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光生物科技公司新聞
國光生技(4142)預計3月底或4月初股票轉上市,針對6月將舉行的股東會,國光不排除送自家生產的「流感疫苗」作為股東會紀念品,以突顯國光的專業形象,並維護股東的健康。
國光透露,6月並非流感流行季節,但股東可以拿著疫苗施打券,等流感來臨時,再去施打即可。
國光董事長詹啟賢認為,國人要對國內的醫療技術、生產品質有信心,政府更應該給予實務上的協助。他舉例,一樣都是投入腸病毒的開發,中國大陸政府卻協助廠商一、二、三臨床同時並進,不像國內,一期臨床完成後,還要再報告、送檢驗資料等,光是送審時間就可能要浪費半年以上。且大陸是政府協助廠商,透過醫院體系尋找臨床實驗的人口,加上資金的大舉補助;大陸的扶持生技產業,是資金、病患數、臨床流程和人才等一次到位,反觀國內,須要協調的機構就很多,時程耗費,效率也不高。
詹啟賢認為,今年在歐債風暴等不利因素下,將讓不少產業景氣出現疑慮,生技產業儘管相對樂觀,但因其投資期長、風險性高,加上較難評鑑其價值,比較無法引起認同,政府應以較實務面的角度來看生技產業,而投資人也要用將來性去看待生技產業,而不是看短期的獲利。
詹啟賢認為,發展本土的疫苗廠很重要,畢竟人種、基因不同,且真正有大流感來臨或重大傳染事件時,國外的廠商還是優先供應自己國家。國光即使目前是處於虧損狀態,但從未來性和發展性來看,投資人和民眾要對國光要有信心。
國光透露,6月並非流感流行季節,但股東可以拿著疫苗施打券,等流感來臨時,再去施打即可。
國光董事長詹啟賢認為,國人要對國內的醫療技術、生產品質有信心,政府更應該給予實務上的協助。他舉例,一樣都是投入腸病毒的開發,中國大陸政府卻協助廠商一、二、三臨床同時並進,不像國內,一期臨床完成後,還要再報告、送檢驗資料等,光是送審時間就可能要浪費半年以上。且大陸是政府協助廠商,透過醫院體系尋找臨床實驗的人口,加上資金的大舉補助;大陸的扶持生技產業,是資金、病患數、臨床流程和人才等一次到位,反觀國內,須要協調的機構就很多,時程耗費,效率也不高。
詹啟賢認為,今年在歐債風暴等不利因素下,將讓不少產業景氣出現疑慮,生技產業儘管相對樂觀,但因其投資期長、風險性高,加上較難評鑑其價值,比較無法引起認同,政府應以較實務面的角度來看生技產業,而投資人也要用將來性去看待生技產業,而不是看短期的獲利。
詹啟賢認為,發展本土的疫苗廠很重要,畢竟人種、基因不同,且真正有大流感來臨或重大傳染事件時,國外的廠商還是優先供應自己國家。國光即使目前是處於虧損狀態,但從未來性和發展性來看,投資人和民眾要對國光要有信心。
疫苗大廠國光生技(4142)昨(6)日宣布,獲得國際大藥廠嬌生(Johnson & Johnson)子公司Crucell疫苗原液訂單,成為亞洲首家搶進歐洲的疫苗廠。法人估,該訂單規模龐大,保守估計約4億到6億元,將使國光今年營收成長2.3倍。
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國光目前疫苗技術獨步全球,亞洲更勝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五年內亞洲沒有任何生技廠可以取代。國光目前為生技興櫃新兵,昨日興櫃參考價為42元,上漲0.11元。詹啟賢也透露,公司決議今年3月將正式掛牌,最晚不超過4月。
據了解,疫苗廠Crucell為荷蘭生技大廠,已被全球前三大藥廠嬌生收購,為全球流感疫苗主要供應商之一;國光表示,去年該公司已經和Crucell開始合作臨床試驗,少量出貨,近期已正式完成臨床階段;今年將通過藥證審查,並開始大量出貨。
去年,國光流感疫苗原液出貨量,僅約100公克,分析師指出,以市場價格評估,約1億元左右,占去年國光總營收約三分之一;若以正式量產需求量來看,保守估計需要去年五到六倍的規模。
換言之,以去年國光總營收來計算,若年底前疫苗原液全數順利出貨,則今年國光營收額度可望增2.3倍,營收將挑戰10億元;詹啟賢樂觀表示,最快今年公司就可以賺錢。
除了流感疫苗外,國光也表示,年前在中科投資30億元,所規劃建構的1,000公升生物反應細胞培養廠,目前已經進入動工階段;保守預估,2014年即可完工,並於2015年投產,三年內主要用於腸病毒71型疫苗生產,年產能達300萬劑。
此外,三年後新廠也將生產日本腦炎、登革熱甚至是動物疫苗的生產上;詹啟賢說,國光新廠完工後,挾帶高階的疫苗技術為後盾,將可與國際大藥廠分庭抗禮。
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國光目前疫苗技術獨步全球,亞洲更勝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五年內亞洲沒有任何生技廠可以取代。國光目前為生技興櫃新兵,昨日興櫃參考價為42元,上漲0.11元。詹啟賢也透露,公司決議今年3月將正式掛牌,最晚不超過4月。
據了解,疫苗廠Crucell為荷蘭生技大廠,已被全球前三大藥廠嬌生收購,為全球流感疫苗主要供應商之一;國光表示,去年該公司已經和Crucell開始合作臨床試驗,少量出貨,近期已正式完成臨床階段;今年將通過藥證審查,並開始大量出貨。
去年,國光流感疫苗原液出貨量,僅約100公克,分析師指出,以市場價格評估,約1億元左右,占去年國光總營收約三分之一;若以正式量產需求量來看,保守估計需要去年五到六倍的規模。
換言之,以去年國光總營收來計算,若年底前疫苗原液全數順利出貨,則今年國光營收額度可望增2.3倍,營收將挑戰10億元;詹啟賢樂觀表示,最快今年公司就可以賺錢。
除了流感疫苗外,國光也表示,年前在中科投資30億元,所規劃建構的1,000公升生物反應細胞培養廠,目前已經進入動工階段;保守預估,2014年即可完工,並於2015年投產,三年內主要用於腸病毒71型疫苗生產,年產能達300萬劑。
此外,三年後新廠也將生產日本腦炎、登革熱甚至是動物疫苗的生產上;詹啟賢說,國光新廠完工後,挾帶高階的疫苗技術為後盾,將可與國際大藥廠分庭抗禮。
生醫產業熱度高,在聚足吸金效應下,最近掀起掛牌熱潮,高獲利的F-宜佰(4149)、F-金可(8406)、大江生醫等,預計分別在第1、2季掛牌外,國光(4142)亦將轉上市,有授權利多的中裕(4147)、智擎(4162)將轉上櫃,另浩鼎、ABH則將登錄興櫃。
由於生醫族群看好是20年內的多頭主流產業,加上國內的生醫公司營運都深具利基下,股價表現活絡,近年更吸引海外公司來台掛牌,今年由去年EPS有6元以上水準的Epitomics(F-宜佰)搶頭香;去年EPS超過10元金可國際,預計第2季也會回台第一上櫃;EPS也逾5元的大江生醫,則將進攻興櫃版圖,預計將掀起高獲利生醫股的比價空間。
另外,東洋旗下的智擎、東生華,都將轉上櫃,而2年前投資的原料藥廠展望生技則登錄興櫃,東洋將成大贏家。不落人後的佳醫,則有ABH上興櫃。
預計3月上旬來台第一上櫃的F-宜佰,是全球最大的兔單株抗體庫,其掛牌價暫訂70至90元。F-宜佰資本額3.62億元,主要業務為兔單株抗體試劑及客製化委託服務,其中兔單株抗體營收占比50%、客製化抗體30%,另有15%至20%來自技術授權的權利金。
F-宜佰總裁余國良表示,該公司目前擁有兔單抗產品超過3,000種,包括用於抗PEG、乳腺癌、帕金森氏症及老年癡呆體外檢測等。目前客戶群中,95%為跨國大廠,包括羅氏、Pfizer、Amgen、P&G、拜耳等,其中已有6個抗體用於新藥研發,其中3個進入人體臨床的時程,只要客戶有進展,就可以收錢且不用承擔任何風險。F-金可以生產傳統隱形眼鏡、拋棄式隱形眼鏡及相關護理液產品為主要業務,主攻大陸市場,其隱形眼鏡產品線齊全,包括日拋、周拋、月拋。
