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票綜合證券(公)公司新聞
衛司特公司主要從事高性能銅廢液電解回收設備與銅金屬回收服務 之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及操作,包含電解設備與耗材之出售及經銷 電鍍製程使用之陽極鈦網,並提供再生金屬服務等,董事長為林世民 ,推薦證券商是兆豐證券、元大證券及國票證券,申請時資本額2億 402萬元。
集保結算所日前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記者會,公布了一個令人期待的新服務 ─ 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服務正式上線。這個新服務象徵著金融市場數位轉型的進一步,對於金融消費者來說,將帶來更多元化、便捷的金融服務選擇。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對此新服務給予了高度評價,強調了開放證券的意義重大。許多重要的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周邊單位、證券商公會、期貨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以及多家證券期貨業者、金融科技服務業者都到場支持,這一場盛會可見各界對開放證券的高度期待。
首批上線的開放證券包括元大、台新、兆豐、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及富邦等十家證券業者。這些業者透過財金公司的「開放API平台」,將資訊分享給合作的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如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及嘉實資訊等,讓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金融資訊。
國票綜合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元大投信及富邦投信等多家業者也正在積極進行系統測試,預計未來將參與開放證券業務,進一步拓展市場。
張子敏表示,這個新服務的推出,是因為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的推動,以及各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的投入。他們共同制定了相關規範和技術規格,並透過開放API平台,實現了資本市場數位轉型的目標。
集保董事長林丙輝則表示,集保一直以來都在推動創新金融服務,而這次推出的開放證券,將促進金融產業的數據生態圈發展,並期待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創造三贏的局面。
對於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來說,這個新服務將提供客戶更多樣化的金融加值服務,促進普惠金融;對金融科技業者而言,則能夠通過共通技術標準的開放API,節省成本,打造屬於自己的產品,提供創新金融服務。開放證券服務預計將加深證券期貨業與金融科技業的合作,開發更多客戶群,提升雙方的業務經營效益,並為消費者和社會創造更多利益。
【台灣新聞】 集保結算所最近搞了一個大動作,舉辦了開放證券上線記者會,正式啟動了一個超級實用的服務──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這個新服務得到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的大力肯定,還有許多證券周邊單位、證券商公會、期貨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以及各路財金公司、證券期貨業者、金融科技服務業者都來支持,看來大家都對這個新玩意兒很期待啊! 首批加入這個新服務的,有元大、台新、兆豐、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和富邦這十家證券公司。他們透過「開放API平台」,把開放資訊分享給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和嘉實資訊這些金融科技服務業者,讓大家能夠匯聚各種資訊,提供給消費者全新的金融服務。 別急著看,還有更多大牌在後頭呢!