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智能(未)公司新聞
台南七股鹽山日前舉辦了盛大的「魚你尬電」嘉年華,由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與七股光電關懷會聯合主辦。活動在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系統公會社區關懷委員會主委蔡英聖的指揮下,成功落幕。系統公會理事長廖禎松表示,這次嘉年華是再生能源界的一件大事,吸引了上千名民眾參與,展現了再生能源的熱潮。
活動規劃了6公里的健走路線,並有豐富的台南特色市集和完賽禮品,以及盛大的七雄海鮮宴,讓參與者不僅能享受運動的樂趣,也能品嚐當地美食。廖禎松理事長強調,七股不僅是台灣重要的漁業區,還是眾多漁電共生案場的所在地,成為全台漁電共生的典範。
系統公會社區關懷委員會自今年1月成立以來,積極投入地方回饋與社區關懷,幫助許多當地弱勢群體。此次活動的贊助者包括士林電機、大同智能、全面性系統整合、沅基光電等多家企業,共同支持再生能源的發展。
當天,活動還捐贈了一筆急難救助金給龍山宮,並轉交給地方弱勢族群,展現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漁電共生計劃的引進,帶來大量人才、資金與技術,成功帶動傳統漁業的轉型,並吸引年輕人投入漁村與漁業,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力。
七股的漁電共生案場密度居全台之首,地方支持度也相當高。這次健走路線讓民眾能夠親自走訪多處漁電共生案場,近距離觀察其運作模式,了解養殖環境、物種生長以及光電板的設置細節,是一場結合光電與漁業的生態休閒活動。
系統公會理事長廖禎松表示,「魚你尬電」嘉年華是再生能源界一大盛事,活動規劃6公里健走路線,吸引上千人攜家帶眷參加,並獲得多家企業熱情贊助。現場設有充滿台南特色的市集及完賽禮品,並舉辦七雄海鮮宴,讓參加者盡享當地美食。
廖禎松表示,七股不僅是台灣重要的漁業區,還擁有眾多漁電共生案場,成為全台漁電共生典範。系統公會社區關懷委員會今年1月成立,積極投入地方回饋及社區關懷,許多當地弱勢群體因此受惠。
此次活動贊助者除七股光電關懷會外,還包括:士林電機、大同智能、全面性系統整合、沅基光電、森崴能源、開陽能源、雲豹能源、銓泰環能科技、聯合再生、緻揚實業、藥師健生活、雲嘉南鹽選物產館、日益智慧能源、永豐商銀、翊生科技、鴻晶新科技等。當天也捐贈一筆急難救助金給龍山宮,代轉交地方弱勢族群。
漁電共生引進大量人才、資金與技術,成功帶動傳統漁業轉型,重塑養殖業新面貌,也吸引年輕人投身漁村與漁業。
七股的漁電共生案場密度居全台之首,地方支持度也高於各縣市。很多人對漁電共生有所耳聞,但未曾親眼見識實際運作。
此次健走路線經過多處漁電共生案場,民眾能夠近距離觀察漁電案場的運行,了解養殖環境、物種生長及光電板鋪設細節,是結合光電與漁業的生態休閒活動。
隨著全球對智慧城市建設與能源轉型的關注不斷升温,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Taiwan Smart City Solutions Alliance;TSSA)在近期舉行的第51次聯盟會議中,做出了重要決策。會議上,全體會員一致通過成立「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VPP)」工作小組,旨在整合台灣智慧能源技術與產業資源,加速VPP在台灣的推廣與應用。
這一舉措象徵著台灣在能源轉型與智慧管理領域邁入新階段,並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示範模式。隨著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升和分散式能源系統的普及,能源供應的不穩定性變得日益顯著,而虛擬電廠正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
虛擬電廠通過整合分散式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儲能裝置及需求側管理資源,形成一個虛擬化的發電廠,能夠提供靈活的電力調度與需求響應能力。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簡志誠強調,虛擬電廠的發展將有助於平衡電網負載、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為智慧城市的永續發展提供關鍵動能。
