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投信(公)公司新聞
根據最新EPFR統計,美股基金和歐股基金上周再雙雙流出15億美元,所幸失血幅度已較前一周收斂,新興市場則以新興亞洲基金流出36.37億美元最多。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全球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除了中國大陸,多低於景氣榮枯線的50大關之下,顯示疫情對製造業衝擊逐步顯現,特別是服務業,在社交隔離措施影響下表現更為弱勢。
林雅慧分析,經濟增長率若由數字面觀察,下半年雖然可能呈現V型反彈,但增長復甦卻需要較長時間,倘若實質經濟要回到2019年底水準,可能要待2020年底或2021年之後,預期經濟活動U型反彈機會比較大。除非疫苗、快速測試及科技解決方案有重大進展,否則經濟復甦步伐仍緩慢。
摩根美國科技產品經理黃奕栩表示,疫情雖然拖累經濟動能、利率水準下滑,但市場對具有成長性投資機會的需求有增無減,近九成S&P500指數成分股企業已公布財報,整體獲利年增率為負13%,卻仍不乏亮點,又以科技股正成長10%最為突出,也是近期表現強勢族群,預期成長型股票將持續受市場追捧而走高,其中看好目前獲利表現仍相對持穩,且受惠新常態生活的科技類股。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指出,科技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帶來的諸多挑戰的解藥,預估疫情可望催化企業數位轉型趨勢加速發展,其中雲端平台是企業數位轉型的重要基石,調查機構Gartner預測,2020至2022年全球公用雲市場規模年增率將介於15%至17%,預估疫情可望催化企業數位轉型趨勢加速發展,看好整體科技產業發展前景。
進入五月中旬,疫情對全球市場的影響讓市場波動不斷,但隨著市場逐漸恢復理性,一些主題式基金和結構性成長的全球股票或產業基金開始展現強勁反彈,近六個月的表現也都翻正。雖然短期內基金表現還是會有波動,但一些具有主題或成長性為利基的基金,其中長期表現逐漸穩定,目前約有一成的境外基金六個月來的績效已翻正。 根據理柏資訊的數據,過去一周漲勢相對強勁的境外基金,多聚焦在有長期成長趨勢支撐的主題式基金。例如,安聯AI人工智慧基金、安聯全球生物基金、摩根美國科技等基金,過去六個月的表現不但轉正,部分甚至獲得了兩位數的漲幅。 安聯投信表示,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造成了三方面的影響:供應鏈被打亂、需求受到衝擊,以及風險溢酬對金融市場帶來巨大影響。然而,這也讓那些原本具有創新、趨勢或成長性的產業,顯現出中長期投資的吸引力。 安聯主題趨勢基金產品經理林佑憲指出,近年來,面對破壞式創新帶來的產業發展和投資機會,以及不確定的黑白天鵝和灰犀牛挑戰,市場對於能靈活鎖定趨勢、掌握成長性的主題基金的需求不斷增加。以遠距醫療產業為例,未來五年市場規模可達1,300億美元。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則認為,目前生技醫療製藥板塊基本面轉趨正向,產業能見度相對明朗,且今年企業獲利預估將上調2%,這一板塊受到政策面和長期需求的支持。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分析,在全球政府討論重啟經濟的背景下,醫療保健和科技產業將扮演關鍵角色。在社交距離限制持續的情況下,新科技的運用與發展將協助企業持續營運,因此科技與醫療保健的產業能見度將提高,這些都是長期可聚焦的投資主題。
法人表示,儘管短期基金表現波動大,部分有主題或成長性為利基的基金,中長期表現逐步邁向穩定,目前約有一成的境外基金六個月來的績效已翻正。
根據理柏資訊,過去一周漲勢相對強勢的境外基金,多聚焦在有長期成長趨勢支撐的主題式基金,且過去六個月表現不但轉正,部分甚至繳出兩位數漲幅,如安聯AI人工智慧基金、安聯全球生物基金、摩根美國科技等。
安聯投信表示,新冠肺炎從三方面同時對全球經濟帶來影響,包括擾亂供應鏈打亂供給面、許多國家實施封城措施衝擊需求面,以及擴大風險溢酬對金融市場帶來巨大影響。不過也讓原本具有創新、趨勢或成長性的產業,顯現出中長期投資吸引力。
