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基因醫學公司新聞
**大江基因進軍馬來西亞,攜手Alpro Pharmacy提供基因檢測服務**
台灣生技公司大江基因(6879)宣布與馬來西亞最大連鎖藥局龍頭Alpro Pharmacy達成戰略合作,將獨家授權大江基因的基因檢測產品在馬來西亞通路販售。
大江基因表示,此項合作將於4月正式於馬來西亞市場推出,為當地消費者提供更精準的預防醫學服務。
Alpro Pharmacy擁有超過300家連鎖藥局,同時也經營診所和物理治療中心。透過與大江基因的合作,消費者可以在馬來西亞的這些據點獲得相關基因檢測服務的資訊。
大江基因指出,簽署合作協議是公司進攻東南亞市場的重要里程碑。通路端將引導消費者至馬來西亞mydna360官網,提供更全面的基因檢測服務。
大江基因攜手大馬藥局 推廣精準醫療
瞄準精準醫療的浪潮,台灣生技公司大江基因(6879)宣布與馬來西亞連鎖藥局龍頭 Alpro Pharmacy 合作,攜手推出大江基因的基因檢測服務「MyDNA360」。這項合作將於 4 月正式在馬來西亞市場銷售。
大江基因總經理傅珍珍表示,此次合作是由大江基因授權 Alpro Pharmacy 獨家代理於馬來西亞連鎖藥局通路販售,該基因檢測服務在馬來西亞稱為「MyDNA360」。雙方的強強聯手,不僅能提升台灣精準醫療在國際的能見度,也能為全球預防醫學通路開啟新的利基市場。
Alpro Pharmacy 在馬來西亞擁有超過 300 家分店,同時也經營診所和物理治療中心,近年來更積極投入預防醫學領域。傅珍珍表示,大江基因布局精準預防服務,首要聚焦東南亞市場,馬來西亞是該公司正式展開國際基因檢測服務的第一站,將成為全亞洲與通路合作的典範。
大江基因的「基因檢測」採全球疾病風險最高的基因偵測點,結合基因醫學與系統生物學進行全方位 AI 大數據運算,並導入全球基因資料庫。該服務涵蓋 10 大項健康系統、58 項健康風險,以及遺傳性高風險基因檢測風險。
大江基因總經理傅珍珍表示,該合作案是由大江基因授權Alpro P harmacy獨家代理於馬來西亞連鎖藥局通路販售,該基因檢測服務在 馬來西亞稱為MyDNA360。雙方的強強聯手,除能增進台灣精準醫學國 際能見度,也能為全球預防醫學通路開啟全新的利基。
Alpro Pharmacy在馬來西亞分店達300家以上,同時也經營診所與 物理治療中心,近年更積極投入預防醫學領域。
傅珍珍表示,大江基因布局精準預防服務,策略布局首要聚焦東南 亞,馬來西亞是該公司正式展開國際基因檢測服務的第一站,將成為 全亞洲與通路合作典範。
大江基因的「基因檢測」採全球疾病風險最高的基因偵測點,結合 基因醫學與系統生物學進行全方位AI大數據運算,也有導入全球基因 資料庫,涵蓋10大項健康系統、58項健康風險、遺傳性高風險基因檢 測風險。
大江基因表示,Alpro Pharmacy是馬來西亞最大連鎖藥局,通路達300家以上,也經營診所與物理治療中心;簽署合作協議是公司進攻東南亞市場重要里程碑。
大江基因與Alpro Pharmacy合作後,現階段在馬來西亞的藥局、診所及復健中心都可得知相關基因檢測服務的訊息,通路端會引導消費者至馬來西亞的mydna360官網。
科技業大舉布局生技產業,台灣公司積極發展多元領域!近期來,明基佳世達透過併購、入股多達9家公司,打造生醫旗艦大隊,旗下包括大江基因醫學等生技公司,市值已突破400億元。此外,廣達、緯創等公司也利用集團資源投資生技子公司,投入AI機器人、醫材代工、健康照護等領域。宏碁、和碩、鴻海等集團則在智慧醫療領域展開布局。隨著科技業對生技產業的投入,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前景看漲。
廣達、緯創也以集團資源投資方式,衍生生技子公司,投入AI機器 人、醫材代工、健康照護等領域;而仁寶則成立神寶醫資、勤立生技 、奔騰智慧生醫和瑞寶生醫,分別跨足醫療運動相關產品、血糖機、 手持超音波設備和細胞洐生品、代工等。
明基佳世達醫療除已宣布啟動明基醫院香港上市計畫外,若不計母 公司佳世達跨足的醫療顯示器、智慧醫療,光是集團投資的明基醫、 明基材、明達醫、諾貝兒、大江基因、康科特、鈺緯、視陽和常廣等 9家生技公司,市值已逾400億元;且投資領域從手術室設備、隱形眼 鏡與皮膚料理、眼科醫療儀器、連鎖藥局、基因檢測、醫療管理顧問 、醫療顯示器、腹腔微創手術醫材等,加計大陸的明基醫院,集團打 造一條龍式的生醫產業供應鏈,企圖心強烈。