像國票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元大投信和富邦投信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都正在緊锣密鼓地進行系統測試,準備加入這個開放證券的行列。 張子敏副局長感謝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可是協調、媒合證券期貨業者跟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制定相關規範和技術規格,還透過「開放API平台」實現金融數位轉型的目標。他還特別感謝那些投入開放證券服務的證券、期貨和投信投顧業者,他們可是體現了「普惠金融」的價值核心呢!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也表達了他的期待,希望這個開放證券政策能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帶來三贏的局面,還預期能開發更多以往未觸及的客戶群,提升業務經營效益。
首批上線的「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有元大、台新、兆豐、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及富邦等十家證券業者,透過財金公司「開放API平台」,分享開放資訊予合作的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包括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及嘉實資訊,得以匯聚各業者定期定額資訊、複委託標的等資訊,提供消費者新種金融服務。
另外,國票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元大投信及富邦投信等多家業者正積極進行系統測試,未來也計畫參與開放證券業務。
張子敏表示,感謝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推動開放證券,協調、媒合證券期貨業者及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制定相關規範及技術規格,並透過「開放API平台」,落實「資本市場藍圖」金融數位轉型之目標,也感謝眾多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投入開放證券服務,體現「普惠金融」的價值核心。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表示,期待開放證券政策能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創造三贏的局面,預期可開發更多以往未觸及的客戶群,提升業務經營效益。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肯定「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 ,證券周邊單位、證券商公會、期貨商公會及投信投顧公會,以及財 金公司、多家證券期貨業者、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均到場支持,熱鬧非 凡,顯見各界對於「開放證券」新服務極高的期待。
首批上線的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有元大、台新、兆豐、 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及富邦等十家證券業者, 透過財金公司「開放API平台」,分享開放資訊予合作的金融科技服 務業者,包括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及嘉實資訊,使其得以匯聚各業者 定期定額資訊、複委託標的等資訊,提供消費者新種金融服務。另國 票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 元大投信及富邦投信等多家業者正積極進行系統測試,未來亦計劃參 與開放證券業務。
張子敏表示,感謝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推動開放證 券,協調、媒合證券期貨業者及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制定相關規範以及 技術規格,並透過財金公司建置的開放API平台,落實資本市場藍圖 金融數位轉型之目標,也感謝眾多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投入開 放證券服務,透過金融科技生態系的建構,持續提供民眾更多元、更 便捷的新形態金融服務,體現普惠金融的價值核心。
