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晶科技(上)公司新聞
國內最大太陽能電池模組廠頂晶科技(3562)將在今(17)日以
68元上櫃,是國內第一家掛牌的太陽能模組廠,頂晶在新產能開
出後,營收可望從5月一路創新高到年底;法人預估,頂晶今年每
股純益可達到5.48元,明年產能突破100MW。
目前國內的太陽能模組廠中有三家是由發光二極體(LED)轉投
資,頂晶是第一家將掛牌上櫃的太陽模組廠,頂晶和鼎元董事長
傅佩文表示,頂晶已取得14項TUV認證,這個產業門檻將讓頂晶
擁有競爭利基。且頂晶看好美國巿場發展潛力,已從去年開始布
局,預計最快今年底可取得美國UL認證,對開拓美、加市場也有
相當大的助益。
頂晶成立於95年8月,資本額2.5億元,鼎元是最大股東,持有股
權66.12%。針對外界認為太陽能模組的進入門檻較低,傅佩文表
示,要取得第一張TUV認證至少要一年以上的時間,這就是進入
產業的門檻,且由於各國的規格不同,目前頂晶已取得14項TUV
認証,就是最大的競爭實力。
頂晶主要產品是165W至220W單(多)晶太陽能電池模組以及客
製化產品,目前年產能約40MW;傅佩文表示,預估底產能擴充
至80MW,由於新廠可容納八條生產線因此明年再計劃擴充40MW
產能,屆時年產就可以超過100MW。
頂晶去年董事會通過透過轉投資方式切入長晶領域,未來將可透
過掌握矽晶圓材料優勢,降低太陽能電池採購成本,達到垂直整
合效益。在料源方面,頂晶太陽能電池供應商主要為茂迪、茂矽
、旺能等國內大廠。
頂晶去年營收11.24億元,較95年成長7.6倍,稅後純益0.28億元,
每股純益1.22元,一銀證券預估,其今年年產出為33.7MW,營收
預估為45.29億元,年成長達2.63倍,預估稅後純益1.51億元,年成
長率達434%,若以2.76億元的股本計算,每股純益5.48元。今年第
一季營收為6.58億元,稅後純益0.16億元,每股純益0.64元。
68元上櫃,是國內第一家掛牌的太陽能模組廠,頂晶在新產能開
出後,營收可望從5月一路創新高到年底;法人預估,頂晶今年每
股純益可達到5.48元,明年產能突破100MW。
目前國內的太陽能模組廠中有三家是由發光二極體(LED)轉投
資,頂晶是第一家將掛牌上櫃的太陽模組廠,頂晶和鼎元董事長
傅佩文表示,頂晶已取得14項TUV認證,這個產業門檻將讓頂晶
擁有競爭利基。且頂晶看好美國巿場發展潛力,已從去年開始布
局,預計最快今年底可取得美國UL認證,對開拓美、加市場也有
相當大的助益。
頂晶成立於95年8月,資本額2.5億元,鼎元是最大股東,持有股
權66.12%。針對外界認為太陽能模組的進入門檻較低,傅佩文表
示,要取得第一張TUV認證至少要一年以上的時間,這就是進入
產業的門檻,且由於各國的規格不同,目前頂晶已取得14項TUV
認証,就是最大的競爭實力。
頂晶主要產品是165W至220W單(多)晶太陽能電池模組以及客
製化產品,目前年產能約40MW;傅佩文表示,預估底產能擴充
至80MW,由於新廠可容納八條生產線因此明年再計劃擴充40MW
產能,屆時年產就可以超過100MW。
頂晶去年董事會通過透過轉投資方式切入長晶領域,未來將可透
過掌握矽晶圓材料優勢,降低太陽能電池採購成本,達到垂直整
合效益。在料源方面,頂晶太陽能電池供應商主要為茂迪、茂矽
、旺能等國內大廠。
頂晶去年營收11.24億元,較95年成長7.6倍,稅後純益0.28億元,
每股純益1.22元,一銀證券預估,其今年年產出為33.7MW,營收
預估為45.29億元,年成長達2.63倍,預估稅後純益1.51億元,年成
長率達434%,若以2.76億元的股本計算,每股純益5.48元。今年第
一季營收為6.58億元,稅後純益0.16億元,每股純益0.64元。
國內最大太陽能電池模組廠頂晶科技(3562)將在今(17)日以
68元掛牌上櫃,母公司鼎元(2426)成為最大贏家,鼎元持有
66.12%的頂晶股權,潛在收益逾18億元,每股貢獻6.35元。
鼎元和頂晶5月營收雙雙創下單月歷史新高,預估6月有機會再締
新猶,由於鼎元持有頂晶大量股權,預估今年每股獲利至少可達
到2元。
鼎元持有頂晶1.65萬張,每股平均成本18元,為配合頂晶上櫃承
銷,鼎元將提撥330張,因此會有1,650萬元承銷利益在6月認列,
而如果以昨天頂晶興櫃價格約131.5元估算,鼎元持有頂晶潛在利
益逾18億元,對每股純益貢獻6.35元。
除了業外表現亮眼,鼎元今年在感測元件業務方面也呈現大幅成
長,去年感測元件占營收比重約18%,今年比重可提高到25%至
30%,且由於感測元件的毛利率比LED高,毛利率約在35%至40%
,帶動鼎元第二季的毛利率上揚。
鼎元第一季本業獲利約8,600萬元,第二季在毛利率提升下,有機
會倍增到1.5億元。鼎元第一季因有3,000萬元匯兌損失和6,000餘
萬元的金融評價跌價損失,使第一季稅後純益只有239萬元,每股
稅前盈餘0.01元,不過第二季在本業加持與匯兌、金融評價有機
會沖回下,再加上頂晶的釋股利益,因此第二季的獲利可望出現
大躍進。
68元掛牌上櫃,母公司鼎元(2426)成為最大贏家,鼎元持有
66.12%的頂晶股權,潛在收益逾18億元,每股貢獻6.35元。
鼎元和頂晶5月營收雙雙創下單月歷史新高,預估6月有機會再締
新猶,由於鼎元持有頂晶大量股權,預估今年每股獲利至少可達
到2元。
鼎元持有頂晶1.65萬張,每股平均成本18元,為配合頂晶上櫃承
銷,鼎元將提撥330張,因此會有1,650萬元承銷利益在6月認列,
而如果以昨天頂晶興櫃價格約131.5元估算,鼎元持有頂晶潛在利
益逾18億元,對每股純益貢獻6.35元。
除了業外表現亮眼,鼎元今年在感測元件業務方面也呈現大幅成
長,去年感測元件占營收比重約18%,今年比重可提高到25%至
30%,且由於感測元件的毛利率比LED高,毛利率約在35%至40%
,帶動鼎元第二季的毛利率上揚。
鼎元第一季本業獲利約8,600萬元,第二季在毛利率提升下,有機
會倍增到1.5億元。鼎元第一季因有3,000萬元匯兌損失和6,000餘
萬元的金融評價跌價損失,使第一季稅後純益只有239萬元,每股
稅前盈餘0.01元,不過第二季在本業加持與匯兌、金融評價有機
會沖回下,再加上頂晶的釋股利益,因此第二季的獲利可望出現
大躍進。
太陽能下游模組廠5月營收月成長率更勝過上游業者。頂晶科
(3562)單月營收首度攻上3億元,月增率近三成;科風(3043)
太陽能模組接單暢旺,相關業務營收月增率達2.6倍。
台灣太陽能業著過去較著重電池與長晶等中、上游領域,在下游
模組及系統著墨並不深。如今電池與長晶廠營收成長力道放緩,
下游業者則順勢接棒,營收有逐漸放大趨勢,展現比電池廠與長
晶廠更強的成長力道,透露台灣太陽能業已逐步走向「均衡發展
」,有助台灣太陽能產業鏈更完備。
頂晶科結算5月營收3.03億元,較4月增加29.4%,年增率高達5.54
倍;前五月營收11.9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9.8倍。頂晶昨天興櫃
交易參考價上漲3.3元,收138元,是目前興櫃市場中太陽能族群的
「股后」,僅次於旺能(3599)的165.26元。
頂晶目前年產能為40MW(百萬瓦),已取得14項TUV認證,將在
17日以每股68元掛牌上櫃,成為國內第一家掛牌的太陽能模組廠
。頂晶指出,該公司出貨主要以歐洲為最大宗,比重達95%,由於
市場需求暢旺,現正擴建二廠中,預計年底將產能倍增至80MW
,有助帶動基本面持續向上。
科風5月太陽能模組營收同步創下歷史新高,由4月的3,500萬元左
右增至1.27億元,月增率2.6倍。若加計原有不斷電系統(UPS)
產品業務,5月營收達4.01億元,月增率8%,年增率49.2%,其中
太陽能業務比重已約占三成,已有逐步追上不斷電系統產品的趨
勢。
(3562)單月營收首度攻上3億元,月增率近三成;科風(3043)
太陽能模組接單暢旺,相關業務營收月增率達2.6倍。
台灣太陽能業著過去較著重電池與長晶等中、上游領域,在下游
模組及系統著墨並不深。如今電池與長晶廠營收成長力道放緩,
