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登生醫公司新聞
證所稅明年開徵,儘管興櫃課稅成本認定尚未拍板,但計劃年底在興櫃市場掛牌的公司大增;其中,鴻海集團POS廠樺漢科技為首,安全氣囊零組件的劍麟、旅遊業的雄獅,以及春雨轉投資的春日等均計劃年底前掛牌,搶在證所稅開徵的魔咒前,於興櫃布局。
證所稅明年起鎖定未上市、初上市櫃及興櫃交易都採核實課稅方式課徵。業者指出,明年起凡當年度賣出100張以上興櫃股票,初次上市櫃IPO股票10張以上,出售未上市上櫃股票都將列入核實課稅的對象,目前興櫃實施細則尚未公佈,未來成本認列尚未拍板,但仍引起不少公司搶在年底前申請興櫃掛牌。
10月接連有F-艾美、宜鼎、博登生醫、禾聯碩等登錄興櫃掛牌,劍麟則在今日興櫃市場開始買賣。市場傳出,電子一哥鴻海集團內部正評估3到4家子公司上市計劃,除了通路的賽博數碼外,包持與瑞傳合資持股約51%的樺漢科技,將趕在年底前申請興櫃掛牌;承銷商指出,鴻海轉投資企業獲利甚佳,在富爸爸效應下,賽博數碼、樺漢科技、乙盛機械及三營精密有計劃陸續分割旗下重要產品事業群推動上市計劃。
目前鴻海集團旗下轉投資眾多,鴻海與瑞傳合資的POS廠樺漢搶攻工業主板的設計,產品鎖定POS、KIOSK、彩票、資訊軟體及工業自動化等整合性業務,目前核定資本額達5.39億元。
廣宇旗下的通路商賽博數碼固守大陸之外,亦計劃在年底前於台灣佈局10個據點。廣宇透過海外子公司持有賽博數碼約四成餘的股權,由於賽博在中國銷售情況不俗,計劃在2年內申請上市櫃,法人預估,若賽博數碼若能採第一上市的方式回台,對鴻海集團貢獻菲淺。
此外,春雨鋼鐵轉投資的春日機械工業亦趕在年底前掛牌,春雨目前持有春日50.95%股權,春日今年上半年獲利匪淺,主要產品為螺絲成形機、打頭機、牙板、各式模具為主,目前已成功開發7模的多沖程非螺絲零組件冷鍛成型機,CBF-64S螺絲成型機及SNF-105螺帽成型機為近期發展的新產品,可以提高客戶快速換模的需求。
證所稅明年起鎖定未上市、初上市櫃及興櫃交易都採核實課稅方式課徵。業者指出,明年起凡當年度賣出100張以上興櫃股票,初次上市櫃IPO股票10張以上,出售未上市上櫃股票都將列入核實課稅的對象,目前興櫃實施細則尚未公佈,未來成本認列尚未拍板,但仍引起不少公司搶在年底前申請興櫃掛牌。
10月接連有F-艾美、宜鼎、博登生醫、禾聯碩等登錄興櫃掛牌,劍麟則在今日興櫃市場開始買賣。市場傳出,電子一哥鴻海集團內部正評估3到4家子公司上市計劃,除了通路的賽博數碼外,包持與瑞傳合資持股約51%的樺漢科技,將趕在年底前申請興櫃掛牌;承銷商指出,鴻海轉投資企業獲利甚佳,在富爸爸效應下,賽博數碼、樺漢科技、乙盛機械及三營精密有計劃陸續分割旗下重要產品事業群推動上市計劃。
目前鴻海集團旗下轉投資眾多,鴻海與瑞傳合資的POS廠樺漢搶攻工業主板的設計,產品鎖定POS、KIOSK、彩票、資訊軟體及工業自動化等整合性業務,目前核定資本額達5.39億元。
廣宇旗下的通路商賽博數碼固守大陸之外,亦計劃在年底前於台灣佈局10個據點。廣宇透過海外子公司持有賽博數碼約四成餘的股權,由於賽博在中國銷售情況不俗,計劃在2年內申請上市櫃,法人預估,若賽博數碼若能採第一上市的方式回台,對鴻海集團貢獻菲淺。
此外,春雨鋼鐵轉投資的春日機械工業亦趕在年底前掛牌,春雨目前持有春日50.95%股權,春日今年上半年獲利匪淺,主要產品為螺絲成形機、打頭機、牙板、各式模具為主,目前已成功開發7模的多沖程非螺絲零組件冷鍛成型機,CBF-64S螺絲成型機及SNF-105螺帽成型機為近期發展的新產品,可以提高客戶快速換模的需求。
柏登生醫 專攻再生醫學 主產品「視原膠原蛋白」明年將陸續取得美、德健保給付,業績可望大爆發
