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榮科技(上)公司新聞
800元俱樂部有機會晉升至900元,甚至可能挑戰千金股,新代17日 從興櫃轉上市,上市蜜月行情甜蜜蜜,以919元較承銷價630元大漲4 5.87%,成交量為2,075張,有挑戰千金股之姿。
根據統計,台股17日收盤時有22千金,包括信驊、世芯-KY、川湖 、緯穎、健策、大立光、力旺、嘉澤、穎崴、祥碩、聯發科、旺矽、 弘塑、精測、台光電、創意、台積電、AES-KY、貿聯-KY、印能科技 、智邦、奇鋐等。
不過,千金股跌多漲少,僅有嘉澤、台光電、弘塑、世芯-KY、精 測、旺矽、大立光等逆勢上漲或守在平盤之上,奇鋐跌35元、跌幅3 .37%,股價收在1,005元,面臨千元保衛戰。
漢唐摔出千元之外,以982元大跌5.58%作收,富世達、旭隼、新 代等四檔為900元俱樂部。新代上市首日蜜月行情表現亮眼。
另外,新應材、光聖、台達電、雙鴻、禾榮科、譜瑞-KY、鈊象等 為800元俱樂部,這些個股中不乏曾是千金股,如譜瑞-KY及鈊象等, 禾榮科本周一剛從興櫃轉上市,上市承銷價格600元,收810元跌3.4 6%。
富邦證券總經理郭永宜於掛牌典禮中表示,禾榮科在AB-BNCT領域 展現卓越的技術整合能力,成功跨足醫療科技中最具挑戰性的核物理 、工程與製藥等領域,打造完整的癌症精準治療系統。
富邦證券自2024年10月正式啟動輔導以來,積極協助禾榮科進行資 本市場規劃與上市準備,見證其技術成果逐步轉化為商業動能。禾榮 科取得AB-BNCT醫療器材許可證,象徵台灣高階放射醫療設備自主化 的重要突破,也為國產醫療科技產業開啟新篇章。
禾榮科總經理沈孝廉表示,禾榮科能夠實現其他生技公司難以達成 的AB-BNCT整合治療系統,關鍵在於突破傳統生技產業的技術疆界, 不僅投入龐大資本以及資源來應對建置設備、藥物研發與臨床試驗等 多重挑戰,也完成系統驗證與藥物試驗,展現在AB-BNCT技術發展上 的先行優勢。禾榮科股票上市,是公司重要的里程碑,未來將致力為 客戶、員工以及投資人創造最大的價值。
自2022年起,禾榮科已完成四輪現金增資,累計募資逾14億元,主 要由原始股東漢民集團領投。截至2025年第二季末,禾榮科無任何金 融負債,帳上現金約5.8億元,財務結構健全。
在臨床試驗方面,禾榮科已取得臺北榮總AB-BNCT治療中心訂單, 總金額達12億元,預計2027年完成交付並認列營收,加上自研硼中子 捕獲治療用藥亦可望於同年取得藥證,推升營收穩定成長。
法人分析,硼中子捕獲治療的產業前景,不僅限於復發性頭頸癌治 療,亦具發展潛力,拓展到其它癌症治療和新型載硼藥物開發。
全球BNCT市場預計未來十年內呈現爆發式增長,將有更多國家批准 BNCT設備及推動其臨床應用。
禾榮科憑藉獨步全球的垂直整合實力,正加速推進全球擴張藍圖, 布局亞太並放眼歐美市場。
禾榮科董事長許金榮表示,傳統癌症標靶治療是靠藥物找出癌細胞 特有標記來攻擊,但會產生抗藥性與副作用。而BNCT是先讓癌細胞吃 下含硼藥物,再照射中子引爆癌細胞內的硼-10,精準破壞癌細胞。
相比標靶治療、免疫療法、放射線治療,BNCT更適合處理復發性、 瀰漫性、難治性或無法手術的癌症,填補現有癌症治療技術的缺口。
許金榮表示,禾榮科著重國內及亞太市場布局,並於五年內進軍歐 美市場,打造跨國BNCT臨床應用與技術合作生態體系。
短期內將持續深耕台灣,加速在國內醫療市場部署加速器型BNCT設 備,並強化臨床數據收集;中期為複製台灣成功經驗,拓展亞太市場 ,如新加坡、泰國與越南等;長期則以歐美為目標,結盟當地指標醫 療機構,推動BNCT技術普及並取得藥證。
禾榮科亦積極拓展新適應症,同步投入新一代含硼藥物的研發。持 續優化AB-BNCT系統性能,致力於先進射束技術、開發核輻射偵檢系 統與智慧醫療平台,致力於提升治療品質與臨床應用效能。
在商業模式上,禾榮科提供彈性合作,靈活對應各地醫療體系,並 將與保險業者合作,推動BNCT納入醫療保險體系,降低患者負擔、擴 大市場滲透。
