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聖國際生技(上)公司新聞
【台灣新聞報導】 親愛的讀者們,最近台灣的櫃買市場有些動盪哦!上週櫃買指數收黑,下跌了3.5%,雖然恢復了正常交易天數,但興櫃市場的成交量還是稍微減少了點。我們來看看上週的成交熱門榜單吧! 上週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分別是國鼎生技、耀登科技和台康生技。其中,生技醫療業就占了四檔,電子零組件業則是兩檔。說到這,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們的主角——<長聖國際生技>啦! 上週成交量第一名的是國鼎生技,成交量只有2,730張,股價從40.41元上漲到44.30元;耀登科技亞軍,成交量2,375張,股價則是從33.98元下跌到31.62元;第三名是台康生技,成交量1,806張,股價從43.45元下跌到40.69元。這三家中,只有國鼎生技是價漲量增哦! 上週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三家是新進榜的,包括洋基工程、碩鑽材料和億而得。碩鑽材料小跌,其他兩檔則是價漲量增,億而得的漲幅還有5.6%呢! 洋基工程承攬高科技產業無塵室及機電工程,銷售對象包括台積電、精材、大立光以及群創光電等多家知名上市櫃公司。他們的服務涵蓋了半導體及光電等高科技產業,上週還參加了櫃買中心舉辦的興櫃公司業績說明會,結果還不錯,成交量也跟著增加了。 這週沒有公司登錄興櫃,目前有240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其中還有七家是外國公司。今年截至5月10日,已經有八家公司登錄興櫃了呢!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國鼎生技,成交量僅2,730張,還不到3,000張,股價從40.41元上漲至44.30元;亞軍耀登科技成交量2,375張,股價則是從33.98元下跌至31.62元;第三名的台康生技成交量1,806張,股價從43.45元下跌至40.69元,前三名中僅國鼎生技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三家是新進榜,包括洋基工程、碩鑽材料,以及億而得。從股價來看,除了碩鑽材料小跌,其他兩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以億而得上周漲幅5.6%較高。
洋基工程承攬高科技產業無塵室及機電工程,銷售對象包括台積電、精材、大立光以及群創光電等多家知名上市櫃公司,服務產業涵蓋半導體及光電等高科技產業,9日參加櫃買中心舉辦的興櫃公司業績說明會,投資人聚焦度也反應在成交量的增加上。
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目前有240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七家)。今年來截至5月10日,則是已經有八家公司登錄興櫃。
台股在上周的尾盤拉抬下,櫃買指數逐漸收復失土,不過興櫃買氣稍微減弱,上漲家數只有80家,而下跌的家數則超過百家。在這波漲幅名列前茅的個股中,我們可以看到尖端醫(4186)、洋基工程等七檔股上漲一成,最大漲幅甚至達到兩成。 在這波上漲的個股中,上周漲幅達到一成的有尖端醫、洋基工程、鑫品生醫、碩豐、影一、長聖、楷捷-KY、進能服、國鼎生技和台康生技等。其中,尖端醫、鑫品、長聖、國鼎及台康均屬於生技股,延續前周的強勢趨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尖端醫、鑫品、長聖這三家生技股,他們有著共同的主題,那就是都受惠於特管法開放細胞治療。立法院預計將通過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將會讓細胞療法凝聚產業能量,加速發展。 尖端醫在這波行情中表現亮眼,它透過業界結盟,已經準備好特管法開放的各種細胞治療項目,並與慈濟醫院合作,打造了東部最大的細胞治療中心。而鑫品生醫則專攻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去年更獲得日本廠商的技術授權,成為特管法開放後首家引進日本技術的公司。 