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基因生技公司新聞
行動基因生技創辦人陳華鍵昨(2)日表示,該公司研發的檢測產品ACTOnco,今年初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VD)許可後,成為美國以外全球第一家獲得廣泛癌症基因檢測認證的公司,並確保公司在大陸以外的亞洲地區癌症基因檢測市場龍頭。
行動基因公司2014年成立,以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技術發展癌症檢測業務,可提供癌症風險評估、癌症用藥篩檢及疾病監控等三大服務,目前也在開發早期篩檢技術。公司擁有首家衛福部列冊的「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LDTS)」,在台灣、香港、東京、新加坡、曼谷與英國設有服務據點,是國內最大的癌症基因檢測公司,在亞洲除中國大陸以外也是最大的公司。
陳華鍵表示,行動基因的ACTOnco取得美國FDA的IVD認證許可後,成為全世界第六家NGS相關產品取得FDA IVD認證的公司,也是美國以外第一家取得FDA認證公司,這項產品可同步檢測440個相關基因。
此外,ACTOnco可搭配獨立建置並綜合亞洲、歐美癌症基因資料庫,能廣泛應用於全實體腫瘤癌別,並以一半亞洲基因樣本及一半歐美基因樣本進行驗證。本次獲美國FDA許可,稱得上是亞洲精準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陳華鍵強調,亞洲國家有全球最多的癌症病患,每年癌症新增人數逾900萬人,但癌症精準醫療發展卻相對落後,主因醫療保險普及性較歐美更低。目前行動基因的檢測產品已和國泰、南山及台灣人壽等公司合作,隨著ACTOnco通過FDA認證,後續也將與美國的保險業者洽談合作。
另外,行動基因去年12月底被在美國Nasdaq掛牌的Prenetics Global公司入主,Prenetics Global公司成為行動基因最大股東。
陳華鍵說,Prenetics Global是一家頗具規模的消費型基因檢測公司,行動基因專長在腫瘤醫學基因檢測,兩家公司合作可以互補,行動基因可透過Prenetics Global強大的市場發展能力、戰略資金及科研技術合作,強化基因定序設備及擴張生物資訊分析與科研團隊,並瞄準去中心化數位醫療、遠端醫療、遺傳醫學等相關發展,共同拓展台灣、香港、日本、英國、歐盟等地精準醫療市場。
行動基因公司2014年成立,以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技術發展癌症檢測業務,可提供癌症風險評估、癌症用藥篩檢及疾病監控等三大服務,目前也在開發早期篩檢技術。公司擁有首家衛福部列冊的「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LDTS)」,在台灣、香港、東京、新加坡、曼谷與英國設有服務據點,是國內最大的癌症基因檢測公司,在亞洲除中國大陸以外也是最大的公司。
陳華鍵表示,行動基因的ACTOnco取得美國FDA的IVD認證許可後,成為全世界第六家NGS相關產品取得FDA IVD認證的公司,也是美國以外第一家取得FDA認證公司,這項產品可同步檢測440個相關基因。
此外,ACTOnco可搭配獨立建置並綜合亞洲、歐美癌症基因資料庫,能廣泛應用於全實體腫瘤癌別,並以一半亞洲基因樣本及一半歐美基因樣本進行驗證。本次獲美國FDA許可,稱得上是亞洲精準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陳華鍵強調,亞洲國家有全球最多的癌症病患,每年癌症新增人數逾900萬人,但癌症精準醫療發展卻相對落後,主因醫療保險普及性較歐美更低。目前行動基因的檢測產品已和國泰、南山及台灣人壽等公司合作,隨著ACTOnco通過FDA認證,後續也將與美國的保險業者洽談合作。
