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弘科技(上)公司新聞
【台北訊】近年來,數位醫學影像診斷裝置的發展越來越受到矚目,而台灣的晉弘科技(6796)就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這家專注於數位醫學影像診斷裝置設計、開發、生產製造及銷售的公司,109年的營收達到了4億元,稅後損益也有0.54億元,每股純益(EPS)更達到2.41元,成績亮眼。 晉弘科技利用其核心技術,將傳統診察儀器進行數位化和微型化,從眼底鏡開始,已經成功開發出能夠進行眼、耳、鼻、口、皮膚等五官檢查的手持式數位五官鏡。這樣的設備讓醫生可以透過網路將檢查當下的照片傳輸至遠地點,實現遠距醫療和問診,同時也方便了電子病歷的記錄,幫助醫生做出更精準的診斷。 不僅如此,晉弘科技還將業務擴展至智能醫療服務領域,推出了AI視網膜輔助診斷軟體和傷口照護智能手機等創新產品。該公司近年來榮獲多項獎項,包括亞洲科學園區協會「2018 ASPA Awards企業首獎(Grand Prize)」、經濟部暨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第27屆國家磐石獎」等,顯示其創新實力。 未來,晉弘科技將進一步發展數位醫學影像診斷裝置,使其能夠進行數位攝影、錄影,並製作電子病歷,上傳雲端,以方便醫生進行遠距醫療判讀與診斷。隨著2021年遠距醫療正式成為台灣健保給付範圍,晉弘科技的产品將有更廣闊的市場。此外,公司也將積極探索AI智能醫療服務領域,以提供更便捷、完整的醫療服務。
晉弘科技運用光學影像系統設計及數位影像處理的核心技術,將傳 統診察儀器數位化、微型化,從眼底鏡起家,至今已開發出只要一台 主機,醫生就可以完成眼、耳、鼻、口、皮膚等五官的基本檢查的手 持式數位五官鏡,而檢查當下的照片可立即透過網路傳輸達到遠距醫 療、問診零距離之目的,藉由電子病歷的紀錄,可比較病患過去的醫 療紀錄與治療歷程,能協助醫生做出更精準的診斷與治療。
除了硬體模組與整合方案的銷售外,同時還進入智能醫療服務的領 域,如AI視網膜輔助診斷軟體及傷口照護智能手機等應用,成為創新 軟硬體產品、模組與服務兼備的AI智能醫療科技公司。
近幾年晉弘科技更是獲獎連連,107年榮獲亞洲科學園區協會「20 18 ASPA Awards企業首獎(Grand Prize)」,榮獲經濟部暨中華民 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第27屆國家磐石獎」。108年入選台灣拜耳全 球Grants4Apps拜耳新創計畫團隊。赫羅斯數位手持式眼壓計DPT100 榮獲「第28屆台灣精品獎」。
109年取得經濟部「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資格核定函。透 鏡模組及眼底相機榮獲經濟部。109年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獎金牌 」。數位眼前房攝影機DEA 200/DEA 200P則榮獲「第29屆台灣精品金 質獎」。
談及未來該公司數位醫學影像診斷裝置產品可以進行數位攝影、錄 影,並且可以製作成電子病歷,上傳雲端,方便醫生做遠距醫療,進 行判讀與診斷,2021年已經成為遠距醫療健保給付元年,健保署提撥 新台幣1億元將遠醫療納入台灣健保給付的範圍,開放50個鄉鎮區的 眼耳鼻喉科、皮膚科、急診、門診申請,將有助於公司產品廣泛地使 用於一般診所或醫院、健診中心以及老人照護機構等,作為相關醫師 、護理人員、照護人員和社區義工從事篩查、診療與紀錄使用,落實 預防醫學與分級診療,助益醫療服務之提供,造福大眾健康。
