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星生醫公司新聞
**股票分拆是否為股價萬靈丹?專家觀點大不同**
近期,綠界科技(6763)宣布股票1拆10,帶動股價飆升至漲停426元。有觀點認為股票分拆是股價的萬靈丹,能夠吸引投資人並提高流動性。然而,專家們對此看法卻不盡相同。
專家指出,股票分拆的最大優勢是降低投資門檻,吸引更多投資人買入。這將增加股票流動性,讓投資人能夠更輕易地交易。不過,專家強調,股價的表現最終仍取決於公司的基本面,尤其是獲利狀況。
統計顯示,包括綠界科技在內,目前台股共有20檔股票進行過分拆(面額不為10元)。其中上市公司僅有矽力-KY、愛普和長華等3檔。上櫃公司則有太景、長科、港建、聖暉、朋億、國邑、91APP-KY以及即將分拆的綠界科技等8檔。
以上市公司為例,長華因獲利表現穩定,在進行1拆10分拆後,股價確實有顯著上漲。然而,愛普和矽力-KY在分拆後獲利下滑,股價也乏善可陳。
目前,興櫃股共有9檔股票進行過分拆,包括水星生醫、朗齊生醫等生技股。專家認為,股票分拆是否對股價有正面影響,仍需視個別公司的狀況而定。投資人應審慎評估公司的基本面,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據統計,若加上綠界科技,上市櫃以及興櫃股票分割(面額不是1 0元)有20檔,上市只有矽力*-KY、愛普*、長華*等三檔,至於上櫃 為太景*、長科*、港建*、聖暉*、朋億*、國邑*、91APP*-KY以及即 將分拆的綠界科技等八檔。
以上市三檔個股來說,具有高殖利率題材長華*,因獲利表現穩健 ,除了達到增加籌碼流動性,以股票1拆為10來看,股價確實明顯上 漲,若分拆前持有至今,獲利應有好幾倍;但愛普*及矽力*-KY股票 分拆後,獲利下滑,股價乏善可陳。
目前股票分割最多是的興櫃股有九檔,包括美賣*、火星生技*、益 鈞環科*、納諾*-KY、康霈*、格斯科技*、水星生醫*、朗齊生醫*、 通用幹細胞*,其中多數為生技股。
台灣股市動態新聞報導:興櫃市場本周表現亮麗,新藥研發股水星生醫表現突出
【台北訊】這週台灣興櫃市場表現有點不一樣,有許多個股出現漲跌互見的景象。不過,在這波市場波動中,有幾檔個股表現格外亮眼,其中新藥研發股水星生醫(*)就格外受到矚目。
根據市場統計,這週共有333檔興櫃個股出現下跌,漲多於跌的個股只有164檔,整體周平均跌幅達到0.79%。但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水星生醫的股價卻逆勢上漲,周漲幅高達23.6%,成為興櫃市場的「漲幅王」,收盤價上漲至82元,創下新高。
除了水星生醫之外,這週興櫃市場中,周漲幅超過一成的個股共有8檔,其中前三強的漲幅都超過兩成,漲幅最高的前十強個股漲幅介於8.5%至23.6%之間。
在領漲股部分,生技醫療股表現格外突出,資金流向這一產業的個股共計有五檔。其中,除了水星生醫外,優你康、昱展新藥和景凱紛紛走揚,周漲幅分別在9.2%至22.02%之間。
而另一方面,受到離岸風電利多消息影響,政策受惠股世紀風電也持續上漲,這週的漲幅達到12.5%。
總的來說,這週興櫃市場在多檔個股表現不佳的情況下,仍有一群優秀個股顯現出其獨特的投資價值,特別是像水星生醫這樣的新藥研發股,值得投資者關注。
興櫃個股本周漲幅超過一成檔數維持八檔,前三強漲幅超過兩成,漲幅前十強介於8.5%至23.6%。在領漲股部分,資金點火生技醫療股,前十強中共五檔,電子股有四檔、另一為鋼鐵股。
本周興櫃市場生技醫療產業中的隱形眼鏡股優你康、新藥研發股昱展新藥、開發藥物授權股水星生醫*、化妝品公司永立榮、新藥研發廠景凱紛紛走揚,周漲幅介於9.2%至22.02%間。同樣是政策受惠股的世紀風電,持續反應離岸風電利多,周漲12.5%。
