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線商業銀行公司新聞
台北富邦銀行昨日(23日)董事會決議,將參與台灣知名網絡銀行LINE Bank的現金增資案,預定認購金額不超過17.55億元。這將使台北富邦銀行的持股比例從原先的27.18%提升至29.16%。此次增資案金額總計50億元,目前已有現有股東表示出積極參與的意願,預計將全額認購。
LINE Bank表示,增資的目的在於為公司營運提供更充裕的資金,以支持長期業務的發展和提升競爭力。增資案將待主管機關完成必要的程序後方可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LINE Bank自2021年正式營運以來,已經在2022年進行了減資25億元,並進行現金增資75億元,實收資本額從最初的100億元提升至150億元。然而,去年該行仍出現了8.9億元的稅後虧損,每股虧損達0.59元,累積虧損高達36.5億元。
這次是LINE Bank成立以來的第二次增資。目前,該行共有八名股東,依序為台灣連線金融科技持股49.9%,台北富邦銀行持股27.18%,渣打銀行持股5.42%,台灣大哥大持股5%,聯邦銀行持股5%,中信銀行持股2.5%,遠傳電信持股2.5%,以及富邦媒體科技持股2.5%。
台北富邦銀行表示,儘管純網銀目前仍處於初期營運階段,但隨著數位科技的驅動,純網銀的成長潛力和社會影響力日益顯著。此次增資將有助於LINE Bank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近期,全球股市受到川普關稅戰的衝擊,台灣市場信貸需求呈現倍增趨勢。為了應對這波市場變局,多家國家銀行紛紛推出各種信貸方案,其中,三大純網銀的利率方案尤為引人注目。
以傳統銀行為例,其平均信貸利率在6.52%至8.75%之間,而三大純網銀的利率則明顯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例如,連線銀行推出的信貸方案,一段式利率低至2.28%,樂天國際銀行的利率則是2.12%,甚至將來銀行將提供最低2.1%的利率。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台灣信貸族人數達177.5萬人,創下自2012年有統計以來的新高,借款總金額也達到1.34兆元,同時創下新高。在物價高企、金融市場波動激烈的背景下,不少股民選擇向銀行申請小额信貸以應急,這也使得銀行信貸專案成為搶手貨。
純網銀端出的低利方案,對於吸引客戶放款動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以連線銀行為例,去年第四季放款餘額已衝上540億元,顯示其市場競爭力。
對比三大純網銀的方案,其利率大致在2.1%至2.28%之間,均優於市場平均行情。樂天銀推出的樂天貸感謝祭專案,在4月21日前申請,可享受開辦費0元優惠,並提供最低2.12%的利率;連線銀則主打新貸轉貸一次到位,利率最低2.28%;將來銀行則以最低2.1%的利率和0元的開辦費吸引用戶。
金融業內人士指出,純網銀不僅在利率上具有優勢,還能滿足那些工作忙碌或需輪班、日夜颠倒族群的融資需求。由於純網銀提供全天24小時、全年365天無休的服務,因此,對於這些族群來說,透過App就能快速完成信貸申請,更加方便。
樂天銀的專案額度最高達500萬元,期限最長84期;連線銀則提供最高500萬元,免擔保品與保證人,還有十年最長還款年限,這在銀行間屬於相對少見的長天期貸款。將來銀行的信貸額度上限更是從原本的500萬元提高到800萬元,並提供最高八年分期還款的服務。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國內信貸族人數達177.5萬人 ,續寫2012年有統計以來新高,借款總金額達1.34兆元,同步創新高 。近期物價仍居高、金融市場劇烈震盪,不少股民近期向銀行申請小 額信貸救急倍增,而國銀持續推出信貸專案搶客;尤其純網銀端出低 利方案,續衝放款動能,以連線銀為例,去年第四季放款餘額就已衝 上540億元。
比較三大純網銀方案,利率大致在2.1%∼2.28%之間,全都優於 市場平均行情,相較於一般銀行更具吸引力,且環顧信貸市場上,最 高利率甚至達15.99%,純網銀專案具相對優勢。樂天銀推出的樂天 貸感謝祭專案,在4月21日前向申請專案,享開辦費0元優惠,且推出 利率最低2.12%;開戶數最多的連線銀方面,主打新貸轉貸一次到位 ,利率最低2.28%;將來銀行利率最低更僅2.1%,開辦費最優亦是 0元。
金融業者認為,純網銀不只有利率優勢,對於工作忙碌或是需輪班 、日夜顛倒族群,因不易配合傳統分行的營業時間,往往都是在短短 的中午休息時間,或是深夜時段,只要打開App就能快速完成信貸申 請,相對偏好純網銀全天24小時、全年365天無休的融資服務。以各 大網銀測試,申請貸款到入帳,最快在幾分鐘內就可順利取得資金。
