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宸鴻光電科技公司新聞
群光(2385)昨(12)日宣布,將投資3,000萬美元(約合新台
幣9.7億元)入股蘋果iPhone手機的觸控面板供應商、也是全球最
大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廠宸鴻科技,未來雙方將形成策略聯盟,除
了群光可跨入觸控領域外,宸鴻也可藉由群光在PC零組件的龍頭
地位,發展PC領域的觸控產品,達到「雙贏」目的。
近兩年「觸控」熱潮興起,國內的觸控概念股股價銳不可擋,
但真正「霸主」其實是位於廈門火炬工業區的台商-宸鴻科技。
該公司成立於2004年,2007年成為蘋果iPhone的面板供應商,可
說「一舉成名天下知」,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投射式電容式觸控
模組供應商,客戶囊括全球一線手機業者。
據了解,群光此次是以取得宸鴻大股東老股方式入股,每股
2.5952美元、共1,156萬股,總投入3,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9.7
億元),宸鴻未來也計畫透過第一上市等方式返台掛牌。群光副
董事長林茂桂表示,對於雙方來說,可以達到互補、雙贏。
幣9.7億元)入股蘋果iPhone手機的觸控面板供應商、也是全球最
大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廠宸鴻科技,未來雙方將形成策略聯盟,除
了群光可跨入觸控領域外,宸鴻也可藉由群光在PC零組件的龍頭
地位,發展PC領域的觸控產品,達到「雙贏」目的。
近兩年「觸控」熱潮興起,國內的觸控概念股股價銳不可擋,
但真正「霸主」其實是位於廈門火炬工業區的台商-宸鴻科技。
該公司成立於2004年,2007年成為蘋果iPhone的面板供應商,可
說「一舉成名天下知」,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投射式電容式觸控
模組供應商,客戶囊括全球一線手機業者。
據了解,群光此次是以取得宸鴻大股東老股方式入股,每股
2.5952美元、共1,156萬股,總投入3,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9.7
億元),宸鴻未來也計畫透過第一上市等方式返台掛牌。群光副
董事長林茂桂表示,對於雙方來說,可以達到互補、雙贏。
電腦周邊廠群光(2385)昨(12)日宣布投資全球最大電容式觸
控製造廠宸鴻科技約10億元,成為宸鴻第二大股東。群光副董事
長林茂桂昨(12)日指出,兩家廠商合作將是雙贏。
在群光和宸鴻形成策略聯盟後,不僅群光將順勢進軍觸控面板市
場,預計明年返台掛牌上市的宸鴻,亦可藉群光的行銷通路發展
個人電腦(PC)相關觸控產品。
宸鴻(TPK Touch Solutions)於2004年成立,是專業提供電容與電
阻式觸控顯示螢幕的台資企業,工廠位於廈門火炬工業區,知名
的蘋果iPhone觸控螢幕雖是德商Balda提供,但宸鴻是Balda主要代
工廠,宸鴻以iPhone觸控螢幕實際供應商而成名。
由於宸鴻已計畫返台掛牌上市,現正處於緘默期,群光對這位合
作夥伴的詳細資料均予保密,僅指出,宸鴻目前是全球最大投射
式電容觸控模組供應商,為國際知名智慧手機大廠供應商,客戶
群囊括全球一線手機業者。
電容觸控是以手指作為導體,改變電流而產生訊號投射,反應較