長聖國際生技在這波漲勢中,已經躍居興櫃生技股王的位置,上周最高價達到244.99元,年線累積漲幅達97%。而洋基工程則在去年賺得個股本,每股純益(EPS)高達19.08元,在興櫃中位居第一。今年前三個月,洋基工程營收倍增,表現更加出色。 碩豐生技在這波行情中,營收也實現了倍增,3月的年增率擴大到2.5倍,股價也突破年線。碩豐生技是伍豐轉投資的公司,主要從事POS軟體開發。影一則宣布減資彌補虧損,預計減少61.3%的資本額,同時辦理增資200萬股,以充實營運資金。而捷楷因為去年虧損,決議不發董事酬勞。進能服則因為財報認列調整,去年營收增加至12.3億元。
千呼萬喚終於等到,台灣細胞治療的曙光來了!近期,細胞治療的首波申請案陸續動起來,其中,義大/基亞、三總/長春藤、長庚/向榮、中醫大附醫/長聖等醫院都參與其中。特別是三總的進度最快,已經可以開始收案治療,其他申請案也預計陸續過關,進入治療程序。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4月上旬已經完成了首波價格審查與建議,預期只要申請單位與衛福部確定收費方式後,就可以開始收費治療。業界預期,6月前台灣的細胞治療產業就可以動起來,商機粗估達百億元。
石崇良強調,4月8日召開的細胞治療價格審查委員會議中,已給予申請醫院收費方式建議,只要申請單位確認最後收費方案細項回覆給衛福部並獲准後,就能夠開始執行治療方案。申請單位回覆的速度愈快,治療案上路的時程也就愈快。
台灣細胞治療產業商化階段已經來到最後一關,首波申請治療案的醫院包括義大、中醫大附醫、三總與長庚,初步預估,整體治療案收費價格約當百萬元之間。第二波申請審查的案件,預期在將本月開動,有了首波案件的經驗後,第二波治療案上路的時程也將縮短。
石崇良指出,首波細胞治療案價格審查會議中,各界專家均認為,已有日本的治療價格可供參考,對急需治療的患者而言,收費的整體價格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收費方式」,這也是首波治療案審查時程較久的原因。
對於收費方式,石崇良進一步解釋,以癌症治療為例,有多個因素需要考量,如癌末患者在療程中病故、沒有明顯療效、副作用太大中止治療等情況,無論任何因素導致療程無法繼續,其收費方式該如何制定,是最關鍵的問題。
在市場規模方面,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的癌症患者高達8萬到10萬人之間,而癌末患者的比重約在一到兩成之間,若以整體治療價格百萬元粗估,癌末潛在的治療市場就逾百億元,這還不加計其他期別的癌症患者。
當前醫院內仍無法在短時間內大量製備治療細胞,因此,執行治療案的醫院,仍須配合細胞治療培養的廠商。廠商也正在評估治療案上路後,執行治療的收案情況,再研擬是否擴大投資產能,短期內,配合的生技公司產能尚能支應。
台灣生技業再創佳績,長聖國際生技領軍上漲!近期台灣股市的熱門話題,非生技醫療業莫屬。在這波股市熱潮中,長聖國際生技表現亮眼,帶動整體生技股的走強。以下就讓我們一探究竟,看看這家台灣新興生技龍頭的亮點。
上周台灣股市表現不俗,櫃買指數小幅上漲0.30%,儘管勞動節假期僅有四個交易日,但市場交易熱絡,成交量略為減少。其中,台康生技、尖端醫、耀登科技等生技股成交量居冠,顯示市場對生技醫療產業的信心十足。
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生技醫療業佔了七檔,其次是電子零組件業。其中,台康生技成交量達3,123張,股價從40.43元上漲至43.45元;尖端醫成交量3,074張,股價則是從20.19元上漲至23.69元;耀登科技成交量3,035張,股價從33.40元上漲至33.98元,均呈現價漲量增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是新進榜的股票,包括尖端醫、鑫品生醫、北極星藥業-KY、國鼎生技,以及新盛力。從股價來看,除了北極星藥業-KY下跌外,其他四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尖端醫上周均價漲幅達17.3%,成為當週表現最佳的股票。