禾榮科深耕加速器硼中子捕獲治療(AB-BNCT)領域,憑藉多項關鍵技術優勢,可針對癌細胞精準治療,不影響正常健康的細胞。上市後,禾榮科將善用資本市場資源,持續強化技術研發與國際布局,目標成為引領AB-BNCT精準癌症治療的國際級領導者。
富邦證券總經理郭永宜昨日於掛牌典禮中表示,禾榮科在AB-BNCT領域展現卓越的技術整合能力,成功跨足醫療科技中最具挑戰性的核物理、工程與製藥等領域,打造完整的癌症精準治療系統。
富邦證券自2024年10月正式啟動輔導以來,積極協助禾榮科進行資本市場規劃與上市準備,見證其技術成果逐步轉化為商業動能。禾榮科取得AB-BNCT醫療器材許可證,象徵台灣高階放射醫療設備自主化的重要突破,也為國產醫療科技產業開啟新篇章。
禾榮科總經理沈孝廉表示,禾榮科能夠實現其他生技公司難以達成的AB-BNCT整合治療系統,關鍵在於突破傳統生技產業的技術疆界,不僅投入龐大資本及資源來應對建置設備、藥物研發與臨床試驗等多重挑戰,也完成系統驗證與藥物試驗,展現在AB-BNCT技術發展上的先行優勢。昨日禾榮科股票上市,是公司重要的里程碑,未來將致力為客戶、員工及投資人創造最大的價值。
自2022年起,禾榮科已完成四輪現金增資,累計募資逾14億元,主要由原始股東漢民集團領投。
截至2025年第2季末,禾榮科無任何金融負債,帳上現金約5.8億元,財務結構健全。
在臨床試驗方面,禾榮科已取得台北榮總AB-BNCT治療中心訂單,總金額達12億元,預計2027年完成交付並認列營收,加上自研硼中子捕獲治療用藥亦可望於同年取得藥證,推升營收穩定成長。
此次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1,579.8萬股,競價拍賣最低承銷價每股 582.52元、得標加權平均價格720.93元,公開申購承銷價600元,總 計募得資金約108.54億元,為後續發展奠定雄厚財務基礎。
禾榮科的加速器型硼中子捕獲治療(AB-BNCT)系統,已於中國醫 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建置並取得醫療器材許可,正進行藥物臨床試驗 ;同時取得台北榮總BNCT治療中心設備訂單,預計2027年交付。
法人指出,該系統中子產出效率為日本住友的四倍以上,可實現約 四分之一治療成本及每日6至9人治療量,大幅縮短醫院投資回收期, 商業化前景受到醫界肯定。
該公司日前也與佳世達明基醫院簽署合作協議,將在南京建置加速 器硼中子捕獲治療(AB-BNCT),展現海外拓展決心。
禾榮科是台灣唯一取得TFDA許可的BNCT廠商,憑藉「核物理、工程 、藥物化學與醫學物理」整合優勢,從新創躍升全球BNCT商轉關鍵企 業。
未來五年,該公司將持續於國內醫療市場部署AB-BNCT設備,並推 進BNCT專用藥物BPA與診斷用FBPA藥證申請,預計2026年底取得藥證 並開啟臨床治療收入。
法人分析,單座AB-BNCT售價約12至17億元,每年治療人次1,500至 3,000人,單次治療可為該公司帶來40至60萬元藥物收入,加上設備 維護費與後續藥物銷售,可形成高毛利的經常性收益。
法人分析,禾榮科憑藉領先技術、彈性商業模式與完善維保服務, 有望快速擴大市場滲透率,並於2至3台設備交付後,帶動營運規模快 速成長,有望成為醫療器材產業新焦點。
富邦證券董事長程明乾表示,禾榮科為加速器硼中子捕獲治療(AB-BNCT)全方位整合方案的領導廠商,採「藥械合一」模式,建立完整治療鏈,涵蓋設備、藥物、臨床應用等領域。禾榮科目前已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成功安裝AB-BNCT設備,並於2024年6月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奠定我國在癌症精準治療領域的技術基礎,亦為未來臨床應用與商業化開啟新局。
自2022年起,禾榮科已完成四輪現金增資,累計募資逾14億元,主要由原始股東漢民集團領投。截至2025年第二季末,禾榮科無任何金融負債,帳上現金約5.8億元,財務結構健全。在臨床試驗方面,禾榮科已取得臺北榮總AB-BNCT治療中心訂單,總金額達12億元,預計2027年完成交付並認列營收,加上自研硼中子捕獲治療用藥亦可望於同年取得藥證,推升營收穩定成長。