另將進一步再將觸角延伸至AI智能醫療服務領域,如AI視網膜輔助 診斷軟體及AI傷口照護智能手機等應用,成為生醫資電Bio-ICT創新 型產品、模組與服務兼備的AI智能醫材公司,除可協助醫事人員進行 第一線篩查,也使後續追蹤紀錄更為便捷和完整,落實預防醫學與分 級診療,使醫療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
台灣櫃買市場近期交投熱絡,興櫃市場更是量價齊飛,新兵陸續掛牌,帶動市場活力。在上周五(16日),晶瑞光電(6787)、乂迪生科技(7452)、晉弘科技(6796)三檔公司同日掛牌,而本周二(20日)則是聯寶電子(6821)的掛牌日。隨著興趣持續升温,本周又有和暢科技(6825)、群利科技(7558)兩家公司陸續申請登錄興櫃買賣,和暢科技預計在4月29日掛牌,群利科技則在5月初掛牌。 和暢科技於2014年12月成立,董事長為周邦基,主要從事工商業用電腦硬體以及相關軟體產品之設計、製造和銷售。該公司在申請登錄興櫃時的資本額為1億1,000萬元。根據2020年財報,和暢科技營收達1億7,564萬元,稅後盈餘330萬元,每股盈餘0.38元。 群利科技則是於2009年10月成立,專注於GPS專業自行車碼表、GPS裝置周邊配件以及ODM業務。申請登錄興櫃時的資本額為1億8,124萬元。群利科技2020年營收3億1,416萬元,稅後盈餘1,112萬元,每股盈餘0.61元。 這波興櫃市場的熱潮,不僅反映了市場對新興企業的關注,也顯示了台灣股市的活躍度。晉弘科技作為其中的主角之一,其市場表現和發展動態,自然也引發了廣泛關注。
櫃買中心表示,和暢科技在19日申請登錄興櫃股票,產業別是電子 工業。和暢科技成立於2014年12月間,董事長為周邦基,主要經營業 務是工商業用電腦硬體,以及軟體之相關產品設計、製造及銷售,送 件時資本額為1億1,000萬元。和暢科技2020年財報營收1億7,564萬元 ,稅後盈餘330萬元,每股盈餘0.38元。
群利科技則在20日申請登錄興櫃股票,產業別是電子工業。群利科 技成立於2009年10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GPS專業自行車碼表、GPS裝 備周邊配件、ODM等,送件時資本額為1億8,124萬元。群利科技2020 年財報營收3億1,416萬元,稅後盈餘1,112萬元,每股盈餘0.61元。
台灣的醫療影像領導廠商晉弘科技(6796)近日傳來好消息,在中信證券的積極輔導下,該公司於16日正式登錄興櫃交易,興櫃登錄價為34元。晉弘科技預計在2021年底申請上市櫃,進一步拓展企業規模和提升產業競爭力。這家自2010年成立的企業,一直以來專注於創新研發醫療光機電模組與系統,其核心技術在光學影像系統與數位影像處理方面頗具建樹。
晉弘科技以眼底鏡為起點,發展出「數位五官鏡組」,此組合能夠通過一台機器搭配不同鏡頭,完成眼、耳、鼻、口與皮膚五官的基本檢查。該產品能夠快速取像並提供高畫質影像,透過網路傳輸不會失真,對於醫師的遠端診療提供了很大幫助。在美國遠程醫療市場,晉弘科技的產品市占率相當高。
近期,晉弘科技再接再厲,加入了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的研發,並已取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許可,成為全台第一台自主研發與自有品牌的光學斷層掃描儀。此外,該公司也看準了一次性內視鏡市場的巨大潛在需求,首支耳鼻喉科類內視鏡產品預計在2021年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許可,未來將會擴大至支氣管鏡、泌尿科等內視鏡應用,旨在降低醫療過程中的交叉感染問題。
