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宸鴻光電科技公司新聞
泓德能源以資通訊技術整合、能源系統管理與靈活的電力調度服務,結合全球知名電子製造品牌宸鴻光電與機電工程大廠士林電機,提供大型儲能設備全方位整合服務。三強聯手,合作籌組儲能國家隊,目標打進世界盃。
泓德董事長謝源一表示,淨零碳排成為世界趨勢,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逐年增長,要讓台灣電力系統的供需同時具備彈性與韌性,最關鍵的兩件事情就是儲能及從負載端著手做好用電管理。因此,泓德能源邀請宸鴻光電、士林電機發揮各自專業能力,籌組儲能國家隊,未來透過策略合作將服務銷售至日本、美國等地,打進國際市場。
宸鴻光電為全球觸控技術領導廠商,具備豐富精密機光電製造經驗,協助國際品牌蘋果、微軟、特斯拉等客戶進行研發、製造與新產品導入,並針對利基型客戶提供供應鏈管理,因應節能減碳趨勢,近年也積極布局利基型電動車及綠能發電相關投資。
士林電機專注研發及製造電力相關產品,擁有超過60年深厚根基與卓越技術,近年積極朝綠能領域發展,提供綠電建置與發電一條龍服務。宸鴻光電與士林電機目前皆為泓德能源股東,同時密切合作共同打造最安全、穩定、有效率的儲能系統整合服務。
泓德總經理周仕昌表示,過往台灣再生能源的電力成本高,隨著太陽能發電成本不斷降低,電池成本也持續下降並達到規模生產,大量應用在電動車及儲能系統,有機會達到平價上網的契機。
智慧電力公司需要好的儲能方案,泓德能源購地建廠,邀請擁有電子製造管理專長的宸鴻光電與擁有PCS的士林電機,落實儲能設備在地化。提供更即時服務,為地方帶來工作機會與運維商機。
泓德董事長謝源一表示,淨零碳排成為世界趨勢,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逐年增長,要讓台灣電力系統的供需同時具備彈性與韌性,最關鍵的兩件事情就是儲能及從負載端著手做好用電管理。因此,泓德能源邀請宸鴻光電、士林電機發揮各自專業能力,籌組儲能國家隊,未來透過策略合作將服務銷售至日本、美國等地,打進國際市場。
宸鴻光電為全球觸控技術領導廠商,具備豐富精密機光電製造經驗,協助國際品牌蘋果、微軟、特斯拉等客戶進行研發、製造與新產品導入,並針對利基型客戶提供供應鏈管理,因應節能減碳趨勢,近年也積極布局利基型電動車及綠能發電相關投資。
士林電機專注研發及製造電力相關產品,擁有超過60年深厚根基與卓越技術,近年積極朝綠能領域發展,提供綠電建置與發電一條龍服務。宸鴻光電與士林電機目前皆為泓德能源股東,同時密切合作共同打造最安全、穩定、有效率的儲能系統整合服務。
泓德總經理周仕昌表示,過往台灣再生能源的電力成本高,隨著太陽能發電成本不斷降低,電池成本也持續下降並達到規模生產,大量應用在電動車及儲能系統,有機會達到平價上網的契機。
智慧電力公司需要好的儲能方案,泓德能源購地建廠,邀請擁有電子製造管理專長的宸鴻光電與擁有PCS的士林電機,落實儲能設備在地化。提供更即時服務,為地方帶來工作機會與運維商機。
台灣觸控技術領導品牌宸鴻光電以「觸動.感動Touch and be Touched」為名,與天來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天下雜誌共同合作,首度舉辦國際攝影大賽,以「台灣」有關的人、事、物為攝影主題,捕捉台灣在全世界綻放的魅力,從心出發觸動世界。
因應行動科技的潮流與趨勢,「觸動.感動」國際攝影大賽除專業攝影組外,主辦單位特別增設行動組,開放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攝影照片投稿,借此鼓勵大家透過隨手的行動裝置,記錄身邊的人事物,發掘生活角落的小確幸,打破以往科技帶給人們的冷漠與疏離感。
宸鴻光電科技董事長江朝瑞表示,全球超過18億人口使用智慧行動裝置,身為觸控光電領導品牌,期許透過觸控技術的發展,創造出能夠觸動世界、感動人心的科技,這次以「Touch and be Touched」為主題,舉辦「觸動.感動」國際攝影大賽,除看見了許多觸動人心的畫面,更被畫面背後的故事所感動,未來將繼續舉辦此類活動,讓更多屬於台灣的觸動感動被記錄下來。
天來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劉詩亮表示,透過觸動與感動的攝影主題,將台灣的各種角度的面向得以真實呈現,而宸鴻光電透過天來基金會的成立,希冀能夠整合資源,以持續關懷社會,回饋台灣鄉土,將來能夠提供更多文化藝術體驗,催生更多優質的藝文活動。
因應行動科技的潮流與趨勢,「觸動.感動」國際攝影大賽除專業攝影組外,主辦單位特別增設行動組,開放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攝影照片投稿,借此鼓勵大家透過隨手的行動裝置,記錄身邊的人事物,發掘生活角落的小確幸,打破以往科技帶給人們的冷漠與疏離感。
宸鴻光電科技董事長江朝瑞表示,全球超過18億人口使用智慧行動裝置,身為觸控光電領導品牌,期許透過觸控技術的發展,創造出能夠觸動世界、感動人心的科技,這次以「Touch and be Touched」為主題,舉辦「觸動.感動」國際攝影大賽,除看見了許多觸動人心的畫面,更被畫面背後的故事所感動,未來將繼續舉辦此類活動,讓更多屬於台灣的觸動感動被記錄下來。
天來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劉詩亮表示,透過觸動與感動的攝影主題,將台灣的各種角度的面向得以真實呈現,而宸鴻光電透過天來基金會的成立,希冀能夠整合資源,以持續關懷社會,回饋台灣鄉土,將來能夠提供更多文化藝術體驗,催生更多優質的藝文活動。
「Living Green」呼聲高漲,光電科技又將扮演重要角色,台北國際光電週與台灣平面顯示器展發揮綜效,讓台灣的光電產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以下為專訪光電協進會董事長石大成之觀展重點。
問:今年展覽有何特色、主題?
答:除第21屆的「國際光電大展」外,今年「台灣光通訊寬頻展」邀集約20家會員廠商共同展示,呈現台灣光通訊產業在雲端時代的商機。今年海峽兩岸光電展,PIDA將與大陸商務部外貿促進中心簽訂MOU,加強兩岸LED照明產業合作。而台灣LED照明展則匯集250家來自台灣及海外重要的LED上、中、下游及燈具製造商,近800個攤位,展示LED相關的檢測設備、材料元件及照明燈具。另外,台灣太陽光電展中,設立「陽光城市形象館」。本屆台灣平面顯示器展,則邀請到日韓、歐美、大陸等國際大廠與台灣廠商一起打造台灣平面顯示器最大的展覽平台。
問:主辦單位如何促進學界與業界合作,整合雙方能量,加速產業進步?
答:PIDA舉辦的台北國際光電週自2009年設立「前瞻學術展區」開啟產學雙方合作的新契機,至今年已成長近7成,約達40個攤位數,帶給學術界廣大合作商機。除台、成、清、交外,北科、台科大、屏科、雲科大、高應、明志、元智、陽明、逢甲等學校展出最新研發技術,與業界交流,國科會工程處處長李清庭將出席參觀。
問:今年光電週與平顯展代表性的趨勢論壇有那些?
答:今年開展重頭戲,是主辦單位邀請宸鴻科技孫大明總裁演講「後PC時代的觸控技術」,另今年的Display Taiwan論壇邀請到日本出光興產、美國UDC、韓國ETRI、上海天馬微等演講,被視為將主導次世代面板技術的AMOLED的最新技術趨勢。
問:主辦單位如何為台灣的光電業者及國外潛力的買主搭建起供需橋樑?
答:今年平顯展的重要貴賓,是外貿協會邀請到「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白為民,率團與大陸品牌電視大廠來台採購面板。平顯展買主洽談會也邀請到20位重量級國際買主,包括PANASONIC、HITACHI、TOSHIBA、FUTURE ELECTRONICS、ELECTRONICS GMBH、巴西SEMP與保加利亞、波蘭、土耳其、孟加拉等新興國家買主,前來採購。LED照明展部分,LED燈具買主共來自美、德、日、韓、新加坡、印度、土耳其、白俄羅斯、泰國等10餘國家買主。
問:今年展覽有何特色、主題?
