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盛商業銀行(台灣)(未)公司新聞
投資人再度關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債券殖利率上升、美中貿易緊張升高影響企業獲利,以及科技股估值過高等問題,拖累美股10日大跌,進而拖累全球股市11日陷入動盪,分析師警告,投資人須警戒今年初的股市崩盤可能捲土重來。
美股道瓊10日收盤暴跌800多點、標普500指數創下2月來單日最大跌幅,市值蒸發8,500億美元,有「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10日盤中跳漲44%至22.96,為2月以來最大漲幅。
美股賣壓也在11日蔓延到從東京到倫敦的亞歐股市,日本除外的MSCI亞太指數11日盤中重挫3.6%,歐股也跌至逾20個月低點,歐洲交易員將資金轉進德國及其他高評等的主權債。不過,美國公布比預期弱的通膨數據後,美股11日早盤續跌逾百點。
分析師指出,當前情況應為美股突然大跌,導致投資人陷入恐慌,不應視此為牛市的終結,但投資人仍須保持警戒。澳盛銀行(ANZ)分析師說,殖利率升高、IMF對金融穩定風險的示警及美中貿易緊張持續升高等因素,都助長不確定性,且美中貿易紛爭也可能衝擊已融入全球供應鏈的亞洲經濟體。
市場對美國與全球股市的後市展望,看法分歧。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認為,這次股市大跌是健康修正或是冰山一角,仍待觀察。香港光銀國際投資公司研究部門主管林樵基則說,「這只是剛開始」,「美國科技泡沫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破裂,我們面臨許多外部不確定因素─貿易戰、新興市場貨幣及油價風險,投資人還應密切關注人民幣」。
荷蘭合作銀行資深亞太區策略師艾弗利將白宮和聯準會間的摩擦,視為美國更廣泛政治壓力的象徵。
也有投資人和分析師保持樂觀,尤其是美股。安本標準投信(Aberdeen)全球戰略主管米利根表示:「重要的是要記住,美國財報季本周五開始,預期會有非常穩健的獲利成長。」
美股道瓊10日收盤暴跌800多點、標普500指數創下2月來單日最大跌幅,市值蒸發8,500億美元,有「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10日盤中跳漲44%至22.96,為2月以來最大漲幅。
美股賣壓也在11日蔓延到從東京到倫敦的亞歐股市,日本除外的MSCI亞太指數11日盤中重挫3.6%,歐股也跌至逾20個月低點,歐洲交易員將資金轉進德國及其他高評等的主權債。不過,美國公布比預期弱的通膨數據後,美股11日早盤續跌逾百點。
分析師指出,當前情況應為美股突然大跌,導致投資人陷入恐慌,不應視此為牛市的終結,但投資人仍須保持警戒。澳盛銀行(ANZ)分析師說,殖利率升高、IMF對金融穩定風險的示警及美中貿易緊張持續升高等因素,都助長不確定性,且美中貿易紛爭也可能衝擊已融入全球供應鏈的亞洲經濟體。
市場對美國與全球股市的後市展望,看法分歧。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認為,這次股市大跌是健康修正或是冰山一角,仍待觀察。香港光銀國際投資公司研究部門主管林樵基則說,「這只是剛開始」,「美國科技泡沫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破裂,我們面臨許多外部不確定因素─貿易戰、新興市場貨幣及油價風險,投資人還應密切關注人民幣」。
荷蘭合作銀行資深亞太區策略師艾弗利將白宮和聯準會間的摩擦,視為美國更廣泛政治壓力的象徵。
也有投資人和分析師保持樂觀,尤其是美股。安本標準投信(Aberdeen)全球戰略主管米利根表示:「重要的是要記住,美國財報季本周五開始,預期會有非常穩健的獲利成長。」
今年上半年,台灣GDP成長勁度超過外商銀行經濟研究部門的預期,惟下半年外有全球貿易前景高度不確定、內有地方選舉的政治干擾因素,多家外銀均預估,台灣下半年經濟走勢將呈現疲軟。
瑞銀投資研究高級經濟學家曾立明確指出,中美貿易戰不會使台灣經濟成長在下半年加速急跌,因此至今仍不改對台灣今年GDP成長率3%估測。但曾立表示,台灣今年GDP成長走勢是前高後低,估測上半年成長率3.1%、下半年會下降至2.2∼2.3%,反映外部有美中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herrero)表示,台灣今年上半年出口成長見得到雙位數,是貿易風險分散有了成效,中美貿易戰過程,大陸市場對台灣出口的直接貢獻減少、台灣對香港的出口金額卻大幅增加,東協市場和歐洲也對台灣出口貢獻較大,新南向政策更有助於台灣出口增長。
但艾西亞認為,下半年台灣出口具挑戰性,且內需動能存在投資疲弱的老問題,民間和政府投資似乎停滯不前,外商直接投資今年上半年已年減20%。此外,還有油價上漲和新台幣走弱的影響,在地銷售和出口價格上漲速度遠遠低於進口價格,最終會對企業利潤產生負面的影響。
至於澳盛銀行大中華區研究部門,早於4月間川普首度揚言對中國制裁時,就以「台灣科技製造供應鏈必然重創」為由大砍台灣2018年、2019年GDP成長率估值1.2個百分點,但最新研究報告中則重新「拉回」到2.3%。
澳盛銀行高級經濟師王蕊說,「台灣上半年出口太意外的好了,帶動第2季GDP成長率連續4個季度都衝到3%,促使我們需要作出調整。」
瑞銀投資研究高級經濟學家曾立明確指出,中美貿易戰不會使台灣經濟成長在下半年加速急跌,因此至今仍不改對台灣今年GDP成長率3%估測。但曾立表示,台灣今年GDP成長走勢是前高後低,估測上半年成長率3.1%、下半年會下降至2.2∼2.3%,反映外部有美中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herrero)表示,台灣今年上半年出口成長見得到雙位數,是貿易風險分散有了成效,中美貿易戰過程,大陸市場對台灣出口的直接貢獻減少、台灣對香港的出口金額卻大幅增加,東協市場和歐洲也對台灣出口貢獻較大,新南向政策更有助於台灣出口增長。
但艾西亞認為,下半年台灣出口具挑戰性,且內需動能存在投資疲弱的老問題,民間和政府投資似乎停滯不前,外商直接投資今年上半年已年減20%。此外,還有油價上漲和新台幣走弱的影響,在地銷售和出口價格上漲速度遠遠低於進口價格,最終會對企業利潤產生負面的影響。
至於澳盛銀行大中華區研究部門,早於4月間川普首度揚言對中國制裁時,就以「台灣科技製造供應鏈必然重創」為由大砍台灣2018年、2019年GDP成長率估值1.2個百分點,但最新研究報告中則重新「拉回」到2.3%。
澳盛銀行高級經濟師王蕊說,「台灣上半年出口太意外的好了,帶動第2季GDP成長率連續4個季度都衝到3%,促使我們需要作出調整。」
過去外銀以一家1億元以上價格併購的台灣分行,現在「不值錢」 了。據銀行局統計,從2011年底到今年的七年內,五大外銀在台子行 共裁撤掉65家分行,主要是客戶習慣改變,加上分行過於密集,銀行 局副局長莊琇媛坦言:「分行價值跟以前不太一樣了」。
過去銀行競標金融重建基金(RTC)手中的問題銀行,幾乎以一家 分行1億元以上的價格購買,如匯豐銀是買中華商銀,星 展銀則是買寶華銀、荷蘭銀行(後併入澳盛銀)則是併台東企銀,各 家都是以此價格計算RTC彌補的金額。
另外,外銀也有直接併購好銀行,如花旗銀行併購華僑銀行,渣打 銀行是併購新竹商銀,都是下了重本買實體分行;但這些分行據點漸 漸不值錢,外銀近七年紛紛裁撤在台分行,如花旗銀連同下半年要裁 撤的五家分行,共少了16家分行,渣打銀行連同今年第二季裁掉的六 家分行,七年內共少了23家分行匯豐銀則是少了15家分 行。
星展銀行併購澳盛銀在台消金業務及分行,原則上要增加十家分行 ,但星展與澳盛銀其實共少了11家分行,合計五大外銀從2012年到今 年下半年共減少65家分行,等於是一家中大型銀行的在台據點數,若 再加上當年荷銀手中未開設的東企分行據點,則外銀十年來在台減少 了100家分行左右。
