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通票券公司新聞
萬通票券十七日股東會決議通過配發九十三年現金股利一.三元,兩
大法人股東統一集團及中信銀合計三.六四億元入袋。
票券業九十三年獲利成績普遍優於銀行,主要是公債利益在各家票券
公司高度彈性運用下,不但養券利差穩定,買賣斷部位的資本利得,
更讓股票市場望塵莫及;目前十四家新、舊票券公司,除了華票及大
慶票券的銀行股東持股比率稍低外,其他十二家票券公司不是附屬在
金控集團旗下,就是有二、三家銀行股東長期投資,因為新票券公司
的資本規模普遍在五十億元以下,表面上對銀行股東貢獻盈餘程度有
限,但以投資報酬率來看,平均十%淨值報酬率,在銀行股東眼中,
一直是愛不釋手的投資標的。
九十三年各家票券公司每股稅前盈餘排名,以萬通票券的二.三三元
最高。萬通票券九十三年度每股獲利與中信票、國票及興票同時並列
二元以上的績優生。
萬通票券十七日股東會決議通過配發九十三年現金股利一.三元。對
統一集團及中信銀兩大股東法人而言,等同將近三.六四億元入袋。
中信銀係因合併萬通銀行而成為萬通票券最大法人股東,目前持股比
率達廿一.一五%,不過,統一集團的統一企業(1216)、環泥
(1103)及南紡(1440)三家上市公司各持有萬通票券股權
十四.四六%、八.一四%及八.一四%,合計達三○.七四%。統
一集團與中信銀集團持股合計即超過五成。
聯邦票券則有聯邦銀(2838)及安泰銀(2849)兩家銀行股
東,各持有股權四十三%及十二%。據了解,聯邦票券十六日股東會
通過九十三年的盈餘分配案為每股現金股利○.七元。大中票券則是
分派現金股利○.七五元,比華票的一.○五元略低。
聯邦票券總經理何明星表示,九十三年度該公司買賣票券淨益及買賣
債券淨益合計達二.五一億元,佔稅前總淨利三.一四億元比重達八
成之多。九十四年,在清理呆帳、伺機建立公債部位及提高短券操作
績效等作法配合下,預計年度稅前盈餘目標可達四.四四億元,較九
十三年度成長四一.四%。
票券業者指出,中興票券成立於民國六十五年五月,是國內首家成立
之票券公司,而新票券公司也成立屆滿十週年,票券金融事業因為業
務特性以企金為主,不像銀行與社會大眾緊密關聯,以致一般投資人
對券公司的印象至今一直停留在八十六年宏福票券及中央票券事件的
陰影中,甚至主管機關管理票券的方式也比照銀行高標準待遇。
舉例來說,票券業每年稅後盈餘必須比照銀行提列三成法定盈餘公積
,以提升淨值,但諷刺的是,票券業是一個人才比資本重要的金融事
業,淨值提高只能用來擴充保證業務,偏偏銀行授信保證已相當競爭
飽和,主管機關開放新機種業務的速度又慢,票券公司保證業務擴充
有限,資金運用效率只有每下愈況一途。
大法人股東統一集團及中信銀合計三.六四億元入袋。
票券業九十三年獲利成績普遍優於銀行,主要是公債利益在各家票券
公司高度彈性運用下,不但養券利差穩定,買賣斷部位的資本利得,
更讓股票市場望塵莫及;目前十四家新、舊票券公司,除了華票及大
慶票券的銀行股東持股比率稍低外,其他十二家票券公司不是附屬在
金控集團旗下,就是有二、三家銀行股東長期投資,因為新票券公司
的資本規模普遍在五十億元以下,表面上對銀行股東貢獻盈餘程度有
限,但以投資報酬率來看,平均十%淨值報酬率,在銀行股東眼中,
一直是愛不釋手的投資標的。
九十三年各家票券公司每股稅前盈餘排名,以萬通票券的二.三三元
最高。萬通票券九十三年度每股獲利與中信票、國票及興票同時並列
二元以上的績優生。
萬通票券十七日股東會決議通過配發九十三年現金股利一.三元。對
統一集團及中信銀兩大股東法人而言,等同將近三.六四億元入袋。
中信銀係因合併萬通銀行而成為萬通票券最大法人股東,目前持股比
率達廿一.一五%,不過,統一集團的統一企業(1216)、環泥
(1103)及南紡(1440)三家上市公司各持有萬通票券股權
十四.四六%、八.一四%及八.一四%,合計達三○.七四%。統
一集團與中信銀集團持股合計即超過五成。
聯邦票券則有聯邦銀(2838)及安泰銀(2849)兩家銀行股
東,各持有股權四十三%及十二%。據了解,聯邦票券十六日股東會
通過九十三年的盈餘分配案為每股現金股利○.七元。大中票券則是
分派現金股利○.七五元,比華票的一.○五元略低。