答:除第21屆的「國際光電大展」外,今年「台灣光通訊寬頻展」邀集約20家會員廠商共同展示,呈現台灣光通訊產業在雲端時代的商機。今年海峽兩岸光電展,PIDA將與大陸商務部外貿促進中心簽訂MOU,加強兩岸LED照明產業合作。而台灣LED照明展則匯集250家來自台灣及海外重要的LED上、中、下游及燈具製造商,近800個攤位,展示LED相關的檢測設備、材料元件及照明燈具。另外,台灣太陽光電展中,設立「陽光城市形象館」。本屆台灣平面顯示器展,則邀請到日韓、歐美、大陸等國際大廠與台灣廠商一起打造台灣平面顯示器最大的展覽平台。
問:主辦單位如何促進學界與業界合作,整合雙方能量,加速產業進步?
答:PIDA舉辦的台北國際光電週自2009年設立「前瞻學術展區」開啟產學雙方合作的新契機,至今年已成長近7成,約達40個攤位數,帶給學術界廣大合作商機。除台、成、清、交外,北科、台科大、屏科、雲科大、高應、明志、元智、陽明、逢甲等學校展出最新研發技術,與業界交流,國科會工程處處長李清庭將出席參觀。
問:今年光電週與平顯展代表性的趨勢論壇有那些?
答:今年開展重頭戲,是主辦單位邀請宸鴻科技孫大明總裁演講「後PC時代的觸控技術」,另今年的Display Taiwan論壇邀請到日本出光興產、美國UDC、韓國ETRI、上海天馬微等演講,被視為將主導次世代面板技術的AMOLED的最新技術趨勢。
問:主辦單位如何為台灣的光電業者及國外潛力的買主搭建起供需橋樑?
答:今年平顯展的重要貴賓,是外貿協會邀請到「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白為民,率團與大陸品牌電視大廠來台採購面板。平顯展買主洽談會也邀請到20位重量級國際買主,包括PANASONIC、HITACHI、TOSHIBA、FUTURE ELECTRONICS、ELECTRONICS GMBH、巴西SEMP與保加利亞、波蘭、土耳其、孟加拉等新興國家買主,前來採購。LED照明展部分,LED燈具買主共來自美、德、日、韓、新加坡、印度、土耳其、白俄羅斯、泰國等10餘國家買主。
保護玻璃(coverlens)大缺貨,臺龍(6246)新產能11月陸續開 出,已被宸鴻(3673)及彩晶(6116)包下,加上積極整合導光 板與LED燈條等高毛利零組件,華南投顧預估該公司明年每股稅 後純益(EPS)3.03元。
iPhone 與iPad大賣,加上品牌大廠明年陸續推出平板電腦,導致 觸控面板的零組件coverlens出現缺貨。全球主要供應商只有富士光學與藍思旺,這兩家業者連供應給蘋果的量都嚴重不夠,藍思 旺就因為印刷油墨出問題,導致iPhone4白色款至今仍出現嚴重供 貨不足的問題。
臺龍副總郭維椿表示,該公司蘇州宸瀚光電規劃投資1,000萬美元 ,第一期投資200萬美元,第一期產能為25萬片(以3.5吋計算)。若量產順利,明年第一季進行第二期計畫,明年第三季進入第 三期,若以25萬片來算,該公司明年在全球保護玻璃出貨約250萬片,全球市占率只有5%。
他表示,已開發出3.5吋到12吋的保護玻璃,並送樣給宸鴻與彩晶 等客戶,目前只要做的出來,就會被品牌客戶包下產能,而目前 國內有能力供應者只有鴻海集團與臺龍,加上保護玻璃的單價高 ,對挹注公司獲利有很大幫助。
臺龍目前持有宸鴻1,000多張,也是宸鴻的股東之一,加上臺龍自 映像管時代,就與宸鴻往來密切,宸鴻將在月底掛牌上市,臺龍 也坐擁一定的潛在收益。
郭維椿指出,保護玻璃從切割、鑽孔、印刷、強化(或不強化) 到鍍膜等各個工序,每一道工序的良率提升都不容易,這也是目前嚴重缺貨的主因。臺龍因為從背光模組切入,掌握光學核心技 術,加上做了28年的厚膜印刷,對印刷製程非常熟悉,不論是資源、客戶關係與技術均已到位。
臺龍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0.33元,第三季受到面板廠調 降產能利用率的影響,加上匯兌損失,使得營收衰退,但仍將維 持獲利,第四季業績將自谷底反彈,華南投顧估全年EPS近1元, 明年EPS看3.03元。
iPhone 與iPad大賣,加上品牌大廠明年陸續推出平板電腦,導致 觸控面板的零組件coverlens出現缺貨。全球主要供應商只有富士光學與藍思旺,這兩家業者連供應給蘋果的量都嚴重不夠,藍思 旺就因為印刷油墨出問題,導致iPhone4白色款至今仍出現嚴重供 貨不足的問題。
臺龍副總郭維椿表示,該公司蘇州宸瀚光電規劃投資1,000萬美元 ,第一期投資200萬美元,第一期產能為25萬片(以3.5吋計算)。若量產順利,明年第一季進行第二期計畫,明年第三季進入第 三期,若以25萬片來算,該公司明年在全球保護玻璃出貨約250萬片,全球市占率只有5%。
他表示,已開發出3.5吋到12吋的保護玻璃,並送樣給宸鴻與彩晶 等客戶,目前只要做的出來,就會被品牌客戶包下產能,而目前 國內有能力供應者只有鴻海集團與臺龍,加上保護玻璃的單價高 ,對挹注公司獲利有很大幫助。
臺龍目前持有宸鴻1,000多張,也是宸鴻的股東之一,加上臺龍自 映像管時代,就與宸鴻往來密切,宸鴻將在月底掛牌上市,臺龍 也坐擁一定的潛在收益。
郭維椿指出,保護玻璃從切割、鑽孔、印刷、強化(或不強化) 到鍍膜等各個工序,每一道工序的良率提升都不容易,這也是目前嚴重缺貨的主因。臺龍因為從背光模組切入,掌握光學核心技 術,加上做了28年的厚膜印刷,對印刷製程非常熟悉,不論是資源、客戶關係與技術均已到位。
臺龍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0.33元,第三季受到面板廠調 降產能利用率的影響,加上匯兌損失,使得營收衰退,但仍將維 持獲利,第四季業績將自谷底反彈,華南投顧估全年EPS近1元, 明年EPS看3.03元。
市場傳出,觸控面板人氣廠宸鴻(TPK)將在10月29日掛牌,承銷價約220元。外資法人已將目標價上調至600元,預料宸鴻上市後,不僅將帶動與勝華的比價效應,兩大蘋果主力觸控面板供應商也在產能一爭高下,龍頭之爭正式開打。
宸鴻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12.39元,今年上半年EPS6.45元,法人預估,以該公司每季可以賺5元以上的實力,今年EPS挑戰16到19元,明年EPS上看25到30元。由於觸控的本益比高達20倍,因此,外資已喊出目標價600元,使得宸鴻將擠下洋華,成為觸控股王。
法人指出,宸鴻掛牌日與價格,已在上周末規劃完成,本周進入法人詢價圈購階段。由於宸鴻是第一上市,製造總部設在廈門,市場上根本沒有籌碼,可說「一股都求不到」。
宸鴻有高達六成的營收比重來自蘋果,是蘋果觸控面板的第一大供應商,也是全球玻璃電容觸控面板的發明者,第二大客戶則為宏達電,占該公司營收比重約15%。
勝華與宸鴻同為蘋果觸控面板主力供應商,在宸鴻一股難求的情況下,法人轉進勝華,讓該公司股價居高不下。
法人指出,宸鴻一旦上市,將對勝華股價產生衝擊,使得部份投資觸控面板的資金,轉戰到宸鴻。也有法人指出,以宸鴻上市後20億元的股本,上市後股價上看500元,勝華128億元的股本,明年EPS預估在7到8元,其股價至少看70元。
除了比股價之外,兩大玻璃電容觸控面板廠,均為iPhone與iPad的觸控面板主力供應商,雙方也全力咬下蘋果。法人指出,勝華東莞廠的新產能將在第四季陸續開出,其供貨給iPad的比重,可能將超越宸鴻,將首次對宸鴻產生威脅。
宸鴻新產能也在10月陸續開出,預期小尺寸觸控面板產能(3.5吋計算),將由500萬片提升到700萬片,大尺寸產能(9.7吋計算)由100萬片提升到300萬片。
勝華想要取代宸鴻,成為蘋果的第一大觸控供應商,鴻海集團的奇美電也來勢洶洶。奇美電已切入iPhone觸控面板供應鏈,將在明年供貨。甚至友達旗下的達虹,也繼iPad之後,積極切入iPhone的供應鏈。
