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萊特先進生醫公司新聞
匯特關係企業萊特生醫有意將旗下的五項新藥技術一次合併授權給美國ABVC公司,這五項技術經由公正第三方,亞太技術交易公司以「風險調整淨現值」(NPV)為基準,針對標的物的技術、專利、市場趨勢與風險評估,分別提出鑑價報告,全部授權標的總值2.5億美元。
此次授權五項大新藥,分別為:BLI-1005抗憂鬱症新藥、BLI-1008過動症ADHD新藥、BLI-1401-1與PD1抑制劑合併治療藥物、BLI-1401-2 三陰性乳癌合併治療藥物、BLI-1501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新藥的北美市場開發權利等。
美國ABVC生物科技公司創立宗旨即是與國際頂尖癌症研究中心合作,專注於腫瘤疾病新藥合併療法的技術開發,進行轉譯醫學產業化臨床試驗,再授權國際大藥廠,開拓全球市場。預計2015年底前,在美國場外櫃檯交易系統OTC市掛牌,並在2018年於美國NASDAQ掛牌。
萊特生醫集團,今年積極與美國ABVC公司結盟,即將簽署技術轉移合約,共同開發北美市場,包括美國與加拿大。集團旗下的匯特生技(6458),經過進一步評估後也可望跟進。
據國際調查顯示,目前全球生技製藥產業之授權案,在上市時間及風險等考量下,愈來愈傾向以臨床前試驗(Preclinical)後,甚至到臨床第二階段(Phase II)才授權的趨勢,相對地,授權金額也因授權階段的延後,有逐年提高的趨勢。
本結盟採共同開發授權合作模式,萊特生醫集團可逐次取得授權金、里程碑收入和權利金分享,經由國際資金的加持,整個集團能更專注於技術的精進與臨床期程的加速推進。
此次授權五項大新藥,分別為:BLI-1005抗憂鬱症新藥、BLI-1008過動症ADHD新藥、BLI-1401-1與PD1抑制劑合併治療藥物、BLI-1401-2 三陰性乳癌合併治療藥物、BLI-1501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新藥的北美市場開發權利等。
美國ABVC生物科技公司創立宗旨即是與國際頂尖癌症研究中心合作,專注於腫瘤疾病新藥合併療法的技術開發,進行轉譯醫學產業化臨床試驗,再授權國際大藥廠,開拓全球市場。預計2015年底前,在美國場外櫃檯交易系統OTC市掛牌,並在2018年於美國NASDAQ掛牌。
萊特生醫集團,今年積極與美國ABVC公司結盟,即將簽署技術轉移合約,共同開發北美市場,包括美國與加拿大。集團旗下的匯特生技(6458),經過進一步評估後也可望跟進。
據國際調查顯示,目前全球生技製藥產業之授權案,在上市時間及風險等考量下,愈來愈傾向以臨床前試驗(Preclinical)後,甚至到臨床第二階段(Phase II)才授權的趨勢,相對地,授權金額也因授權階段的延後,有逐年提高的趨勢。
本結盟採共同開發授權合作模式,萊特生醫集團可逐次取得授權金、里程碑收入和權利金分享,經由國際資金的加持,整個集團能更專注於技術的精進與臨床期程的加速推進。
萊特先進生醫總裁江滄炫表示,公司近期與日本雪國舞茸株式會社(Yukiguni Maitake)持續深化合作,旗下新藥BLI-1401將由美國癌症中心之一的MD Anderson進行多種腫瘤適應症臨床試驗,最快今年將進入IND。
雪國舞茸是日本大型的保健食品公司,目前投入開發舞茸成為保健食品,並跨入藥品領域。
萊特與雪國舞茸在前年5月底,雙方簽署抗癌新藥BLI-1301之專屬技術授權合約,並與美國各大抗癌中心啟動臨床試驗合作。
據悉,BLI-1301與BLI-1401同為一個技術平台,目前均由雪國舞茸授權萊特進行全球臨床試驗,同時萊特也擁有亞洲地區的開發與銷售權利,未來臨床試驗完成後,萊特也擁有臨床數據的權利。