目前樂天銀專案額度最高500萬元、期間最長84期;連線銀有最高 500萬元,免擔保品與保證人,但最長還款年限高達十年,為銀行間 少見的長天期貸款;將來銀行原本是500萬元,但考量不少高資產族 群也搶貸,額度已不敷使用,近期已拉高信貸額度上限至800萬元, 搭配提供最長可到八年分期還款。
隨著年輕世代的崛起和疫情對線上投資消費需求的推波助瀾,國內銀行數位存款帳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根據最新數據,截至去年第四季底,全體銀行的數位帳戶數已達到2,446.3萬餘戶。然而,在成長率方面,去年第四季的成長僅為4.3%,顯示市場已經開始進入飽和期。
面對這一現狀,銀行們紛紛尋求突破,積極加強金控旗下子公司的跨業務整合,以推廣全方位的數位金融服務。以台新銀為例,其旗下的Richart持續透過數據驅動用戶體驗優化,並整合金控資源,與台新證券合作推出證券交割帳戶和預約美股定期定額等服務,未來也將繼續拓展跨金控合作,打造完整的數位金融產品線。
一銀也積極推動跨業務整合,其iLEO數位帳戶與第一金證券合作,從去年12月起,客戶在開立數位帳戶的同時,可以同步開設證券帳戶,這不僅活化了雙向業務滲透,也完成了一站式服務的目標。
中信銀則著眼於吸引更多客戶,打造了完整的線上線下多元管道串聯服務,結合LINE個人化服務和智能客服,精準對接客戶需求,穩健推動數位存款業務。
LINE Bank強調,善用科技和反詐欺是未來獲客的關鍵。該行運用科技手段強化eKYC數位身分驗證和線上視訊審核身分,已成功打造出更有效率的開戶和申貸服務。未來,該行將持續發揚金融科技的力量,利用技術創新帶來更多創新服務。
永豐DAWHO數位帳戶則將拓展年輕首投族和40歲族群,提供多元理財服務,並不斷優化使用者介面和經驗,協助用戶放大個人資產,打造理財正循環。
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截至去年第四季底,共有33家實體銀行和三家純網銀開辦了數位存款業務。數位帳戶的開戶數從2016年底的8萬戶,成長至2024年第四季底的2,446.3萬戶,成長率僅為4.3%。其中,純網銀的開立戶數約268.5萬戶,成長率為3.7%。
在個別銀行的數字中,台新Richart以428.9萬戶的開戶數穩坐冠軍,年成長率達17.8%,是唯一突破400萬大關的銀行。其他銀行的開戶數也都有不錯的成長,其中玉山銀的年增長率達37%,成長速度最快。
數位帳戶在台灣金融市場中,不僅成為銀行與客戶之間互動的新渠道,更因其便利性、靈活性等優勢,為銀行帶來了可觀的效益。雖然數位帳戶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但銀行們仍不斷推出新優惠和策略聯盟,以吸引更多客戶。以下將介紹幾家台灣銀行如何透過數位帳戶服務,為客戶帶來更多好處。
台新銀行推出的Richart帳戶,為新戶提供10萬元內3.5%的優利,舊戶則可透過完成任務獲得30萬元內1.8%的優利,這些利率都遠超過傳統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此外,綁定Richart帳戶的客戶,還能透過台新太陽/玫瑰卡獲得最高10%的台新Point回饋,並享受每月5次跨轉提款免手續費的優惠。
一銀的iLEO數位帳戶則提供了多種優惠,包括每月10次免手續費的跨提轉服務。客戶只要存滿新臺幣12萬元(含)以上,即可享有2%的高利活存。iLEO還提供「百元奇基」數位理財服務,讓客戶可以利用每月數位帳戶的利息或100元起的小額資金,輕鬆投資全球市場。
中信銀則提供線上14種多元幣別的匯款服務,每月享有1次外幣ATM存提免手續費的優惠。在投資方面,中信銀提供定存、基金、ETF、外幣、智能投資等多樣投資產品,並提供一站式的證券開戶服務,讓客戶能夠在銀行直接查詢證券庫存,獲得全面的資產總覽。
LINE Bank則提供24小時貸款服務,申請貸款到入帳最快只需不到7分鐘。此外,匯款美國全額到行最快只需58秒,客戶可以在APP上即時查看匯款進度,享受極其便利的生活服務。
永豐DAWHO則提供優良的活期存款利率,並透過一站式整合存款、理財、房貸、信貸、換匯及證券等全方位金融服務。與永豐金證券的合作,共同推廣「大戶投」,為高檔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投資服務。
面對數位帳戶成長進入飽和階段,台新銀表示,Richart持續以數據驅動用戶體驗優化,並整合金控資源,像是台新金旗下亦有證券、人壽等服務,現Richart已與台新證券合作陸續推出證券交割帳戶(證券罐)開戶功能、預約美股定期定額等服務,未來亦將持續跨金控合作打造完整數位金融產品線。
一銀同樣加強跨業務整合,iLEO數位帳戶與第一金證券合作,自去年12月起客戶開立數位帳戶時可同步加開證券帳戶,藉此活化雙向業務滲透,完成一站式服務。
中信銀為持續吸客,打造完整線上線下多元管道的串聯服務,結合LINE個人化服務、智能客服等,精準銜接客戶需求,穩健推動數位存款業務。
LINE Bank指出,「善用科技打造全台第一」、「反詐」是未來獲客的兩大關鍵,運用科技手段強化eKYC數位身分驗證、線上視訊審核身分,已幫助打造出更有效率的開戶、申貸服務。未來持續發揚金融科技(Fintech)之力,利用「技術創新」催生出更多「全台第一」的創新服務。
