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票綜合證券(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新聞】 七家金控前十月獲利突破200億大關,兆豐金控領先群雄! 近年來,台灣金融業表現亮眼,七家金控前十月累計稅後獲利已突破200億元,兆豐金控以288.26億元的獲利暫居領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其中,第一金控10月累計稅後淨利達201.55億元,讓獲利超過200億元的金控增加至六家,表現實在是超前群倫。 不僅如此,富邦金控、國泰金控、中信金控、元大金控也加入這個行列,顯見台灣金融業的蓬勃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前八月金控累計獲利已追上去年同期,年增率由衰退轉為正成長1.01%,前三季年增率再持續擴大至5.31%,獲利動能恢復,讓人對台灣金融業的未來充滿期待。 在這波獲利高潮中,玉山金控、兆豐金控、元大金控、第一金控、永豐金控、台新金控、國票綜合證券等七家金控的表現尤其亮眼。10月合計單月稅後獲利82.6億元,較9月的77.4億元微幅成長,其中兆豐金控全年獲利有望超越300億元,實在是令人驚艷。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波獲利中,銀行子公司賺了79.68億元,壽險子公司僅小賺0.67億元,證券子公司也只賺4.19億元,凸顯壽險、證券10月受資本市場衝擊,獲利表現不佳。但這並不妨礙金控業的整體表現,尤其是永豐金控和第一金控,在市場波動中仍創下新高。 總之,台灣金融業在這波獲利高潮中展現強大生命力和市場適應力,讓人對未來充滿信心。而國票綜合證券在這波獲利中也不甘示弱,期待其未來表現更加出色。
目前獲利確定破200億元的金控包括富邦金控、國泰金控、中信金 控、兆豐金控、元大金控與第一金。前八月金控累計獲利已追上去年 同期,年增率由衰退轉為正成長1.01%,前三季年增率再持續擴大至 5.31%,顯示獲利動能恢復。
由於去年第四季保險業出現虧損,法人預估,前十月金控獲利年增 率有望挑戰成長逼近10%。
已公告獲利的玉山、兆豐、元大、第一、永豐、台新、國票等七家 金控,10月合計單月稅後獲利82.6億元,較9月的77.4億元微幅成長 ,主要是台新金9月單月虧損7.3億元,10月獲利恢復正數;前十個月 累計來看,兆豐金暫居領先地位,元大金以248.03億元緊追在後,第 一金第三名。法人評估,兆豐金全年獲利有望超越300億元。前十月 獲利年增率,兆豐金以81.24%成長最大,玉山金也有40.9%。
七家金控10月獲利中以六家子銀行賺79.68億元占比最高,三家壽 險子公司僅小賺0.67億元,七家證券子公司也只賺4.19億元,凸顯壽 險、證券10月受資本市場衝擊,獲利表現不佳。前十月累計銀行佔9 77.5億元、證券佔198.73億元、壽險53.05億元。
永豐金10月稅後純益10.64億元雖衰退,但前十月累計168.11億元 仍創新高,年增率達23.7%。10月主因股市波動大,單月銀行、證券 子公司獲利雙雙衰退。
第一金10月稅後純益11.28億元,主要是受銀行較高額的提存及證 券、人壽投資收益下滑的影響;第一銀行10月淨利收表現與9月相當 ,手續費收入則因財管業務表現優異而維持動能,金融交易利得持續 突出,淨提存增加至6.91億元,以強化資產品質。
【新聞報導】 今個天,我們台灣有一家叫慶康科技的公司,它可是大搖頭啊!因為它今個天正式在戰略新板上市了,真是讓人高興!這家公司的股票代號是8098,今天開盤的參考價格是每股108元,看來市場對它頗具信心呢。 說到慶康科技,它可是個半導體設備關鍵性零組件的大廠,這些零組件啊,就是用在化學機械研磨設備上的,而且它在半導體製程設備中的消耗性零組件中占比超過一半,所以相當重要。它們的客戶有許多是國內外的知名半導體大廠,像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半導體公司,都是它們的客戶。 慶康科技最擅長的就是晶圓拘束環,這個產品啊,可是獲得了半導體龍頭設備商的認證,而且還是那些晶圓代工廠裡先進製程設備的關鍵零組件。這些零組件的品質要求相當高,但慶康科技透過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維持了很高的產品良率和品質,所以才能夠和客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看來未來的半導體產業還是挺看好的,AI需求強勁,消費電子市場也逐漸回溫,預估2024年會重回成長軌道。而慶康科技也準備了新產品,像那個修整器,就是它未來發展的重心。這個產品跟傳統的設計不太一樣,它採用了環型設計,還有關鍵的鍍膜技術,讓產品在耐磨性上更上一层樓。 總之,慶康科技今天正式進軍資本市場,這對公司來說是個很大的里程碑。而國票綜合證券也對它提供了很好的輔導,相信未來它的表現會更加亮眼。