除了硬體模組與產品銷售,晉弘科技也開發了AI軟體,將影像資料與公司開發的AI影像輔助診斷軟體結合,能夠分析判讀標示病徵,輔助醫師診察和判斷病情。從影像模組出發,晉弘科技整合軟硬體系統,成功成為國內醫療影像的領導廠商。
中信證券近年來不遺餘力地扶持生技醫療業進入資本市場,繼昱展新藥在2020年10月成功登錄興櫃後,晉弘科技再下一城。中信證券表示,將持續輔導具有特色及潛力的生技醫療公司加入台灣資本市場,共同創造台灣產業的榮景。
興櫃市場方面,在16日晶瑞光電(6787)三檔新股掛牌後,本周20日聯寶電子(6821)將以每股23.5元掛牌,興櫃行情也看俏。
16日櫃買指數收高210.74點,周K線中止五連紅翻黑;16日盤勢反彈之際,三大法人仍順勢調節,單日合計賣超上櫃股票10.03億元,其中投信賣超5.86億元,外資及自營商各賣超2.44億元、1.72億元。周三大法人合計賣超金額61.24億元,其中投信及自營商周各調節43.59億元、23.13億元,外資周賣超為5.48億元。
檢視三大法人周逆向加碼的上櫃股,外資買超宏遠證7,845張及元太7,798張,居前兩大,其餘依序為:頎邦(4,213張)、威剛(4,081張)、磐亞(3,322張)、世界(2,818張)、漢磊(2,463張)、康和證(2,072張)、福邦證(1,860張)、茂達(1,727張)。其中證券股占達三檔,主要是在台股價量齊揚創新高行情,證券商在經紀、自營及承銷等業務量衝高,單月整體業績將攀升,宏遠證16日股價攻堅漲停,康和證及福邦證都大漲超過4%。
上周本土兩法人雖然偏向大舉調節持股,但投信逆向買超合晶(1,746張)、威剛(462張)、晶焱(382張)、旺矽(355張)、安勤(330張);自營商主要買超也有:富喬(1,264張)、先進光(994張)、榮剛(909張)、美琪瑪(521張)、金益鼎(459張)。威剛、富喬、先進光、美琪瑪及金益鼎等16日股價也都有大漲走勢。近期興櫃市場也持續熱絡,繼16日晶瑞光電、乂迪生科技、晉弘科技等三檔同日掛牌買賣後,聯寶電子將在20日以每股23.5元掛牌,產業別是電子零組件業,主辦券商為康和證券。
聯寶電子主要經營業務是:磁性元件(XDSL、LAN、PMT、CMC及OTHERTRANSFORMERS)、智慧模組(物聯網智慧控制模組、智慧電源模組及電源供應器)等。
聯寶電子2020年營收4億3,765萬元,稅後盈餘2,693萬元,每股盈餘(EPS)0.96元。今年首季營收1億2,317萬元,自結前兩月稅後盈餘285萬元,EPS為0.1元。
晉弘科技2010年成立,致力創新及研發醫療光機電模組與系統,核心技術為光學影像系統與數位影像處理,產品從眼底鏡起家,現今發展出「數位五官鏡組」,只需要1台機器搭配不同鏡頭,可完成眼、耳、鼻、口與皮膚五官基本檢查,快速取像並提供高畫質影像。近期加入生力軍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日前取得衛福部食藥署許可,為全台第一台自主研發與自有品牌的光學斷層掃描儀。
自成立以來持續開發光學攝影的醫學影像產品,晉弘科技看準一次性內視鏡市場龐大的潛在需求,首支耳鼻喉科類內視鏡產品預計今年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許可,未來將再擴大至支氣管鏡、泌尿科等內視鏡應用。
除硬體模組與產品銷售,晉弘也開發AI軟體,透過數位五官鏡、mPDA醫療用手機,將影像資料導入公司開發的AI影像輔助診斷軟體。晉弘從影像模組出發,整合軟硬體系統,致力成為國內醫療影像的領導廠商。