再生醫學將是我國生技產業的明日之星,10月9日在興櫃市場掛牌的柏登生醫(4177),承銷價30元一掛牌即漲至47元,該公司於10月 8日由輔導證券商元富證券舉辦法說會,法人機構與媒體記者擠爆現場,柏登生醫董事長賴弘基表示,公司主要以研發高階生物醫學材料,致力研究與組織修復之技術臨床應用,近年來共提出33項專利申請,取得11項專利,主要產品「視原膠原蛋白」為世界第1個用於眼科組織修復產品,截至今年全球已經有2萬個病患受惠,明年首季起陸續將取得美國、德國的健保給付,業績將有爆發性成長,2013年第3 季可以轉虧為盈。
柏登生醫公司成立於2007年,董事長賴弘基不是眼科醫生,也沒有理工科系背景。商學系畢業後即隻身前往瑞典的Molnlycke HealthC are公司(外商敷科料產品聞名),服務長達10餘年,最高當上這家公司亞太區總經理,憑著對市場的靈敏度與豐富的國際經驗,自行創立柏登生醫公司,主要開發眼科手術市場技術。為國內唯一再生醫學廠商,以膠原蛋白生物支架為主要研發方向,目前研發中產品多以魚鱗為主要原料,除強度較佳、透明度高、生物相容性較高外,因魚與人並無共通疾病,產品安全性相對較高。
賴弘基指出,柏登的最大祕密武器在「生物眼角膜-人工眼角膜支架」,主要仿人類的眼角膜結構作成。讓失明病患第1時間當做人工眼角膜使用,可立即恢復功能性的視力。第2階段將開發出自體的眼睛輪狀幹細胞,可以在支架中攀附生長,並且逐步增生、分化出眼角膜組織,6至12個月後患者可以自體長出全新眼角膜,結束失明的日子。
賴弘基說,全球有上千萬失明的人,等待眼角膜的捐贈,且每年新增60萬人,但每年只有約10萬個眼角膜可供移植,眼角膜嚴重缺乏,市場供需失調,公司目前產品已經在做小動物實驗,未來經過大動物實驗後,接著是人體實驗,預計2015至2016年分別在歐美國家上市,以國際醫學學刊資料統計,人工眼角膜市場需求約有百億美元,也將是柏登重要潛在成長業務。
再生醫學將是我國生技產業的明日之星,10月9日在興櫃市場掛牌的柏登生醫(4177),承銷價30元一掛牌即漲至47元,該公司於10月 8日由輔導證券商元富證券舉辦法說會,法人機構與媒體記者擠爆現場,柏登生醫董事長賴弘基表示,公司主要以研發高階生物醫學材料,致力研究與組織修復之技術臨床應用,近年來共提出33項專利申請,取得11項專利,主要產品「視原膠原蛋白」為世界第1個用於眼科組織修復產品,截至今年全球已經有2萬個病患受惠,明年首季起陸續將取得美國、德國的健保給付,業績將有爆發性成長,2013年第3 季可以轉虧為盈。
柏登生醫公司成立於2007年,董事長賴弘基不是眼科醫生,也沒有理工科系背景。商學系畢業後即隻身前往瑞典的Molnlycke HealthC are公司(外商敷科料產品聞名),服務長達10餘年,最高當上這家公司亞太區總經理,憑著對市場的靈敏度與豐富的國際經驗,自行創立柏登生醫公司,主要開發眼科手術市場技術。為國內唯一再生醫學廠商,以膠原蛋白生物支架為主要研發方向,目前研發中產品多以魚鱗為主要原料,除強度較佳、透明度高、生物相容性較高外,因魚與人並無共通疾病,產品安全性相對較高。
賴弘基指出,柏登的最大祕密武器在「生物眼角膜-人工眼角膜支架」,主要仿人類的眼角膜結構作成。讓失明病患第1時間當做人工眼角膜使用,可立即恢復功能性的視力。第2階段將開發出自體的眼睛輪狀幹細胞,可以在支架中攀附生長,並且逐步增生、分化出眼角膜組織,6至12個月後患者可以自體長出全新眼角膜,結束失明的日子。
賴弘基說,全球有上千萬失明的人,等待眼角膜的捐贈,且每年新增60萬人,但每年只有約10萬個眼角膜可供移植,眼角膜嚴重缺乏,市場供需失調,公司目前產品已經在做小動物實驗,未來經過大動物實驗後,接著是人體實驗,預計2015至2016年分別在歐美國家上市,以國際醫學學刊資料統計,人工眼角膜市場需求約有百億美元,也將是柏登重要潛在成長業務。
專攻眼科再生醫學的柏登生醫(4177)今(9)日以每股30元登錄興櫃交易,董事長賴弘基表示,該公司生產的膠原蛋白基質明年可望取得美國及德國健保給付,應用於青光眼病患治療,加上生物鏡片、生物眼角膜的陸續上市,推估明年第3季單季即可由虧轉盈。