外銀分行不值錢,國銀也有些減少分行或暫停營業,銀行局公布, 今年6月底國銀在台分行數減為3,403家,創七年新低,今年如台中商 銀及永豐銀行都少一家分行,元大銀行併大眾銀行後,還有九家分行 暫停營業,將陸續視市場情況復業。
銀行局表示,花旗銀已獲准下半年要再裁撤五家分行,若國銀無人 增加分行,則國銀分行家數將可能跌破3,400間。
因為銀行分行不斷減少,金管會目前已不限時申請新分行,各銀行 只要有需要,隨時可來申請新分行,但台北、新北及高雄等分行密集 的一級戰局,仍是總量控管,今年上半年有王道銀行增加兩家分行, 玉山銀及凱基銀則各增加一家分行,不過增加數目不抵減少分行,上 半年仍是減少14家分行。
但元大銀近期已向銀行局申請恢復兩家分行營業,即東台南分行跟 新左營分行。
過去銀行競標金融重建基金(RTC)手中的問題銀行,幾乎以一家 分行1億元以上的價格購買,如匯豐銀是買中華商銀,星 展銀則是買寶華銀、荷蘭銀行(後併入澳盛銀)則是併台東企銀,各 家都是以此價格計算RTC彌補的金額。
另外,外銀也有直接併購好銀行,如花旗銀行併購華僑銀行,渣打 銀行是併購新竹商銀,都是下了重本買實體分行;但這些分行據點漸 漸不值錢,外銀近七年紛紛裁撤在台分行,如花旗銀連同下半年要裁 撤的五家分行,共少了16家分行,渣打銀行連同今年第二季裁掉的六 家分行,七年內共少了23家分行匯豐銀則是少了15家分 行。
星展銀行併購澳盛銀在台消金業務及分行,原則上要增加十家分行 ,但星展與澳盛銀其實共少了11家分行,合計五大外銀從2012年到今 年下半年共減少65家分行,等於是一家中大型銀行的在台據點數,若 再加上當年荷銀手中未開設的東企分行據點,則外銀十年來在台減少 了100家分行左右。
外銀分行不值錢,國銀也有些減少分行或暫停營業,銀行局公布, 今年6月底國銀在台分行數減為3,403家,創七年新低,今年如台中商 銀及永豐銀行都少一家分行,元大銀行併大眾銀行後,還有九家分行 暫停營業,將陸續視市場情況復業。
銀行局表示,花旗銀已獲准下半年要再裁撤五家分行,若國銀無人 增加分行,則國銀分行家數將可能跌破3,400間。
因為銀行分行不斷減少,金管會目前已不限時申請新分行,各銀行 只要有需要,隨時可來申請新分行,但台北、新北及高雄等分行密集 的一級戰局,仍是總量控管,今年上半年有王道銀行增加兩家分行, 玉山銀及凱基銀則各增加一家分行,不過增加數目不抵減少分行,上 半年仍是減少14家分行。
但元大銀近期已向銀行局申請恢復兩家分行營業,即東台南分行跟 新左營分行。
分行價值不再,外商銀今年加速瘦身、裁撤分行。據金管會資料顯示,從2011年至今的七年,五大外商銀合計裁減65家分行,其中渣打銀大砍23家分行居冠。
資料顯示,過去七年,渣打銀從高峰時分行88家,一路減至今年只剩65家,減少23家分行,今年少六家。
其次是花旗銀,今年下半年預計申請裁撤五家分行,合計過去七年減少16家,分行家數剩48家。
匯豐銀過去七年也減少了15家,裁第三多,分行家數距高峰剩30家。
澳盛銀和星展銀合併後,從合併的分行家數高峰56家,至今也剩下45家,減少11家。合計五大外銀從2011年到今年減少了65家。
據了解,過去外銀合併國內問題金融機構,就是看好分行價值,大約普遍都以一家分行1億元左右開價,七年來大減65家,顯示實體分行價值遞減。
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說,銀行分行等分支據點減少,並不會影響資產規模,近年民眾、尤其年輕人,大量使用網銀,因為金融交易習慣改變,造成臨櫃交易情況降低,可能也會導致部分銀行考慮縮減分行,實體分行執照「價值」的確跟以往不太一樣。
資料顯示,過去七年,渣打銀從高峰時分行88家,一路減至今年只剩65家,減少23家分行,今年少六家。
其次是花旗銀,今年下半年預計申請裁撤五家分行,合計過去七年減少16家,分行家數剩48家。
匯豐銀過去七年也減少了15家,裁第三多,分行家數距高峰剩30家。
澳盛銀和星展銀合併後,從合併的分行家數高峰56家,至今也剩下45家,減少11家。合計五大外銀從2011年到今年減少了65家。
據了解,過去外銀合併國內問題金融機構,就是看好分行價值,大約普遍都以一家分行1億元左右開價,七年來大減65家,顯示實體分行價值遞減。
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說,銀行分行等分支據點減少,並不會影響資產規模,近年民眾、尤其年輕人,大量使用網銀,因為金融交易習慣改變,造成臨櫃交易情況降低,可能也會導致部分銀行考慮縮減分行,實體分行執照「價值」的確跟以往不太一樣。
國銀獲利動能強,根據中央銀行最新公布的第1季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全體38家國銀稅前盈餘合計283.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8%,每一行員平均年化貢獻度183.41萬元,年成長為0.2%。
央行統計顯示,第1季國銀平均行員年化獲利貢獻183.41萬元,終結連續3年衰退的趨勢。銀行主管表示,主要是第1季全球股市表現佳,銀行股市投資收益的挹注,加上美國升息效應,海外獲利利差也增加所致,但第2季因中美貿易戰的衝擊,國際股市紛紛回檔,預料國銀獲利恐不如第1季。
就個別銀行來看,平均每位行員年化獲利貢獻,共有15家逾200萬元,其中除了輸出入銀行296.04萬元,其他37家商業銀行中,前3名都是老班底,第1名是京城商銀的609.16萬元,第2名是上海商銀563.70萬元,兆豐銀498.78萬元居第3。
商業銀行第1季平均行員獲利貢獻第4∼7名都逾300萬元,依序為(ㄏㄨㄟˋ)豐銀行418.31萬元、中信銀行363.71萬元、台北富邦銀行343.13萬元、澳盛銀行308.86萬元。其中澳盛銀行因出售個人金融業務給星展銀行,排名大躍進,從排名倒數大逆轉衝到第7名,也讓外商銀行在前10名中就占3席。
第8至第10名則是花旗銀行的296.42萬元、第一銀行的272.96萬元、玉山銀行的260.90萬元。其中玉山銀行獲利穩定成長而擠進前10強,公股銀行僅兆豐及第一銀行兩家進榜,另外,在全部38家銀行中,唯一貢獻負數的是高雄銀行的-31.89萬元。
央行統計顯示,第1季國銀平均行員年化獲利貢獻183.41萬元,終結連續3年衰退的趨勢。銀行主管表示,主要是第1季全球股市表現佳,銀行股市投資收益的挹注,加上美國升息效應,海外獲利利差也增加所致,但第2季因中美貿易戰的衝擊,國際股市紛紛回檔,預料國銀獲利恐不如第1季。
就個別銀行來看,平均每位行員年化獲利貢獻,共有15家逾200萬元,其中除了輸出入銀行296.04萬元,其他37家商業銀行中,前3名都是老班底,第1名是京城商銀的609.16萬元,第2名是上海商銀563.70萬元,兆豐銀498.78萬元居第3。
商業銀行第1季平均行員獲利貢獻第4∼7名都逾300萬元,依序為(ㄏㄨㄟˋ)豐銀行418.31萬元、中信銀行363.71萬元、台北富邦銀行343.13萬元、澳盛銀行308.86萬元。其中澳盛銀行因出售個人金融業務給星展銀行,排名大躍進,從排名倒數大逆轉衝到第7名,也讓外商銀行在前10名中就占3席。
第8至第10名則是花旗銀行的296.42萬元、第一銀行的272.96萬元、玉山銀行的260.90萬元。其中玉山銀行獲利穩定成長而擠進前10強,公股銀行僅兆豐及第一銀行兩家進榜,另外,在全部38家銀行中,唯一貢獻負數的是高雄銀行的-31.89萬元。
離岸風電融資 將設保險機制 鄭貞茂:民營業者放款積極 公股行庫也有意加入 金管會要設計新商品 讓銀行放心授信
我國離岸風電雖已祭出每度5.8元保證價格收購機制,但還未見本國銀行積極響應融資;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昨(5)日表示,民營行庫確實動作比較積極,但包括台銀、兆豐等公股行庫也已表態有意加入。
金管會昨日赴行政院會上報告「綠色金融行動方案執行成效」;在授信面成果上,截至今年5月底,本國銀行對綠能科技產業的放款餘額為1兆898億元;統計顯示,放款餘額比二年前推出獎勵銀行放款方案後,增加了1,144億元;其中396億元是對再生能源發電業的放款。
離岸風電產業號稱可帶動9,625億元投資額,外界質疑,為何相關融資沒有大幅增加,造成公股行庫對離岸風電融資猶豫的原因是什麼?