這波生技股的熱潮,也吸引了新公司的加入。本周,久昌公司登錄興櫃,從事類比IC設計、客製化電源設計與管理、電源管理晶片設計與製造等業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0元,為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今年來,已有七家公司登錄興櫃,截至5月3日,興櫃市場已有241家公司進行櫃檯買賣,其中包含七家外國公司。長聖國際生技作為台灣生技業的佼佼者,其成功案例不僅提升了台灣生技產業的國際地位,也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上周漲幅達到一成個股,依序有尖端醫漲逾20%最多、洋基工程、鑫品生醫、碩豐、影一、長聖、楷捷-KY、進能服、國鼎生技和台康生技,其中尖端醫、鑫品、長聖、國鼎及台康均為生技股,延續前周強勢趨勢。
尖端醫、鑫品、長聖又有共同題材,皆受惠特管法開放細胞治療,立法院預計通過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將接棒讓細胞療法凝聚產業能量加速發展。
尖端醫透過業界結盟,備齊特管法開放的各種細胞治療項目,年初攜手慈濟醫院打造東部最大細胞治療中心。鑫品專攻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去年獲日廠授權技術,成為特管法開放後首家引進日本技術公司。
長聖連日大漲,已躍居興櫃生技股王,上周最高攀244.99元,年線累積漲97%。
洋基工程去年大賺一個股本,每股純益(EPS)19.08元高居興櫃第一。今年前三月,洋基連續繳出倍增營收,表現更上層樓。
碩豐前三月營收也倍增,且3月年增率擴大到2.5倍,上周股價突破年線。碩豐為伍豐轉投資,主要從事POS軟體開發。
影一宣布減資彌補虧損,預計減少61.3%的資本額,同時將辦理增資200萬股,充實營運資金。
經營賭場、遊樂園等娛樂事業的捷楷,去年虧損,決議不發董事酬勞。進能服因財報認列調整,去年營收增為12.3億元。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4月上旬已經完成首波價格審查與建議,預期只要申請單位與衛福部確定收費方式後,即可望開始收費治療。業界預期,6月前台灣的細胞治療產業就可以動起來,商機粗估百億元。
石崇良表示,4月8日召開的細胞治療價格審查委員會議中,已給予申請醫院收費方式建議,只要申請單位確認最後收費方案細項回覆給衛福部並獲准後,就能夠開始執行治療方案,換言之,申請單位回覆的速度愈快、治療案上路的時程也就愈快。
台灣細胞治療產業商化階段,已經來到最後一關,首波申請治療案的醫院包括義大、中醫大附醫、三總與長庚,初步預估,整體治療案收費價格約當百萬元之間。另外,第二波申請審查的案件,預期在將本月開動,而有了首波案件的經驗後,第二波治療案上路的時程也將縮短。
石崇良強調,首波細胞治療案價格審查會議中,各界專家均認為,已有日本的治療價格可供參考,對急需治療的患者而言,收費的整體價格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收費方式」,這也是首波治療案審查時程較久的原因。
對於收費方式,石崇良指出,以癌症治療為例,有多個因素需要考量,譬如在正式進入療程後,癌末患者在療程中病故、沒有明顯療效、副作用太大中止治療,無論任何因素導致療程無法繼續,其收費方式該如何制定,是最關鍵的問題。
在市場規模方面,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的癌症患者高達8萬到10萬人之間,而癌末患者的比重約在一到兩成之間,若以整體治療價格百萬元粗估,癌末潛在的治療市場就逾百億元,這還不加計其他期別的癌症患者。
不過應當注意的是,當前醫院內仍無法在短時間內大量製備治療細胞,因此,執行治療案的醫院,仍須配合細胞治療培養的廠商,而廠商也正在評估治療案上路後,執行治療的收案情況,再研擬是否擴大投資產能,短期內,配合的生技公司產能尚能支應。
