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沛爾生技醫藥(創新)公司新聞
台灣創新板再添新血!沛爾生醫(6949)即將於8日挂牌上市,成為創新板首間細胞基因療法新藥研發公司。這家新興的生技公司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承銷價格定於98元,總計募集資金高達3.11億元。這筆資金將被用於轉投資子公司——台灣細胞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全力推動台灣CAR-T自主化的目標。 位於竹北生物醫學園區的台灣細胞製造,已於去年底完成細胞基因藥品PIC/S GMP廠房的設計。目前正準備首季發包施工,預計明年將完工並通過GMP認證查核。這將為沛爾生醫提供生產製造新藥的GMP級製劑能力,以應對其獲得新藥附款許可的CAR-T產品。 沛爾生醫的研發核心是「基因工程改造T細胞」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的癌症療法。其中,PL001產品以B細胞表面抗原CD19為標靶,專門治療B細胞淋巴癌,目前正進行臨床試驗第二期,在台灣同業中進度領先。值得一提的是,與傳統藥物不同,細胞治療新藥在「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後,可申請五年附款許可證,讓更多病患能夠快速獲得治療。 除了PL001,沛爾生醫還積極開發自主開發且獲專利保護的「新世代多鏈CAR-T技術平台」。該平台正朝向治療實體癌方向發展,並已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對卵巢癌有優異的消滅效果。預計明年將申報試驗用新藥,並展開臨床試驗,為癌症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臺北訊】8日將是臺灣生醫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因為沛爾生醫將正式以「沛爾生醫-創」(6949)的名號在創新板掛牌上市,成為創新板首間專注於細胞基因療法新藥研發的公司。這個消息讓投資者們興奮不已,據悉,參與該公司上市首日的參與度相當高,承銷價定在98元,成功募集資金達3.11億元,這筆錢將用於轉投資子公司——臺灣細胞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以實現臺灣CAR-T自主化的夢想。 就在去年底,沛爾生醫的子公司臺灣細胞製造已經在竹北生物醫學園區完成了細胞基因藥品PIC/S GMP廠房的設計。現在,該廠房將於首季開始發包施工,預計明年完工並通過GMP認證查覈,這意味著沛爾生醫將能夠生產製造其獲新藥附款許可的CAR-T產品。 沛爾生醫的研究重心在於「基因工程改造T細胞」,也就是所謂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癌症療法。其中,研發進度最快的產品是PL001,它以B細胞表面抗原CD19為標靶,用來治療B細胞淋巴癌。目前PL001已經進入臨牀試驗第二期,在臺灣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與傳統藥物或非細胞治療藥品不同,細胞治療新藥一旦通過「再生醫療雙法」,即可申請五年附款許可證,讓病人能夠更快獲得治療。 不僅如此,沛爾生醫還自主開發了一項獲專利保護的「新世代多鏈CAR-T技術平臺」,並朝著治療實體癌的方向發展。這項技術已在動物實驗中證明對卵巢癌有優異的治療效果,預計明年將申報試驗用新藥,並展開臨牀試驗。沛爾生醫的這些努力,將為臺灣生醫產業帶來新的希望和動力。
沛爾生醫子公司台灣細胞製造已於去年底完成建置於竹北生物醫學 園區的細胞基因藥品PIC/S GMP廠房設計,擬於首季發包施工,預計 明年完工且經GMP認證查核後,即可銜接沛爾生醫獲新藥附款許可之 CAR-T產品的GMP級製劑之生產製造。
沛爾生醫以「基因工程改造T細胞」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 )的癌症療法為核心研發方向,研發進度最快的產品為PL001,係以 B細胞表面抗原CD19為標靶之CD19 CAR-T用以治療B細胞淋巴癌,目前 已在臨床試驗第二期中,進度領先其他台灣同業。不同於傳統的小分 子用藥或其他的非細胞治療藥品,細胞治療新藥在「再生醫療雙法」 通過後可申請五年附款許可證,快速進入市場供病患使用。