成立於2007年的柏登,資本額2.4億元,主要產品為膠原蛋白基質,2011年稅後淨損3,400萬元,每股稅後淨損4.5元,今年因廠房及通路布局,上半年稅後淨損3,700萬元,每股稅後虧損2.5元。
賴弘基表示,目前柏登膠原蛋白基質主要用於青光眼手術,2010青光眼患人口高達6,000萬人,市場商機龐大。
賴弘基表示,柏登膠原蛋白基質已取得歐盟CE及美國FDA認證,20 08年取得膠原蛋白基質美國輸入許可後,已銷往30多國,並取得捷克、瑞典、突尼西亞保險給付,以終端售價約200歐元(折合新台幣1萬元),年營收貢獻約2千萬元,預計明年首季及下半年將持續取得美國及德國的健保給付。
另外,該公司研發中的生物鏡片,第一型用於眼睛雷射手術、白內障手術、角膜膠原蛋白交聯等手術患者,預計明年首季美國上市,第 3季歐盟上市,第二型則將用於乾眼症、過敏性眼睛適用,則預計20 14∼2015年上市,搶占全球隱形眼鏡族群5∼10%市場。
成立於2007年的柏登,資本額2.4億元,主要產品為膠原蛋白基質,2011年稅後淨損3,400萬元,每股稅後淨損4.5元,今年因廠房及通路布局,上半年稅後淨損3,700萬元,每股稅後虧損2.5元。
賴弘基表示,目前柏登膠原蛋白基質主要用於青光眼手術,2010青光眼患人口高達6,000萬人,市場商機龐大。
賴弘基表示,柏登膠原蛋白基質已取得歐盟CE及美國FDA認證,20 08年取得膠原蛋白基質美國輸入許可後,已銷往30多國,並取得捷克、瑞典、突尼西亞保險給付,以終端售價約200歐元(折合新台幣1萬元),年營收貢獻約2千萬元,預計明年首季及下半年將持續取得美國及德國的健保給付。
另外,該公司研發中的生物鏡片,第一型用於眼睛雷射手術、白內障手術、角膜膠原蛋白交聯等手術患者,預計明年首季美國上市,第 3季歐盟上市,第二型則將用於乾眼症、過敏性眼睛適用,則預計20 14∼2015年上市,搶占全球隱形眼鏡族群5∼10%市場。
國內生技廠商已逐步走入著重「發展(development)」的後期開發階段,預計陸續有更多題材發酵下,產業前景看漲,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陳正揚表示,醫材、抗體製備、動物疫苗、與含藥化妝品出口力道強勁,而康聯、佳醫則因打進中國通路,獲利成長力道可期。
根據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產業資訊組2011年廠商調查,2011年我國生技產業產值將逾新台幣800億元,且具9∼10%的成長力道,醫材、抗體製備、動物疫苗與含藥化妝品,仍延續出口成長力道,而智擎、台微體的授權,華廣和GE策盟,中裕、柏登分獲美國和荷蘭政府的補助,在在都突顯生技產業已逐步和國際市場接軌。
另外,全球最大的技術委辦服務機構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Quintiles,分別於2011年12月與2012年4月,與台大醫院及台北榮總策略聯盟,共同進行「全球頂尖臨床試驗計畫」,也宣示CRO產業的活躍將推升我國藥物開發能力。
陳正揚表示,生技產業因其多元應用的特性存在廣大市場潛力。生醫產業由於上市時程較長,我國廠商仍在深蹲準備躍起的潛伏期,部分已走入著重「發展(development)」的後期開發階段,未來將陸續有更多題材發酵。
根據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產業資訊組2011年廠商調查,2011年我國生技產業產值將逾新台幣800億元,且具9∼10%的成長力道,醫材、抗體製備、動物疫苗與含藥化妝品,仍延續出口成長力道,而智擎、台微體的授權,華廣和GE策盟,中裕、柏登分獲美國和荷蘭政府的補助,在在都突顯生技產業已逐步和國際市場接軌。
另外,全球最大的技術委辦服務機構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Quintiles,分別於2011年12月與2012年4月,與台大醫院及台北榮總策略聯盟,共同進行「全球頂尖臨床試驗計畫」,也宣示CRO產業的活躍將推升我國藥物開發能力。