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是台康生技(6589)、尖端醫,以及耀登科技;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業占七檔最多,其次是電子零組件業占兩檔。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台康生技,成交量有3,123張,股價從40.43元上漲至43.45元;亞軍尖端醫成交量3,074張,股價則是從20.19元上漲至23.69元;第三名的耀登科技成交量3,035張,股價從33.40元上漲至33.98元,前三名均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仍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尖端醫、鑫品生醫、北極星藥業-KY、國鼎生技,以及新盛力,從股價來看,除了北極星藥業-KY下跌,其他四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以尖端醫上周均價漲幅17.3%最高。
本周有一家公司登錄興櫃,久昌從事類比IC設計、客製化電源設計與管理、電源管理晶片設計與製造等業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0元。
今年來則是已經有七家公司登錄興櫃;截至5月3日,有241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七家)。
上周台股市場雖然有些波動,但興櫃市場卻有一匹黑馬表現亮眼。這匹黑馬就是長聖國際生技(6712),它的均價竟然飆漲了95%,成為今年表現最佳的興櫃股票。除了長聖,還有雅祥生醫、耀登科技、岱煒、明達醫及佐臻等五檔股票的漲幅也超過一成,顯見生技股在市場上的吸引力。長聖國際生技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驚人的成長,主要得益於立法院通過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該條例的通過,為長聖在幹細胞及癌症免疫細胞新藥研發上帶來新的商機。長聖計劃在中科擴廠,預計下半年完工,進一步強化其研發能力。不過,由於近期股價大漲,長聖也被要求公告自結獲利,目前尚未轉盈。其他受惠新條例的新藥股,如基亞、三顧、易威等,也值得关注。而雅祥生醫、耀登科技、岱煒、明達醫等股票的表現,也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選擇。
【台北訊】近來台灣股市雖然整體表現不愜人意,但其中仍有些亮点。上周台灣櫃買指數下跌1.1%,興櫃市場成交量也隨之減少,不過仍有一些個股表現亮眼。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中,我們看到了生技醫療業的強勢身影。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的就是長聖國際生技,這家公司上周的成交量高達3,050張,股價從104.24元大漲至203.45元,實在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這次的強勢表現,讓長聖國際生技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佔有一席之地。 不僅如此,長聖國際生技還是上周漲幅最高的個股,漲幅達到95.2%,這個成績讓其他個股望塵莫及。無論是從成交量還是漲幅來看,長聖國際生技都展現出強烈的市場活力。 除了長聖國際生技,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還有新進榜的個股,像是醣基、巧新科技、台康生技,以及捷流閥業等。這些新進榜的個股,大多也呈現出價漲量增的趨勢,顯示市場上仍有不少投資機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周有一家新公司登錄興櫃市場,那就是上洋。這家公司從事商用洗衣事業、家用電器販售事業,以及家用和商用空調販售事業等,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45元,對於關注興櫃市場的投資者來說,這又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新選擇。
上周漲幅超過一成的興櫃股,另五檔還有雅祥生醫、耀登科技、岱煒、明達醫及佐臻,再來進能服、銳捷、醣基和方舟漲超過7%,也進榜前十。其中,生技股占到四檔最多,光電股和電子零組件也各有二檔上榜。