安聯主題趨勢基金產品經理林佑憲表示,近年在面對破壞式創新帶來的產業發展和投資機會,以及難掌控的黑白天鵝、灰犀牛挑戰,多空快速變化增加投資難度,以訴求靈活鎖定趨勢、掌握成長性的主題基金,正逐漸受市場青睞。以遠距醫療產業為例,未來五年上看1,300億美元產值。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指出,目前生技醫療製藥板塊基本面轉趨更為正向,產業能見度不但相對明朗,更是今年全年企業獲利預估難得上調獲利2%的板塊,且具有政策面和長期需求持續增溫的支撐。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分析,雖然全球政府正在討論重啟經濟的可能性,但無論是要追求避免二次感染,還是要追求讓經濟有限回溫,醫療保健跟科技產業都將扮演關鍵角色。在社交距離限制持續情況下,新科技的運用與發展,反而可協助企業持續營運;因此科技與醫療保健的產業能見度將提高,都是長期可聚焦的投資主題。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受到疫情趨緩的正面影響,多數國家開始籌備解封,經濟活動有望逐步恢復。然而,這一趨勢也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讓投資者對後市投資契機充滿期待,同時也對風險控管有了更高的警覺。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的投信法人們開始為後市投資策略提出建議。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隨著各國政府從防疫轉向復工,市場的變數仍然眾多。企業獲利、就業市場回溫以及疫苗研發的進展,都是影響市場走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她建議投資者採取多元資產配置,以達到多重收益的效果。 林雅慧強調,由於疫情短期內難以完全控制,企業獲利和就業市場的回溫都需要時間來反映,因此預計各國央行將維持低利率政策一段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對於收益的需求不斷增加,無論是股息還是債券殖利率,都應該成為長線資金配置的重點。 群益投信則建議投資者以多重資產策略來應對不確定性。透過跨市場、跨資產的布局,結合潛力資產如美股、高收益債及特別股,以及公債和投資級債等避險資產,可以降低投組的波動性。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也提到,短線美股已經反彈到相對滿足點,市場再破前低的機率不高,但由於市場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建議投資者採取多元配置策略,既可分散風險,也可增加投資組合的彈性。
群益投信表示,從4月8日中國武漢宣布解封以來,全球各國陸續也跟進解禁、解封經濟活動,美國川普總統也希望經濟活動重啟加快腳步。雖然各國可望解封,帶來投資契機,但需更有風險控管意識,不宜躁進,建議不妨以多重資產策略來因應,透過跨市場、跨資產布局方式,結合以美股為首之潛力資產、搭配具高息優勢的高收益債及特別股,以及公債和投資級債兩大避險資產來降低投組波動。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各國政府目前工作重心從「防疫」轉換到「復工」,但由於疫情尚未結束,各國政府重起經濟變數仍多,包含企業獲利是否已充分反映、就業市場能否充分回溫,疫苗能否快速研發成功都是影響市場變數。
因市場仍有變數,林雅慧建議,現階段建議的投資方式,就是採取多元資產以達多重收益。有鑑於疫情短期內難恢復,且就業市場回溫與企業獲利都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反映,預期各國央行低利率政策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當長期利率可能呈現L型走勢時,市場對收益需求將有增無減,因此無論股息還是債券殖利率均可列入長線資金配置考量重點。