聯邦票券總經理何明星表示,九十三年度該公司買賣票券淨益及買賣
債券淨益合計達二.五一億元,佔稅前總淨利三.一四億元比重達八
成之多。九十四年,在清理呆帳、伺機建立公債部位及提高短券操作
績效等作法配合下,預計年度稅前盈餘目標可達四.四四億元,較九
十三年度成長四一.四%。
票券業者指出,中興票券成立於民國六十五年五月,是國內首家成立
之票券公司,而新票券公司也成立屆滿十週年,票券金融事業因為業
務特性以企金為主,不像銀行與社會大眾緊密關聯,以致一般投資人
對券公司的印象至今一直停留在八十六年宏福票券及中央票券事件的
陰影中,甚至主管機關管理票券的方式也比照銀行高標準待遇。
舉例來說,票券業每年稅後盈餘必須比照銀行提列三成法定盈餘公積
,以提升淨值,但諷刺的是,票券業是一個人才比資本重要的金融事
業,淨值提高只能用來擴充保證業務,偏偏銀行授信保證已相當競爭
飽和,主管機關開放新機種業務的速度又慢,票券公司保證業務擴充
有限,資金運用效率只有每下愈況一途。
票券公司去年度獲利成長揭曉。老票券公司華票、國票因增提呆帳準
備,去年十二月獲利呈現衰退,國票更因此出現單月虧損;累計去年
整體獲利表現,國票每股稅前盈餘達二.○六元,華票為一.四元,
沒有呆帳包袱的新票券公司表現相兩亮眼,不僅年度預算目標早早提
前達成,全年每股稅前盈餘表現優於老票券公司;其中萬通票以每股
稅前盈餘二.三三元遙遙領先,穩居冠軍寶座;富邦票券則以二.○
一緊追國票,名列第三。
國票去年因債券操作收益增加,獲利進度超前,以致母公司國票金宣
佈調高財測。上月國票提存前稅前盈餘三億三千六百萬元,在獲利水
準豐碩之際,內部決定增提呆帳準備,進一步強化授信結構,以致單
月提存後獲利出現四千八百萬元虧損,惟對全年度獲利衝擊不大,累
計每股稅前盈餘仍達二元以上。
雖然利率趨勢向上增添票券公司操作難度,惟台新票、富邦票及萬通
票積極嘗試新金融商品操作,增添獲利來源,以致去年獲利達成率均
逾一二○%。
展望今年,台新票全年稅前盈餘目標為七億五千萬元,比去年度預算
成長一○%,其中新金融商品比重約一五%。
萬通票今年稅前盈餘則以十一億元為目標,約較去年預算成長一○%
,其中新金融商品獲利比重擬由一○%提升至一五%。
另外,富邦票今年稅前盈徐目標為九億二千萬元,約較去年度預算成
長九.五%,並比去年度實際獲利九億一千萬元稍稍增長。由於富邦
金去年底將旗下富邦銀、富邦票券、債券操作資源及人員重新結合、
疑聚戰鬥力,富邦票今年新金融商品獲利比重目標也將從一○%提高
為一五%,以自我砥礪。
備,去年十二月獲利呈現衰退,國票更因此出現單月虧損;累計去年
整體獲利表現,國票每股稅前盈餘達二.○六元,華票為一.四元,
沒有呆帳包袱的新票券公司表現相兩亮眼,不僅年度預算目標早早提
前達成,全年每股稅前盈餘表現優於老票券公司;其中萬通票以每股
稅前盈餘二.三三元遙遙領先,穩居冠軍寶座;富邦票券則以二.○
一緊追國票,名列第三。
國票去年因債券操作收益增加,獲利進度超前,以致母公司國票金宣
佈調高財測。上月國票提存前稅前盈餘三億三千六百萬元,在獲利水
準豐碩之際,內部決定增提呆帳準備,進一步強化授信結構,以致單
月提存後獲利出現四千八百萬元虧損,惟對全年度獲利衝擊不大,累
計每股稅前盈餘仍達二元以上。
雖然利率趨勢向上增添票券公司操作難度,惟台新票、富邦票及萬通
票積極嘗試新金融商品操作,增添獲利來源,以致去年獲利達成率均
逾一二○%。
展望今年,台新票全年稅前盈餘目標為七億五千萬元,比去年度預算
成長一○%,其中新金融商品比重約一五%。
萬通票今年稅前盈餘則以十一億元為目標,約較去年預算成長一○%
,其中新金融商品獲利比重擬由一○%提升至一五%。
另外,富邦票今年稅前盈徐目標為九億二千萬元,約較去年度預算成
長九.五%,並比去年度實際獲利九億一千萬元稍稍增長。由於富邦
金去年底將旗下富邦銀、富邦票券、債券操作資源及人員重新結合、
疑聚戰鬥力,富邦票今年新金融商品獲利比重目標也將從一○%提高
為一五%,以自我砥礪。
票券公司六月獲利相繼揭曉,除了富邦票、台新票及玉山票外,
其餘票券公司單月獲利均較五月減少。綜觀上半年獲利表現,老
票券公司國票上半年稅前盈餘十五億八千三百萬元,每股稅前盈
餘○.八八元,華票(2820)○.七七元,至於新票券公司部分
,萬通票、富邦票每股獲利均逾一元,分別達一.二五元、一.