長聖受惠立法院將三讀通過「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自4月下旬起漲,上周五(26日)逆大盤飆漲21%,再推升股價衝200元,締造驚人漲幅。
長聖主要從事幹細胞及癌症免疫細胞新藥研發,因應細胞治療商機,公司規劃在中科擴廠,預計下半年完工;其他獲點名受惠新條例的新藥股,還包括基亞、三顧、易威等。值得注意因短線大漲,長聖也被要求公告自結獲利,尚未轉盈。
雅祥公告去年損益表也處虧損,不過股價跌深彈,上周由17元漲至22元,將突破半年線。
耀登今年股價倍增,日前公告自結首季獲利,每股純益(EPS)0.09元,較去年同期0.06元大增。27日大股東源泰投資公告減持,原源泰持有耀登18%持股,此次以轉讓減持532張,持股張數和庫存降至7,124張、17.4%。
岱煒受上市櫃連接器廠帶動,除信邦財報大好,低價的禾昌大方配息又現金減資,連飆漲停,激勵岱煒股價。
明達醫實施庫藏股,將於4月22日至6月21日買回1,050張,區間價格40至70元,用於轉讓員工。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耀登科技,成交量有3,568張,股價從29.95元上漲至33.40元;亞軍景凱成交量3,262張,股價則是從14.29元下跌至12.73元;第三名的長聖成交量3,050張,股價從104.24元大漲至203.45元,前三名之中耀登科技、長聖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長聖、醣基、巧新科技、台康生技,以及捷流閥業,從股價來看,除了巧新科技維持平盤,其他四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以長聖上周漲幅95.2%最高。
本周有一家公司登錄興櫃,上洋主要從事商用洗衣事業、家用電器販售事業,以及家用和商用空調販售事業等,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45元。
台股近期漲幅收斂,但仍有部分個股表現亮眼。在興櫃市場,上漲家數從前周的百檔降至80檔,不過上漲一成個股數量也降至七檔。其中,有三檔漲幅皆達到兩成,分別是達輝光電、山太士及錢櫃。 達輝光電作為低價光電股,近期因類股消息頻傳而股價帶動上漲。該公司3月營收月增16%,年增47%,基本面也給予股價支持。19日,達輝光電漲幅高達21%,累計一周均價漲23%,成為興櫃股中的佼佼者。從2月4.75元的低點算起,周五時股價已攀升至8.86元,波段漲幅近九成。 山太士則是連拉四根紅K,成功突破2、3月盤整平台,創下2009年來近十年新高。山太士3月營收月增75%,年增94%,業績成長同樣是股價上漲的關鍵因素。 錢櫃方面,除了併購好樂迪,近日也公告擬與裕銘投資、瑞光投資、宏圖投資、峻業投資進行簡易合併。消息傳出後,錢櫃股價震盪走高,上周再創192.99元的掛牌新高。 另外,真好玩一周均價漲18%,排名第四。真好玩在開法說會時釋出全年將推出22款遊戲,預計營收將逐季上升。 長聖國際生技則在19日大漲23%,推升單周均價漲幅也達到18%。長聖搶攻細胞治療商機,今年規劃於中科園區擴廠,預計下半年完工。短期內,浩鼎、藥華藥、生華科等新藥廠利多頻傳,也對交投氣氛形成提振。 前源從事光收發模組製造,持續受光通訊族群帶動。鋰電池概念股的新盛力,上周多空激戰,17日先大漲,隔天回測近5日線,19日再攻,累積均價漲10%。 其他如台睿、拍檔、華立捷等,以7%至8%的漲幅進入前十名。
達輝和山太士都是低價光電股,近期類股消息頻傳,股價出現帶動。就達輝而言,3月營收月增16%,年增47%,基本面也帶來助攻。
達輝19日漲幅高達21%,累計一周均價漲23%,稱冠所有興櫃股。若從2月4.75元低點起算,周五抵8.86元,波段大漲近九成。
山太士連拉四根紅K,一舉突破2、3月盤整平台,創2009年來近十年高。山太士3月營收月增75%,年增94%,同樣有業績題材。
錢櫃除了併購好樂迪,日前公告擬與旗下裕銘投資、瑞光投資、宏圖投資、峻業投資進行簡易合併。自消息傳出以來,錢櫃就震盪走高,上周再攻192.99元,創掛牌新高。
真好玩一周均價漲18%,排行第四。上周真好玩開法說會,釋出全年將推22款遊戲,營收步步高,包括第1季營收創高後,第2季還會更好。
