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票券金融公司新聞
近期,台灣房市情況波瀾不驚,央行連續出手打擊炒房行為,導致房貸逾放金額不斷攀升,讓不少房貸戶和建商感受到壓力。金管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國銀承做的房貸和建築融資逾放金額,分別達到近70億元和41億元,創下近年來新高。
具體來看,房貸逾放金額在10月份比上月增加2.43億元,總額達到69.88億元,這是連續三個月的上升。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解釋,這主要是由於房貸量大增,導致逾放金額略為上升,但逾放比仍維持在0.06%的歷史新低,並未出現較大的逾放個案。
建築融資的逾放情況則更加嚴重,10月份的逾放金額比上月增加32.6億元,達到41.23億元,這是近三年半以來的最高值。其中,一筆建商餘屋貸款個案違約,對於逾放金額的上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筆逾放個案涉及安泰銀,其2020年主辦的香港商新朗興業台灣分公司聯貸案,以台中市西屯區的「日匯」建案為擔保品。該案原定於2023年7月20日到期,目前貸放餘額達到64.74億元。由於銷售不如預期,加上央行對餘屋貸款的打擊,導致借戶無法按時還款,最終變成呆帳。
央行從2020年底開始對建商餘屋貸款進行打擊,今年已是第三次出手。央行將建商餘屋貸款成數從過去的較高水平調降至三成,使得銀行對此類貸款的態度更加謹慎。一位銀行主管表示,當銀行不再提供餘屋貸款時,會對建商造成三種影響:推案速度延緩、無法囤屋養地,以及最終可能導致違約和倒帳。
金管會在昨日公布的數據還顯示,10月份國銀承做的房貸餘額為10兆8724億元,年增11.07%,終結了連續七個月的上升趨勢。這主要得益於政府推動的房地產健康方案和央行的信用管制措施。而建融餘額則達到3兆8432億元,年增6.23%,連續五個月上升,這是因為配合政府的都更危老政策和週轉金需求所致。
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說,10月房貸逾放月增2.43億元到69.88億元,連三個月走揚,是因房貸量大,讓逾放略增,但逾放比仍維持0.06%史上新低,也尚無較大逾放的個案;另10月建融逾放月增32.6億元到41.23億元,是因有一筆建商餘屋貸款個案,9月違約,10月打入逾放。
據了解,該筆逾放是安泰銀2020年主辦香港商新朗興業台灣分公司(為借款戶),以台中市西屯區建案「日匯」為擔保品的聯貸案,該案資金用途是「餘屋融資」,違約因素之一就是扛不住央行打餘屋,大砍建商餘屋貸款成數所致。
聯貸主辦行是安泰銀,參貸行有永豐銀、新光銀、兆豐票、國際票、大中票、合庫票及全球人壽共七家。該案是2020年7月20日首次動撥,2023年7月20日到期日,至今貸放餘額是64.74億元。
銀行團說,受疫情波及,銷售不如預期,又逢央行出手打餘屋貸款、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影響,三大皆空讓借戶融資餘額無法降到央行規定的餘屋貸款成數,借戶申請展延一年後,依舊無法還款,最終變成呆帳。
「餘屋貸款」指建商把蓋好、卻沒賣掉的房子,跟銀行申請貸款。建商可用這些餘屋再借一筆資金出來,繼續獵地、推案,當房市看漲,建商待價而沽,變相成為「囤屋」讓央行出手。
央行從2020年底首度出手打建商餘屋貸款,今年是第三度出手,將建商餘屋貸款砍到三成,已讓各銀行對建商餘屋貸款再縮手。
一家銀行主管說,當銀行不再願意提供餘屋貸款,使建商資金周轉轉不過來,會出現三種效應,一、建商會延緩推案速度,二、建商無法囤屋、養地,進一步恐會將「賣不掉的房子」(餘屋)做降價求售,又以中小型建商為主,三、建商扛不住,最終出現違約、倒帳。
金管會昨公布10月國銀承做房貸與建融狀況。10月國銀承做房貸餘額10兆8724億元,年增11.07%終結連七個月走揚,侯立洋說,主因是政府持續做健全房地產方案、央行也提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加上十月有颱風價,工作天數下降使年增率下降。
建融餘額3兆8432億元,年增6.23%則連五個月走升,侯立洋說,是因配合政府都更危老政策、及週轉金需求,使年增率走高。