F-金可最受關注的,是轉投資的海昌隱形眼鏡公司,為全球少數擁有自有品牌的隱形眼鏡大廠,並以自有品牌「海昌(Hydron)」及「海儷恩」,在大陸市場產銷。
金可近年營運三級跳,2009年EPS是5.2元,2010年為7元,去年初估在10元以上。
由於生醫族群看好是20年內的多頭主流產業,加上國內的生醫公司營運都深具利基下,股價表現活絡,近年更吸引海外公司來台掛牌,今年由去年EPS有6元以上水準的Epitomics(F-宜佰)搶頭香;去年EPS超過10元金可國際,預計第2季也會回台第一上櫃;EPS也逾5元的大江生醫,則將進攻興櫃版圖,預計將掀起高獲利生醫股的比價空間。
另外,東洋旗下的智擎、東生華,都將轉上櫃,而2年前投資的原料藥廠展望生技則登錄興櫃,東洋將成大贏家。不落人後的佳醫,則有ABH上興櫃。
預計3月上旬來台第一上櫃的F-宜佰,是全球最大的兔單株抗體庫,其掛牌價暫訂70至90元。F-宜佰資本額3.62億元,主要業務為兔單株抗體試劑及客製化委託服務,其中兔單株抗體營收占比50%、客製化抗體30%,另有15%至20%來自技術授權的權利金。
F-宜佰總裁余國良表示,該公司目前擁有兔單抗產品超過3,000種,包括用於抗PEG、乳腺癌、帕金森氏症及老年癡呆體外檢測等。目前客戶群中,95%為跨國大廠,包括羅氏、Pfizer、Amgen、P&G、拜耳等,其中已有6個抗體用於新藥研發,其中3個進入人體臨床的時程,只要客戶有進展,就可以收錢且不用承擔任何風險。F-金可以生產傳統隱形眼鏡、拋棄式隱形眼鏡及相關護理液產品為主要業務,主攻大陸市場,其隱形眼鏡產品線齊全,包括日拋、周拋、月拋。
F-金可最受關注的,是轉投資的海昌隱形眼鏡公司,為全球少數擁有自有品牌的隱形眼鏡大廠,並以自有品牌「海昌(Hydron)」及「海儷恩」,在大陸市場產銷。
金可近年營運三級跳,2009年EPS是5.2元,2010年為7元,去年初估在10元以上。
衛生署昨(18)日宣布,由疾病管制局自行研發的「腸病毒71型抗體IgM檢驗試劑技術」,日前已與台塑生醫公司簽署技轉授權合約,將透過台塑生醫量產腸病毒71型檢驗試劑,近期可正式上市。
疾管局指出,「腸病毒71型抗體IgM檢驗試劑技術」可大幅縮短檢驗時間,過去動輒耗時一到兩周的檢驗時間,將在30分鐘內即可完成。疾管局說,如此一來不僅降低腸病毒死亡率,也將降低醫療成本。
台塑生醫董事長為王瑞瑜,該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醫療檢驗試劑生產線,近年來持續在兩岸布局,希望透過高技術及低成本的優勢,要在醫療領域創造市場大餅。疾管局指出,台灣腸病毒疫情於1998年爆發大流行,目前已經成為全台防疫重點,這次公布的檢驗試劑是由疾管局自行研發,希望解決台灣腸病毒疫情繼續擴大。
疾管局已在去年12月底與台塑生醫簽訂技轉授權合約,預計近期內即能商品化,希望透過台塑生醫進行生產,並由台塑生醫負責通路布局與銷售。
無獨有偶,國光生技日前也與中科管理局、中興大學簽署合作計畫書,預計投資30億元在中科園區興建第一座細胞培養廠,生產腸病毒71型疫苗。
疾管局指出,「腸病毒71型抗體IgM檢驗試劑技術」可大幅縮短檢驗時間,過去動輒耗時一到兩周的檢驗時間,將在30分鐘內即可完成。疾管局說,如此一來不僅降低腸病毒死亡率,也將降低醫療成本。
台塑生醫董事長為王瑞瑜,該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醫療檢驗試劑生產線,近年來持續在兩岸布局,希望透過高技術及低成本的優勢,要在醫療領域創造市場大餅。疾管局指出,台灣腸病毒疫情於1998年爆發大流行,目前已經成為全台防疫重點,這次公布的檢驗試劑是由疾管局自行研發,希望解決台灣腸病毒疫情繼續擴大。
疾管局已在去年12月底與台塑生醫簽訂技轉授權合約,預計近期內即能商品化,希望透過台塑生醫進行生產,並由台塑生醫負責通路布局與銷售。
無獨有偶,國光生技日前也與中科管理局、中興大學簽署合作計畫書,預計投資30億元在中科園區興建第一座細胞培養廠,生產腸病毒71型疫苗。
十二五規劃 創新藥物利基大 未來5年將創造4兆人民幣商機,吸引太景、基亞、世基、國光等爭相卡位
中國十二五規劃,預計未來五年中,透過生物醫藥的帶動,中國的醫藥工業將創造4兆人民幣商機,其中並以創新藥、疫苗和高階診斷等產品列為重點扶持產業下,也吸引太景、基亞、世基、國光生技等公司爭相卡位,創造利基。
據了解,在生醫產業已成未來主流產業下,十二五規劃中,大陸生物醫藥產業將由中央財政扶持資金超過400億,而五年中預計醫藥工業產業每年最低將以成長20%為目標。
而在發展重心上,則以五大子領域為生物醫藥研究重點。包括:(1)研製創新藥物,改造藥物大品種,完善新藥創制與中藥現代化技術平台。(2)研製新型診斷試劑和新型疫苗,有效降低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的新發感染率和病死率。(3)針對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非感染性疾病,研製治療性疫苗和抗體藥物。(4)研製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在一體化化學發光免疫診斷系統等高端產品方面實現重點突破,加速體外診斷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5)突破一批生物醫用材料前沿高端產品,開展一批主要依賴進口的高值替代產品研發,創制一批量大面廣的生物醫用材料。
因此未來高端創新藥、針對大病種疫苗和診斷試劑、治療性疫苗和抗體、高端體外診斷系統、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等將有望成為政策極力推動方向。
中天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新藥開發已是趨勢,預期2020年中國的醫藥消費將佔全球20%,龐大醫藥市場將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大陸上千家的學名藥廠,競爭就很激烈,國內藥廠若以學名藥進軍中國,很快會被淘汰,更何況中國也積極以發展新藥為策略,因此,投入創新藥研發才有利基。
中國十二五規劃,預計未來五年中,透過生物醫藥的帶動,中國的醫藥工業將創造4兆人民幣商機,其中並以創新藥、疫苗和高階診斷等產品列為重點扶持產業下,也吸引太景、基亞、世基、國光生技等公司爭相卡位,創造利基。
據了解,在生醫產業已成未來主流產業下,十二五規劃中,大陸生物醫藥產業將由中央財政扶持資金超過400億,而五年中預計醫藥工業產業每年最低將以成長20%為目標。
而在發展重心上,則以五大子領域為生物醫藥研究重點。包括:(1)研製創新藥物,改造藥物大品種,完善新藥創制與中藥現代化技術平台。(2)研製新型診斷試劑和新型疫苗,有效降低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的新發感染率和病死率。(3)針對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非感染性疾病,研製治療性疫苗和抗體藥物。(4)研製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在一體化化學發光免疫診斷系統等高端產品方面實現重點突破,加速體外診斷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5)突破一批生物醫用材料前沿高端產品,開展一批主要依賴進口的高值替代產品研發,創制一批量大面廣的生物醫用材料。