一六元,名列新票券公司獲利前二名。
雖然目前票券公司上半年獲利表現與年度財測目標相較,進度明
顯超前,達成率約在五三%至八四%,惟下半年利率看漲,不利
債券市場操作,票券公司均以保守態度因應間,不會針對年度獲
利目標進行調整。
國票六月自結稅前盈餘二億六千五百萬元,比五月減少一二.三
四%,而華票六月份自結稅前盈餘一億八千五百萬元,比五月減
少六.五七%,上半年累計稅前盈餘十二億八千九百萬元,達成
率五三.八%。
今年以來獲利一路領先的萬通票,六月自結稅前盈餘比五月小幅
減少一.三二%,上半年獲利達成率六七.六%;六月底每股淨
值一三.四二元,保證責任餘額九億一千三百萬元,保證責任準
備率五.九二七%。
富邦金子公司富邦銀轉投資的富邦票,雖然公債部位不及老票券
龐大,但以積極操作交易量,取得影響市場價格之指標地位;上
半年自結稅前盈餘達成年度目標六二.八六%,每股稅前盈餘一
.一六元。
其餘票券公司單月獲利均較五月減少。綜觀上半年獲利表現,老
票券公司國票上半年稅前盈餘十五億八千三百萬元,每股稅前盈
餘○.八八元,華票(2820)○.七七元,至於新票券公司部分
,萬通票、富邦票每股獲利均逾一元,分別達一.二五元、一.
一六元,名列新票券公司獲利前二名。
雖然目前票券公司上半年獲利表現與年度財測目標相較,進度明
顯超前,達成率約在五三%至八四%,惟下半年利率看漲,不利
債券市場操作,票券公司均以保守態度因應間,不會針對年度獲
利目標進行調整。
國票六月自結稅前盈餘二億六千五百萬元,比五月減少一二.三
四%,而華票六月份自結稅前盈餘一億八千五百萬元,比五月減
少六.五七%,上半年累計稅前盈餘十二億八千九百萬元,達成
率五三.八%。
今年以來獲利一路領先的萬通票,六月自結稅前盈餘比五月小幅
減少一.三二%,上半年獲利達成率六七.六%;六月底每股淨
值一三.四二元,保證責任餘額九億一千三百萬元,保證責任準
備率五.九二七%。
富邦金子公司富邦銀轉投資的富邦票,雖然公債部位不及老票券
龐大,但以積極操作交易量,取得影響市場價格之指標地位;上
半年自結稅前盈餘達成年度目標六二.八六%,每股稅前盈餘一
.一六元。
博達效應持續發威,票券業也受到波及。據了解,萬通票券與力霸集
團旗下的力華票券,均對博達放款各約六千萬元的商業本票,成為博
達事件債權人之一,這將對兩家票券公司今年權利,產生影響。
萬通票券過去獲利表現一直不錯,今年前五月累計稅前盈餘六億零一
百萬元,每股盈餘一.一一元,是新票券公司中的績優生,這次被博
達地雷掃到,對獲利有一定影響。
力華票券去年小幅獲利一.○八億元,這次博達的打擊,對公司獲利
影響更大。該公司總經理陳義理表示,力華與博達往來已有四、五年
時間,公司願意全力來面對這次事件。
團旗下的力華票券,均對博達放款各約六千萬元的商業本票,成為博
達事件債權人之一,這將對兩家票券公司今年權利,產生影響。
萬通票券過去獲利表現一直不錯,今年前五月累計稅前盈餘六億零一
百萬元,每股盈餘一.一一元,是新票券公司中的績優生,這次被博
達地雷掃到,對獲利有一定影響。
力華票券去年小幅獲利一.○八億元,這次博達的打擊,對公司獲利
影響更大。該公司總經理陳義理表示,力華與博達往來已有四、五年
時間,公司願意全力來面對這次事件。
經歷三月份季報衝刺獲利後,除華票(二八二○)、大中外,其餘票
券業者四月份自結獲利均較三月減少。老票券業者華票、國票前四月
每股獲利分別為○.五七元、○.五四元,新票券業者則由萬通票蟬
聯單月、累計獲利冠軍,前四月每股稅前盈餘○.九七元,其次為富
邦票○.八五元及台新票的○.七三元。
比較票券業者單月獲利成長表現,華票因四月份自結獲利比三月增加
一五.二三%,表現最佳,四月底每股淨值一二.一元。
國票四月獲利比三月減少五%,玉山票則減少一五.八八%,萬通票
減少二○.七一%,至於台新票、富邦票四月獲利均較三月減少逾五
○%。
綜觀票券業前四月獲利達成率,以大中票達成五九.二八%最高,台
新票、萬通票前四月獲利達成率也有五三%及五○%以上,而富邦票
、玉山金前四月獲利達成率各為四五%、四四%,至於華票達成率則
為三九.六八%。
票券業者表示,目前市場預測美國 FED可能在八月宣布升息,與原先
內部評估相當,並不會造成衝擊。操作交易上,目前多數票券業者債
券部位仍維持相當水準,惟因應利率反彈,多將債券投資的存續期縮
短,維持操作靈活性,以降低操作風險。
另外,有鑑於債券操作困難度提高,多數新票券業者紛紛積極開拓發
行公司債及商業本票業務;包括富邦票、萬通票及大中票均擬在五月
份發行公司債,發行規劃分別為十二億元、十億元及二十億元。
老票券公司華票今年至今尚未發行任何公司債,而交易部分的商業本
票餘額多維持八百億元至八百二十億元間。
券業者四月份自結獲利均較三月減少。老票券業者華票、國票前四月
每股獲利分別為○.五七元、○.五四元,新票券業者則由萬通票蟬
聯單月、累計獲利冠軍,前四月每股稅前盈餘○.九七元,其次為富
邦票○.八五元及台新票的○.七三元。
比較票券業者單月獲利成長表現,華票因四月份自結獲利比三月增加