宸鴻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12.39元,今年上半年EPS6.45元,法人預估,以該公司每季可以賺5元以上的實力,今年EPS挑戰16到19元,明年EPS上看25到30元。由於觸控的本益比高達20倍,因此,外資已喊出目標價600元,使得宸鴻將擠下洋華,成為觸控股王。
法人指出,宸鴻掛牌日與價格,已在上周末規劃完成,本周進入法人詢價圈購階段。由於宸鴻是第一上市,製造總部設在廈門,市場上根本沒有籌碼,可說「一股都求不到」。
宸鴻有高達六成的營收比重來自蘋果,是蘋果觸控面板的第一大供應商,也是全球玻璃電容觸控面板的發明者,第二大客戶則為宏達電,占該公司營收比重約15%。
勝華與宸鴻同為蘋果觸控面板主力供應商,在宸鴻一股難求的情況下,法人轉進勝華,讓該公司股價居高不下。
法人指出,宸鴻一旦上市,將對勝華股價產生衝擊,使得部份投資觸控面板的資金,轉戰到宸鴻。也有法人指出,以宸鴻上市後20億元的股本,上市後股價上看500元,勝華128億元的股本,明年EPS預估在7到8元,其股價至少看70元。
除了比股價之外,兩大玻璃電容觸控面板廠,均為iPhone與iPad的觸控面板主力供應商,雙方也全力咬下蘋果。法人指出,勝華東莞廠的新產能將在第四季陸續開出,其供貨給iPad的比重,可能將超越宸鴻,將首次對宸鴻產生威脅。
宸鴻新產能也在10月陸續開出,預期小尺寸觸控面板產能(3.5吋計算),將由500萬片提升到700萬片,大尺寸產能(9.7吋計算)由100萬片提升到300萬片。
勝華想要取代宸鴻,成為蘋果的第一大觸控供應商,鴻海集團的奇美電也來勢洶洶。奇美電已切入iPhone觸控面板供應鏈,將在明年供貨。甚至友達旗下的達虹,也繼iPad之後,積極切入iPhone的供應鏈。
蘋果iPad熱賣,觸控面板供應商宸鴻下半年產能將再增一至兩倍,零組件商達虹與和鑫的觸控感應器(Sensor)產能,已被蘋果包下;加上明年全球有高達50款平板電腦推出,帶動觸控上下游業者的產能全面吃緊。
業內人士表示,觸控面板供應吃緊恐延燒到明年,除了iPad與iPhone推升需求,明年全球有高達50款的平板電腦要推出,包括三星、戴爾、惠普、RIM與宏碁等品牌廠商,均紛紛宣布將推出相關產品。而平板電腦唯一的輸入裝置,就是那一片薄薄的觸控面板。
宸鴻是iPad與iPhone觸控面板第一供應商,其iPad上半年單月出貨量100萬台,下半年將衝刺產能到200萬至300萬台,新產能將在本月開出,持續推升蘋果觸控概念股的獲利。
宸鴻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12.39元,上半年EPS6.45元,法人預估,今年有挑戰15元以上的實力,明年EPS更上看20到30元。該公司傳出將在10月底上市,掛牌價在250元左右。宸鴻有高達六成的營收比重來自蘋果,也是全球玻璃電容觸控面板龍頭,包括達虹與和鑫的Sensor,均是先出貨給宸鴻,由該公司做成觸控模組後,再出貨給蘋果。
至於蘋果觸控面板第二供應商勝華,其東莞的新產能也在9月陸續開出,開始供貨給蘋果等觸控面板廠,隨著勝華出貨量逐步放大,法人已喊出,該公司單月營收將挑戰100億元。
從供給面來看,全球能供應Sensor的有效產能,只有友達旗下達虹的4.5代廠,以及彩晶旗下和鑫的五代廠,這兩條產線已被蘋果吃下,使得平板電腦品牌廠商擔心供應吃緊,恐影響明年出貨。
為了搶奪iPad的商機,新奇美旗下的4.5代廠,也開始在近期送樣給蘋果。華映總經理林盛昌也宣示,將致力生產IPS的廣視角面板(iPad與iPhone均使用IPS面板),希望能打進蘋果供應鏈。
業內人士表示,觸控面板供應吃緊恐延燒到明年,除了iPad與iPhone推升需求,明年全球有高達50款的平板電腦要推出,包括三星、戴爾、惠普、RIM與宏碁等品牌廠商,均紛紛宣布將推出相關產品。而平板電腦唯一的輸入裝置,就是那一片薄薄的觸控面板。
宸鴻是iPad與iPhone觸控面板第一供應商,其iPad上半年單月出貨量100萬台,下半年將衝刺產能到200萬至300萬台,新產能將在本月開出,持續推升蘋果觸控概念股的獲利。
宸鴻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12.39元,上半年EPS6.45元,法人預估,今年有挑戰15元以上的實力,明年EPS更上看20到30元。該公司傳出將在10月底上市,掛牌價在250元左右。宸鴻有高達六成的營收比重來自蘋果,也是全球玻璃電容觸控面板龍頭,包括達虹與和鑫的Sensor,均是先出貨給宸鴻,由該公司做成觸控模組後,再出貨給蘋果。
至於蘋果觸控面板第二供應商勝華,其東莞的新產能也在9月陸續開出,開始供貨給蘋果等觸控面板廠,隨著勝華出貨量逐步放大,法人已喊出,該公司單月營收將挑戰100億元。
從供給面來看,全球能供應Sensor的有效產能,只有友達旗下達虹的4.5代廠,以及彩晶旗下和鑫的五代廠,這兩條產線已被蘋果吃下,使得平板電腦品牌廠商擔心供應吃緊,恐影響明年出貨。
為了搶奪iPad的商機,新奇美旗下的4.5代廠,也開始在近期送樣給蘋果。華映總經理林盛昌也宣示,將致力生產IPS的廣視角面板(iPad與iPhone均使用IPS面板),希望能打進蘋果供應鏈。
投信及自營商昨(29)日聯手賣超勝華(2384)及和鑫(3049)觸控面板雙雄,賣超各1萬220及2,903張,造成股價雙雙放量跌停。法人表示,不排除部分基金經理人賣勝華等是為了騰出資金改買宸鴻(3673)。國票證券金融市場事業群副總張智超指出,績優觸控面板股TPK宸鴻10月中旬即將上市,市場目常關注這檔個股,隨著勝華及和鑫股價走高,不排除法人會持續賣出勝華、和鑫,買進宸鴻。因此,外資昨天雖然持續買超勝華及和鑫,還是不敵投信及自營商兩大本土法人的沈重賣壓。
據統計,本周來三個交易日,投信及自營商等本土法人合計賣超較多的有:勝華、科風(3043)、中美晶(5483)、國產(2504)及茂迪(6244)等18檔個股,賣超均逾2,500張,主要分散在觸控、太陽能、軟板、金控股等標的。
法人表示,今天是9月最後一天,不排除自營商仍有結帳可能,另要留意投信則可能針對個股調整。
今天是9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德信證券自營部副張煥政表示,根據以往經驗來看,因自營商是追求絕對報酬,今天不排除仍有結帳賣壓出籠。
至於投信就可能是針對個股作調整,例如最近剛買個股可能持續展開作帳,而持股較多的個股要視基本面而定,若基本面較弱的個股可能調節,若基本面仍強的個股,可能續拉高,基於績效考量,也有基金經理人可能砍殺其他基金持股比率較高的個股。
據統計,本周來三個交易日,投信及自營商等本土法人合計賣超較多的有:勝華、科風(3043)、中美晶(5483)、國產(2504)及茂迪(6244)等18檔個股,賣超均逾2,500張,主要分散在觸控、太陽能、軟板、金控股等標的。
法人表示,今天是9月最後一天,不排除自營商仍有結帳可能,另要留意投信則可能針對個股調整。
今天是9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德信證券自營部副張煥政表示,根據以往經驗來看,因自營商是追求絕對報酬,今天不排除仍有結帳賣壓出籠。
至於投信就可能是針對個股作調整,例如最近剛買個股可能持續展開作帳,而持股較多的個股要視基本面而定,若基本面較弱的個股可能調節,若基本面仍強的個股,可能續拉高,基於績效考量,也有基金經理人可能砍殺其他基金持股比率較高的個股。
