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新證券公司新聞
穩健展店方面,目前丁丁藥局全台共有92家分店,為擴大營運綜效 ,2024年也預計再新設門市。但由於該公司門市多屬中大型規模的連 鎖藥局,因此在展店速度上無法像一般中小型通路可快速擴張。
諾貝兒一直以來憑藉著豐富的經驗,精準掌握客戶流量與目標市場 ,不以急速擴張為訴求,而是以穩紮穩打的方式,讓每家店的效益發 揮到最大。
在加強人才培育上,諾貝兒也向下扎根,並與嘉南藥理科大、大仁 藥理科大等學校合作,藉由增加實習機會留才,吸引更多畢業生加入 丁丁連鎖藥局的團隊。此外,諾貝兒多年來不間斷提供在職訓練,不 僅讓新進藥師、員工可有充分技能,也能讓資深藥師、員工充實新的 專業知識,強化消費者的信任以及黏著度。
在強化成人保健及照護商品部分,疫情過後,健康意識提高,人們 更關注自身健康,並開始更加重視預防和維護健康的方法,促使民眾 購買成人保健品,以提升免疫力、增加抵抗力或改善特定健康問題。 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擴大估算整體產業鏈的產值,2021年台灣保健 食品市場規模已達1,608億元、2022年預估達1,708億元,相較疫情前 成長19%。
國發會也指出,預估台灣在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就會超過20%, 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照護器材需求將持續攀升;也因此,不論是成人 保健食品、成人紙尿布、輔具等產品市場潛力皆相當可觀,可望成為 諾貝兒未來相當重要的成長動能。
為滿足年輕世代講求快速便利的行動交易模式,富邦人壽持續發展 多元網路投保商品,近期推出業界首張外溢型網路投保日額醫療健康 險「富邦人壽網投日安心定期健康保險」,讓年輕族群以可負擔的保 費,輕鬆買到基本住院日額保障,此外,該商品具有外溢機制,健走 步數達標將可享保費折扣,達到保健與保障雙重目標。
富邦人壽業務通路處副總陳寬偉表示,儘管全民健保提供國人基本 醫療照顧,但國人醫療支出已隨醫療科技進步,於自費項目及額度逐 年增加,需要商業保險分攤醫療風險。
富邦人壽推出的網路投保「富邦人壽網投日安心定期健康保險」, 只要年滿18足歲至55歲即可投保,商品具備四大特色:一、按日給付 的基礎型醫療保險,適合職場新鮮人投保。二、加護病房或燒燙傷病 房保障強化給付,提升對重大事故風險的抵抗力。
三、具有外溢機制,鼓勵保戶做好健康管理,養成健走運動好習慣 ,走愈多保費愈便宜。於各年度最高步數之指定天數平均每日步數達 到保費折扣門檻,即可享有續年度最高3%保費折扣,步數愈多保費 折扣愈高。例如當年度最高步數180日之平均步數達10,000步,次一 年度提供保費折扣3%。四、保費採平準型費率,保障期間保費不隨 年齡增長而增加,愈年輕投保保費愈便宜。
以22歲男性投保保額1,000元選擇月繳的繳費方式為例,每月只需 82元(年繳保費935元),就能享有20年的住院醫療保險金(日額) 、加護病房或燒燙傷病房保險金等保障,而保障期間保費不隨年齡增 長,愈年輕投保保費愈低。
富邦人壽為推廣網路投保,特別推出「龍金彩」活動,至3月31日 止,只要投保富邦人壽網路投保「日額住院醫療險」就有機會抽價值 2,000元的美食享樂券,單筆保費滿500元(含)以上,加碼再抽任天 堂Switch。
台股在2023年表現亮眼,全年度累計飆漲3,793點,股民平均每人賺逾百萬元,不過到了12月,台股轉趨震盪,券商業績普遍下滑。但在這波調整中,台新證券、國票證、福邦證卻逆勢成長,全年業績表現亮眼。元大證獲利137.93億元居首位,群益證、統一證、兆豐證全年獲利年增逾2倍,歡迎豐收年。
雖然12月台股成交值小漲496點,券商自營部門獲利受阻,但由於年底隨集團、投信作帳及選舉行情的推動,台股交投依舊熱絡,單月平均成交值重返3,138億元,創8月來新高,也幫助國票證、福邦證、台新證單月獲利逆勢成長,分別月增46.56%、41.77%與15%。
福邦證券在2023年12月自結稅後純益達1.12億元,較11月增加41.77%,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則達2.02元,較2022年每股虧損0.73元大幅改善。福邦證券總經理林瑛明在法說會上表示,福邦證券2023年所有業務單位獲利均較2022年提升,其中承銷、自營成長最為強勁,全年IPO、SPO主辦案分別有9件及12件,並主辦9件登錄興櫃案。