下游業者則順勢接棒,營收有逐漸放大趨勢,展現比電池廠與長
晶廠更強的成長力道,透露台灣太陽能業已逐步走向「均衡發展
」,有助台灣太陽能產業鏈更完備。
頂晶科結算5月營收3.03億元,較4月增加29.4%,年增率高達5.54
倍;前五月營收11.9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9.8倍。頂晶昨天興櫃
交易參考價上漲3.3元,收138元,是目前興櫃市場中太陽能族群的
「股后」,僅次於旺能(3599)的165.26元。
頂晶目前年產能為40MW(百萬瓦),已取得14項TUV認證,將在
17日以每股68元掛牌上櫃,成為國內第一家掛牌的太陽能模組廠
。頂晶指出,該公司出貨主要以歐洲為最大宗,比重達95%,由於
市場需求暢旺,現正擴建二廠中,預計年底將產能倍增至80MW
,有助帶動基本面持續向上。
科風5月太陽能模組營收同步創下歷史新高,由4月的3,500萬元左
右增至1.27億元,月增率2.6倍。若加計原有不斷電系統(UPS)
產品業務,5月營收達4.01億元,月增率8%,年增率49.2%,其中
太陽能業務比重已約占三成,已有逐步追上不斷電系統產品的趨
勢。
國內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廠—頂晶科技(3562)17日以68元掛牌
上櫃,成為國內第一家掛牌的太陽能模組廠,頂晶科技和鼎元光
電(2426)董事長傅佩文表示,頂晶是國內最早取得TUV認證的
太陽能模組業者,並已取得14項TUV認證,這個產業門檻將讓頂
晶具有競爭利基。
頂晶新股申購期到今(9)日為止,以上周五興櫃的收盤價133元
計算,抽中1張新股可以立即賺6.5萬元的價差。
一銀證券預估頂晶今年的營收為45.2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可達
5.48元,且在明年仍能維持高成長,預估明年每股稅後純益11.95
元,一銀證券將頂晶合理本益比設定為15倍,目標價為178元。
頂晶成立於95年8月,資本額為2.5億元,原是從大股東鼎元的事
業部獨立出來,因此鼎元是最大的股東,持有股權66.12%,頂晶
的營運團隊,主要來自於鼎元及興達等,其中興達為太陽能及
LED系統產品通路業者,有利頂晶產品業務的推廣。
目前LED產業跨入太陽能模組的包括立碁電子轉投資立碁光能,
李洲科技轉投資奈米龍,而頂晶卻是第一家將掛牌上櫃的太陽模
組廠,且也是為國內最早取得歐洲太陽能模組TUV認證者,此止
頂晶科看好美國巿場發展潛力,已從2007 年已開始著手布局,最
快今年底可取得美國UL認證。
上櫃,成為國內第一家掛牌的太陽能模組廠,頂晶科技和鼎元光
電(2426)董事長傅佩文表示,頂晶是國內最早取得TUV認證的
太陽能模組業者,並已取得14項TUV認證,這個產業門檻將讓頂
晶具有競爭利基。
頂晶新股申購期到今(9)日為止,以上周五興櫃的收盤價133元
計算,抽中1張新股可以立即賺6.5萬元的價差。
一銀證券預估頂晶今年的營收為45.2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可達
5.48元,且在明年仍能維持高成長,預估明年每股稅後純益11.95
元,一銀證券將頂晶合理本益比設定為15倍,目標價為178元。
頂晶成立於95年8月,資本額為2.5億元,原是從大股東鼎元的事
業部獨立出來,因此鼎元是最大的股東,持有股權66.12%,頂晶
的營運團隊,主要來自於鼎元及興達等,其中興達為太陽能及
LED系統產品通路業者,有利頂晶產品業務的推廣。
目前LED產業跨入太陽能模組的包括立碁電子轉投資立碁光能,
李洲科技轉投資奈米龍,而頂晶卻是第一家將掛牌上櫃的太陽模
組廠,且也是為國內最早取得歐洲太陽能模組TUV認證者,此止
頂晶科看好美國巿場發展潛力,已從2007 年已開始著手布局,最
快今年底可取得美國UL認證。
國內太陽能族群陣容日益堅強,LED廠鼎元旗下的頂晶科(3562
)即將成為第一家掛牌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廠」。對於鼎元來說
,5年前接下合作伙伴丟下的「燙手山芋」,並未料到會成為今日
的「金雞母」,董事長傅佩文表示,「度過難關就會更強壯」,
「未來業績只有成長的空間,沒有下滑的空間。」
在「五窮六絕」的電子淡季,太陽能是少數所有成員都能創下單
月營收新高的族群。不讓茂迪、益通和昱晶等廠商專美於前,頂
晶科5月份營收突破3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而該公司承銷價68元
,以昨日興櫃均價124元來看,若投資人今日參加抽籤且中籤,每
張就可獲利5.6萬元。
從國內太陽能模組產業來觀察,頂晶科規模已竄升龍頭,該公司
對於產品品質也相當自豪。傅佩文說,鼎元最早切入太陽能模組
,主要是與策略伙伴合作,但後來伙伴自行轉戰大陸市場,留下
爛攤子就由該公司接手。
因此,儘管鼎元在去年才把此一部份業務以簡易分割方式,獨立
成立頂晶科,但不少員工都擁有5年經驗,也成為該公司的最大
資產。
不過,相較於太陽能最上游多晶矽廠擁有高達50%的毛利率,或
是矽晶圓廠的25至35%,甚至是電池廠的15至20%,頂晶今年第
一季毛利率5.4%,根本無法相比。對此,傅佩文坦承,模組廠的
營運類似收代工費,比的是管理績效,因此,毛利率最高也只在
7至8%水準,「若有說超過10%的一定是騙人」。但是他也強調
,模組廠並不會受到多晶矽漲價或跌價的影響,也沒有庫存的問
題,營運的型態並不相同。
頂晶科為國內最早取得TUV認證的太陽能模組業者,現已取得14
項TUV認證,對於進入歐洲巿場是必備條件;另外,頂晶看好美
國巿場潛力,去年也開始布局,預計最快今年底可取得UL認證。
頂晶科的產品為165W至220W的單(多)晶太陽能電池模組,目
前的年產能約40MW,到年底將擴至80MW,明年度持續擴充
40MW,屆時可達120MW水準。法人預估,該公司今年營收有機
會挑戰45億元、年增率達4倍,稅後純益約1.5億元,成長率更達
5.3倍,以掛牌後股本2.76億元計算,EPS為5.48元。
)即將成為第一家掛牌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廠」。對於鼎元來說
,5年前接下合作伙伴丟下的「燙手山芋」,並未料到會成為今日
的「金雞母」,董事長傅佩文表示,「度過難關就會更強壯」,
「未來業績只有成長的空間,沒有下滑的空間。」
在「五窮六絕」的電子淡季,太陽能是少數所有成員都能創下單
月營收新高的族群。不讓茂迪、益通和昱晶等廠商專美於前,頂
晶科5月份營收突破3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而該公司承銷價68元
,以昨日興櫃均價124元來看,若投資人今日參加抽籤且中籤,每
張就可獲利5.6萬元。
從國內太陽能模組產業來觀察,頂晶科規模已竄升龍頭,該公司
對於產品品質也相當自豪。傅佩文說,鼎元最早切入太陽能模組
,主要是與策略伙伴合作,但後來伙伴自行轉戰大陸市場,留下
爛攤子就由該公司接手。
因此,儘管鼎元在去年才把此一部份業務以簡易分割方式,獨立
成立頂晶科,但不少員工都擁有5年經驗,也成為該公司的最大
資產。
不過,相較於太陽能最上游多晶矽廠擁有高達50%的毛利率,或
是矽晶圓廠的25至35%,甚至是電池廠的15至20%,頂晶今年第
一季毛利率5.4%,根本無法相比。對此,傅佩文坦承,模組廠的
營運類似收代工費,比的是管理績效,因此,毛利率最高也只在
7至8%水準,「若有說超過10%的一定是騙人」。但是他也強調
,模組廠並不會受到多晶矽漲價或跌價的影響,也沒有庫存的問
題,營運的型態並不相同。
頂晶科為國內最早取得TUV認證的太陽能模組業者,現已取得14
項TUV認證,對於進入歐洲巿場是必備條件;另外,頂晶看好美
國巿場潛力,去年也開始布局,預計最快今年底可取得UL認證。
頂晶科的產品為165W至220W的單(多)晶太陽能電池模組,目
前的年產能約40MW,到年底將擴至80MW,明年度持續擴充