永豐DAWHO數位帳戶將拓展年輕首投族、40歲族群,提供符合不同世代需求的多元理財服務,並陸續優化使用者介面與使用者經驗,協助用戶放大個人資產,打造理財正循環。
據金管會統計,截至去年第4季底止,共33家實體銀行及三家純網銀開辦數位存款業務,數位帳戶開戶數也從2016年底8萬戶,成長至2024第4季底的2,446.3萬戶,較前一季約增加100.5萬戶,成長率僅4.3%,其中純網銀開立戶數約268.5萬戶,較前一季約增加9.6萬戶,成長率為3.7%。
就個別銀行觀察,用戶數最多的數位帳戶依舊由台新Richart穩坐冠軍,開戶數高達428.9萬戶,年成長率為17.8%,為當今唯一破400萬大關業者;第二至第十名依序為國泰世華銀282.7萬戶,年成長25.7%;LINE Bank 201.4萬戶,年成長16.7%;一銀191.2萬戶;永豐銀190.2萬戶;中信銀127.5萬戶;玉山銀112.1萬戶;華南銀102.2萬戶;北富銀101.6萬戶;彰銀97.1萬戶,皆較2023年底年增逾14%以上,其中,玉山銀年增37%,成長快速。
台新Richart提供優利子帳戶新戶10萬元內3.5%優利、舊戶完成任務享30萬元內1.8%優利,皆優於傳統銀行活儲利率;綁定Richart帳戶自扣繳台新太陽/玫瑰卡最高可享10%台新Point回饋,每月亦提供跨轉提各5次免手續費優惠。另外,Richart也擴大策略聯盟合作,將數位銀行服務場景化,如現已攜手街口支付推出「街利存」帳戶深耕電支生態圈、攜手Dcard推出「Richart D卡」簽帳金融卡深耕社群生態圈。
一銀iLEO數位帳戶推出多種優惠,除了提供跨提轉每月各10次免手續費外,客戶只要存滿新臺幣12萬元(含)內,即可享有2%高利活存。iLEO「百元奇基」數位理財服務,提供「主題選」基金,客戶可利用每月數位帳戶的利息或100元起的小額資金,輕鬆布局全球市場。
中信銀表示,該行提供線上14種多元幣別可換匯,每月享1次外幣ATM 存提免手續費;在小額投資方面也提供定存、基金、ETF、外幣、智能投資等多樣投資產品;除了—站式證券開戶,還可在銀行直接查詢證券庫存,提供 single view 資產總覽,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務。
LINE Bank貸款提供客戶24小時借款服務,且申請貸款到入帳透過創新技術的運用,最快不到7分鐘客戶就可以拿到錢;而匯款美國全額到行最快58秒,能在APP上即時查看進度,提供民眾便利生活。
永豐DAWHO除提供良好的活儲利率外,另透過一站式整合存款、理財、房貸、信貸、換匯及證券等全方位金融服務,並攜手永豐金證券共同推廣「大戶投」。
面對大通膨的時代,許多民眾選擇將錢存放在銀行,卻發現這樣的行為實際上讓錢越存越薄。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輕族群開始尋求更有效的理財方式,其中「超級比一比」成為了新興的理財風潮。這種理財方式不僅比較銀行的利率高低,還會比對額度上限以及活動期間,成為了數位帳戶吸客的三大關鍵。
在抗通膨的過程中,節省開銷固然重要,但並非唯一解決之道。除了將資金投入股債等投資渠道,部分現金流仍需維持存款狀態。因此,善用銀行數位帳戶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目前,台灣的36家國銀(包括三家純網銀)都開辦了數位帳戶,其中不乏提供超高利活存利率的產品。雖然這些產品通常會有限額額度及活動時間的限制,但利率卻普遍高於一般銀行定存,各銀行也紛紛推出檔期活動,展現出數位帳戶的強大優勢。
理財專家指出,選擇數位帳戶時,不能只看重利率的高低,活存利率最好能夠超越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水準,這樣才能有效對抗通膨。然而,由於銀行提供的專案高利率往往需要滿足特定條件,甚至有些是短天期方案,因此在開辦前需要進行詳細的比較。
以利率來看,台灣的數位帳戶市場上,聯邦銀的New New Bank提供了最高10%的利率,而王道銀行O-Bank和純網銀「國家隊」將來銀行也提供了10%的高利率以吸引客戶。但開辦前需要檢視額度上限,例如聯邦New New Bank的上限是15萬元,而王道銀O-Bank和將來銀的上限則是5萬元。
其他銀行的專案也各具特色,例如純網銀樂天國際銀行提供新戶14天優存6%,且無額度上限;遠東商銀Bankee的利率為1.435%,同樣無額度上限。而LINE Bank(連線銀)的夢想帳戶最高利率為2.12%,但額度可達1~300萬元,是市場上最高額度;永豐銀大戶Dawho的利率為1.5%,額度上限30萬,則為市場次高。
其他銀行的數位帳戶優存利率大多介於2%~3%之間。專家提醒,若超過優利額度上限,利率就會回到不到1%,因此建議在開戶時要考慮金額上限是否足夠,並不需要為了高利率而開設帳戶。此外,還要注意各銀行的跨轉/跨提免手續費政策,例如臺銀每月跨轉最高99次,而跨提免手續費則大多限制在10次以内。