慶康科技為半導體設備關鍵性零組件供應商,目前主要客戶為國內外知名半導體大廠及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公司產品多應用在化學機械研磨設備,且產品為半導體製程設備中所有消耗性零組件所占比重最高,目前CMP設備的耗材零件需求量大且價格高昂。
慶康科技深耕半導體設備零組件市場多年,主力產品晶圓拘束環,獲得半導體龍頭設備商認證,經過半導體龍頭設備商裝配後,發給不同的半導體工廠使用,藉此切入晶圓代工廠先進製程設備。
隨著半導體先進製程的演進,對於晶圓拘束環的品質要求極高,慶康科技透過高度自動化的產線,維持產品良率及品質管控,透過高品質且客製化的產品,與客戶建立長期緊密的商業合作關係,繳出亮眼營運成績。
展望未來,AI需求持續強勁、消費電子市場逐漸回溫,預估半導體產業有望2024年重回成長,慶康科技的營運表現值得期待。除目前主力產品晶圓拘束環外,慶康科技持續擴大營運版圖,自主開發新產品修整器,作為未來發展重心。
在設計方面,有別於傳統島型鑽石陣磨粒,慶康科技採用環型設計,並掌握關鍵鍍膜技術,使鑽石膜層顆粒較小且均勻,兼具更佳的耐磨性,隨著半導體產業對於平坦化製程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有望帶動新一波成長動能。
專業水資源系統廠商聯純科技(6977)即將在9月25日登錄興櫃,這個好消息由國票證券主辦輔導,讓「綠能環保」類股注入了新鮮血液。聯純科技專注於純水、超純水及再生水系統的整合設計、安裝和維運服務,並基於多年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將營運版圖擴展至技術支援、智慧水系統及ESG永續服務三大領域,為客戶提供最完善的水資源整合方案。 國票證券總經理張育綺指出,隨著氣候變遷和各產業用水量的增加,確保水源充足已經成為台灣科技廠商的重要課題。尤其是高科技產業,對於水資源的純淨度要求非常高。聯純科技依靠其專業的水資源系統整合經驗,透過高精密純化系統、回收水系統及自動化能源管理系統,滿足客戶的用水需求。未來,隨著國內外廠商對水資源設備建置的需求增加,聯純科技將透過集團綜效,預期營運表現將更加亮眼。 聯純科技以其高品質、高穩定性和高處理效率的客製化技術,獲得客戶的高度認可。主要客戶包括矽品、日月光投控等高科技企業,其子公司蘇州聯純更成功打入中國科技龍頭華為的水資源設備供應鏈,運營動能可期。此外,聯純科技運用專業技術,設立子公司聯純永續,提供一站式ESG解決方案。透過數據分析找出能耗問題,並導入節能系統,提高能源效率。同時,透過智慧水系統監測水質,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未來,聯純科技將在業務範疇上多方並進,為未來營運注入更多動能。 國票證券承銷團隊則提供籌資、財務顧問等客製化金融服務,為企業引進全方位資源,並協助企業實踐永續經營、強化公司治理,與國際趨勢保持一致。2022年度,國票綜合證券主辦承銷IPO+SPO案共11案,承銷總金額超過40億元。2023年8月,材料KY(4763)在國票承銷團隊的協助下成功募集21.24億元,成為當月上市櫃公司現金增資籌資金額之冠,充分展現了團隊的承銷能力。
台灣股市再迎新鮮血液!國票綜合證券輔導的專業水資源系統廠商聯純科技(6977)即將於9月25日登上興櫃,為「綠能環保」類股帶來新動能。這家公司專注於純水、超純水及再生水系統的整合設計、安裝及維運服務,並擴展至技術支援、智慧水系統、ESG永續服務等三大領域,提供客戶全方位的水資源整合方案。 聯純科技憑著高效率的客製化技術,已獲得矽品、日月光投控等高科技業者的肯定。子公司蘇州聯純更成功打入華為的水資源設備供應鏈,運營表現看漲。隨著高科技產業的南進,聯純科技也計劃進軍東南亞,擴大營運版圖。 為了提供一站式ESG解決方案,聯純科技還成立了子公司聯純永續。透過數據分析,它幫助客戶找出能耗問題,並導入節能系統,提高能源效率。同時,智慧水系統的監測功能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 國票綜合證券總經理張育綺對聯純科技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她強調,聯純科技擁有豐富的水資源系統整合經驗,能夠滿足客戶的用水需求。隨著國內外廠商對水資源設備建置需求上升,聯純科技將透過集團綜效,帶來亮麗的營運表現。 國票綜合證券在籌資、財務顧問服務等方面提供客製化金融服務,為企業引進全方位資源。2022年度,國票綜合證券主辦承銷IPO與SPO合計11案,承銷總金額逾40億元。2023年8月,材料KY(4763)在國票承銷團隊的協助下成功募集21.24億元,創下當月現金增資籌資金額之冠,充分展現國票團隊的承銷能力。
