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鑽生醫公司新聞
興櫃股票市場上周總成交金額達447.2億元,成交10.3億股,成交筆數來到59.09萬筆;上周日均量89.4億元、2.07億股、11.8萬筆,三項數據都比本周多。
根據CMoney統計至昨(2)日,303檔興櫃股本周跌多於漲;漲幅前十強在11%之上,較前一周的三成明顯減少;資金轉進生技醫療股。
上周兩度熔斷的清淨海雖然本周衝高後拉回,但周漲幅仍有31.1%,收上20.8元。文創股影一周漲幅也來到17.5%;資訊服務業者海柏特、意藍也雙雙上漲12%。
另外,本周強勢族群生技醫療,前十強中占六個位置,反應行政院會日前通過「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利多,帶動長期照顧服務的青松健康、隱形眼鏡廠優你康、藥品研發商瑩碩生技、醫材股晶鑽生醫、基因檢測公司金萬林、細胞醫療商台寶生醫本周漲幅介於11.05%至21.9%間。
熱門股星宇航空上周衝高後拉回整理,本周橫盤震盪,小跌0.9%。
根據合約,晶鑽生醫授權GUC於香港地區代理銷售提美拉全品項線材,雙方將共同建立香港培訓中心,進行技術交流與產品推廣,協助當地醫師成為提美拉種子醫師,以利擴大提美拉的市場滲透率。
GUC為專業醫學美容儀器設備代理商,在香港市場為後起之秀,代理超過20個品牌,產品涵蓋透明質酸針劑、肉毒桿菌素、射頻、光學、高能量聚焦超聲波等,近年業務版圖擴展至健康管理市場。
根據合約,晶鑽授權GUC於香港地區代理銷售提美拉全品項線材, 雙方將共同建立香港培訓中心,進行技術交流與產品推廣,協助當地 醫師成為提美拉種子醫師,以利擴大提美拉的市場滲透率。
晶鑽總經理謝佳憲表示,全球線雕市場過去一直由國際品牌把持, 「提美拉」是唯一由台灣自主研發與製造,此次攜手GUC除共同開拓 香港醫美市場外,也宣告提美拉正式打進國際賽局,初步鎖定以香港 為跳板,將有助於搶攻高速成長的大陸醫療美容服務市場。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調查,隨著對現代醫美療程接受度的 提高,2020年香港醫療美容市場規模來到85億港元,2015∼2020年的 複合成長率達13.9%,醫美服務市場的規模與成長速度皆超越傳統美 容市場,預估2025年香港醫美市場規模可達141億港元、2030年將達 217億港元,且整體醫美滲透率可望進一步提升。
此外,香港國際化與醫療品質與服務的優勢,在2020年疫情前,每 年以醫療旅遊為目的造訪香港的大陸內地、澳門等總人次持續提升, 隨著疫情逐步趨穩與香港通關的正常化,可望重返疫情前水準。
根據意向書,雙方約定的採購醫材品項,包括提美拉全品項線雕線材、以及寇斯特優緹偲音波探頭。其中,「提美拉」是國內第一、也是唯一利用自主技術開發並取得衛福部食藥署(TFDA)第二等級醫療器材許可證之線材。晶鑽今年再獲TFDA同意核准新增醫材規格並延長保存期限,陸續推出「寶寶線」、「鳳凰線」二項新品,搭配既有的「玫瑰線」,全產品線正式到位,大幅提升臨床應用的廣度與深度。
維格醫美董事長林銘德表示,國內目前有五款合法的線雕線材,晶鑽生醫的「提美拉」是唯一由台灣自主研發與製造的品牌,在安全性、生物相容性、恢復期與副作用等,皆超越現有的進口產品,且自「玫瑰線」上市二年來頗獲好評,如今全產品線就位,市場接受度可望持續提高。
晶鑽生醫總經理謝佳憲表示,「MIRACLE THREAD提美拉」線雕線材今年4月獲衛福部食藥署(TFDA)同意,核准新增醫材規格並延長保存期限,搭配既有的「玫瑰線」,再推出「寶寶線」、「鳳凰線」,大幅提升臨床應用的廣度與深度。三種產品搭配使用,可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肌膚狀況,客製化設計更貼近人體結構的線雕療程。