在已公布的16家券商中,元大證以137.93億元獲利居冠,群益證獨立券商之姿獲利45.6億元,暫居第二。永豐金證、統一證、兆豐證、台新證、華南永昌證、玉山證、國票證、康和證全年獲利也均逾10億元。群益證、永豐金證、統一證、兆豐證、台新證、第一金證2023年獲利均較2022年翻倍成長,統一證全年稅後純益衝上28.79億元,年增2.95倍,群益證獲利年增2.89倍,躍居獲利「績優生」。
展望2024年,隨著美國降息帶動資金回流新興股市,企業獲利預期將成長逾20%,加上電子業庫存去化有成、「AI元年」市場需求增溫,台股本益比並未過高,內資資金動能也將持續受到ETF規模擴張激勵,國內券商樂觀看待台股未來的營運發展。
經歷2023年11月勁揚1,432點後,台股2023年12月轉趨高檔震盪, 僅小漲496點,券商自營部門獲利些微受阻,統計截至9日已公布自結 獲利的券商中,2023年12月獲利數字多較前月下滑;然受惠年底隨集 團、投信作帳及選舉行情催動,台股交投依舊熱絡,單月平均成交值 重返3,138億元,創8月來新高,也助攻國票證、福邦證、台新證單月 獲利逆勢成長,分別月增46.56%、41.77%與15%。
福邦證2023年12月自結稅後純益1.12億元,較11月增加41.77%, 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則達2.02元,較2022年每股虧損0.73元的 情況大幅改善,「每季獲利」目標也達陣。福邦證券總經理林瑛明先 前在法說會指出,福邦證2023年幾乎所有業務單位獲利均較2022年提 升,其中尤以承銷、自營成長最為強勁,全年IPO、SPO主辦案分別有 9件及12件,另還主辦9件登錄興櫃案。
若以2023年全年自結獲利觀察,在截至9日止已公布的16家券商中 ,仍由券商龍頭元大證以137.93億元居冠,群益證也獨立券商之姿繳 出45.6億元的不俗成績,暫居第二;而永豐金證、統一證、兆豐證、 台新證、華南永昌證、玉山證、國票證、康和證全年獲利也均逾10億 元,介於10億∼38.28億元間。
其中,群益證、永豐金證、統一證、兆豐證、台新證、第一金證2 023年獲利均較2022年翻倍成長,統一證全年稅後純益衝上28.79億元 ,對照2023年同期僅7.29億元,大幅年增2.95倍,群益證獲利也年成 長2.89倍,躍居獲利「績優生」;另康和證、致和證、福邦證、大展 證、宏遠證五家券商則受惠行情復甦助攻由虧轉盈,轉機題材熱。
展望2024年,隨美國將啟動降息帶動資金回流新興股市,企業獲利 也有望成長逾20%,加上電子業庫存去化有成、「AI元年」市場需求 增溫,加上台股本益比並未過高,內資資金動能也將持續受到ETF規 模擴張激勵,國內券商看好台股將受基本面、資金面激勵,樂看202 4年營運發展。
台新證券引領,榮田精機榮登興櫃!立式車床領軍品牌再創高峰
榮田精機(7709)在台新證券的輔導下,於1月8日正式在興櫃掛牌,展開新的發展篇章。這家創立於76年的公司,由上市公司東台精機(4526)持股46%,主要生產立式車床、立式車銑中心及大型龍門車銑複合機等產品。
榮田精機以「H ONOR」品牌在全球市場闖出名號,立式車床領導品牌的形象與地位已經樹立。該公司產品不僅在國際市場競爭激烈,還對抗來自日本及歐洲的廠商。
隨著機械逐漸大型化及車削精度的提升,榮田精機透過產業客製化,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在精密高效率立式車床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其產品主要應用於航太、綠電、氫能源、機電、高鐵、軸承等高端市場,並銷售至國際市場。
榮田精機受惠於國內外風力發電市場的興盛及航太產業疫情後的復甦,客戶下單積極。公司運用「以車代磨」技術及關鍵專利「兩面拘束夾持」,與競爭者拉开距離,銷售比重逐年上升。近年來,氫能源產業興起,對高壓氫氣儲能設備的需求大增,榮田精機也順勢拓展市場。
榮田精機將產品定位於世界高端客戶,高附加價值的大型立式工具機市場,避開與台灣同業及大陸、韓國廠商的價格競爭,在中高級工具機市場取得一席之地。今年業績及獲利持續成長,且因接單工具機種逐漸大型化,公司已開始規劃增建新廠,預計2025年完工投產。
榮田精機近年來在航太、風力發電、氫能源與大型建設機械等產業用戶市場表現亮眼,開發的風電鑽孔機及超大型風電加工機獲得多項獎項。在業績及獲利表現上,榮田精機相較於其他工具機同業表現更佳,即使在同業稼動率低迷的環境下,仍能保持穩定增長。