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林志吉解釋,再生能源發電業放款金額,未如外界預期出現爆炸性成長,是因離岸風電才剛完成遴選與競標,正準備開始融資程序,待幾個指標性融資案成熟後,國內銀行業就會積極參與。
鄭貞茂則說,我國離岸風電是採「專案融資」,透過政府以躉購價格保證收購的機制,銀行分階段放款。但台灣過去缺乏這方面技術,離岸風電又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故而猶豫,金管會將設計新型產品,例如保險相關商品,協助銀行業者投融資,相信若有保險機制,銀行業會更放心融資。
鄭貞茂舉例,國內第一座示範風場已獲國內外共11家銀行、一百多億元融資,目前沒有聽到業者融資遇到什麼困難。
國內唯一已完成的離岸風電示範風場是上緯的海洋風電,包括國泰、富邦、安泰商銀、凱基、法國巴黎銀行、法商東方匯理銀行、星展銀、荷蘭商安智銀、三菱UFJ銀、法國興業銀行及澳盛共11家銀行,共同辦理專案融資,融資規模187億元,為期16年。
鄭貞茂表示,或許是因民營行庫接觸離岸風電融資技術的時間點較早,公股行庫接觸較晚,技術還不熟悉;相信當融資案越趨成熟後,公股行庫投入會更積極。
鄭貞茂也強調,財政部會鼓勵公股行庫來做,但最終是否參與風電融資,還是各銀行根據其風險及獲利來自主評判是否放款。金管會則是站在協助角色,例如檢視法規是否需鬆綁等,營造良好綠色金融環境。
我國離岸風電雖已祭出每度5.8元保證價格收購機制,但還未見本國銀行積極響應融資;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昨(5)日表示,民營行庫確實動作比較積極,但包括台銀、兆豐等公股行庫也已表態有意加入。
金管會昨日赴行政院會上報告「綠色金融行動方案執行成效」;在授信面成果上,截至今年5月底,本國銀行對綠能科技產業的放款餘額為1兆898億元;統計顯示,放款餘額比二年前推出獎勵銀行放款方案後,增加了1,144億元;其中396億元是對再生能源發電業的放款。
離岸風電產業號稱可帶動9,625億元投資額,外界質疑,為何相關融資沒有大幅增加,造成公股行庫對離岸風電融資猶豫的原因是什麼?
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林志吉解釋,再生能源發電業放款金額,未如外界預期出現爆炸性成長,是因離岸風電才剛完成遴選與競標,正準備開始融資程序,待幾個指標性融資案成熟後,國內銀行業就會積極參與。
鄭貞茂則說,我國離岸風電是採「專案融資」,透過政府以躉購價格保證收購的機制,銀行分階段放款。但台灣過去缺乏這方面技術,離岸風電又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故而猶豫,金管會將設計新型產品,例如保險相關商品,協助銀行業者投融資,相信若有保險機制,銀行業會更放心融資。
鄭貞茂舉例,國內第一座示範風場已獲國內外共11家銀行、一百多億元融資,目前沒有聽到業者融資遇到什麼困難。
國內唯一已完成的離岸風電示範風場是上緯的海洋風電,包括國泰、富邦、安泰商銀、凱基、法國巴黎銀行、法商東方匯理銀行、星展銀、荷蘭商安智銀、三菱UFJ銀、法國興業銀行及澳盛共11家銀行,共同辦理專案融資,融資規模187億元,為期16年。
鄭貞茂表示,或許是因民營行庫接觸離岸風電融資技術的時間點較早,公股行庫接觸較晚,技術還不熟悉;相信當融資案越趨成熟後,公股行庫投入會更積極。
鄭貞茂也強調,財政部會鼓勵公股行庫來做,但最終是否參與風電融資,還是各銀行根據其風險及獲利來自主評判是否放款。金管會則是站在協助角色,例如檢視法規是否需鬆綁等,營造良好綠色金融環境。
銀行業在數位金融趨勢下,銀行實體分行持續裁撤。金管會銀行局3日公布,去年國銀裁了11家分行、前年更裁了24家分行,整體銀行業至去年底的國內分行數為3,417家,創下5年新低。
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指出,去年申請裁撤分行的包括澳盛、花旗、(ㄏㄨㄟˋ)豐、渣打、巴克萊、合庫、一銀、永豐銀、國泰世華銀,其中,永豐、國泰世華銀行是將簡易型分行整併,而澳盛的10家分行則由星展銀承接。
前年裁撤的24家,包括加拿大豐業銀行、(ㄏㄨㄟˋ)豐銀、渣打銀、花旗銀、香港東亞、星展、一銀、凱基,其中凱基銀行是簡易型分行整併。
銀行局統計,去年核准申請增設的銀行共申設6家分行、14家信合社(上半年3家銀行、10家信合社;下半年兩家銀行申設3家分行、信合社4家)。
莊琇媛指出,今年銀行、信合社只要近3年平均稅前淨值報酬率達達9.54%,就可增設分支機構,共有17家銀行、11家信合社符合標準,可以申請。
銀行局昨日也公布,截至3月底,銀行存款餘額為37.63兆元,放款總額27.44兆元,存款與放款間的「爛頭寸」差距達10.19兆元。
莊琇媛表示,銀行存款與放款間的差距超過新台幣10兆元已成為一個「趨勢」、常態,但存、放款差距不等於爛頭寸,因為銀行一定會積極運用,不會閒置大量資金。
莊琇媛分析,為因應平日客戶的提領,銀行必須有流動性準備,也就是存款的10%,若以存款餘額37.63兆元來看,銀行的流動準備近4兆元,加上銀行目前投資有價證券等,還有其他轉投資。
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指出,去年申請裁撤分行的包括澳盛、花旗、(ㄏㄨㄟˋ)豐、渣打、巴克萊、合庫、一銀、永豐銀、國泰世華銀,其中,永豐、國泰世華銀行是將簡易型分行整併,而澳盛的10家分行則由星展銀承接。
前年裁撤的24家,包括加拿大豐業銀行、(ㄏㄨㄟˋ)豐銀、渣打銀、花旗銀、香港東亞、星展、一銀、凱基,其中凱基銀行是簡易型分行整併。
銀行局統計,去年核准申請增設的銀行共申設6家分行、14家信合社(上半年3家銀行、10家信合社;下半年兩家銀行申設3家分行、信合社4家)。
莊琇媛指出,今年銀行、信合社只要近3年平均稅前淨值報酬率達達9.54%,就可增設分支機構,共有17家銀行、11家信合社符合標準,可以申請。
銀行局昨日也公布,截至3月底,銀行存款餘額為37.63兆元,放款總額27.44兆元,存款與放款間的「爛頭寸」差距達10.19兆元。
莊琇媛表示,銀行存款與放款間的差距超過新台幣10兆元已成為一個「趨勢」、常態,但存、放款差距不等於爛頭寸,因為銀行一定會積極運用,不會閒置大量資金。