此外,晶鑽生醫三年前取得台灣獨家代理韓國原廠寇斯特(KORUST)的優緹偲第三代超音波系統,做為臉部拉提的療程選項,搭配該儀器使用的身體用優緹偲第三代超音波探頭,也於今年6月正式取得TFDA醫療器材銷售許可。
據悉,「提美拉」與「戰斧探頭」的上市,為國內醫美微整形市場揭開兩大關鍵發展趨勢:一是台灣自主研發技術在醫美科技領域取得成功與重視;二是非侵入式療程已成微整形市場主流趨勢。
展望下半年,晶鑽生醫表示,除持續投入新品開發與海外取證相關之臨床試驗外,產品組合多元效益將逐步顯現。
聯亞藥的股價好表現,也讓已通過二期臨床解盲的高端疫苗22日成功解除分盤交易的限制後,在23日股價終場也上漲7.63%,收在275元。
聯亞藥迄今雖未轉盈,去年每股虧損0.86元,今年截自4月止自結每股虧損0.48元,但今年5月營收卻成功創下同期新高,推升今年前5個月營收達2.2億元,年增27.61%。聯亞藥作為集團新冠疫苗生產鏈裡負責混合及針劑充填等疫苗代工製造的重要角色,同樣搭上聯亞生技新冠疫苗月底解盲題材,加上自家旗下紅血球生成素UB-851成功完成三期臨床期中數據解盲,準備向食藥署(TFDA)申請藥證,成功造就此次興櫃新兵傳奇。
聯亞藥登錄興櫃首日股價收在215元、均價收在191.47元,以30元參考價計算,漲幅高達616.67%,遠高於今年以來聯寶、晶鑽生醫及晉弘等個股創下的紀錄,單日成交值更達19.64億元,擠下力積電、采鈺及綠界科技等興櫃人氣股。惟法人指出,根據興櫃今年以來掛牌首日漲幅超過1倍的個股觀察,往往在1、2日的蜜月行情見高點後,就出現量縮價跌的現象,甚至連台積電的小金雞采鈺也在觸碰620元高價後一路回檔,所幸近期在外資買盤介入後重見起色。
雖然今年上半年因傳統IPO淡季關係,遞件上市櫃家數合計僅10檔個股,但同期間登錄興櫃個股家數卻高達28檔,創下近5年興櫃上半年登錄家數新高。承銷圈法人指出,據悉各券商下半年擬申請上市或上櫃者仍積極準備中,中性看待全年度IPO市場。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近期,力智電子(證券代號:6719)在市場上引起矚目,因為公司已在3月2日向櫃買中心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股票。這家專注於電子工業的公司,近年來表現亮眼,特別是2020年的財報,讓人刮目相看。 從櫃買中心的資料來看,力智電子於2005年12月間正式成立,是華碩電腦轉投資的事業之一,股權比率達到28.49%。公司的董事長是許先岳,主要生產電源管理IC和功率元件MOSFET。在申請興櫃登錄時,力智電子的資本額為7億689萬元。 回顧力智電子2020年的財報,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成長的故事。當年,公司的營收達到41億9,928萬元,稅前盈餘有5億1,274萬元,而稅後盈餘則為4億3,758萬元,每股盈餘(EPS)更是高達6.27元。 隨著力智電子申請興櫃,市場上興櫃市場的發行面顯得相當活絡。今年以來,已經有宏碁資訊、聯發國際、龍德造船、捷智商訊、晨暉生技、連騰、晶鑽生醫、碩網、梭特、眾智、溫士頓醫藥等多達11家公司掛牌興櫃。如今,力智電子加入這個行列,如果一切順利,預計將在下周正式掛牌興櫃,成為今年興櫃市場的第12家掛牌公司,也將是今年的新興力軍。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力智電子成立於2005年12月間,為華碩電 腦轉投資事業(股權比率28.49%),力智電子董事長為許先岳,主 要產品是電源管理IC及功率元件MOSFET,送件時資本額為7億689萬元 。力智電子2020年財報業績,營收為41億9,928萬元,稅前盈餘5億1 ,274萬元,稅後盈餘4億3,758萬元,每股盈餘為6.27元。