集保董事長林丙輝表示,集保長期致力推動各項創新金融服務,此 次在金管會指導下,推動開放證券,讓金融產業的數據生態圈更為蓬 勃發展,期待開放證券政策能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 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創造三贏的局面。
對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而言,可提供客戶多樣化之金融加值 服務,促進普惠金融;對金融科技業者而言,透過共通技術標準之開 放API,有助節省成本,打造屬於自己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創新金 融服務。開放證券服務,預期可加深證券期貨業與金融科技業的合作 ,開發更多以往未觸及的客戶群,提升雙方的業務經營效益。同時也 將最大化消費者和社會的利益,創造更多富有創意、多元的加值應用 ,為未來金融科技拓展全新的航道。
台灣金融圈昨日傳出震撼新聞,國票金三大股東旺旺、耐斯集團以及公股停火,在股東會上成功通過董事會提名選任的13席董事與獨董候選人名單,正式進入和諧共治新局面。不過,在選任後,國票金接獲通知,人旺公司原推派代表人蔡紹中改派何志強擔任法人代表,未來國票金控副董事長將由現任國票證券副董事長何志強接棒。 在昨日股東會上,國票金控的三大股東持股均為9.9%,各自推派三席董事,其中一席獨立董事;美麗華集團推派二席董事包含一席獨立董事,台產集團則推派二席董事,其中一席法人代表為現任董事長魏啟林。今日,國票金控將舉行董事會,選任新任董事長與副董事長,預計仍由現任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以及何志強接任。 選任完後,金控內部傳出預計將在6月12日再次舉行董事會提名總經理人選,當日如無意外,將選出金控總經理。市場傳出,新選上國票金控董事、耐斯集團背景的陳冠舟將有機會角逐國票金控總經理,而國票證券副董事長則由陳冠如接棒呼聲高。 另外,昨日國票金控股東會上還同步順利通過重啟安泰銀併購案,成功獲得股東會出席過半數同意,特別是外資股東對本案均投下同意票。雖然該案已在2022年10月13日屆時失效,但內部人士認為,這項「原本就無法就當時併購條件重啟的併購案」通過,具有濃厚的宣示意味。
據了解,未來國票金控副董事長將由現任國票證券副董事長何志強接棒。
國票金控昨日三大股東公股、人旺集團以及耐斯集團前三大股東,持股均各為9.9%,各自推派三席董事,包含一席獨立董事;美麗華集團推派二席董事包含一席獨立董事,而台產集團則推派二席董事,其中一席法人代表為現任董事長魏啓林。
據了解,今(1)日國票金控將舉行董事會,選任新任董事長與副董事長,估計應仍由現任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以及何志強接任,順利選舉完後,金控內傳出預計將在6月12日再次舉行董事會提名總經理人選,據了解,當日如無意外,將選出金控總經理。
市場傳出,新選上國票金控董事、耐斯集團背景的陳冠舟將有機會角逐國票金控總經理,國票證券副董事長則由陳冠如接棒呼聲高。
昨日國票金控股東會上同步順利通過重啟安泰銀併購案,成功獲得股東會出席過半數同意,特別是外資股東對本案均投下同意票,雖然該案已經在2022年10月13日屆時失效,內部人士認為,這項「原本就無法就當時併購條件重啟的併購案」通過,宣示意味濃厚。
【台灣證券業界新聞】 哇塞,這個月台灣證券市場可真是不太平啊!許多證券商的業績都出現了點小波折,但還是有幾家表現亮眼的。來來來,讓我來跟大夥兒分享一下這個月的證券業界大事件! 首先,我們來看看哪些公司4月份的業績超過了10億元大關。這裡有幾家壯觀的數字:元大證、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永豐金證,這五家公司的獲利都超過了10億元,實在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啊! 再來,我們來聊聊每股稅後純益(EPS)的數字。致和證、富邦證、凱基證這三家公司的EPS都超過了1元,其中致和證的EPS更是达到了2.447元,位居證券商之首,實在是可圈可點! 不過,別以為所有的證券商都這麼好,其實還是有不少公司遇到了困難。像元大證、凱基證、富邦證、永豐金證、群益證這些龍頭券商,他們的4月獲利都低於3月份,這個趨勢還真是讓人擔心啊! 幸運的是,致和證這家公司在4月份的獲利卻是優於3月份的,這讓我們看到了一絲希望。 至於前四個月的累計業績,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大者恆大」的趨勢。元大證以39.43億元的累計獲利位居第一,凱基證和富邦證分別以22.76億元和20.2億元排在第二和第三位。而群益證和永豐金證的累計獲利也分別為12.915億元和10.38億元。 不過,也有一些公司的累計獲利低於5億元,像是元富證、致和證、兆豐證、國泰證、統一證等,他們的獲利都在5億元以下。 最後,我們來看看那些累計獲利介於4.3億元到2.56億元之間的公司,這裡有台新證、第一金證、玉山證、康和證、國票證、福邦證、華南永昌證券等。而大展證、合庫證、宏遠證及美好證等公司的累計獲利則低於1億元。 總結來說,這個月的證券市場還是有些波折,但無論如何,我們都看到了一些亮點。希望未來的市場能夠更加穩定,讓我們的證券公司都能有更好的表現!
