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陽科技(公)公司新聞
第三方支付業者擬組產業公會 紅陽科技加盟領軍
隨著台灣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蓬勃,一眾主要業者包括紅陽科技、綠界科技、歐買尬、藍新科技、統一數網及應援科技等,決定籌組「第三方支付產業公會」,以期為產業發展發聲。
據悉,相關業者已向內政部遞件申請。近期在興櫃掛牌的第三方支付業者 LINE Pay 表示,雖為境外公司而暫不參與公會,但會給予精神支持。
目前市場上的第三方支付業者達 1.2 萬家,但僅採取登記制,造成良莠不齊的狀況。業者發現,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淪為詐騙集團幫凶。
為此,數位發展部已啟動「能量登錄制度」,作為產業評鑒及篩選機制,目前通過登錄者約 60 家。通過登錄者代表具有一定公信力及規模,可提供虛擬帳號及信託帳號。
不過,由於能量登錄採取預先審查制,仍有盲點,無法完全防範不法集團利用。業者表示,希望透過產業公會凝聚各方意見,完善相關法規和遊戲規則,促進產業正向發展。
初始會員以紅陽科技、綠界科技、歐買尬、藍新科技、統一數網及應援科技為主,未來將力邀 Uber Eats 及 foodpanda 等業者加入。
公會成立後,預計將協助業者應對詐騙威脅,提升產業公信力,並積極與政府機關合作,促進產業健康成長。
據了解,第三方支付業者已向主管機關內政部遞件。而近期在興櫃 掛牌的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表示,該公司是境外公司,所以暫不 參與此公會,但會予以精神支持。
第三方支付業者目前於市場家數大約有1.2萬家。由於僅採取登記 制,因此產業相關的公司,在市場上出現良莠不齊的狀況。
第三方支付業者近期發現,已有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淪為詐騙集團 所用。
對此,數位發展部數月前開始針對第三方支付業者的「能量登錄制 度」,做為產業評鑒及篩檢的一項制度,目前在數位發展部能量登錄 者約60家。
通過能量登錄者,亦代表其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及規模,才可以提供 虛擬帳號以及信託帳號。
但是因為能量登錄採取預先審查制,仍有其盲點,亦無法完全避免 被不法集團所利用。
第三方支付業者表示,因為產業發展才剛開始,在各方面的法規以 及遊戲規則,大家希望可以集思廣益,讓產業更加的精進,朝向更正 面的方向來發展。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產業公會的力量,避免出現劣 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目前第三方支付產業公會的初始會員,以紅陽、綠界.歐買尬、藍 新科技、統一數網及應援科技為主。接下來也會力邀Uber Eats及fo odpanda等業者加入。
藍新攜手幣託進軍 Web3.0,推動線上加密貨幣支付
台灣智冠旗下藍新科技攜手虛擬交易所幣託集團,共同推出線上加密貨幣支付服務「BitoPay」,進軍 Web3.0 商機。
藍新科技總經理鍾興博表示,透過此次合作,藍新科技 30 萬線上商店客戶將可接受虛擬貨幣支付購物。購買時,加密貨幣會在交易時立即轉換為新台幣,並顯示即時匯率資訊。
鍾興博強調,藍新科技是目前台灣唯一支援加密貨幣支付的金流公司,將成為未來 Web3.0 時代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樑。
目前,BitoPay 支援比特幣(BTC)、以太幣(ETH)、泰達幣(USDT)等三種主流幣種。幣託將負責處理高流量支付、體驗交易和清算等業務。
為鼓勵使用,藍新科技和幣託宣布,即日起至 7 月底,使用 BitoPay 完成交易免手續費。8 月起,每筆交易將收取 2% 手續費。
鍾興博指出,藍新科技不僅從事第三方支付,旗下簡單支付公司也擁有電子支付執照,提供儲值、轉帳和實體卡機等服務,為藍新科技業務提供強大後盾。
目前,藍新科技營收主要來自交易手續費。未來,公司將拓展非手續費收入,提供物流、網路行銷、一站式服務和電子發票等加值服務。
去年,藍新科技營收 13.07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0.03 元,總交易金額接近千億元。鍾興博預計,今年藍新科技線上和線下的交易金額將突破千億元。
截至目前,智冠為藍新科技主要股東,持有約 51% 股份。但由於智冠旗下另一第三方支付公司紅陽科技,為維持業務獨立性,全達國際近日已陸續處分藍新科技持股。
藍新科技目前擁有30萬線上商店客戶,與幣託集團合作之後,藍新 科技的電商會員均可接受虛擬貨幣支付購物。消費者如果以加密貨幣 付費,在交易當下即轉換為新台幣交易,支付流程將即時顯示所選幣 別的匯率資訊。
藍新金流是未來進入Web 3.0時代,商家與消費者之間重要的橋樑 ,也是目前台灣唯一支援加密貨幣支付的金流公司。目前BitoPay支 援比特幣(BTC)、以太幣(ETH)、泰達幣(USDT)等三種主流幣種 。幣託任務為處理高流量支付、體驗交易及清算。
為鼓勵加密貨幣持有者使用,藍新科技及幣託表示,即日起至7月 底,使用BitoPay完成交易的訂單皆不需要手續費。但8月開始,每筆 交易將收取2%的交易手續費。
鍾興博表示,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藍新科技不僅做第三方支付, 旗下簡單支付公司擁有電子支付執照並提供儲值、轉帳及實體卡機等 服務,可以支援藍新科技業務。
藍新科技目前營收來源以交易手續費為主,占九成以上。藍新科技 也將提供其他加值服務,如物流、網路行銷、一站式服務及電子發票 等,拓展非手續費收入。
藍新科技去年營收13.0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03元,總交易金額 接近千億元,鍾興博期待今年藍新科技線上及線下的交易金額可突破 千億元。以今年首季業績來看,藍新科技營收3.52億元,年增14.84 %。
目前藍新主要股東為智冠,約占51%,全達國際約32%,不過,由 於全達國際另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紅陽科技,為維持雙方業務的獨立性 ,全達國際近期陸續處份藍新科技的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