晉弘科技2010年成立,致力創新及研發醫療光機電模組與系統,核心技術為光學影像系統與數位影像處理,產品從眼底鏡起家,現今發展出「數位五官鏡組」,只需要一台機器搭配不同的鏡頭,即可完成眼、耳、鼻、口與皮膚五官基本檢查,可快速取像並提供高畫質影像,透過網路傳輸不失真,協助醫師遠端診療,在美國遠程醫療市場市占率極高。近期更加入生力軍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日前已取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許可,為全台第一台自主研發與自有品牌的光學斷層掃描儀。
自成立以來持續開發光學攝影的醫學影像產品,晉弘科技看準一次性內視鏡市場龐大的潛在需求,首支耳鼻喉科類內視鏡產品,預計2021年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許可,未來將再擴大至支氣管鏡、泌尿科等內視鏡應用,致力降低醫療過程中交叉感染問題。
除了硬體模組與產品銷售,晉弘也開發AI軟體,透過數位五官鏡、mPDA醫療用手機等硬體產品,將影像資料導入公司開發的AI影像輔助診斷軟體,分析判讀標示病徵,可輔助醫師診察和判斷病情。晉弘科技從影像模組出發,整合軟硬體系統,成為國內醫療影像的領導廠商。
中信證券近年扶持生技醫療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遺餘力,繼鴉片類成癮症505(b)(2)改良劑型新藥研發公司「昱展新藥」於2020年10月登錄興櫃後,如今晉弘科技再成功興櫃,中信證券將持續輔導具有特色及潛力的生技醫療公司加入台灣資本市場,共創台灣產業榮景。
近期台灣櫃買市場交投熱絡,興櫃市場也迎來新血加入,晶瑞光電、乂迪生科技、晉弘科技等三家公司將於4月16日掛牌興櫃買賣,分別以25元、40元、34元作為掛牌參考價,預計將引發興櫃市場的新一波熱潮。今年首季興櫃市場已有14檔新股掛牌,其中台積電轉投資的采鈺科技更是資金寵兒,單日成交值達21.83億元,興櫃成交均價更比掛牌參考價翻倍。晶瑞光電、乂迪生科技、晉弘科技等三家公司分別屬於光電業、文化創意業、生技醫療業,其中晉弘科技在2020年營收達4億247萬元,稅後盈餘5,412萬元,每股盈餘2.41元,表現亮眼。
今年櫃買市場強漲行情,也帶動櫃買市場交易面及發行面同創佳績 ,首季興櫃市場更有多達14檔新股掛牌;尤以4月6日台積電轉投資之 采鈺科技掛牌,更成為興櫃市場資金寵兒,14日在櫃買市場爆量之際 ,采鈺科技單日成交值達21.83億元,仍居興櫃熱門股成交值第一大 ,采鈺14日興櫃成交均價547.46元,較興櫃掛牌參考價240元倍數翻 漲。接續晶瑞光電、乂迪生科技、晉弘科技等同在16日掛牌,將使得 今年來累計興櫃掛牌達18檔。
晶瑞光電產業別是光電業,主辦券商為統一證券。該公司成立於1 999年2月間,主要產品是光學元件玻璃與陶瓷基材切割、半導體晶圓 產品鍍膜加工;窄頻帶通濾光片、紅外線截止濾光片、新藍玻璃濾光 片、客製化鍍膜光譜設計等,送件時資本額為4億9,490萬元。晶瑞光 電2020年財報營收1,939萬元,稅後虧損為8,362萬元,每股虧損2.4 1元;今年首季營收777萬元,自結前二月稅後虧損1,410萬元,每股 虧損0.29元。
乂迪生產業別是文化創意業,主辦券商為日盛證券。該公司成立於 2008年3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線上授課之勞務收入,送件時資本額 為1億5,374萬元。乂迪生2020年營收2億1,950萬元,稅後盈餘1,527 萬元,每股盈餘1.02元。今年首季營收3,530萬元,自結前二月稅後 虧損1,345萬元,每股虧損1.02元。