新光金控子公司新光銀行與中華票券、兆豐票券攜手,成功籌集了24億元新臺幣的聯貸案,這個聯合籌資計劃由新光銀行副總經理簡榮善和聯邦國際租賃董事長謝政助代表簽約,標誌著合作關係的深化。聯邦國際租賃作為聯邦商銀的全資子公司,專注於企業汽車租賃業務,並在太陽能電廠租賃領域迅速發展。該公司目前在台灣擁有八處營業據點,並自107年開始提供機器設備分期付款服務。
此次聯貸案,除了新光銀行、中華票券和兆豐票券外,還有六家票券金融公司參與,包括大中票券、萬通票券、大慶票券、台灣票券、合作金庫票券及國際票券。這次的聯貸案超額籌集達到27億元,超過了原定目標的1.125倍,最終以24億元完成签约。
新光銀行在持續推動穩健經營的同時,也積極落實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原則,並強化永續金融政策。新光金控的「低碳、創新、共好」永續價值主張,透過金融影響力促進台灣的永續發展,為各利害關係人創造最大價值,實現「永續新光」的發展願景。
該案由新光銀行副總經理簡榮善、聯邦國際租賃董事長謝政助為代 表,於日前假新光銀行總行完成簽約儀式。
聯邦國際租賃為聯邦商銀100%持股之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企 業客戶的長期/短期汽車租賃業務,目前台灣北中南共有八處營業據 點(台北市、新莊、桃園、新竹、台中、台南等地各一處,高雄二處 )。自107年11月起新增機器設備之分期付款業務,其中尤以太陽能 電廠租賃業務成長最快。該公司長期深耕市場,紮實經營客戶關係, 營業額及獲利連年穩定成長。
此次聯貸案由新光銀行、中華票券及兆豐票券共同統籌主辦;其餘 參貸金融同業有大中票券、萬通票券、大慶票券、台灣票券、合作金 庫票券及國際票券等六家票券金融公司參與。
該案部分資金將用於支應聯邦國際租賃之營運周轉,有助於協助該 公司提升營運動能,並獲得銀行同業的熱烈支持,順利超額籌募達新 臺幣27億元,約原始籌組目標1.125倍,最終以新臺幣24億元完成簽 約。
新光銀行持續推動穩健經營、落實誠信治理、追求獲利穩定外,同 時積極建構並強化ESG,運用企業核心能力加強推動永續金融政策, 並遵循新光金控「低碳、創新、共好」的永續價值主張,透過自身金 融影響力為台灣永續發展做出貢獻,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最大的價 值,實現「永續新光」的發展願景。
【金融新聞】兆豐金控旗下兆豐票券昨(26)日與中租控股旗下合迪公司簽署了一項重大合約,這次的合作不僅是金融界的盛事,也展現了台灣金融機構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這次兆豐票券與合迪公司簽署的是免保證商業本票聯合承銷案,兆豐票券將這個案子當作主角,主辦並擔任管理公司,原來預計籌募的40億元,最終以54億元的優異成績完成募集,超額認購比率驚人達到135%。 這個案子特別之處在於它與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指標的連結。兆豐票券將合迪母公司中租控股的ESG指標與利率條款相結合,每年對「永續指數成分股」、「太陽能減少碳排量」、「太陽能發電總容量」、「年度綠色採購金額」等指標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給予相應的利費率減碼。這種創新的做法,讓金融與永續發展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兆豐票券董事長廖美祝表示,這是兆豐金控永續發展政策的一環,子公司們都肩負著推動永續金融的使命。他強調,透過優惠資金成本,可以引導企業進行低碳轉型,並實現ESG目標。近年來,兆豐票券不僅推出多項永續連結商業本票,還積極鼓勵融資企業設立ESG發展目標,並在達成目標時提供金融服務優惠,希望吸引更多金融同業加入ESG的行列。 中租控股暨合迪董事長陳鳳龍也表達了對永續發展的熱情。他表示,公司不僅鼓勵客戶進行永續行動,還將這種理念推廣至整個產業鏈,與金融機構合作,將資金導向再生能源和綠能發展。未來,中租控股將持續努力,提升公司永續經營和淨零轉型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租控股在ESG領域的表現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自2020年起,它已連續三年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與「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並在2022年12月公布的排名中,成為全球綜合金融類第三名,以及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第二名。 這次的合作,不僅是兆豐票券的榮耀,也是台灣金融業在ESG領域邁向更高峰的象徵。