莊琇媛分析,為因應平日客戶的提領,銀行必須有流動性準備,也就是存款的10%,若以存款餘額37.63兆元來看,銀行的流動準備近4兆元,加上銀行目前投資有價證券等,還有其他轉投資。
外商銀行台灣子行搭上全球景氣復甦列車,企業金融、財富管理成 為獲利雙引擎,繼2017年全年獲利全面展現,氣勢延伸至今年前2月 的累計稅前盈餘,外銀獲利王花旗保有與本國銀行的競爭力道,僅留 企金業務的澳盛(台灣)亦不吝展現功力,重現近5年以來少見的佳 績。
5家外銀台灣子行的2017年,日子並不好過。澳盛、星展因相互整 併,花了近乎全年的時間,進行內部組織及系統調整;匯豐台灣總經 理跳糟、星展總經理和花旗董事長退休;花旗部門最高主管大換血, 新接手多為外籍經理人;澳盛則因消金部門出售,業務、人才及收入 大砍一刀。
從外銀台灣子行2017年稅前獲利來看,看出外銀的逆勢表現。排名 前3的花旗,匯豐,渣打,據金管會統計,全年分別是台幣125.34億 元,51.46億元,25.87億元,呈現明顯的等級級距。其中,居首的花 旗銀行,稅前盈餘約佔5家外銀台灣子行整體獲利的58%,企業金融 與消費金融的獲利貢獻五五均等,維持花旗營運的穩健增長,今年前 2月累計稅前盈餘站上20億元,與本國銀行上海商銀、華銀相當。
至於星展和澳盛,2017年全年稅前盈收分別6.97億、6.72億元,星 展在和澳盛「換身」後,消金和財管規模瞬間擴大,首度穩住在台外 銀第4的位置。澳盛則因全球景氣好轉,台灣企金和法金業務大好, 前3季原都虧損,全年獲利僅減少約26%,今年前2月稅前獲利正向, 亦反映了成本支出大降的好處。
由於外銀台灣子行自去年起力推數位改造、手機支付,爭先推出多 項新服務,依據各銀行在亞洲市場的經驗,這會是業務跳躍式成長的 「打氣筒」。如,渣打銀行3月起同步推出「臉部辨識」、「指紋辨 識」與「圖形辨識」等登入服務,急起直追花旗的數位服務,渣打銀 行個人金融事業處負責人林素真說,目前渣打銀行平均每月有八成的 交易量,來自於包括網路銀行及行動銀行等數位平台,資料傳遞也較 過往簡化、且更具效率與安全性。
外銀台灣主管分析,法人金融業務是另一大塊發展潛力,包括台灣 金融業的國際資產管理,如「在地保管」業務,以及外資來台鏈結本 地資本市場,外銀子行有寶島債發行的全套服務,可望再為外銀台灣 據點的獲利大補丸。
5家外銀台灣子行的2017年,日子並不好過。澳盛、星展因相互整 併,花了近乎全年的時間,進行內部組織及系統調整;匯豐台灣總經 理跳糟、星展總經理和花旗董事長退休;花旗部門最高主管大換血, 新接手多為外籍經理人;澳盛則因消金部門出售,業務、人才及收入 大砍一刀。
從外銀台灣子行2017年稅前獲利來看,看出外銀的逆勢表現。排名 前3的花旗,匯豐,渣打,據金管會統計,全年分別是台幣125.34億 元,51.46億元,25.87億元,呈現明顯的等級級距。其中,居首的花 旗銀行,稅前盈餘約佔5家外銀台灣子行整體獲利的58%,企業金融 與消費金融的獲利貢獻五五均等,維持花旗營運的穩健增長,今年前 2月累計稅前盈餘站上20億元,與本國銀行上海商銀、華銀相當。
至於星展和澳盛,2017年全年稅前盈收分別6.97億、6.72億元,星 展在和澳盛「換身」後,消金和財管規模瞬間擴大,首度穩住在台外 銀第4的位置。澳盛則因全球景氣好轉,台灣企金和法金業務大好, 前3季原都虧損,全年獲利僅減少約26%,今年前2月稅前獲利正向, 亦反映了成本支出大降的好處。
由於外銀台灣子行自去年起力推數位改造、手機支付,爭先推出多 項新服務,依據各銀行在亞洲市場的經驗,這會是業務跳躍式成長的 「打氣筒」。如,渣打銀行3月起同步推出「臉部辨識」、「指紋辨 識」與「圖形辨識」等登入服務,急起直追花旗的數位服務,渣打銀 行個人金融事業處負責人林素真說,目前渣打銀行平均每月有八成的 交易量,來自於包括網路銀行及行動銀行等數位平台,資料傳遞也較 過往簡化、且更具效率與安全性。
外銀台灣主管分析,法人金融業務是另一大塊發展潛力,包括台灣 金融業的國際資產管理,如「在地保管」業務,以及外資來台鏈結本 地資本市場,外銀子行有寶島債發行的全套服務,可望再為外銀台灣 據點的獲利大補丸。
國際原物料價格走揚,刺激通貨膨脹蠢蠢欲動,這將左右亞洲各央 行第2季的貨幣政策方向。澳盛銀經濟研究部29日分析,評估亞洲近 期不會真的出現通膨,各央行的利率政策不易改變,該行提出三大理 由,包括一、產出缺口不會迫使價格大幅上漲,二、食品價格走軟, 三、匯率走強對進口產品發揮價格抑制作用。
澳盛銀行亞洲經濟分析師Shashank Mendiratta指出,受到上述三 項因素牽動,今年大部分亞洲地區實際上會持續呈現通膨低檔,因此 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重點不會在於「積極管制通貨膨脹」,而是用來 因應難以排除的「意外緊急狀況」。
根據澳盛銀經濟研究團隊的追蹤,陸續公布的亞洲各國第1季經濟 數據,即使食品價格走揚的韓國,通膨率也在縮小,且菲律賓、印度 的央行都有提出通膨率「踩到紅線」的數據,但預估兩國央行仍會維 持目前的利率政策。
澳盛銀對台灣2018、2019年經濟成長率的最新估測分別是3%、2. 4%,都略高於其他機構的估值;通膨率CPI則為1.6%、1.8%。
澳盛銀大中華區研究團隊指出,台灣通膨隱憂來自油價上漲,且公 務員加薪也對民生消費品上漲帶來壓力,另一個通膨風險則來自美國 升息造成的潛在輸入型通膨。
澳盛銀近期也十分關切美中貿易戰火對亞洲新興經濟體可能的牽連 ,認為台灣、馬來西亞等可能會受到影響,因為這兩地是大陸電子產 業中間財的主要供應來源,至於大陸本身則將需要因應川普新貿易政 策而減緩出口,可能反過來影響到大陸內部工資收入,從而抑制境內 需求。
澳盛銀行亞洲經濟分析師Shashank Mendiratta指出,受到上述三 項因素牽動,今年大部分亞洲地區實際上會持續呈現通膨低檔,因此 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重點不會在於「積極管制通貨膨脹」,而是用來 因應難以排除的「意外緊急狀況」。
根據澳盛銀經濟研究團隊的追蹤,陸續公布的亞洲各國第1季經濟 數據,即使食品價格走揚的韓國,通膨率也在縮小,且菲律賓、印度 的央行都有提出通膨率「踩到紅線」的數據,但預估兩國央行仍會維 持目前的利率政策。
澳盛銀對台灣2018、2019年經濟成長率的最新估測分別是3%、2. 4%,都略高於其他機構的估值;通膨率CPI則為1.6%、1.8%。