傳統電阻式靈敏,無需加壓,可解決螢幕磨損的問題,且可多點
觸控,擁有高解析度,因此可直接在螢幕上旋轉、放大、縮小與
翻頁。
數年前的電影「關鍵報告」,男主角以手指操作電腦的劇情,就
是在電容觸控技術快速發展下實現。
群光指出,目前觸控螢幕主要應用在手機上,隨觸控應用發展,
PC、電視及家電將來都有機會採用觸控功能,微軟新版作業系統
Win 7導入,都是未來觸控的大趨勢。
林茂桂認為,群光和宸鴻具互補性,這項投資案將是雙贏的交易
,不僅讓身為全球電腦周邊產品龍頭的群光,得以正式進軍觸控
產業,宸鴻亦可藉群光居PC零組件龍頭地位行銷通路,發展PC相
關觸控產品。
市場認為,群光與宸鴻合作之後,不僅可因此布局觸控面板產業
,平衡觸控面板可能對傳統鍵盤的市場威脅,同時在宸鴻上市後
,身為宸鴻第二大股東的群光還可享有承銷利益。
群光今年1至10月合併營收4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6%,創下
歷史新高紀錄;前三季稅後純益24.4億元,亦創新高,年成長
5.82%,每股純益4.52元,是少數面臨不利大環境因素,保持營收
與獲利同時創新高的上市科技公司。
控製造廠宸鴻科技約10億元,成為宸鴻第二大股東。群光副董事
長林茂桂昨(12)日指出,兩家廠商合作將是雙贏。
在群光和宸鴻形成策略聯盟後,不僅群光將順勢進軍觸控面板市
場,預計明年返台掛牌上市的宸鴻,亦可藉群光的行銷通路發展
個人電腦(PC)相關觸控產品。
宸鴻(TPK Touch Solutions)於2004年成立,是專業提供電容與電
阻式觸控顯示螢幕的台資企業,工廠位於廈門火炬工業區,知名
的蘋果iPhone觸控螢幕雖是德商Balda提供,但宸鴻是Balda主要代
工廠,宸鴻以iPhone觸控螢幕實際供應商而成名。
由於宸鴻已計畫返台掛牌上市,現正處於緘默期,群光對這位合
作夥伴的詳細資料均予保密,僅指出,宸鴻目前是全球最大投射
式電容觸控模組供應商,為國際知名智慧手機大廠供應商,客戶
群囊括全球一線手機業者。
電容觸控是以手指作為導體,改變電流而產生訊號投射,反應較
傳統電阻式靈敏,無需加壓,可解決螢幕磨損的問題,且可多點
觸控,擁有高解析度,因此可直接在螢幕上旋轉、放大、縮小與
翻頁。
數年前的電影「關鍵報告」,男主角以手指操作電腦的劇情,就
是在電容觸控技術快速發展下實現。
群光指出,目前觸控螢幕主要應用在手機上,隨觸控應用發展,
PC、電視及家電將來都有機會採用觸控功能,微軟新版作業系統
Win 7導入,都是未來觸控的大趨勢。
林茂桂認為,群光和宸鴻具互補性,這項投資案將是雙贏的交易
,不僅讓身為全球電腦周邊產品龍頭的群光,得以正式進軍觸控
產業,宸鴻亦可藉群光居PC零組件龍頭地位行銷通路,發展PC相
關觸控產品。
市場認為,群光與宸鴻合作之後,不僅可因此布局觸控面板產業
,平衡觸控面板可能對傳統鍵盤的市場威脅,同時在宸鴻上市後
,身為宸鴻第二大股東的群光還可享有承銷利益。
群光今年1至10月合併營收4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6%,創下
歷史新高紀錄;前三季稅後純益24.4億元,亦創新高,年成長
5.82%,每股純益4.52元,是少數面臨不利大環境因素,保持營收
與獲利同時創新高的上市科技公司。
過去以應用在中大尺寸觸控面板為主的電容式技術,隨著iPhone
推出,市場逐漸擴及小尺寸面板,近1年來,在多家業者積極導入
開發之下,陸續推出新的解決方案,也使得電容式觸控面板價格