兆豐票券為國內票券業龍頭,此次承銷永續商業本票,兆豐票券納入合迪母公司中租控股的ESG指標連結利率條款,透過每年檢視中租控股於「永續指數成分股」、「太陽能減少碳排量」、「太陽能發電總容量」、「年度綠色採購金額」,評估各項指標表現,給予相應的利費率減碼,雙方於永續金融政策中均展現具體作為。
兆豐票券董事長廖美祝表示,在兆豐金控永續發展政策下,子公司肩負使命,持續落實永續金融,藉由優惠資金成本導引,協助企業低碳轉型並落實ESG,近幾年除持續推出永續連結商業本票,亦積極鼓勵融資企業自行設立並達成ESG發展目標,達成目標時給予客戶金融服務優惠,希望結合更多金融同業共同投入ESG,讓票券業者能在永續金融上發揮更多幫助。
中租控股暨合迪董事長陳鳳龍表示,公司積極發揮影響力,鼓勵客戶展開永續行動,亦推廣至上下游產業,與金融機構合作,導引資金運用於再生能源與發展綠能,未來將持續完善精進提升,朝向永續經營、淨零轉型的目標邁進而努力。
中租控股致力於永續經營、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及ESG,並獲得外部肯定,自2020年起連續三年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與「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2022年12月公布,為「道瓊永續世界指數」全球綜合金融類排名第三名,以及「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排名第二名。
此次聯貸案由13家金融業共襄盛舉,除主辦行玉山銀行及臺灣銀行外,多家銀行及票券公司參與,包含元大、第一、中國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合作金庫、農業金庫、兆豐票券、合庫票券、萬通票券、大慶票券、大中票券等,超額認購142%。
在額度設計上也透過多元規劃,使企業在資金使用上更具彈性,並透過每年檢視經第三方確信的「企業永續報告書」,以利率反饋的方式鼓勵企業持續增加電動車核貸金額、入選「公司治理100指數」成分股及獲選外部永續獎項,期望企業拓展業務的同時也能落實永續,為環境及社會盡一份心力。
面對全球央行升息造成經濟衰退及地緣政治風險等挑戰,和潤企業近年營收獲利逆勢成長並維持市場領先地位。此外,和潤企業在環境永續、社會服務及公司治理等面向的投入榮獲國內外獎項的肯定,包括2021年榮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2022年《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並且連續兩年入選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100指數」成分股。
玉山是將ESG結合金融本業,並且持續接軌國際,繼2021年與32家企業共同發起「玉山ESG永續倡議行動」,今年持續號召101家企業加入永續倡議,包含各產業龍頭、隱形冠軍等,共同訂下2025年前至少減碳157萬公噸目標,其中更有46家企業承諾2050前達到淨零排放。
本次聯邦銀行聯貸案布局首先接觸國際票券而不是銀行,金融圈人士透露,最主要由於國票金控旗下國際票券先前就有多起對太陽能電廠融資的相關經驗,相關的知識(know-how)不少,因此聯邦銀行特別委託國際票券進行統籌,並由國際票券在市場上物色聯貸銀行團成員。
經過在金融圈一番招兵買馬,目前已知,至少已有近20家銀行、票券有意願參與這場聯貸案,除了由國際票券統籌主辦,還有五家銀行做為共同主辦行,包括土銀、台銀、永豐、凱基、玉山銀,其他有意進場參貸的銀行還包括華銀、彰銀、王道、遠銀、元大、新光、上海、國泰世華銀行,此外,包括兆豐票券、中華票券、大中票券、台灣票券、大慶票券等票券業者也將共襄盛舉。
該案將是首件國內由票券公司統籌主辦的太陽能漁電共生聯貸案,金融圈也看好國票金在併購安泰銀行之後,由於將直接具備銀行,未來在太陽能相關的授信案,將更有施展的空間。