澳盛銀大中華區研究團隊指出,台灣通膨隱憂來自油價上漲,且公 務員加薪也對民生消費品上漲帶來壓力,另一個通膨風險則來自美國 升息造成的潛在輸入型通膨。
澳盛銀近期也十分關切美中貿易戰火對亞洲新興經濟體可能的牽連 ,認為台灣、馬來西亞等可能會受到影響,因為這兩地是大陸電子產 業中間財的主要供應來源,至於大陸本身則將需要因應川普新貿易政 策而減緩出口,可能反過來影響到大陸內部工資收入,從而抑制境內 需求。
外銀信用卡版圖今年大洗牌,由於星展銀去年買下澳盛消金部門,接受54.8萬張信用卡、32.2萬張有效卡,一舉超越渣打銀行,並直逼匯豐銀行,攻下外商銀行信用卡第三;若與本國銀行一起排名,卡數也超越大部分公股行庫。星展信用卡春節期間也首推新光三越通路,進軍百貨消費客群,下一波預計主攻原本澳盛銀的航空卡市場。
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11月星展銀信用卡流通卡數為11,674張、有效卡數5,449張,且主要客戶都是星展豐盛理財客戶,但去年12月星展銀吃下原澳盛信用卡業務,有如吃下大補丸。星展銀行也強調,信用卡業務會是今年「最用力的」拓展領域。
星展銀指出,包括洽簽行銷通路、配套折扣等,星展銀都會以對卡友最優惠的角度出發,不僅要留下原有的澳盛信用卡戶,還要進一步吸引其他同業的卡戶。以首張星展信用卡的優惠來看,卡友在新光三越百貨通路刷卡,星展提供卡友4∼6%的高回饋。
目前外銀子行信用卡數排名由花旗銀穩坐龍頭,擁有近290萬張的流通卡、247萬張左右的有效卡;其次是匯豐銀行豐銀行約59萬張流通卡、41萬張有效卡,這當中包括平均刷卡額度極高的匯豐銀行豐華航聯名卡。渣打銀流通卡數約33.5萬張、有效卡數20萬張,排名已於今年被星展銀超車。
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11月星展銀信用卡流通卡數為11,674張、有效卡數5,449張,且主要客戶都是星展豐盛理財客戶,但去年12月星展銀吃下原澳盛信用卡業務,有如吃下大補丸。星展銀行也強調,信用卡業務會是今年「最用力的」拓展領域。
星展銀指出,包括洽簽行銷通路、配套折扣等,星展銀都會以對卡友最優惠的角度出發,不僅要留下原有的澳盛信用卡戶,還要進一步吸引其他同業的卡戶。以首張星展信用卡的優惠來看,卡友在新光三越百貨通路刷卡,星展提供卡友4∼6%的高回饋。
目前外銀子行信用卡數排名由花旗銀穩坐龍頭,擁有近290萬張的流通卡、247萬張左右的有效卡;其次是匯豐銀行豐銀行約59萬張流通卡、41萬張有效卡,這當中包括平均刷卡額度極高的匯豐銀行豐華航聯名卡。渣打銀流通卡數約33.5萬張、有效卡數20萬張,排名已於今年被星展銀超車。
國內金控每年持續徵才,向校園優秀學子招手,並向同業招手,但根據金管會最新資料統計,去年上半年國內金融機構員工人數17萬407人,較前一年底17萬1,200人減少,主要來自國銀員工人數一年減少650多人。
去年下半年起,包括澳盛銀出售在台個金以及財富管理業務給予星展銀,元大金整併大眾銀、傳出逾 700名的原大眾銀員工離職。
市場關注,金管會最終公布的去年底金融機構員工人數數字,究竟會因為這些風潮減少,還是會因金控積極徵才而拉高。
金融業者指出,近年台灣金融行業面臨與過去不同的三大浪潮。
第一為數位金融來臨,金控所需人才從過去傳統的金融人,逐漸轉變為科技人甚至設計人才,許多金控內的部門中階主管,甚至都沒有金融背景或資歷。
第二,受到金管會鼓勵,國內不少金融機構出手併購,但金融業者說,過往的經驗是,每一次的金融併購都會迎來員工異動,甚至部門之間的不協調,或是空降從其他金融機構挖來的主管,引發摩擦,讓許多金融人抱著不如歸去心思。
第三,台灣接軌國際洗錢防制高標準,拉高監管,加上政黨輪替,爆出不少金融業爆料案件,牽涉的人不光是董總級,還可能掃到有參與的副總或其他員工,這些員工不見得獲得最全面與完整的資訊,卻可能面臨銀行法等相關法令調查,也有不少金融人逐步退場;近期國內金融業傳出不少高階金融主管,改選擇投靠金融科技、創投等新創行業。
去年下半年起,包括澳盛銀出售在台個金以及財富管理業務給予星展銀,元大金整併大眾銀、傳出逾 700名的原大眾銀員工離職。
市場關注,金管會最終公布的去年底金融機構員工人數數字,究竟會因為這些風潮減少,還是會因金控積極徵才而拉高。
金融業者指出,近年台灣金融行業面臨與過去不同的三大浪潮。
第一為數位金融來臨,金控所需人才從過去傳統的金融人,逐漸轉變為科技人甚至設計人才,許多金控內的部門中階主管,甚至都沒有金融背景或資歷。
第二,受到金管會鼓勵,國內不少金融機構出手併購,但金融業者說,過往的經驗是,每一次的金融併購都會迎來員工異動,甚至部門之間的不協調,或是空降從其他金融機構挖來的主管,引發摩擦,讓許多金融人抱著不如歸去心思。
第三,台灣接軌國際洗錢防制高標準,拉高監管,加上政黨輪替,爆出不少金融業爆料案件,牽涉的人不光是董總級,還可能掃到有參與的副總或其他員工,這些員工不見得獲得最全面與完整的資訊,卻可能面臨銀行法等相關法令調查,也有不少金融人逐步退場;近期國內金融業傳出不少高階金融主管,改選擇投靠金融科技、創投等新創行業。
春節前外銀衝刺數位金融,匯豐銀、花旗銀陸續宣布開辦線上辦卡作業服務,衝刺信用卡發卡速度,其中花旗銀更導入信用卡預審機制,成為業界首創,消費者可以即時得知卡片申辦初步審核結果。
外銀在台推出數位金融服務,除了金管會許可,也須獲母集團支持。外銀母集團多半看好台灣消金市場,願撥資源給在台外銀,投資台灣數位金融發展。
金管會在去年7月,核准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推出信用卡輔助持卡人身分驗證平台,提供電子支付機構身分驗證。消費者可以持有效的既有信用卡「以卡辦卡」,直接在線上申辦其他銀行信用卡,積極打造金融數位化環境。
花旗銀率先在今年初接軌金管會政策,宣布推出「信用卡驗證辦卡」服務,2月起消費者透過「信用卡驗證辦卡」專頁新申辦花旗信用卡,不僅能以手機申辦,全程無紙化,免簽名、免寄回,輕鬆填寫完成,申辦完成且通過審核後最快三個工作天即可寄出卡片。
花旗還與香港、新加坡、澳洲等國家接軌,利用大數據信用資料,建立評分模組,推出信用卡「預審機制」,讓消費者在線上填寫後,可即時得知卡片申辦初步審核結果,掌握申辦進度,感受更細緻、貼心的銀行服務體驗。