另外,行動基因去年12月底被在美國Nasdaq掛牌的Prenetics Global公司入主,Prenetics Global公司成為行動基因最大股東。
陳華鍵說,Prenetics Global是一家頗具規模的消費型基因檢測公司,行動基因專長在腫瘤醫學基因檢測,兩家公司合作可以互補,行動基因可透過Prenetics Global強大的市場發展能力、戰略資金及科研技術合作,強化基因定序設備及擴張生物資訊分析與科研團隊,並瞄準去中心化數位醫療、遠端醫療、遺傳醫學等相關發展,共同拓展台灣、香港、日本、英國、歐盟等地精準醫療市場。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今,時間長逾兩年,不僅有染疫後遺症、勞力後遺症等問題持續干擾金融市場,全球從清零計畫到學著與病毒共存,也加速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指出,看好疫情催生遠距醫療商機,並帶動mRNA、基因檢測、細胞療法等新療法更快市場化,投資可以透過ETF參與未來十年生技醫療的大躍進。
經濟日報主辦的「全球醫療創新暨健康投資趨勢」論壇,由經濟日報總編輯費家琪主持,邀請了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行動基因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陳華鍵、理財專家盧燕俐等專家,共同探討疫情之下的全球生技醫療投資主軸。
張雍川指出,當前創新醫療技術已超乎一般想像,失智不再無藥可醫,癌症有望透過基因檢測預先找出人體內的地雷基因,新冠病毒也接連有疫苗、口服藥出現,創新醫療商機無限。
新冠疫情後的生醫投資主軸就是鎖定「疫苗、基因、再生」三大方向。
進一步探究精準醫療領域,陳華鍵指出,全球主要國家積極投入相關研究,精準醫學將對未來醫療產業造成重大影響,包含疾病防治、疾病診斷與治療、新藥研發策略、醫療與保險法規等。而精準醫療不是明天、後天的事,是現在進行式,精準醫療之所以值得投資,是因為其為醫學及科學的整合未來趨勢,是後續長期發展趨勢重點。
生技醫療商機蓬勃發展,近來國內投信公司紛紛推出生技醫療相關的主、被動式產品,國泰投信也看好生技醫療商機,搶食生技醫療這塊投資大餅,推出國泰基因免疫革命ETF(00898),投資鎖定三大主軸:基因技術、疫苗突破、再生醫療,將於11月1日至11月5日募集。
國泰基因免疫革命ETF基金經理人游日傑指出,這檔ETF擁有三大優勢:全球主流疫苗品牌、聚焦顛覆性創新醫療突破以及強大爆發力。主要追蹤Solactive全球基因免疫與醫療革命指數,從已開發市場國家(涵蓋台灣、南韓)交易所的上市股票中,先依市值、流動性標準及FactSet的產業分類,初步篩選可投資標的,再利用AI機器學習選股、分析財報、新聞、期刊等最新資訊,藉此挑出在基因、免疫學等醫療領域有高度投入的公司。
生醫大趨勢下,投資為何要選ETF?理財專家盧燕俐表示,生醫ETF具有交易成本低、免選股煩惱、透明度較高、進入門檻低等優勢。
而年輕人在投資理財上,最需要的就是長期淨值累積向上、達成累計財富為主要目的投資工具,且投資理財是需要練習的,因此,著眼於未來爆發潛力大的生醫產業,搭配1萬元就能入手的親民價格,適合新手投資人一同參與。
張雍川指出,科技仍舊重要,但在人類壽命愈來愈長下,醫療和生技的需求也是急速興起,但投資潛力上,由於生醫處於更早期階段,未來爆發力甚至可能比科技股更強,看好生技醫療領域將誕生新生代尖牙股,投資商機不容忽視。
經濟日報主辦的「全球醫療創新暨健康投資趨勢」論壇,由經濟日報總編輯費家琪主持,邀請了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行動基因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陳華鍵、理財專家盧燕俐等專家,共同探討疫情之下的全球生技醫療投資主軸。