業界人士指出,聯邦銀行先前就轉投資成立聯邦創投為旗下子公司,之後聯邦創投亦投資成立「聯邦能源」,此次進軍漁電共生發電,是由聯邦能源所直接投資的「廷捷電力」直接出馬進行,而台南現在可說是漁電共生最夯的地方,包括七股、麻豆都相當熱門,多家對漁電共生業者都已進場布局。
例如中租迪和即將簽約,由永豐銀出任管理銀行的156億太陽能發電聯貸案,就是進行漁電共生發電,其中票券業者約包辦其中的30億,此外,同樣由永豐銀行出任管理銀行,在21日完成簽約的「雲豹能源」62.22億聯貸,同樣是位於台南的漁電共生聯貸案。
本聯貸案主要是支應「世界明珠」開發案所需資金,由華銀統籌主辦並擔任管理行、台銀共同主辦,參貸行包括臺企銀、彰銀、新光、上海、合庫、安泰及農業金庫等七家銀行,以及國票、兆豐票、萬通票、大中票及合庫票5家票券公司,共計14家金融機構參貸,短期內即完成新台幣300億元的募集,顯示銀行團對「世界明珠」開發案的熱烈迴響。
「世界明珠」基地原為南港輪胎舊廠區,由四位地主採合建方式辦理都市更新,該案因基地緊鄰南港五鐵共構車站,並規畫有綠廊、空橋串連南港車站與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生活機能完善、交通便利。
本開發案預計興建兩棟商辦及六棟住宅大樓,總樓板面積達7萬坪,其中兩棟商辦落成後將成為南港首屈一指的A級辦公室,聯強國際已以每坪百萬元購買12層做為全球營運總部使用,而六棟住宅大樓則採豪宅規格設計,面向南港山系及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草坪,氣勢磅礡,將成為金字塔頂端客群的首選。
過去南港地區工廠林立、鐵路縱橫,被稱為「黑鄉南港」,2015年台北市政府啟動「東區門戶計畫」,將南港華麗轉身為兼具交通轉運、軟體、生技、會展、流行音樂五大功能的都市再造區域。
2016年11月總統蔡英文即指示公股行庫應積極參與都市更新,擴大推動能量,華銀身為公股行庫的一員,邀集有相同理念的金融同業共同響應政府政策,力挺都市更新,四年後,東區門戶計畫逐漸落實,世界明珠絕美的外觀與結構,將宣告南港文藝復興時代的來臨,也代表政府大力推動的都市更新政策在南港地區開花結果。
此次惠譽確認的6家票券業,包含國際票券、中華票券、萬通票券、大慶票券、大中票券,以及台灣票券。其中,惠譽亦確認國票金控旗下子公司國票金及國票綜合證券(國票證)的評等,都與集團主要營運子公司國票的評等一致。惠譽同時表示,上述所有公司的評等展望皆為穩定。
惠譽分析,票券公司的加權風險性資產中,市場風險約佔35%,明顯高於國內商業銀行大致低於10%之水準,且在去年下半年來經濟放緩、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導致外在不確定性逐漸增加之下,所幸台灣的票券公司主要聚焦於信譽良好的借款人、高信用品質的固定收益投資,以及少量的較高風險之電子產業曝險,有能力應對短期波動,且票券公司的匯率風險不大,絕大部分的外幣債券投資皆已透過外幣附買回交易來融資。
惠譽指出,多數受評票券金融公司商業本票(CP)保證的資產品質和國內房地產市場表現息息相關,因高度集中於不動產業、且抵押品多為不動產,至今台灣的房地產市場近期展現出復甦的跡象,包括因持續增加的交易量致房價已從2016年的低谷平均上漲約6%,有助於6家票券公司的資產品質維護。
為強化票券公司法遵,維護票券交易者權益與健全票券業務經營,立委曾銘宗等人及賴士葆等人提出票券金融管理法修正案,提高罰鍰,財委會昨天審查通過,將最高罰鍰從現行1,0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
包括違反內稽內控、負責人及職員違法兼職等,現行罰鍰是200萬元到1,000萬元,修正案提高為200萬元到2,000萬元。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目前票券業者有「三大五小」,最大的兆豐、中華跟國際票券三家,資本額130億元到180億元,去年獲利是10幾億元到30幾億元之間,規模小的五家票券,資本額從30幾億元到50幾億元,獲利4億多到7億多元。金管會銀行局長邱淑貞表示,票券業務相對單純,但仍要加強內控,如之前楊瑞仁案,就是內控不佳造成弊端。