萊特生醫集團是江滄炫所創辦,萊特旗下目前擁有高階醫材公司匯特、新藥公司源榮等,而BLI-1301則由萊特自行開發,並與美國前五大抗癌中心之一的記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合作,進行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與三陰性乳癌兩大適應症的臨床二期試驗。
江滄炫表示,該產品已經完成臨床一期試驗,安全性無虞,除了上述兩種適應症都已經進入臨床二期外,近期也將由美國大型抗癌中心之一的MD Anderson主導,與默克去年剛上市的抗癌新藥KEYTRUDA進行合併治療。
目前該合併治療已經申請臨床二期試驗,最快今年內能夠取得IND,未來BLI-1401將與KEYTRUDA搭配治療的目的,在讓該產品副作用降低、療效放大,繼續搶入抗癌領域市場。
至於市場規模方面,江滄炫表示,MDS是屬於一種罕見疾病,病患骨髓在造血功能出現問題,而這種病很容易演變為血癌,是一種罕見疾病,台灣每年約有1,400個新案例,但是大陸非常多,全球市場規模約6億美元,目前也在申請美國孤兒藥認證。
至於第二個適應症三陰性乳癌,江滄炫表示,這是一種特殊的乳癌型,致死率極高,每年全球市場高達10億美元。
至於未來合作,江滄炫表示,目前萊特正在新竹生醫園區建構原料藥廠,未來臨床二期試驗完成後,將陸續啟動全球授權機制,而生產原料將由萊特供應,至於授權細節將進一步討論再定案。
雪國舞茸是日本大型的保健食品公司,目前投入開發舞茸成為保健食品,並跨入藥品領域。
萊特與雪國舞茸在前年5月底,雙方簽署抗癌新藥BLI-1301之專屬技術授權合約,並與美國各大抗癌中心啟動臨床試驗合作。
據悉,BLI-1301與BLI-1401同為一個技術平台,目前均由雪國舞茸授權萊特進行全球臨床試驗,同時萊特也擁有亞洲地區的開發與銷售權利,未來臨床試驗完成後,萊特也擁有臨床數據的權利。
萊特生醫集團是江滄炫所創辦,萊特旗下目前擁有高階醫材公司匯特、新藥公司源榮等,而BLI-1301則由萊特自行開發,並與美國前五大抗癌中心之一的記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合作,進行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與三陰性乳癌兩大適應症的臨床二期試驗。
江滄炫表示,該產品已經完成臨床一期試驗,安全性無虞,除了上述兩種適應症都已經進入臨床二期外,近期也將由美國大型抗癌中心之一的MD Anderson主導,與默克去年剛上市的抗癌新藥KEYTRUDA進行合併治療。
目前該合併治療已經申請臨床二期試驗,最快今年內能夠取得IND,未來BLI-1401將與KEYTRUDA搭配治療的目的,在讓該產品副作用降低、療效放大,繼續搶入抗癌領域市場。
至於市場規模方面,江滄炫表示,MDS是屬於一種罕見疾病,病患骨髓在造血功能出現問題,而這種病很容易演變為血癌,是一種罕見疾病,台灣每年約有1,400個新案例,但是大陸非常多,全球市場規模約6億美元,目前也在申請美國孤兒藥認證。
至於第二個適應症三陰性乳癌,江滄炫表示,這是一種特殊的乳癌型,致死率極高,每年全球市場高達10億美元。
至於未來合作,江滄炫表示,目前萊特正在新竹生醫園區建構原料藥廠,未來臨床二期試驗完成後,將陸續啟動全球授權機制,而生產原料將由萊特供應,至於授權細節將進一步討論再定案。
萊特先進生醫表示,公司持續搶入抗癌領域,近期將與中央研究院院士黃周汝吉、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Johns Hopkins Medicine)合作抗癌新藥開發,搶入五大腫瘤包括腦癌、血癌、胰臟癌、乳癌、肝癌等領域。
萊特表示,旗下子公司源榮將承接來自Johns Hopkins由黃周汝吉院士所開發的抗腫瘤技術,未來公司將轉委託Johns Hopkins繼續進行臨床試驗公司,該技術目前已經進入臨床二期,潛力可期。
為了繼續支援臨床試驗進行,萊特表示,旗下子公司源榮近期將進行第一輪增資計畫,由原始股東認購,暫定價格約25元,未來將持續進行二至三輪增資計畫,目前已經有政府基金、大型創投表示投資意願,並有大科技公司有意入股。