張雍川指出,當前創新醫療技術已超乎一般想像,失智不再無藥可醫,癌症有望透過基因檢測預先找出人體內的地雷基因,新冠病毒也接連有疫苗、口服藥出現,創新醫療商機無限。
新冠疫情後的生醫投資主軸就是鎖定「疫苗、基因、再生」三大方向。
進一步探究精準醫療領域,陳華鍵指出,全球主要國家積極投入相關研究,精準醫學將對未來醫療產業造成重大影響,包含疾病防治、疾病診斷與治療、新藥研發策略、醫療與保險法規等。而精準醫療不是明天、後天的事,是現在進行式,精準醫療之所以值得投資,是因為其為醫學及科學的整合未來趨勢,是後續長期發展趨勢重點。
生技醫療商機蓬勃發展,近來國內投信公司紛紛推出生技醫療相關的主、被動式產品,國泰投信也看好生技醫療商機,搶食生技醫療這塊投資大餅,推出國泰基因免疫革命ETF(00898),投資鎖定三大主軸:基因技術、疫苗突破、再生醫療,將於11月1日至11月5日募集。
國泰基因免疫革命ETF基金經理人游日傑指出,這檔ETF擁有三大優勢:全球主流疫苗品牌、聚焦顛覆性創新醫療突破以及強大爆發力。主要追蹤Solactive全球基因免疫與醫療革命指數,從已開發市場國家(涵蓋台灣、南韓)交易所的上市股票中,先依市值、流動性標準及FactSet的產業分類,初步篩選可投資標的,再利用AI機器學習選股、分析財報、新聞、期刊等最新資訊,藉此挑出在基因、免疫學等醫療領域有高度投入的公司。
生醫大趨勢下,投資為何要選ETF?理財專家盧燕俐表示,生醫ETF具有交易成本低、免選股煩惱、透明度較高、進入門檻低等優勢。
而年輕人在投資理財上,最需要的就是長期淨值累積向上、達成累計財富為主要目的投資工具,且投資理財是需要練習的,因此,著眼於未來爆發潛力大的生醫產業,搭配1萬元就能入手的親民價格,適合新手投資人一同參與。
張雍川指出,科技仍舊重要,但在人類壽命愈來愈長下,醫療和生技的需求也是急速興起,但投資潛力上,由於生醫處於更早期階段,未來爆發力甚至可能比科技股更強,看好生技醫療領域將誕生新生代尖牙股,投資商機不容忽視。
生技產業五花八門,但聰明錢已悄悄看上「精準醫療」領域,例如專責「數據產生」的美國生技公司iIIumina,拜近二年股價飆漲之賜,市值已有500餘億美元,相當於台積電的十分之一,ACT行動基因集團執行長陳華鍵認為,由此可見精準醫療與相關的基因檢測行業,絕對是值得投資的重點。
「精準醫療」是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5年國情咨文中,首次被提及並納入國家推動發展的產業,其基本定義,是未來疾病的預防與治療須依個人基因差異與生活型態的不同搭配,來做個人化的發揮。
陳華鍵指出,精準醫療的發展建構在三個重要核心技術,第一是人類基因體序列的定序:人類有2萬多個基因,但基因序列高達64億個生命密碼「鹼基(ACTG)」,因此將每個序列訂出,就是人類基因體計畫,總共花了13年、好幾億美元才建制完成標準基因序列,之後才能進行基因檢測。
第二個核心技術,是微量定序與檢測的方法突飛猛進,包括基因晶片、次世代基因定序等,以及技術平台的建立。
第三個是大數據的建立。醫學健康大數據分析,就是數據庫的應用,基因檢測完等到的資訊意義,就是要透過大數據資料庫的比對才會知道。
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後,不少國家也跟進,例如中國大陸將基因序列入列為國防戰略行業與基礎建設,預計到2030年共投入人民幣600億元的國家經費,因惟有透過了解個體基因特徵,未來個體在疾病的復發、風險、用藥有無效用結合,就可以得到非常多的生物醫學資訊,精準醫療正是建構在這些大數據上。
