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弘生物科技公司新聞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啟弘能發展成為具國際競爭力的病毒載體製 造廠,證明政府對生技產業的支持;竹北新廠宣告台灣細胞與基因治 療產業製造能力,已從臨床試驗用藥,拓展至商業用規模。郭智輝表 示,美國生物安全法的「去中化」,將加速轉單效應,台灣生技業應 可分食大餅。
阮大同指出,竹北新廠不僅能生產病毒載體,連實驗室藥理和動物 實驗等都可以做到,未來藥品開發公司,只要拿著一張紙或一張圖, 啟弘都能做,量產沒有問題,此一條龍的服務,是極大的競爭優勢, 也是啟弘力拚成為亞太地區指標廠商的關鍵。
創立於2016年的啟弘,是少數一直有業績和獲利的新創公司,202 2年起營收已跨過2億元大關,前九月營收1.32億元,上半年每股純損 0.55元。
今年10月,啟弘更與Minaris再生醫學公司進行於北美地區的策略 合作,聚焦細胞與基因療法業務,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的布局。
阮大同說,今年製造營收超過檢驗營收,竹北新廠啟用後,製造營 收占比將從20%提升至55%,明年將超過60%,未來有望衝至80%∼ 90%,
啟弘生物科技在竹北的新廠於23日正式啟用,這不僅是台灣生技產業的盛事,更是國際競爭力的一次重要跳躍。該廠斥資逾10億元,成為台灣首家達到GMP等級的病毒載體量產廠,對於台灣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來說,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里程碑。
啟弘生物科技董事長阮大同在啟用儀式上強調,這個新廠的年產值預計可達20億至30億元,初期將主要協助客戶進行製程開發。他預計,最快在2026年之後,該廠將開始進行GMP量產。阮大同同時透露,啟弘計畫明年申請創新板掛牌,進一步鞏固在市場上的地位。
經濟部長郭智輝對此表示,啟弘生物科技能夠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病毒載體製造廠,充分證明了政府對生技產業的支持。竹北新廠的啟用,不僅代表台灣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的製造能力已從臨床試驗用藥拓展至商業用規模,更意味著台灣生技業將能夠在「去中化」的全球趨勢中,分得一杯羹。
阮大同解釋,竹北新廠不僅能夠生產病毒載體,還能夠提供實驗室藥理和動物實驗等一條龍的服務。這一服務模式,對於藥品開發公司來說,無論是提供一張紙還是一張圖,啟弘都能夠提供完整的製造支持,這是極大的競爭優勢。阮大同強調,這也是啟弘力圖成為亞太地區指標廠商的關鍵所在。
創立於2016年的啟弘生物科技,作為新創公司中的佼佼者,一直以來都有業績和獲利。2022年起,其營收已經突破2億元大關,前九個月的營收達到1.32億元,上半年每股純損0.55元。阮大同表示,今年10月,啟弘與北美地區的Minaris再生醫學公司進行了策略合作,專注於細胞與基因療法業務,這將進一步擴大啟弘在國際市場的布局。
隨著竹北新廠的啟用,啟弘製造營收的占比將從20%提升至55%,明年預計將超過60%,未來有望衝破80%至90%。這一數字的變化,將進一步證明啟弘在生技產業中的領先地位,也將為台灣生技產業帶來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台灣生物科技領域再掀新篇章,本土生技新軍——啟弘生物科技(6939)竹北新廠於昨日(23日)盛大開幕,正式展開量產之路。啟弘生技董事長阮大同在開幕典禮上表示,公司將全力耕耘細胞治療與基因治療市場,目標成為亞太地區病毒載體CDMO的領軍品牌。 阮大同透露,啟弘生技目前已有一項CAR-T細胞治療技術進入臨床二期階段,並預計竹北新廠將在2026年完成GMP查廠,全力爭取成為亞太地區病毒載體CDMO的領先企業。新廠的啟用將不僅是啟弘生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的一個重要突破。 