第五的長聖19日大漲23%,推升單周均價漲幅也達到18%。長聖搶攻細胞治療商機,今年規劃於中科園區擴廠,預計下半年完工;短期浩鼎、藥華藥、生華科等新藥廠利多頻傳,也提振交投氣氛。
前源從事光收發模組製造,持續受光通訊族群帶動。鋰電池概念股的新盛力,上周多空激戰,17日先大漲,隔天回測近5日線,19日再攻,累積均價漲10%。
其他還有台睿、拍檔、華立捷等,以7%至8%漲幅進榜前十。
金豬年來臨,台灣生技產業可是熱鬧非凡!隨著「特管法」和即將公布的「再生醫療法案」帶來的利多,這一波生技產業的發展勢頭看起來不可小覷。特別是衛福部近期啟動的審查機制,讓大家對特管法治療首案充滿期待。其中,基亞和訊聯等公司的合作醫院已經向主管機關遞件,讓人們眼睛為之一亮。 特管法正式上路,再生醫療法案也在立法院審議中,許多台灣生技公司紛紛投入技術和藥品開發,包括基亞、高端疫苗、訊聯、三顧、尖端醫、醣聯、鑫品、翔宇、長聖、浩鼎等,再生醫療法案的相關公司則有基亞、晟德、翔宇、高端等。這些公司在產業法規的加持下,都為豬年生技產業點燃了火苗。 在細胞治療的推動上,基亞、訊聯、長聖等公司都有著不錯的進展。他們陸續與醫院合作,申請特管法執行自體細胞治療。尖端醫和高端更規劃打造細胞生產中心,成為產業界關注的焦點。 基亞與義大醫療體系攜手進行抗癌細胞治療,訊聯宣布與三軍總醫院結盟治療「困難傷口癒合」,這些都已經向衛福部申請。三顧則結合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的杜式刀法,希望用日本細胞層片修復膝蓋軟骨缺損,目前也在規劃申請中。 根據特管法,自體細胞治療須有GTP實驗室進行細胞培養,治療申請案經衛福部核准後,就能執行。但細胞產能和成本是最大的關鍵。未來細胞治療首案正式獲准執行後,將陸續有多案齊發。業界認為,在患者需求極大的情況下,細胞產能將備受考驗。因此,尖端醫與花蓮慈濟合作在東部打造細胞治療中心,高端疫苗則在新竹生醫園區自行打造「細胞治療生產暨處理中心」。 接下來,我們要關注的是,特管法之後,衛福部去年完成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已經經過行政院會拍板通過,並送立法院審議。如果一切順利,今年可望三讀通過。規劃切入「異體」細胞製劑的公司將可望在題材上率先受惠。
特管法上路,而再生醫療法案也正在立法院審議中,國內多家生技公司均依法規投入有關技術、藥品開發,前者有基亞、高端疫苗、訊聯、三顧、尖端醫、醣聯、鑫品、翔宇、長聖、浩鼎等,後者則包括基亞、晟德、翔宇、高端等,在產業法規的基礎上,均受到加持,為豬年生技產業點火。
另外,近期許多公司在細胞治療進度推動上,也頗有進度,包括基亞、訊聯、長聖,還有尖端醫、高端等,都陸續與醫院合作,由醫院向衛福部申請特管法執行自體細胞治療,尖端醫與高端都規劃打造細胞生產中心,成為產業界關注熱點。
申請進度方面,基亞近期攜手義大醫療體系進行抗癌細胞治療,另外,訊聯也宣布結盟三軍總醫院,治療「困難傷口癒合」,均已陸續向衛福部申請。另外,三顧結合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的杜式刀法,希望用日本細胞層片,修復膝蓋軟骨缺損,目前也規劃申請中。
根據特管法,自體細胞治療須有GTP實驗室進行細胞培養,其治療申請案經衛福部核准後,就能執行,但細胞產能與成本是最大關鍵。
未來細胞治療首案正式獲准執行後,將陸續有多案齊發,業界認為,在患者需求極大的情況下,屆時「細胞產能」將備受考驗,因此,尖端醫與花蓮慈濟合作,在東部打造細胞治療中心,而高端疫苗則在新竹生醫園區自行打造「細胞治療生產暨處理中心」。
值得下一步關注的是,繼特管法後,衛福部去年已完成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經行政院會拍板通過,已送立法院審議,若一切順利,今年可望三讀通過,其中,規劃切入「異體」細胞製劑的公司則可望在題材上率先受惠。
長聖國際生技,這家位於中科園區的企業,最近可是大喜事一籮筐!大家知道嗎?他們在中科三廠的第三廠已經完成點交啦!黃總經理說,這個廠區超過300坪大,預計今年下半年就能完工,接著就會進行測試運行和查廠,未來將能夠提供足夠的製劑給那些需要的病人哦!
而且,你們知道嗎?衛福部剛公布的「特管辦法」啊,那個名單就要出爐了,長聖國際生技也將正式跟醫療機構合作,提供細胞製劑,這對公司來說可是個大好機會,營收有望挹注上昇呢!黃總經理還透露,今年他們要力拚虧轉盈,並且年底就要送件申請轉上櫃啦!