聯純科技憑藉高效率的客製化技術獲客戶肯定,主要客戶包含矽品、日月光投控等高科技業者,子公司蘇州聯純更打入中國科技龍頭-華為之水資源設備供應鏈,營運動能可期,隨高科技產業南進,聯純科技也將進軍東南亞擴大營運版圖。此外聯純科技活用專業技術,設立子公司聯純永續提供一站式ESG解決方案,透過數據分析找出能耗問題,再導入節能系統,提高能源效率,並透過智慧水系統監測水質,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展望未來,聯純科技業務範疇將多方並進,為未來營運續添動能。
國票綜合證券總經理張育綺表示,聯純科技憑藉著專業的水資源系統整合經驗,透過高精密純化系統、回收水系統及自動化能源管理系統滿足客戶的用水需求,展望未來,在國內外廠商對於水資源設備建置需求上升下,聯純科技透過集團綜效,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國票綜合證券承銷團隊,提供籌資、財務顧問服務等客製化金融服務,為企業引進全方位資源。2022年度國票綜合證券主辦承銷IPO與SPO合計11案,承銷總金額逾40億元。2023年8月材料KY(4763)更在國票承銷團隊協助下成功募集21.24億元,居當月分上市櫃公司現金增資籌資金額之冠,充分展現國票團隊的承銷能力。
國票證券總經理張育綺表示,隨著氣候變遷以及各產業用水量上升 ,確保水源充足成為台灣科技廠商的重要議題,其中高科技產業對於 水資源的純淨度亦有高度要求,聯純科技憑藉著專業的水資源系統整 合經驗,透過高精密純化系統、回收水系統及自動化能源管理系統滿 足客戶的用水需求。未來,在國內外廠商對於水資源設備建置需求上 升下,聯純科技透過集團綜效,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聯純科技憑藉高品質、高穩定性、高處理效率的客製化技術,獲客 戶高度肯定,主要客戶包含矽品、日月光投控等高科技業者,子公司 蘇州聯純更打入中國科技龍頭-華為之水資源設備供應鏈,營運動能 可期。此外聯純科技活用專業技術,設立子公司聯純永續提供一站式 ESG解決方案,透過數據分析找出能耗問題,再導入節能系統,提高 能源效率,並透過智慧水系統監測水質,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未來, 聯純科技業務範疇將多方並進,為未來營運續添動能。
國票證券承銷團隊,提供籌資、財務顧問服務等客製化金融服務, 為企業引進全方位資源,並協助企業實踐永續經營、強化公司治理, 與國際趨勢接軌。2022年度國票綜合證券主辦承銷IPO+SPO案合計11 案,承銷總金額逾40億元。2023年8月材料KY(4763)更在國票承銷 團隊協助下成功募集21.24億元,居當月份上市櫃公司現金增資籌資 金額之冠,充分展現團隊的承銷能力。
台股七月帶量攻堅,券商業績亮眼,但八月面臨挑戰
台灣證券市場在七月表現亮眼,台股價量齊揚,指數連續三個月漲幅,讓多家證券商的業績表現亮眼。不過,隨著八月來指數高檔量縮震盪拉回,證券商業績將面臨市場的嚴峻考驗。
七月台股指數上漲1.36%,成交量達8兆1,033億元,創下兩年來新高。在這股熱潮下,21家主要證券商中,除致和證券外,全數都獲利,其中元大證、富邦證、凱基證等大型券商的獲利表現尤其亮眼。
在單月獲利方面,除了元大證的16.02億元,富邦證和凱基證分別獲利11.9億元和11.34億元。而統一證券、永豐金證等公司也分別獲利8.116億元和7.05億元。
國票綜合證券作為台灣知名證券商,在這波市場熱潮中也不落下風,表現出穩健的獲利能力。而群益證、兆豐證、元富證等公司也都有不錯的單月獲利表現。
在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方面,元大證、凱基證、富邦證分列前三名,而群益證、統一證券、永豐金證也都有出色的累計獲利。
雖然七月業績亮眼,但八月台股指數的震盪讓證券商業績面臨挑戰。未來,證券商將需要更加靈活的策略和更強的市場預測能力,以應對市場的變化。