此外,沛爾生醫應用自主開發且獲專利保護的「新世代多鏈CAR-T 技術平台」,朝向治療實體癌方向開發前進,已成功在動物實驗證實 其消滅卵巢癌的優異成績,預計明年前申報試驗用新藥,展開臨床試 驗。
【新聞快報】台股狂飆!第一季上市新軍9家創22年新高,沛爾生醫-創引領風潮 親愛的讀者們,最近台股可真是熱鬧非凡啊!今年第一季,我們看到上市掛牌的公司數量達到了9家,這可是22年來的新高紀錄呢!這股多頭行情,讓許多投資人興奮不已。 首先是1月份,我們看到現觀科、世界健身-KY、藥華藥及玖鼎電子等4家公司成功上市。而到了3月份,則有微矽電子-創、沛爾生醫-創、望隼、愛爾達-創及眾福科等5家公司陸續登場。 其中,沛爾生醫-創可是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的新星。該公司雖然目前未在興櫃交易,但預計以每股98元上市,讓人期待它的蜜月行情。 另外,望隼在一般板上市,上市承銷價180元,若上市密月行情表現亮眼,中籤戶將有約140元的潛在套利空間。而愛爾達-創則暫定於26日在創新板上市,每股50元,眾福科則是預計以每股50元掛牌上市。 接下來,我們還可以看到科科科-KY(KKT-KY)在4月8日以每股110元上市,讓人對於台股的未來充滿期待。 總結來說,台股今年第一季的上市情況真是熱鬧非凡,沛爾生醫-創等新軍的加入,讓市場更加活躍。未來,我們還將看到更多優質公司登場,讓台股繼續創造驚奇。
受到農曆年落在2月的影響,2月並沒有公司上市掛牌,1月則有現 觀科、世界健身-KY、藥華藥及玖鼎電子等4家公司上市,而3月將有 微矽電子-創、沛爾生醫-創、望隼、愛爾達-創及眾福科等5家公司預 計從今日起至3月27日起上市,合計第一季上市家數達到9家,情況十 分罕見。
首先7日由微矽電子-創粉墨登場,6日在興櫃收盤均價為61.31元, 7日以35元上市,8日則有沛爾生醫-創上市,目前未在興櫃交易,將 以98元上市,蜜月行情備受市場關注,尤其台股已衝上約19,500點的 歷史高峰,市場密利矚目中。
接下來是18日的望隼在一般板上市,6日在興櫃收盤均價320.34元 ,上市承銷價180元,若上市密月行情表現亮眼,中籤戶將有約140元 (即1張14萬元)潛在套利空間,受到市場期待。
到了3月底愛爾達-創接棒,暫定於26日在創新板上市,6日在興櫃 收資均價88.27元,暫定以每股50元上市;27日則有眾福科上市,6日 在興櫃收盤均價72.91元,預計以50元掛牌上市。
第一季結束後,緊接著,4月春假連假過後,備受市場關注的科科 科-KY(KKT-KY),暫定於4月8日以每股110元上市。
生技產業再掀掛牌熱潮,龍年開春即有七家公司排隊待掛牌,其中沛爾生技醫藥也是焦點之一。這波掛牌潮中,許多公司都有重量級股東支持,像是諾貝兒有明基佳世達集團,佑全則由生達和優盛共同把持,持股高達85%。沛爾生技的股東背景也不容小覷,緯創、宏碁、廣達等知名企業領袖都在其股東名單中。 預計3月上市的望隼,大股東為長華集團,帶著去年良好的盈利表現,有望帶動隱形眼鏡相關股價上漲。而預計3月底上櫃的佑全,已定出掛牌價為65元,興櫃參考價約在95至100元之間,法人預期公司釋股後,將帶來可觀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佑全去年雖因疫情紅利減少,EPS僅有0.37元,但旗下品牌涵蓋從負一歲到七八十歲的廣泛客群,是國內最大的醫藥連鎖通路商。未來除持續拓店外,還將與家樂福超市合作「店中店」,並引進日本札幌藥妝,運營前景被看好。 諾貝兒的大股東明基佳世達集團在醫療領域的布局也不容小覷,除了已宣布啟動明基醫院香港上市計畫,還投資了包括明基醫、明基材、明達醫等多家生技公司,市值已超過400億元。這些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涵蓋了從醫院、手術室設備到眼科醫療儀器、基因檢測等領域,對股價將提供強大的支持。