一五.二三%,表現最佳,四月底每股淨值一二.一元。
國票四月獲利比三月減少五%,玉山票則減少一五.八八%,萬通票
減少二○.七一%,至於台新票、富邦票四月獲利均較三月減少逾五
○%。
綜觀票券業前四月獲利達成率,以大中票達成五九.二八%最高,台
新票、萬通票前四月獲利達成率也有五三%及五○%以上,而富邦票
、玉山金前四月獲利達成率各為四五%、四四%,至於華票達成率則
為三九.六八%。
票券業者表示,目前市場預測美國 FED可能在八月宣布升息,與原先
內部評估相當,並不會造成衝擊。操作交易上,目前多數票券業者債
券部位仍維持相當水準,惟因應利率反彈,多將債券投資的存續期縮
短,維持操作靈活性,以降低操作風險。
另外,有鑑於債券操作困難度提高,多數新票券業者紛紛積極開拓發
行公司債及商業本票業務;包括富邦票、萬通票及大中票均擬在五月
份發行公司債,發行規劃分別為十二億元、十億元及二十億元。
老票券公司華票今年至今尚未發行任何公司債,而交易部分的商業本
票餘額多維持八百億元至八百二十億元間。
萬通票券九十二年大豐收,繳出每股稅前盈餘二.四三元、每股稅後
盈餘二.二八元的成績單,週二(四日)股東會順利通過配發現金股
利一.五元的股利案,預定六月十日除息。
萬通票券原本由統一集團關係企業持股百分之百,去年因為集團出售
萬通銀行予中信金控,使得萬通銀手中的廿一%股權流入中信金控手
中。
在統一集團與中信金控共治下,萬通票券今年獲利表現依舊亮麗,四
月份初估單月稅前盈餘為一.三四億元,累計一至四月稅前盈餘五.
二五億元,每股稅前盈餘達○.九七二元,四月底每股淨值為十四.
七七元。
盈餘二.二八元的成績單,週二(四日)股東會順利通過配發現金股
利一.五元的股利案,預定六月十日除息。
萬通票券原本由統一集團關係企業持股百分之百,去年因為集團出售
萬通銀行予中信金控,使得萬通銀手中的廿一%股權流入中信金控手
中。
在統一集團與中信金控共治下,萬通票券今年獲利表現依舊亮麗,四
月份初估單月稅前盈餘為一.三四億元,累計一至四月稅前盈餘五.
二五億元,每股稅前盈餘達○.九七二元,四月底每股淨值為十四.
七七元。
萬通票券週二(卅日)股東臨時會順利改選董監事,董監成員以統一
集團為主,主要變動內容為中信銀取代萬通銀,取得三席董事及一席
監察人。
萬通票券副董事長鄭高輝,週二主持股東臨時會時表示,該公司今年
每股稅後盈餘達二.一元,董事會初步決議將配發每股現金股利一.
五元。
萬通票券此次改選十五席董事及三席監察人,新任董事名單為:台南
紡織三位代表人鄭高輝、鄭麗玲及吳佳旻、中國信託三位代表人林孝
平、許俊仁及薛清源、統一企業四位代表人紀聰惠、鐘慶宗、蘇崇銘
及殷建禮、環球水泥二位代表人顏岫峰及李國棟、裕邦投資代表人吳
金台、高權投資代表人王和生、永原投資代表人吳中和。三席新任監
察人則為統一企業代表人林隆義、侯文騰、中國信託代表人林祥曦。
另外,週二萬通票券股東臨時會意外出現萬通銀前總經理、現任大展
證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丁桐源,他以股東戶號一一八出席並在臨時動
議提案,希望萬通票能儘速推動上市、櫃,使小股東可以滿足變現需
求;對此一提案,萬通票券副董事長鄭高輝表示,目前金融股中的票
券股股價不振,華票(2820)及國票金控(2889)股價都在票面以下
,連萬通票券在興櫃市場股價也只有八元至九元水準,一旦上市櫃,
恐怕大股東必須認列虧損。不過,為了小股東的權益,鄭高輝強調,
他可以協調買家,或者在中信銀廿一%持股股權要出售時,一併讓小
股東持股出售。
據了解,萬通票券在八十三年設立,丁桐源當時鼓勵萬通銀員工參與
設立認購新股,原先萬通票曾於民國八十九年經主管機關通過上櫃申
請,卻因當時股市市況不佳,加上統一集團有意自組金控,以致民國
九十年再向主管機關申請延期上櫃,但如今上櫃資格已自動取消。
丁桐源表示,目前由前萬通銀員工認購並持有的萬通票券股票合計約
七三八.五萬股,約佔一.三六%股權;即使以萬通票券目前每股淨
值十三.六元收購,總市值僅約一億元,他希望統一集團方面能保障
這些小股東權益。
丁桐源指出,他日前也曾拜訪中國信託銀行總經理陳聖德,建議是否
能在中信銀出售萬通票券股權時,讓小股東能一齊搭便車,以同樣的
價格出售,陳聖德表示將會與統一集團討論。
事實上,由於中信金控旗下已有轉投資中信票券,依規定,中信金控
透過合併萬通銀所取得的萬通票券股權,必須在兩年內處分;統一集
團目前屬意由彰銀(2801)接手,成為萬通票券的唯一銀行股東。惟
截至目前為止,雙方在價格上仍有相當紛歧,以致遲遲無法定案。
據了解,彰銀希望以每股淨值約十三.五元承購萬通票券廿一%的股
權,但中信銀理想價位在十五元附近。目前中信銀持有萬通票券的廿
一%股權,以每股淨值計算,總值約有十五.三億元。
集團為主,主要變動內容為中信銀取代萬通銀,取得三席董事及一席
監察人。
萬通票券副董事長鄭高輝,週二主持股東臨時會時表示,該公司今年
每股稅後盈餘達二.一元,董事會初步決議將配發每股現金股利一.