展望未來,禾榮科積極布局全球市場,短期目標聚焦台灣市場,推進藥物開發與臨床應用;中期則拓展至亞太地區,透過策略聯盟與示範中心複製台灣成功模式;長期則鎖定歐美市場,與全球領先醫療機構及研究中心合作,推動AB-BNCT技術普及,致力成為全球癌症精準治療領域的領導者。
富邦證券董事長程明乾表示,禾榮科為加速器硼中子捕獲治療(A B-BNCT)全方位整合方案的領導廠商,採「藥械合一」模式,建立完 整治療鏈,涵蓋設備、藥物、臨床應用等領域。禾榮科目前已於中國 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成功安裝AB-BNCT設備,並於2024年6月取得醫 療器材許可證,奠定我國在癌症精準治療領域的技術基礎,亦為未來 臨床應用與商業化開啟新局。
自2022年起,禾榮科已完成四輪現金增資,累計募資逾14億元,主 要由原始股東漢民集團領投。截至2025年第二季末,禾榮科無任何金 融負債,帳上現金約5.8億元,財務結構健全。在臨床試驗方面,禾 榮科已取得臺北榮總AB-BNCT治療中心訂單,總金額達12億元,預計 2027年完成交付並認列營收,加上自研硼中子捕獲治療用藥亦可望於 同年取得藥證,推升營收穩定成長。
展望未來,禾榮科積極布局全球市場,短期目標聚焦台灣市場,推 進藥物開發與臨床應用;中期則拓展至亞太地區,透過策略聯盟與示 範中心複製台灣成功模式;長期則鎖定歐美市場,與全球領先醫療機 構及研究中心合作,推動AB-BNCT技術普及,致力成為全球癌症精準 治療領域的領導者。
這不僅標誌台灣精準醫療與高端醫材領域新里程碑,也呼應全球對 創新癌症治療與醫學科技的高度需求,更是清華大學產學合作項目的 成功典範項目之一。
簽約儀式由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研發長邱博文等人出席,禾榮科 則由董事長許金榮、總經理沈孝廉等人出席見證。
禾榮科早期即透過技術轉移,將清華大學與工研院累積的BNCT相關 成果整合並商品化;近年來雙邊在BNCT領域的產學合作規模顯著成長 ,已突破每年1,000萬元規模,為研發中心的成立,奠定堅實基礎。
此一研發中心合作期程為五年,自2025年9月正式啟動。
禾榮科將投入至少5,000萬元,支援多項BNCT相關研究計畫,並促 進國際合作與專業人才培育。高為元表示,BNCT是跨領域研究走向臨 床應用的典範,需要核能、醫學、藥物、材料與工程的整合,而清華 正具備完整的人才與研究基礎。
清華與禾榮科的合作,不只是產學結盟,更是一個連結國際的重要 平台。透過這個中心,清華師生將能接觸最前沿的挑戰,也讓台灣在 全球醫療科技中展現獨特角色,持續擴大國際影響力。
許金榮表示,自2017年成立以來,該公司始終深信,BNCT能為病患 帶來新的希望與選擇。禾榮科的使命,就是將這項技術落實於臨床, 造福病患。
從取得醫療器材認證、與中國醫藥大學及台北榮總展開合作,到與 佳世達集團明基醫院簽署合作協議,再到如今聯合研發中心成立,每 一步奠定了台灣BNCT邁向國際的重要里程碑。
未來將持續投入AB-BNCT系統開發、優化治療方案,並深化國際合 作,讓台灣成為全球BNCT研發與臨床的重要基地。
禾榮科為漢民集團轉投資的大型放射醫療設備公司,即將於9月3日公開申購,每股承銷價暫定600元,預計9月15日掛牌上市,以昨日開盤最高價862元推算,每張帳面價差約26.2萬元,報酬率達43.7%。禾榮科8月29日至9月2日投標,9月4日開標,競拍張數11,375張;公開申購承銷張數2,843張,將於9月9日進行抽籤。
中華電小金雞中華資安,將於8日掛牌上市,29日在興櫃收盤均價為345.37元,每股承銷價格為238元,以此估計,中籤戶每張可望獲利10.7萬元、套利空間達30.98%。
振大環球及大研生醫上周五完成競拍,接下來,投資人公開申購將於9月1日截止,每股承銷價為190.46元及158元,預計3日進行公開抽籤,以上周五興櫃均價各為258.86元及305.34元來看,估計中籤戶每張可套利6.84萬元及14.73萬元,套利空間高達35.91%及93.25%,預期投資人將搶破頭。