台灣生技股市場近期掀起一波IPO熱潮,其中新挂牌的沛爾生技醫藥格外受到市場關注。沛爾的股票以98元的價格掛牌,其實力與潛力讓人期待不已。隨著沛爾的加入,市場上關於生技藥物的討論更加熱烈。 這波IPO熱潮的推手之一是昱展,其治療肺高壓的藥械合一產品L606成功授權給美國藥廠Liquidia,預計今年將進行PAH三期臨床試驗,目標2026年取得美國藥證。昱展的成功,讓其他公司如望隼、諾貝兒等,也積極推動自己的新藥開發,希望能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 望隼在去年實現營收25.77億元,年增長達40.47%,EPS也連年上升,去年前三季EPS更是提前創下年度新高。這讓法人對望隼的全年表現抱有高度期待,預計其將成為隐形眼鏡業的獲利老三,僅次於晶碩和精華。 沛爾生技醫藥則專注於細胞基因療法,其研發進度最快的產品PL001,是以B細胞表面抗原CD19為標靶的CD19 CAR-T,用於治療B細胞淋巴癌。PL001已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並獲准進入第二期,在台灣同業中進度領先。 此外,沛爾擁有Car-T製備周期縮短、自製關鍵LV病毒與多鏈Car-T治療實體腫瘤的核心技術,這些技術的突破性,讓沛爾在市場上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在高承銷價的背景下,沛爾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未來的發展潛力無可限量。
哇塞!台灣證交所最近真是喜事頻頻啊!剛剛在27日的董事會上,居然通過了三個上市案,這讓我們台灣的投資市場又多了幾個亮點。說到這三家公司,啊,你不知道吧?他們可是來頭不小的呢! 首先來聊聊鈺寶(3150),這家公司的上市案可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它預計在第二季到第三季之間正式登上台灣股市的舞台,這對投資者來說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來億-KY(6890)也不甘示弱,這家公司也是馬上就要進入市場了。它將會在適當的時機讓股民們看到它的潛力。 最後,我們不能不提的就是巧新(1563)了。這家公司的上市案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它的加入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新的活力。 不僅如此,2月的董事會還有其他亮點。除了上述三家公司的上市案,還有攸泰科技、億而得和青新兩家公司創新板上市案。這一來,2月份的董事會共通過了六家公司的上市案,真是熱鬧非凡! 目前,還有11家公司的上市案已經獲得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並且主管機關也已核准,但還未上市掛牌。這些公司包括去年11月通過的阜爾運通,以及12月和今年1月通過的多家新創公司。 其中,微矽電子創新板上市案已經完成了競拍,預計3月7日以每股35元上市,成為創新板第11家上市公司。而望隼也將在3月4日進行競拍,預計3月18日以科技事業上市一般板的形式亮相。 哇塞,看來台灣的股市又要掀起一陣風暴了!這麼多新公司加入,讓我們的好運氣也跟着來啦!大家準備好迎接這波新公司的上市潮吧!
三家上市案。若未來上市作業順利,最快可望在約第二季至 第三季之間上市。
證交所27日加開2月第二場董事會,加計20日董事已通過攸泰科技 上市案,
及億而得及青新二家公司創新板上市案。合計2月董事會共 通過上述六家公司上
市案
目前已獲得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並且獲得主管機關核准、但尚未上 市掛牌的
公司共有11家,包括去年11月證交所董事會通過的阜爾運通 一家,12月通過的望
隼、眾福科、KKT-KY、微矽電子(創新板)、愛 爾達(創新板)、沛爾生醫
(創新板)等六家,以及今年1月董事會 通過的裕慶-KY、有成精密、平和環保
(創新板)、向榮生技(創新 板)等四家。
其中,微矽電子創新板上市案已完成競拍,預計3月7日以每股35元 上市,成
為第11家創新板上市公司;另望隼預計3月4日競拍,擬於3 月18日以科技事業上
市一般板。
隼、國邑*、佑全和沛爾五好漢將在3月大火拚,而1月間 已獲主管機關核准上櫃
的醫影,預計很快加入戰局,將點火類股氣勢 。
初步統計,這一波生技掛牌熱潮中,不少公司都有富爸爸加持,連 鎖藥局股
的諾貝兒有明基佳世達集團撐腰,佑全的大股東是生達和優 盛,兩家合計持股達
85%。
沛爾的股東結構也很強大,緯創持股逾兩成居冠,而宏碁、廣達與 漢民創辦
人都在股東之列。
另外,預計3月18日上市的望隼,大股東是長華,望隼挾著去年獲 利有望賺
進一股本的氣勢,預計將帶動隱形眼鏡族群的比價行情。
優盛和生達分別持有佑全持股逾5成和3成,以佑全預計3月底上櫃 ,掛牌價
暫定65元,目前興櫃參考價約95∼100元間,法人預期兩家 公司釋股利益可期。
佑全去年因減少疫情紅利下,EPS僅0.37元,惟旗下品牌包括佑全 保健藥妝、