五元。
萬通票券此次改選十五席董事及三席監察人,新任董事名單為:台南
紡織三位代表人鄭高輝、鄭麗玲及吳佳旻、中國信託三位代表人林孝
平、許俊仁及薛清源、統一企業四位代表人紀聰惠、鐘慶宗、蘇崇銘
及殷建禮、環球水泥二位代表人顏岫峰及李國棟、裕邦投資代表人吳
金台、高權投資代表人王和生、永原投資代表人吳中和。三席新任監
察人則為統一企業代表人林隆義、侯文騰、中國信託代表人林祥曦。
另外,週二萬通票券股東臨時會意外出現萬通銀前總經理、現任大展
證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丁桐源,他以股東戶號一一八出席並在臨時動
議提案,希望萬通票能儘速推動上市、櫃,使小股東可以滿足變現需
求;對此一提案,萬通票券副董事長鄭高輝表示,目前金融股中的票
券股股價不振,華票(2820)及國票金控(2889)股價都在票面以下
,連萬通票券在興櫃市場股價也只有八元至九元水準,一旦上市櫃,
恐怕大股東必須認列虧損。不過,為了小股東的權益,鄭高輝強調,
他可以協調買家,或者在中信銀廿一%持股股權要出售時,一併讓小
股東持股出售。
據了解,萬通票券在八十三年設立,丁桐源當時鼓勵萬通銀員工參與
設立認購新股,原先萬通票曾於民國八十九年經主管機關通過上櫃申
請,卻因當時股市市況不佳,加上統一集團有意自組金控,以致民國
九十年再向主管機關申請延期上櫃,但如今上櫃資格已自動取消。
丁桐源表示,目前由前萬通銀員工認購並持有的萬通票券股票合計約
七三八.五萬股,約佔一.三六%股權;即使以萬通票券目前每股淨
值十三.六元收購,總市值僅約一億元,他希望統一集團方面能保障
這些小股東權益。
丁桐源指出,他日前也曾拜訪中國信託銀行總經理陳聖德,建議是否
能在中信銀出售萬通票券股權時,讓小股東能一齊搭便車,以同樣的
價格出售,陳聖德表示將會與統一集團討論。
事實上,由於中信金控旗下已有轉投資中信票券,依規定,中信金控
透過合併萬通銀所取得的萬通票券股權,必須在兩年內處分;統一集
團目前屬意由彰銀(2801)接手,成為萬通票券的唯一銀行股東。惟
截至目前為止,雙方在價格上仍有相當紛歧,以致遲遲無法定案。
據了解,彰銀希望以每股淨值約十三.五元承購萬通票券廿一%的股
權,但中信銀理想價位在十五元附近。目前中信銀持有萬通票券的廿
一%股權,以每股淨值計算,總值約有十五.三億元。
鉅亨網採訪中心/台北• 8月 4日 08/04 11:19
萬通票券(2874)自結 7月稅前盈餘5400萬元;
累計1-7月稅前盈餘9億7500萬元,每股稅前盈餘
1.8元,達成年度目標137%;7月底保證責任準備餘
額為 8億5600萬元。
萬通票券(2874)自結 7月稅前盈餘5400萬元;
累計1-7月稅前盈餘9億7500萬元,每股稅前盈餘
1.8元,達成年度目標137%;7月底保證責任準備餘
額為 8億5600萬元。
鉅亨網記者廖珮君/台北•7月7日 07/07 10:09
萬通票券金融(2874) 6月單月稅前盈餘1.35億元,
累計上半年稅前盈餘 9.21億元,已達全年財測7.1億元
的130%,每股稅前盈餘 1.70元,目前淨值為13.06元,
在新票券公司中獲利潛力無窮。
萬通票金近年受惠於債市大多頭,使萬通票金在債
券部位獲利可觀,6月債券買賣斷交易金額高達1.1兆,
為全市場中第一,所持有債券金額亦高達 300餘億元,
授信餘額為209億元,6月底保證責任準備餘額8.55億元
,達4%以上。
對於日前市場疑慮萬通票金是否會隨著萬通銀
(2828)嫁入中信金(2891),萬通票金總經理王和生表示
,萬通票金不會隨著萬通銀嫁入中信金,且將全數買回
萬通銀所持有萬通票金21%的股票,再釋出其中10%股權
給其他銀行,據了解,萬通票金過去幾年平均股東權益
報酬率高達 15%,傲視同業,為銀行界的金母雞,或許
這就是統一企業不願割捨之因。
萬通票券金融(2874) 6月單月稅前盈餘1.35億元,
累計上半年稅前盈餘 9.21億元,已達全年財測7.1億元
的130%,每股稅前盈餘 1.70元,目前淨值為13.06元,
在新票券公司中獲利潛力無窮。
萬通票金近年受惠於債市大多頭,使萬通票金在債
券部位獲利可觀,6月債券買賣斷交易金額高達1.1兆,
為全市場中第一,所持有債券金額亦高達 300餘億元,
授信餘額為209億元,6月底保證責任準備餘額8.55億元
,達4%以上。
對於日前市場疑慮萬通票金是否會隨著萬通銀
(2828)嫁入中信金(2891),萬通票金總經理王和生表示
,萬通票金不會隨著萬通銀嫁入中信金,且將全數買回
萬通銀所持有萬通票金21%的股票,再釋出其中10%股權
給其他銀行,據了解,萬通票金過去幾年平均股東權益
報酬率高達 15%,傲視同業,為銀行界的金母雞,或許
這就是統一企業不願割捨之因。
鉅亨網採訪中心/台北• 6月10日 06/10 11:45
華票(2820)結算 5月份稅前盈餘 2億8000萬元,較