源榮公司早先與陽明醫學大學合作蛋白質新藥開發,萊特生醫表示,若陸續增資完成之後,屆時股本將來到3億元,除了原始股東,未來公司將規劃進入資本市場,最快明年初完成興櫃掛牌。
萊特表示,由於該產品已經進入臨床二期,並由Johns Hopkins與美國NIH合作,且每個適應症市場都極大,未來若個適應症的臨床試驗結果看好,不排除逐一分割成立子公司。
萊特表示,旗下子公司源榮將承接來自Johns Hopkins由黃周汝吉院士所開發的抗腫瘤技術,未來公司將轉委託Johns Hopkins繼續進行臨床試驗公司,該技術目前已經進入臨床二期,潛力可期。
為了繼續支援臨床試驗進行,萊特表示,旗下子公司源榮近期將進行第一輪增資計畫,由原始股東認購,暫定價格約25元,未來將持續進行二至三輪增資計畫,目前已經有政府基金、大型創投表示投資意願,並有大科技公司有意入股。
源榮公司早先與陽明醫學大學合作蛋白質新藥開發,萊特生醫表示,若陸續增資完成之後,屆時股本將來到3億元,除了原始股東,未來公司將規劃進入資本市場,最快明年初完成興櫃掛牌。
萊特表示,由於該產品已經進入臨床二期,並由Johns Hopkins與美國NIH合作,且每個適應症市場都極大,未來若個適應症的臨床試驗結果看好,不排除逐一分割成立子公司。
財團法人藥技中心23日與萊特先進生醫公司舉行抗憂鬱新藥「PDC-1421」專屬授權合約簽署儀式。這項技術已取得台、美、日、德等國共計11項專利。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憂鬱症患者約二億人,並將憂鬱症列為21世紀三大疾病之一。 抗憂鬱藥物市場估算約為200億美元,未來市場商機龐大。
「PDC-1421」是藥技中心受經濟部補助執行「生技製藥國家型計畫」的研究成果,透過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的支持,為藥技中心執行提昇傳統中草藥產業研發技術四年計畫暨中樞神經用藥研究開發的計畫成果。
有鑑於憂鬱症治療的重要性及龐大市場潛力,萊特公司與藥技中心簽署抗憂鬱新藥PDC-1421的專屬授權契約,可望藉由藥技中心的研發能量,輔以萊特公司的新藥開發經驗,近期將提出試驗中新藥(IND)申請, 將「PDC-1421」推進至臨床試驗階段。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3%人口患有憂鬱症,但病患經常無法獲得良好的藥物治療。現有抗憂鬱症藥物約只對50%患者有效,其高復發率亦是臨床治療上難解問題。因此,相關新藥仍在持續開發,其市場亦預估將持續擴大。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憂鬱症患者約二億人,並將憂鬱症列為21世紀三大疾病之一。 抗憂鬱藥物市場估算約為200億美元,未來市場商機龐大。
「PDC-1421」是藥技中心受經濟部補助執行「生技製藥國家型計畫」的研究成果,透過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的支持,為藥技中心執行提昇傳統中草藥產業研發技術四年計畫暨中樞神經用藥研究開發的計畫成果。
有鑑於憂鬱症治療的重要性及龐大市場潛力,萊特公司與藥技中心簽署抗憂鬱新藥PDC-1421的專屬授權契約,可望藉由藥技中心的研發能量,輔以萊特公司的新藥開發經驗,近期將提出試驗中新藥(IND)申請, 將「PDC-1421」推進至臨床試驗階段。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3%人口患有憂鬱症,但病患經常無法獲得良好的藥物治療。現有抗憂鬱症藥物約只對50%患者有效,其高復發率亦是臨床治療上難解問題。因此,相關新藥仍在持續開發,其市場亦預估將持續擴大。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