簡志誠也指出,台灣發展虛擬電廠具有多項優勢,包括強大的高科技產業基礎、卓越的軟體研發能力,以及豐富的智慧能源應用經驗。為了進一步推動虛擬電廠的發展,TSSA將整合產業界、學術界與政府資源,促進創新技術的實驗與落地。
該工作小組由億鴻系統董事長張家豪擔任召集人,匯集了來自能源科技、軟體開發、電力管理與政策研究等多領域的專家與企業代表。小組於日前召開第一次VPP SIG籌備會議,並邀請了包括大同智能、中央大學、中華系統整合、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台達電子、永餘智能、東元電機、鈣鈦礦科技、勤業眾信、達運光電及熙特爾新能源等多家企業參與。
張家豪表示,虛擬電廠的成功推動需要整體生態系統的支持,包括政策、技術與市場的協同發展。未來,虛擬電廠將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提升能源管理效率,並為智慧交通、智慧建築等領域提供更具韌性的能源解決方案。
為了加強虛擬電廠的能見度,虛擬電廠工作小組計劃於明年3月與全球知名的智慧城市展(SCSE)結合,舉辦VPP展示及論壇活動,擴大虛擬電廠的能量,並建立台灣VPP品牌商業團體之概念,共同創造台灣智慧能源產業的新契機。
自2014年以來,TSSA舉辦的智慧城市展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展會,也是亞洲重要的物聯網產業展。該展會不僅在台北舉辦,2022年開始也同步在高雄舉辦,並從2023年起辦理「2050淨零城市展」,旨在透過連結國內外城市,分享數位轉型與淨零科技的解決方案,加速台灣實現淨零目標。
隨著可再生能源比例日益提高與分散式能源系統的普及,能源供應的不穩定性成為亟待解決的挑戰。虛擬電廠透過先進的資訊與通訊技術整合分散式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儲能裝置及需求側管理資源,形成虛擬化的發電廠,提供靈活的電力調度與需求響應能力。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簡志誠表示,虛擬電廠的發展不僅有助於平衡電網負載、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也為智慧城市的永續發展注入關鍵動能。「台灣具備發展虛擬電廠的優勢,包括高科技產業基礎、卓越的軟體研發能力,以及豐富的智慧能源應用經驗。透過這個工作小組,我們將進一步整合產業界、學術界與政府資源,促進創新技術的實驗與落地。」
虛擬電廠工作小組由億鴻系統董事長張家豪擔任召集人,匯集來自能源科技、軟體開發、電力管理與政策研究等多領域的專家與企業代表,日前召開第一次VPP SIG籌備會議,邀請三地能源、大同智能、中央大學、中華系統整合、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台達電子、永餘智能、東元電機、鈣鈦礦科技、勤業眾信、達運光電及熙特爾新能源等公司,該小組將探索商業模式、政策與法規倡導、行業標準制定、國際合作的發展目標。
張家豪表示,虛擬電廠的成功推動需要整體生態系統的支持,包括政策、技術與市場的協同發展。未來,虛擬電廠將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不僅能提升能源管理效率,還能為智慧交通、智慧建築等領域提供更具韌性的能源解決方案。
虛擬電廠工作小組將於明年3月結合全球知名的智慧城市展(SCSE),規畫設立VPP展示及辦理論壇活動,擴大虛擬電廠能量及建立台灣VPP品牌商業團體之概念,攜手共創台灣智慧能源產業的新契機。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TSSA)自2014年舉辦的智慧城市展,目前不僅是國際知名的智慧城市展會,也是亞洲重要的物聯網產業展。臺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及國家發展委員會都是這項展會的共同主辦單位,智慧城市展除在台北舉辦外,2022年開始也同步在高雄舉辦,開創國際展會的新模式,此舉有助於各地縣市政府發展地方產業;2023年起也開始辦理「2050淨零城市展」,期望透過連結國內外城市,分享數位轉型與淨零科技的解決方案,加速台灣實現淨零目標。