水星生醫,這家創立於2019年的新興公司,已經在全球藥品開發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作為全球第二家將特殊劑型藥物配方與3D粉末製程結合的創新企業,水星生醫擁有多國核心專利,不僅有美國、台灣、日本、德國等地的發明專利,還有新型專利,顯示了其技術的先進性。 水星生醫的StackDose(□)新藥開發技術平台,以其小巧的空間、高保密性的配方和全自動化的製程,成為市場上的競爭力。該平台能夠透過特有藥物配方技術,對不同藥物成分進行劑型配方和藥錠結構的調整,再利用藥粉黏合技術和3D粉末噴頭製造出具有特殊細微孔徑的藥錠,這樣可以精準控制藥物釋放時間。此外,這項技術還能夠針對難以服藥的患者調整藥物的適口性,提高病患的服藥順從度。 水星生醫並不僅僅是技術創新者,它還擁有「成為全球藥廠的好夥伴」的商業模式。目前,公司除了自行開發速溶藥物,還為國內外藥廠提供加值合作開發服務,幫助藥廠生產出各種新劑型和新劑量藥物,從而提高藥物的生物可利用率,降低藥物使用劑量,減少副作用。公司積極與全球藥廠簽署合約,共同開發二類新藥、困難學名藥、孤兒藥以及醫療上未滿足特殊需求的藥物。 總經理梁耀仁強調,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透過特殊的製程和配方改變,為舊藥帶來新價值,推動藥廠投入高附加價值的藥品開發,促進全球製藥產業的升級轉型。這正是水星生醫的發展願景,也是它對未來藥品開發領域的貢獻。
水星生醫再創佳績!旗下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利用3D列印製程研發的sildenafil新藥,已成功在國際期刊《Life》發表。這項創新技術不僅能提高sildenafil的生物利用率,還能讓藥物在胃內酸鹼值較高的環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藥效。這個重大突破,預計將吸引全球藥廠的關注,並為水星生醫帶來更多合作機會。
水星生醫總經理梁耀仁表示,選擇sildenafil作為開發對象,是因為這種藥物在市場上已經有相當的人氣,且市場價值高。然而,傳統的sildenafil存在著易受胃酸影響、易被肝臟酵素破壞、藥效發揮時間長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水星生醫研發了新一代的sildenafil口溶錠,並利用獨特的配方技術和藥錠製程設備,為這種藥物帶來新的價值。
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以配方技術為基礎,著重於藥錠成分中主成份與賦型劑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藥錠結構的改變。過去外界可能認為水星生醫只是藥物設備業者,但事實上,公司擁有許多藥物開發的技術,並不僅僅依賴化學方式進行新藥開發。水星生醫還利用獨有的3D粉末黏合製程設備,進行新藥的研發和改良。
實驗結果顯示,利用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製作的sildenafil口溶錠,在胃部pH值不同的情況下,溶解速度都比傳統片劑快,且不受胃部pH值影響。這意味著,即使服用胃酸抑製劑,口溶錠的生物利用率仍比傳統片劑高。這項技術的突破,將使sildenafil的使用不受食物和胃酸抑製劑的影響。
由於男性性功能障礙和肺動脈高壓的市場需求巨大,水星生醫對於改良後的sildenafil抱有相當的信心,並預計能夠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目前,水星生醫正在積極準備量產和相關試驗,並已與國內外銷售夥伴簽署合約,以拓展銷售通路。
台灣生技業界再傳佳音!知名生技公司水星生醫(6932)發表了其開發的sildenafil口溶錠,這項創新藥物利用公司獨有的StackDose™新藥技術平台,經過3D列印製程製成,已成功發表於國際期刊《Life》。這項技術不僅能提升sildenafil的生物利用率,還能夠降低因胃內酸鹼值影響藥效的風險。