此外,AI智慧醫療興起,宏碁集團也透過成立宏碁智醫、華碩和研 揚集團旗下的醫揚,群創光電旗下的睿生光電布局。
長期占據台灣生技業出口大宗排行前段班的隱形眼鏡產業,在精華 年年獲利都由1個股本起跳下,近十年來更是吸引科技業爭相競逐。
據統計,國內具規模的13家隱形眼鏡廠商中,有知名電子代工廠「 富爸爸」加持的廠商即超過一半,例如晶碩是由和碩與景碩投資、望 隼的大股東為長華電材、大立光投資星歐,而視陽則由明基投資。2 023年晶碩獲利已超越精華,視陽和望隼也進入高獲利,都凸顯科技 業以優勢的代工生產成本控管和國際行銷策略正在發酵中。
新藥領域最大手筆的是松翰科技前董座陳賢哲,以個人和旗下創投 公司名義投資北極星藥業100億元、育世博60億元;鴻海由旗下鋐維 公司以每股91.5元參與台康生私募案,取得約18.56%股權,躍居單 一最大股東。
大江基因醫學集團在亞洲生技展的亮麗表現,讓全場目光為之聚焦。從7月27日至30日,大江生醫(8436)帶領旗下生技大聯盟成員,佔據了50個攤位,成為展會上最大的參展廠商。這次展會,大聯盟成員展出了各種產品,包括保健食品及保養品CDMO、菌相檢測、精準醫療、醫療器材、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機能食品與日用品、寵物保健、智慧包材等,並以AI、VR等最新科技,盛大展出創新研發成果,展現生技大聯盟的綜效。
大江生醫集團董事長林詠翔表示,透過研發、資本、國際通路三管齊下,大江集團成功組建臺灣生技大聯盟,目標是整合資源,與各生技醫療領域的領先企業和隐形冠軍攜手,共同推動臺灣生技醫療產業,持續發揮臺灣在全球生技產業的影響力。此次展覽,生技大聯盟首次同台亮相,吸引了各國客戶與戰略夥伴抵臺,資源整合促進聯盟軍高速成長,成果斐然。
今年,大江生醫集團投資比利時仿生膠原蛋白VeCollal®,持股25%並挹注科研量能,共同推廣這個世界上第一個以植物為基礎、與人類第一型膠原蛋白結構一致、並有完整科學驗證數據的仿生膠原蛋白。VeCollal®本月完成科學實驗,在膠原補充、彈力、紋路改善等皆有良好數據表現。2023年加入生技大聯盟僅半年時間,累積營收已超越2022全年營收,預計今年全年營收將對比去年成倍數成長。目前,大江獨家代理VeCollal®中國及亞太市場,預期將成為國際品牌爭相合作的新寵兒。
大江生醫集團旗下子公司提供精準檢測、細胞治療以及規劃健康照護方案,結合大江集團研發的保健品,為客戶量身訂製健康計畫。利用基因定序方式找出感染病源,以提升感染病患的醫療品質,量身打造長生健康未來。這些多元健康服務,將成為亞洲生技大展的最大焦點。
大江生醫集團董事長林詠翔表示,透過大江集團研發(TechnicalIP)、資本(Capital)、國際通路(International network),組建臺灣生技大聯盟,目標整合資源,攜手各生技醫療領域之領導企業和隱形冠軍,齊力推動臺灣生技醫療產業,持續發揮臺灣在全球生技產業影響力,共同打世界盃,此次展覽生技大聯盟首次同台,各國客戶與戰略夥伴抵台,資源整合促進聯盟軍高速成長,成果斐然。
今年大江投資的比利時仿生膠原蛋白VeCollal® ,持股25%並挹注科研量能,共同推廣世界上第一個以植物為基礎、與人類第一型膠原蛋白結構一致、並有完整科學驗證數據的仿生膠原蛋白。VeCollal®本月完成科學實驗,在膠原補充、彈力、紋路改善等皆有良好數據表現,2023年加入生技大聯盟僅半年時間的累積營收已超越2022全年營收,VeCollal®今年全年營收預計對比去年成倍數成長,強勁業績增長動力驚人,目前由大江獨家代理VeCollal®中國及亞太市場,預期將成為國際品牌爭相合作膠原新寵兒。
大江生醫集團旗下子公司提供精準檢測、細胞治療以及規劃健康照護方案,結合大江集團研發保健品,為客戶量身訂製健康計畫,利用基因定序方式找出感染病源,以提升感染病患的醫療品質,量身打造長生健康未來,提供多元健康服務,將成亞洲生技大展最大焦點。
【台灣新聞】罕病藥創新紀錄,基因治療成台灣新藥產業新動能
台灣新藥產業再創佳績,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治療藥「諾健生」,以高達4,900萬元單劑價格納入健保,為台灣新藥市場帶來重大突破。隨著罕病藥、孤兒藥以及基因/細胞治療的崛起,台灣生技產業正逐漸在全球舞台上發揮影響力。