21家主要證券商4月業績多數呈現較3月衰退,其中龍頭券商元大證 4月稅後純益9.05億元,低於3月的13.03億元;凱基證、富邦證、永 豐金證、群益證等4月獲利各3.84億元、3.8億元、2.35億元、1.855 億元,也都低於3月的6.43億元、5.4億元、2.80億元與3.725億元。 僅致和證4月獲利2.307億元,優於3月的0.982億元。
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方面,呈現大者恆大局面,元大證累計獲利3 9.43億元居首位,凱基證22.76億元、富邦證20.2億元,分居二、三 名,群益證及永豐金證分別為12.915億元、10.38億元。累計獲利高 過5億元,依序有:元富證(8.18億元)、致和證(6.532億元)、兆 豐證(6.43億元)、國泰證(5.8億元)、統一證(5.263億元)。
另台新證、第一金證、玉山證、康和證、國票證、福邦證、華南永 昌證券等累計前四月獲利介於4.3億元到2.56億元之間,大展證、合 庫證、宏遠證及美好證等累計獲利低於1億元。
台灣運動產業龍頭展逸國際(6798)於4月27日正式登錄興櫃,這家由前籃球國手張憲銘領軍的公司,將在7月3日產業類別調整後,搶先轉至運動休閒類股,成為台灣首家運動休閒產業的興櫃公司,未來更有望成為台灣首家以運動休閒類股申請IPO的企業。 展逸國際從初期專注於運動和品牌行銷業務,逐漸擴展至運動經紀、自有IP運動品牌,並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擴大營運版圖。作為台灣運動產業的行銷龍頭,與多家大型客戶保持穩健合作,擁有多元領域的行銷實力。每年至少舉辦200場活動,並與林書豪、王建民、陽岱鋼、陳金鋒、郭泓志等近40位國內外知名運動選手簽約,業界競爭力強大,為集團帶來穩定的獲利。 隨著疫情解封,運動產業快速復甦,展逸國際去年下半年營收超過3.5億元,年增長75%。今年1至3月營收合計達新台幣1.54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長98.21%,創下歷史新高。進入產業旺季,展逸國際預計將受惠於疫後復甦、報復性消費需求,以及運動休閒生活產業的成長動能,獲利將持續正成長。 除了B2B業務,展逸國際近年來也積極布局B2C消費通路,推出旗下運動餐飲品牌「Be Heroes Cafe」及「F Gallery」,女性運動健身、運動場館代運營等,運用既有線上、線下行銷實力,整合集團綜效,預計再創營運佳績。 國票證券總經理張育綺表示,隨著疫情解封和運動風氣的盛行,全球運動市場投資金額持續增加,台灣運動產業近年來也投資不斷,球隊數量增長,顯示其成長態勢。展逸國際將以「軟實力」結合「硬實力」,以運動為核心,結合群眾生活,擴大品牌影響力,透過運動、娛樂、教育三大面向打造全方位的運動產業生態,成為台灣運動產業在資本市場的領航者。
展逸國際初期著重發展運動、品牌行銷業務,後又將觸角延伸至運 動經紀、自有IP運動品牌,同時開拓海外事業擴大營運版圖,已成為 台灣運動產業行銷龍頭,與多家大型客戶穩健合作,兼具多元領域的 行銷實力,每年至少於兩岸舉辦200場活動,並手握林書豪、王建民 、陽岱鋼、陳金鋒、郭泓志等近40位國內外知名運動選手經紀約,憑 藉雄厚實力已在業界建構一定競爭門檻,為集團貢獻穩健獲利。
隨疫情解封運動產業快速復甦,展逸國際去年下半年營收超過3.5 億元,年增75%,今年1至3月營收合計已達新台幣1.54億元,較去年 同期年增98.21%,創下歷史新高。接下來進入產業旺季,可望受惠 疫後復甦、報復性消費需求,及運動休閒生活產業成長動能挹注,獲 利迎向持續正成長。除B2B業務之外,近年也積極布局B2C消費通路, 開展旗下運動餐飲事業「Be Heroes Cafe」及「F Gallery」、女性 運動健身、運動場館代運營等,運用既有線上、線下行銷實力,整合 集團綜效,再創營運佳績可期。
國票證券總經理張育綺表示,隨疫情解封及運動風氣盛行,全球運 動市場投資金額持續增加,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台灣運動產 業近年亦投資不斷,籃球聯盟球隊數量相較過往已成長3倍之多,職 棒也成立第六支棒球隊,顯見其成長態勢。未來,展逸國際將以「軟 實力」乘上「硬實力」,以運動為核心結合群眾生活,滲透商業區及 社區,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透過運動、娛樂、教育三大面向打造全 方位的運動產業生態,成為台灣運動產業於資本市場的領航者。