健康人生藥局、札幌藥妝,三大品牌集結藥品與保健品、 婦嬰用品、健康照護用
品及美妝保養品等,年齡層涵蓋負一歲至七、 八十歲客戶群,是目前國內涵蓋範
圍最大的醫藥連鎖通路商;未來除 持續拓店外,還與家樂福超市合作「店中
店」、引進日本札幌藥妝等 ,營運備受看好。
諾貝兒大股東明基佳世達建構的醫療旗艦大隊,除已宣布啟動明基 醫院香港
上市計畫外,集團投資的明基醫、明基材、明達醫、諾貝兒 、大江基因、康科
特、鈺緯、視陽和常廣等九家生技公司,市值已逾 400億元;投資領域遍及醫
院、手術室設備、隱形眼鏡、眼科醫療儀 器、連鎖藥局、基因檢測、醫療顯示器
和腹腔微創手術醫材等,都將 股價添加火力。
170元、沛爾98元,亦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另外,有授權 利多的國邑,則挾著
新藥將進入三期臨床,未來的里程碑金挹注,也 引為話題,有機會點燃IPO股的
蜜月行情。
法人認為,昱展的題材性,將激勵已以2.25億美元(約新台幣70億 元)將治
療肺高壓的藥械合一產品L606授權美國藥廠Liquidia的國邑 、獲利耀眼的望隼、諾
貝兒和擁有Car-T製備周期縮短、自製關鍵LV 病毒與多鏈Car-T治療實體腫瘤的核
心技術的沛爾,在高承銷價下, 最受關注。
國邑的L606是以微脂體包覆曲前列環素(Treprostinil)的新劑型 藥物,用於
治療第一類肺高壓(PAH)及第三類肺高壓(PH-ILD), 預計今年將進行PAH三
期臨床試驗,目標2026年取得美國藥證。
營運三級跳的望隼,去年營收25.77億元、年增40.47%;2020∼2 022年EPS分
別為2.94、4.64、6.02元,去年前三季EPS達7.25元,提 前改寫年度新高,法人看
好全年有望賺進一股本,擠下視陽,成為隱 形眼鏡獲利老三,僅次於晶碩和精
華。
另外,專攻細胞基因療法的沛爾,旗下研發進度最快的產品為PL0 01,是以B
細胞表面抗原CD19為標靶的CD19 CAR-T用以治療B細胞淋巴 癌,已完成第一期臨
床試驗,並獲准進入第二期,進度領先其他台灣 同業 。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在20日舉行了2月的例行董事會,會中審議並通過了三個上市案,分別是攸泰科技(股票代號:6928)、億而得(股票代號:6423)以及青新(股票代號:6951)。其中,億而得和青新兩家公司將進行創新板上市。若一切順利,這三家公司預計在今年中旬即可完成上市掛牌的手續。 根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1家公司在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上市案,並且已獲得主管機關的核准,但尚未正式上市掛牌。這些公司將有機會陸續在上半年進行掛牌交易。這11家公司包括了去年11月通過的阜爾運通、12月通過的望隼、眾福科、KKT-KY、微矽電子(創新板)、愛爾達(創新板)以及沛爾生醫(創新板)等六家,以及今年1月通過的裕慶-KY、有成精密、平和環保(創新板)以及向榮生技(創新板)等四家。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沛爾生醫(創新板)這家公司在眾多上市案中顯得格外引人關注。沛爾生醫一直以來在醫藥領域表現出色,其創新板上市意味著該公司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這不僅對沛爾生醫自身是一個好消息,也對整個台灣醫藥產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據統計,目前已獲得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且也獲得主管機關核准、但 尚未上市掛牌的公司共有11家,有機會陸續在上半年掛牌交易。
包括去年11月通過的阜爾運通,12月通過的望隼、眾福科、KKT-K Y、微矽電子(創新板)、愛爾達(創新板)、沛爾生醫(創新板) 等六家,以及今年1月通過的裕慶-KY、有成精密、平和環保(創新板 )、向榮生技(創新板)等四家。