七月台股價量齊揚,月K線連三紅,全月指數高低檔為17,463.76點 到16,593.84點震盪達869.92點,累計上漲229.89點(漲幅1.36%) ;量能方面更隨AI股當沖擴量,月成交量擴量達8兆1,033億元,為自 2021年8月兩年來新高量,換算日均值為3,858.7億元,較六月的日均 值3,193.8億元增幅20.8%;反倒是中小型股為主的櫃買指數七月震 盪走弱1.0%。
檢視21家主要證券商七月業績,除致和證券外,全數都獲利表現, 尤其以大型證券商獲利明顯衝高,元大證單月稅後純益16.02億元, 而富邦證及凱基證兩檔也各賺11.9億元、11.34億元,統一證券及永 豐金證分別獲利8.116億元、7.05億元。
單月獲利較優還有:群益證(4.872億元)、兆豐證(億4.50元) 、元富證(3.97億元)、華南永昌證(2.82億元)、國泰證(2.2億 元);其餘單月獲利超過1億元還有:玉山證、福邦證、國票證、大 展證、第一金證等。
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前三大是:元大證87.41億元、凱基證48.3 0億元、富邦證46.3億元,接序為:群益證26.822億元、統一證24.3 96億元、永豐金證24.34億元。累計獲利超過10億元還有:元富證( 19.41億元)、兆豐證(15.38億元)、國泰證(12.6億元)、康和證 (11.494億元)等。
台灣櫃買中心於昨日(19日)正式通過衛司特(6894)公司的上櫃申請案。這家專注於高性能銅廢液電解回收設備與銅金屬回收服務的公司,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衛司特公司的董事長林世民領軍,提供一系列從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到操作的一站式服務,包括銅金屬回收、電解設備與耗材的銷售,以及再生金屬服務等。此次上櫃,推薦證券商包括兆豐證券、元大證券及國票證券,申請時的資本額達到2億402萬元。
衛司特公司主要從事高性能銅廢液電解回收設備與銅金屬回收服務 之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及操作,包含電解設備與耗材之出售及經銷 電鍍製程使用之陽極鈦網,並提供再生金屬服務等,董事長為林世民 ,推薦證券商是兆豐證券、元大證券及國票證券,申請時資本額2億 402萬元。
集保結算所日前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記者會,公布了一個令人期待的新服務 ─ 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服務正式上線。這個新服務象徵著金融市場數位轉型的進一步,對於金融消費者來說,將帶來更多元化、便捷的金融服務選擇。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對此新服務給予了高度評價,強調了開放證券的意義重大。許多重要的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周邊單位、證券商公會、期貨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以及多家證券期貨業者、金融科技服務業者都到場支持,這一場盛會可見各界對開放證券的高度期待。
首批上線的開放證券包括元大、台新、兆豐、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及富邦等十家證券業者。這些業者透過財金公司的「開放API平台」,將資訊分享給合作的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如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及嘉實資訊等,讓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金融資訊。
國票綜合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元大投信及富邦投信等多家業者也正在積極進行系統測試,預計未來將參與開放證券業務,進一步拓展市場。
張子敏表示,這個新服務的推出,是因為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的推動,以及各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的投入。他們共同制定了相關規範和技術規格,並透過開放API平台,實現了資本市場數位轉型的目標。