隨著機具逐漸大型化以及對於車削精度的提高,透過產業客製化提 升產品附加價值,使該公司保持在高精密高效率立式車床領域的領先 地位,品質深受客戶信賴。該公司目前產品主要應用於航太、綠電、 氫能源及機電、高鐵、軸承等工業高端市場,並銷售於國際市場。
榮田精機受惠國內外風力發電市場起飛,及航太產業在疫情後的復 甦,客戶下單積極,且在「以車代磨」技術、關鍵專利「兩面拘束夾 持」加持下,拉開與競爭者距離,該公司應用於風機及航太市場的工 具機銷售比重逐年上升。近年更有氫能源產業興起,對於高壓氫氣儲 能設備需求大增。
榮田精機將產品定位在世界高端客戶,高附加價值之大型立式工具 機市場,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避開與台灣同業及大陸、韓國等廠商進 行價格競爭,在中高級工具機市場取得一席之地,今年業績及獲利持 續成長。也因為目前接單的工具機種逐漸朝向大型化,組裝機台時間 相對較長,需要更大的生產空間與機械加工廠,該公司已開始規劃增 建新廠,預估2025年完工投產。
榮田精機近年來因耕耘航太、風力發電、氫能源與大型建設機械等 產業用戶市場有成,陸續開發出國內首創風電鑽孔機及超大型風電加 工機屢獲台灣精品獎、精品金質獎、國家磐石獎獎勵,訂單持續湧入 ,目前在手訂單到明年第三季,在同業稼動率低迷之際,榮田產線仍 持續加班趕工中,其業績及獲利表現相對其他工具機同業為佳。
台新證券輔導的威力德生醫(股票代號:7713)今(2)日登場興櫃,展開新篇章。威力德生醫截至去年底,實收資本額達4.158億元,近兩年的營收及每股盈餘都有亮眼表現,分別為8.411億元、10.357億元及4.621億元,每股盈餘3.79元、5.13元及1.86元。 威力德生醫專注於體外診斷的醫療器材、精準醫療等預防醫學市場,現階段主要代理經銷羅氏(Roche)醫療診斷的設備醫材及售後服務。公司還擁有100%持股的子公司優品生醫,其資訊團隊與醫檢所、醫療院所合作,開發醫療資訊服務平台和App(健康行動Go),幫助醫療院所檢驗報告數位化,並強化醫檢所、醫療院所與民眾之間的關係。 未來,威力德生醫將拓展視訊問診系統,並成立基因實驗室,不斷完善平台功能,滿足民眾對預防醫學的需求。在預防醫學領域,威力德生醫積極成為體外診斷的先鋒,透過子公司建置的醫療資訊平台,服務全台近3,000家醫療院所,將大數據資料進行系統化處理和整合,以視覺化方式提升民眾對醫療檢測數據的認識和利用。 威力德生醫與民眾、醫療院所共同努力,推廣友善醫療體系,將成為預防醫學的重要一環。
台新證券表示,威力德專注於體外診斷用的醫療器材、精準醫療等預防醫學市場,目前主要代理經銷羅氏(Roche)醫療診斷的設備醫材暨售後服務,並將服務延伸至下游客戶,由威力德持有100%的子公司優品生醫的資訊團隊搭配醫檢所及醫療院所的資訊服務需求,開發醫療資訊服務平台與App(健康行動Go),提供專業數位醫療的資訊服務,協助各家醫療院所得檢驗報告資料數位化,強化醫檢所、醫療院所及民眾三方關係。
未來威力德生醫將加入視訊問診系統及成立基因實驗室,持續開發平台功能供診所及民眾選擇且朝醫學檢測、醫學服務發展,滿足民眾對預防醫學的需求。
預防醫學方面,威力德生醫致力成為體外診斷先驅者,透過子公司建置醫療資訊平台,協助北、中、南等合作醫檢所服務全台近3,000家醫療院所,將大數據資料以系統化處理並整合,一目了然的視覺化方式讓民眾提升每份(次)醫療檢測數據的意義與用途。民眾、醫療院所得以循環利用,將與醫療機構共同努力推廣友善醫療體系,成為預防醫學的一部分。
台新證券表示,生合在民國89年成立,主要專精於研究、製造與開發乳酸菌生產製造與銷售,生產人類、動植物及水產用乳酸菌,除銷售乳酸菌原料外,並有OEM、ODM客製化產品,為國內少數具產業上下游整合能力之企業。其生產線均已符合ISO22000、TQF(FGMP)、HACCP、HALAL、TUV等國際食品安全認證,也是台灣第一家TQF雙驗證(機能性&乳品)乳酸菌原料生產廠。
生合自成立以來,不但建置菌種資料庫平台提供優質菌株篩選與應用,並成立「微生物體與乳酸菌應用研究中心」,結合產官學資源以提升研發能量;生產製程上發展核心技術SYNTEK® thorough菌種優化製造系統內含FitScreen、StimuFerm、Matrixcoat等技術,又透過優異包裝技術SYNPACK®強化菌種穩定性,以專業研發、製造與銷售的一條龍服務,給予客戶差異化及成本上的優勢,以及提供優質且創新的乳酸菌產品。
