名):元大證、富邦證、永豐金證,獎金各為8萬元、5萬元、2萬元。
3.E定BOND獎(經紀商總分公司合計新增定期定額人數最多前二名):富邦證、永豐金證,獎金各為10萬元、6萬元。
另股票ETF分三大項:
1.造市英雄獎(流動量提供者單一檔股票ETF日均成交量達7萬受益單位之前二名):台新證、元大證,獎金各為10萬元、5萬元。
2.大放E彩獎(營業據點股票ETF交易戶數達25戶以上且成交金額最高前五名):凱基證台北分公司、新光證總公司、(牛牛牛)亞證鑫豐分公司、永豐金證台中分公司、玉山證大里分公司,獎金各為9萬元、7萬元、5萬元、3萬元、2萬元。
3.E顯身手獎(營業據點股票ETF成交金額達150萬元以上且日均成交金額成長率最高前五名):國泰證總公司、土地銀行南港分行、凱基證台北分公司、高橋證中壢分公司、合庫證高雄分公司,獎金各為9萬元、7萬元、5萬元、3萬元、2萬元。
台股熱鬧非凡,21家主要券商在2020年合計狂賺509億元,雖然華南永昌證券因衍生性業務虧損36.3億元,但扣除這個因素後,合計獲利還是高達473億元。其中,元大證券以143.99億元的獲利傲視群倫,穩坐龍頭寶座。6家券商的全年每股收益(EPS)超過2元,其中富邦證券、統一證券、凱基證券的EPS分別為2.7元、2.577元、2.53元,成為業界佳話。
業內人士指出,台股在元月的量能不斷擴增,加上萬五上震盪行情,讓證券商得以繼續獲利,從業人員也是滿載而歸。在台股量能回籠的帶動下,營業員的業績實現三級跳,業者的薪水也隨之水漲船高。
22家金控旗下證券商及上市櫃獨立掛牌證券商中,有21家在2020年的稅後盈餘突破500億元,達到509.7億元。元大證券、凱基證券、富邦證券分別以143.99億元、87.11億元、42.2億元的獲利名列前茅。其餘券商的獲利也相當亮眼,永豐金證、日盛證、元富證、兆豐證、國泰證、國票證、康和證的獲利也都超過10億元。
以每股稅後盈餘(EPS)來看,富邦證券以2.7元的EPS高居榜首,統一證券、凱基證券分別以2.577元、2.53元緊追在後。元大證券因股本較大,全年EPS為2.49元,排在第四位。國泰證券及致和證的EPS也高於2元,分別為2.19元、2.004元。
隨著今年元月台股的漲勢持續,大盤指數站上萬五高檔震盪,市場預期本月證券商的業績還會再創新高。這樣的佳績,讓台灣的證券業界對未來充滿信心。
台股熱鬧非凡,2020年21家主要券商合計賺進509億元,即便華南永昌證券虧損36.3億元,合計還是帶來473億元的淨利。其中,元大證券以143.99億元的獲利坐穩了第一把交椅,而富邦證券、統一證券、凱基證券的EPS分別為2.7元、2.577元、2.53元,位列前茅。券商業界普遍認為,台股元月的量能擴增,加上萬五上震盪行情,讓證券商的紅包行情持續延燒,從業人員也開心地迎來了好「薪」年。 隨著台股量能的回籠,營業員們終於脫離了低薪的困境,業績大跳躍,業者的薪水也隨之水漲船高。22家金控旗下的證券商及上市櫃獨立掛牌證券商,除去華南永昌證券的虧損影響,21家證券商的稅後盈餘突破500億元,達到509.7億元。 去年獲利前十二大證券商均超過10億元,其中元大證券獲利最高,凱基證券、富邦證券、統一證券分列二至四名。其餘券商如永豐金證、日盛證券、元富證券、兆豐證券、國泰證券、國票證券、康和證券的獲利也相當亮眼。 以每股稅後盈餘(EPS)來看,富邦證券以2.7元的EPS蟬聯第一,統一證券、凱基證券分居二、三名,元大證券以2.49元的EPS排名第四。國泰證券及致和證券的EPS也高於2元,分別為2.19元、2.004元。康和證券、日盛證券、永豐金證、群益金鼎證、國票證券、合庫證的EPS則依次排列在七到十二名。 今年元月台股繼續上漲,大盤指數站上萬五關口,日均值達3,693億元,較12月高出37%。市場普遍看好本月證券商業績再創高峰。
業者認為,台股元月量能擴增且萬五上震盪行情,證券商持續大賺紅包行情,從業人員喜洋洋。
受惠台股量能回籠的激勵,營業員終於擺脫好「薪」酸的歲月,業績三級跳,業者薪水也同步走高。
22家金控旗下證券商及上市櫃獨立掛牌證券商,扣除華南永昌證券因衍生性業務巨額虧損因素,21家證券商2020年合計稅後盈餘突破500億元、達509.7億餘元,即使併計華南永昌證虧損36.3億餘元,22家合計也大賺473.4億餘元。
統計去年獲利前十二大證券商都超過10億元,元大證143.99億元居首位,二至四名為:凱基證87.11億元、富邦證42.2億元、統一證36.075億元、群益金鼎證35.654億元。
其餘各券商獲利依序為:永豐金證28.17億元、日盛證20.31億元、元富證18.96億元、兆豐證15.47億元、國泰證14.7億元、國票證11.62億元、康和證10.632億元。