集保董事長林丙輝則表示,集保一直以來都在推動創新金融服務,而這次推出的開放證券,將促進金融產業的數據生態圈發展,並期待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創造三贏的局面。
對於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來說,這個新服務將提供客戶更多樣化的金融加值服務,促進普惠金融;對金融科技業者而言,則能夠通過共通技術標準的開放API,節省成本,打造屬於自己的產品,提供創新金融服務。開放證券服務預計將加深證券期貨業與金融科技業的合作,開發更多客戶群,提升雙方的業務經營效益,並為消費者和社會創造更多利益。
【台灣新聞】 集保結算所最近搞了一個大動作,舉辦了開放證券上線記者會,正式啟動了一個超級實用的服務──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這個新服務得到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的大力肯定,還有許多證券周邊單位、證券商公會、期貨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以及各路財金公司、證券期貨業者、金融科技服務業者都來支持,看來大家都對這個新玩意兒很期待啊! 首批加入這個新服務的,有元大、台新、兆豐、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和富邦這十家證券公司。他們透過「開放API平台」,把開放資訊分享給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和嘉實資訊這些金融科技服務業者,讓大家能夠匯聚各種資訊,提供給消費者全新的金融服務。 別急著看,還有更多大牌在後頭呢!像國票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元大投信和富邦投信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都正在緊锣密鼓地進行系統測試,準備加入這個開放證券的行列。 張子敏副局長感謝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可是協調、媒合證券期貨業者跟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制定相關規範和技術規格,還透過「開放API平台」實現金融數位轉型的目標。他還特別感謝那些投入開放證券服務的證券、期貨和投信投顧業者,他們可是體現了「普惠金融」的價值核心呢!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也表達了他的期待,希望這個開放證券政策能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帶來三贏的局面,還預期能開發更多以往未觸及的客戶群,提升業務經營效益。
首批上線的「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有元大、台新、兆豐、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及富邦等十家證券業者,透過財金公司「開放API平台」,分享開放資訊予合作的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包括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及嘉實資訊,得以匯聚各業者定期定額資訊、複委託標的等資訊,提供消費者新種金融服務。
另外,國票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元大投信及富邦投信等多家業者正積極進行系統測試,未來也計畫參與開放證券業務。