隨著科技進步,網路生活日益普及,台灣年輕一代對於金融服務的需求也發生了顯著變化。以往,實體銀行是眾人解決財務問題的首選,但如今,線上服務的便捷性已經成為年輕族群的新趨勢。特別是自2020年疫情爆發後,線上投資和消費的需求不斷攀升,使得數位帳戶成為當紅炸子鸡。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底,全體銀行的數位帳戶數已經達到2,446.3萬餘戶,幾乎每個國人都至少擁有一個數位帳戶。這一成長的驚人速度,不僅得益于疫情帶來的影響,也反映了民眾對於金融服務使用習慣的轉變。
目前市場上共有36家國銀(包括三家純網銀)提供數位帳戶服務。從2019年第四季的33.8萬戶,到2024年第四季的2,446.3萬餘戶,這一數字的飛躍成長,充分說明了數位帳戶的興起與普及。
在這股數位帳戶的風潮中,台新銀行的Richart用戶數已經突破429萬戶,成為市場上的領頭羊。而國泰世華銀的283萬戶和純網銀LINE Bank(連線銀行)的201萬戶,也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此外,還有九家銀行的數位帳戶用戶數超過百萬。
然而,隨著市場的成熟和成長的緩慢,數位帳戶的增長速度也開始放緩。金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數位帳戶的總數接近2,500萬戶,但年增幅已從過去的高達6成下降至24.3%,創下新低。
金管會分析,數位帳戶增長率緩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市場已經接近飽和,銀行的行銷活動和優惠也逐漸減少;二是基期過高,分母變大,導致成長率出現自然緩慢。
不過,金管會也強調,數位帳戶仍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了加速數位帳戶的發展,金管會去年開放台銀申請試辦,試辦期約半年,若試辦成功,將有望全面開放給各銀行。
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優勢利率仍然是開立數位帳戶的主要誘因。近年來,銀行們為了吸引客戶,不僅提供高利率的數位帳戶,還將外幣定存和活存納入數位帳戶,為小資族進軍外幣市場提供了便利。
近期,台灣金融業積極推動普惠金融,力圖打造一個平等兼容的金融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台版普惠金融的「四大金剛」——高息ETF、純網銀、機器人理財和保單活化,成為了關鍵支柱。然而,這些支柱也面臨著各種挑戰,政府如何應對成為了關注焦點。
高息ETF作為普惠金融的代表性產品,曾一度受到市場熱烈追捧。然而,隨著市場變化,部分高息ETF基金出現股價「破發」、配息縮水等問題,讓不少投資者猶豫不決。金融專家提醒,投資者應該在選擇高息ETF時,詳細了解基金配息歷史軌跡,並根據自身資產配置需求進行選擇。
純網銀的發展則吸引了大量年輕人開戶。以將來銀行和LINE Bank為例,他們透過與電信業者的合作,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用戶使用數位金融服務。樂天銀行作為純網銀的典型代表,其母公司國票金控在疫情期間的紓困貸款中,展現了純網銀在推廣普惠金融方面的優勢。
機器人理財方面,雖然自2018年開辦以來已發展7年,但規模仍較小,且市場知名度不足。目前,已有17家業者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其中國泰世華銀行的機器人理財資產規模達23.34億元,市占率高達20.83%。
保單活化則是為應對台灣高齡社會的保險產品。然而,由於保單利率低、轉換成本高等原因,保單活化發展陷入瓶頸。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保單活化件數僅11件,創下歷年次低紀錄。
抗通膨不能只節省開銷,除了錢進股債投資,部分現金流仍有存款 需求,可善用銀行數位帳戶存錢,而目前36家國銀(含三家純網銀) 皆有開辦數位帳戶中,不乏超高利活存利率的數位帳戶,即使通常有 上限額度及活動時間限制,但利率比一般銀行定存還高,且各銀行競 相推出檔期活動,數位帳戶展現輾壓性優勢。
理財專家建議,挑選數位帳戶,不能只看利率高低而已,活存利率 最好要高過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水準,換言之,首要提件即 是要打敗通膨。不過,由於銀行提供的專案高利率,有些是提供新戶 、或要先滿足條件,甚至有些專案都是短天期方案,因此開辦前可先 留意比較。
比較國內數位帳戶,單純以利率來看,包括聯邦銀的New New Ban k最高10%,其餘包括王道銀行O-Bank新戶,及純網銀「國家隊」將 來銀行新戶,也均提供10%高利率搶客。不過,開辦前也要檢視上限 額度,例如聯邦New New Bank上限15萬元、而王道銀O-Bank及將來銀 都僅5萬元。