展望後市,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短線美股反彈來到相對滿足點,基本面為中長線依歸,投資人短線態度可傾向審慎樂觀,市場再破前低機率不高,惟現階段市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建議穩健型投資人採多元配置投資策略,一來分散投資風險,二來也增加投資組合彈性。
全球股市上周普遍上漲,但台灣的摩根投信指出,這股熱潮並未波及到主要股票型基金,反而讓資金退場的趨勢更加明顯。根據最新統計,不論是成熟或新興市場基金,都連續兩周遭遇資金調節。其中,新興亞洲基金更是連續四周被提款,上周失血金額從前一周的32.93億美元降至15.44億美元。與此同時,拉丁美洲基金成為唯一吸金的區域型股票基金,而歐股基金累計流出金額則達237.33億美元。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分析,在疫情的不確定性仍存在之下,如何讓供應鏈和消費鏈正常化,將是各國政府的重要課題。美國和亞洲經濟體在政策面上都有相對的施展空間,特別是美國,作為已開發國家,在這方面更具優勢。 近一個月來,MSCI全球股市指數和高收益債指數均開始跌深反彈,隨著投資情緒回穩,市場目光逐漸轉向基本面和評價面。在尋求收益的過程中,投資組合應採取均衡的多元股債配置,以掌握中長期的投資機會。 法人和富蘭克林證券投顧都表示,在布局全球市場時,除了要考慮疫情走向,還需關注各國經濟體的體質和基礎,這對後市回彈及恢復的能力影響很大。美國股市市值佔全球逾五成,美元貨幣也佔全球儲備逾六成的比重,這對美國相關資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從中長期來看,許多國家將面臨高負債、高赤字和低成長的挑戰。後續投資者需留意企業獲利調降、高收益債中體質不佳的企業降評及違約行動,這些都可能牽動高收益債市波動。因此,建議適度納入與多數風險性資產相關性低的美國政府債(GNMA),以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波動。
【台灣股市新聞】 雖然歐美疫情有緩和的跡象,但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依舊低迷,亞股市場也再度承受外資的賣壓。根據最新統計,過去一周外資僅對中國A股買超,其他亞洲股市則是淨流出。而台灣和韓國股市今年來的賣超金額分別高達187.98億美元與177.24億美元,顯示外資對亞股的信心仍不足。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分析,若將中、韓的抗疫策略套用於西方經濟體,全球經濟可能持續下行至年中,失業率可能上升4至6個百分點。林雅慧強調,中國信貸寬鬆是亞洲經濟與股市的領先指標,若疫情緩和,將優先看好中國市場,並看好受中國流動性外溢的東協國家。投資人應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關注科技與醫療等長期投資潛力,採用高息股票優先的收益策略,並定期定額介入成長型股票。
【新聞報導】 近來,新冠疫情對內需消費的影響相當大,但對製造業的衝擊則較小。根據最新經濟數據,東北亞的外需生產回溫狀況明顯優於內需消費。特別是台股,在外資買超的推動下,上周買超金額達17億美元,成為亞股之冠。這也讓我們看到了摩根投信在市場中的影響力。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由於東北亞最早受到疫情衝擊,所以一旦外部需求回溫,製造業將優先復甦。她提到,台灣首季民間消費放緩,但出口訂單與工業生產等數據仍優於預期。此外,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已連六個月超過20億美元,且增長率持續上升。 林雅慧還指出,相關數據的領先指標已反映在股市上,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自三月下旬低點以來反彈超過20%。而該指數權重最大的三地股市:中國、韓國與台灣,在今年來的跌幅也分別縮小。這顯示了摩根投信對市場的預測準確性。 不過,摩根多重資產團隊投資組合經理人Er ic Bernbaum也提醒,目前市場從3月底反彈,主要是受到跌深反彈的帶動,並非企業獲利推動。他強調,疫情對第二季全球經濟的衝擊將逐步顯現,預期經濟數據也將面臨另一波下修。