陳華鍵指出,也因先進技術引進快速,基因定序成本在2006年起快速下降,基因檢測的發展不僅比半導體的摩爾定律來得更快,精準醫療才有辦法被落實,從各種檢體透過基因檢測,就能運用到以下範疇:疾病預防、早期篩檢、正確診斷、精準治療、預後監控、一路到最後的健康照護,相關龍頭公司也快速發展。
「精準醫療」是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5年國情咨文中,首次被提及並納入國家推動發展的產業,其基本定義,是未來疾病的預防與治療須依個人基因差異與生活型態的不同搭配,來做個人化的發揮。
陳華鍵指出,精準醫療的發展建構在三個重要核心技術,第一是人類基因體序列的定序:人類有2萬多個基因,但基因序列高達64億個生命密碼「鹼基(ACTG)」,因此將每個序列訂出,就是人類基因體計畫,總共花了13年、好幾億美元才建制完成標準基因序列,之後才能進行基因檢測。
第二個核心技術,是微量定序與檢測的方法突飛猛進,包括基因晶片、次世代基因定序等,以及技術平台的建立。
第三個是大數據的建立。醫學健康大數據分析,就是數據庫的應用,基因檢測完等到的資訊意義,就是要透過大數據資料庫的比對才會知道。
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後,不少國家也跟進,例如中國大陸將基因序列入列為國防戰略行業與基礎建設,預計到2030年共投入人民幣600億元的國家經費,因惟有透過了解個體基因特徵,未來個體在疾病的復發、風險、用藥有無效用結合,就可以得到非常多的生物醫學資訊,精準醫療正是建構在這些大數據上。
陳華鍵指出,也因先進技術引進快速,基因定序成本在2006年起快速下降,基因檢測的發展不僅比半導體的摩爾定律來得更快,精準醫療才有辦法被落實,從各種檢體透過基因檢測,就能運用到以下範疇:疾病預防、早期篩檢、正確診斷、精準治療、預後監控、一路到最後的健康照護,相關龍頭公司也快速發展。
中華開發資本旗下生醫基金投資的行動基因控股公司,近日宣布與歐洲其中一家最大的CRO實驗室Cerba Research合資成立服務亞洲區客戶的分子實驗室,這項合作模式代表亞洲的生技及管理團隊有能力成功與國際接軌,行動基因的跨國合作顯示亞洲的生技及管理團隊技術受國際肯定。
中華開發生醫團隊建構生醫產業投資鏈,以提供跨國跨業服務、資金募集、培育人才、資訊交流平台為重點項目,將導引資金進入國內外具有國際發展潛力的生醫公司,扮演關鍵的角色。
中華開發生醫團隊表示,2015年時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曾提出精準醫學計畫,即指藉由檢測病患的基因後,精準對症下藥。2014年剛創業成立的行動基因在台灣開始紮根成長,就是在這股產業大潮流的極佳投資機會中,經過多年努力,以國際最高標準的技術、品質及服務,發展成為亞洲其中一家最佳的癌症基因驗測公司,業務遍及台灣、香港、日本、東南亞及英國。
看好精準醫療的未來性,中華開發生醫基金於2016年投資行動基因,因該公司有別於其他業者僅提供單純基因定序服務,而是以基因定序與資料分析為核心,提供癌症精準 (個人化) 醫療檢測服務,透過檢測解讀病患基因資訊,協助進行癌症預防、診斷、治療及監控,因此成為市場上重要的癌症精準醫療資訊服務提供商。本次與Cerba Research合資成立服務亞洲區客戶的分子實驗室,更是一項重要進展,進一步邁向全球化及國際化。
中華開發資本大健康事業群總負責人暨生醫基金董事長何俊輝表示,中華開發旗下目前有一檔人民幣生醫基金及兩檔新台幣生醫基金,長期以來支持生醫產業相關投資,整體管理規模已近新台幣百億元;所投資的生醫公司已將近30家,其中一半擔任董監事,投資涵蓋範圍包括CDMO(委託開發與生產)、新藥開發、先進的基因檢測、基因療法、次世代細胞治療,未來將更進一步鎖定健康精準治療。
中華開發生醫團隊建構生醫產業投資鏈,以提供跨國跨業服務、資金募集、培育人才、資訊交流平台為重點項目,將導引資金進入國內外具有國際發展潛力的生醫公司,扮演關鍵的角色。