櫃買的興櫃市場發行面活絡,今年以來已陸續有宏碁資訊、聯發國 際、龍德造船、捷智商訊、晨暉生技、連騰、晶鑽生醫、碩網、梭特 、眾智、溫士頓醫藥等,11家公司掛牌興櫃買賣。力智電子2日送件 興櫃案後,如作業順利,可望在下周掛牌興櫃買賣,成為今年第12家 興櫃掛牌生力軍。
晶鑽生醫旗下最具競爭潛力的「MIRACLE THREAD」提美拉線材,主要用於臉部,目前已取得台灣食藥署(TFDA)二類醫材認證,已銷售至國內各大醫美診所。目前晶鑽也正在進行用於身體的線材臨床認證,另外,同時也已進入美國FDA臨床試驗階段,預計最快2023年可於海外地區上市。
謝佳憲指出,提美拉線材微台灣第一個自主研發的線雕線材,是他所開發,並於2018年取得台灣TFDA醫療器材許可證,為台灣第二等級醫材,已於台灣、中國、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註冊專利。雖然,目前線材僅占營收11%,但主要是前期教育訓練和市場推廣時間較長,去年8月前每月平均銷售8,000條線材,11月開始每月銷售平均1萬條以上,看好今年成長動能。
除了線材外,晶鑽也取得台灣獨家代理韓國原廠KORUST的「UTIMS音波治療儀」,目前營收占比約9%。晶鑽生醫擁有其專利中空探頭,可直接穿透皮膚表層達到筋膜層,減少皮膚表層灼熱、紅腫、燙傷狀況,大幅提升安全性,目前晶鑽也在申請身體用探頭,兼具溶脂效果,以瞄準瘦身市場。
至於營收占比36%的保養品方面,晶鑽以自有品牌「S+DIAMOND鑽美姬」為主,2019年已在寶雅及屈臣氏連鎖藥妝通路上架,全台共計約600家銷售據點,去年也正式打入MOMO電商銷售。更於去年8月打造品牌旗艦館,提供消費者於旗艦館進行體驗式消費,增加消費者黏著度,提升品牌知名度。
晶鑽生醫2019年合併營收為2.6億元,2020年營收約3億元,年增10%,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加上投入廣告行銷費用,以及醫材臨床試驗申請等費用等。
創立於2014年的晶鑽,主要從事醫療器材、保養品之研發、製造及 銷售,亦提供醫療設備之租賃、醫美管理顧問相關服務等。有鑑於未 來全球醫美市場持續擴張,非手術市場將進展到音波及線雕拉提階段 ,因此晶鑽也積極跨足此領域。
該公司開發的「MIRACLE THREAD提美拉線材」是台灣第一個自主研 發的線雕線材,由曾任皮膚科醫師的謝佳憲開發,2018年取得TFDA醫 療器材許可證,是台灣第二等級醫材,該產品已於台灣、中國、香港 、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註冊專利,另已進入FDA臨床試驗階 段。
謝佳憲指出,由於前期教育訓練和市場推廣時間較長,目前線材僅 占營收11%,去年8月前每月平均銷售8,000條線材,但11月開始後, 每月銷售平均1萬條以上,預期此產品將是2021年的大成長動能。
另外,「UTIMS音波治療儀」具臉部拉提緊緻效果,是晶鑽生醫自 韓國原廠KORUST取得台灣獨家代理之醫療器材,目前晶鑽生醫也在申 請身體用探頭,兼具溶脂效果,瞄準瘦身市場。
本周台灣櫃買市場新鮮熱鬧,多達三家公司陸續掛牌上櫃或興櫃。其中,以博晟生醫和晶鑽生醫的動態最受矚目。博晟生醫今(28)日以每股28元的價格掛牌上櫃,而晶鑽生醫則將在29日以每股30元的價格掛牌興櫃。
博晟生醫專注於複合性骨科再生修復醫療器材的研發,是生技醫療業的一匹黑馬。不過,公司近年來的財務狀況並不理想,2019年營收146萬元,但稅後虧損高達1億6,290萬元,每股虧損2.01元。2020年前三季營收雖有所回升,但虧損仍然嚴重,稅後虧損達1億1,437萬元,每股虧損1.33元。