大幅下滑,過去iPhone觸控面板一度高達18~20美元的情況,也有
所改善,據觸控面板廠私下透露,目前電容式產品價格約在10美
元左右,雖然為了避開蘋果(Apple)專利,採用與iPhone不同的專利
技術,但是同樣具備多點觸控,價格比iPhone更具競爭力。
在蘋果iPhone帶來的電容式多點觸控旋風下,近1年多來,相當多
廠商投入開發類似產品,由控制器端切入的廠商,包括Synaptics
、Cypress、禾瑞亞以及義發等,從玻璃面板端切入的則有宸鴻、
勝華、介面、義發、洋華等等。
其中Synaptics主要透過與玻璃廠合作,提供控制IC及面板解決方
案;Cypress近來也與禾瑞亞攜手,提供其電容式技術,由禾瑞亞
設計導入4吋以下的手持式產品市場;義發與義隆電則是採用自家
電容技術,並自行建置觸控面板廠,開發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
宸鴻、勝華是蘋果觸控面板供應商,但除蘋果單一客戶外,也積
極搭配其他控制器廠商推出自有電容觸控面板產品,增加多元客
戶訂單;介面、洋華等則原是電阻式大廠,另外採購電容式控制
器以搭配面板出貨。
由於電容式觸控面板的供應商增加,不管是觸控IC供應商尋求觸
控面板廠商配合(由觸控IC廠主導、負責接單),還是由觸控面板廠
向控制器廠商採購(由觸控面板廠主導、負責接單),隨著合作配套
方案增加,已經推出、正在導入設計的產品也相當多,依據不同
市調機構及廠商綜合預估,2008年手機電容式觸控面板出貨,可
望由2007年的1,000萬片左右增至2,680萬片;至於整體投射式電容
市場規模則可望由2007年1億美元以下,2008年成長至逾2億美元
,成為近幾年內成長速度最快及幅度最高的觸控技術。
推出,市場逐漸擴及小尺寸面板,近1年來,在多家業者積極導入
開發之下,陸續推出新的解決方案,也使得電容式觸控面板價格
大幅下滑,過去iPhone觸控面板一度高達18~20美元的情況,也有
所改善,據觸控面板廠私下透露,目前電容式產品價格約在10美
元左右,雖然為了避開蘋果(Apple)專利,採用與iPhone不同的專利
技術,但是同樣具備多點觸控,價格比iPhone更具競爭力。
在蘋果iPhone帶來的電容式多點觸控旋風下,近1年多來,相當多
廠商投入開發類似產品,由控制器端切入的廠商,包括Synaptics
、Cypress、禾瑞亞以及義發等,從玻璃面板端切入的則有宸鴻、
勝華、介面、義發、洋華等等。
其中Synaptics主要透過與玻璃廠合作,提供控制IC及面板解決方
案;Cypress近來也與禾瑞亞攜手,提供其電容式技術,由禾瑞亞
設計導入4吋以下的手持式產品市場;義發與義隆電則是採用自家
電容技術,並自行建置觸控面板廠,開發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
宸鴻、勝華是蘋果觸控面板供應商,但除蘋果單一客戶外,也積
極搭配其他控制器廠商推出自有電容觸控面板產品,增加多元客
戶訂單;介面、洋華等則原是電阻式大廠,另外採購電容式控制
器以搭配面板出貨。
由於電容式觸控面板的供應商增加,不管是觸控IC供應商尋求觸
控面板廠商配合(由觸控IC廠主導、負責接單),還是由觸控面板廠
向控制器廠商採購(由觸控面板廠主導、負責接單),隨著合作配套
方案增加,已經推出、正在導入設計的產品也相當多,依據不同
市調機構及廠商綜合預估,2008年手機電容式觸控面板出貨,可
望由2007年的1,000萬片左右增至2,680萬片;至於整體投射式電容