觸控熱延燒,明年上市的蘋果iPhone 5,傳出考慮採用內嵌式(in cell)的觸控面板,獨家專精於in cell的達虹,成為最有機會吃下iPhone 5觸控面板的供應商,並恐衝擊蘋果原三大主力供應商—宸鴻、奇美電與勝華。
達虹是友達集團旗下觸控面板廠商,先前拿下蘋果iPad平板電腦第一代(9.7吋)與第二代(7吋)的觸控面板訂單,其獨家發展的in cell技術再受蘋果青睞,考慮應用在iPhone 5手機。
蘋果觸控面板的主力供應商為宸鴻,第二供應商為勝華與奇美電。彩晶旗下的和鑫則是為宸鴻代工感應器(Sensor),再出貨給蘋果。
iPhone上市以來所向披靡,iPhone 4 才剛開始擴大全球銷售,市場就已傳出,iPhone 5已規劃明年初上市。從新產品上市時點往前推估,預期iPhone 5的觸控面板供應商,可能會在最近一、兩個月明朗化。
業內人士分析,勝華、奇美電及宸鴻能否持續在蘋果iPhone 5觸控面板訂單中出線,端賴達虹的in cell觸控技術,能否在今年底前,全數解決目前工程上的若干問題。
市場近日傳出,勝華可能在蘋果iPhone 5觸控面板供應商的競爭中鎩羽而歸,但無法證實。業界分析,要推出手機,必須先確認晶片供應商,再陸續確認面板,取得最多訂單的前兩大供應商即逐步浮上檯面。
達虹目前有一座3.5代與一座4.5代彩色濾光片(CF)廠,已全數轉做觸控面板的感應器,該廠在9月改造完畢,就是為了搶進蘋果新單。隨著蘋果iPad今明兩年出貨成長,只要達虹良率提升至一定水準,配合蘋果訂單,帶動該公司營收放大。
勝華今年第二季轉虧為盈,第三季業績逐月走高,主要受惠於觸控面板業務大幅成長,目前觸控面板占勝華營收比重已超過70%。法人預估,勝華今年EPS挑戰1元,2011年EPS上看3元,近期股價已反映到55元以上。
宸鴻預計10月中旬掛牌上市。由於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當道,原本市場預測,宸鴻掛牌價可能達300元,但後來傳出實際承銷掛牌價可能在220元上下。
達虹是友達集團旗下觸控面板廠商,先前拿下蘋果iPad平板電腦第一代(9.7吋)與第二代(7吋)的觸控面板訂單,其獨家發展的in cell技術再受蘋果青睞,考慮應用在iPhone 5手機。
蘋果觸控面板的主力供應商為宸鴻,第二供應商為勝華與奇美電。彩晶旗下的和鑫則是為宸鴻代工感應器(Sensor),再出貨給蘋果。
iPhone上市以來所向披靡,iPhone 4 才剛開始擴大全球銷售,市場就已傳出,iPhone 5已規劃明年初上市。從新產品上市時點往前推估,預期iPhone 5的觸控面板供應商,可能會在最近一、兩個月明朗化。
業內人士分析,勝華、奇美電及宸鴻能否持續在蘋果iPhone 5觸控面板訂單中出線,端賴達虹的in cell觸控技術,能否在今年底前,全數解決目前工程上的若干問題。
市場近日傳出,勝華可能在蘋果iPhone 5觸控面板供應商的競爭中鎩羽而歸,但無法證實。業界分析,要推出手機,必須先確認晶片供應商,再陸續確認面板,取得最多訂單的前兩大供應商即逐步浮上檯面。
達虹目前有一座3.5代與一座4.5代彩色濾光片(CF)廠,已全數轉做觸控面板的感應器,該廠在9月改造完畢,就是為了搶進蘋果新單。隨著蘋果iPad今明兩年出貨成長,只要達虹良率提升至一定水準,配合蘋果訂單,帶動該公司營收放大。
勝華今年第二季轉虧為盈,第三季業績逐月走高,主要受惠於觸控面板業務大幅成長,目前觸控面板占勝華營收比重已超過70%。法人預估,勝華今年EPS挑戰1元,2011年EPS上看3元,近期股價已反映到55元以上。
宸鴻預計10月中旬掛牌上市。由於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當道,原本市場預測,宸鴻掛牌價可能達300元,但後來傳出實際承銷掛牌價可能在220元上下。
群光(2385)昨(28)日公告投資東貝(2499)第3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 1.4億元。據了解,群光擬於今年成立LED(光電)事業部,主攻室內照明市場,未來同集團的藍天(2362)轉投資的中國IT商場百腦匯均將採用自家的 LED產品,群光也將與東貝攜手合作LED照明產品。
據了解,藍天、群光董事長許崑泰本身即有投資LED相關事業,群光藍天集團為了布局具有節能減碳的LED,預計今年將於群光新增LED事業部,主攻室內LED照明,也讓群光的投資事業,從投資觸控面板TPK宸鴻(3673)10億元之外,再跨入LED新事業。
昨日群光首度公告投資東貝,認購其公司債1.4億元,外界預估未來雙方將在照明產品上進一步合作,東貝照明產品有機會打入目前在中國將近有20家分店的百腦匯商城。
百腦匯商城使用LED的數量相當龐大,從外觀招牌、室內照明甚至到提供廠商打廣告的戶外看板均使用LED,加上百腦匯持續獵地擴展店面,每年預計在中國將增加5個分店,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因此群光往上游發展,LED事業部將先滿足百腦匯的需求。
東貝在照明市場穩健布局,法人預估照明事業挹注單月營收可望逐季成長,同時今年在照明市場取得不錯的成績,東貝第2季開始照明貢獻公司的營收表現,每個月都有月增率30至40%的成績,第2季底時照明單月貢獻營收約1.1億元,在日本、歐洲及中國市場的挹注下,法人預估至第4季時,照明單月營收可望達2 到3億元。
東貝董事長吳慶輝日前指出,在面板廠開始打CCFL的庫存之下,面板背光源對LED需求可望明顯成長;面板業開始回補庫存的帶動、加上手持式產品需求上來,東貝第4季營收有機會比第3季成長。
同時吳慶輝表示,東貝已經掌握至年底的訂單狀況,預估下半年營收仍有機會比上半年成長4到5成的水準。
據了解,藍天、群光董事長許崑泰本身即有投資LED相關事業,群光藍天集團為了布局具有節能減碳的LED,預計今年將於群光新增LED事業部,主攻室內LED照明,也讓群光的投資事業,從投資觸控面板TPK宸鴻(3673)10億元之外,再跨入LED新事業。
昨日群光首度公告投資東貝,認購其公司債1.4億元,外界預估未來雙方將在照明產品上進一步合作,東貝照明產品有機會打入目前在中國將近有20家分店的百腦匯商城。
百腦匯商城使用LED的數量相當龐大,從外觀招牌、室內照明甚至到提供廠商打廣告的戶外看板均使用LED,加上百腦匯持續獵地擴展店面,每年預計在中國將增加5個分店,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因此群光往上游發展,LED事業部將先滿足百腦匯的需求。
東貝在照明市場穩健布局,法人預估照明事業挹注單月營收可望逐季成長,同時今年在照明市場取得不錯的成績,東貝第2季開始照明貢獻公司的營收表現,每個月都有月增率30至40%的成績,第2季底時照明單月貢獻營收約1.1億元,在日本、歐洲及中國市場的挹注下,法人預估至第4季時,照明單月營收可望達2 到3億元。
東貝董事長吳慶輝日前指出,在面板廠開始打CCFL的庫存之下,面板背光源對LED需求可望明顯成長;面板業開始回補庫存的帶動、加上手持式產品需求上來,東貝第4季營收有機會比第3季成長。
同時吳慶輝表示,東貝已經掌握至年底的訂單狀況,預估下半年營收仍有機會比上半年成長4到5成的水準。
國內證券市場開放外資投資交易,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了,而且態度是持續放寬管控的。除了偶爾因外資匯入太多資金,卻在股市沒有相對加碼的動作,會引發央行擔心有炒匯之嫌外,證券主管機關的限制已經相對寬鬆了;但沒想到最近卻傳出證期局擬片面限制外資不得參與TDR、第一上市承銷股票之配售,此舉與政府高喊要成為「亞太籌資中心」,明顯背道而馳,用意何在?令人費解!