40MW,屆時可達120MW水準。法人預估,該公司今年營收有機
會挑戰45億元、年增率達4倍,稅後純益約1.5億元,成長率更達
5.3倍,以掛牌後股本2.76億元計算,EPS為5.48元。
左擁LED、右抱太陽能,鼎元光電(2426)和轉投資的頂晶科技
(3562),5月營收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頂晶將在6月17日以每股
68元掛牌上櫃,鼎元6月將可認列1,650萬元的釋股利益,第二季
的獲利呈現數倍成長,由於鼎元持有1.65萬張的頂晶,潛在收益
逾16 億元,約當鼎元三年的獲利,每股獲利貢獻達5.81元。
頂晶昨天舉行股東常會,通過配發0.5元的現金股利,頂晶將在6
月5日舉行上櫃前法說,目前頂晶的太陽能模組產能有40MW,鼎
元兼頂晶董事長傅佩文表示,頂晶目前有四條生產線,頂晶在香
山再設立二廠,預計年底前可達到80MW,產能擴充一倍。
頂晶昨天的股東常會通過去年財報,去年頂晶營收為11.27億元,
稅後純益2,832.8萬元,每股稅後純益為1.22元,根據負責承銷頂
晶上櫃的一銀証券旗下投顧公司預估,頂晶今年的營收預估為45
億元,稅後純益為1.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5.48元。頂晶第一季
的稅後純益為1,612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64元,從第二季起的營
運呈現大躍進。
目前鼎元持有頂晶約66%的股權,持股高達1.65萬張,每股的平均
成本只有18元,為配合頂晶的上櫃承銷,鼎元將會提撥330張,因
此會有1,650萬元的承銷利益在6月份認列,以昨天頂晶的興櫃價
格約120元估算,鼎元持有頂晶的潛在利益逾16億元,對每股稅後
純益貢獻達5.81元。
鼎元光電處長邱美玲表示,鼎元5月在發光元件和感測元件出貨大
增,使得鼎元的5月營收為3.1億元,頂晶的5月營收約為3億元,
合併集團的營收為6.1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鼎元的感測元件去年佔營收比重約18%,今年因為為特定的客戶
設計,比重可以提高到25%至30%,且由於感測元件的毛利率比
LED高,毛利率約在35%至40%,帶動鼎元第二季的毛利率上揚。
鼎元第一季本業的獲利約8,600萬元,但因有3,000萬元的匯兌損
失,和6,000餘萬元的金融評價跌價損失,使得第一季的稅後純益
只有239萬元,每股稅前盈餘0.01元,不過第二季在毛利率提升下
,第二季的本業就有機會近乎倍增到1.5億元。
(3562),5月營收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頂晶將在6月17日以每股
68元掛牌上櫃,鼎元6月將可認列1,650萬元的釋股利益,第二季
的獲利呈現數倍成長,由於鼎元持有1.65萬張的頂晶,潛在收益
逾16 億元,約當鼎元三年的獲利,每股獲利貢獻達5.81元。
頂晶昨天舉行股東常會,通過配發0.5元的現金股利,頂晶將在6
月5日舉行上櫃前法說,目前頂晶的太陽能模組產能有40MW,鼎
元兼頂晶董事長傅佩文表示,頂晶目前有四條生產線,頂晶在香
山再設立二廠,預計年底前可達到80MW,產能擴充一倍。
頂晶昨天的股東常會通過去年財報,去年頂晶營收為11.27億元,
稅後純益2,832.8萬元,每股稅後純益為1.22元,根據負責承銷頂
晶上櫃的一銀証券旗下投顧公司預估,頂晶今年的營收預估為45
億元,稅後純益為1.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5.48元。頂晶第一季
的稅後純益為1,612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64元,從第二季起的營
運呈現大躍進。
目前鼎元持有頂晶約66%的股權,持股高達1.65萬張,每股的平均
成本只有18元,為配合頂晶的上櫃承銷,鼎元將會提撥330張,因
此會有1,650萬元的承銷利益在6月份認列,以昨天頂晶的興櫃價
格約120元估算,鼎元持有頂晶的潛在利益逾16億元,對每股稅後
純益貢獻達5.81元。
鼎元光電處長邱美玲表示,鼎元5月在發光元件和感測元件出貨大
增,使得鼎元的5月營收為3.1億元,頂晶的5月營收約為3億元,
合併集團的營收為6.1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鼎元的感測元件去年佔營收比重約18%,今年因為為特定的客戶
設計,比重可以提高到25%至30%,且由於感測元件的毛利率比
LED高,毛利率約在35%至40%,帶動鼎元第二季的毛利率上揚。
鼎元第一季本業的獲利約8,600萬元,但因有3,000萬元的匯兌損
失,和6,000餘萬元的金融評價跌價損失,使得第一季的稅後純益
只有239萬元,每股稅前盈餘0.01元,不過第二季在毛利率提升下
,第二季的本業就有機會近乎倍增到1.5億元。
LED廠鼎元光電(2426)旗下太陽能事業部以簡易分割方式成立
頂晶(3562)後,預定於本月底掛牌上櫃,近期將進行公開承銷
,每股申購價暫訂68元。至於頂晶股目前的興櫃均價,則高達
124.6元水準,等於中籤戶幾乎可現賺一倍,而鼎元持有頂晶約
66%股權,每股成本僅18元,潛在收益可觀。
有別於目前太陽能族群的產品多集中在矽晶圓和電池兩個領域,
頂晶是唯一專攻模組的廠商。從太陽能產業的毛利率表現來看,
仍呈現「上肥下瘦」格局,最上游的多晶矽突破50%大關,中上
游的矽晶圓則在25到35%附近,中下游的電池約16到18%,至於
模組廠則是個位數。
以頂晶第一季財報來看,營收6.58億元,毛利率5.41%,稅後純
益1,612萬元,EPS0.64元。儘管獲利表現與現有太陽能族群相較
仍有一段不小落差,但並不影響該股在興櫃的表現,以上周五均
價124.6元來看,與合晶的140元、中美晶的166.5元相距並不遠,
顯示在市場上仍有其吸引力。
鼎元目前持有頂晶約66%股權、高達1.65萬張,每股平均成本只
有18元,對於鼎元來說,頂晶堪稱金雞母。
頂晶(3562)後,預定於本月底掛牌上櫃,近期將進行公開承銷
,每股申購價暫訂68元。至於頂晶股目前的興櫃均價,則高達
124.6元水準,等於中籤戶幾乎可現賺一倍,而鼎元持有頂晶約
66%股權,每股成本僅18元,潛在收益可觀。
有別於目前太陽能族群的產品多集中在矽晶圓和電池兩個領域,
頂晶是唯一專攻模組的廠商。從太陽能產業的毛利率表現來看,
仍呈現「上肥下瘦」格局,最上游的多晶矽突破50%大關,中上
游的矽晶圓則在25到35%附近,中下游的電池約16到18%,至於
模組廠則是個位數。
以頂晶第一季財報來看,營收6.58億元,毛利率5.41%,稅後純
益1,612萬元,EPS0.64元。儘管獲利表現與現有太陽能族群相較
仍有一段不小落差,但並不影響該股在興櫃的表現,以上周五均
價124.6元來看,與合晶的140元、中美晶的166.5元相距並不遠,
顯示在市場上仍有其吸引力。
鼎元目前持有頂晶約66%股權、高達1.65萬張,每股平均成本只
有18元,對於鼎元來說,頂晶堪稱金雞母。
億光轉投資晶電、昱晶,潛在收益38億元;鼎元持有頂晶,每股
可挹注6.5元;宏齊、東貝等也豐收。
環保節能成為主流趨勢產業,LED廠投資LED和太陽能產業大賺,
億光電子(2393)轉投資的晶電和昱晶潛在收益達38億元,對每
股貢獻高達10.8元;鼎元(2426)和宏齊(6168)轉投資的頂晶
和艾笛森即將在今年掛牌上市,潛在收益高達18億元和4億元,相
當鼎元三年獲利;東貝(2499)轉投資韓國LED封裝廠Lumens的
潛在收益達6億元,並轉投資上游的璨圓、全新和聯勝,對紅、藍
、綠光LED布局最完整。
LED廠專注在本業相關的產業,業外轉投資通常是與LED和太陽能
相關的產業,如今在油、電價一路高漲下,LED和太陽能正夯,
LED廠本業和業外都賺。
億光董事長葉寅夫是太陽能廠昱晶的創始股東,億光也在初期投
資約5%,近期昱晶股價呈現飆漲,由於億光長期投資持有昱晶