晉弘科技產業別是生技醫療業,主辦券商為中信證券。該公司成立 於2010年8月間,主要產品是多合一數位醫學五官鏡、醫學影像輔助 辨識軟體、拋棄式內視鏡及其相關零組件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2, 512萬元。晉弘科技2020年營收4億247萬元,稅後盈餘5,412萬元,每 股盈餘2.41元。今年首季營收8,822萬元,自結前二月稅後盈餘599萬 元,每股盈餘0.27元。
成立十年,設廠於竹科的晉弘科技,團隊以數位醫學影像光學攝影核心技術及產品開發的實務經驗,致力於創新及開發手持式醫療光機電關鍵技術、模組與系統新產品,立志成為世界級的「數位即時醫療影像診斷器材的創新解決方案提供者」及「醫療影像裝置的IP設計公司」。期盼以先進的手持式診斷裝置落實全民普篩提早預防疾病及遠距醫療目的。
晉弘從眼底鏡起家,迄今已開發出只要一台裝置,醫生就可以完成眼、耳、鼻、口、皮膚等五官的基本檢查的手持式數位五官鏡,包含但不限於數位手持式免散瞳眼底攝影機、眼表檢查鏡、眼前房鏡、口腔觀察儀、耳鏡、皮膚鏡、拍攝輔具等,這些手持式檢驗裝置除了能將檢查當下的照片上傳雲端,達到遠距醫療、問診零距離之目的,同時利用晉弘的醫學病歷軟體系統,與病患的醫療紀錄比對後,能協助醫生做出(遠端)及時、更精準的診斷與治療。
解決偏遠地區醫療資源不足困境是手持式數位五官鏡產品的主要訴求目的之一,晉弘業務管理事業部副總經理陳錦怡指出,目前在台灣偏鄉或離島都可看到晉弘的產品;目前晉弘搭配國內某電信大廠5G系統,提供台東九個衛生所手持式數位檢驗裝置,攜手東部一家、南部兩家醫學中心合作,以遠距醫療合作及時診斷看診。
晉弘科技這家台灣本土企業,憑借其在光學及資通訊(ICT)領域的技術實力,將光學與IT技術巧妙融合,專注於醫療器材的開發。公司不僅積極開發遠距醫療解決方案,還深入探索人工智慧(AI)與精準醫療市場。晉弘科技在光學影像系統與數位影像處理方面具有核心技術,這一點從它連續四年獲得台灣精品獎、兩年台北生技獎的榮譽中可見一斑。此外,全眼部照護系列更榮獲美國匹茲堡發明獎,展現了其在醫療領域的領先地位。 公司副總經理陳錦怡表示,目前遠距醫療解決方案與普篩推廣是公司的兩大重點業務。為了幫助糖尿病患者在早期發現並治療眼部問題,晉弘科技推出了「糖尿病眼底影像人工智慧輔助判讀系統」。該系統能夠偵測並標示出四種眼底特徵,為醫生提供精準的判讀輔助,有效預防糖尿病導致的失明風險。 晉弘科技還提供手持式數位眼底攝影機,能夠提供全眼照護,並透過網路將資訊傳送到遠端,讓醫生即便在鄉村地區也能如同在醫院一樣方便地進行診斷。此外,公司還推出了一款能同時檢查眼、耳、鼻、口、皮膚等五官的手持式數位五官鏡,並能將檢查結果上傳至雲端,結合電子病歷,進行比對分析,幫助醫生精準診斷。 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晉弘科技的手持式數位五官鏡在全球市場上熱銷,業績也隨之成長。該公司營收的95%來自海外市場,主要集中於北美、日本、歐洲及中國大陸等地。晉弘科技不僅提供設備和軟體,還是遠距醫療解決方案的提供商。2019年,公司與台東縣衛生局合作,幫助偏遠地區的醫療發展,並與高雄市的大型醫院合作,提供遠距會診服務。晉弘科技目標是從智慧醫療、智慧診斷,邁向精準醫療、精準診斷的更高階段。
晉弘科技的核心技術在光學影像系統與數位影像處理,連4年獲得台灣精品獎肯定、連2年台北生技獎獲獎、全眼部照護系列獲美國匹茲堡發明獎,在醫療外交上也積極投入。
副總經理陳錦怡表示,遠距醫療解決方案與推廣普篩是現階段的兩大重點業務,推出「糖尿病眼底影像人工智慧輔助判讀系統」,主要是因為糖尿病一旦沒有妥善控制,晚期很容易造成眼睛失明,所造成的社會成本非常高。建立普篩觀念,定期追蹤檢查可以有效預防,也可以減少健保支出。