因此未來高端創新藥、針對大病種疫苗和診斷試劑、治療性疫苗和抗體、高端體外診斷系統、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等將有望成為政策極力推動方向。
中天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新藥開發已是趨勢,預期2020年中國的醫藥消費將佔全球20%,龐大醫藥市場將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大陸上千家的學名藥廠,競爭就很激烈,國內藥廠若以學名藥進軍中國,很快會被淘汰,更何況中國也積極以發展新藥為策略,因此,投入創新藥研發才有利基。
亞洲唯一獲得歐盟認證GMP優良製造廠─國光生技,昨(29)日宣布投資30億元,在中科台中園區籌建一座規模1,000公升生物反應器的細胞培養廠,成為台灣首座細胞培養生物製劑廠。
該廠規畫年產疫苗300萬劑以上,最快2015年可量產,2017年前,疫苗可上市銷售,年產值至少30億元以上。
新廠完成後,短期的1至3年,將以細胞培養技術,生產腸病毒71型(EV71)疫苗;至於中長期的3至10年,將生產包括登革熱、動物,及日本腦炎等疫苗。
另國光昨日也與中興大學簽署產學合作案,將進駐興大創新育成中心,進行生技產品與技術的共同研發(含動物疫苗)。
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新的細胞培養疫苗的技術,是公司自己的技術與專利,未來生產的腸病毒71型疫苗,除了可搶攻台灣市場外,也可進軍大陸與東南亞市場。
台灣拜耳之前曾與興大合作開發動物疫苗,進軍全球市場。詹啟賢透露,台灣拜耳前陣子也與國光洽談動物疫苗的合作案,雙方意願很高,正等德國拜耳總公司做最後的確認。
詹啟賢指出,目前業界都用傳統雞蛋胚胎,來培養製造的疫苗,是全球流感疫苗生產方式的主流。不過,以細胞培養技術生產疫苗,是未來疫苗生產方式的主流,為走上時代的尖端,國光才投資籌設細胞培養廠。
與會的中科管理局長楊文科透露,該局核配1.5公頃的中科台中園區土地(包含興大創業育成中心與台灣發展研究院的部分土地),給國光建廠,國光將同時興建人體與動物疫苗廠,可說是「台灣之光」。
詹啟賢表示,已向行政院衛生署建議設立快速審核機制,目前政府正評估中。對此,國光生技生產處副總經理張金全認為,政府設立快速審核機制後,國光原本預估國產腸病毒疫苗要到2017年才能拿到產品執照,可望再提前一年達成。
國內疫苗產業龍頭的國光生技,主要研發生產的日本腦炎、流感、H1N1新型流感及破傷風等疫苗,近期更研發成功腸病毒疫苗。國光的股票上市案,11月24日已獲證期局核准,最快明年5月下旬掛牌上市。
該廠規畫年產疫苗300萬劑以上,最快2015年可量產,2017年前,疫苗可上市銷售,年產值至少30億元以上。
新廠完成後,短期的1至3年,將以細胞培養技術,生產腸病毒71型(EV71)疫苗;至於中長期的3至10年,將生產包括登革熱、動物,及日本腦炎等疫苗。
另國光昨日也與中興大學簽署產學合作案,將進駐興大創新育成中心,進行生技產品與技術的共同研發(含動物疫苗)。
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新的細胞培養疫苗的技術,是公司自己的技術與專利,未來生產的腸病毒71型疫苗,除了可搶攻台灣市場外,也可進軍大陸與東南亞市場。
台灣拜耳之前曾與興大合作開發動物疫苗,進軍全球市場。詹啟賢透露,台灣拜耳前陣子也與國光洽談動物疫苗的合作案,雙方意願很高,正等德國拜耳總公司做最後的確認。
詹啟賢指出,目前業界都用傳統雞蛋胚胎,來培養製造的疫苗,是全球流感疫苗生產方式的主流。不過,以細胞培養技術生產疫苗,是未來疫苗生產方式的主流,為走上時代的尖端,國光才投資籌設細胞培養廠。
與會的中科管理局長楊文科透露,該局核配1.5公頃的中科台中園區土地(包含興大創業育成中心與台灣發展研究院的部分土地),給國光建廠,國光將同時興建人體與動物疫苗廠,可說是「台灣之光」。
詹啟賢表示,已向行政院衛生署建議設立快速審核機制,目前政府正評估中。對此,國光生技生產處副總經理張金全認為,政府設立快速審核機制後,國光原本預估國產腸病毒疫苗要到2017年才能拿到產品執照,可望再提前一年達成。
國內疫苗產業龍頭的國光生技,主要研發生產的日本腦炎、流感、H1N1新型流感及破傷風等疫苗,近期更研發成功腸病毒疫苗。國光的股票上市案,11月24日已獲證期局核准,最快明年5月下旬掛牌上市。
台灣生物科技與生醫產業,已在科學園區形成產業聚落。行政院國科會主委李羅權昨(29)日在中科透露,南科除了台灣神隆等多家生技廠外,還有32家醫療器材業者進駐設廠;另竹科的新竹生物醫學園區5月啟動後,也有15家生醫業者將進駐,連同中科的生技廠商,讓三個科學園區生醫廠商累計達112家。
李羅權舉例說,美國北極星集團旗下瑞華新藥,在竹科的新竹生物醫學園區,將投資生產治療肝癌的標靶藥物,新廠未來最大年產值達1,000億元。
三個科學園區生技與生醫廠商中,竹科與南科,各有47家;中科有18家,合計112家。
李羅權認為,國光生技採用細胞培養技術,來做疫苗,領先業界,這不僅可保住國內疫苗的需求,還可往外發展(外銷),而中科在國光生技設廠的帶動下,預期未來台灣生醫產業,可蓬勃發展。
為加強科學園區的相關設施,並吸引更多的業者進駐設廠,行政院國科會明年編列固定資產投資72.12億元,將分別辦理竹科、南科、中科,及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等多個園區土地開發工程或土地取得經費。
國科會已在北、中、南部設立13個園區基地,土地總面積4,610公頃,明年園區作業基金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竹科園區編列19.91億元,主要辦理竹科園區的公共設施更新工程,並持續在銅鑼、龍潭,及宜蘭園區土地開發與建設工程。
另南科園區投資7.8億元,主要辦理台南及高雄等2個園區的土地開發工程、高雄園區服務及管理中心、警察大樓工程等。
至於中科園區投資37.95億元,及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投資6.46億元。其中,投資中科園區主要辦理中科的台中與后里園區的污水處理廠、污水放流管及二林園區土地開發工程,讓二林園區正式邁入開發階段。
李羅權舉例說,美國北極星集團旗下瑞華新藥,在竹科的新竹生物醫學園區,將投資生產治療肝癌的標靶藥物,新廠未來最大年產值達1,000億元。
三個科學園區生技與生醫廠商中,竹科與南科,各有47家;中科有18家,合計112家。
李羅權認為,國光生技採用細胞培養技術,來做疫苗,領先業界,這不僅可保住國內疫苗的需求,還可往外發展(外銷),而中科在國光生技設廠的帶動下,預期未來台灣生醫產業,可蓬勃發展。
為加強科學園區的相關設施,並吸引更多的業者進駐設廠,行政院國科會明年編列固定資產投資72.12億元,將分別辦理竹科、南科、中科,及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等多個園區土地開發工程或土地取得經費。
國科會已在北、中、南部設立13個園區基地,土地總面積4,610公頃,明年園區作業基金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竹科園區編列19.91億元,主要辦理竹科園區的公共設施更新工程,並持續在銅鑼、龍潭,及宜蘭園區土地開發與建設工程。
另南科園區投資7.8億元,主要辦理台南及高雄等2個園區的土地開發工程、高雄園區服務及管理中心、警察大樓工程等。
至於中科園區投資37.95億元,及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投資6.46億元。其中,投資中科園區主要辦理中科的台中與后里園區的污水處理廠、污水放流管及二林園區土地開發工程,讓二林園區正式邁入開發階段。