另一邊,晶鑽生醫則是化學生技醫療業的佼佼者。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主要從事保養品和醫療器材的研發、製造及銷售。晶鑽生醫的業績表現亮眼,2019年營收達2億6,835萬元,稅後盈餘4,418萬元,每股盈餘2.62元。到了2020年,營收更是攀升至3億638萬元,稅後盈餘1,086萬元,每股盈餘0.54元。
此外,梭特科技和眾智光電科技也加入興櫃的行列。梭特科技成立於2010年,專業於IC/LED分類挑揀設備、封裝設備及AOI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等產品。眾智光電科技則是1990年成立的微機電紅外線感測元件及模組的專家。兩家公司近年來的業績均呈現穩定成長。
博晟生醫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複合性骨科再生修復醫 療器材之產品研發,上櫃主辦券商是元大證券,產業別生技醫療業。 博晟生醫2019年營收146萬元,稅後虧損1億6,290萬元,每股虧損2. 01元。2020年前三季營收107萬元,稅後虧損1億1,437萬元,每股虧 損1.33元。
晶鑽生醫成立於2014年11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保養品、醫療器材 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主辦券商是元富證券,送件時資本額為2 億496萬元,產業別是化學生技醫療業。晶鑽生醫2019年業績,營收 2億6,835萬元,稅後盈餘4,418萬元,每股盈餘2.62元;自結2020年 營收3億638萬元,稅後盈餘1,086萬元,每股盈餘0.54元。
梭特科技及眾智光電科技兩家已分別在1月25、26日送件申請登錄 興櫃股票;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梭特科技成立於2010年6月間, 主要產品是IC/LED分類挑揀設備、IC/LED封裝設備、AOI自動光學檢 測設備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7,129萬元。梭特科技2019年業績,營 收4億3,163萬元,稅前盈餘1億4,654萬元,每股盈餘6.40元。2020年 營收4億6,004萬元,上半年財報稅後盈餘4,075萬元,每股盈餘1.57 元。
眾智光電科技成立於1990年4月間,主要產品是微機電紅外線感測 元件及模組,送件時資本額為3億473萬元。眾智光電科技2019年業績 ,營收1億3,647萬元,稅前盈餘3,089萬元,每股盈餘1.06元。
台灣化學生技醫療業再添新血!晶鑽生醫(6815)成功申請興櫃登錄,董事長賴柏如領軍,專注於保養品與醫療器材的研發與銷售。這家創立于2014年的新興公司,已經在短短幾年間展現出亮麗的成績,2020年營收達3億638萬元,上半年更是獲利1099萬元,每股盈餘0.54元,實力不容小覷。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晶鑽生醫成立於民國2014年11月間,董事長為賴柏如,主要經營業務是保養品、醫療器材之研發、製造及銷售,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496萬元。晶鑽生醫2020年營收3億638萬元,上半年財報稅後盈餘1,099萬元,每股盈餘0.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