中華開發生醫團隊表示,2015年時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曾提出精準醫學計畫,即指藉由檢測病患的基因後,精準對症下藥。2014年剛創業成立的行動基因在台灣開始紮根成長,就是在這股產業大潮流的極佳投資機會中,經過多年努力,以國際最高標準的技術、品質及服務,發展成為亞洲其中一家最佳的癌症基因驗測公司,業務遍及台灣、香港、日本、東南亞及英國。
看好精準醫療的未來性,中華開發生醫基金於2016年投資行動基因,因該公司有別於其他業者僅提供單純基因定序服務,而是以基因定序與資料分析為核心,提供癌症精準 (個人化) 醫療檢測服務,透過檢測解讀病患基因資訊,協助進行癌症預防、診斷、治療及監控,因此成為市場上重要的癌症精準醫療資訊服務提供商。本次與Cerba Research合資成立服務亞洲區客戶的分子實驗室,更是一項重要進展,進一步邁向全球化及國際化。
中華開發資本大健康事業群總負責人暨生醫基金董事長何俊輝表示,中華開發旗下目前有一檔人民幣生醫基金及兩檔新台幣生醫基金,長期以來支持生醫產業相關投資,整體管理規模已近新台幣百億元;所投資的生醫公司已將近30家,其中一半擔任董監事,投資涵蓋範圍包括CDMO(委託開發與生產)、新藥開發、先進的基因檢測、基因療法、次世代細胞治療,未來將更進一步鎖定健康精準治療。
本土精準醫療大廠行動基因公司昨(7)日宣布,與比利時Cerba Research公司合資成立「識動亞洲」(CerbACT Asia)生技公司,藉由彼此核心技術強強聯手,開拓亞洲精準醫學市場。
台灣精準醫療及分子檢測協會理事長李鍾熙指出,識動亞洲是重要的實驗室,雙方結盟是一個里程碑,標誌著亞洲與歐洲在醫學上的合作意義。
行動基因與Cerba Research擁有先進技術和儀器,包括尖端流式細胞術技術、探索性和組織免疫染色體服務,以及周邊血單核細胞(PBMC)及柔軟組織細胞分離。
識動亞洲總經理魏大程指出,將提供高品質的檢測結果,並期許藉由精準醫療改善病患成效。
Cerba Research是醫療策略服務公司,主要利用臨床數據與科學技術來幫助藥物開發。透過中央實驗室及診斷服務,臨床檢測與生物標記的開發與驗證,滿足客戶在早期研究及臨床開發之需求。該公司並與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跨國藥廠和生技公司合作,在全球醫療診斷市場均占有一席之地。
台灣精準醫療及分子檢測協會理事長李鍾熙指出,識動亞洲是重要的實驗室,雙方結盟是一個里程碑,標誌著亞洲與歐洲在醫學上的合作意義。
行動基因與Cerba Research擁有先進技術和儀器,包括尖端流式細胞術技術、探索性和組織免疫染色體服務,以及周邊血單核細胞(PBMC)及柔軟組織細胞分離。
識動亞洲總經理魏大程指出,將提供高品質的檢測結果,並期許藉由精準醫療改善病患成效。
Cerba Research是醫療策略服務公司,主要利用臨床數據與科學技術來幫助藥物開發。透過中央實驗室及診斷服務,臨床檢測與生物標記的開發與驗證,滿足客戶在早期研究及臨床開發之需求。該公司並與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跨國藥廠和生技公司合作,在全球醫療診斷市場均占有一席之地。
行動基因5日宣布,已完成對英國專業醫療分子診斷公司MC Diagn ostics Ltd.(MCD)的收購,正式進軍歐洲精準醫療市場,雙方合作 首創的基因晶片ACTSpot NTRK檢測,將於今年8月推出。
MCD成立於2006年,主要提供自動化多分子檢測以及客制化的影像 整合分析,MCD的自動化低密度陣列平台(Automated Low DensityA rray System, ALDAS),目前已在HLA分型和血型系統診斷領域提供 可靠的臨床分析應用。