國光生技(4142)昨(29)日與中科管理局、中興大學簽署合作計畫書,預計投資30億元在中科園區興建第一座細胞培養廠,初期將生產腸病毒71型疫苗,預計2015年量產,年產值上看35億至40億元。
國光這項投資案,將打造國內第一座細胞培養的生物製劑廠房,預計明年元月起展開設計規劃作業,2013年動工建廠,2014年完工,並於2015年量產。
腸病毒71型疫苗最快在2016年第一季完成臨床三期試驗,並在第四季取得產品執照、正式上市。
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疫苗科技日新月異,細胞培養已是未來主流,未來國光中科廠短期(一至三年)內以生產腸病毒71型疫苗為主,中長期(三至十年)則將生產登革熱、動物、日本腦炎等疫苗。
詹啟賢透露,由於國光生技積極投入細胞培養疫苗領域,引起德國拜耳公司興趣,雙方不排除在中科共同合作開發動物疫苗。受到中科廠啟動激勵,國光生技昨天興櫃股價在盤中一度來到35.7元高點,但盤終以34.79元、小跌0.28元作收。
在建廠期程部分,詹啟賢說,國光中科廠規劃為一座1,000公升生物反應器規模的細胞培養廠,年產疫苗將達300萬劑以上,供應國內外需求。目前,國內腸病毒71型疫苗每劑單價在1,200至1,500元間,中國及東南亞則在800至1,000元間。
目前,國內每年新生兒人口約18萬人,若百分之百施打腸病毒疫苗,每年需求量達55萬劑,大陸則有1,900萬新生兒,未來商機可期。
詹啟賢指出,有鑑於腸病毒只在亞洲地區流行,歐美醫藥大廠並沒有積極進行相關疫苗研發,研發台灣本土疫苗有其必要及迫切性,因此國光積極投入疫苗生物反應器培養生產技術,並已獲得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術移轉,預計明年第四季完成製程確認。
詹啟賢表示,大陸也開始重視腸病毒71型疫苗的開發,中國總理溫家寶稍早宣布,將投入人民幣100億元,開發腸病毒71型疫苗,預計2015年拿到產品執照並上市,台灣的腳步必須加快。
為建立產學合作機制,提升生物技術及相關領域研發能量,國光生技昨天也與中興大學簽訂合作計畫書,國光將就近進駐中興大學中科創新育成中心,共同研發生技產品及技術。
此外,國光生技並提供中興大學學生暑期工廠實習機會,協助培養優秀生技人才,期盼藉由產學合作,共同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發展。
國光這項投資案,將打造國內第一座細胞培養的生物製劑廠房,預計明年元月起展開設計規劃作業,2013年動工建廠,2014年完工,並於2015年量產。
腸病毒71型疫苗最快在2016年第一季完成臨床三期試驗,並在第四季取得產品執照、正式上市。
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疫苗科技日新月異,細胞培養已是未來主流,未來國光中科廠短期(一至三年)內以生產腸病毒71型疫苗為主,中長期(三至十年)則將生產登革熱、動物、日本腦炎等疫苗。
詹啟賢透露,由於國光生技積極投入細胞培養疫苗領域,引起德國拜耳公司興趣,雙方不排除在中科共同合作開發動物疫苗。受到中科廠啟動激勵,國光生技昨天興櫃股價在盤中一度來到35.7元高點,但盤終以34.79元、小跌0.28元作收。
在建廠期程部分,詹啟賢說,國光中科廠規劃為一座1,000公升生物反應器規模的細胞培養廠,年產疫苗將達300萬劑以上,供應國內外需求。目前,國內腸病毒71型疫苗每劑單價在1,200至1,500元間,中國及東南亞則在800至1,000元間。
目前,國內每年新生兒人口約18萬人,若百分之百施打腸病毒疫苗,每年需求量達55萬劑,大陸則有1,900萬新生兒,未來商機可期。
詹啟賢指出,有鑑於腸病毒只在亞洲地區流行,歐美醫藥大廠並沒有積極進行相關疫苗研發,研發台灣本土疫苗有其必要及迫切性,因此國光積極投入疫苗生物反應器培養生產技術,並已獲得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術移轉,預計明年第四季完成製程確認。
詹啟賢表示,大陸也開始重視腸病毒71型疫苗的開發,中國總理溫家寶稍早宣布,將投入人民幣100億元,開發腸病毒71型疫苗,預計2015年拿到產品執照並上市,台灣的腳步必須加快。
為建立產學合作機制,提升生物技術及相關領域研發能量,國光生技昨天也與中興大學簽訂合作計畫書,國光將就近進駐中興大學中科創新育成中心,共同研發生技產品及技術。
此外,國光生技並提供中興大學學生暑期工廠實習機會,協助培養優秀生技人才,期盼藉由產學合作,共同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發展。
由於香港禽流感及國內口蹄疫警報,加上寒流來襲的流感高峰期,醫材保健食品進入需求旺季,生醫股昨(28)日漲幅達0.53%,成為台股量能急凍下的抗跌族群。
星馬機能性飲品龍頭大廠KY康樂 (4154) 昨日以每股38元來台第一上櫃,收盤49.1元,漲幅達29.21%,蜜月行情亮麗。
KY康樂自去年透過淘寶網開始進軍中國大陸,累計1-3Q中國營收佔比已達22%,預期後續可望有3成左右的成長幅度。另外,印尼部分佔營收4%,印尼以回教徒為主,康樂產品為唯一取得清真認證的膠原蛋白飲品,其他廠商不易進入。法人預估明年營收約4.73億元,年成長幅度22%,毛利率因外銷比重增加下滑為56%,稅後淨利約8,600萬元,EPS 2.83元,年成長率14%。
近期台股行情不佳,許多公司紛紛撤銷申請或是延後掛牌時間,而新掛牌的公司股價多面臨破發的窘境。然近期掛牌的生醫股基亞 (4130) 、KY康樂股價表現亮眼,法人也看好後續即將掛牌的雙美 (4728) 、國光生技 (4142) 、宜佰康(4149)等。
摩根富林明JF台灣基金經理人顏榮宏表示,時值封關前最後一周,在外資休假與選前不確定因素下交投清淡,短線仍以防禦型族群表現較佳,除高殖利率題材外,生醫股挾冬季旺季題材,加上兩岸政策加持,短線股價表現亮眼。醫療、製藥的產品週期相當長、景氣循環度也低,在全球股市多空氣氛未明的情況下,屬於較為防禦型的類股。再者,隨著未來全球高齡人口漸增,生化科技和製藥業商機無窮。
今年來生醫股利多匯集,包括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生效、及優先發展生技產業政策加持,均帶動生醫類股走勢翻揚。生醫股不僅具有防禦功能,營收表現也相對穩定,且較不受景氣波及,搭配政策扶持加持,應有機會擔綱盤面主流角色。
星馬機能性飲品龍頭大廠KY康樂 (4154) 昨日以每股38元來台第一上櫃,收盤49.1元,漲幅達29.21%,蜜月行情亮麗。
KY康樂自去年透過淘寶網開始進軍中國大陸,累計1-3Q中國營收佔比已達22%,預期後續可望有3成左右的成長幅度。另外,印尼部分佔營收4%,印尼以回教徒為主,康樂產品為唯一取得清真認證的膠原蛋白飲品,其他廠商不易進入。法人預估明年營收約4.73億元,年成長幅度22%,毛利率因外銷比重增加下滑為56%,稅後淨利約8,600萬元,EPS 2.83元,年成長率14%。
近期台股行情不佳,許多公司紛紛撤銷申請或是延後掛牌時間,而新掛牌的公司股價多面臨破發的窘境。然近期掛牌的生醫股基亞 (4130) 、KY康樂股價表現亮眼,法人也看好後續即將掛牌的雙美 (4728) 、國光生技 (4142) 、宜佰康(4149)等。
