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弘科技(上)公司新聞
受惠基本面表現搶眼,晉弘首日掛牌上演蜜月行情,大漲16.95% ,以53.8元作收。晉弘去年合併營收4.86億元、稅後淨利0.66億元, 年成長分別達20.89%及22.22%,EPS以2.3元創下新高。
聚焦遠距醫療、數位醫療(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輔助診斷軟體)及微 創診療(拋棄式內視鏡)三大市場,晉弘藉由數位醫學影像光學設計 的核心技術,結合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輔助診斷軟體,開發智能醫療器 材,並提供創新醫療解決方案,採取發展自有品牌horus SCOPE和原 廠代工雙引擎策略布局。
晉弘手持醫療影像類產品,在美國滲透率高達八成,「糖尿病視網 膜病變AI診斷輔助分析軟體」更是全球唯一能二分類、五分期及標註 病徵的AI醫學影像輔助診斷軟體。
證交所表示,ETF上市後投資人可以在盤中時段隨時買賣,交易便 利,而且ETF依照既定的指數規則來選股,持股也透明。
富邦入息REITs+ETF追蹤全球入息不動產與基礎建設指數,成分股 選自全球16國,包括美國、加拿大、已開發歐洲、新加坡、澳洲、日 本、香港等地,以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挑選出不動產投資信託 (REITs)及交通基礎設施相關成分。
經市值及流動性篩選,並排除股價波動度前五大者後,依預扣所得 稅後之殖利率,選擇最高的30檔作為指數成分股。
富邦投信表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REITs投資市場,過去投資REIT s也多半偏向美國,但經過去年的大幅反彈,美國REITs的股利率又重 新被壓縮回到疫情前水準,投資人可考慮適度分散配置。
另根據2022年3月底的資料,上述指數的產業類別廣泛,綜合多業 種的多樣化類別占27%、醫療23%、零售15%、工業與商辦分別占1 0%,公路鐵路、港口、資料中心與其他則各2∼3%。
證交所表示,近年來ETF產品線日益豐富,涵蓋股票、債券、不動 產、大宗商品、貨幣等多元資產類別,投資人可至證交所ETF專區了 解各類ETF有那些特性及風險,再依自身需求選擇適合中長期資產配 置或短期策略性操作的工具。
證交所表示,本次辦理公開申購價格為46元,5月20日至5月24日為公開申購期間;5月26日為公開抽籤日。
據統計,目前已有台灣精銳、峰源-KY、鼎基、來頡、晉弘、采鈺 及北極星藥業-KY等七家公司獲得主管機關核准上市,目前峰源-KY已 完成競價拍賣,預計4月19日進行公開抽籤,將於4月25日以每股40元 上市。
另台灣精銳預計4月18∼20日啟動競拍,競拍張數5,215張,底標訂 175.44元,將於4月22日開標,接下來4月26∼28日辦理公開申購,初 步訂定公開承銷價格為200元。4月15日台灣精銳在興櫃收盤均價為2 64.54元。
今年以來到4月15日止,已有洋基工程、瑞鼎、力智、弘凱、南光 、桂盟及昶昕等七家公司上市。
證交所統計,2021年底128檔上市ETF總資產超過8,400億元,較20 20年的5,600億元大幅成長50%。以資產規模前十大來看,聚焦高股 息概念就占了四檔,其中,去年12月下旬新掛牌的富邦特選高股息( 00900)ETF,以約200億元的規模排名第十。
富邦特選高股息ETF追蹤的特選台灣高股息30指數,是從台灣上市 櫃公司挑選市值前200大,經流動性、財務指標檢驗後,依照公司已 宣告的股利發放金額,或以最新財報盈餘數據推估可能分配的股利, 選取股利率較高的30檔。本指數以股利率加權為主,並依市值調整權 重,設有5%和1%的個股權重上、下限。
富邦投信說明,為配合台股配息市況,特選台灣高股息30指數訂於 每年4月、7月、12月進行例行成分股審核:4月、7月納入之成分股, 分別以除息日在4月中至7月中,以及7月以後除息之高息股為主。
該指數於12月進行調整,針對每年發放股利超過一次的個股,以捕 捉除息旺季後的配息機會。由於富邦特選高股息ETF募集後,其指數 剛好遇上12月定期審核生效日,投資組合按最新調整生效後的成分股 來建倉,因此與銷售文件上揭露的成分股有所不同。
證交所表示,近年ETF收益分配的設計逐漸多元化,並且有多檔訴 求季配息或是高股息的ETF,讓偏好存股的投資人有更多選擇,惟ET F背後的一籃子股票內容,會隨指數於定期調整時變動,建議投資前 應閱讀公開說明書,了解標的指數的成分股篩選流程、加權方式、定 期審核的次數與時間點等規則,增加對商品的認識。
晉弘科技公司負責人為鄭竹明,公司實收資本額為3億餘元,以科 技事業申請上市,主要產品包括多合一數位醫學五官鏡、醫學影像輔 助辨識軟體、拋棄式內視鏡及其相關零組件等。
晉弘109年稅前純益6,023萬餘元,每股稅後盈餘(EPS)2.41元, 今年累計前三季EPS為1.42元。晉弘8日在興櫃收盤成交均價為63.66 元,最後收盤價63.9元上漲3%。
根據CMoney統計,本周以來興櫃漲幅十強,漲幅落在6%以上,清一色是股價不到百元的中低價股,依次是晉弘(6796)漲15.4%、美萌14.6%、永虹先進13%、唯數12.6%、禾生技11.4%、亞洲教育10.8%、奇鈦科10.3%、台睿7.4%、納諾*-KY 7%以及溫士頓6.3%。