根據統計,全球型新興市場基金雖然已連11周遭資金調節,上周淨 流出金額從前周的40億美元大幅收斂至13.28億美元。新興亞洲基金 雖也連四周被提款,上周失血金額也從前一周的32.93億美元降至15 .44億美元。將時間拉長至全年度來看,拉丁美洲基金唯一吸金的區 域型股票基金。歐股基金累計流出金額最鉅,達237.33億美元。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預期在疫情仍存不確定下, 如何使得供應鏈、消費鏈雙雙正常化將是各國政府的重要課題,尤其 針對穩就業、扶持中小企業的財政刺激加碼空間亦是關鍵,其中美國 為首的已開發國家,大陸領頭的亞洲經濟體在政策面相對且施展空間 。
觀察近一個月,不論是MSCI全球股市指數還是高收益債指數,均開 始跌深反彈,隨著投資情緒回穩,市場目光不排除逐漸轉向基本面及 評價面,在尋求收益下,投資組合更應該採均衡的多元股債配置,以 掌握中長期的投資契機。
法人表示,隨疫情發展進度不一,除了大陸情勢較早受控外,歐美 在每日新增確診及死亡人數上也逐漸降低,有望脫離高峰,同時包括 日本、俄羅斯及巴西等國則是日益嚴峻。對投資人來說,現在布局全 球市場時,除需考量疫情走向外,國家經濟體原本的體質與基礎,都 對後市回彈及恢復的能力,有著很大的影響。
綜觀全球各國,美國股市市值目前佔全球逾五成、在MSCI全球科技 指數中佔比77%並擁有包括Apple、Google、Amazon、Netflix等國際 科技巨頭企業,而美元貨幣也占全球儲備逾六成的比重,都對美國相 關資產提供了一定的支撐,打下成為強勢資產的基礎。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中期來看,許多國家大舉擴大財政支出及 央行資產負債表,危機後的世界將面臨高負債、高赤字與低成長等挑 戰,後續仍須留意企業調降獲利、高收益債中體質不佳的企業降評及 違約行動,牽動高收益債市波動,建議適度納入與多數風險性資產相 關性低的美國政府債(GNMA),將有助降低目前投資組合的整體波動 。
根據統計,外資上周在台股買超17.7億美元,其次是中國A股的7. 02億美元,若扣除這兩地的股市,外資上周在亞股的動作相當平淡。 同為東北亞的韓國股市上周僅淨流入0.51億美元;正在討論解封的印 度股市則是淨流入0.09億美元。東南亞股市則持續遭到外資淨流出的 壓力,其中又以印尼淨流出1.03億美元壓力最大。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由於東北亞最早遭受疫情衝 擊,所以一旦外部需求回溫,東北亞的製造業將優先復甦。譬如近期 東北亞經濟數據就已顯示,外需與生產製造的表現仍強於內需消費, 包括台灣首季民間消費放緩至1.54%,但三月份的出口訂單與工業生 產等數據仍優於預期;另外,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已連六個月逾20億 美元,且連續三月維持20%以上的增長。
林雅慧表示,相關數據的領先指標已反映在股市上,MSCI亞太(不 含日本)指數自三月下旬低點以來反彈超過20%,而該指數權重最大 的三地股市:中國、韓國與台灣,在今年來的跌幅也分別縮小到負4 .49%、負11.38%與負8.37%,明顯優於印度與東南亞市場今年以來 的跌幅。
摩根多重資產團隊(Multi-Asset Solutions)投資組合經理人Er ic Bernbaum補充,目前雖然企業正在公布財報,但其中不少公司並 未提供未來的財測,因此不排除獲利成長將進一步下調。另一方面, 疫情對第二季全球經濟的衝擊也將逐步顯現,因此預期經濟數據也將 面臨另一波下修,所以市場從3月底反彈,主要是受到跌深反彈的帶 動所致,並不是企業獲利推動。
根據統計,過去一周以來外資僅對中國A股買超3.42億美元,但對其他亞洲股市則是持續淨流出;若以全年至今的資金流向來看,今年來外資在亞股中僅買超中國A股43.57億美元,但是對台灣與韓國股市的賣超金額,今年來累計卻分別高達187.98億美元與177.24億美元,就算把在印度與東協各國今年以來賣超的金額加總,都不如外資在台、韓兩地任一市場今年來的賣超金額,可見若要看到外資對亞股重拾信心,東北亞股市將是關鍵指標。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中國和韓國是最早受到病毒打擊的國家之一,而兩國在復工之後,感染率仍維持於低水平,若將中、韓的抗疫路線圖套用於西方經濟體,那麼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將持續至今年年中,且在這種情況下,失業率將上升4至6個百分點,而復甦則在2020年下半年才開始。