沈柏延表示,光儲能、表後儲能是大同智能未來的重要商機,表後 儲能已經是成熟技術,除助產業建立虛擬電廠外,預期台電離尖峰電 價落差可能持續拉大,也幫助有需求的產業調配離尖峰電力,節省電 力使用並推進ESG,也不受電網異常影響。
運用於家庭及工業用的表後儲能,以醫療、冷凍食品等24小時不斷 電的產業需求高。光儲能方面,大同智能目前有超過300MW的光電案 場,半導體業ESG需求持續提升、購買價格也較高,利於大同相關業 務發展與收益提升。
大同集團旗下子公司大同智能成功承接台電宜蘭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增設60MW儲能系統的項目,該系統於20日正式啟用。大同總經理沈柏延在啟用儀式上表示,未來對光儲能和表後儲能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尤其是在醫療、食品製造等行業,以及需要24小時不斷電的電子製造業中,這兩種儲能技術將扮演重要角色。
沈柏延進一步指出,光儲能和表後儲能是大同智能未來發展的重要商機。表後儲能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它不僅幫助產業建立虛擬電廠,還預期將因應台電離尖峰電價的落差持續擴大,幫助有需求的產業調配離尖峰電力,從而節省電力使用並推動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發展。同時,這種儲能技術也能減少對電網異常的依賴。
在家庭和工業領域,表後儲能因應醫療、冷凍食品等24小時不斷電的產業需求而廣受歡迎。至於光儲能方面,大同智能目前擁有超過300MW的光電案場,隨著半導體業對ESG需求的持續提升,以及購買價格的上升,這對大同相關業務的發展和收益提升都將帶來積極影響。
大同集團總經理沈柏延近期表示,公司對光儲能與表後儲能市場充滿信心,積極投入發展。他強調,儲能技術在穩定電力系統供應方面扮演關鍵角色,而大同智能旗下已擁有超過300MW的光電案場,售電業務以太陽能為主。隨著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需求的增長,大同集團相關收益有望提升。
在大同集團的旗下,新能源事業大同智能近期承接了台電宜蘭縣冬山鄉超高壓變電所增設60MW储能系統的案子,並於昨日舉行啟用典禮。該系統導入了全台首座的周期性功率調變功能(FPPM),能夠提供量測系統所需的電能,並增強型動態調頻(E-dreg)功能,以幫助電網穩定供電。
沈柏延進一步指出,台電實施的尖、離峰工業用電價差將持續擴大,在再生能源如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發展的影響下,未來電價將上漲。因此,對商業和工業用電來說,透過尖、離峰的電費價差進行電力管理將成為必然趨勢。
沈柏延還提到,用戶端在安裝電表後建立储能系統的「表後储能」商機逐漸興起。他認為,表後储能正處於起步階段,能夠有效解決價差問題。企業可利用储能系統在離峰時段充電,在尖峰時段放電,以達到更有效的電力運用和平衡電價支出。
大同集團的储能系統特別適用於醫療、食品製造、電子廠等24小時不斷電需求產業。沈柏延以食品大廠義美集團為例,該公司採用储能系統連結製冰系統,根據電力高峰和離峰時段採用不同的電力來源。
對於企業導入储能系統,沈柏延表示,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如果決定要做,難度也不高。」
大同旗下新能源事業大同智能承接台電宜蘭縣冬山鄉超高壓變電所增設60MW儲能系統案,昨天舉辦啟用典禮,並已正式上線。據了解,冬山儲能系統導入全台首座周期性功率調變功能(FPPM),提供量測系統慣量所需的電能,並擴充增加增強型動態調頻(E-dreg)功能,將有助電網穩定供電。
沈柏延指出,台電實施的尖、離峰工業用電價差將持續擴大,加上間歇性再生能源如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的發展之下,未來電價勢必上漲,因此,不論是商業或工業用電,都必須考量透過尖、離峰的電費價差。