水星生醫的sildenafil口溶錠,透過StackDose™技術,不僅在藥效上有所提升,更在吸收率上顯著優於傳統片劑。實驗結果顯示,即使在胃部pH值不同的情況下,口溶錠的溶解速度也遠快於傳統片劑,且不受胃內酸鹼值影響,這對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值得一提的是,sildenafil是威而鋼的主要成分,雖然威而鋼上市已超過20年,但市場需求仍相當龐大。然而,傳統的威而鋼在吸收上存在一些問題,如食物影響吸收和生物利用率差異等。水星生醫的這項新開發有望解決這些問題。
水星生醫表示,他們已積極準備量產,並與國內外經銷夥伴簽署合約,協助在當地取證和銷售。這項技術的發表,預計將吸引更多國際大藥廠的合作機會,為水星生醫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更多關於水星生醫的sildenafil開發成果,可參考《Life》期刊發表的論文,網址為:www.mdpi.com/2075-1729/13/11/2126。
sildenafil為眾所周知的威而鋼主成分,威而鋼上市迄今逾20年,每年市場銷售仍超過20億美元,市場需求相當龐大。然而,一直以來威而鋼使用存在著食物影響吸收,以及生物利用率差異的問題。sildenafil是一種弱鹼性藥物,高油脂食物會影響藥效吸收之外,sildenafil的溶解度會隨著pH值的增加而降低。然而sildenafil常見引起消化不良的副作用,患者普遍會使用氫離子幫浦制酸劑(PPI)來抑制胃酸分泌,但長期使用PPI會造成胃酸分泌的改變,胃酸pH值改變又影響sildenafil的吸收,因此存在著sildenafil與PPI合用可能會影響sildenafil吸收的問題。
利用水星生醫*的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製作新一代的sildenafil將能有效改善這些問題。以StackDose™技術平台,經由藥粉配方技術結合粉末黏合獨家專利(binder),搭配3D粉末噴頭成型技術設備生產sildenafil口溶錠,先前已有臨床研究證明,sildenafil口溶錠不受飲水量影響,也就是說即使沒有配水吞服,也不影響sildenafil口溶錠的藥效吸收。
這次在Life期刊發表的實驗結果證實,以StackDose™技術平台製作的sildenafil口溶錠,在不同胃部pH值下的溶解速度都比片劑更快,進一步發現sildenafil口溶錠不受胃pH的影響。結果表明,胃酸抑制劑對sildenafil口溶錠的吸收並無顯著影響,且無論是否使用胃酸抑制劑,口溶錠的生物利用率均顯著高於片劑。
此項開發成果發表在瑞士出版的Life期刊,可望吸引國際目光並獲取更多國際大藥廠合作機會。水星生醫*相信經StackDose™技術平台改良的sildenafil具備市場競爭力,有信心將能搶攻相當比例的市占率,發展潛力十足。
水星生醫*的sildenafil開發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Life網址:www.mdpi.com/2075-1729/13/11/2126。
水星生醫總經理梁耀仁表示,之所以選用sildenafil進行開發,主 要考量其在藥物市場較被大眾熟知,相關數據呈現也有一定的市場價 值性。由於傳統sildenafil面臨不少問題,包含吸收易受胃酸影響及 會被肝臟酵素破壞、以及發揮藥效時間較長等情形,因此水星生醫運 用配方技術及藥錠製程設備改良開發出新一代sildenafil口溶錠,賦 予舊藥新形態的新價值。
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前端以配方技術為基礎,進而 實踐藥物的改良。因此前端如何把藥錠成分中主成份與賦型劑間的交 互關係,以及藥錠結構加以改變,這是StackDose(□)新藥技術開 發平台首要的任務。過往外界一度以為水星生醫只是藥物設備業者, 但事實上不然,水星生醫具備許多藥物開發的技術,有別於一般新藥 公司利用化學方式等進行新藥開發,水星生醫也注重後續利用獨有3 D粉末黏合製程設備的軟硬體整合來開發新藥,進而實踐藥物的改良 。