而以其他銀行專案來看,純網銀樂天國際銀行提供新戶14天優存6 %,且是額度無上限,遠東商銀Bankee利率1.435%,額度同樣無上 限,儘管利率不是最高,但仍有相對優勢。
另外,例如LINE Bank(連線銀)夢想帳戶最高利率2.12%,但額 度1∼300萬元,則是市場上最高額度;而永豐銀大戶Dawho利率1.5% ,但額度上限也有30萬,則為市場次高。至於北富銀新戶最高5%、 台新銀Richart符合條件3.5%,額度則都是上限10萬元;其餘數位帳 戶優存利率大多介於2%∼3%不等。
專家提醒,若超過優利額度上限,就會回到不到1%的利率,因此 ,建議審視金額上限是否夠用,也不需要為了高利率就開戶,例外是 每月跨轉/跨提免手續費等,目前則以臺銀每月跨轉99次最高,至於 跨提免手續費各家大致落在10次為限較多。
觀察國銀數位帳戶,目前市場上36家國銀(含三家純網銀)皆有開 辦數位帳戶。而自疫情前2019年第四季底僅33.8萬戶,成長至2024第 四季底的2,446.3萬餘戶,主要關鍵就是疫情推波助瀾,使數位帳戶 快速興起,疫情不僅推升金融科技發展,也讓民眾使用習慣轉變,加 上三家純網銀陸續開業,使數位帳戶加速成長。
以現今對比疫情時代前,客戶在網路、行動銀行的帳務交易量,都 已有翻倍成長,顯示客戶的金融使用習慣已徹底轉變,尤其,熟悉網 路生態的年輕族群,幾乎可說是「回不去」。
另一關鍵是數位帳戶更成為民眾理財新選擇,提供獨立APP,將銀 行業務數位化,除在線上辦理一般業務,還能線上申購金融商品等; 而大多數數位帳戶為吸引民眾開戶,也提供比一般定存高的年利率, 有不少人開戶賺點利息,或把數位帳戶當成資金靈活運用的工具。
而根據金管會統計,至去年第四季底,最多數位帳戶的國銀,仍由 台新銀行奪冠,其Richart用戶已高達429萬戶,為當今唯一破400萬 大關業者;其次是國泰世華銀的283萬戶、而純網銀LINE Bank(連線 銀行)擠進第三,累計已達201萬用戶。
而超過百萬戶的銀行則有九家,除前三名外,還包括一銀的iLEO的 191.2萬戶、永豐銀大戶DAWHO的190.2萬戶、中信銀My Way的127.5萬 戶、玉山銀112.1萬戶、華銀SnY的102.2萬戶、北富銀101.6萬戶。
不過,隨著高度成長期之後,近幾季數位帳戶似乎陷入停滯,進入 飽和階段。觀察金管會統計,國內數位帳戶雖逼近2,500萬戶大關, 但年增幅從過去最高6成,如今下降至24.3%,增幅創統計以來最低 ,且去年第四季僅上升4.2%,已不像過去每季動輒50%的增幅。
金管會分析,就近年趨勢觀察,成長率趨緩原因有二,一是目前數 位存款的開戶數逐漸飽和,等於是想開戶都開完了,且銀行行銷推廣 活動與優惠也減少,對客戶開立數位存款的誘因減少;二是過去因成 長快速,基期高、分母隨之變大,因此成長出現趨緩。
不過,數位帳戶仍是未來主力趨勢,為加速數位帳戶成長,金管會 去年開放台銀申請試辦,在開立數位帳戶時可一併申請扣繳就學貸款 ,試辦期約半年,若試辦順利,日後有望全面開放各銀行都適用。
而對於客戶而言,開立數位帳戶誘因仍是逐利率而居,且年輕人「 敢衝敢存」的投資性格,只要有優勢利率,不少人都願意一指線上開 戶,而各家銀行近年開始將外幣納入數位帳戶裡,不只提供外幣定存 加碼,常連活存利率都高於一般帳戶,成為小資族進軍外幣領域的敲 門磚,未來也將是吸引民眾開戶的關鍵誘因。
國內金融業持續推動普惠金融,建構平等兼容的金融環境。比較各 大金融業推展的內容,台版普惠金融主要涵蓋「四大金剛」,包括高 息ETF、純網銀、機器人理財和保單活化,提供服務給傳統上較難取 得的弱勢族群,並升級社會大眾的金融素養。
去年ETF投資熱潮席捲全台,曾創下了一檔台股高息ETF募集的金額 ,等於一家小型投信公司資產規模,債券ETF掛牌也有當天就追募的 熱況,堪稱前所未見,上述現象推升股債ETF規模,均暴增逾兆元, 受益人數翻倍暴增。尤其台股ETF受益人數破千萬,股市投資人幾乎 人手一張ETF,從「普及率」來看,高息ETF堪稱「普惠金融」代表作 。
高息ETF 普及金融代表作
不過,2024年搶翻天的兩檔高息ETF基金,至今股價「破發」、配 息縮水,當初還有不少存股族「孤注一擲」,打算作為退休現金流來 源,現則擔心下一步該如何調整?高息ETF受惠於台股殖利率居亞洲 各國之冠,商品設立的目的,即在為投資人找尋收益率相對穩定的配 置商品,但面對新基金齊發,其實應先觀察基金配息的歷史軌跡,搭 配自己資產配置需求來選擇,不要一窩蜂的跟進。
純網銀開放成立以來,由於沒有實體銀行,不用考慮設點成本,是 否帶來鯰魚效應頗受矚目,也被視為是普惠金融的領頭羊之一。
純網銀 吸引年輕人開戶
三家純網銀中,「國家隊」將來銀行拓展數位金融客群方向,為以 往銀行服務較為不足的「年輕學生族群」及「樂齡族群」。以去年為 例,透過與中華電信合作「中華電信挺年輕人」開戶專案,吸引18∼ 19歲年輕族群,開始使用數位金融服務,占專案開戶數約三分之一。
而LINE Bank擁有2,100萬月活躍用戶,藉此讓用戶更易親近金融服 務,且全天候金融服務,有6成用戶開戶進件、56%貸款撥款都在非 上班時間(下午4點∼上午9點)進行。