去年同期成長58.11%;累計1-5月稅前盈餘12億5100萬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10.84%,每股稅前盈餘0.75元,
萬通票券1-5月稅前盈餘 7億8600萬元,每股稅前
盈餘1.454元,獲利超前,年度獲利目標達成率111%;
萬通票券 5月底保證責任準備餘額為10億300萬元。
華票(2820)結算 5月份稅前盈餘 2億8000萬元,較
去年同期成長58.11%;累計1-5月稅前盈餘12億5100萬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10.84%,每股稅前盈餘0.75元,
萬通票券1-5月稅前盈餘 7億8600萬元,每股稅前
盈餘1.454元,獲利超前,年度獲利目標達成率111%;
萬通票券 5月底保證責任準備餘額為10億300萬元。
鉅亨網編輯中心/台北• 3月 5日 03/05 11:56
未上市公司萬通票券(281554)自結2月稅前盈餘3億
元,累計1-2月稅前盈餘為4.25億元,每股稅前盈餘達0
.79元,已達成全年預算目標60%。該公司預估第1季每股
稅前盈餘將可達1元以上,而2月底保證責任準備餘額為
7.1億元。
未上市公司萬通票券(281554)自結2月稅前盈餘3億
元,累計1-2月稅前盈餘為4.25億元,每股稅前盈餘達0
.79元,已達成全年預算目標60%。該公司預估第1季每股
稅前盈餘將可達1元以上,而2月底保證責任準備餘額為
7.1億元。
鉅亨網編輯中心/台北• 2月 7日 02/07 10:43
萬通票券1 月底保證責任準備餘額9.53億元,該公
司 1月提存前稅前盈餘為2.67億元,提存後稅前盈餘為
1.25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23元。
萬通票券1 月底保證責任準備餘額9.53億元,該公
司 1月提存前稅前盈餘為2.67億元,提存後稅前盈餘為
1.25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23元。
鉅亨網編輯中心/台北• 1月13日 01/13 10:06
新票券公司2002年受惠於債市熱絡,獲利都大幅超
越年度目標,其中,中信票券以每股3.22元居冠,富邦
票券的2.27元居次;萬通票券以1.91元排名第 3;至於
玉山票、台新票、大中票每股稅前盈餘皆超過1.5元。
計劃在今年納入中信金控(2891)的中信票券去年保
證業務僅 182億元,由於積極操作債券買賣斷業務,全
年債券買賣斷交易量則達 3兆8434億2000萬元,在全年
12個月中,有 8個月交易量名列同業第一,累計全年稅
後盈餘10億5800萬元,每股稅後盈餘2.84元。
中信票券去年稅前盈餘目標 7億5000萬元,全年獲
利達成率160%,今年稅前盈餘目標設定為10億元,較去
年目標成長33%,預計每股稅前盈餘約3.05元。
富邦金控(2881)旗下的富邦票券去年稅前盈餘目標
5億8000萬元;12月稅前盈餘為1億8000萬元,全年獲利
達成率178%,每股淨值12.92元,保證餘額118億元;今
年每股稅前盈餘目標至少將比去年財測成長15%。
萬通票去年12月份提存後稅前盈餘 2億2200萬元,
獲利達成率158%,保證責任準備餘額為 8億1100萬元,
逾放比為1.9%,提存比率3.76%,每股淨值12.62元;今
年稅前盈餘目標為 7億1000萬元,每股稅前盈餘1.31元
。
台新金控(2887)旗下的台新票券去年因積極實現債
券部位,內部已二度調高獲利目標達 6億4000萬元,每
股稅前盈餘1.24元,全年獲利達成率137%,保證餘額
135億元;今年稅前盈餘目標6億3000萬元,每股稅前盈
餘約1.23元。
此外,玉山金控(2884)旗下的玉山票券,去年全年
獲利達成率136%,今年稅前盈餘目標為 6億1000萬元;
大中票券去年獲利達成率168%,每股淨值12.6元。
新票券公司2002年受惠於債市熱絡,獲利都大幅超
越年度目標,其中,中信票券以每股3.22元居冠,富邦
票券的2.27元居次;萬通票券以1.91元排名第 3;至於
玉山票、台新票、大中票每股稅前盈餘皆超過1.5元。
計劃在今年納入中信金控(2891)的中信票券去年保
證業務僅 182億元,由於積極操作債券買賣斷業務,全
年債券買賣斷交易量則達 3兆8434億2000萬元,在全年
12個月中,有 8個月交易量名列同業第一,累計全年稅
後盈餘10億5800萬元,每股稅後盈餘2.84元。
中信票券去年稅前盈餘目標 7億5000萬元,全年獲
利達成率160%,今年稅前盈餘目標設定為10億元,較去
年目標成長33%,預計每股稅前盈餘約3.05元。
富邦金控(2881)旗下的富邦票券去年稅前盈餘目標