兆豐票券今年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121.05億元,華票11.55億元,國票15.44億元;五家資本規模較小的票券公司,今年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大中票券4.08億元,台灣票券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2.82億元,萬通票券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4.66億元,大慶票券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3.77億元、合庫票券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3.5億元。
授信額度依性質分甲、乙兩項,甲項授信為15億元中期放款,參貸銀行有彰銀、兆豐、合庫、土銀、農業金庫、一銀、華銀等七家銀行;乙項為2.5億元商業本票保證額度,參加者有國票、兆票、華票、台票、大中票等五家票券公司。
龍邦近幾年推動企業轉型,由建設業成功轉型為產業控股集團,並以兩岸金融、房地產及健康醫療產業為發展主軸。龍邦昨天股價以19.35元、小跌0.1元作收。
在金融事業方面,龍邦為台灣人壽最大股東並主導其經營,截至今年前三季,台灣人壽稅後淨利19.7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05元。
在房地產方面,龍邦轉投資事業瑞助營造經營績效良好,另與廈門國貿集團合資設立廈門國貿金融中心開發公司,共同興建「廈門國貿金融中心」建案,搶進大陸不動產開發市場。
另在健康醫療事業方面,龍邦已於今年7月透過子公司香港龍德,在廈門本島湖里區取得婦產專科醫院建設用地,現正進行規劃設計作業,預計三年內興建完成。
龍邦創辦人朱炳昱表示,此案總投資金額約26億元,後續在未來十年內,龍邦計畫在兩岸成立十家連鎖專科醫院;另與日本業者也有在北部合作設立養生村規劃。
票券商主管說,國內殖利率曲線趨平,加上主管機關限縮保證及負債倍數上限,票券商以後每年的每股稅後純益恐怕很難再超過1元,再這樣下去,票券商肯定會餓死。
票券業者大吐苦水,直言銀行法的規範,票券商全都得遵守,但證券業、銀行業可承作的業務,票券商統統不能做。
票券商強調,票券業具有活絡貨幣市場的功能,主管機關不該擠壓票券商的生存空間,建議金管會多和業者溝通,在合理範圍內,開放票券商承做財富管理等新種業務。
近年來票券公司併回銀行成為潮流,目前國內僅存兆豐、國際、中華、大中、台灣、萬通、大慶和合庫等8家專營票券商。
據各家票券商自結數字,兆豐票上半年稅前淨利18.04億元,每股盈餘1.38元,蟬聯票券商獲利王。
國票今年初出售「台北金融大樓」資產,挹注獲利13.53億元,帶動上半年稅前淨利達19.37億元;每股稅前盈餘為1.07元,緊追兆豐票之後,排名第二。
順利擠入獲利第三大的大慶票券,上半年每股稅前淨利0.74元,第四、第五名則為大中票券和中華票券,每股稅前淨利分別為0.58和0.52元。
專注本業的票券商「小而美」,九家專營票券商中,就有二家在上半年,每股獲利超過1元大關,較諸金控公司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新票券商中,獲利能力最強的大慶票,上半年就能賺進2.45億元,獲利能力領先不少金融同業。
票券商主管指出,儘管主管機關對於票券商的流動性一直存有疑慮,但近年來票券商財務狀況良好,且專注本業,要比經營效率,小小票券商,毫不遜色於大型金控。
展望下半年,華票即將在9月標售位於敦化南路的總部大樓,以目前市價估計,華票出售總部大樓後,獲利可望進補超過20億元,挹注每股獲利超過1元。
據悉,該筆不動產出售利益,最快將在第三季入帳,華票成為今年下半年,獲利最具潛力的「黑馬股」。
除去即將整併的台新票與華票,市場仍存在的票券公司僅兆豐票、國票、大中票、大慶票、萬通票、合庫票、台灣票八家。
針對票券業要併入母銀行,多數銀行的理由是資源整合,因為銀行也可以承作票券業務,如果同一金控底下有票券、銀行,可能出現業務重複的情況。金管會則說,票券業資本適足率都非常高,很多銀行合併票券是希望挹注銀行資本適足率。
外傳大中票有可能併入最大銀行股東遠東銀行,但持有大中票23.5%的遠銀對合併大中票意願不高。遠銀高層主管表示,大中票的每股獲利高於遠銀,大中票維持獨立營運有其策略價值,遠銀也可穩賺轉投資收益。
票券業龍頭兆豐票,兆豐銀行高層指出,兆豐銀與兆豐票券合併機率不高,因為兆豐票不論市占率、經濟規模與財務體質都很優異,不必與銀行合併;至於大慶票、國票、萬通票,因為主要股東不是銀行業,短期可能也不會併入銀行。