匯豐銀上周四(8)日也跟進,宣布開辦信用卡驗證辦卡服務,線上申辦信用卡,僅三個簡易步驟,最快24小時內核卡,隔日即可寄出卡片,提供更完整的數位金融客戶服務體驗。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暨財富管理事業處負責人葉清玉說,除了信用卡驗證辦卡服務,今年還會衝刺各項數位金融服務。
澳盛銀今年正式退出台灣信用卡戰局,2018年外銀在台子行信用卡業務進入四強競賽。星展銀併入澳盛銀卡友,有效卡數躍升到32萬張,一舉超過渣打銀的20萬張,緊盯匯豐銀的40.9萬卡數,各大外銀信用卡市占率將大洗牌。
外銀在台推出數位金融服務,除了金管會許可,也須獲母集團支持。外銀母集團多半看好台灣消金市場,願撥資源給在台外銀,投資台灣數位金融發展。
金管會在去年7月,核准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推出信用卡輔助持卡人身分驗證平台,提供電子支付機構身分驗證。消費者可以持有效的既有信用卡「以卡辦卡」,直接在線上申辦其他銀行信用卡,積極打造金融數位化環境。
花旗銀率先在今年初接軌金管會政策,宣布推出「信用卡驗證辦卡」服務,2月起消費者透過「信用卡驗證辦卡」專頁新申辦花旗信用卡,不僅能以手機申辦,全程無紙化,免簽名、免寄回,輕鬆填寫完成,申辦完成且通過審核後最快三個工作天即可寄出卡片。
花旗還與香港、新加坡、澳洲等國家接軌,利用大數據信用資料,建立評分模組,推出信用卡「預審機制」,讓消費者在線上填寫後,可即時得知卡片申辦初步審核結果,掌握申辦進度,感受更細緻、貼心的銀行服務體驗。
匯豐銀上周四(8)日也跟進,宣布開辦信用卡驗證辦卡服務,線上申辦信用卡,僅三個簡易步驟,最快24小時內核卡,隔日即可寄出卡片,提供更完整的數位金融客戶服務體驗。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暨財富管理事業處負責人葉清玉說,除了信用卡驗證辦卡服務,今年還會衝刺各項數位金融服務。
澳盛銀今年正式退出台灣信用卡戰局,2018年外銀在台子行信用卡業務進入四強競賽。星展銀併入澳盛銀卡友,有效卡數躍升到32萬張,一舉超過渣打銀的20萬張,緊盯匯豐銀的40.9萬卡數,各大外銀信用卡市占率將大洗牌。
數位金融趨勢下,去年本國銀行分支機構再度減少13家,連續三年下降,多達九家銀行裁撤分行,包括澳盛因賣掉個金及財管分行少了十家,安泰銀行減少四家等。
金管會昨(8)日公布去年本國銀行分支機構情況,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表示,去年國銀分支機構共3,417家分行,比前年減少13家。
金管會資料顯示,這已是連續第三年國銀分支機構出現下降,三年下來,分支機構家數共少了43家。
去年分行有減少的銀行共有九家,包括澳盛少了十家,王立群表示,主要是澳盛將個金及財管理分行賣給星展銀行,少了十家分行,星展接收後設了七家分行。
除此,?豐去年也減少五家,王立群強調,其中有三家實際上是前年裁撤的。
其他,像安泰去年也減少四家,花旗及渣打各減少二家,合庫、一銀、國泰世華、永豐銀則各減少一家。
王立群表示,去年共裁撤掉27家分行,扣掉新增的14家,總數是減少13家。
金管會昨(8)日公布去年本國銀行分支機構情況,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表示,去年國銀分支機構共3,417家分行,比前年減少13家。
金管會資料顯示,這已是連續第三年國銀分支機構出現下降,三年下來,分支機構家數共少了43家。
去年分行有減少的銀行共有九家,包括澳盛少了十家,王立群表示,主要是澳盛將個金及財管理分行賣給星展銀行,少了十家分行,星展接收後設了七家分行。
除此,?豐去年也減少五家,王立群強調,其中有三家實際上是前年裁撤的。
其他,像安泰去年也減少四家,花旗及渣打各減少二家,合庫、一銀、國泰世華、永豐銀則各減少一家。
王立群表示,去年共裁撤掉27家分行,扣掉新增的14家,總數是減少13家。
台灣五家在台設有子行的外商銀行,高層在兩年內全數換過一輪。包括前花旗銀台灣區董事長管國霖於今年退休、前?豐銀台灣區總裁李鐘培跳槽台泥、前澳盛銀台灣區總經理經天瑞辭職、渣打銀台灣區總經理由林遠棟接棒,加上星展銀台灣總經理陳亮丞申請退休,外銀子行高層全換成新臉孔。
除了管國霖與陳亮丞為申請退休,渣打銀則是因前總經理陳銘僑獲擢升為大中華暨北亞地區金融市場處負責人,林遠棟接棒台灣總經理之位,希望以新面孔為渣打在台灣市場帶來新氣象。
在本土人才出生的管國霖、李鐘培、經天瑞、陳亮丞等人退休或離職後,細數現任五大外銀子行高層,除了陳志堅是台灣籍員工升任外,其餘都是外銀集團由區域調派來台。
五家外銀子行近兩年高層異動相當多,包括澳盛銀將台灣的個金與財管業務出售給星展台灣,澳盛銀在台灣僅剩下企業金融業務,而台灣區董事經天瑞以及台灣區董事暨金融市場總處長陳富蘭也在去年辭任,花旗銀消費金融總事業處負責人李芸也傳出將在今年退休。
除了管國霖與陳亮丞為申請退休,渣打銀則是因前總經理陳銘僑獲擢升為大中華暨北亞地區金融市場處負責人,林遠棟接棒台灣總經理之位,希望以新面孔為渣打在台灣市場帶來新氣象。
在本土人才出生的管國霖、李鐘培、經天瑞、陳亮丞等人退休或離職後,細數現任五大外銀子行高層,除了陳志堅是台灣籍員工升任外,其餘都是外銀集團由區域調派來台。
五家外銀子行近兩年高層異動相當多,包括澳盛銀將台灣的個金與財管業務出售給星展台灣,澳盛銀在台灣僅剩下企業金融業務,而台灣區董事經天瑞以及台灣區董事暨金融市場總處長陳富蘭也在去年辭任,花旗銀消費金融總事業處負責人李芸也傳出將在今年退休。
2017年的亞太聯貸市場回到「主場優勢」,從東北亞、南亞、澳洲市場的銀行聯貸排行來觀察,母國市場才是各銀行最能發揮商機之處。例如:星展銀行在南亞地區、澳盛在澳洲市場;而人民幣聯貸業務最強是中國銀行,新台幣部位還是要看台灣銀行臉色。
從湯森路透歷年統計資料來看,現階段少數「能在亞太市場通吃、但不是最完美」的外銀,包括消金、企金、法金等完整銀行業務,只有渣打、匯豐,而星展則是做到「亞洲區銀行」的終極目標。
據湯森路透統計,匯豐銀行在日本除外的亞太區銀行間聯貸業務,2017年全年取得主辦行3.44%市占率,排名第五,經手162件交易案;渣打銀行則以3.37%取得管理行亞太區第六位。以美元聯貸案來看,匯豐、渣打的市占率都接近5%,分別排名亞太區第三及第五。