基本服務為落實普惠金融的樂天銀行,其母公司國票金控高層,以 疫情期間的紓困貸款來說,大型傳統銀行都在搶額度,忙得焦頭爛額 ,當時即為純網銀推展普惠金融的良好示範,可以處理很分散、很小 額的貸款上,不需要人工處理、擁有絕對優勢。未來純網銀要發起這 類普惠金融模式,例如小額捐款等,都適合純網銀推展,但尚未獲利 之前,恐難肩負推展普惠金融的重任。
機器人理財 銀行積極推動
國內機器人理財自2018年開辦以來,發展了7年規模僅百億元,還 不如一檔台股ETF。金融業人士點出二大原因,一是國內法規較國外 嚴格,目前還拉高了相關管理的法律位階;二是機器人理財專營業者 市占太小、沒有知名度,投資人因此不敢交易。
統計顯示,至2024年第四季已有17家業者,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 目前較積極者主要為銀行,機器人理財資產規模最大的國泰世華銀行 ,規模達23.34億元市占率高達20.83%。
保單活化 高齡社會靠山
最後一項是保單活化,目前發展陷入瓶頸。據金管會最新統計,2 024年保單活化件數僅11件,創下歷年次低紀錄,轉換保單價值金95 9萬元,連續四年不到千萬元。分析困難點主要有三,一是因現在保 單利率低,保戶不願意用高利率保單換成低利率保單,二是若有預算 者,可直接買新保單,不見得需要轉換;三是不希望業務員主動推薦 。
保單活化即俗稱保單轉換,是因應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的政策。通常 是已經繳清的終身壽險保額,當成買新保單的保費,轉換成同一壽險 公司的「住院醫療險日額給付型」、「長期照護險」、「年金險」三 類保單,且轉換後保險契約生效日及投保年齡均維持不變。但從201 4年推出至今十年,轉換件數不到5,000件,保價金轉換金額不到17億 元。
而另一份農曆年前執行的內部調查則發現,受調查的年輕客戶中,18至19歲客戶有高達四成(每5位就有2位)在LINE Bank開出「人生第一個證券交割帳戶」,凸顯出LINE Bank強勁的青年獲客力。
為鼓勵年輕投資人加入行列,LINE Bank宣布3月底前推出「青年專案最高送LINE POINTS 400點」優惠活動,招手各路青年馬上體驗快速開立交割╱證券╱臺幣複委託,簡單3分鐘一次解鎖台股、海外股。
LINE Bank表示,春節期間客戶之所以選擇LINE Bank證券交割帳戶,除交割帳戶綁定富邦證券及開立複委託後可輕鬆交易海外股票外,由富邦證券提供的「手續費無低收」優惠也是一大誘因,大幅降低複委託交易海外股票的負擔。除此之外,LINE Bank讓交割資金管理也相當便利,隨時從LINE或LINE Bank App即可進入帳戶,掌握資金進出。
為回應更多年輕投資人的需要,LINE Bank也順勢推出「青年專案最高送LINE POINTS 400點」活動。自3月31日前,青年客戶(1999年1月1日(含)後出生者)首次將LINE Bank證券交割帳戶成功綁定富邦證券或凱基證券任一券商證券帳戶者,各可獲得LINE POINTS 200點;完成兩家證券商綁定就有兩次得獎機會,最高可拿400點,活動詳情可至官方網頁查詢。階段,但帶給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屆時資金可能會流向與關稅影響不大的類股。
由於電子產品、半導體供應鏈高度全球化,任何關稅變動都會增加成本和供應鏈中斷風險,相對之下,各國對醫療和生技產品有較嚴格法規和政策支持,且屬於剛性需求,成為投資人的資金避風港選擇。
臺灣生技期貨為生技類股交易及避險工具,成分股涵蓋上市櫃新藥研發、醫材及藥品製造等指標股票,可表彰台灣整體生技醫療產業的表現,符合現今市場聚焦的產業,契約規模約為21萬元,保證金為15,000元,槓桿約為14倍,因此臺灣生技期貨的最大優勢在於門檻低、操作彈性高,交易人可以較低資金成本進行交易及避險,提升資金效率。
以技術面來看,臺灣生技期貨近期波段攻勢稍稍趨緩,呈現高檔震盪格局,隨著下檔月線持續走升,可望帶來支撐力道,因此在跌破月線之前,短線震盪過後仍有機會再攻。(元富期貨提供)
純網銀市場再起,三大銀行損益邁向平衡點
近年來,台灣純網銀市場經歷了挑戰與成長,三大純網銀將來銀行、連線銀行(LINE Bank)與樂天銀行,在2024年的表現中顯現出明顯進步。根據金管會統計,這三家銀行在2024年累積虧損約27.7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虧損總額已有顯著縮小。
存放比顯著提升,接近傳統銀行水平
在銀行核心業務的存放比方面,三大純網銀在2024年的存放比提升至67%,這一數字已接近傳統銀行的70%。這意味著純網銀在資金運用效率上有了顯著的改善,並有望在未來繼續提升。
虧損逐步縮小,獲利動能增強
雖然三家純網銀至今累積虧損達75億元,但與去年相比,虧損總額已減少22億元。此外,2024年的稅前虧損約27.73億元,較2023年及2022年的稅前虧損金額分別減少了5.77億元及16.64億元,這顯示了純網銀在獲利動能上的逐步增強。
業務範圍擴大,多元發展
為了降低虧損,三家純網銀不斷擴大業務範圍,除了傳統的存放款業務外,還積極拓展外匯、信託、基金銷售、網路投保等新業務,這些多元化發展為銀行帶來了新的獲利來源。