2,500張,每股成本只有25元,近期在昱晶除權後成本下降到23元
,持有的張數也達3,169張,如果以昱晶昨天收盤價290元估算,
億光投資不到二年,潛在的獲利高達8.46億元,太陽能的威力實
在驚人。
鼎元將太陽能事業部切割,成立頂晶,頂晶6月掛牌上櫃,鼎元財
務處處長邱美玲表示,持有頂晶約66%的股權,持股高達1.65萬張
,每股的平均成本只有18元,以昨天頂晶的興櫃價格約130元估算
,鼎元持有頂晶的潛在利益逾18億元,對每股稅後純益貢獻達
6.53元,這個數字鼎元要賺三年。
頂晶貢獻頂元的不只是持股利益,還包括集團營收,從5月起頂晶
的營收達到3億元以上,鼎元可以按照持股比率認列,加上鼎元的
營收也有3億元,鼎元的5月合併營收將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LED產在LED相關產業的投資也交出傲人的成績,最值得津津樂道
的則是億光轉投資晶電,晶電目前成為國內磊晶廠的一哥,億光
是最大的受益者,目前億光和轉投資公司所持有的晶電逾4.5萬張
,潛在收益近30億元。
東貝不但轉投資生產藍綠光的璨圓,又轉投資紅光LED的聯勝,
以及同時對LED和太陽能左擁右抱的全新光電,以策略聯盟的方
式掌握上游的紅、綠、藍光LED晶粒,同時在海外也透過轉投資
公司投資韓國的LED封裝廠Lumens,據了解,東貝掌控Lumens約
20%的股權,原始投資約500萬美元,現在市值2,500萬美元,潛在
收益逾2,000萬美元。
日前台達電以每股90元認購艾笛森約4%股權,艾笛森即將在10月
掛牌上市,宏齊是艾笛森的最大股東,持股近13%,目前持有艾
笛森有5,058張,每股成本18元,如果以艾笛森昨天收盤104.3元估
算,宏齊的潛在收益也有4.31億元,相當於宏齊一年的獲利。
可挹注6.5元;宏齊、東貝等也豐收。
環保節能成為主流趨勢產業,LED廠投資LED和太陽能產業大賺,
億光電子(2393)轉投資的晶電和昱晶潛在收益達38億元,對每
股貢獻高達10.8元;鼎元(2426)和宏齊(6168)轉投資的頂晶
和艾笛森即將在今年掛牌上市,潛在收益高達18億元和4億元,相
當鼎元三年獲利;東貝(2499)轉投資韓國LED封裝廠Lumens的
潛在收益達6億元,並轉投資上游的璨圓、全新和聯勝,對紅、藍
、綠光LED布局最完整。
LED廠專注在本業相關的產業,業外轉投資通常是與LED和太陽能
相關的產業,如今在油、電價一路高漲下,LED和太陽能正夯,
LED廠本業和業外都賺。
億光董事長葉寅夫是太陽能廠昱晶的創始股東,億光也在初期投
資約5%,近期昱晶股價呈現飆漲,由於億光長期投資持有昱晶
2,500張,每股成本只有25元,近期在昱晶除權後成本下降到23元
,持有的張數也達3,169張,如果以昱晶昨天收盤價290元估算,
億光投資不到二年,潛在的獲利高達8.46億元,太陽能的威力實
在驚人。
鼎元將太陽能事業部切割,成立頂晶,頂晶6月掛牌上櫃,鼎元財
務處處長邱美玲表示,持有頂晶約66%的股權,持股高達1.65萬張
,每股的平均成本只有18元,以昨天頂晶的興櫃價格約130元估算
,鼎元持有頂晶的潛在利益逾18億元,對每股稅後純益貢獻達
6.53元,這個數字鼎元要賺三年。
頂晶貢獻頂元的不只是持股利益,還包括集團營收,從5月起頂晶
的營收達到3億元以上,鼎元可以按照持股比率認列,加上鼎元的
營收也有3億元,鼎元的5月合併營收將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LED產在LED相關產業的投資也交出傲人的成績,最值得津津樂道
的則是億光轉投資晶電,晶電目前成為國內磊晶廠的一哥,億光
是最大的受益者,目前億光和轉投資公司所持有的晶電逾4.5萬張
,潛在收益近30億元。
東貝不但轉投資生產藍綠光的璨圓,又轉投資紅光LED的聯勝,
以及同時對LED和太陽能左擁右抱的全新光電,以策略聯盟的方
式掌握上游的紅、綠、藍光LED晶粒,同時在海外也透過轉投資
公司投資韓國的LED封裝廠Lumens,據了解,東貝掌控Lumens約
20%的股權,原始投資約500萬美元,現在市值2,500萬美元,潛在
收益逾2,000萬美元。
日前台達電以每股90元認購艾笛森約4%股權,艾笛森即將在10月
掛牌上市,宏齊是艾笛森的最大股東,持股近13%,目前持有艾
笛森有5,058張,每股成本18元,如果以艾笛森昨天收盤104.3元估
算,宏齊的潛在收益也有4.31億元,相當於宏齊一年的獲利。
近來台股漲勢強勁,興櫃市場也連帶增溫,上周每日成交金額更
攀升至8億元水準。金鼎證券承銷部協理林世維表示,如果520總
統就任後大盤持續漲勢,帶動新掛牌行情,興櫃市場可望掀起另
一波交易熱潮。
林世維觀察,近期IC設計與觸控面板類股在興櫃市場表現亮眼,
IC設計股王瑞鼎(3592)興櫃均價始終穩居300元水準之上,而觸
控面板族群洋華(3622)、義發(3578)也名列百元個股成員。
觀察興櫃目前有13檔個股交易參考價突破百元關卡,以瑞鼎的
335.83元最高,剛宣布與信錦(1582)合併的樞軸廠富鴻齊
(3612)則以195.7元居次。其他如尚志、旺能、洋華、碩天、頂
晶等,共有12家興櫃公司擠入「百元俱樂部」。
其中,大同轉投資的尚志與瑞鼎去年財報成績亮眼,每股稅後純
益各達41.5元、16.17元,成為去年興櫃每股獲利王。
去年底興櫃市場受到台股大盤重挫,每日成交金額從最高峰的20
億元萎縮至2億元。直到大選題材發酵,激勵台股進入多頭走勢,
興櫃交易也連帶增溫,本周興櫃市場處於盤整時期,昨天成交金
額約6億元。
攀升至8億元水準。金鼎證券承銷部協理林世維表示,如果520總
統就任後大盤持續漲勢,帶動新掛牌行情,興櫃市場可望掀起另
一波交易熱潮。
林世維觀察,近期IC設計與觸控面板類股在興櫃市場表現亮眼,
IC設計股王瑞鼎(3592)興櫃均價始終穩居300元水準之上,而觸
控面板族群洋華(3622)、義發(3578)也名列百元個股成員。
觀察興櫃目前有13檔個股交易參考價突破百元關卡,以瑞鼎的
335.83元最高,剛宣布與信錦(1582)合併的樞軸廠富鴻齊
(3612)則以195.7元居次。其他如尚志、旺能、洋華、碩天、頂
晶等,共有12家興櫃公司擠入「百元俱樂部」。
其中,大同轉投資的尚志與瑞鼎去年財報成績亮眼,每股稅後純
益各達41.5元、16.17元,成為去年興櫃每股獲利王。
去年底興櫃市場受到台股大盤重挫,每日成交金額從最高峰的20
億元萎縮至2億元。直到大選題材發酵,激勵台股進入多頭走勢,
興櫃交易也連帶增溫,本周興櫃市場處於盤整時期,昨天成交金
額約6億元。
OTC特色法說會明(17)日登場,為520即將到來的多頭
行情打先鋒,第一波鎖定太陽能概念股挑大樑。櫃買中心總經理
吳裕群指出,OTC的太陽能產業不論是掛牌家數,或是市值,
至少是上市掛牌規模4倍,因此挑中太陽能產業作第一棒。
繼證交所與元大證聯手出擊,推出超級外資法說會後,櫃買中心
也不落人後,宣布召開史上首場的特色法說會,端出上櫃掛牌中
市值最大、群聚家數最多的三個類股,包括綠色能源、遊戲博弈
、生技醫療產業作為強打,將分別於4月17、24日及5月8
日陸續登場,打頭陣自然是當前最熱的太陽能產業,將粉墨登場
的包括益通、中美晶、合晶、茂迪等。
櫃買中心指出,挑中太陽能產業作為特色法說會的第一砲,原因
在於目前上櫃及興櫃掛牌的太陽能公司分別為4家(益通、中美
晶、合晶、茂迪)及5家(旺能、新日光、昇陽科、太陽光、頂
晶科),規模都較上市的2家(昱晶、綠能)為多。
就市值來看,以三月底作基準,上市2家太陽能公司總市值僅
419.29億元,僅較興櫃公司太陽能公司416.66億元
總市值略高,根本比不上上櫃太陽能產業的總市值
1308.17億元,若將上櫃及興櫃的太陽能總市值合併計算
,總額更高達1724.83億元,超出上市規模的4.1倍。
太陽能產業第1季的營收表現最整齊,合晶、茂迪、中美晶、益
通的第1季營收年成長率依序為19%、48%、54%、
85%,其中已公布去年財報的茂迪、中美晶、益通三家上櫃太
陽能公司中,每股稅後盈餘都在9元以上,茂迪和益通更達到
12.55及14.71元,在上櫃公司中名列前矛,顯示太陽