sildenafil一直以來存在著食物影響吸收,以及生物利用率差異的 問題。利用水星生醫的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製作新一 代的sildenafil將有助於改善上述的問題。以StackDose(□)新藥 技術開發平台為基礎,經由藥粉配方技術結合粉末黏合獨家技術,搭 配3D粉末噴頭成型技術設備生產的sildenafil口溶錠,先前已有臨床 研究證明sildenafil口溶錠不受飲水量影響。此次在國際期刊發表的 實驗結果,載明以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製作的silde nafil口溶錠,在不同胃部pH值狀況的溶解速度都比片劑更快,並進 一步發現sildenafil口溶錠不受胃部pH值的影響。結果顯示,胃酸抑 制劑對sildenafil口溶錠的吸收並無顯著影響,且無論是否使用胃酸 抑制劑,口溶錠的生物利用率均顯著高於傳統片劑。可見改良之後, 可使sildenafil的使用較不受食物與服用抑制胃酸藥物的影響。
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礙以及肺動脈高壓的市場需求相當龐大,水星生 醫相信經由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改良的sildenafil具 備市場競爭力,有信心搶攻相當比例的市占率。目前水星生醫已積極 投入準備量產與接續取證相關試驗,並在國內與東南亞各國都已簽訂 經銷夥伴,協助於當地取證及通路銷售。
StackDose(□)新藥開發技術平台具備兩大優勢,首先經由特有 藥物配方技術,針對不同主成份進行藥物劑型配方與藥錠結構之改變 ,再將所研發之藥粉黏合技術(binder)配合3D粉末噴頭,製作出一 層層特殊細微孔徑的各式藥錠,以利控制與改變藥物釋放時間,再藉 由獲得多項專利的3D粉末製藥設備進行特殊藥錠製程,此平台也可針 對服藥困難的病患調整適口性,用以增加病患服藥的順從度。另一方 面,目前也著手將此平台用於複合主成份藥品以及全新專利藥505( b)(1)之開發。
水星生醫的商業模式專注在「成為全球藥廠的好夥伴」,現階段除 自行開發速溶藥物,更為國內外藥廠旗下藥品提供加值合作開發服務 ,使藥廠生產出可精準控時溶解、精準部位吸收及各式劑量調製的新 劑型與新劑量藥物,除可提高活性藥物成份的生物可利用率以發揮最 佳效果,藉此降低藥物使用劑量,進而降低副作用,更提供藥廠更簡 化的製藥生產程序,並使藥品在特殊劑型、劑量與配方開發上更靈活 、更精準。水星生醫積極與全球藥廠簽署共同開發藥物之合約,合作 開發二類新藥(505(b)(2))、困難學名藥、孤兒藥及醫療上未 滿足特殊需求藥物。
水星生醫總經理梁耀仁表示,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 透過改變配方及3D粉末列印設備等特殊製程的導入,將舊藥賦予新形 態的價值,進而促進藥廠投入高附加價值的藥品,帶動全球製藥產業 轉型升級,這也是水星生醫的發展願景。
此發明專利突破以往3D粉末列印製造藥物的技術困境,在於現有用 於印製藥錠的3D粉末列印設備,必須將藥粉放置於含有印刷噴頭裝置 的集粉盒中並進行同步移動,由於整體重量過重,在因應大量且快速 的生產需求時,容易導致提供移動作業的導桿設備產生故障,或是使 用壽命周期較短,不僅會影響量產效能,也導致整體維護成本拉高。
水星生醫這次通過的美國發明專利,主要是一種採取磁吸式落粉結 構的藥錠列印製藥設備,專利的核心關鍵在於,除透過落粉與噴印裝 置皆可單獨運作的全新製程方式,將可大幅提升整體落粉與列印的效 率外,更藉由集粉設備中的攪拌與滾輪設計以及壓桿移動方式,使得 落粉量更精準、更均勻以及提升整體藥粉壓密品質。
水星生醫的該項專利也可將不同主成份的藥錠,經由精準劑量製程 方式,做成一顆含有多種API合一的特殊劑型藥錠。未來水星生醫的 3D粉末列印製藥設備,除可因應一般的藥錠開發,還可針對需要更精 準落粉的少劑量API藥品進行開發,市場應用更廣。