此外,用戶端在安裝電表後建立儲能系統,藉此將電網或再生能源多餘的電力儲存來的「表後儲能」商機看俏,沈柏延認為,表後儲能正值起步階段,可以適當解決價差的問題,當企業自行建立一組表後儲能,就可利用離峰時段在儲能系統上充電、在尖峰時段放出電力供產線利用,如此一來,就能做出更有效的電力運用,且平衡電價的支出。
尤其醫療、食品製造、電子廠等24小時不斷電需求產業,皆是大同集團儲能系統潛在客戶,不論未來電價如何上漲,企業都能加以利用而減少用電成本。
他舉例,食品大廠義美集團也採用儲能系統來連結食品產線的製冰系統,分別在電力高峰、離峰時採納不同的電力來源。至於企業導入儲能系統,沈柏延指出,如果決定要做,難度也不高「這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大同智慧展實力 大同系子公司榮獲光鐸獎**
大同集團旗下大同智慧等子公司,挾著集團電力新能源專業,揮軍2024智慧能源週及淨零永續展。大同智慧以節能電力設備、光充儲整合運用、智慧化系統,提供產業一站式減碳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大同智慧在苗栗後龍滯洪池的太陽光電案場,奪下電光界奧斯卡的第11屆光鐸獎「優良地面型系統獎」。目前集團太陽能建置規模達300MWp以上,遍布全台及離島。 不僅如此,大同智慧已取得發電業與售電業執照,積極發展儲電與充電等創新能源服務。多元化的能源管理方案,協助各產業達到節電、節費效益。 大同智慧的太陽能建置實績,除全台各地外,更跨足太平洋友邦帛琉、吐瓦魯和馬紹爾群島等國家,年發電量約4億度,展現集團致力於永續能源的實力。子公司大同智能以苗栗後龍滯洪池一案,在本屆智慧能源週及淨零 永續展中,獲頒素有太陽光電界奧斯卡獎榮耀的2024年第11屆光鐸獎 優良地面型系統獎。目前大同集團的太陽能建置規模超過300MWp,實 績遍佈全台與離島,年發電量近4億度。
大同智能太陽能案場建置規模已超過300MWp,實績遍布全台與離島 ,年發電量近4億度,國外案場則為太平洋友邦帛琉、吐瓦魯與馬紹 爾群島。
大同智能擁有發電業與售電業執照,並積極發展儲電與充電創新能 源服務,更以多元化的能源管理方案,助各級產業達到節電、節費效 益。
大同智能續寫傳奇!
王光祥:致力發展重電,年年配息
帶領大同智能營運四年,董事長王光祥表示,大同將持續提升,年年發放股利。自入主以來,大同積極改善薪資結構,提升老員工待遇。同時,併購華映、處分芙蓉大樓、復興南路土地等,彌補了過去的特別盈餘虧損。因此,大同得以加倍配息,回饋股東。
王光祥認為,大同的核心競爭力在於電能產業。近年積極布局美國及日本市場,搶下大型變壓器、輸配電設備等訂單。此外,大同智能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國產化,也取得了大單。未來,大同將持續深耕電力本業,拓展海外市場。
對於大同智能的高層人事異動,王光祥表示,各大股東分工明確。王光祥本人負責大同智能,副董吳振隆負責大同資產和大世科,精英事業則由蔣東濬負責。對於中國華映求償一案,王光祥認為大同不需賠償。但他也樂於與對方和解,避免損及兩岸關係。
**大同智能蓄勢待發 跨足氫能貿易**
台灣老字號大同集團積極轉型,在董事長王光祥的帶領下,不只深耕電力和新能源,更跨足氫能貿易領域。 **成立新子公司 投資綠色甲醇** 大同宣布成立新子公司「大同永續發展新加坡控股」,並分次注資 1,500 萬美元,作為投入綠色甲醇、碳交易市場的資金。這個整合平台將提供產業與金融合一的服務,以及 ESG 諮詢服務。 **瞄準亞太氫能市場** 考量到亞洲海運轉運樞紐新加坡的優勢,以及大陸西北部綠氫生產規模大的優勢,大同將向大陸西北部採購綠氫,並與馬來西亞儲油業者合作,打造亞太地區的綠氫能源加注站,出售綠氫給船公司。 **電力事業蓄勢待發** 王光祥強調,電力是大同的核心競爭力,旗下子公司大同智能在太陽能光電設備領域擁有高市占率,在學校、醫院等公有屋頂建設規模超過 300MW。 **售電事業成績斐然** 全台取得售電執照的業者屈指可數,大同智能便是其中之一。近期,大同智能已完成 10 個電廠建設,售電給京元電、日月光等企業,價格甚至高於台電。王光祥表示,未來規模擴增,收益可期。王光祥入主大同迄今四年,雖然期間高層管理階段異動風波不斷, 不過致力改善財務結構、積極發展重電及新能源本業,經營績效更勝 於前朝。他接受本報專訪,暢談這四年來心路歷程,與未來大同發展 藍圖,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入主大同這四年來,大同做了那些改變?