長聖國際生技現在有兩個細胞產能製所,一個在中科,另一個租用中醫大GTP實驗室。為了能夠滿足病人對製劑的需求,他們積極擴充產能,還在中科規劃了第三廠呢!
特管辦法原來是針對「實體癌第四期」病人,後來經過討論,又新增了「第一期到第三期實體癌經標準治療無效」和「血液惡性腫瘤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病人,估計有10萬名病人可以受惠呢!黃總經理強調,長聖國際生技在細胞治療的研發和製備領域,已經完成了布局。
而且,長聖國際生技的樹突細胞疫苗(ADCV)還通過了美國FDA的孤兒藥資格申請,今年還要申請台灣食藥署的二期臨床試驗呢!看來,長聖國際生技未來可期啊!
長聖國際生技積極布局,擴增細胞製劑產能,預計在2019年下半年完成新廠建置,以應對龐大的細胞治療市場商機。該公司規劃於中科園區設置第三個廠房,佔地面積超過300坪,目前已完成點交並進入規劃階段。長聖國際生技總經理黃文良表示,隨著衛福部推動「特管辦法」,細胞治療市場將迎來新機遇,預計將有10萬名病患受益。長聖國際生技不僅擁有GTP規格的細胞製劑廠,還在免疫細胞療法和幹細胞新藥方面進行研發,並計劃於2019年進行臨床試驗。
技轉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已具備GTP規格的細胞製劑廠-長 聖國際生技,中科1廠擁有依循PIC/GMP規格完整細胞製劑廠;2廠則 租用中醫大GTP實驗室。
長聖國際生技總經理黃文良表示,衛福部推動「特定醫療技術檢查 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2018年9月6日公 布開放6項細胞治療項目,吸引多家大型醫學機構向衛福部提出申請 ,預計1月底或2月初、公布首波通過申請名單,讓需要的病患開始接 受細胞治療。
據悉,特管辦法原是針對免疫細胞治療的部分,僅開放「實體癌第 四期」的病人,但經多方考量與討論後,新增「第一期到第三期實體 癌經標準治療無效」以及「血液惡性腫瘤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病人, 預期新的適用條件開放後,約有10萬名病患可因此受惠。
黃文良強調,大型醫學機構即使取得衛福部的申請治療許可,也需 要有符合GTP(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規定的細胞製備廠,且 通過衛福部查廠。而長聖在細胞治療的研發和製備領域,布局完整。
黃文良指出,在免疫細胞療法方面,長聖的樹突細胞疫苗(ADCV) 已通過美國FDA的孤兒藥資格申請,2019年要申請台灣食藥署2期臨床 試驗。透過獨特的製備技術,在體外純化自體癌細胞抗原、並刺激患 者體內取出的樹突細胞,輸回患者體內,使其產生針對癌細胞抗原的 免疫反應。
另外,長聖幹細胞新藥(UMSC)運用於心肌梗塞方面,2018年通過 美國FDA和台灣食藥署的新藥(IND)申請,2019年將進行第1期的臨 床試驗。
值得注意的是,衛福部公布「特管辦法」之後,首波通過申請的名單近期可望出爐,長聖也將正式與醫療機構合作提供細胞製劑,開始挹注營收;據長聖規劃,今年將力拚虧轉盈,並於年底送件申請轉上櫃。
目前,長聖已有兩個細胞產能製所,其中一廠位於中科,為依循PIC╱GMP規格的完整細胞製劑廠,二廠租用中醫大GTP實驗室。為了能供應足夠製劑給需要的病人,長聖積極擴充產能,並在中科規劃設置第三廠。
據了解,特管辦法原針對免疫細胞治療部分,僅開放「實體癌第四期」的病人,是經過多方考量與討論後,新增「第一期到第三期實體癌經標準治療無效」、以及「血液惡性腫瘤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病人,預估約有10萬名病人可以受惠。
黃文良強調,長聖技轉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細胞治療的研發與製備領域,已經完成布局。
在免疫細胞療法方面,長聖的樹突細胞疫苗(ADCV)已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孤兒藥資格的申請,今年也要申請台灣食藥署(TFDA)二期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