行動基因表示,市場對於靈敏度高、檢測時程短且價格相對容易負 擔的臨床癌症診斷工具有龐大需求,而作為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G 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先驅,該公司與MCD攜手合作,在A LDAS平台上開發融合基因檢測晶片,最近獲得顯著突破,融合基因檢 測可以簡單、自動化地進行,並與NGS檢測有高度的一致性。這個首 創的基因晶片檢測將於8月推出。行動基因是NGS專業檢測公司,也是 亞洲腫瘤分子診斷的先驅,此次收購,讓行動基因跨足基因晶片發展 和應用方面的全球領先地位。
MCD首席執行長Peter Maguire表示,MCD是移植醫學診斷、PCR檢測 、基因晶片製造、自動化生產與軟體工程方面的專家,ALDAS系統的 8孔條陣列讓實驗室擁有更高的彈性,可以一次檢測1到96個檢體,提 供最大的靈活性,從檢體萃取到報告產出只需3小時,期待和行動基 因結盟,將該公司的知識與經驗帶到亞洲。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表 示,期待繼續與MCD的專家緊密合作,進一步完善ALDAS系統,開發更 多實用產品。
MCD成立於2006年,主要提供自動化多分子檢測以及客制化的影像 整合分析,MCD的自動化低密度陣列平台(Automated Low DensityA rray System, ALDAS),目前已在HLA分型和血型系統診斷領域提供 可靠的臨床分析應用。
行動基因表示,市場對於靈敏度高、檢測時程短且價格相對容易負 擔的臨床癌症診斷工具有龐大需求,而作為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G 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先驅,該公司與MCD攜手合作,在A LDAS平台上開發融合基因檢測晶片,最近獲得顯著突破,融合基因檢 測可以簡單、自動化地進行,並與NGS檢測有高度的一致性。這個首 創的基因晶片檢測將於8月推出。行動基因是NGS專業檢測公司,也是 亞洲腫瘤分子診斷的先驅,此次收購,讓行動基因跨足基因晶片發展 和應用方面的全球領先地位。
MCD首席執行長Peter Maguire表示,MCD是移植醫學診斷、PCR檢測 、基因晶片製造、自動化生產與軟體工程方面的專家,ALDAS系統的 8孔條陣列讓實驗室擁有更高的彈性,可以一次檢測1到96個檢體,提 供最大的靈活性,從檢體萃取到報告產出只需3小時,期待和行動基 因結盟,將該公司的知識與經驗帶到亞洲。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表 示,期待繼續與MCD的專家緊密合作,進一步完善ALDAS系統,開發更 多實用產品。
醫療檢測公司-行動基因近日宣布與全球大型保險集團合作,提供保險客戶基因檢測服務,以提高癌症治療成效、降低醫療成本,突顯精準醫療帶來的價值獲得市場認可。投信法人指出,有別於傳統製藥、生技產業著重在治療,精準醫療強調疾病預防、精準治療、有效管理與術後照護等全套服務,成為近年醫療產業發展與投資主流。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精準醫療近年大行其道,就連國內也吹起這一股旋風。以近日為例,醫療檢測公司-行動基因即宣布與知名保險集團AIA合作,設計精準醫療專屬保單,提供保險客戶基因檢測服務,未來可依據個人基因型態,提供合適的癌症治療方式,藉此提高治療成效,減少醫療花費。