根據「證券商同業公會證券商承銷或再行銷售有價證券處理辦法」第43之1條規定,證券商辦理初次上市、上櫃及台灣存託憑證初次發行之承銷案件,受理詢價圈購之對象,準用第35條受理競價拍賣對象之規定,下列對象均可以參與:一、年滿二十歲之中華民國國民。二、本國法人及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募集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三、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四、依華僑及外國人投資證券管理辦法規定得投資證券之華僑及外國人。五、行政院開發基金、郵政儲金、公務人員退休撫恤基金、勞工退休基金、勞工保險基金。六、其他經政府核准之對象。
從條文可以發現外資是可以參加第一上市、TDR承銷股票配售的。而證期局卻擬另外設限,除了多此一舉之外,也有損台灣證券市場自由化、國際化的形象。
目前有很多大型電子公司,外資持有比率都已經在5成以上,而且當政策對國外企業透過第一上市、第二上市來台籌資大表歡迎之際,為什麼反而要限制外資不得參與募資呢?
在各券商積極爭取大型外資法人為重要客戶之際,配售承銷股票、TDR是一種商業手段,而在中國泰山科技TDR、宸鴻、奇景光電、TPK這些近期熱門的第一、第二上市標的即將陸續掛牌前夕,證期局卻這個時候做出限制外資不得參與配售的解釋,對發行市場的殺傷力顯而易見,也無怪乎部份承銷商要跳腳。
根據「證券商同業公會證券商承銷或再行銷售有價證券處理辦法」第43之1條規定,證券商辦理初次上市、上櫃及台灣存託憑證初次發行之承銷案件,受理詢價圈購之對象,準用第35條受理競價拍賣對象之規定,下列對象均可以參與:一、年滿二十歲之中華民國國民。二、本國法人及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募集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三、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四、依華僑及外國人投資證券管理辦法規定得投資證券之華僑及外國人。五、行政院開發基金、郵政儲金、公務人員退休撫恤基金、勞工退休基金、勞工保險基金。六、其他經政府核准之對象。
從條文可以發現外資是可以參加第一上市、TDR承銷股票配售的。而證期局卻擬另外設限,除了多此一舉之外,也有損台灣證券市場自由化、國際化的形象。
目前有很多大型電子公司,外資持有比率都已經在5成以上,而且當政策對國外企業透過第一上市、第二上市來台籌資大表歡迎之際,為什麼反而要限制外資不得參與募資呢?
在各券商積極爭取大型外資法人為重要客戶之際,配售承銷股票、TDR是一種商業手段,而在中國泰山科技TDR、宸鴻、奇景光電、TPK這些近期熱門的第一、第二上市標的即將陸續掛牌前夕,證期局卻這個時候做出限制外資不得參與配售的解釋,對發行市場的殺傷力顯而易見,也無怪乎部份承銷商要跳腳。
台股第四季有兩大重量級IPO案最吸引外資圈注意,其中科技股為供應蘋果手機觸控面板的宸鴻(3673),傳產股則為年底預計將在中國展店190家的美食達人(2723)、也就是台灣消費者熟悉的85度C,後者更被麥格理資本證券定位為「支撐傳產股於選前多頭投資氛圍不墜」指標。
過去市場對於美食達人認識不多,更遑論外資圈。據了解,當初美食達人打算在台港兩地擇一上市,後來評估結果、決定在台上市,由於中國旺旺、康師傅等中國食品股回台掛牌成績斐然,更增添美食達人回台掛牌信心。
美食達人回台上市案之所以受到外界關注,無非是背後所代表的中國龐大內需商機,之前到上海了解中國85度C營運狀況的麥格理資本證券傳統產業分析師黃曉齡指出,美食達人快速展店策略,將是未來幾年推升獲利成長的重大關鍵,目前暫定以每年100家速度在中國展店,2010年3月中國已有 110家直營店、2010年底將來到190家,其中北京、深圳、成都等地的展店時間表分別為2010年下半年、2011年、2011年下半年,至於美國第二家店,預計在2010年下半年開。
黃曉齡認為,美食達人與中國其他競爭對手最大的差距在於新鮮烘焙產品比重,前者高達90%、後者平均則僅有20%,因此,美食達人產品價格可高出約10%至20%。
至於美食達人的股東結構,創辦人吳政學與員工持股85%,外資股東佔15%,主要包括匯豐銀行6.8%、馬丁可利(Martin Currie)2%、味千(中國)控股2%。黃曉齡表示,味千(中國)行政總裁潘慰更說明投資美食達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其「營運地點小」、「產品週轉快」、「每單位地點營運效率高」特性,和味千(中國)營運模式非常類似。
至於美食達人財報,黃曉齡指出,2009年營收62億元(年成長率78%),淨利7.5億元、每股獲利10.6元;2010年第一季營收20億元與淨利1.93億元(每股獲利2.4元)則分別較去(2009)年同期成長57%與13%。
過去市場對於美食達人認識不多,更遑論外資圈。據了解,當初美食達人打算在台港兩地擇一上市,後來評估結果、決定在台上市,由於中國旺旺、康師傅等中國食品股回台掛牌成績斐然,更增添美食達人回台掛牌信心。
美食達人回台上市案之所以受到外界關注,無非是背後所代表的中國龐大內需商機,之前到上海了解中國85度C營運狀況的麥格理資本證券傳統產業分析師黃曉齡指出,美食達人快速展店策略,將是未來幾年推升獲利成長的重大關鍵,目前暫定以每年100家速度在中國展店,2010年3月中國已有 110家直營店、2010年底將來到190家,其中北京、深圳、成都等地的展店時間表分別為2010年下半年、2011年、2011年下半年,至於美國第二家店,預計在2010年下半年開。
黃曉齡認為,美食達人與中國其他競爭對手最大的差距在於新鮮烘焙產品比重,前者高達90%、後者平均則僅有20%,因此,美食達人產品價格可高出約10%至20%。
至於美食達人的股東結構,創辦人吳政學與員工持股85%,外資股東佔15%,主要包括匯豐銀行6.8%、馬丁可利(Martin Currie)2%、味千(中國)控股2%。黃曉齡表示,味千(中國)行政總裁潘慰更說明投資美食達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其「營運地點小」、「產品週轉快」、「每單位地點營運效率高」特性,和味千(中國)營運模式非常類似。
至於美食達人財報,黃曉齡指出,2009年營收62億元(年成長率78%),淨利7.5億元、每股獲利10.6元;2010年第一季營收20億元與淨利1.93億元(每股獲利2.4元)則分別較去(2009)年同期成長57%與13%。
近年來觸控面板成為眾所矚目的投資標的,尤其是洋華2009年3月在一片景氣低迷中,以每股新台幣87元掛牌,一掛牌就漲上200元高價,成為觸控面板的股王,同時也帶動新一波觸控廠的掛牌熱潮,其中更包括赴大陸投資的宸鴻,也於近期可望正式在台第一上市。
洋華由於資本額小,僅13.22億元,加上獲利表現亮眼,因此每股盈餘高居觸控面板廠之冠;宸鴻以玻璃電容為主,設備投資金額龐大,預計掛牌時的資本額為 22億元,也較洋華大,但以2010年上半稅後淨利表現來說,宸鴻獲利表現並不遜於洋華,此外,宸鴻的產品為玻璃電容,其在技術以及投資門檻方面,也相對洋華等以薄膜為基材的觸控面板廠更具優勢。
洋華由於資本額小,僅13.22億元,加上獲利表現亮眼,因此每股盈餘高居觸控面板廠之冠;宸鴻以玻璃電容為主,設備投資金額龐大,預計掛牌時的資本額為 22億元,也較洋華大,但以2010年上半稅後淨利表現來說,宸鴻獲利表現並不遜於洋華,此外,宸鴻的產品為玻璃電容,其在技術以及投資門檻方面,也相對洋華等以薄膜為基材的觸控面板廠更具優勢。