能產業目前仍處於快速成長期,以其為特色法說會的首選,對於
爭取法人目光,應該相對具吸引力。
行情打先鋒,第一波鎖定太陽能概念股挑大樑。櫃買中心總經理
吳裕群指出,OTC的太陽能產業不論是掛牌家數,或是市值,
至少是上市掛牌規模4倍,因此挑中太陽能產業作第一棒。
繼證交所與元大證聯手出擊,推出超級外資法說會後,櫃買中心
也不落人後,宣布召開史上首場的特色法說會,端出上櫃掛牌中
市值最大、群聚家數最多的三個類股,包括綠色能源、遊戲博弈
、生技醫療產業作為強打,將分別於4月17、24日及5月8
日陸續登場,打頭陣自然是當前最熱的太陽能產業,將粉墨登場
的包括益通、中美晶、合晶、茂迪等。
櫃買中心指出,挑中太陽能產業作為特色法說會的第一砲,原因
在於目前上櫃及興櫃掛牌的太陽能公司分別為4家(益通、中美
晶、合晶、茂迪)及5家(旺能、新日光、昇陽科、太陽光、頂
晶科),規模都較上市的2家(昱晶、綠能)為多。
就市值來看,以三月底作基準,上市2家太陽能公司總市值僅
419.29億元,僅較興櫃公司太陽能公司416.66億元
總市值略高,根本比不上上櫃太陽能產業的總市值
1308.17億元,若將上櫃及興櫃的太陽能總市值合併計算
,總額更高達1724.83億元,超出上市規模的4.1倍。
太陽能產業第1季的營收表現最整齊,合晶、茂迪、中美晶、益
通的第1季營收年成長率依序為19%、48%、54%、
85%,其中已公布去年財報的茂迪、中美晶、益通三家上櫃太
陽能公司中,每股稅後盈餘都在9元以上,茂迪和益通更達到
12.55及14.71元,在上櫃公司中名列前矛,顯示太陽
能產業目前仍處於快速成長期,以其為特色法說會的首選,對於
爭取法人目光,應該相對具吸引力。
日太陽能展 台灣館發光 貿協領軍,科風、茂矽、頂晶等14家廠
商參展,未來將赴歐美拓銷。
全球太陽能光電產業快速成長,外貿協會今年協助相關廠商海外
拓銷,首站就是今(27)日登場的第一屆日本太陽能光電展(
PV EXPO),科風(3043)、茂矽(2342)、頂
晶(3562)、全新光電(2455)等14家廠商將組成台
灣館參展。
外貿協會表示,日本首次辦理的太陽光電展在東京Big
Sight展館登場,台灣館是唯一的國家館,將吸引全球買主
目光。
台灣太陽光電業者成長快速,2006年新增八家業者投資
41億元,2007年新增24家廠商投資150億元。產值也
呈現倍數成長,從2005年新台幣70億元、2006年的
212億元,到2007年約400億。
去年,貿協帶業者赴日本、義大利、西班牙、美國拓銷,今年則
將率團參加全球四大策略性太陽光電專業展,包括2月日本PV
EXPO、6月德國Intersolar展、9月西班牙
EU PVSEC、10月美國Solar Power。
規模全球屬一屬二的德國Intersolar展覽,外貿協會
也將首次率團展出,將匯集23家業者如綠能(3519)、旺
能(3599)、科風(3043)、長生能源、太極能源、崇
越科技(5434)、頂晶、生耀光電、知光能源、全能科技、
鑫笙能源、富陽光電、華旭環能等,遠遠打破去年只有六家台灣
業者獨自展出的紀錄。
貿協計畫結合Inersolar展,搭配辦理「台灣太陽光電
業法國拓銷團」活動,造訪潛在買主,同時參觀法國第六屆再生
能源展,掌握法國相關產業最新動態。
9月歐洲太陽光電展(EU PVSEC)與10月美國
Solar Power展分別是歐、美最知名的太陽能光電專
業展,貿協是第二年繼續帶團參展。今年台灣館規模與廠商家數
也雙雙打破去年紀錄,呈倍數成長。
9月的EU PVSEC已徵集到13家廠商,如茂矽 、頂晶
、綠能,貿協將在展後辦理「台灣太陽光電業希臘拓銷團」,協
助業者提早進入希臘市場卡位。
商參展,未來將赴歐美拓銷。
全球太陽能光電產業快速成長,外貿協會今年協助相關廠商海外
拓銷,首站就是今(27)日登場的第一屆日本太陽能光電展(
PV EXPO),科風(3043)、茂矽(2342)、頂
晶(3562)、全新光電(2455)等14家廠商將組成台
灣館參展。
外貿協會表示,日本首次辦理的太陽光電展在東京Big
Sight展館登場,台灣館是唯一的國家館,將吸引全球買主
目光。
台灣太陽光電業者成長快速,2006年新增八家業者投資
41億元,2007年新增24家廠商投資150億元。產值也
呈現倍數成長,從2005年新台幣70億元、2006年的
212億元,到2007年約400億。
去年,貿協帶業者赴日本、義大利、西班牙、美國拓銷,今年則
將率團參加全球四大策略性太陽光電專業展,包括2月日本PV
EXPO、6月德國Intersolar展、9月西班牙
EU PVSEC、10月美國Solar Power。
規模全球屬一屬二的德國Intersolar展覽,外貿協會
也將首次率團展出,將匯集23家業者如綠能(3519)、旺
能(3599)、科風(3043)、長生能源、太極能源、崇
越科技(5434)、頂晶、生耀光電、知光能源、全能科技、
鑫笙能源、富陽光電、華旭環能等,遠遠打破去年只有六家台灣
業者獨自展出的紀錄。
貿協計畫結合Inersolar展,搭配辦理「台灣太陽光電
業法國拓銷團」活動,造訪潛在買主,同時參觀法國第六屆再生
能源展,掌握法國相關產業最新動態。
9月歐洲太陽光電展(EU PVSEC)與10月美國
Solar Power展分別是歐、美最知名的太陽能光電專
業展,貿協是第二年繼續帶團參展。今年台灣館規模與廠商家數
也雙雙打破去年紀錄,呈倍數成長。
9月的EU PVSEC已徵集到13家廠商,如茂矽 、頂晶
、綠能,貿協將在展後辦理「台灣太陽光電業希臘拓銷團」,協
助業者提早進入希臘市場卡位。
為避免上市櫃公司在分割子公司申請上市櫃時,進行股權分散上
有價格或對象不合理,圖利特定人的情況發生,櫃買中心昨(
25)日通過上櫃股票審查準則修正案,規範上市櫃公司進行分
割子公司申請上櫃只要有不合理情事,損及股東權益的話,就
將列為不宜上櫃條款,預計3月起實施。
主管機關為上市櫃公司旗下子公司或事業部開了簡易上市櫃的大
門,包括神腦國際旗下的神準科技、鼎元太陽能事業部切割成立
頂晶科技,都是透過簡易上市櫃方式申請上櫃。
根據規定,這些上市櫃公司切割獨立出來的公司,透過簡易上市
櫃方式申請上市櫃,一定要經過股權分散,將持股稀釋至七成以
下,不過,這樣的稀釋股權過程,容易出現價格不合理或是損害
母公司股東權益的漏洞。
為了避免漏洞出現,櫃買中心增修上櫃股票審查條文,其中,上
市櫃公司分割出來的公司在申請上櫃的前二年內,母公司在進行
股權分散時,有損及股東權益,到子公司申請上櫃仍未改善的話
,將不予以申請上櫃。
櫃買中心表示,如果母公司在進行股權分散時,其對象或是價格
決定的方式,有違反相關規定或明顯不合理,亦即圖利特定人之
虞的話,就涉及損害股東權益。
此外,在母公司分割子公司的一年內,若母公司進行權股分散,
因處分或洽特定人現增的股數,達子公司權股的20%以上時,
必須要先經由股東會或股東臨時會決議,且執行時併應以董事會
決議才可施實,而這兩個決議都必須辦理重大訊息的申報及揭露
,包括揭露處分受讓對象或洽特定人現增的決定方式、處分價格
或現增價格的決定方式及其合理性等資訊。
這項增修條文目前已通過櫃買中心董事會討論,將報請金管會核
准後即實施。
有價格或對象不合理,圖利特定人的情況發生,櫃買中心昨(
25)日通過上櫃股票審查準則修正案,規範上市櫃公司進行分
割子公司申請上櫃只要有不合理情事,損及股東權益的話,就
將列為不宜上櫃條款,預計3月起實施。
主管機關為上市櫃公司旗下子公司或事業部開了簡易上市櫃的大
門,包括神腦國際旗下的神準科技、鼎元太陽能事業部切割成立
頂晶科技,都是透過簡易上市櫃方式申請上櫃。
根據規定,這些上市櫃公司切割獨立出來的公司,透過簡易上市
櫃方式申請上市櫃,一定要經過股權分散,將持股稀釋至七成以
下,不過,這樣的稀釋股權過程,容易出現價格不合理或是損害
母公司股東權益的漏洞。
為了避免漏洞出現,櫃買中心增修上櫃股票審查條文,其中,上
市櫃公司分割出來的公司在申請上櫃的前二年內,母公司在進行
股權分散時,有損及股東權益,到子公司申請上櫃仍未改善的話
,將不予以申請上櫃。
櫃買中心表示,如果母公司在進行股權分散時,其對象或是價格