匯豐銀行甚至除了台灣、大陸澳洲沒有擠入市占TOP15排名,其他每個亞洲市場都能看到績效展現。
台灣銀行團聯貸案受到2017年民間企業投資季度衰退2成的影響,整體規模並未創新記錄,台灣銀行仍然居最大主辦行要角,市占36.61%,澳盛、日商瑞穗銀行、歐系法國巴黎銀行,星展銀行等4家外銀也排入台灣TOP15名單,其中,法巴銀因為台泥國際乙案就單年拿下2.16%市占率,可以想見全年整體聯貸市場的疲弱。
至於美商花旗銀行大型企業客戶2017年以布局美國市場為主,偏向美元部位的聯貸需求,新台幣部位聯貸業務因而較無大幅發揮的機會。
從湯森路透歷年統計資料來看,現階段少數「能在亞太市場通吃、但不是最完美」的外銀,包括消金、企金、法金等完整銀行業務,只有渣打、匯豐,而星展則是做到「亞洲區銀行」的終極目標。
據湯森路透統計,匯豐銀行在日本除外的亞太區銀行間聯貸業務,2017年全年取得主辦行3.44%市占率,排名第五,經手162件交易案;渣打銀行則以3.37%取得管理行亞太區第六位。以美元聯貸案來看,匯豐、渣打的市占率都接近5%,分別排名亞太區第三及第五。
匯豐銀行甚至除了台灣、大陸澳洲沒有擠入市占TOP15排名,其他每個亞洲市場都能看到績效展現。
台灣銀行團聯貸案受到2017年民間企業投資季度衰退2成的影響,整體規模並未創新記錄,台灣銀行仍然居最大主辦行要角,市占36.61%,澳盛、日商瑞穗銀行、歐系法國巴黎銀行,星展銀行等4家外銀也排入台灣TOP15名單,其中,法巴銀因為台泥國際乙案就單年拿下2.16%市占率,可以想見全年整體聯貸市場的疲弱。
至於美商花旗銀行大型企業客戶2017年以布局美國市場為主,偏向美元部位的聯貸需求,新台幣部位聯貸業務因而較無大幅發揮的機會。
美國引領全球併購熱潮,大型企業併購案帶給跨國銀行2017年連續 4年全年超過3兆美元的商機,湯森路透總結亞太區市場狀況,2017年 回顧亞太區銀行間聯貸金額僅4,453億美元,較前一年減少4.8%,且 是連續第三年下跌。
至於2017年亞太區銀行團聯貸市占前五大銀行,依序分別為中國銀 行、中國工商銀行、澳盛銀行、中國建設銀行、(ㄏㄨㄟˋ)豐銀行 。
銀行主管分析,陸企的海外拓展被政策阻擾,使得總體市場規模萎 縮,但印尼和澳洲聯貸市場都有雙位數的成長,這使得專注於企金業 務的澳盛銀行,在2017年以外銀之姿坐上亞洲第三,改變陸銀連年盤 據區域前三名的僵固生態。
美國經濟熱度在2017年幾乎是全球一枝獨秀,國際投資銀行經理人 、顧問專家們大量回流美國,以美國市場為主場參與規模前所未見的 企業併購(M & A)潮,例如美國最大藥局連鎖店CVS Health以690 億美元收購醫療保險公司安泰(Aetna),美國併購市場全年達1.4兆 美元,占全球三分之一的規模,反映以投行業務帶領的企金市場正由 美國金融業復興中。
相對上,日本除外的亞太區市場,企金業務的「子彈」銀行聯貸業 務,2017年較過去兩年「只有更壞」,湯森路透統計2017年全年亞太 區銀行間聯貸金額僅4,453億美元,較去年減少4.8%,連續第三年下 跌;交易件數亦從2016年的1,291筆微減到1,246筆,成為亞太區銀行 團貸款市場自2014年達到歷史高峰的5,230億美元之後,連續三年萎 縮。
其中,屬於併購融資用途占年亞太區(除日本外)銀團貸款總額的 12.5%,折算金額約557億美元,較2016年的歷史最高位的842億美元 大幅下滑33.8%。
調研單位分析,聯貸減少的主要因素來自大陸經濟成長放緩,大宗 投資案驅動的融資需求萎縮,這種來自需求降低的多重衝擊,造成亞 洲大多數銀團貸款業務放緩;而併購市場大幅縮減的背後原因,也是 因為中資企業縮手海外收購的步伐。
也因如此,香港在2017年降為亞太區第二併購貸款市場,僅能靠香 港在地企業的資金需求驅動香港銀行間聯貸融資市場的活力;但澳洲 經過2015、2016兩年的連續下跌後,2017年終於出現成長力道,排在 陸、港之後,成為亞太區(除日本外)第三大銀行聯貸市場,市場規 模年成長12%。
至於2017年亞太區銀行團聯貸市占前五大銀行,依序分別為中國銀 行、中國工商銀行、澳盛銀行、中國建設銀行、(ㄏㄨㄟˋ)豐銀行 。
銀行主管分析,陸企的海外拓展被政策阻擾,使得總體市場規模萎 縮,但印尼和澳洲聯貸市場都有雙位數的成長,這使得專注於企金業 務的澳盛銀行,在2017年以外銀之姿坐上亞洲第三,改變陸銀連年盤 據區域前三名的僵固生態。
美國經濟熱度在2017年幾乎是全球一枝獨秀,國際投資銀行經理人 、顧問專家們大量回流美國,以美國市場為主場參與規模前所未見的 企業併購(M & A)潮,例如美國最大藥局連鎖店CVS Health以690 億美元收購醫療保險公司安泰(Aetna),美國併購市場全年達1.4兆 美元,占全球三分之一的規模,反映以投行業務帶領的企金市場正由 美國金融業復興中。
相對上,日本除外的亞太區市場,企金業務的「子彈」銀行聯貸業 務,2017年較過去兩年「只有更壞」,湯森路透統計2017年全年亞太 區銀行間聯貸金額僅4,453億美元,較去年減少4.8%,連續第三年下 跌;交易件數亦從2016年的1,291筆微減到1,246筆,成為亞太區銀行 團貸款市場自2014年達到歷史高峰的5,230億美元之後,連續三年萎 縮。
其中,屬於併購融資用途占年亞太區(除日本外)銀團貸款總額的 12.5%,折算金額約557億美元,較2016年的歷史最高位的842億美元 大幅下滑33.8%。
調研單位分析,聯貸減少的主要因素來自大陸經濟成長放緩,大宗 投資案驅動的融資需求萎縮,這種來自需求降低的多重衝擊,造成亞 洲大多數銀團貸款業務放緩;而併購市場大幅縮減的背後原因,也是 因為中資企業縮手海外收購的步伐。
也因如此,香港在2017年降為亞太區第二併購貸款市場,僅能靠香 港在地企業的資金需求驅動香港銀行間聯貸融資市場的活力;但澳洲 經過2015、2016兩年的連續下跌後,2017年終於出現成長力道,排在 陸、港之後,成為亞太區(除日本外)第三大銀行聯貸市場,市場規 模年成長12%。
為建立吹哨者保護制度、強化法遵與風險控管機制及建置資安專責 制度,金管會加速修正金控與銀行內稽內控辦法,昨日進行草案預告 ,且縮短預告時間為30日。銀行局指出,此次修法後,「所有」金控 、銀行都要建立內部檢舉制度、保護吹哨人,另外,資產兆元以上的 銀行要建立「獨立且專責」的法遵單位及資安單位,預計最快2018年 第1季上路。