摩根富林明JF台灣基金經理人顏榮宏表示,時值封關前最後一周,在外資休假與選前不確定因素下交投清淡,短線仍以防禦型族群表現較佳,除高殖利率題材外,生醫股挾冬季旺季題材,加上兩岸政策加持,短線股價表現亮眼。醫療、製藥的產品週期相當長、景氣循環度也低,在全球股市多空氣氛未明的情況下,屬於較為防禦型的類股。再者,隨著未來全球高齡人口漸增,生化科技和製藥業商機無窮。
今年來生醫股利多匯集,包括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生效、及優先發展生技產業政策加持,均帶動生醫類股走勢翻揚。生醫股不僅具有防禦功能,營收表現也相對穩定,且較不受景氣波及,搭配政策扶持加持,應有機會擔綱盤面主流角色。
KY康樂挾著前3季EPS3.13元,法人預估年度每股稅後盈餘有挑戰4.5元實力,昨日在上櫃首日掛牌拉出長紅,打破「新股破發魔咒」,也讓明年初將掛牌的健亞(4130)、雙美(4728)和國光(4142)注入強心劑。
康樂總經理張家偉表示,下半年為馬來西亞新年的季節性旺季,加上印尼、中國市場通路鋪貨完成,第4季業績將延續第3季動能,營收、獲利將維持高檔表現。董事長陳言福表示,康樂未來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印尼、中國大陸和越南。
陳言福表示,目前在印尼市場許可證已拿到3張,包括女性膠原蛋白、UV防曬及排毒飲,明年還會拿到幾張許可證,再3-5年會快速起飛。而大陸市場現有5個機能性飲品,明年會增加3個,通路將擴至二、三線城市,成長幅度將不亞於該市場的成長。
另外,新投入的越南等新市場,也因知名度打開和通路的完整,也將有不錯的成績。法人表示,雖然以往上半年是康樂的淡季,但明年受惠於越南市場第1季將開始出貨,加上印尼、中國等市場的鋪貨效益持續顯現,菲律賓、中東等新市場也持續拓展,康樂明年的營收成長率仍有達20-25%的實力。
扮演今年最後一檔掛牌上櫃的KY公司-康樂,是以每股38元掛牌,在獲利耀眼和籌碼面集中下,該公司一早以38.8元開盤,一路緩步走堅,盤中最高來到55.5元,漲幅近45%,終場以49.1元,上漲29.21%做收,成交量2,641張。
法人認為康樂股本僅2.18億元,現金增資加上過額配售僅釋出持股3,450張,由於籌碼十分集中,加上其最近4季每股盈餘4.49元計算,本益本僅8.46倍,遠低於11月平均上櫃生技醫療類股本益本22.16倍,且該公司前日興櫃價格還有60元,因此後市蜜月行情或有可期。
康樂總經理張家偉表示,下半年為馬來西亞新年的季節性旺季,加上印尼、中國市場通路鋪貨完成,第4季業績將延續第3季動能,營收、獲利將維持高檔表現。董事長陳言福表示,康樂未來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印尼、中國大陸和越南。
陳言福表示,目前在印尼市場許可證已拿到3張,包括女性膠原蛋白、UV防曬及排毒飲,明年還會拿到幾張許可證,再3-5年會快速起飛。而大陸市場現有5個機能性飲品,明年會增加3個,通路將擴至二、三線城市,成長幅度將不亞於該市場的成長。
另外,新投入的越南等新市場,也因知名度打開和通路的完整,也將有不錯的成績。法人表示,雖然以往上半年是康樂的淡季,但明年受惠於越南市場第1季將開始出貨,加上印尼、中國等市場的鋪貨效益持續顯現,菲律賓、中東等新市場也持續拓展,康樂明年的營收成長率仍有達20-25%的實力。
扮演今年最後一檔掛牌上櫃的KY公司-康樂,是以每股38元掛牌,在獲利耀眼和籌碼面集中下,該公司一早以38.8元開盤,一路緩步走堅,盤中最高來到55.5元,漲幅近45%,終場以49.1元,上漲29.21%做收,成交量2,641張。
法人認為康樂股本僅2.18億元,現金增資加上過額配售僅釋出持股3,450張,由於籌碼十分集中,加上其最近4季每股盈餘4.49元計算,本益本僅8.46倍,遠低於11月平均上櫃生技醫療類股本益本22.16倍,且該公司前日興櫃價格還有60元,因此後市蜜月行情或有可期。
國光生技昨(25)日宣布,將於30日與台中科學園區簽訂「進駐園區暨廠區土地租借合約」,明年起國光規劃投資40億元興建「腸病毒71型細胞培養工廠」,搶攻兩岸千億元疫苗市場商機。
國光表示,目前也獲得美國疾病管制局授權開發「登革熱DNA疫苗開發技術」,若臨床試驗順利,可望在2020年上市,屆時市場占有率將超過六成,擁有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市場營運潛力。
據了解,「腸病毒71型疫苗」是國光生技今年9月技轉自國家衛生研究院,該藥物已通過臨床一期試驗,並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
國光生技表示,大客戶荷蘭疫苗大廠Crucell也將於明年獲得流感疫苗藥證,預估採購量將大增10倍以上,以目前產量約400萬劑看,未來荷商採購量將暴增,兩年內出貨規模可達2,000萬劑以上。
國光生技指出,進駐的中科一期大雅園區土地規模約1.5公頃,新廠將規劃容納該公司所有疫苗量廠的規模,首期預定後年初動工,先期將供腸病毒疫苗量產所需,預估2015年投產。
業界預估,這項腸病毒新藥將在2014年完成臨床二期試驗,2015年第一季進入第三期臨床,若是順利,2017年第二季就可通過核准產品上市。
據統計,目前台灣每年新生兒約20萬人,每年有60萬劑腸病毒疫苗需求。
另外,大陸一年有2,000萬名新生兒,需求量至少達6,000萬劑,初期以市占率5%,每劑疫苗約新台幣1,000元計算,國光生技到2017年就可望取得30億元的市場商機。
業者指出,以兩岸市場估計,整體市場商機上看千億元。國光分析,未來新廠約每周可產出1公升腸病毒細胞,而台灣市場僅需要5公升就可支應一年的疫苗所需。
國光表示,目前也獲得美國疾病管制局授權開發「登革熱DNA疫苗開發技術」,若臨床試驗順利,可望在2020年上市,屆時市場占有率將超過六成,擁有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市場營運潛力。
據了解,「腸病毒71型疫苗」是國光生技今年9月技轉自國家衛生研究院,該藥物已通過臨床一期試驗,並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
國光生技表示,大客戶荷蘭疫苗大廠Crucell也將於明年獲得流感疫苗藥證,預估採購量將大增10倍以上,以目前產量約400萬劑看,未來荷商採購量將暴增,兩年內出貨規模可達2,000萬劑以上。
國光生技指出,進駐的中科一期大雅園區土地規模約1.5公頃,新廠將規劃容納該公司所有疫苗量廠的規模,首期預定後年初動工,先期將供腸病毒疫苗量產所需,預估2015年投產。
業界預估,這項腸病毒新藥將在2014年完成臨床二期試驗,2015年第一季進入第三期臨床,若是順利,2017年第二季就可通過核准產品上市。
據統計,目前台灣每年新生兒約20萬人,每年有60萬劑腸病毒疫苗需求。
另外,大陸一年有2,000萬名新生兒,需求量至少達6,000萬劑,初期以市占率5%,每劑疫苗約新台幣1,000元計算,國光生技到2017年就可望取得30億元的市場商機。
業者指出,以兩岸市場估計,整體市場商機上看千億元。國光分析,未來新廠約每周可產出1公升腸病毒細胞,而台灣市場僅需要5公升就可支應一年的疫苗所需。
國光生技(4142)宣布取得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登革熱疫苗授權,未來將由國光導入登革熱DNA疫苗開發技術,預估2020年全球登革熱疫苗市場總值約19.04億美元,法人認為,以60%的市占率推算,該疫苗商機上看10.28億美元。
預計明年3、4月間轉上市的國光生技,近日董事會才決議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將發行19,530張,每股發行價暫訂50元。該公司今年因折舊攤提,加上新廠產能利用率過低,導致前三季稅後2.99億元,每股淨損1.83元。