如果以股本計算2020年全年每股稅後盈餘(EPS),六家證券商EPS突破1元,以富邦證EPS達2.7元躍居證券商第一名,統一證2.577元、凱基證2.53元,分別二、三名,元大證因股本較大,全年EPS2.49元排第四名,而國泰證及致和證每股獲利也高於2元,EPS各為2.19元、2.004元。
其餘全年EPS七到十二名,依序為:康和證1.78元、日盛證1.76元、永豐金證1.74元、群益金鼎證1.64元、國票證1.45元、合庫證1.4元。
由於今年元月台股延續漲勢行情,大盤指數站上萬五高檔震盪,而以元月迄今的七個營業日的日均值達3,693億餘元,較12月的日均值還高出37%,市場多看好證券商本月業績有機會再衝高表現。
國票金控集團再創佳績,6日盛大舉行搬新家入厝典禮,正式進駐台北市大直的全新集團大樓。這個新家將成為金控母公司及旗下票券、證券、創投、投顧等子、孫公司的共同辦公地點。同時,國票金控也公布了2020年的亮眼財報,全年稅後盈餘達32.4億元,創下成立以來最高紀錄,年成長率達23.4%,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12元,每股淨值則高達13.21元,股價淨值比顯示出明顯的成長空間。 董事長魏啟林在典禮上表示,這座新大樓的購買是在2019年董事會決議的,當時正逢不動產市場低迷,而現在商用不動產的熱絡調漲,讓這個決定顯得格外明智。大樓資產的增值,對於集團來說,是一個新年的一大喜事。 國票金控的獲利成長主要來自於雙引擎的票券及證券子公司。國際票券近年來積極調整授信結構,推廣FRCP(固定利率商業本票)及跨足聯貸業務,並在經營外幣債券業務上取得佳績。魏啟林強調,國際票券還積極響應政府的5+2產業創新計畫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跨入綠能融資業務,為綠能業者提供多元融資及專業諮詢,共同實現政府、生態、綠能業者、農漁民及國票五贏的目標。 國際票券在2020年10月獲得經濟部能源局頒發的「光鐸獎─優良金融服務獎」,成為唯一獲頒此獎的票券業。同時,它還獲得了金融界「奧斯卡」的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最佳票券金融獎。 魏啟林還提到,樂天國際商業銀行的進度符合預期,已於2020年12月取得營業執照,成為台灣第一家純網銀。目前該銀行正在進行集團內試營運,預計將於2021年1月中下旬對外營運。
國票金控集團最近可是喜事连连啊!就在6日,我們親眼目睹了國票綜合證券的搬新家入厝典禮,他們搬進了位於台北市大直的新大樓。這不僅是國票金控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代表著他們對未來的投資與信心。
這座新大樓是2019年董事會決定購買的,當時正逢不動產市場低迷時期,如今商用不動產熱絡調漲,這一決定顯得更加明智。不僅如此,國票金控在2020年全年取得了32.4億元的稅後盈餘,創下了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年成長達23.4%。每股稅後盈餘(EPS)達1.12元,每股淨值更是高達13.21元,股價淨值比具明顯成長空間。
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表示,這樣的成績得益於雙引擎的票券及證券子公司表現亮眼。國際票券近年來積極調整授信結構,拓展FRCP及跨足聯貸業務,外幣債券業務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國際票券更響應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跨入綠能融資業務,與政府、生態、綠能業者、農漁民共同創造五贏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票券在2020年10月獲得經濟部能源局頒發的「光鐸獎─優良金融服務獎」,成為唯一獲獎的票券業,這是對他們努力的一大肯定。同時,他們積極開發外幣債等利基型業務,並榮獲金融界「奧斯卡」的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最佳票券金融獎。
另外,樂天國際商業銀行的進度也按預期進行,2020年12月已取得營業執照,成為台灣第一家純網銀。目前正進行集團內試營運,預計2021年1月中下旬對外營運。這也是國票金控拓展金融服務版圖的重要一步。