鴻海(2317)旗下ITO導電玻璃大廠正達(3149)第三季營收將較第二季成長六成,目前產能均已滿載,新產能將在年底與明年第一季陸續開出,配合蘋果第二代iPad 訂單陸續出貨,為業績增添新成長動能。
正達是蘋果觸控面板所使用的ITO導電玻璃,以及強化玻璃的主要供應商。正達總經理江嘉斌昨(16)日表示,無法評論客戶動向,目前該公司產能滿載,良率在80%至85%,,預估9月業績將與8月持平。
法人預估,正達9月營收可達3億元,第三季營收接近8.5億至9億元,較第二季增加60%。因應觸控面板客戶需求成長,正達在兩岸同步擴充產能,預估新產能將於今年底到明年第一季,陸續開出,為業績增添新動能。
目前正達最大客戶為鴻海集團、宸鴻(TPK)、和鑫(3049)、勝華(2384)、友達(2409)旗下達虹(8056)等。這些都是蘋果的觸控面板供應鏈。
正達目前在南科一廠的強化玻璃產能(以五代玻璃計算),每月產能可達5萬片。興建中的南科二廠,規劃產能也是5萬片,預計2011年第一季投產。
至於苗栗廠現在共有四個爐,以五代玻璃計算,每月產能可達3 至4萬片左右。位於深圳龍華廠區內的深圳新廠宏富達光電,第一期投資金額約480萬美元,預估明年第一季投產。在新產能於年底及明年出陸續開出後,可望帶動業績進一步成長。
市場近期傳出,觸控面板因關鍵零組件問題而供應緊俏,江嘉斌說,正達的產能都依據客戶的訂單在規劃,都有滿足客戶需求,但問題是下游觸控面板貼合良率是否有跟上。因此即使有觸控面板模組的缺口,關鍵不在ITO玻璃,而是電容式觸控面板廠的良率和供應量。
正達是蘋果觸控面板所使用的ITO導電玻璃,以及強化玻璃的主要供應商。正達總經理江嘉斌昨(16)日表示,無法評論客戶動向,目前該公司產能滿載,良率在80%至85%,,預估9月業績將與8月持平。
法人預估,正達9月營收可達3億元,第三季營收接近8.5億至9億元,較第二季增加60%。因應觸控面板客戶需求成長,正達在兩岸同步擴充產能,預估新產能將於今年底到明年第一季,陸續開出,為業績增添新動能。
目前正達最大客戶為鴻海集團、宸鴻(TPK)、和鑫(3049)、勝華(2384)、友達(2409)旗下達虹(8056)等。這些都是蘋果的觸控面板供應鏈。
正達目前在南科一廠的強化玻璃產能(以五代玻璃計算),每月產能可達5萬片。興建中的南科二廠,規劃產能也是5萬片,預計2011年第一季投產。
至於苗栗廠現在共有四個爐,以五代玻璃計算,每月產能可達3 至4萬片左右。位於深圳龍華廠區內的深圳新廠宏富達光電,第一期投資金額約480萬美元,預估明年第一季投產。在新產能於年底及明年出陸續開出後,可望帶動業績進一步成長。
市場近期傳出,觸控面板因關鍵零組件問題而供應緊俏,江嘉斌說,正達的產能都依據客戶的訂單在規劃,都有滿足客戶需求,但問題是下游觸控面板貼合良率是否有跟上。因此即使有觸控面板模組的缺口,關鍵不在ITO玻璃,而是電容式觸控面板廠的良率和供應量。
宏達電持續推出新款手機,宣誓與蘋果電腦的iPhone互別苗頭,身為宏達電觸控面板供應商的洋華(3622)、介面(3584)、TPK宸鴻(3673)可望跟著受惠,其中宸鴻更是蘋果、宏達電通吃。
宏達電出貨攀高、加上觸控面板在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大增,帶動洋華、介面等觸控面板相關零組件廠第3季營收暢旺,領先其他電子族群、第3季可望繳出單季營收新高水準。
介面與洋華均指出,8月在智慧型手機出貨攀高的帶動下,營收回升到往年出貨旺季,因此單月營收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9月在新產能開出加上客戶持續拉貨,單月營收有機會續創新高。
洋華預期在手機應用面板出貨旺季支持下,加上中尺寸(7吋、10吋)觸控面板已開始小量出貨,洋華今年第3季營收上看47億元,可望較上季成長10%到15%。
介面董事長葉裕洲日前也表示,介面也開始打入平板電腦的供應鏈當中,10.1吋的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已於8月出貨,部分7吋、9吋的案子也在進行;預估供應平板電腦使用的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出貨將明顯攀高,今年下半年投射式電容占營收比重將達45%,與電阻式的45%相當。
葉裕洲也指出,今年下半年主要客戶如宏達電等許多案子均在進行,法人預估介面第3季營收可望達15-16億元,營收季增率高達40%至 50%以上,單季營收成長幅度將高於其他觸控面板廠。洋華近5個交易日以來備受外資關注,外資積極買超達2,611張,介面也在三大法人買盤進駐下,昨(15)日股價衝上漲停,收在每股133.5元的歷史新高價,累計5個交易日以來外資買進736張、投信大舉吃下2,252張,自營商也包下227張。
宏達電出貨攀高、加上觸控面板在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大增,帶動洋華、介面等觸控面板相關零組件廠第3季營收暢旺,領先其他電子族群、第3季可望繳出單季營收新高水準。
介面與洋華均指出,8月在智慧型手機出貨攀高的帶動下,營收回升到往年出貨旺季,因此單月營收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9月在新產能開出加上客戶持續拉貨,單月營收有機會續創新高。
洋華預期在手機應用面板出貨旺季支持下,加上中尺寸(7吋、10吋)觸控面板已開始小量出貨,洋華今年第3季營收上看47億元,可望較上季成長10%到15%。
介面董事長葉裕洲日前也表示,介面也開始打入平板電腦的供應鏈當中,10.1吋的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已於8月出貨,部分7吋、9吋的案子也在進行;預估供應平板電腦使用的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出貨將明顯攀高,今年下半年投射式電容占營收比重將達45%,與電阻式的45%相當。
葉裕洲也指出,今年下半年主要客戶如宏達電等許多案子均在進行,法人預估介面第3季營收可望達15-16億元,營收季增率高達40%至 50%以上,單季營收成長幅度將高於其他觸控面板廠。洋華近5個交易日以來備受外資關注,外資積極買超達2,611張,介面也在三大法人買盤進駐下,昨(15)日股價衝上漲停,收在每股133.5元的歷史新高價,累計5個交易日以來外資買進736張、投信大舉吃下2,252張,自營商也包下227張。
巨路(6192)跨入「工廠有害氣體控制」領域,從製造具備耐300度高溫的氟化橡膠、到整體控制閥套件,並可進一步延伸至測試,可望打破原本全球由杜邦等少數大廠寡占的局面。巨路發言人黃奇文表示,新產品推出之後,目前已經獲得2家台廠的訂單,目前正在積極爭取大陸和全球的訂單,「商機將是天文數字」。
巨路橫跨程控和電子通路兩大市場,程控的部分主要客戶為石化、半導體、鋼鐵等產業,具有「落後指標」的特性,要在客戶大幅調高資本支出並進行擴產一陣子之後,業績才會開始加溫,與設備廠的營運模式相當類似。巨路指出,今年以來因半導體客戶相繼調高資本支出,目前在手的訂單超過20億元,營收將可一直認列到明年第2季,「全年的業績絕對不會漏氣」。
值得注意的是,巨路在中國大陸市場逐步成長,今年更取得大陸中石化公司的程控專案,以及大陸煤化工龍頭廠中國神華的訂單。根據研究機構ARC的報告指出,程控產業落後景氣復甦約6個月,因此,巨路的營運高峰將落在明(2011)年的上半年。
除了新推出「工廠有害氣體控制」的解決方案之外,巨路在電子通路方面表現也相當亮麗,尤其該公司代理觸控面板用的光學膠,上半年的營收就占通路事業部的2成,而下半年在新的電容式光學膠推出後,將有機會打入宸鴻和洋華等一線大廠的供應鏈,屆時的爆發力將更驚人。
巨路上半年的營收29.63億元,EPS為2.18元。法人評估,該公司今年的上、下半年營收表現約4:6,但下半年的獲利成長幅度將優於營收,因此全年的EPS將朝6元邁進。