「糖尿病眼底影像人工智慧輔助判讀系統」是可以偵測4種眼底特徵並清楚標示出位置的AI技術,晉弘科技的眼底鏡攝影機硬體技術結合AI軟體技術,能輔助醫生做好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影像判讀,精準預防。
晉弘科技的手持式數位眼底攝影機,能提供完整的全眼照護,透過網路將資訊傳送到遠端,讓醫生下鄉看診如同在院內一樣方便。另外也有可同時檢查眼、耳、鼻、口、皮膚等五官的手持式數位五官鏡,能將檢查的照片上傳至雲端,結合電子病歷,還能與過去的醫療紀錄做比對分析,協助醫生精準診斷與治療。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很多人不敢去醫院,晉弘科技的手持式數位五官鏡反而全球熱銷、業績成長。
晉弘科技營收95%來自海外市場,集中在北美、日本、歐洲及中國大陸市場。晉弘科技不僅為客戶提供設備及軟體,也是遠距醫療解決方案的提供者,2019年與台東縣衛生局合作,協助偏鄉醫療,並與高雄市的大型醫院合作提供遠距會診服務。目標是從智慧醫療、智慧診斷邁入精準醫療、精準診斷的領域。
今日二家參加記者會的公司資料如下:
一、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遠距醫療新利器
晉弘科技(簡稱晉弘)於2010年成立,為交大矽導育成中心培育廠商,2011年正式進駐新竹科學園區。晉弘致力以高技術門檻醫療光機電模組的研發與生產,提供醫療影像診斷系統的全面位解決方案,開啟數位影像醫療的新時代,並榮獲106年臺北生技獎「新創技術獎」及105年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獎銀牌」肯定,表現搶眼。
晉弘以高技術門檻研發Class 2醫療儀器等級之眼底鏡為始,並持續投入研發完成耳鏡、內視鏡與皮膚鏡等產品開發。產品進入市場後,開發與導入影像診斷模擬之軟體,與醫療院所合作建臨床資料庫,並結合影像分析及雲端處理,發展初步病症篩選的診斷分析軟體 (Diagnostic Simulator),作為輔助醫師診斷與判斷病情的工具,可服務醫療院所與相關研究單位,同時為預防醫學領域建立基礎。
偏鄉醫療資源不足一直是世界各國醫療體系的缺口,新型態的醫療救護體系正逐漸成形,有效結合醫護人員的專業以及資通訊科技,使得遠端專業醫生能夠幫病患即時判定所需的醫療協助,晉弘研發的數位五官檢查鏡,讓病患在家即可透過檢查鏡頭,蒐集眼、耳、鼻、口、皮膚等各種醫療數據,即時經由網路提供遠方的醫護人員進行遠距診斷,改善過往因無法掌握病人的狀況,造成醫療用品規化不確定性。
晉弘以數位醫學影像光學攝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開發的實務經驗,立志成為世界級的「數位醫療影像診斷器材的創新解決方案提供者」,秉持創新與服務的企業精神,強調醫病關係的提升,將醫療與科技結合,並深耕於遠距醫療、老人照護、眼視光應用和全民健檢的普及化服務市場,防患疾病於未然,成為創新軟體產品、硬體模組與智慧服務俱足的世界級企業。
二、應用奈米醫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瞄準眼球商機
應用奈米醫材科技(簡稱奈米醫材)於2011年7月成立,位於新竹生醫園區生技大樓內。奈米醫材致力於開發高階醫療器材之表面處理專利、治療白內障之人工水晶體及植入器等相關產品,並於2016年12月27日登錄興櫃,2018年7月18日轉上櫃,在國際大廠環伺下突圍而出,將「MIT」高階醫材推向國際,力拼全球商機。