林雅慧補充,觀察過去歷史經驗,中國信貸寬鬆可謂亞洲經濟與股市的領先指標。中國自年初即已率先啟動全面降準,更在疫情升溫後快速注資市場,因此若疫情真的緩和,會優先看好當前具有充分流動性的中國市場,其次是受中國流動性外溢效果而帶動的東協國家。
林雅慧表示,各國的財政政策已箭在弦上,但這些政策要真正發酵,前提是仰賴疫情的控制與醫療的進展。所以投資人這時候除了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度之外,更要留意科技與醫療等股票長期投資的潛力,對亞洲股市的配置宜採高息股票優先的收益策略,再輔以定期定額的方式介入成長型的股票。(康?皇)
全球股市雖然上周普遍上漲,但台灣的股票型基金卻沒有跟著漲,反而出現資金外流的情況。根據EPFR的最新數據,不管是成熟市場還是新興市場的基金,都連續兩周出現資金調整。不過,與美股和歐股基金單周流失金額擴大不同,部分新興市場基金的流出金額已經見到收斂。從今年來的整體情況看,拉丁美洲基金是唯一吸金的區域型股票基金。 摩根投信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美國近期經濟數據普遍不理想,加上美國龍頭企業首季財報不如預期,美中關係也傳出惡化,這些因素都讓近兩周的股票型基金資金動能變得較為疲弱。 美國首季實質GDP低於市場預估的-3.7%,並創下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顯示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相當大。由於美國的防疫和社交隔離措施主要在3月中旬之後實施,所以第二季度經濟萎縮幅度可能會加大。過去四周累計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已超過2600萬人,未來經濟的復甦速度將取決於重新啟動和漸進式復工的進度。 林雅慧強調,在疫情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如何讓供應鏈和消費鏈正常化是各國政府的重要任務。尤其是針對穩定就業和扶持中小企業的財政刺激措施,對於已開發國家和亞洲經濟體來說,政策上還有相當的施展空間。隨著投資情緒的回穩,市場目光可能會逐漸轉向基本面和評價面,在尋求收益的同時,投資組合應該採取均衡的多元股債配置,把握中長期的投資機遇。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隨著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金融市場已從恐慌期進入經濟修復階段,觀察的重點將集中在各國經濟重啟後是否能夠有效控制疫情,以及需求回升的速度。未來仍需關注企業減少獲利、高收益債市場中體質不佳的企業降評和違約行動,這些都可能影響高收益債市的波動。
近期全球股市波動不斷,歐美多個城市逐漸解禁,股市反彈,但美國貿易戰議題再起,讓市場再次震盪。摩根投信的分析師們指出,未來經濟數據和企業財報的公布將對股市產生重要影響,投資者應該分批布局特殊利基、產業前景佳及基本面強勁的族群,以應對市場波動。 自3月底以來,全球股市經歷了較大的反彈行情,但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提出貿易戰議題,導致美股上周由高點下殺,亞股與歐股也跟著修正。美國第1季GDP為負4.8%,市場預估美國經濟第2季最糟,第3季回升。康和投顧產品研究部副總經理黃詣庭提醒投資者,美國第2季經濟數據及企業財報尚未揭露,市場波動仍高,操作應保守。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則表示,儘管S&P 500指數成分股財報表現不佳,但科技、醫療、核心消費等領域仍有亮點。由於疫情影響可能持續數年,她建議投資者關注受遠端辦公和社交等新型態生活影響的科技軟硬體族群,以及直接受益的醫療健康族群。 黃詣庭則認為,全球股市大幅修正後,評價相對便宜,加上獲利企業仍會配發股利,股價低,股利率提高。投資者可逢低布局特殊利基型、公用事業、醫療或防禦型類股,這些類股不僅能抵抗市場波動,還有機會挑戰股利及資本利得雙贏。