答:大同是老公司,要翻轉很不容易,改善薪資結構、精簡組織架 構成第一要務。進來時就發現,竟然有在大同工作20多年的裝配工薪 水不到3萬元,老員工比新進員工還低,當時兼任福委會主委,就規 定20年年資薪水一定要超過3萬元。另外,把不賺錢的事業收掉,過 去大同有多達130多家轉投資公司、子公司,現在減到20幾家。
進來後,發現特別盈餘公積還有200多億元的虧損,這個虧損沒有 彌補,不能發股利、不能減資,什麼都不能做,非常的辛苦。這幾年 來透過完成華映破產的利益回沖、本業穩健獲利,加上今年陸續以1 31億元處分芙蓉大樓,以及為了能加碼配息、回饋股東,日前以96億 元處分復興南路約787坪精華區資產,不僅彌平特別公積累虧,將使 大同的盈餘公積水位提高至每股4元左右,可以加倍配息給股東。
早年在打經營權之戰時,與原經營者間對於芙蓉大樓的價值見解很 不一樣,對方想賣50億元,我長年從事建築業,認為以都更後的價值 回推,至少可以賣100億元,雙方還因此告上法院,事後證明,後來 出售的價格比當時我的估價還高,當時就因為爭議,我開了記者會, 請大家支持我競選大同董事,也承諾在沒有發股利之前我都不領薪水 。
電力本業 攻海外市場
問:對大同電力本業的布局規劃?
答:大同最核心競爭力就是「電」,台灣發電、到輸配電設備、和 電有關國家建設很多都是大同做的,在各項輸配電設備、電表等也有 很高的市占率,這幾年發現,美國房子蓋好後要等一年才能交屋,就 是因為美國雖然有電廠,但輸配電建設不到位,因此開始投入美國市 場的評估與建置。很多國內重電業者都有受邀到美國設廠,在阿肯色 州長安排下,大同正和該州多家電力公司洽談訂單合作計畫。
因應美國重電需求大,但當地生產人工成本高,不少重電廠都在台 灣找地蓋廠,再海運至美國,大同有大量的土地和廠房,原本生產重 電的大園廠因為樓高夠、就專做大型變壓器,小型的亭置式變壓器移 到從法拍市場拍回來的綠能觀音廠去生產,透過產線配置的調整,這 樣可以提高產能40%。
此外,日本也是另一個海外市場的重心,最近拿下日本最大電力公 司的水力發電機組及電力變壓器訂單,也搶下日本次世代智慧電表標 案訂單的唯一外商資格,現在已經積極安排生產及出貨。台灣市場布 局多年的電動巴士完成250kV動力系統國產化與客戶認證,也拿下大 單,營運觸角跨入電動車用領域。
問:入主大同的緣起如何?
答:入主大同之前,完全沒有想過會經營大同,大同在林挺生時期 是一間好公司,怎知後來會變得如此亂七八糟。
早年國民黨前副主席連戰要出訪大陸,派江丙坤先去,當地官員希 望台灣建商投資山東青島,當時我是建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江丙坤 也帶著我過去,後來我買了一塊地、但沒有蓋最後把地賣掉了,回來 台灣後,同行商界朋友提到大同當時股價才11元、每股淨值有14元, 很便宜,而前朝發動私募沒有通過,因此我愈買愈多,莫名其妙買了 大同,完全在計畫之外。
大股東有共識 分工明確
問:近年高層人事變動頻繁,未來各大股東如何分工?