黃奇文表示,巨路提供的是含氟化橡膠的零組件,可耐300度高溫,並能防止各種有毒氣體外洩,偵測的能力還遠優於杜邦。而該公司也可進行有機氣體(VOCs)排放量測試的廠商,目前已開始出貨給台灣的2家客戶。由於這部分的毛利率都比較好,因為將可帶動獲利的提升。
巨路橫跨程控和電子通路兩大市場,程控的部分主要客戶為石化、半導體、鋼鐵等產業,具有「落後指標」的特性,要在客戶大幅調高資本支出並進行擴產一陣子之後,業績才會開始加溫,與設備廠的營運模式相當類似。巨路指出,今年以來因半導體客戶相繼調高資本支出,目前在手的訂單超過20億元,營收將可一直認列到明年第2季,「全年的業績絕對不會漏氣」。
值得注意的是,巨路在中國大陸市場逐步成長,今年更取得大陸中石化公司的程控專案,以及大陸煤化工龍頭廠中國神華的訂單。根據研究機構ARC的報告指出,程控產業落後景氣復甦約6個月,因此,巨路的營運高峰將落在明(2011)年的上半年。
除了新推出「工廠有害氣體控制」的解決方案之外,巨路在電子通路方面表現也相當亮麗,尤其該公司代理觸控面板用的光學膠,上半年的營收就占通路事業部的2成,而下半年在新的電容式光學膠推出後,將有機會打入宸鴻和洋華等一線大廠的供應鏈,屆時的爆發力將更驚人。
巨路上半年的營收29.63億元,EPS為2.18元。法人評估,該公司今年的上、下半年營收表現約4:6,但下半年的獲利成長幅度將優於營收,因此全年的EPS將朝6元邁進。
黃奇文表示,巨路提供的是含氟化橡膠的零組件,可耐300度高溫,並能防止各種有毒氣體外洩,偵測的能力還遠優於杜邦。而該公司也可進行有機氣體(VOCs)排放量測試的廠商,目前已開始出貨給台灣的2家客戶。由於這部分的毛利率都比較好,因為將可帶動獲利的提升。
台股「指數國際化」並不是一句口號,近期台股表現介於美股與陸股之間,只要兩個市場未同時崩跌,台股多頭都能找到重振旗鼓的機會。
上周美國科技股出現反彈,電子類股指數也在300點附近獲得初步支撐,聯發科、友達與鴻海等弱勢指標未持續下探,使得指數多殺多壓力降低。
非電子股方面,航運類股股價如預期地並未受外資「2011年獲利大衰退」利空影響,反倒是外資實際出現買超航運股跡象,至少證明一點,外資在非電子股的呼風喚雨能力其實很有限,也是市場的追隨者。
更重要的是類股與個股表現,上周五英特爾宣布將降價促銷,對電子下游庫存問題是正面效應,短期大型電子股止跌有望。非電子股方面,受到電子股因為9月營收公布的預期心理的反彈影響,上半月偏向以守代攻,預計中旬過後,隨著十一長假的逼近,中國通路、內需消費甚至集團股都有機會再度轉強,也應該是領先指數突破 8月高點的類股。
投資建議
操作原則維持「大量收黑減碼、量縮價穩布局」策略,在盈正、揚子江、宸鴻與美食達人(85度C)這幾檔熱門股IPO前,市場題材性不減,至於產業景氣、獲利展望這些行之有年的多空因素,其實都偏向「看圖說故事」,真相只有一個:景氣成長趨緩、市場資金豐沛,組成投機空間。
上周美國科技股出現反彈,電子類股指數也在300點附近獲得初步支撐,聯發科、友達與鴻海等弱勢指標未持續下探,使得指數多殺多壓力降低。
非電子股方面,航運類股股價如預期地並未受外資「2011年獲利大衰退」利空影響,反倒是外資實際出現買超航運股跡象,至少證明一點,外資在非電子股的呼風喚雨能力其實很有限,也是市場的追隨者。
更重要的是類股與個股表現,上周五英特爾宣布將降價促銷,對電子下游庫存問題是正面效應,短期大型電子股止跌有望。非電子股方面,受到電子股因為9月營收公布的預期心理的反彈影響,上半月偏向以守代攻,預計中旬過後,隨著十一長假的逼近,中國通路、內需消費甚至集團股都有機會再度轉強,也應該是領先指數突破 8月高點的類股。
投資建議
操作原則維持「大量收黑減碼、量縮價穩布局」策略,在盈正、揚子江、宸鴻與美食達人(85度C)這幾檔熱門股IPO前,市場題材性不減,至於產業景氣、獲利展望這些行之有年的多空因素,其實都偏向「看圖說故事」,真相只有一個:景氣成長趨緩、市場資金豐沛,組成投機空間。
名列蘋果觸控概念族群的TPK宸鴻(3673)昨(1)日公布上半年財報,受惠於蘋果iPad訂單加持,宸鴻第2季單季營收大增超過100億元,毛利率來到21%,稅後純益單季暴增244%,下半年宸鴻持續擴產觸控面板前段產能,毛利率進一步看俏。
受惠蘋果iPad出貨發威、觸控面板廠勝華第2季獲利由虧轉盈3億元,宸鴻同時也繳出亮眼成績,第2季營收為105億元,季增率達 106%,毛利率也達到21%、比第1季的18.3%成長將近3個百分點,營業淨利13.4億元、暴增272%,稅後純益為11.21億元、季增率達 244%。
累計宸鴻上半年營收為155.9億元、年增率為89%,營業毛利31.59億元,毛利率與去年同期持平、為20.26%,營業淨利為16.99億元,年增率達78%,稅後純益14.46億元,年增率為75%,每股稅後盈餘為7.65元,獲利寫下新高紀錄。
觸控面板廠成為科技股當中少數下半年營收可望持續成長的族群,除了蘋果觸控概念股的勝華(2384)預計9月新產能投產外,宸鴻預計於第4季擴產的幅度更是相當驚人,以3.5吋計算、產能將由目前的每月的500萬片,拉高至第4季的單月1200-1500萬片。
法人指出,宸鴻第4季增加產能主要是前段、感應器的產能為主,宸鴻希望能提高產品自給率、同時減少外包的比重,儘管擴產幅度並未能明顯拉高營收,但對宸鴻獲利將有明顯幫助。
觸控面板廠商陸續公布獲利,上半年由洋華(3622)穩居獲利王,上半年營收78億元、毛利率超過30%、稅後純益15億元、每股大賺11.5元,宸鴻則以稅後純益14.4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7.65元位居第二。
不過仍有觸控面板廠仍處於虧損,彩晶(6116)轉投資的彩色濾光片轉觸控面板廠和鑫(3049)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6.7億元、毛損率6.6%、營業淨損5.19億元、稅後虧損5.53億元、每股稅後虧損0.63元。
受到產品組合調整、4.5代彩色濾光片產線轉換為觸控面板生產而影響產出,友達(2409)旗下彩色濾光片廠轉觸控面板廠達虹(8056)去年下半年雖然轉虧為盈、每股小賺0.06元,但今年上半年營收21.54億元,毛損率4.7%,營業淨損2.8億元,稅後虧損3.11億元,每股稅後虧損0.44 元。
受惠蘋果iPad出貨發威、觸控面板廠勝華第2季獲利由虧轉盈3億元,宸鴻同時也繳出亮眼成績,第2季營收為105億元,季增率達 106%,毛利率也達到21%、比第1季的18.3%成長將近3個百分點,營業淨利13.4億元、暴增272%,稅後純益為11.21億元、季增率達 244%。
累計宸鴻上半年營收為155.9億元、年增率為89%,營業毛利31.59億元,毛利率與去年同期持平、為20.26%,營業淨利為16.99億元,年增率達78%,稅後純益14.46億元,年增率為75%,每股稅後盈餘為7.65元,獲利寫下新高紀錄。
觸控面板廠成為科技股當中少數下半年營收可望持續成長的族群,除了蘋果觸控概念股的勝華(2384)預計9月新產能投產外,宸鴻預計於第4季擴產的幅度更是相當驚人,以3.5吋計算、產能將由目前的每月的500萬片,拉高至第4季的單月1200-1500萬片。
法人指出,宸鴻第4季增加產能主要是前段、感應器的產能為主,宸鴻希望能提高產品自給率、同時減少外包的比重,儘管擴產幅度並未能明顯拉高營收,但對宸鴻獲利將有明顯幫助。
觸控面板廠商陸續公布獲利,上半年由洋華(3622)穩居獲利王,上半年營收78億元、毛利率超過30%、稅後純益15億元、每股大賺11.5元,宸鴻則以稅後純益14.4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7.65元位居第二。