經濟部長郭輝在開幕典禮上致詞時提到,隨著美國「生物安全法」的即將上路,大陸生物產品的進口將受到限制,這為台灣生物科技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郭輝表示,經濟部將透過相關政策鼓勵,將AI技術應用於製藥、醫療器材、數位醫療等領域,並將生技醫療產業推動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啟弘生技,這家由經濟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衍生出來的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來,便成為國內唯一專注於病毒載體CDMO的廠商。竹北新廠的落成,讓啟弘生技的產能規模可達年產500毫升,躍升為亞洲前十大病毒載體製造廠。 阮大同指出,啟弘生技的汐止先導工廠將與竹北新廠共同發揮作用,未來可協助客戶完成細胞新藥臨床二、三期至上市的所有需求。此外,啟弘生技也已在日本千葉縣設立製程開發實驗室,全力拓展日本的細胞與基因治療市場。 竹北新廠的一期產線於昨日啟用,投資金額達8億元以上,而二期產線預計在2026年底啟用,總投資金額約10至11億元。啟弘生技預計,兩期產線的啟用將為公司帶來20至30億元的產值。 近年來,啟弘生技的營收主要來自檢驗項目,但自今年起,病毒載體的CDMO訂單將佔公司營收的比重提升至55%,並計劃明年起逐步提高至60%至90%。 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的數據,全球病毒載體製造市場預計將從2023年的55億美元增長至2028年的12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8.2%。啟弘生技將以竹北商業用量產廠、汐止先導工廠,以及日本千葉縣製程開發實驗室為基礎,全力闖關亞太地區市場。 啟弘生技在今年與日本帝人集團及Mediridge結成再生醫療供應鏈策略夥伴,並在10月與Minaris再生醫學公司於北美地區進行策略合作,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的布局。
在進度方面,阮大同說,目前已有一家客戶發展的CAR-T細胞已進入臨床二期階段,順利的話竹北新廠2026年可完成GMP查廠,力拚成為亞太病毒載體CDMO的領導品牌。
啟弘生技竹北新廠昨日的開幕典禮上,經濟部長郭輝出席致詞表示,美國「生物安全法」未來將上路,大陸的生物製品將被限制,這些訂單未來有機會轉移到台灣。他指出,經濟部未來也會透過政策鼓勵,將AI技術擴大應用於製藥、醫療器材、數位醫療等,目標將生技醫療產業推動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啟弘生技是經濟部所屬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衍生公司,2016年自生技中心Spin off成立,目前是國內唯一病毒載體CDMO廠,竹北新廠未來產能規模可達年500毫升,為亞洲前十大病毒載體製造廠。
阮大同表示,啟弘生技原本擁有汐止先導工廠,如今竹北廠將可成為病毒載體的新的商業化工廠,未來可協助客戶完成細胞新藥臨床二、三期至上市的需求。啟弘也已在日本千葉縣製程開發實驗室為基地,全力拓展日本的細胞與基因治療市場,力拚成為亞太病毒載體CDMO的領導品牌。
啟弘生技表示,23日啟用的竹北廠為一期產線,投資逾8億元,二期產線預計在2026年底啟用,兩期產線總計投資金額約10至11億元,但未來可創造的產值可達到20至30億元。啟弘生技原本的營收貢獻主要來自檢驗項目,自今年起病毒載體的CDMO訂單佔公司營收比重可提升到55%,明年起朝60%至90%的目標邁進。
據Markets and Markets資料指出,全球病毒載體製造市場預計從2023年的55億美元,增加至2028年的12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8.2%。啟弘生技將以竹北商業用量產廠、汐止先導工廠、以及日本千葉縣製程開發實驗室為基地,全力拓展日本的細胞與基因治療市場,致力成為亞太病毒載體CDMO的領導品牌。
啟弘生技表示,公司已在2023年與日本帝人集團及Mediridge結成再生醫療供應鏈策略夥伴,聯手開發日本市場。今年10月,啟弘更與Minaris再生醫學公司進行於北美地區的策略合作,聚焦細胞與基因療法業務,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的布局。