市場規模則可望由2007年1億美元以下,2008年成長至逾2億美元
,成為近幾年內成長速度最快及幅度最高的觸控技術。
友達觸控面板 連獲大單 預計下半年出貨 將與群創、勝華爭奪
iPhone訂單
全球最大面板廠友達在觸控面板布局後發先至,近期接獲手機、
筆記型電腦(NB)與衛星定位系統(GPS)等大廠訂單,預
計下半年出貨,積極爭取一年高達1,000萬支蘋果
iPhone手機的訂單,與群創、勝華等共爭市場規模高達
30億美元的觸控面板商機。
據了解,全球最大液晶監視器廠群創與全球最大中小尺寸面板廠
勝華的蘋果iPhone手機觸控面板將於上半年出貨,群創、
勝華及友達等面板大廠挾訂單、產能、技術與人才等所有優勢,
主攻一線品牌手機、GPS與NB大廠訂單,將對獨立觸控面板
廠如介面、時緯及洋華等業者產生不小的壓力。
去年底友達集團旗下生產觸控面板的達虹,成功開發電容式觸控
面板,此產品與iPhone相比,最高可節省達40%的成本
,直接做在TFT面板裡面,不是外掛在TFT面板上,可大幅
縮短前置時間,加上穿透率達90%,引起包括諾基亞、摩托羅
拉、戴爾與惠普等手機及NB大廠的高度興趣,近期傳出甚至蘋
果i-Phone也會採用友達相關的產品。
為衝刺觸控面板商機,達虹投資20億元,興建一座新的3.5
代彩色濾光片(CF )新廠,5、6月間開始量產,初期月產
能為5,000片玻璃基板,由於客戶反應熱絡,訂單超出產能
,不排除年底將擴產至6萬片基板。
第一代iPhone觸控面板是由宸鴻光電廈門子公司─TPK
組裝,由於以外掛的方式組裝,是四片玻璃層夾在一起,隔離層
太多,靈敏度、穿透率與良率均不如人意,蘋果把第二代產品交
由群創與勝華分別組裝。
iSuppli的預估,去年全球觸控面板產值27億美元,今
年有近30億元的水準,預估2012年達到44億美元,可以
說是中小尺寸面板廠的新商機,利潤頗高。
iPhone訂單
全球最大面板廠友達在觸控面板布局後發先至,近期接獲手機、
筆記型電腦(NB)與衛星定位系統(GPS)等大廠訂單,預
計下半年出貨,積極爭取一年高達1,000萬支蘋果
iPhone手機的訂單,與群創、勝華等共爭市場規模高達
30億美元的觸控面板商機。
據了解,全球最大液晶監視器廠群創與全球最大中小尺寸面板廠
勝華的蘋果iPhone手機觸控面板將於上半年出貨,群創、
勝華及友達等面板大廠挾訂單、產能、技術與人才等所有優勢,
主攻一線品牌手機、GPS與NB大廠訂單,將對獨立觸控面板
廠如介面、時緯及洋華等業者產生不小的壓力。
去年底友達集團旗下生產觸控面板的達虹,成功開發電容式觸控
面板,此產品與iPhone相比,最高可節省達40%的成本
,直接做在TFT面板裡面,不是外掛在TFT面板上,可大幅
縮短前置時間,加上穿透率達90%,引起包括諾基亞、摩托羅
拉、戴爾與惠普等手機及NB大廠的高度興趣,近期傳出甚至蘋
果i-Phone也會採用友達相關的產品。
為衝刺觸控面板商機,達虹投資20億元,興建一座新的3.5
代彩色濾光片(CF )新廠,5、6月間開始量產,初期月產
能為5,000片玻璃基板,由於客戶反應熱絡,訂單超出產能
,不排除年底將擴產至6萬片基板。
第一代iPhone觸控面板是由宸鴻光電廈門子公司─TPK
組裝,由於以外掛的方式組裝,是四片玻璃層夾在一起,隔離層
太多,靈敏度、穿透率與良率均不如人意,蘋果把第二代產品交
由群創與勝華分別組裝。
iSuppli的預估,去年全球觸控面板產值27億美元,今
年有近30億元的水準,預估2012年達到44億美元,可以
說是中小尺寸面板廠的新商機,利潤頗高。
據彭博資訊(Bloomberg)報導,全球第2大手機塑膠