答:大同是一間業務規模龐大的公司,這是很現實的問題,聘任的 總經理不一定要有很多專業,說起來就是發展和「電」有關的工作。
各大股東之間很融洽、分工明確,很多媒體訊息都是錯誤的,也沒 有外傳那些人事紛爭的問題,外界一直在分化我們,我也覺得很奇怪 。現在股東們有共識,我主要負責大同和大同智能,副董吳振隆負責 大同資產和大世科,精英的部分雖然由我當董事長,但全部授權給蔣 東濬負責,現在由他當時的總經理陳明星擔任副董掌舵。
問:大同遭大陸法院判賠中國華映求償的新台幣130億元,可有解 決方案?
答:當時和大同前任經營者打經營權之戰時,就知道這件事,200 9年原屬的華映旗下百慕達轉投資中國華映為了在大陸上市,被大陸 主管機關要求華映和大同需出具保證獲利的承諾函,這件事前任經營 者沒有經過董事會通過還被起訴。2012年中國華映上市,因保證到期 ,對要求再次保證,但因成功上市就沒再次保證,現在台灣華映破產 ,他們只好把訴訟目標轉向大同。
在我看來,這個案子對方還是需從台灣地方法院開始上告,律師的 見解也認為大同不用賠錢,不過雙方若能朝各退一步、和解的方式當 然最好,在不要打壞和大陸關係的考量下,我也可以多投資大陸。
他透露,已成立新子公司「大同永續發展新加坡控股」,大同以1 ,500萬美元分次注資該公司,作為投入綠色甲醇、碳交易市場,提供 產業與金融合一服務、ESG諮詢服務的整合平台。
王光祥表示,因應氣候變化、全球能源危機及自願性碳權發展,未 來船舶改為環保動力的趨勢下,而新加坡正是亞洲海運動線轉運的心 臟,也是全球大型船舶管理公司設立最密集的國家。
而大陸西北部土地便宜、西電東送,這家子公司將向大陸西北部綠 氫生產供給量大的地區採購綠氫,並與東南亞最大、位於馬來西亞的 儲油業者合作,提供綠氫儲存槽,成為亞太綠氫能源加注站,並將綠 氫出售給船公司。
對於大同集團未來電力事業的發展,王光祥表示,「電」是大同核 心競爭力,和電有關的重電、輸配電設備、馬達、電線電纜、電表, 都擁有豐富的生產經驗和高市占率,例如大同智能的太陽能光電設備 ,在學校、醫院等公有屋頂建置市占高達8成,建置規模合計超過30 0MW。
全台有售電執照的業者不過十間,大同智能是其中之一,最近完成 十個電廠,售電給京元電、日月光、三福氣體、兆豐金控、葡萄王等 業者,價格還高於台電,未來規模增加,收益會很大。
**大同轉虧為盈 信心明年發放股利**
大同公司表示,除了積極活化資產,近年來全力發展核心業務電力事業群,對於明年發放股利充滿信心。電力事業群近期動作頻頻,首先,阿肯色州業務參訪團已出訪,將與當地電力公司洽談訂單合作。 其次,大同成功拿下日本最大電力公司水力發電機組及電力變壓器訂單,並與多家電力公司洽談合作。此外,日本智慧電表商機龐大,大同取得外商標案資格,積極生產出貨。 最後,大同在台灣布局多年的電動巴士,已完成動力系統國產化並獲客戶認證,拿下大單,正式跨入電動車領域。 在新能源事業部分,子公司大同智能積極開發綠電市場,客戶涵蓋金融、製造等產業。近期與三福氣體、京元電子簽訂綠電銷售長約,業務成長倍數驚人,預計全年成長幅度上看2.5倍。 大同今年第2季雖淨損8.55億元,但終止經營權易主後連續12季獲利表現,展現強勁韌性。大同強調,電力事業群近來三箭齊發,第一,美國阿肯色州業務參訪團已於日前出發,此行可望與該州眾多電力公司洽談訂單合作計畫。
第二,在日本市場成功取得日本最大電力公司的水力發電機組及電力變壓器訂單,並同時與多家電力公司洽談合作,領先同業在日本繳出亮麗成績單。此外,日本智慧電表商機逾8,000多萬具,金額高達新台幣1,600億元,大同是取得日本次世代智慧電表標案訂單的唯一外商資格,現已積極安排生產及出貨。