基米攜手啟弘,打造細胞基因治療檢測平台
基米(4195)日前宣布與啟弘生物科技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整合各自長處,打造強化的細胞基因治療(CGT)產品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平台,並共同推廣,搶攻再生醫療市場的龐大商機。
基米擁有專業NGS團隊和技術,而啟弘在病毒載體和生技藥品檢驗方面經驗豐富。透過雙方的合作,將建立以NGS為工具的檢測平台,用於偵測細胞培養或製程中的病毒或微生物感染,確保細胞醫療產品的安全和品質。
由於NGS技術具有高靈敏度和準確度,預計將為國內CGT產業帶來檢測上的新突破。啟弘是台灣唯一具備GMP等級病毒載體CDMO實力的業者,同時在生技藥品CRO領域居領導地位。與啟弘建立夥伴關係,讓基米得以深化NGS應用,搶先卡位細胞醫療供應鏈。
基米憑藉在次世代定序(NGS)領域擁有的專業團隊與技術服務,搭配啟弘在病毒載體及生技藥品的專業檢驗能力與累積的豐富經驗,雙方將共同建構一個以NGS為工具的檢測平台,用於偵測在細胞培養或製程中是否受到病毒或微生物感染,確保細胞醫療產品的安全與品質。由於NGS技術能提供更高的靈敏度和準確度,料將開啟國內CGT產業檢測新局。
啟弘是台灣唯一具有GMP等級病毒載體CDMO實力的業者,在生技藥品CRO領域居領導地位,與啟弘建立起夥伴關係,讓基米能深化NGS的應用,未來可望率先卡位細胞醫療供應鏈。
親臨祝賀的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透露,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為實踐「 打造健康台灣」政見,除提出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擴大醫療支出外, 已邀請成大前院長陳志鴻推動「健康台灣推動聯盟」,期望在520就 職典禮前,就能彙整全國由下而上的民間意見。
林佳龍說,政府將持續透過各部會,加速促進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 。經濟部將投入核酸藥物、細胞治療、數位醫療、CDMO等四大領域技 術研發,預計四年投入逾百億元。
林佳龍表示,蔡英文總統帶領政府推動「5+2產業創新」和「6大核 心戰略產業」政策,已讓台灣生醫產業營業額由就職前的4,500億元 成長到7,000億元,市值突破1.2兆元,投資額創4,500億元。具體成 果包括:由北、中、南各園區形成生醫聚落一條龍,推動園區廠商營 業額在六年內成長近1倍;共計15項台灣新藥,在16國取得43項上市 許可,銷售額及授權今累計逾新台幣150億元,並有380項以上醫療器 材獲美國批准
涂醒哲表示,生技中心是40年前由李國鼎等人的大力推動下成立, 是國內第一個生技產業的研發機構,一路走來篳路藍縷,從摸索中穩 健前行,在這過程中,不僅已培育優秀的人才,累積的技術能量,隨 產業的發展需求,成功孕育許多新藥開發具指標的新創公司,包含接 手毒理與臨床前測試中心的昌達生技、營運cGMP生技藥品先導工廠的 台康生技、及由生技藥品檢驗中心衍生成立的啟弘生技等,均成為扶 植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最佳助攻手。
【台北訊】台灣生技產業再添新血!啟弘生物科技(6939)董事長兼執行長阮大同昨(6)日透露,投資逾8億元在竹北生技園區建造的GMP病毒載體廠,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陸續完工並啟用,將成為亞洲最具競爭力的病毒載體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基地。這家於2016年5月成立的生技公司,是國內唯一專業於病毒載體的CDMO廠,預計將為台灣生技產業帶來新動能。 阮大同強調,病毒載體是發展基因治療、細胞治療與核酸藥物的重要基礎,而啟弘生技已掌握腺相關病毒(AAV)、慢病毒(Lentivirus)、腺病毒(Adenovirus)、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等多種病毒載體的量產技術。