奈米醫材所研發的「愛視睫軟式疏水性人工水晶體」是由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質所製成,除可過濾紫外線,黃片還可過濾藍光,為一折疊式後房單片型人工水晶體,用以取代人類水晶體,作為矯正無水晶體症狀的折射介質。此外,創新研發的表面接枝潤滑高分子技術,可滿足患者與醫師對高階人工水晶體植入器的需求,除潤滑層薄且柔軟,可承受高壓高溫蒸氣滅菌,亦可長期保存於液態中,應用於人工水晶體植入器上不會有附加物如潤滑添加劑GMS或是潤滑層物質黏著在人工水晶體。
現代人壽命延長及用眼過多,白內障手術已相當普遍,在白內障手術中,最重要是置換人工水晶體,據統計,國內1年人工水晶體手術大約14.5萬次,全球則高達2,400萬次。過去,供應人工水晶體材料來源皆是國際業者的天下,如愛爾康、J&J等。奈米醫材自主研發的「愛視睫軟式疏水性人工水晶體」在2015年通過食藥署(TFDA)認證,為國內唯一搶進眼科的人工水晶體廠商。
奈米醫材發揮其在高階醫療器材表面處理之專業技術,在親水性、抗菌性、藥物釋放及抗血栓形成的表面處理有獨步全球處理技術,連全球人工水晶體製造龍頭都須仰賴其技術。奈米醫材也成功開發矯正散光用的人工水晶體以及預載式人工水晶體,尤其是預載式人工水晶體因為已經事先將水晶體放置在植入系統中,減少醫師手術前要自己動手裝載人工水晶體的程序,更降低潛在感染風險,能夠讓手術時間更縮短、更安全方便。
科技部竹科管理局於今日在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生技大樓,舉行例行記者會,晉弘科技應邀介紹公司現況與未來展望。
晉弘董事長兼總經理鄭竹明表示,晉弘成立於2010年,成立第三年即達到損益兩平。目前實收資本額2億餘元,2017年營收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約3元。
晉弘科技成立之初是交大矽導育成中心培育廠商,2011年正式進駐新竹科學園區。晉弘致力以高技術門檻醫療光機電模組的研發與生產,提供醫療影像診斷系統的全面位解決方案,開啟數位影像醫療的新時代,並榮獲2017年臺北生技獎「新創技術獎」及2016年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獎銀牌」肯定,表現搶眼。
晉弘初期以高技術門檻研發Class 2醫療儀器等級的眼底鏡,並持續投入研發完成耳鏡、內視鏡與皮膚鏡等產品開發。
產品進入市場後,開發與導入影像診斷模擬軟體,與醫療院所合作建臨床資料庫,並結合影像分析及雲端處理,發展初步病症篩選的診斷分析軟體(Diagnostic Simulator),作為輔助醫師診斷與判斷病情的工具,可服務醫療院所與相關研究單位,同時為預防醫學領域建立基礎。
鑑於偏鄉醫療資源不足,一直是世界各國醫療體系的缺口,新型態的醫療救護體系正逐漸成形,有效結合醫護人員的專業以及資通訊科技,使得遠端專業醫生能夠幫病患即時判定所需的醫療協助,晉弘研發的數位五官檢查鏡,讓病患在家即可透過檢查鏡頭,蒐集眼、耳、鼻、口、皮膚等各種醫療數據,即時經由網路提供遠方的醫護人員進行遠距診斷,改善過往因無法掌握病人的狀況,造成醫療用品規化不確定性。
晉弘以數位醫學影像光學攝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開發的實務經驗,立志成為世界級的「數位醫療影像診斷器材的創新解決方案提供者」,秉持創新與服務的企業精神,強調醫病關係的提升,將醫療與科技結合,並深耕於遠距醫療、老人照護、眼視光應用和全民健檢的普及化服務市場,防患疾病於未然,成為創新軟體產品、硬體模組與智慧服務俱足的世界級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