金管會官員則表示,票券業整併是正常現象,像日本的短資公司(類似台灣票券商)只有三家,韓國短資公司也只有六家,台灣票券商也應整併到適當數目。
場消息指出,聯邦票券即將併回聯邦銀行,雙方預計在今(29)
日同時召開董事會,通過合併意向書的簽訂,具體合併時程可能
落於明年中。
目前聯邦票券的前三大股東,除持有42.76%股份的聯邦銀行
外,還包括持股21.38%的安泰銀行,以及持股4.19%的聯邦建設
,今日完成合併意向書簽訂後,將會進一步討論換股比例等細節。
不只專營票券商家數逐步縮減,近期票券業高層也玩起大風
吹,繼兆豐票董座曾垂紀轉任開發工銀總座、台灣票董事長李銀
櫃轉戰兆豐票董座,原台灣票總經理林曉民升任董事長後,市場
進一步傳出消息,今年獲利表現超亮眼的大慶票,總經理鄭俊冬
請辭獲准,並通過由副總經理黃彥禎,暫代其總座職務。
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大慶票每股盈餘高達
1.22元,票券高層進一步預估,大慶票全年EPS上看2元,獲利能
力不遜於大型金控,符合金融機構「小而美」精神。
隨著聯邦票併入聯邦銀,國內專營票券商將邁入個位數時代
,由現行10家變成9家,除俗稱老三票的兆豐票、國際票、中華票
外,還包括大中票、大慶票、萬通票、台新票、台灣票和合庫票
等6家新票券。票券業者表示,除聯邦銀外,台灣票也正與合作金
庫洽談合併,若併購案進行順利,國內專營票券商家數,還會進
一步縮減。
金股利○.三二元,並順利改選十一席董事(含三席獨立董事)及三
席監察人,前開發金、第一金總經理趙元旗首次出任大中票券獨之董
事。
趙元旗曾任大安銀行總經理、開發金總經理、第一金控總經理及第一
金控財政部法人代表董事等要職;由於大安銀多年前合併入台新銀的
關係,趙元旗一直與台新集團保持密切關係,其九十三年八月間出任
第一金控總座,即是由台新集團推薦大。據了解,目前台新銀持有大
中票券股權達十八.八%,是大中票第二大法人股東,而趙元旗剛在
上月辭去第一金財政部法人代表董事,在此次大中票券三席獨立董事
中,趙元旗因豐富金融經歷,獲台新銀推舉並順利選任。
大中票券此次股東會新選董監事除了趙元旗、沈仰斌及沈大川三席獨
立董事外,其餘大致維持原股東分配席次,新任董事包括德潤投資、
遠東商銀二席、台新銀、利明投資、嘉裕、中華化纖及關芳春;三席
監察人分別為遠銀資產管理公司、台新資產管理公司及正利時投資公
司。
在股利方面,大中票券九十五年度經會計師查核稅前盈餘為二.二五
億元,稅後盈餘為二.三八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五五元,股東
會則通過每股分配現金股利○.三二元。
大中票券總經理關芳春指出,九十五年原先稅後盈餘數字為四.五六
億元,比預算目標四.三六億元略高,達成率一○五%,每股稅後盈
餘一.○五元,可分配現金股利○.六元,較九十四年度現金股利○
.五元為高,惟因亞世集團不良債權在九十五年度打銷呆帳,規模達
二.二八九億元,才讓最後財報決算的稅後盈餘減少成為二.三八億
元。
關芳春說明,亞世集團的不良放款是在八十四年七月承貸,曾經逐年
正常還款及繳息,但在該集團負責人鄭周敏過世後,繳息出現異常,
大中票券基於財務透明原明,董事會去年決定一舉將該筆呆帳轉銷,
今年獲利將可回復正常。關芳春強調,該放款案的主管均已離職。
機構貸予利晉工程公司三年期、額度五億元,廿六日完成簽約。
大中票券總經理關芳春表示,利晉工程公司五億元額度的聯貸案是國
內金融業第一宗以工程點約為融資標的之授信案,具有四大特色:一
、循環額度,業者可重複使用。二、穩定客戶資金來源。三、節省客
戶辦理融資流程。四、降低客戶之融資管理成本。
此案係由大中票券與復華銀主辦,參貸銀行還有兆豐票券、新光銀行
、高雄銀行、新竹商銀、慶豐銀行,共計七家。對參貸而言,透過聯
貸可以分散個案、降低授信風險,穩定與客戶之間往來關係及及避免
同業間惡性競爭,創造客戶與金融業間雙贏之局面。
五元。
大中票券九十三年稅前盈餘計五.八二億元,稅後盈餘五.一八億元
,每股稅後盈餘一.二元,在依規定提撥法定盈餘公積三○%後,除
股東股利分配三.二四億元,董事監察人酬勞金為一○八九萬餘元,
員工紅利為二一七九萬元。
大中票券董事長陸潤康指出,今年大中票券成立屆滿十週年,在公債
市場操作風險提高之際,今年業務目標將以擴大保證業務為主;目前
大中票券保票券餘額高達二百億元,是新票券同業中最高者,而且九
十三年持續在逾放比率掛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