水星生醫「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具有快速生產、靈活且 精準控制藥效釋放的特點,長期與藥廠協力投入開發具有市場價值的 新藥品,此次取得美國「藥錠列印之磁吸式落粉結構」發明專利後, 在其他業者不得以相同方法製造藥物的門檻形成下,將有助加速技術 平台授權與海外整廠授權輸出,使水星生醫成為全球藥廠的最佳夥伴 ,帶動全球製藥產業轉型升級。
台灣生醫製藥業再創佳績!水星生醫(6932)於美國時間2023年10月12日成功取得「藥錠列印之磁吸式落粉結構」發明專利,這項專利將保障公司至2042年3月18日的獨家權益。這次專利的獲得,對水星生醫來說,意味著在3D粉末列印製藥產業中,將取得一個「霸王專利」的地位。 這項美國發明專利的核心,是一種新的藥錠列印製藥設備,採用磁吸式落粉結構。這種設備不僅能大幅提升落粉與列印的效率,還能通過攪拌與滾輪設計以及壓桿移動方式,使得落粉更加精準、均勻,並提升藥粉壓密品質。這對於3D粉末列印製藥過程中供應API藥粉的關鍵環節來說,是一大突破。 過去,3D粉末列印製藥的技術困難在於,印製藥錠的設備需要將藥粉放置於含有噴頭裝置的集粉盒中進行同步移動,這樣的設計在大量快速生產時,容易導致導桿設備故障或壽命周期短,影響量產效能,並增加維護成本。而水星生醫的3D粉末列印製藥設備,將可解決這些問題。 未來,水星生醫的3D粉末列印製藥設備不僅能應對一般藥錠開發,還能針對需要精準落粉的少劑量API藥品進行開發。這對於治療艾滋病、幽門螺旋桿菌、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的多主成分藥錠來說,是一大福音。水星生醫的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具有快速生產、靈活且精準控制藥效釋放的特點,將助公司加速技術平台授權與海外整廠授權輸出,成為全球藥廠的最佳夥伴。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技術已獲得台灣新型專利,並在台灣、澳洲、大陸等地進行專利申請,顯示水星生醫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與發展潛力。
水星生醫*此次通過的美國發明專利,主要是一種採取磁吸式落粉結構的藥錠列印製藥設備,專利的核心關鍵在於,除透過落粉與噴印裝置皆可單獨運作的全新製程方式,將可大幅提升整體落粉與列印的效率外,更藉由集粉設備中的攪拌與滾輪設計以及壓桿移動方式,使得落粉量更精準、更均勻以及提升整體藥粉壓密品質。此為3D粉末列印製藥過程中,在供應API(活性藥物成分)藥粉的關鍵環節之一。
此發明專利突破以往3D粉末列印製造藥物的技術困境,在於現有用於印製藥錠的3D粉末列印設備,必須將藥粉放置於含有印刷噴頭裝置的集粉盒中並進行同步移動,由於整體重量過重,在因應大量且快速的生產需求時,容易導致提供移動作業的導桿設備產生故障,或是使用壽命周期較短,不僅會影響量產效能,也導致整體維護成本拉高。
未來水星生醫*的3D粉末列印製藥設備,除可因應一般的藥錠開發,還可針對需要更精準落粉的少劑量API藥品進行開發,市場應用更廣。像是愛滋病、幽門螺旋桿菌、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現行以多種藥物治療效果最佳,為減輕患者負擔並提高藥物依從性,未來趨勢將朝多主成分藥錠發展,水星生醫*的此項專利也可將不同主成分的藥錠,經由精準劑量製程方式,做成一顆含有多種API合一的特殊劑型藥錠。
水星生醫*表示,StackDose新藥技術開發平台具有快速生產、靈活且精準控制藥效釋放的特點,長期與藥廠協力投入開發具有市場價值的新藥品,此次取得美國「藥錠列印之磁吸式落粉結構」發明專利後,在其他業者不得以相同方法製造藥物的門檻形成下,將有助加速技術平台授權與海外整廠授權輸出,使水星生醫*成為全球藥廠的最佳夥伴,帶動全球製藥產業轉型升級。此技術亦已獲得台灣新型專利,台灣發明專利、澳洲發明專利、大陸發明專利亦已審查中。