台股3月維持趨堅走勢,月K線連三紅,月指數上揚364.27點(月漲 幅2.35%),3月的月成交量為5兆4,363億元,日均值為2,363.6億元 ,也較2月的日均值2,040.3億元增加15.8%,證券商整體業績持續受 惠大盤價量齊揚行情。
21家主要證券商公布自結3月及首季業績,元大證3月稅後純益13. 03億元,優於2月的10.26億元;凱基證3月稅後純益6.43億元、富邦 證3月稅後純益5.4億元、群益證3月稅後純益3.725億元,也分別優於 2月獲利5.72億元、5.3億元、3.411億元。
3月獲利較佳依序還有:統一證(3.054億元)、永豐金證(2.80億 元)、元富證(2.30億元)、兆豐證(2.08億元)、國泰證(1.9億 元)、福邦證(1.307億元)、玉山證(1.30億元);另華南永昌證 、國票證、第一金證、台新證、康和證等單月獲利介於0.5億元到1億 元之間。至於美好證也擺脫1、2月連續虧損,3月轉獲利0.043億元。
累計首季稅後純益方面,前五大依序是:元大證(30.39億元)、 凱基證(18.92億元)、富邦證(15.3億元)、群益證(11.059億元 )、永豐金證(8.03億元),元富證7.70億元排名第六。
首季稅後純益較高還有:國泰證(4.7億元)、兆豐證(4.65億元 )、台新證(4.3億元)、致和證(4.224億元)、康和證(4.201億 元)、第一金證(3.31億元)。另福邦證、玉山證、華南永昌證、國 票證首季獲利高於2億元,各為2.906億元、2.85億元、2.20億元、2 .15億元。至於每股稅後純益方面,致和證股本較小優勢,首季EPS達 1.583元,暫居證券商EPS首位,富邦證1.44元排第二,凱基證1.01元 為第三名;其餘EPS較高依序為:福邦證(0.73元)、康和證及玉山 證(均為0.71元)、台新證(0.62元)、國泰證(0.61元)、第一金 證(0.54元)、群益證(0.51元)、永豐金證(0.50元)、元富證( 0.48元)。
國票證券此次特別邀請許江河為投資人解密量化交易的奧妙與技巧 ;國票證券表示,許江河多年精心鑽研量化交易,是許多主力大戶爭 相請益之名師;近年更將實戰經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教導投資人如 何將交易策略,透過程式化應用在台股交易中,以科學化的方式解盲 量化交易;告訢大家如何正確的應用,為什麼同樣使用量化交易,結 果卻大不相同?此次說明會將一一為投資人解開投資的疑問,讓投資 人贏在投資的起跑點。
國票證券在此次盛會,特別提供以下優勢:一、已使用策略交易的 投資人,有更精進升級的機會。二、有想法旦苦無方法的投資人,國 票幫您完成計畫。三、有興趣但不知如何入門的,讓國票幫投資人打 開策略大門。四、沒接觸過的投資朋友,更該給自已一個贏的機會。 以策略優勢,期協助投資人贏在起跑點。
投資人還在跟隨市場消息追高殺低嗎?聽看看專家教民眾如何規劃 選股策略,以及如何將策略轉化可執行的程式,經過數據回測驗證, 挑選出最適合的商品;再使用程式交易按照制定之策略處理進出場時 機,讓紀律化投資克服人性的弱點,用量化交易建立自己的交易體系 ,把一切交給數據,不再隨著盤勢波動自己的心,以追求更穩定的獲 利機會。
國票證券全省「策略交易說明會」,即日起開始接受線上報名,參 加者即可獲得獨家編製之「策略交易投資寶典」。詳情可至國票證券 全省分公司或至官網查詢。
張育綺表示,全球永續發展意識上揚,為降低氣候風險危機,各國 政府頒布相關規範,要求供應商的各項永續指標,而供應鏈綠化成為 各產業積極關注的議題。台灣於2050淨零排放路徑,提出四大轉型策 略和兩大治理基礎,並針對建築、運輸、工業、電力、負碳技術訂定 不同階段里程碑。企業加速整合內外部資源與技術,建構綠色低碳商 業模式,強化供應鏈韌性,以實踐綠色轉型並展現企業社會責任,進 而提升公司永續競爭力,開創環境與經濟效益雙贏的新局面。
李宜樺表示,投資人可觀察企業是否具體落實淨零轉型,有近三分 之二的投資人認為,增加氣候變遷相關的投資報酬,是關注ESG投資 的主要動力。
梁進利表示,聖暉致力投入綠色創新技術研發,提供客戶節能工法 、綠能環保方案,建構「高值化、低耗能、低汙染」的優質空間,將 廢品變黃金、提升利潤,打造雙贏局面。
李原吉指出,布局的扇出型面板級封裝製程,率先全球推出Panel Type蝕刻設備,較過設備產能更大且耗能及製造成本更低,備受製造 廠青睞,取得業界實績。
莊宏偉指出,儲能牆跳脫舊有商業模式,建置成本低、體積小等特 性,可裝置之場域更多元。在綠色供應鏈上,運用儲能牆可串併聯、 升壓、擴充容量的優勢,提供消費者高度便利性且終將形成電網。