金管會支持,助純網銀殺出重圍
金管會對純網銀的發展持支持態度,不斷鬆綁相關規定,以幫助純網銀在市場中殺出重圍。例如,本月金管會爭取放寬第三類數存線上申請房貸的簽約對保機制,這將為純網銀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純網銀鯰魚求生拚損益兩平。據金管會統計,三家純網銀2024年累積虧損75億元,觀察去年全年的稅前虧損金額已有縮小,且在代表銀
行「傳統本業」的指標「存放比」顯著改善,2024年提升到67%,今年有機會往一般銀行的70%邁進。
三家純網銀為將來銀行、連線銀行(LINE Bank)與樂天銀行,據金管會統計,至去年底,三家純網銀累積虧損75億元,較2023年累虧
53億元,年增加22億元。至去年底連線銀行累虧37億元,是三家純網銀中虧損金額較大的,樂天銀行累虧25億元、將來銀行累虧14億元。
不過,若觀察2024年的稅前獲利,三家純網銀2024年稅前虧損約27.73億元,比起2023年稅前虧損33.5億元、2022年稅前虧損44.37億 元,
單年的獲利虧損逐步在縮小,顯示在獲利動能上有所改善。
銀行局主秘王允中表示,三家純網銀開業約三∼四年,目前還在營 運初期階段,須投入大量資訊設備與成本,也在逐步建立業務規
模, 除存放款外,近期也拓展到外匯、信託、基金銷售、網路投保等,虧 損可望逐步改善。
依三家純網銀的營運計畫,開業後至少要三∼五年才有可能損益兩 平,三家純網銀約是在2020年底至2022年左右開業,最早開業的樂
天 銀行才剛要進入第四年,連線銀行、將來銀行設定的目標約是在2025年、2026年金管會預期三家純網銀損益兩平的關鍵時間點會在今、 明
年。
觀察純網銀在銀行核心業務存放利差上也有顯著提升,去年底三家 純網銀的存款餘1,427億元,放款953億元,存放比約67%,存放比越
低代表閒置資金過多,對提升獲利不利,近年純網銀積極拓展放款業務,去年放款增逾7成,存放比從2023年的51.7%提高到66.7%,已 接近
一般傳統銀行存放比70%。
由於純網銀增資計畫要看累虧程度,連線銀行2022年6月有減資25億元彌補虧損,並增資75億元,實收資本額為150億元,累虧快接近 資
本額三分之一門檻;將來銀行2023年12月先減資26.43億元再增資 26.43億元,資本額維持100億元。金管會表示,目前三家純網銀沒有 提出增
資需求。為協助純網銀殺出重圍,金管會不斷鬆綁。王允中表 示,純網銀本月爭取放寬第三類數存線上申請房貸,將款項撥入指定 第三方
帳戶的簽約對保機制。過去若房貸要撥入第三人帳戶,須包含 生物特徵兩技術加憑證簽章,但純網銀沒有實體據點,要取得憑證簽 章有難
度,因此爭取藉由「線上視訊」完成對保,正由銀行公會討論 可行性中。
最新一波美元定存優惠熱潮來襲,多家台灣銀行搶攻市場,提供高利率吸引顧客。台新Richart數位銀行、北富銀行等紛紛推出外幣定存優惠,年利率上看8%,凱基銀行則祭出7天期8.88%的超高利率搶市。純網銀LINE Bank也不落人後,推出「美元優利定存4%」,百元起可存。
凱基銀行推出限時專案,即日起至1月24日,客戶可透過行動銀行App、客服、分行申辦,單筆最低起存5,000美元,最高可享3個月期5%的優惠利率。為了滿足民眾年假期間出國旅遊的需求,凱基銀行還推出換匯優存專案,轉換至美元並辦理定存,即可享7天8.88%的超高利率,存額只要1,000美元,活動至3月31日。
台新Richart則在即日起至1月24日推出限時限量美元定存專案,提供年利率8%的14天期美元定存,每人每檔限存1筆,只要50美元就可存,單筆最高可存10,000美元。此外,2月3日之前也提供新資金優利定存專案,同樣50美元起存,享有不同期限的優惠利率。
北富銀行則推出「金蛇迎春 好利成雙」美元優利定存方案,2月14日前臨櫃或透過「Fubon+ 台北富邦行動銀行」App的外幣優利入口,使用新資金或換匯資金承作定存,可享不同期限的優惠利率。
元大銀行推出美元「財神到」定存專案,即日起至3月31日,以新台幣結購1,000美元以上定期存款,即可享有不同期限的優惠利率,並提供年終獎金,讓資金增值。純網銀LINE Bank則推出1至12月期美元年利率4%優惠,不限新舊資金,100美元起可存,上限為10萬美元。
中信銀行即日起至2月14日推出「外幣新錢定存優利專案」,美元外幣定存專案,美元3萬元以上即可享有不同期限的優惠利率,並提供限時換匯優惠。渣打銀行則推出「美元新資金階利定存」,單筆最低起存金額達美金10萬元,提供分階段利率遞增的6個月定存方案,各階段若需要動用資金也無解約打折,資金運用彈性又靈活。
凱基銀行即日起至1月24日止,客戶可透過行動銀行App、客服、分行申辦,單筆最低起存只要5,000美元,最高可享3個月期5%的優惠利率。
此外,許多民眾會把握年假期間出國旅遊,凱基銀也推出換匯優存專案,以任一幣別,轉換至美元並同時辦理定存,即可享7天8.88%的超高利率,存額只要1,000美元,活動到3月31日止。