其中,AAV主要應用於滿足基因治療的需求,而Lentivirus則是CAR-T細胞治療的重要載體。 這座位於竹北生醫園區的GMP病毒載體生產廠,將在6月完成製程開發實驗室,11月則將完成兩條200公升的病毒載體生產線,滿足客戶臨床三期至商業化階段的需求。在此之前,啟弘生技在汐止已擁有一座提供臨床試驗等級病毒載體的先導工廠。 雖然病毒載體業務剛剛起步,啟弘生技的營收來源目前主要還是來自醫藥品生物安全檢驗的CRO業務。去年公司營收2.3億元,年減約8%,但獲利近500萬元,從創立以來從未虧損。目前,病毒載體的收入已佔公司營收的兩成,啟弘生技目標將這一比例提升至今年四成,顯示公司對病毒載體市場的信心與期待。
臺灣生技產業再下一城!啟弘生物科技(6939)董事長兼執行長阮大同昨日透露,投資超過8億元在竹北生技園區打造的GMP病毒載體廠將自今年下半年開始陸續完工啟用,預計將成為亞洲最具競爭力的病毒載體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基地。這個廠區的落成,將為臺灣生技產業帶來新的跳躍。
啟弘生物科技於2016年5月成立,作為生技中心衍生公司,也是臺灣唯一專業的病毒載體CDMO廠。阮大同強調,病毒載體在發展基因治療、細胞治療與核酸藥物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啟弘目前擁有多項病毒載體的量產技術,包括腺相關病毒(AAV)、慢病毒(Lentivirus)、腺病毒(Adenovirus)和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其中AAV主要滿足基因治療的需求,Lentivirus則是CAR-T細胞治療的重要載體。
為了打造這個GMP病毒載體生產廠,啟弘投資逾8億元,預計6月完成可供臨牀二期前病毒載體代工需求的製程開發實驗室,並在11月完成兩條符合GMP規範的200公升病毒載體生產線,以滿足客戶臨牀三期至商業化需求。在竹北廠投產前,啟弘已在汐止擁有一座提供臨牀試驗等級病毒載體先導工廠。
雖然病毒載體業務剛剛起步,但啟弘目前營收來源主要來自醫藥品生物安全檢驗的CRO業務。去年公司營收2.3億元,年減約8%,獲利近500萬元,自創立以來從未虧損。目前營收來源中有兩成來自病毒載體的收入,啟弘目標今年將病毒載體的業績貢獻提高到四成,顯示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啓弘生技成立於2016年5月,為生技中心衍生公司,並且是國內唯一病毒載體專業CDMO廠。阮大同表示,病毒載體是發展基因治療、細胞治療與核酸藥物的重要平台。
啟弘目前擁有腺相關病毒(AAV)、慢病毒(Lentivirus)、腺病毒(Adenovirus)、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等多項病毒載體的量產技術,其中AAV主要供應基因治療的需求,Lentivirus則是CAR-T細胞的重要病毒載體。
啟弘表示,投資逾8億元在竹北生醫園區打造的GMP病毒載體生產廠,預計今年6月完成可供臨床二期前病毒載體代工需求的製程開發實驗室,11月完成兩條符合GMP規範的200公升病毒載體生產線,可滿足客戶臨床三期至商業化需求。
啟弘在竹北廠投產前,在汐止擁有一座提供臨床試驗等級病毒載體先導工廠。由於病毒載體業務剛起步,公司目前營收來源主要來自醫藥品生物安全檢驗的CRO業務。
啟弘去年營收2.3億元,年減約8%,獲利近500萬元,公司自創立以來從未虧損,目前營收來源有兩成來自病毒載體的收入,公司目標今年來自病毒載體的業績貢獻能提高到四成。
台灣生技龍頭公司啟弘生物科技(6939)近期在國際市場再下一城,宣布在日本東京成立子公司,並正式進駐千葉再生醫療聚落,展開製造與檢測事業的拓展。啟弘與日本三井不動產株式會社簽署合作協議,進駐柏之葉智慧城市的生命科學商業園區,初期將設立產程實驗室及業務辦公室,提供研發使用的病毒載體,以推動細胞與基因治療的研發到商業生產的一站式服務。
柏之葉智慧城市位於東京近郊的千葉縣柏市,這個城市發展的目標就是要創造「新產業創造」、「健康長壽」以及「環境共生」,其中生命科學領域是重要的主題之一。這裡周邊有東京大學、千葉大學、日本國家癌症中心醫院等重要生醫研發單位,為啟弘提供了進行下一代醫學和生物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的優良環境。