國票證券不遺餘力強化責任投資,將企業ESG相關指標納入投資評 估標準,並發揮承銷專業,引導企業重視ESG議題,協助發行公司籌 資、優化財務結構,使企業在面對氣候風險時能更具韌性、彈性應對 。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表示,投資人首先要了解企業是否有完整的淨零轉型規畫,其次需要注意企業的溫室氣體盤查結果與永續報告書是否經過第三方確信。聖暉董事長梁進利表示,聖暉核心本業是工程系統整合服務,致力投入綠色創新技術研發。友威董事長李原吉指出,其扇出型面板級封裝製程率先推出蝕刻設備,較過往產能更大,單位耗能及製造成本更低。桓鼎-KY董事暨總經理莊宏偉說,儲能牆跳脫舊有模式,憑藉成本低、體積小、安全、美觀等,可裝置場域將更加多元。
國票金近年營運策略深化綠色金融服務,旗下國際票券在綠能融資業務屢屢獲獎;國票創投中長期也將布局綠色能源企業投資;國票證券亦將企業ESG相關指標納入投資評估標準,同時發揮承銷專業,引導企業重視ESG議題。
證交所說明,此次獎勵活動,分別對去年平均每檔權證成交金額較 高、全年權證總成交金額較高,以及權證成交金額成長率較高的發行 人,各評選出八名,第一名至第四名各一位,第五名取四位並列,分 別頒發獎座及獎金。
頒獎典禮邀請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 及多家發行人董事長均親自出席。
獎勵活動計有「權數效率獎」、「權值卓越獎」及「權值成長獎」 等三個獎項,各獎項名次如下:
一、權數效率獎:(111年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100億元,且平 均每檔權證成交金額較高者):
第一名(獎金40萬元):國泰證券,平均每檔權證成交金額為3,1 72.46萬元。第二名(獎金30萬元):元大證券,平均每檔權證成交 金額為1,551.76萬元。第三名(獎金20萬元):統一證券,平均每檔 權證成交金額為1,449.31萬元。
第四名(獎金15萬元):康和證券,平均每檔權證成交金額為1,3 01.13萬元。第五名(獎金10萬元):中國信託證券、群益金鼎證券 、凱基證券、永豐金證券。
二、權值卓越獎:(111年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100億元,且總 成交金額較高者):
第一名(獎金40萬元):元大證券,權證總成交金額為1,636.49億 元。第二名(獎金30萬元):凱基證券,權證總成交金額為896.53億 元。第三名(獎金20萬元):群益金鼎證券,權證總成交金額為561 .67億元。
第四名(獎金15萬元):統一證券,權證總成交金額為361.02億元 。第五名(獎金10萬元):國票證券、國泰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富 證券。
三、權值成長獎:(111年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100億元,且與 110年相較為正成長,並取成長率較高者):
第一名(獎金40萬元):康和證券,權證總成交金額成長率為36. 52%。第二名(獎金30萬元):中國信託證券,權證總成交金額成長 率為8.28%。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表示,本次的評選獎勵方案略有調整,除設有總成交金額門檻100億元外,更注重權證上市後流動性,其中,雖然成交金額成長率獎項因為前一年市場交易熱絡,計算基期偏高,但仍有二名發行人達到100億元門檻,且有正成長而獲獎,誠屬不易。
簡立忠指出,證交所近年來除了利用各種獎勵措施積極推展權證業務外,更致力於法規制度及電腦系統變革,有效增進權證資訊之透明度與報價公平性,建立更優質權證市場環境。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透過權證的獎勵措施,以及各界積極的宣導活動,促使權證發行規模及交易量能更上一層樓,截至2022年底,上市、上櫃權證發行檔數已經突破5萬檔。
高晶萍、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皆樂見市場關注的權證避險股票降稅案,於2022年12月已經立法院一讀通過,未來將促請財委會優先審理,如能因權證避險降稅而大幅減少證券商營運成本,將使權證市場更加活絡。
本次獎勵活動各獎項名次如下:
一、權數效率獎:(111年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100億元且平均每檔權證成交金額較高者)前四名依序為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統一綜合證券、康和綜合證券;中國信託綜合證券、群益金鼎證券、凱基證券、永豐金證券並列第五名。