國票金表示,新大樓是2019年董事會決議購買集團大樓,購入時間點正是不動產低迷時期,在目前商用不動產一遍熱絡調漲下,凸顯當時董事會的決定明智,大樓資產增值成新年一大喜事。
國票金2020年全年稅後盈餘32.4億元,創金控成立以來最高紀錄,年成長23.4%,每股稅後盈餘(EPS)達1.12元,每股淨值來到13.21元、高於市價,股價淨值比具成長空間。
國票金董事長魏啟林指出,2020年獲利成長得力於雙引擎的票券及證券子公司營運表現優異,國際票券授信業務近年積極調整授信結構,推展FRCP(固定利率商業本票)及跨足聯貸業務,經營外幣債券業務有成,養券及部位操作得宜,實現資本利得,獲利優於2019年表現。
國際票券響應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跨入綠能融資業務,提供綠能業者多元融資及專業諮詢,共同創造政府、生態、綠能業者、農漁民及國票五贏的目標。
魏啟林強調,國際票券2020年10月獲經濟部能源局頒發「光鐸獎─優良金融服務獎」,為唯一獲頒光鐸獎的票券業,積極開發外幣債等利基型業務,也獲得金融界「奧斯卡」的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最佳票券金融獎。
魏啟林同時說明,樂天國際商業銀行進度符合預期,2020年12月取得營業執照,為台灣第一家純網銀,目前應主管機關要求先進行集團內試營運,預計2021年1月中下旬對外營運。
台股在2020年的最後交易日,展現出強勁的買氣,外資大舉挹注,總計投入268.33億元,這股強勁的買力主要流向了晶圓雙雄、聯發科以及台塑四寶等權值股,結果讓台股指數終場大漲215.65點,以14,687.70點的收盤價創下了歷史新高。今年台股的總漲幅達到2,690點,但外資卻在這段時間內大賣5,356億元,顯示出市場對未來行情的認識正在發生變化。 在資金行情的加持下,台股市值在今年大增9.18兆元,創下了新紀錄。不過,三大法人賣超上市股票逾6,725億元,成為市場上的最大受害者。這一週,外資對台股的布局達到了385億元,他們傾向於投資那些具有潛在紅包行情的績優股,如華邦電、台積電、晶豪科等半導體股,以及國巨、華新科等被動元件股,還有開發金、永豐金、國泰金、元大金等金融股。 近期,大摩、高盛證券、摩根大通、匯豐證券及凱基證券等國際投行對國巨給出了650元的最高目標價,而華新科則受到國內本土法人的青睞,統一投顧、第一金投顧、國票證券、元富投顧及兆豐投顧等均給予了270元的目標價,這些都是基於對5G智慧機、5G設備及車用電子潛在商機的看好。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分析,今年台股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強烈的表現,是因為低利率、資金氾濫、台灣的高經濟成長率以及各種涨价題材的盛行。他還提到,外資在30日的買超中,有四分之一的資金來自上市櫃公司海外的轉投資布局,而剩下的四分之三則是正統的主動式及被動式資金,這是投資者應該關注的標的。 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則認為,今年台股的漲幅已經相當大,多頭氣勢強勁,因此2021年那些營運有轉機及營運具爆發力的個股將是法人的持股重點,特別是那些營運和股價都處於低基期的產業。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指出,外資在30日大買上市股票268億元,使得淨空單降至6,000口,期現貨全面翻多。他認為,這次外資法人提前卡位紅包行情,30日的資金點火讓大型傳產金融權值股帶動指數一路向上拉升,創下了期現貨同步新高紀錄。未來的觀察重點將集中在大立光及台積電的法說會議,以及美股的財報等,預計台股行情有望繼續向上震盪攻堅。