外殼廠Balda執行長Joachim Gut透露,該公司
可能會由亞洲電子廠商收購,Gut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在情感
上他當然期待公司能維持獨立,然而在現實考量下,眼見業界整
併風持續,維持獨立恐怕只是夢想。
Gut自2003年接下執行長位子,為這家擁有近百年歷史的
公司掌舵,近幾年來Balda已將生產據點移至巴西和大陸,
並且擴展手機等無線裝置觸碰式螢幕業務。Gut表示,對本身
沒有觸碰式螢幕的亞洲電子廠商很有興趣,不過究竟潛在買家為
何,他則不願透露細節。
Balda總部位於德國Bad Oeynhausen,亦為
目前機殼廠商中少數未遭購併的業者。Balda同業如
Eimo Oyj已於2003年出售予台廠鴻海,另還有全球
最大手機機殼廠商Perlos,已於2007年由台廠光寶科
技以約新台幣125億元的價格購併。
Gut指出,Balda如果沒有由亞洲廠商買下接手,未來則
可能會尋求在亞洲股市上市的機會,其股票在上海或香港上市可
能會較在歐洲交易擁有更高價值;Balda股票目前在德國法
蘭克褔股市交易,股價約在9.78歐元,換算市值約為5.3
億歐元(約7.78億美元)。
隨著手機廠紛紛將產線移往亞洲,加上Balda重要客戶
BenQ德國手機事業已在2007年宣布破產,使得
Balda業績受到影響,該公司已在2007年底同意出售部
分位於德國和匈牙利的塑膠部門,目前Balda仍在亞洲仍有
塑膠機殼生產據點,並在歐洲擁有醫療部門。
Balda另在亞洲擁有的投資事業宸鴻(TPK),由
Balda和TPK創辦人Michael Chiang共同
持有一半股份,TPK目前在大陸廈門廠房每年生產6萬平方公
尺的觸碰面板。
外殼廠Balda執行長Joachim Gut透露,該公司
可能會由亞洲電子廠商收購,Gut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在情感
上他當然期待公司能維持獨立,然而在現實考量下,眼見業界整
併風持續,維持獨立恐怕只是夢想。
Gut自2003年接下執行長位子,為這家擁有近百年歷史的
公司掌舵,近幾年來Balda已將生產據點移至巴西和大陸,
並且擴展手機等無線裝置觸碰式螢幕業務。Gut表示,對本身
沒有觸碰式螢幕的亞洲電子廠商很有興趣,不過究竟潛在買家為
何,他則不願透露細節。
Balda總部位於德國Bad Oeynhausen,亦為
目前機殼廠商中少數未遭購併的業者。Balda同業如
Eimo Oyj已於2003年出售予台廠鴻海,另還有全球
最大手機機殼廠商Perlos,已於2007年由台廠光寶科
技以約新台幣125億元的價格購併。
Gut指出,Balda如果沒有由亞洲廠商買下接手,未來則
可能會尋求在亞洲股市上市的機會,其股票在上海或香港上市可
能會較在歐洲交易擁有更高價值;Balda股票目前在德國法
蘭克褔股市交易,股價約在9.78歐元,換算市值約為5.3
億歐元(約7.78億美元)。
隨著手機廠紛紛將產線移往亞洲,加上Balda重要客戶
BenQ德國手機事業已在2007年宣布破產,使得
Balda業績受到影響,該公司已在2007年底同意出售部
分位於德國和匈牙利的塑膠部門,目前Balda仍在亞洲仍有
塑膠機殼生產據點,並在歐洲擁有醫療部門。
Balda另在亞洲擁有的投資事業宸鴻(TPK),由
Balda和TPK創辦人Michael Chiang共同
持有一半股份,TPK目前在大陸廈門廠房每年生產6萬平方公
尺的觸碰面板。