二、權值卓越獎:(111年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100億元且總成交金額較高者) 前四名為元大證券、凱基證券、群益金鼎證券、統一綜合證券;國票綜合證券、國泰綜合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富證券並列第五名。
三、權值成長獎:(111年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100億元且與110年相較為正成長,取成長率較高者)前二名為康和綜合證券、中國信託綜合證券。
未來證交所將持續因應市況推行適時合宜商品,提供市場更佳的投資選擇,藉由權證發行面及交易面之提升,推動權證進一步發展,期能吸引更多國內外投資者參與,並與國際市場接軌。
國票證券特別於吉時在中和烘爐地財神殿舉辦「祥兔開運仙貝祈福活動」,由公司高階主管群,上禱疏文祈請財神加持;誠心祈願國票證券「開運仙貝」,能為客戶在新的一年帶來好兆頭;並在儀式完成後配送至全省據點分送客戶,即日起至3月底,至國票證券全台各分公司開戶,就可以得到這份「開運好禮」。
國票證券除重視傳統祈福儀式,在公司經營上不斷求新求變,尤其近年數位轉型腳步加快,推出像是旺寶錢包、雲端智慧單定期定額投資功能等等,公司多項數位產品更獲得國家品牌玉山獎的肯定,實用的功能讓投資朋友操作更為便利;如「移動守利」只要設定好基準價及停利點,隨著股價上漲自動調高出場價,避免太早出場或被市場急遽波動的股價沖擊,讓投資人賣在股價相對高點,幫投資人守住獲利。
未來國票證券仍持續研發及提升客戶的使用體驗,打造安全、快速的交易平台,致力實踐「數位下單、國票簡單」的理念;證券數位帳戶提供「5分鐘完成線上開戶,24小時內快速開通」的服務,除手續費讓投資人輕鬆無負擔,現在線上開戶更享500元手續費抵用金優惠,立即搜尋關鍵字「國票證券」或掃描下方QR CODE開戶。
台股10月高低檔大幅波動達1,272點,指數一度摜破79年高檔12,6 82點以及創波段新低12,629點,全月下挫474.83點(跌幅3.54%), 10月的日均量1,930億元較9月的2,000億元略減。使得證券商的自營 、承銷、經紀及新金部門都面臨衝擊,整體22家主要證券商中,多達 16家10月虧損,其中永豐金證單月虧損3.09億元,台新證虧2.6億元 、康和證虧2.165億元,群益、宏遠、兆豐、元富、致和、福邦等單 月虧損超過1億元。
龍頭券商元大證10月僅獲利4.59億元,累計前十月稅後純益101.7 8億元居首位,凱基證26.96億元居次,富邦證及同金控的日盛證分別 獲利24.6億元18.28億元,兩者獲利合計是凱基證獲利1.59倍。再來 是國泰證12.1億元、華南永昌證8.94億元、玉山證8.7億元、永豐金 證7.95億元、國票證7.12億元、統一證5.09億元。另兆豐、第一金、 合庫、台新、群益等累計獲利介於4.25億元至1.57億元。
累計前十月EPS,富邦證2.31元持續居首,玉山證2.17元居次,日 盛證10月獲利1.63億元挹注,累計前十月EPS 1.58元排第三。其餘累 計EPS在前十名依序還有:國泰證(1.57元)、元大證(1.54元)、 華南永昌證(1.36元)、凱基證(1.15元)、國票證(0.75元)、第 一金證及合庫證(均為0.49元)。
由於11月美股回穩帶動台股跌深反彈行情,指數彈回萬三及月線關 卡上,10日指數雖震盪拉回仍守在13,500點之上,11月來累計上揚5 54.01點(漲幅4.28%),證券商寄望把握跌深反彈行情,衝刺各項 業務,能提振整體業績表現。
進一步來看,元大證券10月稅後純益4.59億元,累計前十月稅後純益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01.7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54元。而群益證、永豐金證、大展證、致和證、宏遠證、國票證等單月均出現虧損,凸顯10月台股操作不易,讓券商自營部翻船;其中,永豐金證單月稅後虧損3.09億元較高,再來是致和證虧1.62億元、宏遠證虧1.03億元,群益證虧0.68億元、大展證虧0.15億元、國票證虧0.1億元。
所幸,群益證、永豐金證、國票證前十月仍維持獲利,永豐金證稅後純益7.9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49元,國票證稅後純益7.1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75元,群益證稅後純益4.3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07元,而大展證、致和證、宏遠證前十月每股稅後虧損各達1.17元、1.643元、0.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