登革熱為熱帶地區重要的疾病,其病毒株分為四種血清型(serotypes),全球超過100多個國家皆會發生,每年感染人次高達5,000萬人,併發嚴重感染人數約50萬人,全球目前並未有開發成功的疫苗。
國光業務副總高聖凱指出,一旦疫苗開發成功,公費疫苗市場預估將有4.66億美元的規模;市場規模更大的自費疫苗部分,若以已開發國家每劑預估102.75美元計算,市場總值達12億美元,發展中國家若以每劑19.52美元計算,市場總值達2.38億美元,因此全球市場含公費與自費疫苗將高達19.04億美元的產值。
研發副總張金全解釋,全球登革熱疫苗發展主要為減毒疫苗與死毒疫苗兩大方向。不過由於減毒疫苗在開發上必須考慮不能使病患引起登革熱感染症狀、避免減毒病毒透過蚊子感染、病毒遺傳上的穩定性和對四種病毒血清型都能產生等量的中和反應的挑戰,因此,新開發技術已經轉向死毒疫苗;而國光授權自美國疾病管制局的DNA疫苗就是死毒疫苗。
另外,登革熱的死毒疫苗發展方向也分次單元疫苗(Subunit)與DNA疫苗兩類,其中次單元疫苗雖然安全性高,但誘發免疫效果不理想,全球只有Hawaii Biotech在開發,產品進入臨床一期;而國光發展的DNA疫苗則有生產簡易、常溫下運送較為穩定與DNA變異機率低,疫苗穩定性高等優點。全球包括美國疾病管制局、United States Naval Medical Research Center(NMRC)都致力於開發此類疫苗,極具開發潛力,該公司預計在2020年前可完成上市。
預計明年3、4月間轉上市的國光生技,近日董事會才決議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將發行19,530張,每股發行價暫訂50元。該公司今年因折舊攤提,加上新廠產能利用率過低,導致前三季稅後2.99億元,每股淨損1.83元。
登革熱為熱帶地區重要的疾病,其病毒株分為四種血清型(serotypes),全球超過100多個國家皆會發生,每年感染人次高達5,000萬人,併發嚴重感染人數約50萬人,全球目前並未有開發成功的疫苗。
國光業務副總高聖凱指出,一旦疫苗開發成功,公費疫苗市場預估將有4.66億美元的規模;市場規模更大的自費疫苗部分,若以已開發國家每劑預估102.75美元計算,市場總值達12億美元,發展中國家若以每劑19.52美元計算,市場總值達2.38億美元,因此全球市場含公費與自費疫苗將高達19.04億美元的產值。
研發副總張金全解釋,全球登革熱疫苗發展主要為減毒疫苗與死毒疫苗兩大方向。不過由於減毒疫苗在開發上必須考慮不能使病患引起登革熱感染症狀、避免減毒病毒透過蚊子感染、病毒遺傳上的穩定性和對四種病毒血清型都能產生等量的中和反應的挑戰,因此,新開發技術已經轉向死毒疫苗;而國光授權自美國疾病管制局的DNA疫苗就是死毒疫苗。
另外,登革熱的死毒疫苗發展方向也分次單元疫苗(Subunit)與DNA疫苗兩類,其中次單元疫苗雖然安全性高,但誘發免疫效果不理想,全球只有Hawaii Biotech在開發,產品進入臨床一期;而國光發展的DNA疫苗則有生產簡易、常溫下運送較為穩定與DNA變異機率低,疫苗穩定性高等優點。全球包括美國疾病管制局、United States Naval Medical Research Center(NMRC)都致力於開發此類疫苗,極具開發潛力,該公司預計在2020年前可完成上市。
國光生物科技(4142)為國內疫苗產業龍頭,所研發生產之日本腦炎疫苗、流感疫苗、流感抗原、H1N1新型流感疫苗及破傷風疫苗等,其品質受到衛生署的肯定,近期更新研發成功腸病毒疫苗,使未來營運的高度成長與發展樂觀可期,股價上漲有著潛力無窮的想像空間,日前通過上市審議會及15日交易所通過董事會,值得投資人鎖定關注。
國光生技由醫界大老詹啟賢擔任董事長,並選任徐小波、朱雲鵬及林秋雄3位獨立董事;主要大股東包含行政院國發基金、誠洲公司、歐洲Crucell公司、耀華玻璃、中鋼、台鹽、明台產險、兆豐商銀、富邦創投、工銀創投、益鼎創投、精茂投資、南和興產等。
國光生技為亞洲唯一獲得歐盟GMP認證之流感疫苗製造公司,擁有全世界唯一雙製程生產線、世界第1套醫藥級胚胎蛋檢卵機。
多年來,國光生技在病毒馴化技術、細胞量產技術、病毒裂解技術、DNA疫苗生產技術有突破的發展,研發成果相當豐碩,除榮獲行政院頒發新型流感防疫有功一等功績獎,產品─「安定伏」裂解型流感疫苗榮獲2010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並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暨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評核認證,整體表現獲評為亞太高科技高成長前500大,亞太區第64名、台灣區第8名。
國光生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研發,去年成功開發「腸病毒71型疫苗」生產關鍵技術,今年,則將「腸病毒71型疫苗」量產製程開發成功,預計新型疫苗將於2017年第2季取得執照並上市。
國光生技由醫界大老詹啟賢擔任董事長,並選任徐小波、朱雲鵬及林秋雄3位獨立董事;主要大股東包含行政院國發基金、誠洲公司、歐洲Crucell公司、耀華玻璃、中鋼、台鹽、明台產險、兆豐商銀、富邦創投、工銀創投、益鼎創投、精茂投資、南和興產等。
國光生技為亞洲唯一獲得歐盟GMP認證之流感疫苗製造公司,擁有全世界唯一雙製程生產線、世界第1套醫藥級胚胎蛋檢卵機。
多年來,國光生技在病毒馴化技術、細胞量產技術、病毒裂解技術、DNA疫苗生產技術有突破的發展,研發成果相當豐碩,除榮獲行政院頒發新型流感防疫有功一等功績獎,產品─「安定伏」裂解型流感疫苗榮獲2010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並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暨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評核認證,整體表現獲評為亞太高科技高成長前500大,亞太區第64名、台灣區第8名。
國光生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研發,去年成功開發「腸病毒71型疫苗」生產關鍵技術,今年,則將「腸病毒71型疫苗」量產製程開發成功,預計新型疫苗將於2017年第2季取得執照並上市。
資本市場生醫類上市指標案的國光生技申請以風險性「科技類」事業股票初次上市案,昨(15)日獲證交所董事會核議通過;開曼龍燈環球也獲准上市,加入第一上市的行列。
國光生技未來上市後將是生醫類的重要指標。主要投資的董監事包括耀華玻璃(持股比重約10.29%)、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會(19.36%)、中鋼(4.02%)等多家重要單位的股權。
證交所表示,國光生技目前實收資本額為16.42億元,主要產品為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疫苗及流感疫苗。近幾年獲利分別為97年每股虧0.65元,98年每股稅後純益3.73元、99年每股獲利1元,今年前三季每股虧2.35元。
國光生技未來上市後將是生醫類的重要指標。主要投資的董監事包括耀華玻璃(持股比重約10.29%)、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會(19.36%)、中鋼(4.02%)等多家重要單位的股權。