根據初步統計,台灣已有至少30家藥廠旗下新藥獲得歐美孤兒藥和罕見兒科疾病認證。近期,國邑治療肺動脈高壓新藥L606以2.2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0億元)將北美市場授權給Liquidia公司;安基治療罕病甘迺迪氏症的小分子新藥AJ201,也以2.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逾75億元)授權美國Avenue新藥公司,創下國內罕病新藥授權金紀錄。
專家指出,罕病新藥因為市場缺口大、成功率和投報率高,吸引了國際藥廠的關注。台灣的生技公司如中橡、智擎、藥華等,在這股熱潮中不斷創造「吸金」利基。
此外,基因與細胞治療的發展也讓台灣生技產業更加活躍。育世博、長聖、基亞、訊聯、向榮、台寶、宣捷等生技公司,以及宏碁、佳世達等大型集團,都紛紛加入這個戰場。例如,佳世達與大江基因合作,啟動細胞新藥臨床前開發;宏碁AI技術助力三顧個人化「腫瘤新抗原DC」篩選;台塑生醫則取得長春藤51%股權,專攻「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
在創新藥物研發方面,ADC(抗體藥物複合體)成為焦點,浩鼎、泰福、免疫功坊、台耀、永昕、台康、旭富等公司,通過新藥開發和CDMO代工生產模式,積極參與市場競爭。
初步統計,台廠至少已有30家公司旗下新藥分別拿到歐、美孤兒藥 、罕見兒科疾病資格。上周國邑治療肺動脈高壓新藥L606,就以2.2 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0億元)將北美市場授權予Liquidia公司;今 年3月安基也將治療罕病甘迺迪氏症的小分子新藥AJ201,以2.5億美 元(約合新台幣逾75億元)授權美國Avenue新藥公司,創下國內最大 的罕病新藥授權金紀錄,足見罕病新藥卡位投資熱潮已成新顯學。
專家認為,罕病新藥因缺口大、成功率和投報率高,吸引國際藥廠 分食大餅;台廠在中橡治療龐貝氏症的Myozyme、智擎胰臟癌新藥安 能得、藥華藥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的Besremi/P1101多年前即已授權 ,加上新近的國邑和安基等,都將為罕病新藥公司創造「吸金」利基 。
此外,新世代主流的基因與細胞治療,隨著再生醫療雙法今年可望 過關,2050全球再生醫療市場3,800億美元的商機規模,激勵廠商布 局,除育世博、長聖、基亞、訊聯、向榮、台寶、宣捷等生技公司外 ,大型集團也以結盟方式加入戰局,像是佳世達與大江基因合作,今 年啟動細胞新藥臨床前開發;宏碁AI助攻三顧個人化「腫瘤新抗原D C」篩選;台塑生醫則以7.55億元取得長春藤51%股權,長春藤專攻 的「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已完成治療晚期肝、肺癌的 臨床一期人體試驗,驗證其安全性無虞。
首創和利基新藥中,則以ADC(抗體藥物複合體)最受關注,浩鼎 、泰福、免疫功坊、台耀、永昕、台康、旭富以新藥開發和CDMO代工 生產模式加入戰場。
法人說,大江美國猶他廠原先希望2022年可達到8億至10億產值,礙於產線調整花了較久的時間,實際貢獻還未達到目標,今年有機會趕上,來爭取歐美龐大的商機。
此外,大江子公司大江基因跨入「精準醫療 」,已完成自然殺手細胞與脂肪間質幹細胞製程開發,未來將朝細胞培養自動化、高產能的方向進行。
看好個股後市的投資人,可選擇價內外20%以內、有效天期150天以上的商品,參與行情。
去年與生策會簽署為期四年合作意向書的英特爾,今年是與台灣生 態系廠商聯展AI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成功建立醫療轉型的基礎。該合 作廠商包括研華、華碩、安勤、柏瑞醫、宏智生醫、威強、慧誠智醫 、捷絡生技、康統醫、鈞聯、台灣微軟、真茂、醫揚、佳世達、台灣 羅氏診斷、偉薩、中美萬泰和緯創醫學科技。
另外,大江基因受惠佳世達參與私募案,雙方已進一步延伸出專科 檢測、精準用藥指引與治療服務,預計明年將啟動細胞新藥臨床前開 發。
宏碁與三顧的首個合作案,瞄準個人化樹突細胞的癌症免疫治療開 發,也讓原先主要聚焦在軟骨、纖維母細胞、口腔內皮細胞之組織修 復開發為主的三顧,開展新的產品線。今年在醫療科技展發表全球首 次亮相的PixoTest Vision居家多重檢測平台、PixoTest Mobile自我 檢測平台的安盛生,受惠檢測需求大加溫,上半年轉盈,前十月營收 9,944萬元,年成長407.34%,全年將首次突破1億元大關。