陳正揚表示,生技產業因其多元應用的特性存在廣大市場潛力。生醫產業由於上市時程較長,我國廠商仍在深蹲準備躍起的潛伏期,部分已走入著重「發展(development)」的後期開發階段,未來將陸續有更多題材發酵。
柏登生醫營運再奏捷!繼年初取得荷蘭政府50萬歐元(約台幣1,900萬元)補助生物鏡片計畫後,近日再獲荷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Maxime Verhagen頒發300萬歐元(約台幣1.14億元)創新信貸補助(Innovation Credit),支持柏登研發魚鱗製成的人工眼角膜計畫。
柏登生醫荷蘭子公司艾思登歐洲公司(Aeon Astron Europe,AAE),是荷蘭第一家取得政府創新信貸基金的公司。對於一家來自台灣研發技術的公司,能在歐債風暴下,連續取得荷蘭政府的支持,殊為難得。昨(16)日,荷蘭經濟部多位官員及荷蘭駐台灣代表也拜訪柏登生醫。
由元富證券輔導,今年將登錄櫃的柏登,主打的ologen自有品牌,已開發出世界第一個眼組織修復產品,目前全球已累積超過16,000例自費手術使用,該產品去年並得到捷克及瑞典的健保給付,預計2012年有機會取得美國及德國的保險給付許可。
柏登董事長賴弘基表示,柏登營運最大的利基在於研發中的生物眼角膜,在荷蘭及中國的動物試驗已經成功下,今年將進入人體試驗,未來的商機可觀。
賴弘基說,柏登與艾思登歐洲公司會將該信貸基金用於發展從魚鱗製造眼角膜的開發。眼角膜是當光線進入眼睛時眼睛外層的透明薄膜。全世界現有近一千萬病患因眼角膜受損,正處於部份失明或完全失明的狀態。目前治療方式是進行眼角膜移植手術,但捐贈者並非隨時都有。過去的5年內,荷蘭等待眼角膜移植的人數成倍數成長。
眼角膜的移植手術是相當昂貴的,且病人得承擔身體對移植眼角膜所產生排斥的風險。柏登生醫因此研發出由魚鱗祛除細胞和鈣來製造眼角膜,由於該人工眼角膜不會產生「移植排斥」的風險,新的眼角膜是一個可以讓輪狀幹細胞成長分化的支架,最終讓眼角膜盲者可以長出自己的眼角膜,而柏登的魚鱗人工眼角膜發展前景相當被看好。
賴弘基表示,補助金費將用在荷蘭,台灣及全球的臨床前或臨床測試。
柏登生醫荷蘭子公司艾思登歐洲公司(Aeon Astron Europe,AAE),是荷蘭第一家取得政府創新信貸基金的公司。對於一家來自台灣研發技術的公司,能在歐債風暴下,連續取得荷蘭政府的支持,殊為難得。昨(16)日,荷蘭經濟部多位官員及荷蘭駐台灣代表也拜訪柏登生醫。
由元富證券輔導,今年將登錄櫃的柏登,主打的ologen自有品牌,已開發出世界第一個眼組織修復產品,目前全球已累積超過16,000例自費手術使用,該產品去年並得到捷克及瑞典的健保給付,預計2012年有機會取得美國及德國的保險給付許可。
柏登董事長賴弘基表示,柏登營運最大的利基在於研發中的生物眼角膜,在荷蘭及中國的動物試驗已經成功下,今年將進入人體試驗,未來的商機可觀。
賴弘基說,柏登與艾思登歐洲公司會將該信貸基金用於發展從魚鱗製造眼角膜的開發。眼角膜是當光線進入眼睛時眼睛外層的透明薄膜。全世界現有近一千萬病患因眼角膜受損,正處於部份失明或完全失明的狀態。目前治療方式是進行眼角膜移植手術,但捐贈者並非隨時都有。過去的5年內,荷蘭等待眼角膜移植的人數成倍數成長。
眼角膜的移植手術是相當昂貴的,且病人得承擔身體對移植眼角膜所產生排斥的風險。柏登生醫因此研發出由魚鱗祛除細胞和鈣來製造眼角膜,由於該人工眼角膜不會產生「移植排斥」的風險,新的眼角膜是一個可以讓輪狀幹細胞成長分化的支架,最終讓眼角膜盲者可以長出自己的眼角膜,而柏登的魚鱗人工眼角膜發展前景相當被看好。
賴弘基表示,補助金費將用在荷蘭,台灣及全球的臨床前或臨床測試。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