我國公開發行公司股票每股面額為10元的規定從民國68年以來實施 已久,但從103年起為了順應國際市場潮流,公開發行公司股票面額 不再以10元為限,得採彈性面額,目前台股股票面額將趨於多元,有 利於股價長期低於10元的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及新創企業進行籌資及便 利公司發行。
目前上櫃公司有六家採取彈性面額,長科*(6548)從108年9月9日 採取每股面額新台幣1元,去年9月改為每股面額為新台幣0.4元,去 年還有朋億*(6613)、聖暉*(5536)及港建*(3093)將每股面額 更動,朋億*、聖暉*都將每股面額改為新台幣5元,港建*改為每股新 台幣2.5元。
至於太景*-KY(4157)在掛牌103年上櫃時就採取彈性面額制度, 每股面額為0.001美元,91APP*-KY在110年掛牌時以每股面額新台幣 5元上櫃。相較於上櫃市場,上市公司採取彈性面額的公司有矽力*- KY、愛普*、長華*僅有三家。
此外,在興櫃公司的新創公司採取彈性面額的家數則以生技醫療股 為主,例如有國邑*(6875)每股面額為新台幣5元,水星生醫*(69 32)每股面額為新台幣0.25元。
至於通用幹細胞*-新(7607)則採無面額方式發行股票,今年5月 25日掛牌興櫃,上演蜜月行情,最高衝至65.1元,16日收在32元。
【台灣新聞】台股交易熱絡,康和證券111年度決算亮眼,承銷業務表現亮眼,水星生醫IPO簽約成功
最近台股交投熱絡,各類投資者紛紛湧入市場,這股熱潮也帶動了證券業的發展。康和證券(股票代號:6016)於7日召開股東會,通過111年度決算財報以及虧損撥補兩案。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康和證券前五月累計稅後純益達6.4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08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改善。
康和證券指出,今年台股交易量逐漸升溫,集中市場日均量自1月的1,925億上升至5月的2,594億,更有六天交易量突破3,000億以上。此外,今年前五月外資共淨匯入207.75億美元,對公司獲利也產生了積極影響。
展望今年,康和證券董事長鄭大宇表示,受惠台股回溫以及自營部門的獲益,公司今年獲利將比去年「好非常多」。他進一步分析,部分券商自營部門去年對今年股市看壞,持股水位偏低,而康和證自營部門持股部位穩定,先行進場卡位把握反彈機會。
在承銷業務方面,康和證券去年承銷業務表現亮眼,簽訂了尖端、久舜、宣捷、益鈞環保、水星生醫及瑞格國際生技等主辦案,並協辦愛比、達勝、友松、利百景、坦德科技、唯數娛樂等案,皆已完成簽約。其中,水星生醫的IPO簽約成功,更是康和證券承銷業務的一大亮點。
然而,鄭大宇也提到,由於大陸實施「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可能增加大陸台商來台IPO的成本,對康和證券的承銷業務產生一定影響,具體影響程度仍需觀察。
康和證券表示,今年台股交易較去年逐漸升溫,集中市場日均量自 1月的1,925億上升至5月的2,594億,5月更有六天交易量突破3,000億 以上,且今年前五月外資共淨匯入207.75億美元。
展望今年,康和證券董事長鄭大宇表示,受惠台股回溫、自營部門 獲益,公司今年獲利將較去年「好非常多」,他分析,部分券商自營 部門去年看壞今年股市,故持股水位偏低,康和證自營部門持股部位 穩定、先行進場卡位把握反彈。
承銷業務方面,去年康和證承銷業務在國內IPO主辦簽約表現亮眼 ,簽訂尖端、久舜、宣捷、益鈞環保、水星生醫及瑞格國際生技等主 辦案,並協辦愛比、達勝、友松、利百景、坦德科技、唯數娛樂等案 ,皆已完成簽約。鄭大宇指出,惟大陸實施「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 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恐增加大陸台商來台IPO成本,對業務衝擊 仍待觀察。