銀行局指出,目前已建置有「獨立法遵單位」的銀行包括:中信銀 、國泰世華銀、花旗銀、(ㄏㄨㄟˋ)豐銀、澳盛銀行。未來只要是 資產兆元以上的銀行都要有獨立專責的法遵單位及法遵長,且可以兼 辦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相關事項,但不可兼辦法務或其他與職務有利 益衝突的業務。國外營業單位法遵主管應具備資格條件及在職訓練規 範則給予較大彈性。
銀行局指出,所有國銀在資安上都有專責單位,只是大部份設在資 訊部門下的科室,只有中信、一銀已有設置「獨立」的資安專責單位 。但未來資產兆元以上的銀行都要有獨立且專責的資安單位,並且有 協理以上的人擔任專責主管。
吹哨者保護機制上,銀行及金控應建立「內部檢舉」制度,並由「 總機構」(總行)指定具行使職權的單位負責檢舉案件的受理以及調 查,該機制有緩衝期,自法令發布後六個月實施。
銀行局指出,目前已建置有「獨立法遵單位」的銀行包括:中信銀 、國泰世華銀、花旗銀、(ㄏㄨㄟˋ)豐銀、澳盛銀行。未來只要是 資產兆元以上的銀行都要有獨立專責的法遵單位及法遵長,且可以兼 辦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相關事項,但不可兼辦法務或其他與職務有利 益衝突的業務。國外營業單位法遵主管應具備資格條件及在職訓練規 範則給予較大彈性。
銀行局指出,所有國銀在資安上都有專責單位,只是大部份設在資 訊部門下的科室,只有中信、一銀已有設置「獨立」的資安專責單位 。但未來資產兆元以上的銀行都要有獨立且專責的資安單位,並且有 協理以上的人擔任專責主管。
吹哨者保護機制上,銀行及金控應建立「內部檢舉」制度,並由「 總機構」(總行)指定具行使職權的單位負責檢舉案件的受理以及調 查,該機制有緩衝期,自法令發布後六個月實施。
美國聯準會(Fed)雖升息,但較市場預期來得「鴿派」,金融人士認為,提升台灣中央銀行下周四(21)日理監事會議利率按兵不動的可能性。
澳盛銀行認為,台灣央行會凍結利率一整年,中國與美國央行加息,對台灣的利率政策應該不會太大影響。
展望後市,匯銀主管認為,新台幣主要交易區間應落在29.5元至30.5元間,預期待外資休假完畢,2018年重新布局後,新台幣才會出現較明顯的走勢,依照目前的情勢看來,新台幣偏升可能性較高;在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市場(NDF)方面,新台幣的折價幅度擴大至約1角,顯示市場看升新台幣匯價。
澳盛銀行認為,台灣央行會凍結利率一整年,中國與美國央行加息,對台灣的利率政策應該不會太大影響。
展望後市,匯銀主管認為,新台幣主要交易區間應落在29.5元至30.5元間,預期待外資休假完畢,2018年重新布局後,新台幣才會出現較明顯的走勢,依照目前的情勢看來,新台幣偏升可能性較高;在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市場(NDF)方面,新台幣的折價幅度擴大至約1角,顯示市場看升新台幣匯價。
出售台灣個人金融與財富管理業務給星展銀行後,澳盛銀行總經理陳國榮昨(14)日首次對外表示,未來會耕耘台灣結構型商品等跨境業務、協助企業籌資募資、提供附加價值服務。他強調,澳盛銀會繼續留在台灣,協助台商拉高海內外表現。
澳盛銀今年獲利放緩,陳國榮表示,因為今年正在處理出售業務、須打消部分資產,展望明年,以台灣企業金融為主,對銀行的長期表現有信心。
澳盛銀去年決定將包含台灣在內的五大亞洲地區個人金融與財富管理業務,出售給星展銀,從本周一(11)日開始,雙方完成業務移轉,星展銀一口氣拿下澳盛銀逾50萬名台灣客戶,星展信用卡流通卡數也躍升到55萬張,並接收澳盛銀近800名員工及八間分行。
陳國榮表示,澳盛銀仍然持續耕耘台灣客戶。他舉例,上周他才與公司團隊拜會台灣企業董事長,並提供給這位企業董事長量身訂做的財務業務經營等相關建議,澳盛銀看好台灣客戶海內外的表現,未來也會協助台灣客戶海內外業務成長,挹注台灣GDP表現。
澳盛銀今年獲利放緩,陳國榮表示,因為今年正在處理出售業務、須打消部分資產,展望明年,以台灣企業金融為主,對銀行的長期表現有信心。
澳盛銀去年決定將包含台灣在內的五大亞洲地區個人金融與財富管理業務,出售給星展銀,從本周一(11)日開始,雙方完成業務移轉,星展銀一口氣拿下澳盛銀逾50萬名台灣客戶,星展信用卡流通卡數也躍升到55萬張,並接收澳盛銀近800名員工及八間分行。
陳國榮表示,澳盛銀仍然持續耕耘台灣客戶。他舉例,上周他才與公司團隊拜會台灣企業董事長,並提供給這位企業董事長量身訂做的財務業務經營等相關建議,澳盛銀看好台灣客戶海內外的表現,未來也會協助台灣客戶海內外業務成長,挹注台灣GDP表現。
澳盛銀行台灣子行甫完成消金及財富管理業務移轉給星展(台灣)銀行,澳盛台灣總理陳國榮14日表示,目前台灣團隊規模約200人,主要客戶是台灣金融業、大型企業客戶的國際金融交易、投資協助,近3個月經手的金流達新台幣100億元,目前持有的台灣子行執照及企金業務許可不會輕易更動,未來甚至還需要更多的資金從海外入台,壯大澳盛台灣的業務表現。
陳國榮表示,「企金的業務發展需要長期耕耘,澳盛在台灣會持續拓展」。澳盛台灣在台北101大樓的財管部門因出售給星展台灣,已經清空,目前聚焦的企金業務則由位在國泰金融大樓的辦公室進行。
陳國榮表示,澳盛進駐台灣已37年,台灣所在的大中華區是澳盛位於澳洲及紐西蘭在地市場的重要貿易夥伴,現在在澳紐設點的10家台資銀行、4家台籍保險公司都是澳盛銀的客戶。
他強調,實際上,台灣法人機構是澳洲銀行業外資客戶的最大宗,澳洲總部對於台灣團隊賦與三大角色,一是台資金融業發展國際化的重要夥伴;二是台灣科技供應鏈產業的跨境資金管理與投資業務;三是建立客戶和監管機關的網絡關係。
陳國榮表示,「企金的業務發展需要長期耕耘,澳盛在台灣會持續拓展」。澳盛台灣在台北101大樓的財管部門因出售給星展台灣,已經清空,目前聚焦的企金業務則由位在國泰金融大樓的辦公室進行。
陳國榮表示,澳盛進駐台灣已37年,台灣所在的大中華區是澳盛位於澳洲及紐西蘭在地市場的重要貿易夥伴,現在在澳紐設點的10家台資銀行、4家台籍保險公司都是澳盛銀的客戶。
他強調,實際上,台灣法人機構是澳洲銀行業外資客戶的最大宗,澳洲總部對於台灣團隊賦與三大角色,一是台資金融業發展國際化的重要夥伴;二是台灣科技供應鏈產業的跨境資金管理與投資業務;三是建立客戶和監管機關的網絡關係。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