受惠於北美半導體需求的復甦,台股上周再次成為亞股的吸金王,外資買超金額高達17億美元,這個數字讓台股在亞股中名列前茅。而中國A股也不遑多讓,上周淨流入7億美元,位居亞股第二。南韓和印度分別進帳0.5億美元和0.1億美元,其他亞股則普遍遭遇賣超,但金額已經減少到1億美元或更低。 今年來,陸股成為外資唯一買超的亞股,外資買超金額高達50億美元。不過,在賣超方面,南韓以176.7億美元的淨流出取代台股,躍居亞股第一,台股的淨流出金額則下滑到170億美元,排名第二,印度則以70億美元的淨流出位居第三。 上周,主要亞股全面收紅,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少見的現象。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已連續六個月超過20億美元,並且連續三月增長率超過20%,這顯示全球半導體需求仍然在緩慢復甦。對於台灣和韓國等市場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 林雅慧也提到,由於疫苗尚未研發成功,就業市場和企業獲利還存在不確定性,預計市場將呈現區間波動的趨勢。摩根資產管理預估全球經濟有望在下半年逐漸回溫,但短期市場波動可能會升高,因此建議投資者還是保持謹慎。 印度股市上周大涨5.8%,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認為,在疫情衝擊下,印度股市的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都創下了金融海嘯以來的新低。他預計,如果疫情趨緩,印度股市仍有回穩翻揚的機會。目前,他建議配置上優先關注受疫情影響較低的核心消費和醫療股,以及財務體質較佳的銀行股。 台股上周也大涨6.2%,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歐美各國封城出現解封的曙光,消費相關、汽車、運輸、觀光等族群出現補漲行情,這些行業的表現甚至比資訊和電腦周邊等族群更亮眼。但廖哲宏也提醒,近期仍需關注美國企業的財報,以及科技大廠和蘋果股相關族群的影響。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台股今年前四月集中市場加權指數下跌了8.3%,但其中六檔台股基金卻逆勢表現亮眼,前四月領先創造正報酬,為台股基金帶來了一線希望。專家建議,由於台股短線震盪機會較大,投資者不宜單筆大量布局,而是應該採取定期定額或逢低分批進場的策略。 根據統計,截至4月底,華南永昌物聯網精選基金以3.1%的報酬率領先群倫,路博邁AR台灣股票N月配級別以2.7%的報酬率緊追其後,保德信店頭市場則以1.5%的報酬率位居第三。此外,華南永昌永昌、摩根中小、日盛首選等三檔基金今年來的報酬也均已轉正。 日盛首選基金經理人楊遠瀚指出,台股4月展開強勁反彈,目前短、中期均線呈現多頭排列,對股市形成支撐。雖然台股在11,000點整數關卡仍存有壓力,但預計5月行情將呈現區間震盪,個股表現將成為主要動力。由於美股進入財報公布期,科技股表現相對突出,台灣科技股將在5至6月享受利空空窗期,並有望受到資金充沛和除權息行情的支撑。 第一金小型精選基金經理人陳思銘則認為,台股近期隨著美股漲多回檔,年線得而復失,企業獲利的陽光與陰影直接影響股價表現。目前美股已發布獲利的企業僅約一半,表現低於過去五年平均水準,基本面欠佳,預計台股短線震盪的可能性較大。 摩根投信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需持續關注未來經濟活動和企業表現的變化。雖然外資首季大量賣超台股,但隨著各國央行和政策無限量注資,若疫情在第2季得到控制,外資有望回流,有利台股表現。 楊遠瀚強調,企業財報陸續透露下半年的不確定性,但資金效應有望支撐大幅下修風險。產業焦點可關注資料中心、5G、光通訊、WiFi 6、美日新遊戲機等領域,以及長線獲利與股利穩健的高殖利率族群。 陳思銘建議投資者不要過度躁進,可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逢低分批進場,靜待下半年景氣底盤的好轉機會。