5億8000萬元;12月稅前盈餘為1億8000萬元,全年獲利
達成率178%,每股淨值12.92元,保證餘額118億元;今
年每股稅前盈餘目標至少將比去年財測成長15%。
萬通票去年12月份提存後稅前盈餘 2億2200萬元,
獲利達成率158%,保證責任準備餘額為 8億1100萬元,
逾放比為1.9%,提存比率3.76%,每股淨值12.62元;今
年稅前盈餘目標為 7億1000萬元,每股稅前盈餘1.31元
。
台新金控(2887)旗下的台新票券去年因積極實現債
券部位,內部已二度調高獲利目標達 6億4000萬元,每
股稅前盈餘1.24元,全年獲利達成率137%,保證餘額
135億元;今年稅前盈餘目標6億3000萬元,每股稅前盈
餘約1.23元。
此外,玉山金控(2884)旗下的玉山票券,去年全年
獲利達成率136%,今年稅前盈餘目標為 6億1000萬元;
大中票券去年獲利達成率168%,每股淨值12.6元。
鉅亨網編輯中心/台北• 1月 3日 01/03 10:35
萬通票券自結去年12月提存前稅前盈餘3.05億元,
提存後稅前盈餘2.22億元,累計全年稅前盈餘 10.33億
元,每股稅前盈餘1.91元,超越年度目標,達成率158%
。
萬通票券自結去年12月提存前稅前盈餘3.05億元,
提存後稅前盈餘2.22億元,累計全年稅前盈餘 10.33億
元,每股稅前盈餘1.91元,超越年度目標,達成率158%
。
鉅亨網編輯中心/台北•11月 5日 11/05 12:29
萬通票券自結10月份提存前稅前盈餘為1.05億元,
提存後稅前盈餘8000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31%,1-10
月累計稅前盈餘6.38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 41.5%,每
股稅前盈餘1.18元。
萬通票券自結10月份提存前稅前盈餘為1.05億元,
提存後稅前盈餘8000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31%,1-10
月累計稅前盈餘6.38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 41.5%,每
股稅前盈餘1.18元。
鉅亨網編輯中心/台北• 9月 3日 09/03 10:39
萬通票券自結 8月提存前稅前盈餘2.01億元,較 7
月減少 13%,提存後稅前盈餘 1億元,較 7月增加 63%
, 1-8月累計稅前盈餘4.88億元,每股稅前盈餘 0.9元
。
萬通票券自結 8月提存前稅前盈餘2.01億元,較 7
月減少 13%,提存後稅前盈餘 1億元,較 7月增加 63%
, 1-8月累計稅前盈餘4.88億元,每股稅前盈餘 0.9元
。
鉅亨網記者王妍文/台北• 8月22日 08/22 11:37
雖然萬通票券在「債券前手息」課稅官司中,在最
高行政法院獲得勝訴,不過此利多消息並未帶動殖利率
走低,債市今(22)日猶反映昨日美債大跌,各期債券利
率反彈 3-6個基本點。
債市主管表示,萬通票券「債券前手息」官司屬過
去案例,雖在最高行政法院取得勝訴,但因未形成判例
而是個案判決,最後底定結果尚未得知,因而今天在債
市並未提供多頭足夠的上攻力道。
債市主管認為,萬通票前手息官司的判決主要對金
融業今年的營收有所助益,因為若裁定不需再補稅,包
括銀行、票券、壽險、券商等金融業都可獲的幾千萬或
上億元不等的提存損失回沖,對盈餘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債市主管擔心,未來政府若不能對債券前手
息進行補稅動作,國庫將因此面臨嚴重失血,未充實國
庫收入,未來在實施債券分離課稅所訂定的稅率上可能
會偏向較高的 20%稅率,屆時將真正衝擊殖利率走勢。
雖然萬通票券在「債券前手息」課稅官司中,在最
高行政法院獲得勝訴,不過此利多消息並未帶動殖利率
走低,債市今(22)日猶反映昨日美債大跌,各期債券利
率反彈 3-6個基本點。
債市主管表示,萬通票券「債券前手息」官司屬過
去案例,雖在最高行政法院取得勝訴,但因未形成判例
而是個案判決,最後底定結果尚未得知,因而今天在債
市並未提供多頭足夠的上攻力道。
債市主管認為,萬通票前手息官司的判決主要對金
融業今年的營收有所助益,因為若裁定不需再補稅,包
括銀行、票券、壽險、券商等金融業都可獲的幾千萬或
上億元不等的提存損失回沖,對盈餘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債市主管擔心,未來政府若不能對債券前手
息進行補稅動作,國庫將因此面臨嚴重失血,未充實國
庫收入,未來在實施債券分離課稅所訂定的稅率上可能
會偏向較高的 20%稅率,屆時將真正衝擊殖利率走勢。