9月進入掛牌上市前公開申購熱潮,但這三家還不是最吸睛,在興櫃市場股價即將問鼎千金股的禾榮科及新代,已敲定將各以600元及630元公開申購,上周五在興櫃收盤均價各為851.99元及975.4元,估計潛在獲利各飆高至約25.2萬元及34.54萬元,套利空間也各達42%及35.41%。
振大環球、大研生醫及聯友金屬都將同日於9月9日掛牌上市,均於上周五完成初上市股票承銷(IPO)競拍,其中,聯友金屬因是創新板掛牌上市,只須透過競拍即可,另兩家則要公開承銷。
聯友金屬此次競拍4,930張,合格投標量為22,971張,競拍結果最低得標價格為88.52元,最高得標價格為70元,得標加權平均價格為104元;預計9月9日以每股50元掛牌上市;上周五在興櫃市場收盤均價為128.87元。
振大環球共競拍5,472張,合格投標量為22,910張,競拍結果最低得標價為228元,最高得標價444.1元,得標加權平均價格為231.84元。
大研生醫價競拍15,120張,合格投標量為27,610張,競拍結果最低得標價格161元,最高得標價格346元,得標加權平均價格為223.97元。
富邦證券董事長程明乾日前出席禾榮科業績發表會時表示,禾榮科 專注於研發加速器型硼中子捕獲治療(AB-BNCT)全方位解決方案之 研發與建置,整合清華大學與工研院之關鍵專利與技術,提供從場域 評估、輻射屏蔽規劃、治療計畫系統導入、系統建置、設備維護至藥 物供應等整合性服務。
禾榮科已於2024年6月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展現臺灣在癌症治療 系統自主研發上的重大突破,亦為我國癌症精準治療發展的重要里程 碑。
根據公開說明書,禾榮科本次辦理現金增資發行15,798張,若以暫 定承銷價每股600元計算,預估募資金額達94.79億元,為近十年來, 募資金額超過90億以上的指標案件。自2022年起,禾榮科已完成四輪 現金增資,累計募資逾14億元,主要由原始股東漢民集團領投。截至 2025年第二季末,禾榮科無任何舉債,帳上現金約5.8億元,財務結 構穩健。
禾榮科已取得臺北榮總AB-BNCT治療中心訂單,總金額達12億元, 預計於2027年完成交付並認列營收,將為公司營運注入成長動能。此 外,禾榮科自行開發的硼中子捕獲治療用藥BPA亦預計於2027年取得 藥證,屆時將進一步強化營收穩定性與市場競爭力。展望未來,禾榮 科積極布局全球市場,以累積治療實績、提升技術信任度為核心,強 化國際合作與臨床應用,致力打造成為台灣精準醫療的國家代表隊。
富邦證券董事長程明乾日前出席禾榮科業績發表會時表示,禾榮科專注於研發加速器型硼中子捕獲治療(AB-BNCT)全方位解決方案之研發與建置,整合清華大學與工研院之關鍵專利與技術,提供從場域評估、輻射屏蔽規劃、治療計畫系統導入、系統建置、設備維護至藥物供應等整合性服務。
禾榮科已於2024年6月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展現台灣在癌症治療系統自主研發上的重大突破,亦為我國癌症精準治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根據公開說明書,禾榮科本次辦理現金增資發行15,798張,若以暫定承銷價每股600元計算,預估募資金額達94.79億元,為近十年來,募資金額超過90億以上的指標案件。
自2022年起,禾榮科已完成四輪現金增資,累計募資逾14億元,主要由原始股東漢民集團領投。截至2025年第2季末,禾榮科無任何舉債,帳上現金約5.8億元,財務結構穩健。
禾榮科已取得台北榮總AB-BNCT治療中心訂單,總金額達12億元,預計於2027年完成交付並認列營收,將為公司營運注入成長動能。
此外,禾榮科自行開發的硼中子捕獲治療用藥BPA亦預計於2027年取得藥證,屆時將進一步強化營收穩定性與市場競爭力。
展望未來,禾榮科積極布局全球市場,以累積治療實績、提升技術信任度為核心,強化國際合作與臨床應用,致力打造成為台灣精準醫療的國家代表隊。