台新Richart即日起至1月24日推出限時限量美元定存專案,針對民眾以新台幣轉美元定存,提供年利率8%的14天期美元定存,每人每檔限存1筆,只要50美元就可存,單筆最高可存10,000美元;另外,2月3日之前也提供新資金優利定存專案,同樣50美元就可存,享有1個月期定存年利率5.2%、3個月期年利率5%、6個月期4.6%優惠。
北富銀推出「金蛇迎春 好利成雙」美元優利定存方案,2月14日前臨櫃或透過「Fubon+ 台北富邦行動銀行」App的外幣優利入口,使用新資金或換匯資金承作定存,可享美元1個月期定存年利率5.25%、3個月期年利率5.15%、6個月期4.2%優惠。
元大銀行推出美元「財神到」定存專案,即日起至3月31日,以新台幣結購1,000美元以上定期存款,即可享有3個月4.8%或6個月4.3%的優惠利率,年終獎金輕鬆增值。
純網銀LINE Bank則推出1至12月期美元年利率4%優惠,不限新舊資金,100美元起可存,上限為10萬美元。
中信銀行即日起至2月14日推出「外幣新錢定存優利專案」,其中美元外幣定存專案,美元3萬元以上即可享有1個月期定存年利率5.2%、3個月期年利率5%、6個月期4.2%優惠,再搭配限時換匯優惠,協助客戶靈活布局資產。
渣打銀行即日起至3月31日起,推出「美元新資金階利定存」,單筆最低起存金額達美金10萬元,提供分階段利率遞增的6個月定存方案,第1至2個月年利率3.8%、第3至4個月年利率4.2%、第5至6個月年利率5%,各階段若需要動用資金也無解約打折,讓資金運用彈性又靈活。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台灣的純網銀市場也進入了一波激烈的競爭熱潮。其中,連線銀行(LINE Bank)積極出擊,針對新台幣、外幣存匯、貸款及聯名信用卡等業務推出多項優惠措施,力圖在金蛇年搶占更多市佔率。
不僅如此,樂天國際銀行也加緊步伐,續攻法人業務,並對2026年的增資需求進行評估。而將來銀行則是純網銀中唯一推出房貸業務的銀行,專注於滿足首購族、換屋族及資金需求者。
根據最新數據,去年前三季,台灣三家純網銀累計虧損17.3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19.1億元有所縮小,整體虧損持續緩和。今年,這些純網銀將力圖提升獲利動能,全面搶攻市佔率,加速轉盈之路。
連線銀行在業務布局上保持多元,其存放款及信用卡業務均取得均衡發展。該行放款業務主打優利信貸,最低利率2.28%,最長可分十年還款;存款方面,新台幣活存口袋帳戶年息達1.5%,美元定存年息4%,外幣匯款全年無休,匯出至美國最快只需58秒,且手續費低至新台幣150元;信用卡方面,連線銀聯名卡提供最高8.5%現金回饋。
樂天銀則在個人放款與企業聯貸案參貸規模上持續成長,未來將優先攻擊法人業務,並積極辦理企業貸款業務,以提升法人存款及放款餘額,從而提高利差,並加速提高存放比,有助於縮短未來損益兩平期間。
樂天銀預計2026年可能會有增資需求,因為截至去年第三季,該行累計虧損達21億元。儘管今年還不會達到增資門檻,但樂天銀對明年增資持開放態度,期望能夠讓虧損逐漸減少,盡快達到損益兩平。
將來銀行近期主打免排隊的房貸業務,由於銀行同業房貸已逼近滿水位,且仍在消化新購屋貸款,因此房貸戶面臨較長的撥貸等待天數,或較低房貸成數及較高房貸利率。將來銀行則主打全線上房貸申請快速,轉貸利率最低2.38%,手續費5,000元。
目前將來銀總貸放金額達125億元,服務區域涵蓋雙北、桃園、新竹及台中地區。農曆年前,資金需求旺,將來銀祭出全線申請房貸僅需10至20分鐘,核貸後即可配合申貸戶指定時間撥款,搶攻這波年關資金需求。
三家純網銀累計至去年前三季合計虧損17.3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 19.1億元,整體虧損持續縮小;今年純網銀力拚獲利動能,金蛇年全 面搶市占率,加速朝轉盈之路前行。
連線銀維持多元布局,存放款及信用卡業務均衡。放款強攻優利信 貸最低2.28%,最長可分十年還款;存款部分,新台幣活存口袋帳戶 年息1.5%、美元定存年息4%,外幣匯款全年無休,匯出至美國最快 58秒到行,且手續費壓低至新台幣150元;信用卡連線銀聯名卡祭出 最高8.5%現金回饋。
樂天銀個人放款與企業聯貸案參貸規模持續成長,未來仍優先衝刺 法人業務,持續爭取聯貸案參貸業務,並積極辦理企業貸款業務,以 提升法人存款及放款餘額,除可提升利差,同時加速提高存放比,有 助於縮短未來損益兩平期間。
樂天銀並且評估2026年可能有增資需求,因為至去年第三季累計虧 損21億元,預期今年還不會達到增資門檻,但明年確實有增資可能, 期望虧損逐漸減少,盡快達到損益兩平。
將來銀行房貸業務近期主打免排隊,由於銀行同業房貸已逼近滿水 位、且尚在消化新購屋貸款,房貸戶面臨較長撥貸等待天數,或較低 房貸成數及較高房貸利率,將來銀主打全線上房貸申請快速,且轉貸 利率最低2.38%、手續費5,000元。
目前將來銀總貸放125億元,服務區域涵蓋雙北、桃園、新竹及台 中地區;農曆年前通常為資金需求旺季,祭出全線申請房貸僅10∼2 0分鐘,核貸後即可配合申貸戶指定時間撥款,搶攻這波年關資金需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