Fed主席鮑爾透露通膨已漸下降,惟先前美國火熱的就業數據,仍 讓市場對3、5月升息幅度感到擔憂,投資人靜待下周將出爐的1月通 膨率,台美股市短線高檔震盪觀望,資金轉入生技、綠能、軍工等題 材股。
生技股王爭奪戰煙硝味濃,保瑞、藥華藥向上比價,興櫃生技股漲 勢也不輸,本周個股漲幅再由生技掛帥先發,水星生醫*單周大漲91 .62%,勇奪周漲幅之冠,意藍、天虹-新、景凱、雅祥生醫、旭東環 保、龍德造船、聯享、有成精密、芯測,漲幅則落在21∼53%。
興櫃生技醫療股水星生醫*本周傳利多,8日公布董事會決議通過設 立子公司,為因應未來拓展全球市場所需,擬於美國、澳洲及泰國轉 投資設立子公司,帶動股價連三日繳出雙位數漲幅,10日最高價達2 1.85元,創登錄興櫃來新高。
此外,核二2號機預定3月停機,再生能源將頂替上陣,興櫃泛綠能 族群也強勢,全球箱網供應大廠旭東環保積極切入太陽能市場,去年 拿下法國能源局10MW(百萬瓦)浮動式海上太陽能案廠浮力系統,同 時也是國內首座浮動型太陽能光電廠浮力系統供應商。
法人指出,旭東環保國內示範案場預計於今年陸續認列營收,而法 國能源局案場營收2024年亦將開始認列,看好其今、明兩年營收可望 挹注上億元。另一大本周市場關注題材,則是大陸高空偵察氣球入侵 美國領空遭戰機擊落,中美軍事角力戰帶動國防概念股強漲,興櫃國 艦國造概念股龍德造船預計3月中旬掛牌上市,股價本周大漲32.93% 。
受惠公務船舶之建造進度進入主要設備施工階段,依完工百分比進 度認列收入,龍德造船1月營收5.8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法人指出 ,龍德造船目前在手訂單約100億元,且當中還有約60∼70億元尚未 認列,預計今明兩年將陸續交船認列。
根據CMoney統計至昨(9)日,興櫃市場漲幅前十強都在兩成之上,表現不俗;在族群表現上,資金流往去年低迷的電子股,進榜六檔;亦有部分資金持續停留在生技醫療股,涵蓋三檔;傳產股僅有一席之地。
檢視個股表現,本周以水星生醫*表現最佳,受惠營運新氣象,帶動股價連拉兩根長紅K棒,昨日收上17.7元,掛牌以來新高;昨日成交9,718張,也是興櫃市場之最,交投熱絡。水星生醫*目前為全球第二家擁有特殊劑型藥物配方與3D粉末製程融合的新藥開發技術公司。
半導體的芯測、塑膠股的旭東環保、資訊服務業的意藍本周漲幅也來到三成之上,依序為37.2%、33.7%、32.7%。搭上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熱潮,矽智財芯測近期股價跟著水漲船高。
本周股價漲幅在兩成以上還有新藥研發的景凱26.4%、生產透明導電膜的聯享26%、太陽能模組生產的有成精密22.3%、遊戲代理商的宏碁遊戲21.9%、以半導體設備機台為主要經營業務的天虹-新21%、以及生技醫療的瑩碩生技20.1%。
2022年正式落幕,全年申請登錄興櫃家數為63檔(含12檔申請登錄 戰略新板),若從登錄興櫃後均價漲幅前十大個股觀察,國內連鎖藥 局佑全-新(6929)居於首冠,累計漲幅達188.91%、其次為宏碁遊 戲(6908)的150.63%。
隨著台灣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構,企業得以依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 的籌資方式,加上近年上市櫃公司傾向將高績效部門獨立掛牌,以提 高營運效率,在疫情影響逐漸式微後,興櫃掛牌家數逐漸回到過往表 現,2022年總掛牌家數雖較2021年減少12檔,仍高於過去十年平均值 ,又以電子23檔與生技14檔為主要兩大族群。
從資本額角度,由張國煒自行籌資創辦的星宇航空在2022年9月底 登錄興櫃前就話題十足,作為台籍航空公司中唯一提供頭等艙業者, 實收資本額達181.17億元;其後依序為鑽石生技、長榮航太、樂迦再 生、達發、祥翊、台特化及雲豹能源,資本額皆逾10億元。
回顧2022年興櫃生力軍在登錄興櫃後均價漲幅前十大個股,依序為 佑全-新、宏碁遊戲、鑽石生技、新應材、伯鑫、漢田生技、海柏特 、潤德、水星生醫*、星宇航空。佑全-新目前全國共計143家門市, 自2023年將以每年15%∼20%的速度展店,目標在2026年共展店至3 00家,公司在2022年12月初以每股32元參考價登錄興櫃後,截至30日 興櫃均價收在92.45元,漲幅高達188.91%。