沈孝廉表示,禾榮科在過去幾年中,已經逐步建立起以加速器型硼中子捕獲治療技術(AB-BNCT)、BPA含硼藥物及FBPA正子診斷藥物為核心的研發,並計畫在未來國內外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
癌症治療 技術突破
其中,2021年開始建置的AB-BNCT醫療器材,在2024年已取得醫材許可,並以AB-BNCT技術作為核心,今年結合加速器研發,逐步形成完整的治療平台,預計成為下一代醫療產品驗證平台。展望2027至2028年,禾榮科將提供完整的診療解決方案,並掌握所有AB-BNCT技術、達到國產化的目標,完成技術落地並推動產業整體發展。
沈孝廉補充,BNCT的治療原理是先讓含硼的藥物注入病人,再透過硼原子捕捉中子的物理技術,進而在癌細胞中釋放出高能量的α粒子與鋰粒子後,直接破壞癌細胞。因此,能使BNCT具備精準、高效的治療優勢。
另外,禾榮科不只希望延長病人的「生命長度」,更期待能提升「生命寬度」,也就是生活品質的改善。他舉例,目前許多傳統放療療程往往需要20天甚至更長時間,患者必須連續數周甚至數月,固定到醫院接受治療。雖然單次治療可能只須十分鐘,但對病患與家屬來說,頻繁往返醫院、持續配合排程,仍是一大負擔。
沈孝廉表示,BNCT治療只須一到兩次照射,病人隔天甚至當天就能返家,生活干擾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推展情況也相當穩定,而目前累積臨床及緊急治療案例中已達100多例,包括頭頸、胸腔癌等多項病症。
此外,根據與清華大學及日本臨床數據比對,目前BNCT約有七成以上的患者獲得正向療效,顯示未來有機會從二線治療,且走正規藥證流程,建立完整臨床數據,逐步成為常規醫療選項。
在經營管理的理念上,沈孝廉強調,「不是總經理厲害,是大家厲害。」公司的成功絕非單靠個人,而是團隊合作的成果。尤其在新創與跨領域的環境中,任何案子都需要不同專業的人整合協作,從核工、藥物到醫療端等,每個環節都必須整合各領域人才,一同向前努力,單打獨鬥並無法成就大事。
凝聚共識 追求卓越
「7799!長長久久!」禾榮科的企業口號貫穿日常工作與團隊文化,每位員工都會響亮喊出,象徵對凝聚力、信任與共同理念的重視。沈孝廉認為,這不僅只是口號,而是鼓勵大家在工作中互相支持、攜手前行,無論面對技術挑戰或新創專案,都能以團隊力量追求卓越,實現長遠目標,將企業使命與員工認同緊密連結。
公司文化與團隊方面,沈孝廉透露,公司員工平均年齡不到40歲,多為年輕世代,管理策略也因此偏重於信任、理念共識與凝聚力,平時會以多種方式凝聚員工,包括:每月定期舉辦慶生會、爬山、騎腳踏車環島等,除了娛樂之外,也增進團隊向心力與互動的技巧,讓員工在放鬆的氛圍中建立信任與合作精神,持續「走對的路、做對的事」。
這是禾榮科繼台北榮總後,取得的第二筆訂單,也是該公司首度將 BNCT治療中心推向海外市場。依據雙方合作規劃,明基醫院將提供場 址及基礎設施投資,禾榮科則負責中心設計與系統建置,涵蓋核心設 備部署、輻射屏蔽、治療計畫系統以及臨床應用整合。據了解,明基 醫院的治療室將有兩座,規模大於台北榮總。
雙方合作範圍更擴及藥物研發、臨床試驗與人才培育,期望打造區域性BNCT醫療合作網絡。
佳世達集團指出,BNCT是新世代腫瘤治療的重要方向,此次合作將推進臨床研究,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項。
禾榮科則表示,該計畫將與北榮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既有合作形成互補,逐步建立多點聯合、資源共享的BNCT平台。
禾榮科為台灣首家專注AB-BNCT的公司,累積近百件專利,並整合 清華大學與工研院的研發成果,提供從中子束照射系統、含硼藥物到 臨床規劃的一條龍解決方案。目前正進行衛福部二期/三期臨床試驗,預計2026年底至2027年初取得藥證,初期聚焦復發性頭頸癌,後續 拓展至乳癌、肺腺癌、黑色素瘤等。