進一步來看,買盤集中在與大盤較無連動性的生技醫療業上,一共有五檔上榜,包含:晉弘、美萌、禾生技、台睿以及溫士頓;此外,化學工業也進榜三檔,如:永虹先進、奇鈦科以及納諾*-KY。
醫療影像診斷系統解決方案公司晉弘創立於2010年,從眼底攝影機開發起家,陸續推出耳、鼻、口、皮膚等手持式數位五官鏡,協助醫師進行遠端診療,將持續整合5G、AI、台灣製造,進一步切入體內檢測器械如拋棄式內視鏡及精準醫療。
晉弘科技(6796)近來傳來好消息,他們的「視網膜影像分析軟體AI-DR」成功取得衛福部食藥署(TFDA)第二級醫療器材軟體許可證,許可證編號為衛部醫器製字第007202號。這是晉弘科技在醫療科技領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因為這意味著AI-DR已經獲得了官方認可,可以正式進入市場。 AI-DR這款軟體真的是厲害,它是全球首個能夠同時進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分類、分期以及病徵位置的AI軟體。它的敏感度和特異度都非常高,分別超過了98%和96%,這對醫師來說是個非常大的幫助,能夠讓他們更準確地掌握病人的病情和視網膜損傷的位置。 晉弘科技表示,這款AI-DR軟體可以與醫療院所常用的六大品牌眼底攝影機相容,包括他們自有品牌的手持式眼底攝影機。這樣的整合性設計,無論是應用於大型的醫療機構還是偏遠地區的遠距診察,都能夠提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篩檢能力,並強化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 中國信託證券在輔導晉弘科技掛牌時也表示,晉弘科技自2010年創立以來,從眼底攝影機開發做起,陸續推出了耳、鼻、口、皮膚等手持式數位五官鏡。這些數位五官鏡能夠快速取像,提供高畫質影像,透過網路傳輸也不會失真,這對遠端診療來說是一大福音,也能幫助醫師精準診斷和治療。 現在疫情這麼嚴重,遠距醫療自然成了熱門話題。晉弘科技憑藉其在OCT和AI-DR方面的先鋒地位,在遠距醫療市場上的地位也越來越穩固。過去10年來,他們不斷投入遠距醫療器材與軟體的開發,未來還將繼續整合5G、AI以及台灣製造技術,甚至計劃切入體內檢測器械市場,像是拋棄式內視鏡和精準醫療領域。這個台灣本土的創新企業,未來的發展令人期待。
AI-DR為全球第一個可同時提供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類、分期及病徵位置的AI軟體,敏感度高達98%以上,特異率高達96%以上,能有效輔助醫師掌握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視網膜損傷的位置。
晉弘科技表示,AI-DR整合軟硬醫材,可判讀醫療院所常用桌上型六大品牌的眼底攝影機,以及自有品牌的手持式眼底攝影機影像,透過AI判讀資訊,無論應用於規模較完整的醫療院所或偏鄉遠距診察,皆能提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篩檢能量,強化醫療資源使用效率,輔助監控病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控制情形。
負責輔導晉弘科技掛牌的中國信託證券表示,晉弘創立於2010年,從眼底攝影機開發起家,陸續推出耳、鼻、口、皮膚等手持式數位五官鏡,其數位五官鏡能夠快速取像並提供清晰高畫質的影像,透過網路傳輸不失真,可讓醫師進行遠端診療,達到遠距醫療的目的,或將照片記錄於電子病歷,協助醫師做出精準診斷與治療。
疫情再起,遠距醫療成為熱門話題。晉弘科技導入全球與台灣第一先驅的OCT和AI-DR,加重其在遠距醫療市場的地位。過去10年致力遠距醫療器材與軟體開發,未來將持續整合5G、AI、台灣製造,進一步切入體內檢測器械如拋棄式內視鏡及精準醫療。(賴俊明)
台灣晉弘科技(6796)近期再創佳績,公司研發的「視網膜影像分析軟體AI-DR」成功取得衛福部食藥署第二級醫療器材軟體許可證,這是晉弘科技繼二合一全自動光學斷層掃瞄儀取得TFDA許可證後的又一重大突破。AI-DR軟體是全球首創,能同時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進行分類、分期及病徵位置判斷,其敏感度和特異度均超過市場標準,對醫師掌握病情及病患轉診决策具有重要幫助。
晉弘科技強調,AI-DR軟體能夠整合多種眼底攝影機的影像,無論是大型醫院還是偏遠地區的遠距診察,都能有效提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篩檢能力,並提升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隨著健保署推動的「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畫」實施,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遠距醫療的需求日益增加,晉弘科技這款產品無疑將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除了視網膜影像分析軟體,晉弘科技也將AI技術應用於傷口照護,推出傷口照護機,幫助護理人員更高效地留存傷口紀錄和處理相關行政流程,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