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智能(未)公司新聞
大同智能前身為大同永旭,為重電大廠大同集團(2371)旗下聚焦再生能源事業發展的子公司,擁有豐富的太陽光電系統建置實績及電廠管理經驗,今年完成更名並取得售電業執照,更整合集團在儲能、微電網、智慧能源等資源,充實組織架構、調整營運方向,計畫年底興櫃掛牌。
大同集團長期深耕太陽能事業版圖,現由大同智能接棒前行,並放眼台灣電力市場及碳權市場,跨足台電AFC輔助服務及綠電憑證與售電業,為滿足淨零排放的趨勢,也積極參與碳權市場的抵換、憑證、交易機制運作。
大同智能綠電事業部總經理黃允巍是12年前集團發展太陽光電系統事業的先鋒部隊,當時太陽能團隊僅7人,如今團隊成長至130人,具備業務開發、設計監造、維運服務等完整機能。包含澎湖、金門、南沙、東沙等離島各地的建置量,累計實績超過1,200場,容量超過250MW,在國內屬名列前茅的佼佼者。
黃允巍表示,目前累積70MW建置施工實績,其餘建置案場皆由公司持有,厚實綠電實力,並創下多個市場「第一」。1996年首座台北福德坑垃圾掩埋場、獲得光鐸獎肯定,以及桃園埤塘光電埤塘案場獲總統蔡英文、桃園市長鄭文燦數次蒞臨參訪,皆為指標案例。
大同開發能力強,長期稱霸太陽能公有屋頂,是公有標案的常勝軍,擁有乙級技術士資格近30名,居業界之冠。黃允巍說,租金回饋率並非得標的唯一因素,逐漸改以統合考量廠商規模、建置及營運規畫的最有利標,能為業主創造價值才是致勝的關鍵。
今年大同系統併網將跨越300MW,2025年上看1GW。黃允巍說,太陽光電EPC及維運市場大到一家公司吃不下,業界有很多合作機會。他主張同業互相支援、就近服務,發展共同維運的合作模式。大同維運部門包含離島共20多人,在設計部門支援下,能為老舊案場進行整新,增加優勢,目前自有案場及代管其他電廠持有者位於苗栗以北的案場,合計超過260MW。
大同今年太陽光電併網量比去年成長三成,包括雲林漁電120MW在內的多個大型案場,預計2025年併網,也跨入小水力,並積極布局農電等多元場域。大同也是Tesla指定的充電樁安裝廠商,建置量已達500支,將評估未來是否跨入充電站營運。
大同集團長期深耕太陽能事業版圖,現由大同智能接棒前行,並放眼台灣電力市場及碳權市場,跨足台電AFC輔助服務及綠電憑證與售電業,為滿足淨零排放的趨勢,也積極參與碳權市場的抵換、憑證、交易機制運作。
大同智能綠電事業部總經理黃允巍是12年前集團發展太陽光電系統事業的先鋒部隊,當時太陽能團隊僅7人,如今團隊成長至130人,具備業務開發、設計監造、維運服務等完整機能。包含澎湖、金門、南沙、東沙等離島各地的建置量,累計實績超過1,200場,容量超過250MW,在國內屬名列前茅的佼佼者。
黃允巍表示,目前累積70MW建置施工實績,其餘建置案場皆由公司持有,厚實綠電實力,並創下多個市場「第一」。1996年首座台北福德坑垃圾掩埋場、獲得光鐸獎肯定,以及桃園埤塘光電埤塘案場獲總統蔡英文、桃園市長鄭文燦數次蒞臨參訪,皆為指標案例。
大同開發能力強,長期稱霸太陽能公有屋頂,是公有標案的常勝軍,擁有乙級技術士資格近30名,居業界之冠。黃允巍說,租金回饋率並非得標的唯一因素,逐漸改以統合考量廠商規模、建置及營運規畫的最有利標,能為業主創造價值才是致勝的關鍵。
今年大同系統併網將跨越300MW,2025年上看1GW。黃允巍說,太陽光電EPC及維運市場大到一家公司吃不下,業界有很多合作機會。他主張同業互相支援、就近服務,發展共同維運的合作模式。大同維運部門包含離島共20多人,在設計部門支援下,能為老舊案場進行整新,增加優勢,目前自有案場及代管其他電廠持有者位於苗栗以北的案場,合計超過260MW。
大同今年太陽光電併網量比去年成長三成,包括雲林漁電120MW在內的多個大型案場,預計2025年併網,也跨入小水力,並積極布局農電等多元場域。大同也是Tesla指定的充電樁安裝廠商,建置量已達500支,將評估未來是否跨入充電站營運。
大同是國內老字號的重電、馬達、電力企業,近幾年因經營權之爭,大家彷彿只看到大同的土地資產。其實去年起大同積極在智慧新能源布局,展現轉型成果。2021年營收296.05億元,雖創近十餘年新低,但營運績效大幅提升,強化電力與能源事業布局功不可沒。大同去年新團隊進駐,定出改善核心事業、改善轉投資事業、資產開發、發展智慧能源系統產業等四大營運策略。資產開發部分是董事長王光祥的強項,大同原本就是電力事業,瞄準智慧新能源商機,鎖定在創能、儲能及節能三大領域。例如台電剛上路的電力交易市場,就是大同可以參與的重點發展業務。大同是國內唯一提供台電1MW AFC雙邊合約案場及4MW輔助服務案場的儲能系統整合大廠,也是全台唯一通過業界最嚴格的UL9540儲能系統安全性現地認證。台電年初已將2025年儲能目標上調1000MW,大同將力拚2025年達到300MW儲能參與量。針對創能領域,大同表示,已有超過1,000個太陽能電廠建置及維運經驗,並提供太陽能維運健診服務,且子公司大同智能已在今年1月取得經濟部能源局售電業執照,進軍綠電交易,將可同時扮演綠電開發、銷售及營運商角色。
大同(2371)公布Q1財報,首季合併營收76.6億元、年增16.7%, 歸公司業主淨利5.23億元、年增274%,EPS為0.22元,優於去年同期 每股淨損0.13元,創下連四季獲利紀錄。上次連四季獲利已要回溯到 2008年前。 大同自2020年底經營權易手後,新的經營團隊繳出由虧轉盈的成績 單,去年除了第一季每股淨損0.13元,自去年第二季起至今年第一季 ,各季每股純益分別為0.36元、0.32元、1.03元、0.22元,為長達十 餘年來首見的連續四個單季獲利。 受惠成本結構調整有成、九大事業體開始獲利,尤其重電、電表等 電力相關產品成長強勁,大同莊園一期等餘屋出售認列等業外挹注, 大同第一季毛利率衝上28.59%,創下新高,營益率同步轉正。 大同近年積極搶攻綠能商機,4日董事會亦通過多項議案,多與綠 能產業的發展有關,包括進行集團組織架構調整,以旗下全資子公司 大同智能換股收購同為大同全資子公司的勤智能源,在二家公司整併 後,將規劃推動大同智能登錄興櫃。 大同智能主要營業項目為太陽能電廠統包工程興建及電廠維運,今 年1月取得經濟部能源局售電業執照,正式進軍綠電交易,將可同時 扮演綠電開發、銷售及營運商角色。 此外,為了強化集團太陽能發展策略,投資3.06億元,設立新公司 美的能源攻太陽能案廠建置市場,大同也打計劃以持股100%的SPV公 司創世能公司投資興建雲林口湖鄉水井段興建120MW太陽能電廠,分 二階段開發,預計二年後完工。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