決定的方式,有違反相關規定或明顯不合理,亦即圖利特定人之
虞的話,就涉及損害股東權益。
此外,在母公司分割子公司的一年內,若母公司進行權股分散,
因處分或洽特定人現增的股數,達子公司權股的20%以上時,
必須要先經由股東會或股東臨時會決議,且執行時併應以董事會
決議才可施實,而這兩個決議都必須辦理重大訊息的申報及揭露
,包括揭露處分受讓對象或洽特定人現增的決定方式、處分價格
或現增價格的決定方式及其合理性等資訊。
這項增修條文目前已通過櫃買中心董事會討論,將報請金管會核
准後即實施。
興櫃太陽能族群公布11月營收,太陽能電池廠昇陽科(3561)與多
晶廠綠能(3519)單月營收都創歷史新高;晶圓通路商昇陽國際(
8028)也較上月增加,僅模組廠頂晶(3562)營收小幅衰退。另外
,昇陽科、綠能、頂晶前11月營收表現亮眼,年增率呈倍數成長。
昇陽科11月營收3.84億元,較10月增加8%,前11 月累計營收26.52億
元,年增率達384.35%。昇陽科表示,目前產能為30MW,11月產能
利用率達120%,而第二條30MW 生產線年底投產,產能將達60MW,
今年營收上看30 億元。而第三條50MW生產線將於明年第四季量產,
2009年產能可超越110MW。
綠能11月營收6.02億元,較10月增加5%,前11月營收44.44億元,年
增率達110.38%。綠能年底產能可達到200MW,受惠於矽晶圓價格
將高居不下,綠能業績可望長紅。
頂晶是目前興櫃唯一的太陽能模組廠,11月營收2.06億元,較10月
些微衰退1%,前11月累計營收10.33億元,年增率達456%。頂晶今
年產能為30MW,明年第一季新增生產線後,產能將達60MW,預計
明年第二季開始挹注營收。
頂晶11月底以每股6.6元價格,購入母公司鼎元旗下負責銷售模組的
興達科技,持有興達約73%股權,逐步完成上、下游業務整合,營
收備受看好。
昇陽國際11月營收0.91億元,較10月增加22%,前11月營收10.51
億元,年增率24.03%。昇陽國際表示,昇陽國際以買賣晶矽材料
為主,由於晶圓搶料問題嚴重,營業額需視當月取得料量決定,
目前單月營業額多在0.7億元至1億元間。
興櫃太陽能模組廠頂晶(3562)上週五送件申請上櫃,成為繼綠
能(3519)、昱晶(3514)和台勝科(3532)之後,第
四家送件申請上市櫃的興櫃太陽能族群成員。從半年報來看,除綠能
尚未公布外,其餘成員以台勝科的一.九二元成績最為亮麗,其次為
昇陽(3561)的一.六元和昱晶的○.九九元,至於頂晶則是損
益兩平附近,太陽光電(3566)則是因五月份才量產,上半年仍
小虧。
興櫃太陽能族群目前共有六檔成員,其中的最新成員是本月中旬才登
錄興櫃的太陽光。至於其餘五檔當中,已有四檔申請上市櫃,唯一還
沒申請的昇陽也預定在年底送件,因此預期今年底台股將有一場精彩
的太陽能族群掛牌大戲。
太陽光電成立於去年五月中旬,但現階段已規劃好要在明年五月送件
申請上市、明年底正式掛牌。而該股在興櫃掛牌的第一天股價曾突破
百元大關,但隨著台股受全球股災影響,股價也大幅回檔,上週五的
日均價滑落至七二元,已經低於該公司釋股給承銷商的每股八○元成
本。
太陽光電主要鎖定太陽能下游的電池領域,與茂迪和益通的經營型態
類似。但是,該公司企圖心更為強烈,甚至還發下豪語要跨足產業最
上游、同時也是難度最高的「多晶矽」領域。
儘管業界對此質疑聲浪甚高,但董事長羅家慶仍是「掛保證」的表示
,該公司已與俄羅斯研究機構共同在矽砂熔煉─熱碳法方面,簽訂合
作開發計畫,甚至已經獲得一○年的技術移轉合作,預計也將是台灣
第一家有矽砂熔煉技術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
能(3519)、昱晶(3514)和台勝科(3532)之後,第
四家送件申請上市櫃的興櫃太陽能族群成員。從半年報來看,除綠能
尚未公布外,其餘成員以台勝科的一.九二元成績最為亮麗,其次為
昇陽(3561)的一.六元和昱晶的○.九九元,至於頂晶則是損
益兩平附近,太陽光電(3566)則是因五月份才量產,上半年仍
小虧。
興櫃太陽能族群目前共有六檔成員,其中的最新成員是本月中旬才登
錄興櫃的太陽光。至於其餘五檔當中,已有四檔申請上市櫃,唯一還
沒申請的昇陽也預定在年底送件,因此預期今年底台股將有一場精彩
的太陽能族群掛牌大戲。
太陽光電成立於去年五月中旬,但現階段已規劃好要在明年五月送件
申請上市、明年底正式掛牌。而該股在興櫃掛牌的第一天股價曾突破
百元大關,但隨著台股受全球股災影響,股價也大幅回檔,上週五的
日均價滑落至七二元,已經低於該公司釋股給承銷商的每股八○元成
本。
太陽光電主要鎖定太陽能下游的電池領域,與茂迪和益通的經營型態
類似。但是,該公司企圖心更為強烈,甚至還發下豪語要跨足產業最
上游、同時也是難度最高的「多晶矽」領域。
儘管業界對此質疑聲浪甚高,但董事長羅家慶仍是「掛保證」的表示
,該公司已與俄羅斯研究機構共同在矽砂熔煉─熱碳法方面,簽訂合
作開發計畫,甚至已經獲得一○年的技術移轉合作,預計也將是台灣
第一家有矽砂熔煉技術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
頂晶科技(3562)送件申請上櫃、台灣電視事業公司(8329)送件申請
興櫃。
頂晶申請時資本額為2.5億元,董事長為傅佩文。主要法人大股東
為鼎元光電,持股比率66.12%;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模組及設
計。95年度營收為4.74億元,稅前盈餘為2211萬元,每股稅後虧損
1.76元。
台視申請時資本額為28億578萬元,董事長為陳清河,推薦證券商
為元大京華及永豐金證券,主要法人大股東包括非凡國際科技,持
股比率30.61%;以及台灣銀行,持股比率14.37%;台灣土地銀行
,持股比率7.25%;台北國際商銀,持股比率4.84%。主要營業項
目為電視廣告播放。95年度營收為14.91億元,稅前淨損7.68億元,
每股稅後虧損2.74元。
興櫃。
頂晶申請時資本額為2.5億元,董事長為傅佩文。主要法人大股東
為鼎元光電,持股比率66.12%;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模組及設
計。95年度營收為4.74億元,稅前盈餘為2211萬元,每股稅後虧損
1.76元。
台視申請時資本額為28億578萬元,董事長為陳清河,推薦證券商
為元大京華及永豐金證券,主要法人大股東包括非凡國際科技,持
股比率30.61%;以及台灣銀行,持股比率14.37%;台灣土地銀行
,持股比率7.25%;台北國際商銀,持股比率4.84%。主要營業項
目為電視廣告播放。95年度營收為14.91億元,稅前淨損7.68億元,
每股稅後虧損2.74元。
大同集團旗下的太陽能矽晶圓廠綠能科技,與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簽約合作投資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廠,期望在太陽光電產業
的熱力影響下,以其矽晶圓的事業基礎及同集團的華映的經驗做跳
板,向未來極具潛力的產品發展;除此之外,一些光碟片廠商,如
浩瀚數位、訊碟科技及中環等廠商,也陸續宣布投入這個產業,台
灣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已經逐漸升溫。
在多晶矽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薄膜太陽能電池提早受人注目,
使得很多慢一步踏入這當紅產業的廠商也獲得了第二輪的切入機會
。加上應用材料為首的設備廠商很難打入LCD面板技術堅強的日本
市場,因此積極尋找中國、台灣及歐美等新投入地區,爭取相關廠
商的合作機會,並達到技術驗證及改進的效果;目前台灣除了綠能
外,也有聯相與日本ULV C,鑫笙與美國EPV簽約等案例。