第三,台灣市場布局多年的電動巴士完成250kV動力系統國產化與客戶認證,並拿下大單,營運正式跨入電動車用領域。
在新能源事業方面,子公司大同智能積極開發的綠電市場,綠電需求客戶包含金融、製造及生技業等,近期與三福氣體及京元電子簽訂綠電銷售長約,綠電業務今年至今已較2023年成長一倍,預計全年成長上看2.5倍。
大同今年第2季淨損8.55億元,每股淨損0.37元,終止經營權易主後連續12季獲利表現。
大同智能具備專業太陽能建置能力及豐富電廠管理經驗,並全力拓展綠電市場,自身擁有電廠提供綠電,同時針對持有第三型太陽光電案場的業主積極收購綠電,以及利用已建置的綠電平台上與多家業者合作,將市場上零散的綠電整合再轉售予有需求的企業,以創造最大的獲利模式。
**大同智能引領電力創新,助力半導體產業永續發展**
隨著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高耗能運算和數據中心對能源的龐大需求正對傳統能源系統構成挑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和風能,因其可再生和低碳的特性,在滿足半導體行業對可持續電力的需求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作為智慧能源整合領導者,大同智能在太陽光電系統建置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累積建置規模超過 300MWp,年發電量接近 4 億度。同時,大同智能持有售電業及發電執照,為高用電量企業提供綠色電力交易(CPPA),助力客戶降低碳足跡、提高能源使用透明度。
此外,大同智能積極布局虛擬電廠,利用彈性匹配轉供電量來平衡電力運用。透過分散式能源管理系統(DEMS)應用,企業能夠實時監控和調節能源使用,並根據實際需求調整策略,優化能源消耗模式、提升電力使用效能,同時降低營運成本。
大同集團作為百年企業,在電力和能源領域深耕多年,其子公司大同智能承襲集團豐富資源和實戰經驗,致力於協助半導體產業解決用電需求。透過太陽光電建置、綠色電力交易和虛擬電廠等機制,大同智能助力強韌台灣電網,鞏固半導體產業的穩定發展,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大同智能提供太陽光電系統建置,並擁有售電業及發電執照,全台累積建置規模超過300MWp,年發電量近4億度;也積極與高用電量業者進行綠電交易(CPPA),提供高彈性用電解決方案,助力客戶降低碳足跡,提高能源使用透明度,增援可持續性的電力,同時提高電力穩定性和可靠性,在電力需求高峰時間平衡電網負荷。
半導體及人工智慧(AI)使用電量大增,台灣為全球半導體及AI重鎮,台電預估2033年全年用電量將比今年成長28%,平均年增加90億度電,預計2024至2027年供電壓力激增,備用容量率也必須跟上,以防供電吃緊。
大同智能策略性規畫布局虛擬電廠,以彈性匹配轉供電量來平衡電力運用,希望透過分散式能源管理系統應用(DEMS),使企業能夠實時監控和調節能源使用,並依實際需求調整能源使用策略。
大同集團為歷史悠久的百年企業,深耕電力與能源領域多年,大同智能為旗下智慧能源整合公司,在再生能源具備豐富的資源及實戰經驗,透過這些機制系統使企業優化能源消耗模式、提升電力使用效能及降低營運成本,期望協助強韌台灣電網,鞏固半導體產業穩定的用電需求,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