台灣生醫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新藥研發、細胞治療等領域不斷突破,帶來一波接一波的挂牌潮。就在今日,火星生技正式登錄興櫃,成為新一批掛牌公司之一。根據市場預測,今年上半年還將有諾貝兒、佑全、國邑、共信-KY、漢達、台新藥、沛爾、向榮及望隼等九家業者陸續進入資本市場。 火星生技作為「大健康新零售」公司,實收資本額達1.245億元,發行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今日登錄興櫃參考價為6.5元。而其他將掛牌的公司則分為藥局連鎖通路、藥物開發及細胞治療三大族群,都是今年第1、2季將完成上市及上櫃的公司。 藥局連鎖方面,諾貝兒與佑全將在今年2月底及3月底興櫃轉上櫃。諾貝兒作為丁丁連鎖藥局母公司,目前全台有92家藥局門市,佳世達持有其28.54%股權。佑全則計劃每年以兩成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可達200家店。 藥物開發公司方面,國邑、共信-KY、漢達三公司都預計上半年興櫃轉上櫃,台新藥目標上半年興櫃轉上市。這四家藥物開發公司中,共信是全新藥物研發公司,而其他三家公司則是發展505(b)(2)的新劑型新藥公司。其中,國邑預計3月下旬上櫃,去年6月成功將新劑型藥L606治療肺動脈高壓及間質性肺病相關肺高壓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簽約金、里程碑金合計最高2.25億美元。 沛爾生醫則已確定3月上旬掛牌,公司首項CAR-T細胞產品PL001將啟動二期臨床,力拚為本土第一件上市之CAR-T產品。向榮生技目標今年3、4月興櫃轉創新板上市,成為國內少數細胞新藥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公司。 隨著這些新星的加入,台灣生醫產業將更加繁榮,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機遇。
火星生技*標榜為「大健康新零售」公司,實收資本額1.245億元,發行股數2.49億股,每股面額0.5元,今日登錄興櫃參考價為6.5元。
除了火星生技*之外,其餘將掛牌的公司分為藥局連鎖通路、藥物開發及細胞治療三大族群,都是今年第1、2季將完成上市及上櫃公司。
藥局連鎖公司諾貝兒與佑全將在今年2月底及3月底興櫃轉上櫃,諾貝兒是丁丁連鎖藥局母公司,丁丁目前全台有92家藥局門市,佳世達目前也持有諾貝兒28.54%股權;佑全至去年底共有162家店,公司規劃每年將以兩成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可達200家。
藥物開發公司方面,國邑*、共信-KY、漢達三公司都預計上半年興櫃轉上櫃,台新藥目標上半年興櫃轉上市。這四家藥物開發公司除了共信是全新藥物研發公司之外,另外三家公司都是發展505(b)(2)的新劑型新藥公司。
國邑*預計3月下旬上櫃,該公司去年6月成功將新劑型藥L606治療第一類肺動脈高壓(PAH)及第三類間質性肺病相關肺高壓(PH-ILD)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簽約金、里程碑金合計最高2.25億美元;共信2月1日通過上櫃審議會准許上櫃,該公司治療中央型肺癌氣管阻塞的新藥PTS302去年6月起在大陸銷售後,目標今年轉盈。
漢達去年12月27日向櫃買中心提上櫃申請,外界估今年第2季可由興櫃轉上櫃,漢達去年靠胃食道逆流HND-002及多發性硬化症HND-020兩項學名藥帶動業績大幅成長,今年起新劑型藥獲利將超越學名藥。
台新藥去年12月下旬取得經濟部科技事業核准函後,展開上市申請,目標今年中旬由興櫃轉上市,其眼部術後發炎及止痛新藥APP13007期待今年3月取得美國藥證。
兩家細胞公司沛爾與向榮都已通過證交所核准創新板上市,沛爾生醫已確定3月上旬掛牌,公司首項CAR-T細胞產品PL001將啟動二期臨床,力拚為本土第一件上市之CAR-T產品。
向榮生技目標今年3、4月興櫃轉創新板上市,是國內少數細胞新藥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公司。
望隼去年11月下旬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將為精華、晶碩、亨泰光、視陽後,隱形眼鏡族群新生力軍。