禾榮科總經理沈孝廉指出,BNCT相較傳統放療僅需一∼兩次治療即 可完成,副作用大幅降低,患者多能於治療當日或隔日返家。BNCT設 備建置成本約12∼15億元,低於重粒子與質子治療,具明顯成本優勢。法人預期,隨北榮中心啟用與藥證取得,禾榮科將於2027年進入獲利期;BNCT裝置數量已由2020年的28座增至2024年的35座,日本率先 投入臨床,台灣則由禾榮科領先開發。該公司策略為短期鞏固台灣,中期擴展至新加坡、泰國、越南等亞太市場,長期進軍歐美,目標成為全球領導者。
上市櫃IPO熱潮延續,今年以來已有39家順利掛牌,合計承銷金額 超過25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將進行上市掛牌承銷作業的禾榮 科,規劃含員工認股共現增發行15,798張,若以暫定每股600元計算 ,籌資總額上看94.79億元,不僅是近十年生技業之最,預料也將刷新近十年全市場最大金額的承銷案件紀錄,成為市場矚目焦點。
台股資金動能強勁,自4月大幅回檔後已收復先前失土,並再創歷史新高24,551點,展現資本市場韌性。在承銷部分,今年以來掛牌檔數也是一家接著一家,產業別多元,涵蓋電機機械、綠能環保、數位雲端、生技醫療、光電、汽車工業、半導體等。
禾榮科為漢民集團旗下子公司,其整合清華大學與工研院專利技術 成果,開發具專利的加速器型硼中子捕獲癌症治療(AB-BNCT)設備,並於去年6月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成為台灣首家、全球第二家獲證廠商,主要營收來源為設備建置、銷售、維修保固與藥物收入,主辦承銷券商為富邦證券。
扣除員工認股後,禾榮科承銷總張數為14,218張,競價拍賣張數為 11,375張,公開申購2,843張,以26日興櫃成交均價902元計算,與暫定承銷價格600元價差超過300元,預料將掀起一波抽籤熱潮,以及因 抽籤而很久未見的凍資潮。
券商承銷部主管認為,近年台股受惠於AI動能顯現,以及產業多元 發展,搭配評價面陸續提升,普遍於掛牌後股價走勢皆有不錯表現,像是印能科技即躍居千金地位,新應材、意騰-KY,以及剛掛牌上櫃的竑騰,與即將進入承銷的禾榮科都在500元以上,吸納市場資金。
同時,主管機關也積極扶植新創、生醫、綠能等產業發展,成效陸續顯現,可望持續發揮資本市場籌資功能,協助更多企業提升市場競 爭力,往國際級邁進,再造台灣繼半導體、資通訊外,新一波亮點產業。
上述4檔在興櫃市場交易全數為百元俱樂部,25日均價各為中華資 安333.06元、振大環球262.68元、大研生醫324.67元及聯友金屬119 .15元。
依臺灣證券交易所官網公告資料統計,目前已提出上市申請的20家 公司(含已敲定上市日期及獲主管機關上市核准),全數都登錄興櫃 市場,高達15家都是百元俱樂部,更有鴻勁為千金股,25日均價為1 ,726.66元。另外,禾榮科及新力均價也高達898.26元及895.05元, 都有實力登千金股,達明、永擎、大研生醫、中華資安等都是300∼ 400元級高價股。
今年前八月新掛牌家數已來到17家,接下來除了上述四家公司已確 定上市日期之外,已有新代、達明、邁科、松川精密及禾榮科等五家 也獲得主管機關同核准,有機會在9月間到第四季初上市掛牌。
集中市場去(113)年上市掛牌家數為36家高峰,今年4月之後受到 川普關稅戰的衝擊,讓企業上市腳步暫緩,並影響後續掛牌進度,同 時,近來KY股申請上市明顯減少。
因此,加上中華資安、振大環球、大研生醫及聯友金屬等四家已敲 定掛牌時間,以及五家獲主管機關同意的第四季潛在可能掛牌公司來 看,合計今年上市掛牌家數應有機會達到26家,未來若公司加速上市 ,估計今年上市掛牌家數也難追過去年。
此外,據證交所官網公告,輝創、驊陞、皇家可口、資拓宏宇、暉 盛(創新板)、東方風能及鴻勁等,近日已陸續獲證交所上市審議委 員會通過上市案,接下來待證交所董事會核議及主管機關椄核准,永 擎及長廣兩家預計8月27日上市審議會審議,世紀風電及高明鐵(創 新板)尚在證交所內審中。
禾榮科技(7799)在癌症精準治療領域展現出驕人成就,近日於21日舉辦上市說明會,向外界展示其在加速器型硼中子捕獲治療(AB-BNCT)領域的領先地位與全方位解決方案,展開對癌症精準治療藍海的搶攻。
作為市值已逾千億元的興櫃股,禾榮科技預計在短時間內掛牌上市。此次新股發行張數達1.5萬張,承銷價定在600元,漢民科技董事長黃民奇成為最大股東,挪威主權基金持股0.24%,成為台股唯一被納入的興櫃標的。