張子敏表示,感謝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推動開放證券,協調、媒合證券期貨業者及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制定相關規範及技術規格,並透過「開放API平台」,落實「資本市場藍圖」金融數位轉型之目標,也感謝眾多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投入開放證券服務,體現「普惠金融」的價值核心。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表示,期待開放證券政策能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創造三贏的局面,預期可開發更多以往未觸及的客戶群,提升業務經營效益。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肯定「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 ,證券周邊單位、證券商公會、期貨商公會及投信投顧公會,以及財 金公司、多家證券期貨業者、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均到場支持,熱鬧非 凡,顯見各界對於「開放證券」新服務極高的期待。
首批上線的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有元大、台新、兆豐、 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及富邦等十家證券業者, 透過財金公司「開放API平台」,分享開放資訊予合作的金融科技服 務業者,包括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及嘉實資訊,使其得以匯聚各業者 定期定額資訊、複委託標的等資訊,提供消費者新種金融服務。另國 票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期貨、凱基期貨、富邦期貨、統一期貨、 元大投信及富邦投信等多家業者正積極進行系統測試,未來亦計劃參 與開放證券業務。
張子敏表示,感謝集保結算所成立開放證券推動委員會推動開放證 券,協調、媒合證券期貨業者及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制定相關規範以及 技術規格,並透過財金公司建置的開放API平台,落實資本市場藍圖 金融數位轉型之目標,也感謝眾多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投入開 放證券服務,透過金融科技生態系的建構,持續提供民眾更多元、更 便捷的新形態金融服務,體現普惠金融的價值核心。
集保董事長林丙輝表示,集保長期致力推動各項創新金融服務,此 次在金管會指導下,推動開放證券,讓金融產業的數據生態圈更為蓬 勃發展,期待開放證券政策能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 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創造三贏的局面。
對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而言,可提供客戶多樣化之金融加值 服務,促進普惠金融;對金融科技業者而言,透過共通技術標準之開 放API,有助節省成本,打造屬於自己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創新金 融服務。開放證券服務,預期可加深證券期貨業與金融科技業的合作 ,開發更多以往未觸及的客戶群,提升雙方的業務經營效益。同時也 將最大化消費者和社會的利益,創造更多富有創意、多元的加值應用 ,為未來金融科技拓展全新的航道。
台灣金融圈昨日傳出震撼新聞,國票金三大股東旺旺、耐斯集團以及公股停火,在股東會上成功通過董事會提名選任的13席董事與獨董候選人名單,正式進入和諧共治新局面。不過,在選任後,國票金接獲通知,人旺公司原推派代表人蔡紹中改派何志強擔任法人代表,未來國票金控副董事長將由現任國票證券副董事長何志強接棒。 在昨日股東會上,國票金控的三大股東持股均為9.9%,各自推派三席董事,其中一席獨立董事;美麗華集團推派二席董事包含一席獨立董事,台產集團則推派二席董事,其中一席法人代表為現任董事長魏啟林。今日,國票金控將舉行董事會,選任新任董事長與副董事長,預計仍由現任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以及何志強接任。 選任完後,金控內部傳出預計將在6月12日再次舉行董事會提名總經理人選,當日如無意外,將選出金控總經理。市場傳出,新選上國票金控董事、耐斯集團背景的陳冠舟將有機會角逐國票金控總經理,而國票證券副董事長則由陳冠如接棒呼聲高。 另外,昨日國票金控股東會上還同步順利通過重啟安泰銀併購案,成功獲得股東會出席過半數同意,特別是外資股東對本案均投下同意票。雖然該案已在2022年10月13日屆時失效,但內部人士認為,這項「原本就無法就當時併購條件重啟的併購案」通過,具有濃厚的宣示意味。