證交所表示,國光生技目前實收資本額為16.42億元,主要產品為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疫苗及流感疫苗。近幾年獲利分別為97年每股虧0.65元,98年每股稅後純益3.73元、99年每股獲利1元,今年前三季每股虧2.35元。
台灣證交所昨(15)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利勤實業、國光生技、龍燈環球農業科技等3家公司申請股票上市;另外,通過放寬券商綜合帳戶之委託明細資料之申報時間限制。
其中,利勤實業為股票上櫃公司,申請股票上櫃轉上市交易,而國光生技、龍燈環球農業科技均已獲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審核通過在案,龍燈環球農業科技為外國企業申請第一上市。
其中,利勤實業為股票上櫃公司,申請股票上櫃轉上市交易,而國光生技、龍燈環球農業科技均已獲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審核通過在案,龍燈環球農業科技為外國企業申請第一上市。
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日前審議通過國光生物科技申請股票初次上市案(IPO)。國光生技是以科技類的風險性事業申請上市,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虧損2.35元;證交所也要求未來須揭露銷貨過度集中的合理性。
國光生技主要投資的董監事包括耀華玻璃(持股比重約10.29%)、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會(19.36%)、中鋼(4.02%)等多家重要單位的股權。
證交所表示,國光生技申請上市的實收資本額為16.42億元,主要產品為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疫苗及流感疫苗。該公司去年稅前盈餘2.27億元,今年前三季又轉為虧損3.85億元。
國光生技主要投資的董監事包括耀華玻璃(持股比重約10.29%)、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會(19.36%)、中鋼(4.02%)等多家重要單位的股權。
證交所表示,國光生技申請上市的實收資本額為16.42億元,主要產品為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疫苗及流感疫苗。該公司去年稅前盈餘2.27億元,今年前三季又轉為虧損3.85億元。
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今(4)日將審議國光生物科技申請股票初次上市案(IPO)。國光生技是以科技類事業申請上市,去年每股稅後純益1元。
國光生技董事長為前衛生署長詹啟賢,主要投資的董監事包括耀華玻璃、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會(行政院開發基金)、中鋼等多家重要單位的股權;其中,耀華玻璃持股10.29%,行政院開發基金持股19.36%,中鋼持股4.02%。國光生技是以沒有審查獲利門檻的「科技類事業」申請IPO上市案。
證交所表示,國光生技申請上市的實收資本額為16.42億元,主要產品為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疫苗及流感疫苗。去年度稅前盈餘2.2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元。
國光生技董事長為前衛生署長詹啟賢,主要投資的董監事包括耀華玻璃、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會(行政院開發基金)、中鋼等多家重要單位的股權;其中,耀華玻璃持股10.29%,行政院開發基金持股19.36%,中鋼持股4.02%。國光生技是以沒有審查獲利門檻的「科技類事業」申請IPO上市案。
證交所表示,國光生技申請上市的實收資本額為16.42億元,主要產品為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疫苗及流感疫苗。去年度稅前盈餘2.2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元。
砸40億國光研發腸病毒新藥 與國衛院合作開發亞洲首支「腸病毒71型疫苗」商機可觀
國光生技(4142)昨(6)日宣布,和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將開發全亞洲首支「腸病毒71型疫苗」,國光董事長詹啟賢表示,明年將投資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興建細胞培養量產工廠,並準備至少40億元發展腸病毒新藥。
國光昨日興櫃參考價收36.5元,下跌0.5元;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稅後虧損1.97億元,稅後每股虧損1.21元。
詹啟賢表示,腸病毒自1998年爆發大流行以來,迄今將屆15年還沒有有效的疫苗問世;而今,國衛院從無到有研發的腸病毒疫苗,目前已經通過臨床一期試驗,並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也將新藥技轉給國光,未來雙方將進一步合作。
國光生計預估,該腸病毒新藥將在2014年完成臨床二期試驗,並於2015年第一季進入第三期臨床,如果情況順利則2017年第二季即可通過核准並產品上市。
詹啟賢指出,為了因應疫苗量產,公司目前正積極籌備建細菌培養工廠,將於明年啟動,2014年完工,2015年查廠完成後即可量產。國光指出,新廠廠量扣除兩個多月的培養準備期,約每星期一公升,屆時台灣市場僅需約5公升即可支應一年疫苗所需。
詹啟賢說,目前公司營運資金充裕,包括將投資建廠的基金都已經「準備好了,放在銀行」;未來,該疫苗持續研發與試驗過程,也將繼續投資,保守估計將投入約40億元。
國光指出,未來腸病毒疫苗規劃每位新生兒都必須施打三劑,依台灣每年16新生兒到20萬個新生兒計算,市場規模約60萬劑,大約需培養60毫克的細菌量。國光表示,依新廠產能可以完全支應這樣的需求,多出來的產能則因應負責其他疫苗生產。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生醫股昨(6)日多家公司公布9月營收,中化(1701)、太醫、大學光等單月營收年增率都超過1到2成以上;法人估,以醫材為主的太醫、曜亞等,第四季都將進入旺季,營運表現看好。
國光生技(4142)昨(6)日宣布,和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將開發全亞洲首支「腸病毒71型疫苗」,國光董事長詹啟賢表示,明年將投資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興建細胞培養量產工廠,並準備至少40億元發展腸病毒新藥。
國光昨日興櫃參考價收36.5元,下跌0.5元;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稅後虧損1.97億元,稅後每股虧損1.21元。