醫療與保險業的合作在國外已行之有年,觀察自2005年精準醫療指數編撰以來,大多沿著季線上揚,並且在碰觸正2倍標準差後,因指標過熱而出現短期修正。今年來,指數累計漲幅雖達25%,仍僅略高於季線,與正2倍標準差距離尚遠,顯示未有過熱情形,投資人可持續分批進場。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生技類股仍是看好標的,大型藥廠受政策不確定性影響較大。中長期來看,隨著美國明年將舉行總統大選,市場轉向關注藥價壓力等問題,政策逆風可能持續並壓抑類股評價水準,但目前研發活動仍熱絡,將關注在藥物發展特別是癌症藥、基因治療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
宏利資產管理資產配置團隊宏觀經濟策略部剖析,在美國消費力道走強、房地產活動轉佳及企業信心和支出增加的帶動下,現時預期美國經濟數據將在第二季和第三季再度加速增長。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林佳興表示,台股中的生技股評價低檔,績優股可以逢低布局,選股上選擇營收走強、後續有利多事件的公司。國內藥廠自行研發新藥及學名藥開始邁入藥證收成期,且隨著衛福部去年9月開放細胞治療,再生醫療領域將是未來生技產業的新星,都有助吸引資金重新關注,績優股可趁大盤回檔時趁低布局。
駿利亨德森分析,健護產業可持續找到具投資吸引力的成長機會,以醫療設備公司為例,便受惠於手術機器人、糖尿病與心臟病等領域的新產品週期強勁。於健康護理產業中,持續看好中小型生技公司,許多這類公司正在為研發高度未被滿足需求的病患創新療法。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精準醫療近年大行其道,就連國內也吹起這一股旋風。以近日為例,醫療檢測公司-行動基因即宣布與知名保險集團AIA合作,設計精準醫療專屬保單,提供保險客戶基因檢測服務,未來可依據個人基因型態,提供合適的癌症治療方式,藉此提高治療成效,減少醫療花費。
醫療與保險業的合作在國外已行之有年,觀察自2005年精準醫療指數編撰以來,大多沿著季線上揚,並且在碰觸正2倍標準差後,因指標過熱而出現短期修正。今年來,指數累計漲幅雖達25%,仍僅略高於季線,與正2倍標準差距離尚遠,顯示未有過熱情形,投資人可持續分批進場。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生技類股仍是看好標的,大型藥廠受政策不確定性影響較大。中長期來看,隨著美國明年將舉行總統大選,市場轉向關注藥價壓力等問題,政策逆風可能持續並壓抑類股評價水準,但目前研發活動仍熱絡,將關注在藥物發展特別是癌症藥、基因治療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
宏利資產管理資產配置團隊宏觀經濟策略部剖析,在美國消費力道走強、房地產活動轉佳及企業信心和支出增加的帶動下,現時預期美國經濟數據將在第二季和第三季再度加速增長。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林佳興表示,台股中的生技股評價低檔,績優股可以逢低布局,選股上選擇營收走強、後續有利多事件的公司。國內藥廠自行研發新藥及學名藥開始邁入藥證收成期,且隨著衛福部去年9月開放細胞治療,再生醫療領域將是未來生技產業的新星,都有助吸引資金重新關注,績優股可趁大盤回檔時趁低布局。
駿利亨德森分析,健護產業可持續找到具投資吸引力的成長機會,以醫療設備公司為例,便受惠於手術機器人、糖尿病與心臟病等領域的新產品週期強勁。於健康護理產業中,持續看好中小型生技公司,許多這類公司正在為研發高度未被滿足需求的病患創新療法。
榮獲潛力標竿獎為「藥品╱細胞治療類組」-免疫功坊(股)公司、「檢測╱醫材類組」-行動基因生技(股)公司及「生技農業╱食品╱醫美類組」-益福生醫(股)公司。 免疫功坊致力於獨特且具突破性的「T-ER型藥物設計平台」,創新技術具有世界級的前瞻性,發展中的準藥物,已規劃四項進入臨床前期研究。核心研發能力優異,專利布局完整。 行動基因以基因檢測技術與藥物分析平台為核心,積極投入研發,設有香港、新加坡、日本子公司,並於2018年獲日本佳能醫療投資。營運模式符合未來精準醫療需求,極具國際競爭力。