第一代iphone觸控面板商機大,供應iphone觸控面板模組的德商Balda,由
於委託台灣觸控面板供應商-宸鴻光電的大陸廠製造,宸鴻光電因此受
惠。由於第一代iphone大賣,其他面板廠已積極搶進第二代iphone面板的
大單。
在第一代iphone觸控面板供應商出爐之後,友達、群創、勝華與奇菱等
其他面板組裝業者也正在研發新一代電容式觸控面板,希望能順利爭取
到第二代iphone觸控面板的龐大商機。
外電報導,德國電子零組件公司Balda承接iphone手機觸控面板模組訂單
,並把其製造交給台灣宸鴻光電位在大陸廈門的子公司-TPK Holding製
造,面板則是由愛普生出貨。
iSuppli預估,iphone的螢幕模組成本約27美元,若以容量8GB的iphone來
計算,占成本約10.8%。Balda過去以製造手機塑膠外殼為主,但它和宸
鴻光電大陸廠進行生產『多點式』觸控面螢幕的合作之後,打開會球觸
控螢幕的市場,Balda已做出塑膠觸控螢幕更薄、更靈敏、更不易刮傷弄
髒的玻璃鏡面觸控螢幕,廣為各大手機品牌所採用。
多點式觸控螢幕有更高的解析度和更聰明的感進度,過去舊式觸控螢幕
一次只能判斷一個觸控點,若同時有一個以上的點被觸碰,它會反應混
亂,但Balda的新式觸控螢幕可以同時感應數個觸控點,所能執行的指令
也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Balda不只委託宸鴻光電大陸廈門子公司生產觸控螢幕,Balda也投資TPK
Holding約50%股權,宸鴻廈門廠擁有重要的觸控螢幕生產技術,由於
Balda與全球知名手機品牌合作已久,透過Balda,順利為宸鴻光電為打開
新的市場,預估今年內產量就能倍增,達到年產量7,000萬個。
於委託台灣觸控面板供應商-宸鴻光電的大陸廠製造,宸鴻光電因此受
惠。由於第一代iphone大賣,其他面板廠已積極搶進第二代iphone面板的
大單。
在第一代iphone觸控面板供應商出爐之後,友達、群創、勝華與奇菱等
其他面板組裝業者也正在研發新一代電容式觸控面板,希望能順利爭取
到第二代iphone觸控面板的龐大商機。
外電報導,德國電子零組件公司Balda承接iphone手機觸控面板模組訂單
,並把其製造交給台灣宸鴻光電位在大陸廈門的子公司-TPK Holding製
造,面板則是由愛普生出貨。
iSuppli預估,iphone的螢幕模組成本約27美元,若以容量8GB的iphone來
計算,占成本約10.8%。Balda過去以製造手機塑膠外殼為主,但它和宸
鴻光電大陸廠進行生產『多點式』觸控面螢幕的合作之後,打開會球觸
控螢幕的市場,Balda已做出塑膠觸控螢幕更薄、更靈敏、更不易刮傷弄
髒的玻璃鏡面觸控螢幕,廣為各大手機品牌所採用。
多點式觸控螢幕有更高的解析度和更聰明的感進度,過去舊式觸控螢幕
一次只能判斷一個觸控點,若同時有一個以上的點被觸碰,它會反應混
亂,但Balda的新式觸控螢幕可以同時感應數個觸控點,所能執行的指令
也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Balda不只委託宸鴻光電大陸廈門子公司生產觸控螢幕,Balda也投資TPK
Holding約50%股權,宸鴻廈門廠擁有重要的觸控螢幕生產技術,由於
Balda與全球知名手機品牌合作已久,透過Balda,順利為宸鴻光電為打開
新的市場,預估今年內產量就能倍增,達到年產量7,000萬個。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