禾榮科總經理沈孝廉在會上強調,BNCT(硼中子捕獲治療)作為一種高選擇性、低副作用的癌症精準治療方式,能夠透過含硼藥物進入癌細胞,並以中子束照射觸發核反應,有效摧毀癌細胞同時保護正常組織。與傳統放療相比,BNCT治療次數大幅減少,從20~30次減至1~2次,副作用也明顯降低,患者多能於治療後當日或隔日回家。
禾榮科技整合清華大學與工研院的關鍵專利,提供從場域評估、中子系統設計、硬體建置、軟體開發、藥物供應到維修服務的一條龍BNCT解決方案。公司累積近百件專利,並正在進行衛福部認可的二期/三期臨床試驗,預計2026年底至2027年初取得藥證,初期將聚焦於復發性頭頸癌,並逐步拓展至乳癌、肺腺癌、黑色素瘤與骨肉瘤等適應症。
沈孝廉還透露,公司收入來源包括治療費用、藥物銷售與設備建置維修。BNCT設備醫院建置成本較重粒子與質子治療設備低,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市場預期,隨著2027年北榮BNCT中心啟用與藥證取得,禾榮科將步入穩定獲利階段。根據市場調查,全球放射治療市場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239.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接近13%,BNCT有望成為新一代主流療法。
全球BNCT裝置數量已從2020年的28座增至2024年的35座,日本率先核准並投入臨床應用,而台灣則由禾榮科技領先開發。公司策略是短期內鞏固台灣市場基礎,中期則將複製模式拓展至新加坡、泰國、越南等亞太市場,長期目標則是進軍歐美市場,爭取全球領導地位。
台灣新聞記者特別報導:
漢民集團轉投資的禾榮科(7799)總經理沈孝廉近日表示,該公司正積極推進硼中子捕獲治療(AB-BNCT)技術,並已與台北榮總合作,計劃於2027年啟用AB-BNCT中心。沈孝廉強調,公司將搭配BPA含硼藥物,預計在2026年底取得藥證,並力圖在2027年開始創造收益。
在生技產業中,禾榮科將以一股新鮮的生技股王之姿上市。漢民集團預計在9月以每股600元的承銷價讓禾榮科掛牌上市,公司也將於今日舉行上市前的業績發表會。業內人士預測,禾榮科的市值已經超過千億元,未來每股價格有機會衝破千元大關,預期將帶動新一波生技產業的投資熱潮。
禾榮科於2017年成立,實收資本額達14.06億元。公司技術來自於漢民科技與清華大學、工研院的合作,其中漢民科技持有禾榮科八成股份。自今年4月下旬起,禾榮科在興櫃市場的股價從327元開始上漲,至6月底最高達到951元,目前市值已突破千億元。
沈孝廉透露,禾榮科在上市前將發行新股,資本額將擴大到15億元以上,漢民持股比例將降至七成左右。此外,禾榮科打造的台灣首座AB-BNCT中心已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啟用,而第二套設備則由漢民董事長黃民奇捐贈給陽明交通大學,並已在台北榮總開始建置,預計2027年正式啟用。
禾榮科發展的AB-BNCT系統是一項「藥械合一」的治療方案,其搭配的含硼治療用藥BPA已於今年3月取得臨床一、二期試驗許可。目標是於2026年底取得復發型頭頸癌藥證,並與台北榮總的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配合運作,期待2027年開始為公司帶來收益。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GII的數據,全球放射治療市場需求預計將從2023年的80.3億美元增長至2032年的239.7億美元,年成長率達12.92%。雖然BNCT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但隨著技術的成熟與臨床成果的累積,BNCT有望成為放射治療的主流技術之一,並成為市場擴張的核心動能。目前全球BNCT裝置數量已從2020年的28座增至2024年的35座,未來預計將有更多國家規劃新增BNCT中心。