詹啟賢表示,腸病毒自1998年爆發大流行以來,迄今將屆15年還沒有有效的疫苗問世;而今,國衛院從無到有研發的腸病毒疫苗,目前已經通過臨床一期試驗,並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也將新藥技轉給國光,未來雙方將進一步合作。
國光生計預估,該腸病毒新藥將在2014年完成臨床二期試驗,並於2015年第一季進入第三期臨床,如果情況順利則2017年第二季即可通過核准並產品上市。
詹啟賢指出,為了因應疫苗量產,公司目前正積極籌備建細菌培養工廠,將於明年啟動,2014年完工,2015年查廠完成後即可量產。國光指出,新廠廠量扣除兩個多月的培養準備期,約每星期一公升,屆時台灣市場僅需約5公升即可支應一年疫苗所需。
詹啟賢說,目前公司營運資金充裕,包括將投資建廠的基金都已經「準備好了,放在銀行」;未來,該疫苗持續研發與試驗過程,也將繼續投資,保守估計將投入約40億元。
國光指出,未來腸病毒疫苗規劃每位新生兒都必須施打三劑,依台灣每年16新生兒到20萬個新生兒計算,市場規模約60萬劑,大約需培養60毫克的細菌量。國光表示,依新廠產能可以完全支應這樣的需求,多出來的產能則因應負責其他疫苗生產。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生醫股昨(6)日多家公司公布9月營收,中化(1701)、太醫、大學光等單月營收年增率都超過1到2成以上;法人估,以醫材為主的太醫、曜亞等,第四季都將進入旺季,營運表現看好。
國光生技(4142)宣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完成腸病毒71型疫苗技術移轉授權,預計新型疫苗將於2017年第2季取得執照並上市。董事長詹啟賢表示,國光目標是量產全球第一支腸病毒疫苗,已計劃以1億美元興建細胞培養廠。
詹啟賢表示,腸病毒只在亞洲區流行,該病毒曾在1998年大爆發。國衛院自2005起投入研發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轉瓶製程技術已獲肯定,並完成第一期第一階段人體臨床試驗,確認安全性及抗體反應良好,為此國光在技轉該技術後,將積極行進後段研發和完成人體二、三期臨床。
醫務長沈雅慧表示,獲國衛院技轉、並取得細胞庫及病毒庫後,國光將於今年第4季完成確效,2013年第1季完成臨床一期疫苗生產,2013年第2季完成第二期疫苗生產,2015年第一季完成第三期疫苗生產,2017年第2季可望取得產品執照並上市。
詹啟賢表示,先前國光已投入兩年進行細胞培養的前導工廠,目前量產規模已可達50公升,未來將提升至200公升,因細胞培養已是全球疫苗生產主流技術,該公司規劃興建的細胞培養量產工廠,周產能規劃為1千公升。
國光生技生產處副總張金全指出,目前全球僅台灣及中國進行腸病毒疫苗的研發,相較於台灣使用生物反應器平台的細胞培養技術,大陸係採滾動瓶設計,未來在大量生產較容易遭遇瓶頸,也難保品質一致性。
以目前國內每年新生兒人口約20萬,若百分之百施打腸病毒疫苗,每年需求量達60萬劑。 另外,有鑑於中國大陸每年有1,900萬新生兒的市場,國光也計劃前進大陸搶攻商機。
詹啟賢表示,腸病毒只在亞洲區流行,該病毒曾在1998年大爆發。國衛院自2005起投入研發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轉瓶製程技術已獲肯定,並完成第一期第一階段人體臨床試驗,確認安全性及抗體反應良好,為此國光在技轉該技術後,將積極行進後段研發和完成人體二、三期臨床。
醫務長沈雅慧表示,獲國衛院技轉、並取得細胞庫及病毒庫後,國光將於今年第4季完成確效,2013年第1季完成臨床一期疫苗生產,2013年第2季完成第二期疫苗生產,2015年第一季完成第三期疫苗生產,2017年第2季可望取得產品執照並上市。
詹啟賢表示,先前國光已投入兩年進行細胞培養的前導工廠,目前量產規模已可達50公升,未來將提升至200公升,因細胞培養已是全球疫苗生產主流技術,該公司規劃興建的細胞培養量產工廠,周產能規劃為1千公升。
國光生技生產處副總張金全指出,目前全球僅台灣及中國進行腸病毒疫苗的研發,相較於台灣使用生物反應器平台的細胞培養技術,大陸係採滾動瓶設計,未來在大量生產較容易遭遇瓶頸,也難保品質一致性。
以目前國內每年新生兒人口約20萬,若百分之百施打腸病毒疫苗,每年需求量達60萬劑。 另外,有鑑於中國大陸每年有1,900萬新生兒的市場,國光也計劃前進大陸搶攻商機。
土地銀行主辦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臺幣40億元聯貸案,已成功完成募集,於日前舉行聯貸簽約儀式,由土地銀行王耀興董事長代表銀行團與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詹啟賢董事長簽訂聯合授信合約。
該聯貸案資金用途為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償還銀行借款、建置廠房附屬設施、購置機器設備暨其附屬設備、充實營運週轉金所需,募集15年期總金額35億元聯貸案,經參貸銀行超額認購,總金額達新臺幣41億元,最終以40億元結案。
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54年,從事疫苗及檢驗試劑之研發製造銷售,主要產品為日本腦炎疫苗、結核菌素純化蛋白衍生物、破傷風類毒素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等,為國內唯一、全球少數具有量產新型流感(H1N1)疫苗能力之公司,位居國內疫苗產業龍頭地位,所生產之流行性感冒疫苗、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類毒素等,其品質受到衛生署的肯定。
國光生技為拓展外銷業務,將以本案資金興建符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規格之充填線,預計今年內可以完工、明年上線生產,將有助於該公司進軍國際市場。
國光生技在董事長詹啟賢先生的領導下,一步一腳印的全力打造全球頂尖的疫苗王國,未來營運成長力道可期。
該聯貸案資金用途為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償還銀行借款、建置廠房附屬設施、購置機器設備暨其附屬設備、充實營運週轉金所需,募集15年期總金額35億元聯貸案,經參貸銀行超額認購,總金額達新臺幣41億元,最終以40億元結案。
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54年,從事疫苗及檢驗試劑之研發製造銷售,主要產品為日本腦炎疫苗、結核菌素純化蛋白衍生物、破傷風類毒素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等,為國內唯一、全球少數具有量產新型流感(H1N1)疫苗能力之公司,位居國內疫苗產業龍頭地位,所生產之流行性感冒疫苗、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類毒素等,其品質受到衛生署的肯定。
國光生技為拓展外銷業務,將以本案資金興建符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規格之充填線,預計今年內可以完工、明年上線生產,將有助於該公司進軍國際市場。
國光生技在董事長詹啟賢先生的領導下,一步一腳印的全力打造全球頂尖的疫苗王國,未來營運成長力道可期。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