安盛生因核心技術的PixoTech平台,4月已獲日本樂敦入股,並簽 署技術授權暨合作開發案,而11月中再獲全球快篩龍頭Innova Medi cal Group青睞,拿下代工訂單,目前出貨10萬盒。
承業醫則聯手研華,聯手搶攻台灣手術醫療設備與醫療推車市場, 已成功進駐多間大型醫院。
牌,其中正基科技(6546)在24日新上櫃,大江基因(6 879)25日轉興櫃一般
板,程曦資訊(6898)26日掛牌興櫃戰略新板 。
櫃買市場5月上中旬分別有台寶生醫在13日掛牌戰略新板,及20日 鈺鎧科技
新上櫃掛牌。正基科技將在24日以每股96元新上櫃掛牌,主 辦券商為凱基證券;
該公司110年業績,營收33億9,152萬,稅後盈餘 4億818萬,每股盈餘6.78元。今
年首季財報,營收10億5,614萬,稅 後盈餘1億4,558萬,每股盈餘2.42元。
大江基因則在25日由原先的戰略新板轉掛興櫃一般板,主辦券商為 台新證
券,產業別為生技醫療業。該公司110年營收4億3,221萬,稅 後盈餘9,245萬,每
股盈餘4.84元;今年前4月營收1億3,802萬,年增 幅64.22%。
程曦資訊接續在26日掛牌興櫃戰略新板,每股掛牌價85元,主辦券 商為富邦
證券,產業別為資訊服務業;該公司110年業績,營收7億1 ,388萬,稅後盈餘
9,647萬,每股盈餘8.27元;自結今年前4月業績, 營收3億2,565萬,稅後盈餘
6,783萬,每股盈餘4.34元。
正基科技預計於24日上櫃掛牌,櫃買中心將於當日假所在辦公大樓舉辦「正基科技(股)公司上櫃掛牌典禮」,於當日上午九時整進行正基科技「新股上櫃敲鑼」儀式,並邀請輔導其上櫃之證券承銷商凱基證券及簽證會計師共同與會。
正基科技主要從事無線通訊模組的研發、設計及銷售,2021年度合併營收為33.91億元,稅後淨利為4.0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6.67元。
2022年第1季的合併營業收入為10.56億元,稅後淨利則為1.45億元,EPS為2.40元。
程曦資訊-新設立於1993年8月27日,主要核心業務為服務委外營運,以良好的流程規劃控管能力和穩固的系統技術支援,提供「服務委外」、「會員伴銷」、「顧客流程規劃」、「系統租賃」與「數位整合行銷」五大服務項目,是目前業界唯一同時具備科技應用技術、營運經驗及流程管理能力,提供客戶一站式服務的廠商,能滿足不同產業客戶在客服中心委外上的需求。
該公司也是今年第四家登錄戰略新板的公司,今年來已登錄戰略新板的公司有大江基因-新、樂迦再生-新,以及台寶生醫-新。
截至20日,股票已上櫃家數有797家,包含外國公司31家,今年來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12家,分別為聯發國際、廣閎科、晶呈科技、力士、千附精密、明係、信實、寶德、綠界科技、寶緯、美達科技,以及鈺鎧。
櫃買已經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的家數則共有三家,為達航、濾能、正基。
董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的有一家宏碁資訊。
精準醫療是新興醫療模式,以精準檢測、精準治療等方式,做到「上醫治未病」提早預防,或是疾病發生時「對症下藥」,減緩藥物不良反應,避免資源浪費。
根據資誠《精準健康產業趨勢報告》,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將由2020年的683億美元成長到2025年的1,344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到14%。精準醫療基礎的基因檢測市場備受矚目,市調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預期可由2021年的80億美元成長到2030年的158億美元;細胞治療應用在精準治療上,也被認為有很高的成長潛力。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表示,佳世達醫療事業布局涵蓋醫療服務、醫療設備耗材、醫療解決方案各領域,是國內科技業者唯一投資兩家綜合醫院的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