台灣沛爾生醫(6949)即將在3月上旬登上創新板,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林成龍近日透露,沛爾生醫專注於開發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癌症療法,其中首項產品PL001已經在台灣完成了一期臨床試驗,並即將啟動二期臨床試驗。林成龍預計,PL001將在2026年獲得上市許可,成為台灣本土第一個上市的CAR-T產品。 沛爾生醫自2017年3月成立以來,實收資本額達5.39億元。創辦人林成龍擁有豐富的學術背景,曾擔任英國教授醫師,並同時擔任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外科學講座教授及香港大學外科學與病理學榮譽教授。公司的大股東來頭也不小,緯創持股23%,宏碁持股約8%,漢民科技董事長黃民奇、廣達副董梁次震也以個人資金加入股東行列。 在技術方面,沛爾生醫的CD19 CAR-T細胞療法以B細胞表面抗原CD19為標靶,與國際大廠相比,其CAR-T細胞輸入病人整個流程只需七天。目前,進展最快的PL001用於治療B細胞淋巴癌,已通過衛福部食藥署(TFDA)的一期臨床試驗,並獲准進入第二期。公司目標在2026年完成二期臨床試驗。 此外,沛爾生醫也自主開發了「新世代多鏈CAR-T技術平台」,預計用於治療實體癌,並已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其效果。公司計劃在2025年前申報試驗用新藥(IND),並開展臨床試驗。 林成龍強調,沛爾生醫不僅在CAR-T相關癌症療法上有所發展,還掌握了製造CAR-T的病毒載體「慢病毒」的生產技術,這將有助於降低CAR-T生產成本,並為其他細胞治療公司提供關鍵原材料。 公司已成立兩家子公司,其中一家台灣細胞製造公司在竹北生醫園區完成PIC/S GMP廠房設計,預計今年首季開始施工,投資金額達6億元,預計2025年完工並通過GMP認證,以供應沛爾生醫獲新藥附款許可的CAR-T產品的製造。 值得一提的是,健保署已於去年11月將諾華(Novartis)的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品Kymriah納入健保給付,適用於兩種癌症。沛爾生醫的PL001有望成為台灣CAR-T療法自主化的第一步。
台灣新藥研發界再創里程碑!沛爾生技醫藥(6949)即將於3月上旬在創新板掛牌上市,成為台灣首檔細胞基因療法新藥研發公司。該公司研發的進度最快的產品PL001,是一款針對B細胞表面抗原CD19的CD19 CAR-T療法,用於治療B細胞淋巴癌。這款產品已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並已獲准進入第二期,在台灣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隨著健保署在2023年11月將諾華旗下的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品Kymriah納入健保給付,適用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沛爾生醫的PL001將有望成為台灣本土第一件上市的CAR-T產品,開啟國內CAR-T療法自主化的新篇章。 沛爾生醫專注於再生醫療領域的新藥研發,其核心技術為「基因工程改造T細胞」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的癌症療法。PL001的獲准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意味著該公司已在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後,可申請五年附款許可證,讓新藥能夠快速進入市場,為病患提供更優質的治療選擇。 此外,沛爾生醫還自主開發並獲專利保護的「新世代多鏈CAR-T技術平台」,這將有助於朝向治療實體癌方向開發,預計在2025年前申報試驗用新藥,並開展臨床試驗。 值得注意的是,沛爾生醫的PL001產品製程擁有獨特的專利,並且在製造CAR-T的上游原物料「慢病毒」生產上,具有規畫的產能。在CAR-T製程中,「慢病毒」就像是半導體界的光阻劑,是決定產品成功的重要關鍵。沛爾生醫的這些努力,將為台灣新藥研發帶來更多可能性。
沛爾生醫成立於2017年3月,實收資本額5.39億元,創辦人林成龍曾任英國教授醫師,身兼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外科學講座教授、香港大學外科學與病理學榮譽教授。
沛爾生醫除了新藥開發進度超前外,其大股東也堪稱是夢幻陣容,除了林成龍之外,緯創持股23%、宏碁持股約8%,漢民科技董事長黃民奇、廣達副董梁次震也以個人資金成為股東。