啟弘生物科技強調,在日本柏之葉的據點,將讓公司能夠快速進入關東新興再生醫療聚落,與聚集於此的學研單位、生技醫藥和新創公司展開合作,開發病毒載體製造業務,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啟弘表示,已與日本三井不動產株式會社簽約,進駐柏之葉智慧城 市的生命科學商業園區,初期將設立產程實驗室及業務辨公室,提供 研發使用的病毒載體,推動細胞與基因治療由研發到商業生產的一站 式服務。
柏之葉智慧城市位於東京近郊的千葉縣柏市,城市發展目標是要創 造「新產業創造」、「健康長壽」以及「環境共生」,生命科學領域 是重要主題之一,周邊有東京大學、千葉大學、日本國家癌症中心醫 院等重要生醫研發單位,可以進行下一代醫學和生物技術的研究與應 用。
啟弘指出,柏之葉據點,可讓啟弘快速進入關東新興再生醫療聚落 ,與聚集於此的學研單位、生技醫藥和新創公司展開合作,開發病毒 載體製造業務。
台灣生技產業近年來在政府政策及國際市場的雙重加持下,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成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發展力量。眾多企業紛紛投入CDMO市場,其中,除了台康、保瑞、永昕等專業廠商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外,泰福、中裕、北極星藥業、益安等公司也紛紛加入CDMO的行列。在產品項目上,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及細胞藥物更是CDMO發展的新興顯學。 前羅氏製藥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指出,台灣生技業發展CDMO,不是單純的代工,而是要透過技術製程賺錢。他強調,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抗體等高障礙門檻的CDMO生產,才是台灣應該發展的方向。 今年台灣生醫族群CDMO相關題材主要分為三大類。首先是永昕生醫、台耀化學、保瑞藥業與台康生技等公司,他們不斷朝新發展項目、新產線布局。例如,永昕生醫原本專注蛋白質藥物,現已宣布興建細胞治療先導工廠,預計2024年完工。台康生技則斥資16億元興建微生物細胞生產線,預計2025年投產;保瑞藥業今年也將啟動新一波的海外藥廠併購。 第二類是原本發展自有產品的公司,今年開始跨足CDMO布局。如疫苗龍頭廠國光生技、生物相似藥大廠泰福生技、新藥公司北極星藥業及微創醫材益安生技等。北極星藥業投資20億元興建的CDMO廠確定9月前動工,益安子公司益興生技位在新北市的CDMO廠也將啟用。 第三類則是ADC藥物、細胞藥物及病毒載體等新興產品成為生技布局新重點。例如,晟德集團持股四成的建誼生技投資6億打造ADC生產線,將在明年第4季投產;細胞藥物方面,永昕已開始建先導工廠,樂迦生技與日立集團合作,要打造亞洲最大CDMO細胞廠;啟弘生技則正在打造國內唯一病毒載體CDMO廠,預計明年投產,2025年接單。
除了台康、保瑞、永昕等專業CDMO廠持續加碼新投資之外;泰福、中裕、北極星藥業、益安等公司今年起也大步朝CDMO業務布局;產品項目上,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及細胞藥物更成為CDMO發展新顯學。
前羅氏製藥全球技術營運總裁、現任育世博董事長楊育民表示,台灣生技業要發展CDMO,不是做代工,而是要以技術製程賺錢,包括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抗體等高障礙門檻的CDMO生產,才是台灣應走的方向,而不是只做量大的代工。
檢視今年生醫族群CDMO相關題材有三大類,一是原本已耕耘多年的永昕生醫、台耀化學、保瑞藥業與台康生技,今年分別朝新發展項目、新產線布局。永昕原本專注蛋白質藥物,日前宣布興建細胞治療先導工廠,2024年完工。
台康生技也斥資16億元興建微生物細胞生產線,預計2025年投產;保瑞藥業今年也將啟動新一波的海外藥廠併購。