全球股市3月狂跌之後,3月底以來展開較大的反彈行情。不過,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又提出貿易戰議題,美股上周由高點下殺,亞股與歐股昨(4)日也跟著修正,本波反彈行情是否就此結束,備受關注。
美國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為負4.8%,康和投顧產品研究部副總經理黃詣庭表示,美國投資人預估美國經濟第2季最糟,第3季回升。美國第2季經濟數據及企業財報仍未揭露,預期市場波動仍高,操作仍應保守應對,切勿追高。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僅管S&P 500指數成分股財報表現大幅落後,但其中仍有科技、醫療、核心消費等亮點。由於疫情帶來的影響恐延續數年,在股票選擇上,建議可多留意受惠於遠端辦公與社交等新型態生活的科技軟硬體族群,及直接受益的醫療健康族群等相關投資機會。
黃詣庭認為,全球股市大幅修正後,股市評價面相對便宜,加上有獲利企業仍會配發股利,股價低,更提高股利率。投資人逢低可布局特殊利基型、公用事業、醫療或防禦型類股,不但較能抵禦市場波動,更有機會挑戰股利及資本利得雙贏。
今年以來,陸股獲外資買超逾50億美元,仍是外資唯一買超的亞股。在賣超方面,南韓以176.7億美元的淨流出取代台股,躍居亞股第一,台股的淨流出金額則下滑到170億美元排第二,第三則是印度的70億美元。
上周主要亞股全面收紅,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罕見現象。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已連續六個月逾20億美元,且連續三月維持20%以上的增長,顯示全球半導體需求仍維持緩慢復甦態勢,有利於台、韓等市場。
林雅慧指出,疫苗尚未研發成功,就業市場與企業獲利未來仍有變數,預料接下來市場將呈現區間波動走勢。摩根資產管理預估全球經濟有望在下半年逐漸回溫,但短期市場波動有可能升高,建議投資上仍需謹慎。
印度股市上周大漲5.8%,為這波下跌來較大的反彈。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在疫情衝擊下,印度股市的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都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新低。
林光佑指出,由於印度政策刺激已如火如荼實施,若疫情趨緩,印度股市仍有回穩翻揚的契機。現階段考量疫情尚未結束,配置上優先留意受影響較低的核心消費及醫療股,以及財務體質較佳的銀行股。
台股上周大漲6.2%,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歐美各國封城出現解除曙光,消費相關及汽車、運輸、觀光等族群出現補漲行情,反而較資訊及電腦周邊等族群更亮眼。但近期仍需注意美國企業財報,以及對於科技大廠與蘋概股相關族群的影響。
據統計,台股基金今年以來績效,截至4月底,由華南永昌物聯網精選以3.1%領先,其次為路博邁AR台灣股票N月配級別的2.7%緊追在後,保德信店頭市場以1.5%排名第三。此外,華南永昌永昌、摩根中小、日盛首選等三檔基金今年來績效也已經轉正報酬。
日盛首選基金經理人楊遠瀚表示,台股4月展開強勁反彈,現階段台股短、中期均線多頭排列向上支撐,然碰到11,000點整數關卡仍有壓力,預期5月行情將區間震盪,並延續個股表現為主。由於美股進入財報公布期,目前第2季表現科技股相對好,台灣以科技為主,5~6月將是利空空窗期,搭配資金充沛與除權息卡位行情,將為股市帶來支撐。
第一金小型精選基金經理人陳思銘表示,台股昨(4)日隨美股漲多回檔,年線得而復失,主要反應美股第1季財報陸續發布,企業獲利好壞直接影響股價表現,並牽動台廠供應鏈股價動向。目前美股已發布獲利的企業僅約一半左右,只有65%的表現表現優於預期,低於過去五年平均水準,基本面欠佳,及台股上檔臨年線反壓,預期短線震盪的可能性大。