據了解,未來國票金控副董事長將由現任國票證券副董事長何志強接棒。
國票金控昨日三大股東公股、人旺集團以及耐斯集團前三大股東,持股均各為9.9%,各自推派三席董事,包含一席獨立董事;美麗華集團推派二席董事包含一席獨立董事,而台產集團則推派二席董事,其中一席法人代表為現任董事長魏啓林。
據了解,今(1)日國票金控將舉行董事會,選任新任董事長與副董事長,估計應仍由現任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以及何志強接任,順利選舉完後,金控內傳出預計將在6月12日再次舉行董事會提名總經理人選,據了解,當日如無意外,將選出金控總經理。
市場傳出,新選上國票金控董事、耐斯集團背景的陳冠舟將有機會角逐國票金控總經理,國票證券副董事長則由陳冠如接棒呼聲高。
昨日國票金控股東會上同步順利通過重啟安泰銀併購案,成功獲得股東會出席過半數同意,特別是外資股東對本案均投下同意票,雖然該案已經在2022年10月13日屆時失效,內部人士認為,這項「原本就無法就當時併購條件重啟的併購案」通過,宣示意味濃厚。
【台灣證券業界新聞】 哇塞,這個月台灣證券市場可真是不太平啊!許多證券商的業績都出現了點小波折,但還是有幾家表現亮眼的。來來來,讓我來跟大夥兒分享一下這個月的證券業界大事件! 首先,我們來看看哪些公司4月份的業績超過了10億元大關。這裡有幾家壯觀的數字:元大證、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永豐金證,這五家公司的獲利都超過了10億元,實在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啊! 再來,我們來聊聊每股稅後純益(EPS)的數字。致和證、富邦證、凱基證這三家公司的EPS都超過了1元,其中致和證的EPS更是达到了2.447元,位居證券商之首,實在是可圈可點! 不過,別以為所有的證券商都這麼好,其實還是有不少公司遇到了困難。像元大證、凱基證、富邦證、永豐金證、群益證這些龍頭券商,他們的4月獲利都低於3月份,這個趨勢還真是讓人擔心啊! 幸運的是,致和證這家公司在4月份的獲利卻是優於3月份的,這讓我們看到了一絲希望。 至於前四個月的累計業績,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大者恆大」的趨勢。元大證以39.43億元的累計獲利位居第一,凱基證和富邦證分別以22.76億元和20.2億元排在第二和第三位。而群益證和永豐金證的累計獲利也分別為12.915億元和10.38億元。 不過,也有一些公司的累計獲利低於5億元,像是元富證、致和證、兆豐證、國泰證、統一證等,他們的獲利都在5億元以下。 最後,我們來看看那些累計獲利介於4.3億元到2.56億元之間的公司,這裡有台新證、第一金證、玉山證、康和證、國票證、福邦證、華南永昌證券等。而大展證、合庫證、宏遠證及美好證等公司的累計獲利則低於1億元。 總結來說,這個月的證券市場還是有些波折,但無論如何,我們都看到了一些亮點。希望未來的市場能夠更加穩定,讓我們的證券公司都能有更好的表現!
21家主要證券商4月業績多數呈現較3月衰退,其中龍頭券商元大證 4月稅後純益9.05億元,低於3月的13.03億元;凱基證、富邦證、永 豐金證、群益證等4月獲利各3.84億元、3.8億元、2.35億元、1.855 億元,也都低於3月的6.43億元、5.4億元、2.80億元與3.725億元。 僅致和證4月獲利2.307億元,優於3月的0.982億元。
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方面,呈現大者恆大局面,元大證累計獲利3 9.43億元居首位,凱基證22.76億元、富邦證20.2億元,分居二、三 名,群益證及永豐金證分別為12.915億元、10.38億元。累計獲利高 過5億元,依序有:元富證(8.18億元)、致和證(6.532億元)、兆 豐證(6.43億元)、國泰證(5.8億元)、統一證(5.263億元)。
另台新證、第一金證、玉山證、康和證、國票證、福邦證、華南永 昌證券等累計前四月獲利介於4.3億元到2.56億元之間,大展證、合 庫證、宏遠證及美好證等累計獲利低於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