鉅亨網記者王妍文/台北• 8月22日 08/22 12:28
針對台北市國稅局不准萬通票券將債券前手利息當
中所含扣繳稅款抵稅,並採取補稅案件,遭行政法院判
決敗訴,台灣財政部長李庸三表示,此事純屬個案,不
影響國家整體稅收。
李庸三今(22)日在由台綜院主辦的金融控股公司整
合研討會致辭後,作上述表示。
李庸三說,國稅局要求萬通票券不得以扣繳稅款抵
稅的作法,遭行政法院判決敗訴只是個案,該稅收原本
就沒收進來,因此不至於影響國家整體的稅收。
至於後續做法如何,財政部高層表示,此案件純屬
個案,將會在收到判決書後再最決定。
針對台北市國稅局不准萬通票券將債券前手利息當
中所含扣繳稅款抵稅,並採取補稅案件,遭行政法院判
決敗訴,台灣財政部長李庸三表示,此事純屬個案,不
影響國家整體稅收。
李庸三今(22)日在由台綜院主辦的金融控股公司整
合研討會致辭後,作上述表示。
李庸三說,國稅局要求萬通票券不得以扣繳稅款抵
稅的作法,遭行政法院判決敗訴只是個案,該稅收原本
就沒收進來,因此不至於影響國家整體的稅收。
至於後續做法如何,財政部高層表示,此案件純屬
個案,將會在收到判決書後再最決定。
鉅亨網記者宋繐瑢/台北• 1月 2日 01/02 17:25
萬通票券今 (2)日公布2001年12月稅前盈餘5100萬
元,1-12月全年稅前盈餘 11.74億元,每股稅前盈餘
2.17元,截至12月底逾期放款比率為0.9%。
萬通票券今 (2)日公布2001年12月稅前盈餘5100萬
元,1-12月全年稅前盈餘 11.74億元,每股稅前盈餘
2.17元,截至12月底逾期放款比率為0.9%。
鉅亨網記者陳文蔚/台北•12月 4日 12/04 18:00
票券業今 (4)日陸續公布業績報告,受惠債市維持
多頭,票券業單月獲利多顯亮麗,惟在受提列呆帳準稍
有侵蝕。 3家老票券方面目前以興票(2814)累計每股盈
餘1.33元為最高,而新票券方面則以萬通票前11月每股
達2.08元最高,截至目前為止,各票券業財測達成率均
在 95%以上,可望全數達成財測目標。
興票11月稅前盈餘為2.63億元,較上年同月減少
7.6%,累計1-11月稅前盈餘37.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
增加6.6%,每股稅前盈餘1.33元,提存呆帳準備約52.6
億元,財測達成率97.7%。
華票(2820)11月份營收4.31億元,在提列各項準備
後,單月稅前盈餘為2.51億元,較上年同月成長 82%,
不過因 8月間大舉提列呆帳78億元,使累計1-11月稅前
仍虧損 56.22億元,每股稅前虧損3.35元。
不過華票在新團隊進駐後,積極進行改造,下半年
獲利表現明顯好轉,以 1-7月稅前盈餘僅1.57億元,但
9-11月則有8.55億元,明顯成長釵h。
在新票券業方面,萬通票券11月提存後稅前盈餘為
0.32億元,累計1-11月稅前盈餘 11.23億元,每股稅前
盈餘為2.08元,名列各票券公司之首,而至11月為止,
財測達成率更已經達204%。
玉山票券(5819)11月提存後稅前盈餘則為0.61億元
,累計前11月稅前盈餘5.97億元,每股稅前盈餘 1.4元
財測達成率為97%。
票券業今 (4)日陸續公布業績報告,受惠債市維持
多頭,票券業單月獲利多顯亮麗,惟在受提列呆帳準稍
有侵蝕。 3家老票券方面目前以興票(2814)累計每股盈
餘1.33元為最高,而新票券方面則以萬通票前11月每股
達2.08元最高,截至目前為止,各票券業財測達成率均
在 95%以上,可望全數達成財測目標。
興票11月稅前盈餘為2.63億元,較上年同月減少
7.6%,累計1-11月稅前盈餘37.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
增加6.6%,每股稅前盈餘1.33元,提存呆帳準備約52.6
億元,財測達成率97.7%。
華票(2820)11月份營收4.31億元,在提列各項準備
後,單月稅前盈餘為2.51億元,較上年同月成長 82%,
不過因 8月間大舉提列呆帳78億元,使累計1-11月稅前
仍虧損 56.22億元,每股稅前虧損3.35元。
不過華票在新團隊進駐後,積極進行改造,下半年
獲利表現明顯好轉,以 1-7月稅前盈餘僅1.57億元,但
9-11月則有8.55億元,明顯成長釵h。
在新票券業方面,萬通票券11月提存後稅前盈餘為
0.32億元,累計1-11月稅前盈餘 11.23億元,每股稅前
盈餘為2.08元,名列各票券公司之首,而至11月為止,
財測達成率更已經達204%。
玉山票券(5819)11月提存後稅前盈餘則為0.61億元
,累計前11月稅前盈餘5.97億元,每股稅前盈餘 1.4元
財測達成率為97%。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