生合全面實施並遵守各項製造品質規範,提供品質穩定的產品及完善的溯源管理,盡到保護消費者與客戶之責任,持續推動友善環境、人群與生物鏈的願景,以達到ESG的綠色永續經營。
生合自成立以來,不但建置菌種資料庫平台提供優質菌株篩選與應 用,並成立「微生物體與乳酸菌應用研究中心」,結合產官學資源以 提升研發能量;生產製程上發展核心技術SYNTEKR thorough菌種優化 製造系統內含FitScreen、StimuFerm、Matrixcoat等技術確保乳酸菌 能發揮最大潛能,又透過優異包裝技術SYNPACKR強化菌種穩定性,持 續深化乳酸菌在各領域應用的深度與廣度,以專業研發、製造與銷售 的一條龍服務,以專業的技術能力與整合能力,給予客戶差異化及成 本上的優勢,以及提供優質且創新的乳酸菌產品。
生合秉持著「用益生菌改變生活」的信念,全面實施並遵守各項製 造品質規範,提供品質穩定的產品及完善的溯源管理,盡到保護消費 者與客戶之責任,持續推動友善環境、人群與生物鏈的願景,以達到 ESG的綠色永續經營。
台新證券近年來不僅在金融服務上表現亮眼,還積極參與環境永續的行動,最近就與中強光電、台亞半導體、佳世達、英業達及華城電機等五家台灣知名企業共同展開了一項創新計畫——「契作竹林」。這項計畫不僅是對環保的承諾,更是對「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實踐。 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曾在台東縣與公司同仁一起植樹,展現對環境保護的熱忱。而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也表示,這五家企業對台灣經濟發展有著重要貢獻,在各自領域都有出色的表現,對於推動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不遺餘力,這也讓他們的優質表現得到了國內外投資人的高度認可。 這次「契作竹林」的計畫,將台灣約20萬公頃的竹林轉化為天然纖維複合材料(NFC),不僅能夠取代高碳排的材料,還能夠降低產品的碳足跡。以孟宗竹為例,每公頃可栽培8,000支,每年約能夠吸收47.36噸的二氧化碳,這是普通樹林的三到六倍。這不僅是對環境的貢獻,也是對台灣資通訊產業出口綠色競爭力的提升。 這項計畫是由台灣永續價值公司居間安排,與南投縣政府合作,契作場域位於竹山鎮。這是首次由多家大型企業共同參與的「契作竹林」計畫,標誌著跨產業結合推動環境保護的新篇章。
台新證董事長郭嘉宏表示,五家企業均對台灣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在所屬產業也有傑出營運表現,對於推動ESG更是不遺餘力,優質 的表現廣獲國內外投資人青睞。台新證有幸擔任這幾家企業的股務代 理機構,在股務業務往來之餘,能進一步攜手合作「契作竹林」,共 同響應國家淨零排放政策盡心力,是跨產業結合推動環境保護的創舉 ,也是台新證在金融專業服務外,與客戶合作共創永續價值的具體作 為。
全台有約達20萬公頃的竹林,一般四年到五年即可採收利用,是具 經濟價值的作物,且碳吸存能力是一般樹林的3倍∼6倍,以孟宗竹每 公頃栽培8,000支為例計算,每年約47.36噸的碳吸存效果,遠大於一 般樹林每年每公頃7.45公噸∼14.9公噸,這也是本次國內首見多家大 型企業共同合作「契作竹林」所代表的深層意涵。
契作竹林透過創新製程技術,被利用成為天然纖維複合材料(NFC ),並取代塑化等高碳排的材料,NFC可做為生產3C資通訊產品包材 或機殼的材料,對降低產品碳足跡的排碳量帶來助益,特別是台灣在 全球資通訊產業鏈扮演重要角色,面對歐盟即將在2026年開徵碳邊境 關稅,妥善利用契作的竹林資源,有助台灣相關產業出口綠色競爭力 的提升。
這次「契作竹林」是透過台灣永續價值公司居間安排與南投縣政府 合作,契作場域位於竹山鎮,跨產業共同「契作竹林」推動ESG的作 為,已為產業投入ESG的演進寫下新頁。