不過仍有觸控面板廠仍處於虧損,彩晶(6116)轉投資的彩色濾光片轉觸控面板廠和鑫(3049)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6.7億元、毛損率6.6%、營業淨損5.19億元、稅後虧損5.53億元、每股稅後虧損0.63元。
受到產品組合調整、4.5代彩色濾光片產線轉換為觸控面板生產而影響產出,友達(2409)旗下彩色濾光片廠轉觸控面板廠達虹(8056)去年下半年雖然轉虧為盈、每股小賺0.06元,但今年上半年營收21.54億元,毛損率4.7%,營業淨損2.8億元,稅後虧損3.11億元,每股稅後虧損0.44 元。
節能、智慧型手機概念股成為電子業的當紅炸子雞,在「蘋果概念股」加持,及平板電腦等應用邁出大步,連帶也使得觸控面板、PCB軟板廠8月營收看俏,法人直指觸控面板廠勝華、宸鴻、介面及軟板廠的嘉聯益、台虹及台郡應有續創新高的可能,業者指出,搭上「蘋果熱」的族群,第3季表現至少會與第2季持平,甚至有逾1成的成長空間。
電子業業者指出,電子業第3季業績普遍不如預期,但是與手機、節能相關的公司,仍能殺出一條血路,出現淡季不淡的盛況。
蘋果在美西時間1日宣布推出新產品,昨日台股大盤中的觸控面板、軟板族群強勢表態,蘋果推出的iPhone、iPad實質帶動觸控面板、軟板需求,由於軟板為例,iPhone需要10片軟板,較一般手機的3片至6片激增,軟板股台郡、台虹、嘉聯益股價同登漲停,宇環、旭軟大漲逾3%,蘋果帶來的商機令市場充滿遐想。
此外,準掛牌股宸鴻因為在外沒有流通籌碼,在業績走高下,掛牌後蜜月行情可期。
拜接單暢旺所賜,台郡、台虹、嘉聯益7月營收接棒傳出締造歷史新高的消息,展望8月,3家公司的營運面依然看俏,法人認為上述公司8月營收再連莊機會頗大。
台郡指出,目前接單仍屬暢旺,兩岸產能利用率持穩在75%,預期到第3季底、第4季初還可望拉高至85%的滿載水位,後市營收應仍有高點可期,至於8月營收目前仍在結算中,能否創新高,還是得等實際數字出來,才能判定,不過第3季營收的季成長率達10%-15%的內部目標,應會如期達成。
嘉聯益目前接單的能見度也很高,初估可達6至7周,8月營收有機會挑戰7月的高點,以目前的接單看來,高點應會落在9到11月之間,第3季的季成長率估應可達1成。
台虹7月單月合併營收達6.56億元,刷新歷史新高紀錄,由於8、9月軟性銅箔基板市況仍熱,再加上台虹8月仍有新設立的太陽能背板的塗佈線將投產,新產線挹注產能達40萬米平方,再加計上既有的60萬米平方,太陽能背板的月產能可望拉升至100萬米平方,以其營收佔比估,太陽能背板年底的營收佔比有機會由上半年的35%拉升至40%。
電子業業者指出,電子業第3季業績普遍不如預期,但是與手機、節能相關的公司,仍能殺出一條血路,出現淡季不淡的盛況。
蘋果在美西時間1日宣布推出新產品,昨日台股大盤中的觸控面板、軟板族群強勢表態,蘋果推出的iPhone、iPad實質帶動觸控面板、軟板需求,由於軟板為例,iPhone需要10片軟板,較一般手機的3片至6片激增,軟板股台郡、台虹、嘉聯益股價同登漲停,宇環、旭軟大漲逾3%,蘋果帶來的商機令市場充滿遐想。
此外,準掛牌股宸鴻因為在外沒有流通籌碼,在業績走高下,掛牌後蜜月行情可期。
拜接單暢旺所賜,台郡、台虹、嘉聯益7月營收接棒傳出締造歷史新高的消息,展望8月,3家公司的營運面依然看俏,法人認為上述公司8月營收再連莊機會頗大。
台郡指出,目前接單仍屬暢旺,兩岸產能利用率持穩在75%,預期到第3季底、第4季初還可望拉高至85%的滿載水位,後市營收應仍有高點可期,至於8月營收目前仍在結算中,能否創新高,還是得等實際數字出來,才能判定,不過第3季營收的季成長率達10%-15%的內部目標,應會如期達成。
嘉聯益目前接單的能見度也很高,初估可達6至7周,8月營收有機會挑戰7月的高點,以目前的接單看來,高點應會落在9到11月之間,第3季的季成長率估應可達1成。
台虹7月單月合併營收達6.56億元,刷新歷史新高紀錄,由於8、9月軟性銅箔基板市況仍熱,再加上台虹8月仍有新設立的太陽能背板的塗佈線將投產,新產線挹注產能達40萬米平方,再加計上既有的60萬米平方,太陽能背板的月產能可望拉升至100萬米平方,以其營收佔比估,太陽能背板年底的營收佔比有機會由上半年的35%拉升至40%。
電容觸控面板龍頭宸鴻(3673)半年報出爐,上半年稅後純益14.5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7.3元,穩坐電容觸控龍頭寶座。由於該公司良率提升,加上新產能陸續開出,下半年獲利將更勝上半年,全年可望輕鬆賺超過一個資本額。
由於宸鴻是蘋果iPhone與iPad等觸控面板的主要供應商,加上其他品牌廠商,陸續要推出平板電腦,使得該公司的訂單遠大於產能,導致宸鴻積極尋找外包廠商,同時推升該公司的營收與獲利規模不斷成長。宸鴻預定10月掛牌上市,屆時將與洋華(3622)爭觸控面板股王寶座
宸鴻第二季不論是營收、獲利或是EPS,均較第一季成長好幾倍。該公司第二季稅後純益11.26億元,較第一季成長近四倍。第二季EPS為5.62元,較首季的1.68元成長逾三倍。
目前宸鴻的產能已經滿載,只能靠提升良率來增加營收,法人預估,宸鴻第三季營收將較第二季成長10%至20%。宸鴻第二季營收為105.44億元,較第一季成長一倍以上。
宸鴻正在擴增新的觸控面板模組生產線,目前產能為500萬片(以3.5吋觸控面板計算),新產線即三代廠,將增加800萬片的新產能,使得合計產能1,300萬片,預定第四季新產能開出後,營收更勝本季。
隨著越來越多品牌大廠推出觸控面板產品,且除了智慧手機之外,平板電腦類的中尺寸觸控也越來越多,相對可供應的玻璃電容產能則有限。
由於宸鴻是蘋果iPhone與iPad等觸控面板的主要供應商,加上其他品牌廠商,陸續要推出平板電腦,使得該公司的訂單遠大於產能,導致宸鴻積極尋找外包廠商,同時推升該公司的營收與獲利規模不斷成長。宸鴻預定10月掛牌上市,屆時將與洋華(3622)爭觸控面板股王寶座
宸鴻第二季不論是營收、獲利或是EPS,均較第一季成長好幾倍。該公司第二季稅後純益11.26億元,較第一季成長近四倍。第二季EPS為5.62元,較首季的1.68元成長逾三倍。
目前宸鴻的產能已經滿載,只能靠提升良率來增加營收,法人預估,宸鴻第三季營收將較第二季成長10%至20%。宸鴻第二季營收為105.44億元,較第一季成長一倍以上。
宸鴻正在擴增新的觸控面板模組生產線,目前產能為500萬片(以3.5吋觸控面板計算),新產線即三代廠,將增加800萬片的新產能,使得合計產能1,300萬片,預定第四季新產能開出後,營收更勝本季。
隨著越來越多品牌大廠推出觸控面板產品,且除了智慧手機之外,平板電腦類的中尺寸觸控也越來越多,相對可供應的玻璃電容產能則有限。
由於集團內的奇美電子(3481)在觸控面板與相關零組件需求日益龐大,鴻海集團旗下的強化玻璃廠正達(3149)昨日公告,將暫時中止與觸控面板大廠宸鴻的廈門合資計畫,未來將視狀況再進行合作。
正達昨日公告,該公司於今年6月23日經董事會通過與宸鴻集團合資成立睿志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從事化學強化玻璃等相關業務之合資案,因宸鴻目前觸控感應器及後段貼合產能需求大增,原規劃場地將先行供宸鴻內部使用,因此在未來新廠房之地點確定之前,雙方同意暫時終止合資案之進行。
唯未來雙方仍將在業務面緊密配合,本合資案之終止將不影響雙方之合作關係。
正達昨日公告,該公司於今年6月23日經董事會通過與宸鴻集團合資成立睿志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從事化學強化玻璃等相關業務之合資案,因宸鴻目前觸控感應器及後段貼合產能需求大增,原規劃場地將先行供宸鴻內部使用,因此在未來新廠房之地點確定之前,雙方同意暫時終止合資案之進行。
唯未來雙方仍將在業務面緊密配合,本合資案之終止將不影響雙方之合作關係。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