今年CDMO第二大題材,原本發展自有產品公司今年都開始跨足CDMO布局,疫苗龍頭廠國光生技、生物相似藥大廠泰福生技、新藥公司北極星藥業及微創醫材益安生技等都是如此。北極星藥業投資20億元在興建的CDMO廠確定9月前動工,益安子公司益興生技位在新北市的CDMO廠也將啟用。
CDMO第三大題材,是ADC藥物、細胞藥物及病毒載體等新興產品成為生技布局新重點,最具代表性的是晟德集團持股四成的建誼生技,投資6億打造ADC生產線將在明年第4季投產;細胞藥物方面,永昕已開始建先導工廠,樂迦生技與日立集團合作,要打造亞洲最大CDMO細胞廠;啟弘生技正在打造國內唯一病毒載體CDMO廠,預計明年投產,2025年接單。
國內唯一病毒載體專業生技廠啟弘生物科技(6939)將在今(15)日以57元參考價登錄興櫃,正式躍升為生技股新兵。董事長阮大同透露,啟弘正積極在竹北生醫園區打造一個全新的病毒載體GMP廠,預計明年投產後,將成為亞洲病毒載體最重要的CDMO(委託開發與製造服務)基地。 啟弘生技自2016年5月成立以來,作為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的衍生公司,已在汐止擁有國內唯一提供臨床試驗等級病毒載體的廠房。公司至今已自主開發了腺相關病毒、慢病毒、腺病毒以及反轉錄病毒等多種病毒載體,並提供質體、客製化病毒載體、細胞庫及病毒庫等相關產品的品質測試服務。 去年,啟弘生技的營收達2.53億元,年增長達57.1%。由於病毒載體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公司目前的營收有90%來自於CRO(委託臨床試驗)業務,去年每股純益(EPS)為1.01元。 阮大同強調,病毒載體是發展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藥物及疫苗的重要基礎。近年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陸續批准了多項用於癌症及罕見病的CAR-T細胞產品,並預計到2025年,每年將批准十至二十個相關產品上市,這將進一步推動病毒載體的需求增長。 阮大同進一步表示,啟弘已成功完成數十件客製化病毒載體製造,並計劃在竹北生醫園區建立第二個生產基地。新廠的第一期工程預計將於明年上半年完工,將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啓弘生技成立於2016年5月,是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的衍生公司,該公司目前在汐止擁有國內唯一提供臨床試驗等級病毒載體廠。啓弘生技成立至今,已自行開發腺相關病毒、慢病毒、腺病毒、與反轉錄病毒等病毒載體,另外公司也提供質體、客製化病毒載體、細胞庫及病毒庫等相關產品之品質測試服務。
啟弘生技去年營收2.53億元,年增57.1%,由於病毒載體的市場尚在起步階段,公司目前營收有90%來自於CRO(委託臨床試驗)業務,去年每股純益(EPS)1.01元。
阮大同表示,病毒載體是發展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藥物與疫苗的重要平台,近幾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陸續核准了幾項用於癌症及罕見病的CAR-T細胞產品,FDA也預期2025年時,每年可核准十至二十個相關產品上市,屆時病毒載體的需求也將隨著增加。
阮大同指出,啟弘至今已成功完成數十件客製化病毒載體製造,現在規劃在竹北生醫園區打造第二生產基地,新廠預計第一期工程於明年上半年完工。
台灣櫃買中心近來發布許多新聞,關於各類公司的登錄與變動,其中一家引人矚目的公司就是啟弘生物科技。自今年3月起,共有五家公司申請上櫃,其中宸曜科技的EPS表現最佳,達到8.15元。而本周又有輝創和格斯科技兩家公司登錄興櫃交易。櫃買中心指出,截至4月底,上櫃公司家數已達809家,今年已上櫃掛牌公司有三家,即偉康科技、長佳智能和東研信超。即將掛牌的公司有五家,包括南俊國際、綠茵生技、聯寶、雄順和鏵友益,而待審議上櫃的公司也有五家。其中,綠茵生技將於5月15日掛牌上櫃,每股承銷價為68元,去年EPS為6.01元。南俊國際則將於5月8日至10日進行公開申購,申購價格為36元,預期投資人中籤價差可觀。此外,宸曜科技去年EPS為8.15元,優於前一年,營運狀況良好。值得注意的是,騰雲因未依規定發布重大訊息,遭到櫃買中心開罰2萬元。而本周,輝創、格斯科技和啟弘生物科技將陸續登錄興櫃交易。