台新證券近年來不斷拓展再生能源市場,特別是ESG相關企業,成為產業整合與發展的重要推手。繼先前促成國內知名髮妝品牌歐萊德與日本b-ex的跨國策略合作後,台新證券透過投行業務,積極協助客戶在太陽能產業發展上實現突破。近期,台新證券商人銀行處作為財務顧問,成功協助客戶收購太陽能公司股權,並完成太陽能電廠的融資及引資,累積承作量已達100MW,每年最大發電量達1.3億度,減碳量約6.6萬公噸,等於551.8萬棵樹木一年的減碳量,或換算約17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表現亮眼。預計年底前,太陽能案場裝置容量的承作量將達250MW,明年度則目標500MW。台新證券陸續受知名能源公司、半導體上市公司、EPC廠商委任,擔任太陽能電廠案件的財務顧問,提供全方位服務,包括引進投資人、設計交易架構、建置財務模型、協助議定合約等,投資規模超過百億。未來,台新證券將持續深耕太陽能產業,整合台新金控資源,為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
台新證券商人銀行處作為財務顧問,今(2023)年度協助客戶收購太陽能公司股權、太陽能電廠融資及引資,目前累積約達100MW太陽能案場裝置容量的承作量,合計每年最大發電量達1.3億度,減碳量約6.6萬公噸,等於551.8萬棵樹木一年的減碳量、換算約17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節能減碳表現亮眼。年底前累積太陽能案場裝置容量的承作量有望達250MW,明年度朝500MW邁進。
台新證券陸續受知名能源公司、半導體上市公司、EPC廠商委任擔任太陽能電廠案件財務顧問,設置類型包含屋頂型、地面型、圳道型,協助客戶引進財務性投資人╱策略性投資人、會同第三方專業人士執行財務盡職調查、設計交易架構及執行方式、建置財務模型、規畫電廠收購及交易執行、協助議定合約、與投資人溝通協商、提供相關融資規畫、洽談及籌組聯貸銀行團等,投資規模超過百億,未來也將持續深耕太陽能產業,整合台新金控資源,提供客戶全方位服務。
年底IPO進度加速狂飆!上週櫃買中心上櫃審議三連發,陸續通過了佑全(6929)、國邑*(6875)和昱展新藥(6785)三家公司的上櫃申請,這三家公司都與生技題材相關,上櫃生技小尖兵的聲勢浩大,預計將持續吸引資金湧入。櫃買中心在上週的8日、9日、10日分別通過了這三家公司的上櫃審議,成為今年來第15至17檔通過審議的上櫃股。
櫃買中心今年設定了上櫃家數24家、興櫃包括戰略新板45家的目標,截至目前為止,申請登錄興櫃的共有56家,已經提前達標。而從今年上櫃申請的狀況來看,目前還有諾貝兒、安倉及米斯特3檔個股正在申請掛牌上櫃,但尚未進行上櫃審議。至於已經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的公司則有衛司特、進能服、伯鑫、竣邦-KY、欣新網、寶陞等6檔正在排隊中。今年全年上櫃掛牌家數預計將逼近20家。
在這三家公司中,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的經營,董事長為鄭振文,推薦證券商包括台新證券和華南永昌證券,申請時資本額為4億元。今年前三季營收為23.11億元,稅後純益為89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21元。
國邑則專注於新劑型新藥的研發,董事長為王建治,推薦證券商包括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第一金證券和統一證券,申請時資本額為5.85億元。今年前三季營收為3.15億元,稅後純益為9,980.6萬元,EPS為0.89元。
而昱展新藥則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推薦證券商包括中國信託證券、富邦證券和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資本額為5.7億元。今年前三季營收為80萬元,稅後淨損為2,481.7萬元,每股虧損為0.44元。
櫃買中心上周分別於8日、9日、10日依序通過佑全、國邑、昱展新 藥三家上櫃審議,成為今年來第15∼17檔通過審議的上櫃股。
櫃買中心今年喊出上櫃家數24家、興櫃包含戰略新板45家的目標, 截至目前為止申請登錄興櫃共56家,已提前達標。而關注今年上櫃申 請狀況,目前申請掛牌上櫃但尚未進行上櫃審議的個股中,扣除自撤 及退件者,尚有諾貝兒、安倉及米斯特3檔。
至於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者,則有衛司特、進能服、 伯鑫、竣邦-KY、欣新網、寶陞等6檔排隊中,加計今年來已掛牌上櫃 的11檔,今年全年上櫃掛牌家數可望逼近20家。