生技股王駕到,漢民集團轉投資禾榮科預計在9月暫定以每股600元的承銷價掛牌上市,公司將在今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
業內指出,禾榮科將以生技股王之姿掛牌,目前市值已逾千億元,未來每股有機會挑戰千元,預期在此亮點帶動下,將掀起新一波生技產業投資熱潮,凡具備實質技術的新藥、創新療法且有國際授權題材的公司,也將同步受到青睞。
禾榮科成立於2017年,目前實收資本額14.06億元,由漢民集團自清華大學與工研院共同發展的AB-BNCT取得技術授權,最大股東漢民科技持股高達八成,由於籌碼高度集中,外傳不少醫界看好技術,禾榮科自今年4月下旬在興櫃市場從327元開始起漲,至6月底最高漲至951元,19日興櫃參考價為842元,目前市值已經突破千億元。
沈孝廉表示,禾榮科掛牌前將發行新股,屆時資本額將擴大到15億元以上,漢民持股也將降至七成左右。禾榮科打造的台灣首座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去年已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啟用,透過漢民董事長黃民奇捐贈12億元給陽明交通大學的第二套設備,日前也正式在台北榮總建置動工,預計2027年正式啟用。
禾榮科發展的AB-BNCT系統是一項「藥械合一」的治療方案,搭配的含硼治療用藥BPA今年3月取得臨床一╱二期試驗許可(IND),目標2026年底取得復發型頭頸癌藥證後,可搭配北榮的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式開始正式營運,期待2027年開始賺錢。
根據市調機構GII指出,全球放射治療市場需求預計將從2023年的80.3億美元,到2032年增至239.7億美元,2024-2032年的年成長率為12.92%。
BNCT雖仍處於早期階段,但隨著技術成熟與臨床成果累積,正逐步從研究型療法轉化為臨床常規應用,有望成為放射治療主流技術之一,並成為推動整體市場擴張的核心動能。目前全球BNCT裝置數量已從2020年的28座增至2024年的35座,預期未來有更多國規劃新增BNCT中心。
禾榮科目前已是市值逾千億元的興櫃股,預計在一個月內掛牌上市 ,新股發行張數預計為1.5萬張,承銷價暫定600元,漢民科技董事長 黃民奇為最大股東,挪威主權基金持股0.24%,是台股唯一被納入的 興櫃標的。
禾榮科總經理沈孝廉指出,BNCT(硼中子捕獲治療)是一種高選擇 性、低副作用的癌症精準治療方式。透過含硼藥物進入癌細胞,再以 中子束照射觸發核反應,能有效摧毀癌細胞並保護正常組織。相較傳 統放療需20∼30次,BNCT僅需1∼2次即可完成治療,副作用大幅減少 ,患者多能於治療當日或隔日返家。
禾榮科整合清華大學與工研院的關鍵專利,打造從場域評估、中子 系統設計、硬體建置、軟體開發、藥物供應,到維修服務的一條龍B NCT解決方案。
禾榮科目前累積近百件專利,正進行衛福部認可的二期/三期臨床 試驗,預計2026年底至2027年初取得藥證,初期鎖定復發性頭頸癌, 並持續拓展至乳癌、肺腺癌、黑色素瘤與骨肉瘤等適應症。
沈孝廉指出,該公司收入來源包括治療費用、藥物銷售與設備建置 維修。BNCT設備醫院建置成本僅12∼15億元,低於重粒子與質子治療 設備建置成本,具成本優勢。
法人預期,2027年起隨北榮BNCT中心啟用與藥證取得,禾榮科將進 入穩定獲利階段。根據市調,全球放射治療市場至2032年規模可達2 39.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近13%,BNCT有望成為新一代主流療法。
全球BNCT裝置數已由2020年的28座,增至2024年的35座,日本率先 核准並投入臨床,台灣則由禾榮科領先開發。該公司策略為短期鞏固 台灣臨床基礎,中期複製模式至新加坡、泰國、越南等亞太市場,長 期則進軍歐美,以期躍居全球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