沛爾生醫以B細胞表面抗原CD19為標靶的CD19 CAR-T,與國際大廠技術比較,CAR-T細胞輸入病人整個流程僅需七天,公司進展最快的PL001用以治療B細胞淋巴癌已完成衛福部食藥署(TFDA)一期臨床試驗,並獲准進入第二期,目標2026年通過二期臨床。公司期待「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後可申請五年附款許可證,快速進入市場供病患使用。
此外,沛爾生醫也自主開發了「新世代多鏈CAR-T技術平台」將發展治療實體癌的產品,目前已成功在動物實驗證實可消滅卵巢癌,預計於2025年前申報試驗用新藥(IND),展開臨床試驗。
林成龍表示,沛爾生醫除了發展CAR-T相關癌症療法之外, 也自行掌握製造CAR-T的病毒載體「慢病毒」的生產技術,未來不僅可協助降低CAR-T生產成本三分之二,更可供應其他細胞治療公司做為關鍵原材料。
沛爾生醫目前也已成立兩家子公司,其中一家台灣細胞製造公司已於去年底在竹北生醫園區完成細胞基因藥品PIC/S GMP廠房設計,擬於今年首季發包施工,預計投資6億元在2025年完工且經GMP認證查核後,即可銜接沛爾生醫獲新藥附款許可之CAR-T產品的GMP級製劑之生產製造。
林成龍表示,健保署於去年11月將諾華(Novartis)旗下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品Kymriah納入健保給付,適應症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兩類癌患,給付藥價為819萬元。未來,沛爾生醫的PL001有望達成國內CAR-T療法自主化的第一步。
健保署2023年11月將諾華旗下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品Kymriah納入 健保給付,適應症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 癌」,未來沛爾生醫的PL001有望成為本土第一件上市的CAR-T產品, 達成國內CAR-T療法自主化的第一步。
沛爾生醫為再生醫療領域的新藥研發公司,以「基因工程改造T細 胞」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的癌症療法為核心研發方向,P L001獲准進入第二期,且不同傳統小分子用藥或其他的非細胞治療藥 品,細胞治療新藥在「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後可申請五年附款許可證 ,快速進入市場供病患使用。
此外,沛爾生醫應用自主開發且獲專利保護的「新世代多鏈CAR-T 技術平台」,朝向治療實體癌方向開發前進,預計2025年前申報試驗 用新藥,展開臨床試驗。
沛爾生醫也強調,除PL001產品製程擁有獨特專利,在製造CAR-T的 上游原物料「慢病毒」生產具有產能規畫,「慢病毒」在CAR-T製程 中猶如半導體界的光阻劑,為決定產品成功的關鍵要素。
台灣生技產業再掀IPO熱潮,沛爾生技醫藥等20家公司積極备战
近年來,台灣生技股王保瑞、高獲利的泰博成功轉上市,激勵了整個生技產業,帶動了新一波的IPO熱潮。根據初步統計,至少有20家台灣公司正在積極準備IPO,希望搭上這股熱潮。
其中,昱展新藥、藥華藥、佑全等七家公司已經通過主管機關的審議,有望在第一季轉板掛牌,為2024年新春開出好彩頭。昱展新藥預計1月下旬掛牌,其長效型鴉片成癮注射劑ALA-1000,已與國際戒毒藥龍頭藥廠Indivior完成技術轉移,並簽訂了新藥授權合約,帶來可觀的每股稅後純益(EPS)。
昱展新藥董事長林東和表示,公司已與Indivior完成技轉,並正在進行下一階段的臨床試驗設計討論。ALA-1000有三種劑量,公司正在與授權夥伴討論最適合的三期臨床試驗劑量組合及設計,預計第一季完成後向美國FDA提出申請。
另一家有望在第一季上市的藥華藥,其市值已達1,177億元,其新藥Ropeg已在歐美日三大市場獲得藥證,並正在進行PD-1抑制劑和創新長效型干擾素的一期臨床試驗,預計2025年完成劑量遞增階段。
這波生技IPO熱潮,除了保瑞、泰博的轉上市,還包括正瀚、金萬林轉創新板,以及國邑、昱展和佑全的上市案。沛爾生技醫藥等公司也獲得了證交所和櫃買中心的通過,法人普遍看好今年第一季生技股將上演吸金大戲。
除了上述公司,永鴻生技、共信-KY、向榮生技、漢達、醫影和樂迦再生等公司也已向主管機關申請上市,並等待審議。鑫品和生合已在興櫃登錄,台新藥、全福、華上則已獲科技事業核准函,都將成為生技類股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