台灣生技新秀啟弘生物科技(6939)即將登上興櫃舞台!這家由台康生技(6589)持股14.2%的新興公司,預計在5月15日正式開啟興櫃交易。啟弘生技背後有強大的股東團隊,除了台康生技外,還有致茂電子持股7.69%,台杉水牛二號生技創投有限合夥持股8.04%,以及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持股2.69%。 啟弘生技專注於藥物品質及生物安全檢測,並提供病毒載體的委託製造與開發服務。公司內銷占比高達94.13%,外銷則占5.87%,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01元,成績亮眼。 作為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衍生的新創事業,啟弘生技是台灣首家提供生技藥品生物安全檢測的專業CRO公司,實收資本額達3.34億元。公司看準細胞及基因治療市場的巨大商機,與日本帝人株式會社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日本帝人將專注於細胞產品發展及製造,而啟弘生技則負責病毒載體的製造與檢驗。這次合作將結合雙方的專業優勢,共同開拓日本細胞/基因治療CDMO市場,該市場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約300億日圓(約2.1億美元)的規模。
此外,本周有二家公司登錄興櫃交易,分別是輝創(6722)、格斯 科技(6940)等。
櫃買中心表示,截至4月底累計上櫃家數達809家,今年已上櫃掛牌 公司有三家,分別是偉康科技(6865)、長佳智能(6841)、東研信 超(6840)。
同時即將掛牌上櫃的公司有五家,分別是南俊國際(6584)、綠茵 生技(6846)、聯寶(6821)、雄順(2073)、鏵友益(6877),待 審議上櫃的公司有五家。
其中保健食品廠綠茵生技將於5月15日掛牌上櫃,每股承銷價68元 ,去年EPS為6.01元。
南俊國際初上櫃公開申購將於5月8日至10日期間進行公開申購,公 開申購價格為36元,投資人參與申購中籤價差可觀。
南俊國際為國內老字號的鋼珠導軌廠,去年EPS為2.26元,雲端伺 服器營收占比已達24%,法人預期第一季為營運谷底,後續營運季季 走升,伺服器營收比重今年保守預期達到3成。
至於申請上櫃宸曜科技去年EPS為8.15元,優於前一年EPS為6.27元 規模,營運水漲船高。
此外,在今年申請上櫃的公司中,騰雲日前遭到櫃買中心開罰2萬 元,主要因騰雲子公司於111年3月19日委由關係人進行辦公室修繕工 程,係屬向關係人取得不動產之情事,惟未依規定於時限內發布重大 訊息,核有缺失,櫃買中心對該公司處以違約金2萬元。
櫃買中心表示,本周有輝創(6722)預計11日登錄興櫃交易,格斯 科技(6940)12日登錄興櫃交易;至於啟弘生技訂在15日登錄興櫃交 易。
啟弘生技大股東有台康生技持股14.2%,致茂電子持股7.69%,台 杉水牛二號生技創投有限合夥持股8.04%,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 心持股2.69%,主要業務為藥物品質及生物安全檢測、病毒載體委託 製造開發,內銷 94.13%、外銷5.87%,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 為1.01元。
啟弘生技是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所衍生成立的新創事業,為 台灣第一家提供生技藥品生物安全檢測的專業CRO(委託研究開發) 公司,目前實收資本額3.34億元。
因應細胞及基因治療市場商機,啟弘生技已與日本帝人株式會社集 團簽約,日本帝人株式會社將專注細胞產品發展及製造,啟弘生技主 要負責病毒載體的製造與檢驗,雙方將以專業優勢互補進行合作,瞄 準日本細胞/基因治療CDMO市場,該市場預估在2025年約有300億日 圓(約2.1億美元)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