但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發展,除了設備製程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
其他材料的支援,如填充材料、背板及透明導電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目前台灣在這些材料都沒有明顯的涉足,
幾乎以進口為主;由於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是電池及模組製程連貫,
因此電池完成,模組也跟著完成,封裝材料的供應也成了重大的課題。
目前台灣已有頂晶等模組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未來擴產加上薄膜
太陽能電池的需求上升,這些材料的供應吃緊也是可以預期;TCO
更由於是LCD面板的共通材料,是否會使得TCO價格飆漲也是個觀
重點,尤其是近年來銦價因LCD面板在ITO的大量需求而漲了將近十
倍之多,對於標榜低成本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但從另一角度看,若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的成長夠快,應能促使台
灣的相關材料廠商看上這個商機而投入,並加速其量產,將會使得
這新興產業發展更順利。
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擁有可透光、發電量高、且用矽量低的優點,若
加上未來可撓性技術的改良及轉換率的改善,配合BIPV的建材趨勢
,是個具有高潛力的產品。
但要如何使這產品能在台灣有更為順利的發展,除了優秀的製程技
術及經驗外,材料的供給及產業鏈的完整也是個重大關鍵。目前台
灣五家廠商,技術來源也都完全不同,材料的使用上也是有一定程
度的差異,材料廠商應該朝客製化服務來滿足這些廠商的需求,才
能使得產業及利潤達到最佳化的水準。
Materials)簽約合作投資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廠,期望在太陽光電產業
的熱力影響下,以其矽晶圓的事業基礎及同集團的華映的經驗做跳
板,向未來極具潛力的產品發展;除此之外,一些光碟片廠商,如
浩瀚數位、訊碟科技及中環等廠商,也陸續宣布投入這個產業,台
灣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已經逐漸升溫。
在多晶矽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薄膜太陽能電池提早受人注目,
使得很多慢一步踏入這當紅產業的廠商也獲得了第二輪的切入機會
。加上應用材料為首的設備廠商很難打入LCD面板技術堅強的日本
市場,因此積極尋找中國、台灣及歐美等新投入地區,爭取相關廠
商的合作機會,並達到技術驗證及改進的效果;目前台灣除了綠能
外,也有聯相與日本ULV C,鑫笙與美國EPV簽約等案例。
但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發展,除了設備製程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
其他材料的支援,如填充材料、背板及透明導電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目前台灣在這些材料都沒有明顯的涉足,
幾乎以進口為主;由於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是電池及模組製程連貫,
因此電池完成,模組也跟著完成,封裝材料的供應也成了重大的課題。
目前台灣已有頂晶等模組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未來擴產加上薄膜
太陽能電池的需求上升,這些材料的供應吃緊也是可以預期;TCO
更由於是LCD面板的共通材料,是否會使得TCO價格飆漲也是個觀
重點,尤其是近年來銦價因LCD面板在ITO的大量需求而漲了將近十
倍之多,對於標榜低成本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但從另一角度看,若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的成長夠快,應能促使台
灣的相關材料廠商看上這個商機而投入,並加速其量產,將會使得
這新興產業發展更順利。
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擁有可透光、發電量高、且用矽量低的優點,若
加上未來可撓性技術的改良及轉換率的改善,配合BIPV的建材趨勢
,是個具有高潛力的產品。
但要如何使這產品能在台灣有更為順利的發展,除了優秀的製程技
術及經驗外,材料的供給及產業鏈的完整也是個重大關鍵。目前台
灣五家廠商,技術來源也都完全不同,材料的使用上也是有一定程
度的差異,材料廠商應該朝客製化服務來滿足這些廠商的需求,才
能使得產業及利潤達到最佳化的水準。
不讓茂迪(6244)、益通(3542)、合晶(6182)和中
美晶(5483)等「老大哥」專美於前,興櫃的太陽能族群七月份
營收同樣寫下亮麗成績,矽晶圓廠台勝科(3532)和長晶廠綠能
(3519)都是連五個月改寫歷史新高記錄,模組廠頂晶(356
2)連四個月創下新高。而整個太陽能族群的上、下游聯袂改寫新高
,除了凸顯產業的當紅程度外,也反映出新進業者在切入之後在業績
上的成長力道。
攤開所有公開發行公司的七月份營收來看,太陽能族群無疑是最耀眼
的一群,先剔除掉嘉晶這檔「純度」較低的個股來看,茂迪、益通、
合晶和中美晶這四檔全部改寫歷史新高,可說是揮出「全壘打」;至
於興櫃的成員,也只有電池廠昱晶(3514)一家因六月份爆衝,
使得七月份大幅收縮,未能延續創新高之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包括綠能、昱晶和台勝科都已經送件申請上市,
至於甫從鼎元切格而出的頂晶,因為採用簡易上市規定,所以預期在
八月份就可送件申請上櫃,預期年底時這四檔都將相繼掛牌,為台股
吹起一陣太陽能風。
就七月份營收的成長幅度來看,大同集團旗下的綠能最為強勁,從四
.三九億元拉高到六.○六億元,累計前七月營收二七.三三億元,
年增率達一八五.八%;台勝科擁有台塑和日本SUMCO兩個「富
爸爸」,是其最大的競爭優勢,該公司七月份營收七.五一億元,比
六月份多出約五千萬元,表現也同樣不俗,累計前七月營收四四.六
八億元,年增率達三八.六%。
至於剛量產不久的頂晶,七月份首度突破一億元大關,重要的是該公
司前七月營收不過三億元,但全年目標高達一三億元,等於是未來五
個月要衝一○億元,若能順利達成目標,爆發力將相當驚人。
美晶(5483)等「老大哥」專美於前,興櫃的太陽能族群七月份
營收同樣寫下亮麗成績,矽晶圓廠台勝科(3532)和長晶廠綠能
(3519)都是連五個月改寫歷史新高記錄,模組廠頂晶(356
2)連四個月創下新高。而整個太陽能族群的上、下游聯袂改寫新高
,除了凸顯產業的當紅程度外,也反映出新進業者在切入之後在業績
上的成長力道。
攤開所有公開發行公司的七月份營收來看,太陽能族群無疑是最耀眼
的一群,先剔除掉嘉晶這檔「純度」較低的個股來看,茂迪、益通、
合晶和中美晶這四檔全部改寫歷史新高,可說是揮出「全壘打」;至
於興櫃的成員,也只有電池廠昱晶(3514)一家因六月份爆衝,
使得七月份大幅收縮,未能延續創新高之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包括綠能、昱晶和台勝科都已經送件申請上市,
至於甫從鼎元切格而出的頂晶,因為採用簡易上市規定,所以預期在
八月份就可送件申請上櫃,預期年底時這四檔都將相繼掛牌,為台股
吹起一陣太陽能風。
就七月份營收的成長幅度來看,大同集團旗下的綠能最為強勁,從四
.三九億元拉高到六.○六億元,累計前七月營收二七.三三億元,