摩根投信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是進行式,須持續密切觀察未來經濟活動與企業表現的變化,但台股受惠半導體、5G通訊、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整體經濟增長與獲利表現仍相對展現韌性。另從資金面來看,外資首季雖大幅賣超台股,但隨各國央行與政策無限量注資下,若疫情有望在第2季獲得控制,搭配台股高殖利的防禦優勢,看好外資有望陸續回流,將有利台股表現。
楊遠瀚表示,企業財報陸續透露下半年的不確定性,然資金效應有望支撐大幅下修風險。產業焦點方面,可關注資料中心、5G、光通訊、WiFi 6、美日新遊戲機、長線獲利與股利穩健的高殖利率族群。
操作上,陳思銘建議,不要過度躁進,但可採取定期定額方式,逢回分批進場建立部位,靜待下半年景氣落底好轉的機會。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拖累,美國近期公布經濟數據普遍欠佳,加上美國龍頭企業首季財報不如預期,美中關係又傳出惡化,多重雜音夾擊下,近兩周股票型基金的資金動能較為疲弱。
美國首季實質GDP不但低於市場預估的-3.7%,更創下自2008年第4季度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顯示新冠疫情對於美國經濟已造成相當程度衝擊。由於美國相關防疫、社交隔離啟動時間約在3月中旬之後,意味著第2季度經濟萎縮幅度勢必加大,且過去四周累計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更已超過2,600萬人,後續重新啟動、漸進式復工將攸關下半年經濟回穩速度。
林雅慧指出,預期在疫情仍存不確定下,如何使供應鏈、消費鏈雙雙正常化,是各國政府的重要課題,尤其針對穩就業、扶持中小企業的財政刺激加碼空間也是關鍵,其中美國為首的已開發國家、中國大陸領頭的亞洲經濟體在政策面相對有施展空間。隨投資情緒回穩,市場目光不排除逐漸轉向基本面及評價面,在尋求收益下,投資組合更應該採均衡的多元股債配置,掌握中長期投資契機。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隨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金融市場從恐慌期進入到經濟面的修復階段,觀盤重點將聚焦各國重啟經濟後疫情能否續獲控制,以及重啟經濟後的需求回升速度。後續仍須留意企業調降獲利、高收益債中體質不佳的企業降評及違約行動,牽動高收益債市波動。
台灣金融新聞 / 財經頻道報導 近來全球金融市場因應疫情影響,經歷了一波波的波動,基金清一色面臨失血,美、歐股基金也不例外。不過,摩根投信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分析,在這波股市波動中,美股及亞股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林雅慧表示,經過近期股市的調整,股票估值已經下修不少,美股過往兩年本益比多處於15年區間的頂端,但現在已經落在15年均值左右。未來企業獲利是否已充分反應衰退風險將是關鍵,這也是估值面可能失真的因素之一。 她進一步指出,美股具有熊短牛長的特色,過去三至四次熊市約維持一到兩年左右,牛市則歷時約三至五年,甚至最近一次牛市達十年以上。因此,對於能夠承受未來三到六個月波動的長期投資者來說,可以逐步留意美股及亞股。 對於亞洲市場,林雅慧認為,亞洲高息股受政策限制發放股利影響小於歐美,而大陸A股則具有風險分散效果,產業相對偏好科技及醫療保健等疫情後結構改變受惠者。 此外,法人也指出,美國政府推出之貨幣及財政政策迅速且規模龐大,加上美國經濟基礎穩固,美國相關資產在近期仍展現韌性,從前月的波段低點中恢復,如標普500自3月底至4月中回彈幅度已逾25%。 在布局美國資產時,林雅慧建議,首先應該選擇具長期成長潛力、且反彈動能強勁的成長股,作為帶動資產成長的主要動力;其次,可考慮納入債券資產,尤其是擁有較佳評級品質、且主要集中在有內需市場支撐、較不受市場波動影響的美國高收益債,以降低波動風險。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則分析,全球新冠病毒疫情高峰雖已過,但經濟面的考驗仍在持續,未來即使各國陸續重啟經濟,在疫苗量產之前仍將避免群聚及維持社交距離等限制,將持續抑制休閒旅遊等經濟活動,股市反彈面臨季線壓力也需要時間消化上檔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