展望2023年,已遞件申請登錄興櫃家數達6檔,國內儲值卡龍頭悠 遊卡預計1月3日以每股50元參考價登錄興櫃,為今年首檔興櫃新兵。 悠遊卡董事長陳亭如指出,2023年受惠利率收入、觀光經濟、跨境與 微金融,及超級悠遊卡等四大成長動能,期待營運恢復到疫前水準。
其中欣新網(2949)、現觀科技(6906)兩家於14、15連兩日掛牌 興櫃一般板,接續水星生醫(6932)23日掛牌興櫃一般板,巨宇翔( 2760)、康霈生技(6919)等兩家於26日掛牌興櫃一般板。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12月從1日欣新網送件,5日現觀科技送件,1 2日水星生醫及天虹科技兩家送件,14日康霈生技及巨宇翔兩家送件 ,15日有青松健康送件,12月以來累計共七家公司申請興櫃案,除天 虹科技為申請興櫃戰略新板外,其餘六家均為申請興櫃一般板。欣新 網及現觀科技在14日、15日各以74元及140元,兩家主辦券商都是台 新證。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欣新網成立於2013年9月間,主要經營業 務是電子商務商品銷售及數位行銷服務,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2,000萬 元,產業別是貿易百貨業。欣新網今年前10月營收31億7,547萬元, 稅後純益7,822萬元,每股純益3.96元。
現觀科技成立於2019年9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資訊軟體服務,送 件時資本額為3億542萬元,產業別是其他業。現觀科技今年前10月營 收2億4,510萬元,稅後純益1億795萬元,每股純益3.53元。
接續水星生醫將在23日掛牌,每股掛牌價6元(主辦券商康和證) ,康沛生技及巨宇翔在26日掛牌,掛牌價各122元、70元(主辦券商 各為元大證及兆豐證)。
水星生醫公司成立於2019年7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技術平台授權 使用、開發藥物授權銷售以及整廠輸出授權金等,送件時資本額為1 億86萬元,產業別是化學生技醫療業。水星生醫今年前11月稅後虧損 2,284萬元,每股虧損0.06元。
康霈生技成立於2012年10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新藥開發、健康食 品研發等,送件時資本額為6.1億元,產業別是化學生技醫療業。康 霈生技今年前10月營收635萬元,稅後虧損2億2,584萬元,每股虧損 3.90元
巨宇翔成立於2018年10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餐飲連鎖業、食品及 其他等,送件時資本額為1億3,000萬元,產業別是觀光業。巨宇翔公 司今年前十月營收2億4,065萬元,稅後純益7,659萬元,每股純益5. 89元。
至於仍在審理中的天虹科技及青松健康。天虹科技成立於2002年7 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半導體設備機台、半導體設備零備件,送件時 資本額為6億677萬元。天虹科技2021年業績,營收16億5,571萬元, 稅前盈餘2億4,153萬元,每股純益4.57元。
青松健康成立於2007年5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社區式及住宿式等 長期照顧服務,送件時資本額為5億3,200萬元。青松健康2021年業績 ,營收3億5,753萬元,稅後虧損196萬元,每股虧損0.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