櫃賣中心8日審議通過佑全上櫃案,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 之經營,董事長為鄭振文,推薦證券商係台新證券及華南永昌證券, 申請時資本額4億元;業績表現方面,佑全今年累計前三季營收為23 .11億元、稅後純益891.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21元。
國邑、昱展新藥兩家也分別於9日、10日通過上櫃審議。
其中,國邑主要從事新劑型新藥之研發,董事長為王建治,推薦證 券商係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第一金證券及統一證券,申請時資 本額5.85億元;業績方面,國邑今年前三季為營收3.15億元,稅後純 益9,980.6萬元,EPS 0.89元。
此外,昱展新藥則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中樞神經系統 疾病之新劑型新藥開發,董事長為林東和,推薦證券商為中國信託證 券、富邦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申請時資本額5.7億元;昱展新藥今 年前三季營收為80萬元、稅後淨損為2,481.7萬元,每股虧損則為0. 44元。
【台灣股市新聞】今(9)日,台灣上櫃市場將迎來一個新成員,宸曜(6922)預計正式上櫃掛牌,承銷價設定在82元,與昨日興櫃均價113.67元相比,價差顯著。這不僅是宸曜的里程碑,也是上櫃市場的又一新篇章。 宸曜專注於工業電腦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22年度合併營收達12.81億元,稅後淨利1.7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7.59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合併營收5.32億元,稅後淨利5,431萬元,EPS為2.32元,表現亮眼。 櫃買中心為了慶祝宸曜上櫃,特別於9日上午9時舉辦「宸曜上櫃掛牌典禮」,並將進行「新股上櫃敲鑼」儀式。這場儀式將邀請到證券承銷商和簽證會計師共同參與,共同見證宸曜的重要時刻。 而除了宸曜,上櫃市場還將迎接佑全、國邑、昱展新藥三家公司。櫃買中心於8日已審議通過佑全上櫃案,並將於9日、10日分別審議國邑、昱展新藥上櫃案。佑全以連鎖藥妝及藥局經營為主,2022年度營收達33.02億元,稅後淨利1.00億元,EPS為2.40元。國邑則專注於新劑型新藥的研發,2022年度雖然營收為0元,但今年前三季營業收入已達3.14億元,稅後淨利9,980萬元,EPS為0.89元。 這一波上櫃潮,不僅反映了台灣股市的活力,也顯示了新興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未來,這些新成員將如何發展,值得關注。
櫃買中心將於9日舉辦「宸曜上櫃掛牌典禮」,上午9時整進行「新股上櫃敲鑼」儀式,並邀請輔導其上櫃的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共同與會。
宸曜主要是從事工業電腦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12.81億元,稅後淨利為1.7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7.59元。2023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5.32億元,稅後淨利為5,431萬元,EPS為2.32元。
佑全主要從事連鎖藥妝及藥局經營,董事長為鄭振文,推薦證券商是台新綜合及華南永昌綜合證券。佑全2022年度營收為33.02億元,稅後淨利為1.00億元,EPS為2.40元。2023年前三季營收為23.10億元,稅後淨利為891萬元,EPS為0.21元。
國邑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新劑型新藥的研發,董事長為王建治,推薦證券商是國泰綜合、元大、第一金及統一綜合證券。國邑2022年度營收為0元,稅後淨損為2.66億元,每股虧損為2.70元。2023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為3.14億元,稅後淨利為9,980萬元,EPS為0.89元。
經濟日報第14屆「權民搶百萬」活動熱鬧啟動,三大亮點特色吸睛!