年增率達一八五.八%;台勝科擁有台塑和日本SUMCO兩個「富
爸爸」,是其最大的競爭優勢,該公司七月份營收七.五一億元,比
六月份多出約五千萬元,表現也同樣不俗,累計前七月營收四四.六
八億元,年增率達三八.六%。
至於剛量產不久的頂晶,七月份首度突破一億元大關,重要的是該公
司前七月營收不過三億元,但全年目標高達一三億元,等於是未來五
個月要衝一○億元,若能順利達成目標,爆發力將相當驚人。
LED廠鼎元(2426)轉投資太陽能電池模組廠頂晶科(356
2)董事會昨天通過,將以轉投資方式投入太陽能長晶與晶棒切割業
務,預計明年產能將陸續擴充至10MW(百萬瓦),以充分掌握太
陽能料源及長晶爐產能。
由於目前太陽能電池產業,不僅是多晶矽料源不足,加上長晶爐產能
也相當吃緊,大部分長晶廠都會挑選客戶,頂晶科在跨入長晶領域後
,可掌控材料來源、降低材料上漲的壓力,同時因為長晶毛利率高達
3成,比下游電池及模組廠高出許多,頂晶營運及獲利可望出現明顯
成長。
明年產能10MW
頂晶科7月營收衝破1億元大關,連4月創歷史新高,預計本季可望
比第2季大幅成長近2倍,單月營收將挑戰1.5億元;第4季月營
收更可望朝向2億元大關邁進,以鼎元目前持有頂晶約67.7%股
份計算,法人預估,頂晶下半年帶給鼎元營收貢獻至少7億元,讓鼎
元營收獲利看俏。
台灣目前3大太陽能長晶廠為綠能(3519)、中美晶(5383
)、合晶(6182),雖然都快速擴充長晶產能,不過產能始終維
持滿載狀況,去年底綠能工安意外,就造成國內產業供應鏈大亂,加
上目前3家公司主要代工比重都過半,客戶必須自備料源,風險都有
客戶自負,只要製程順利,風險相當低。
其中,合晶目前正進行台灣長晶中心的建置規劃,尋覓適合場地,預
計明年下半年合晶新的長晶中心可望有產出貢獻,依照規劃,未來長
晶中心建置完成後,楊梅廠的長晶爐將移至長晶中心,楊梅廠空出來
的場地將會專攻8吋矽晶圓的生產。
2)董事會昨天通過,將以轉投資方式投入太陽能長晶與晶棒切割業
務,預計明年產能將陸續擴充至10MW(百萬瓦),以充分掌握太
陽能料源及長晶爐產能。
由於目前太陽能電池產業,不僅是多晶矽料源不足,加上長晶爐產能
也相當吃緊,大部分長晶廠都會挑選客戶,頂晶科在跨入長晶領域後
,可掌控材料來源、降低材料上漲的壓力,同時因為長晶毛利率高達
3成,比下游電池及模組廠高出許多,頂晶營運及獲利可望出現明顯
成長。
明年產能10MW
頂晶科7月營收衝破1億元大關,連4月創歷史新高,預計本季可望
比第2季大幅成長近2倍,單月營收將挑戰1.5億元;第4季月營
收更可望朝向2億元大關邁進,以鼎元目前持有頂晶約67.7%股
份計算,法人預估,頂晶下半年帶給鼎元營收貢獻至少7億元,讓鼎
元營收獲利看俏。
台灣目前3大太陽能長晶廠為綠能(3519)、中美晶(5383
)、合晶(6182),雖然都快速擴充長晶產能,不過產能始終維
持滿載狀況,去年底綠能工安意外,就造成國內產業供應鏈大亂,加
上目前3家公司主要代工比重都過半,客戶必須自備料源,風險都有
客戶自負,只要製程順利,風險相當低。
其中,合晶目前正進行台灣長晶中心的建置規劃,尋覓適合場地,預
計明年下半年合晶新的長晶中心可望有產出貢獻,依照規劃,未來長
晶中心建置完成後,楊梅廠的長晶爐將移至長晶中心,楊梅廠空出來
的場地將會專攻8吋矽晶圓的生產。
國內唯一專攻太陽能模組的頂晶(3562),下半年起業績呈現猛
爆式成長,以前七月來說營收僅二.九億元,但該公司預期全年度可
達十三億元目標,等於是下半年營收是上半年的五倍之多。該公司為
了強化競爭力並提升毛利率,決定透過轉投資方式入主中國大陸長晶
廠,預計第四季初完成,明年將可貢獻一○MW(百萬瓦)的產能。
頂晶為上市LED股鼎元旗下轉投資公司,鼎元的持股為六七.七%
,若加計集團綜合持股則超過七成。
從合併營收的角度來看,頂晶下半年將可貢獻鼎元約七億元的營收,
加上還需要經過一次上櫃錢的股權稀釋作業,將有承銷利益入帳,對
鼎元來說堪稱多一隻小金雞。
頂晶是透過簡易上市的方式,從鼎元分割而出,預計八月底申請上櫃
,最快年底可正式掛牌。該公司目前年產能約二○MW,年底將提升
至三○MW。
目前國內的太陽能族群當中,茂迪、益通、昱晶、昇陽和太陽光電等
是屬於太陽能電池領域,中美晶、合晶和綠能則是上游的長晶,至於
台勝科則是矽晶圓,只有頂晶是專攻下游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儘管目
前模組市場的毛利率最差,估計在一○%之下,但頂晶仍是卡住重要
的戰略位置。
為了強化競爭力,並提升毛利率,頂晶昨日董事會決議透過轉投資中
國大陸長晶廠,切入長晶領域,預期明年度的產能可提升到一○MW。
頂晶預估,如此一來將可提升毛利率約五個百分點。
據了解,頂晶將先斥資一五○萬美元取得五一%股權,成為頂晶的子
公司,未來還將持續提升持股比例,先以達到七○%為目標。
頂晶七月營收首度突破一億元大關,並創下連續第四個月的歷史新高
紀錄,八、九月份將挑戰一.五億元水準,進入第四季之後,甚至有
機會衝破二億元大關,而整個下半年營收預估可達一○億元,比前七
月的二.九億元,足足成長五倍之多。
爆式成長,以前七月來說營收僅二.九億元,但該公司預期全年度可
達十三億元目標,等於是下半年營收是上半年的五倍之多。該公司為
了強化競爭力並提升毛利率,決定透過轉投資方式入主中國大陸長晶
廠,預計第四季初完成,明年將可貢獻一○MW(百萬瓦)的產能。
頂晶為上市LED股鼎元旗下轉投資公司,鼎元的持股為六七.七%
,若加計集團綜合持股則超過七成。
從合併營收的角度來看,頂晶下半年將可貢獻鼎元約七億元的營收,
加上還需要經過一次上櫃錢的股權稀釋作業,將有承銷利益入帳,對
鼎元來說堪稱多一隻小金雞。
頂晶是透過簡易上市的方式,從鼎元分割而出,預計八月底申請上櫃
,最快年底可正式掛牌。該公司目前年產能約二○MW,年底將提升
至三○MW。
目前國內的太陽能族群當中,茂迪、益通、昱晶、昇陽和太陽光電等
是屬於太陽能電池領域,中美晶、合晶和綠能則是上游的長晶,至於
台勝科則是矽晶圓,只有頂晶是專攻下游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儘管目
前模組市場的毛利率最差,估計在一○%之下,但頂晶仍是卡住重要
的戰略位置。
為了強化競爭力,並提升毛利率,頂晶昨日董事會決議透過轉投資中
國大陸長晶廠,切入長晶領域,預期明年度的產能可提升到一○MW。
頂晶預估,如此一來將可提升毛利率約五個百分點。
據了解,頂晶將先斥資一五○萬美元取得五一%股權,成為頂晶的子
公司,未來還將持續提升持股比例,先以達到七○%為目標。
頂晶七月營收首度突破一億元大關,並創下連續第四個月的歷史新高
紀錄,八、九月份將挑戰一.五億元水準,進入第四季之後,甚至有
機會衝破二億元大關,而整個下半年營收預估可達一○億元,比前七
月的二.九億元,足足成長五倍之多。
鼎元(2426)轉投資的頂晶昨(9)日董事會通過投資150萬美元,
轉投資中國大的太陽能長晶和晶棒切割業務,預估2008年量能將陸
續擴充至10MW 。
頂晶7月營收衝破億元大關,連續第4個月創下歷史新高。頂晶跨入
太陽能長晶領域後,營運及獲利可望出現明顯成長力道,由於太陽
能長晶毛利率在三成以上,高於模組毛利率許多,且能進一步掌控
材料來源外,降低材料上漲的壓力,對頂晶的獲利有極大的貢獻。
頂元表示,以鼎元目前持有鼎晶約67.7%股份計算,頂晶下半年帶給
鼎元營收貢獻至少7億元,同時潛在的獲利也相當豐厚。
轉投資中國大的太陽能長晶和晶棒切割業務,預估2008年量能將陸
續擴充至10MW 。
頂晶7月營收衝破億元大關,連續第4個月創下歷史新高。頂晶跨入
太陽能長晶領域後,營運及獲利可望出現明顯成長力道,由於太陽
能長晶毛利率在三成以上,高於模組毛利率許多,且能進一步掌控
材料來源外,降低材料上漲的壓力,對頂晶的獲利有極大的貢獻。
頂元表示,以鼎元目前持有鼎晶約67.7%股份計算,頂晶下半年帶給
鼎元營收貢獻至少7億元,同時潛在的獲利也相當豐厚。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