台股在2020年的最後交易日再創歷史新高,這主要得益於外資的大幅買入。根據數據,外資在30日單日買入台股達268.33億元,主要聚焦於晶圓雙雄、聯發科及台塑四寶等權值股,這一買入行為直接推升了台股指數終場大漲215.65點,收盤於14,687.70點,再創歷史新高。 雖然今年台股總體上漲了2,690點,但外資卻大賣5,356億元,這顯示了市場對未來行情的預測存在分歧。不過,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外資卻對台股進行了大量的布局,他們看好2021年具有紅包行情的績優股,包括華邦電、台積電、晶豪科等半導體股,以及國巨、華新科等被動元件股。 國巨、華新科等股在近期受到了多家機構的看好,其中匯豐證券給予國巨650元的目標價,而華新科則受到元富投顧等機構的看好,目標價達270元。這些機構的看好多來自於對5G智慧機、5G設備及車用電子潛在商機的看好。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分析,今年台股上漲的動力來自於低利率、資金氾濱、台灣的高經濟成長率以及市場對於漲價題材的熱情。他強調,上市櫃公司手上的資金充沛,並積極進行作帳,這也是外資買超的原因之一。 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則認為,2021年法人持股的重點將會是那些營運有轉機和具有爆發力的個股,尤其是那些今年營運和股價都處於低基期的產業。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則指出,外資在30日的大幅買入,使得淨空單降至6,000口,期現貨全面翻多。他預計,在1月7日大立光及14日台積電法說、美股財報等事件後,台股行情有望繼續向上震盪攻堅。
2020年台股在資金行情加持下,市值大增9.18兆元,創新猷,但三大法人賣超上市逾6,725億元,成為最大受害者。外資本周「牛」轉乾坤加碼台股385億元,布局2021年具紅包行情的績優股,包括半導體的華邦電、台積電、晶豪科;被動元件的國巨、華新科;金融股的開發金、永豐金、國泰金、元大金;塑化的南亞、台塑及貨櫃航運的陽明及萬海等個股。
今年12月以來有大摩、高盛證券、摩根大通、匯豐證券及凱基證券喊多國巨,最高目標價是匯豐證券給予650元,華新科則受到國內本土法人青睞,有統一投顧、第一金投顧、國票證券、元富投顧及兆豐投顧喊多華新科,最高是元富給予270元的目標價,給予買進理由看好5G智慧機、5G設備及車用電子的潛在商機。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表示,今年因低利率、資金氾濫、台灣的高經濟成長率及適逢漲價題材盛行,上市櫃公司手上資金充沛,順勢積極進行作帳,30日外資買超台股逾260餘億元的其中有四分一的資金研判屬於上市櫃公司海外的轉投資布局,至於四分之三屬於正統的主動式及被動式的資金,這是投資人可關注的標的。
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認為,今年台股上漲2,690點,漲幅22.43%,基於漲幅已大及多頭氣勢強勁,2021年營運有轉機及營運具爆發力個股是法人持股重點,尤其今年營運低基期、股價低基期的產業,此時法人介入的風險較低。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指出,外資30日大買上市268億元,淨空單降至6,000口,期現貨全面翻多,主要是台股指數看回不回,外資法人提前卡位紅包行情,30日適逢周選擇權及富台期結算,資金點火大型傳產金融權值股,帶動指數一路向上拉升,創下期現貨同步新高紀錄。後續觀察重點在1月7日大立光及14日台積電法說、美股財報等,台股行情有望續向上震盪攻堅。
國票綜合證券今(11)日辦理耀登(3138)上市掛牌典禮,這家以天線起家的公司,近年來不斷擴大業務範圍,涉足泛5G技術發展,如今成功掛牌,股價一開始就開紅盤,收盤時甚至飆升至87元,漲幅高達89%,成為市場焦點。董事長張玉斌、副總經理湯嘉倫及營運總處暨財會部協理溫文聖親臨現場,與主辦承銷商國票綜合證券董事長洪三雄及簽證會計師呂莉莉共同慶祝,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許璋瑤、總經理簡立忠也出席助陣。 國票綜合證券今年承銷的IPO案已有2件,截至目前,總承銷件數達12件,總承銷金額超過41億元,在市場上排名第四,表現亮眼。該公司更在資本市場部獲得《經理人月刊》頒發的2020年「百大MVP經理人」團隊獎,這顯示其專業承銷能力受到業界肯定。 耀登以天線研發設計為基礎,逐漸擴展至量產、儀器設備代理和產品測試認證,這三大核心業務分別佔比32%、39%、29%,成為台灣首家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務的天線廠商。未來,耀登將著重於軟硬體整合,為市場帶來更多創新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