台灣的權證市場即將迎來新紀元!昨日,經濟日報社長劉永平於啟動記者會上強調,本屆活動有三個亮點:首先是「網紅跨粉,多元宣傳」,邀請權證達人和理財專家分享投資知識,並透過多媒體渠道廣泛宣傳;其次,「獎品加碼,機票放送」,為投資者提供旅遊機會;最後,「激勵券商,獎金加碼」,提高券商參與度。活動總獎金高達400萬元,吸引了眾多權證發行商參與。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及證券主管機關代表出席啟動儀式,包括證交所、櫃買中心、集保結算所等,以及八大權證發行商如元大、凱基、群益金鼎等共同參與,市場佔率超過八成。活動將於10月開始,至明年3月底結束,期間將舉辦實體投資競賽和各種教育推廣活動,為台灣權證市場帶來新活力。
台股近三年加權指數狂飆,漲幅超過三成,權證市場也因此蓬勃發展。這波成長的後勢看來強勁,主要得益於主管機關對權證市場監理制度的改革,像是強化流動量提供者的造市品質、提升發行人的監理標準等。另外,權證避險降稅法案也將於11月10日正式上路,預計將對市場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這個時刻,台新證券扮演著重要角色,它透過不斷創新和觀察市場需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適合的衍生性商品,包括權證以及美元或台幣計價的結構型商品。在權證發行方面,台新證券著重於推出主流題材、波動率較低、買賣價差較小的權證,目的是希望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提升權證投資的體驗。 隨著權證避險降稅法案的實施,預計將對權證市場產生以下三個層面的影響: 1. 權證買賣價差縮窄,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 2. 權證報價數量增加,讓投資者有更多選擇。 3. 權證發行檔數增加,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 台新證券這樣的布局,不僅讓投資者受益,也反映了公司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感知和積極參與的態度。未來,隨著權證市場的持續發展,台新證券將繼續扮演關鍵角色,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機會。
經濟日報社長劉永平於啟動記者會致詞時指出,本屆「權民搶百萬」活動具有三大亮點,包括:一、「網紅跨粉,多元宣傳」:本屆活動會將邀請我們去年活動的冠軍與多位權證達人、理財專家分享投資的概念與心得,藉以讓投資人能深入了解權證外,同時還宣傳權民搶百萬的活動特色。
此外,還將透過權證專版報導、數位廣告投放、影音節目等方式,接觸不同族群及粉絲,進而引領投資人加入權證市場的交易行列。
二、「獎品加碼,機票放送」:隨疫情開放,國人旅遊意願提高,為讓投資人有旅遊玩樂的機會,本屆活動特準備機票、住宿券等大獎,不僅讓權民搶百萬,還讓權民搶出遊。
三、「激勵券商,獎金加碼」:為吸引權證發行商參與意願及提高參與程度,特別拉高券商分公司推動績優獎、進步績優獎等獎金,年度績效獎則維持高額獎金鼓勵。總計各項獎金、獎品等合計金額高達400萬元。
昨日親臨與會的來賓,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外,還有相關證券主管機關及周邊單位,包括: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櫃買中心總經理李愛玲、集保結算所總經理陳德鄉、及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八大權證發行商董總及代表,包括元大、凱基、群益金鼎、永豐金、中國信託、台新、兆豐、及國泰等證券共同參與,囊括市占率逾八成,預期將為台灣權證市場發展,再添耀眼光彩。
在啟動記者會後,相關活動隨即接續登場,包括實體投資競賽、各項的教育推廣等。特別是10月起跑、至明年3月底止的實體投資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