益福生醫以證實能調節腦中多巴胺濃度之「精神益生菌PS128R」菌株為核心平台,應用於健康養生、腸道、及腦領域,超過15國已上市或訂單已正作業中,營收及研發經費逐年成長。
益福生醫以證實能調節腦中多巴胺濃度之「精神益生菌PS128R」菌株為核心平台,應用於健康養生、腸道、及腦領域,超過15國已上市或訂單已正作業中,營收及研發經費逐年成長。
行動基因(ACT Genomics)近期不僅獲獎不斷,也同時獲得各大國際藥廠的肯定,不僅已經與六個大藥廠完成新藥開發的服務合作,目前手上還有十個新藥開發臨床合作案。
行動基因共同創辦人/執行長陳華鍵近期在蔡英文總統手下接下「2019傑出生技產業獎/潛力標竿獎」,近期也將與兩家國際大藥廠攜手合作,未來將以行動基因的癌症檢測服務,配合這些大藥廠在台執行用藥前的基因篩檢。
另外,融合基因是近年癌症治療的新靶點,有許多複雜的組合類型,有超過10%非小細胞肺癌與超過15%甲狀腺癌患者都帶有融合基因;最新研究發現橫跨十多種癌別的患者如帶有NTRK1/2/3融合基因,在使用相對應抑制劑有卓越成效,順利讓腫瘤縮小。
行動基因「融合型癌症基因檢測ACTFusion」以次世代定序技術(NGS)可一次檢測31個融合基因及其182種組合,提供病患更多標靶治療選擇。行動基因成立五年,已經手8,000筆亞洲人癌症基因檢測,其CAP實驗室高規格品質控管及各項優化檢測技術,提高次世代定序技術(NGS)多基因檢測成功率,形成亞太首見的完整亞洲人癌症基因資料庫。
行動基因共同創辦人/執行長陳華鍵近期在蔡英文總統手下接下「2019傑出生技產業獎/潛力標竿獎」,近期也將與兩家國際大藥廠攜手合作,未來將以行動基因的癌症檢測服務,配合這些大藥廠在台執行用藥前的基因篩檢。
另外,融合基因是近年癌症治療的新靶點,有許多複雜的組合類型,有超過10%非小細胞肺癌與超過15%甲狀腺癌患者都帶有融合基因;最新研究發現橫跨十多種癌別的患者如帶有NTRK1/2/3融合基因,在使用相對應抑制劑有卓越成效,順利讓腫瘤縮小。
行動基因「融合型癌症基因檢測ACTFusion」以次世代定序技術(NGS)可一次檢測31個融合基因及其182種組合,提供病患更多標靶治療選擇。行動基因成立五年,已經手8,000筆亞洲人癌症基因檢測,其CAP實驗室高規格品質控管及各項優化檢測技術,提高次世代定序技術(NGS)多基因檢測成功率,形成亞太首見的完整亞洲人癌症基因資料庫。
生醫X保單首例,行動基因與全球最大保險集團合作。行動基因(ACT Genomics)於上周五(26)日與友邦人壽(AIA)香港子公司簽署協議,未來友邦香港的客戶,將可享有由行動基因提供的先進癌症基因檢測服務,寫下台灣生醫公司與保險公司合作的首例。
此項合作項目,保險客戶可依保單內容,享有不同程度的精準醫療檢測優惠或折扣。友邦香港表示,透過行動基因提供的基因檢測服務,可按各客戶個人化癌症基因資料,獲得合適的治療方案。
據悉,這也是台灣精準醫療公司首度與金融保險機構合作,所設計的精準醫療專屬保單,因此有里程碑意義。行動基因表示,該公司具備領先全球的癌症篩檢技術,期許未來能與金融保險機構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從保險公司的角度看,過去保險公司所提供保單中,譬如「實支實付」部分,保戶罹癌後可能「病急亂投醫」,用了一大堆昂貴的抗癌藥,雖然多由保險公司買單,但卻效果有限。
根據精準醫療的觀念,同一種癌症在不同人身上,因癌細胞所表現的生物標記不同,所適用的藥物也不一樣,若能透過精準檢測找出適合的標靶藥物,不僅可以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減少用錯藥的風險,也能降低醫藥品的支出,對保險公司、保戶而言都有利。
友邦香港及澳門自願醫保計劃總裁兼首席科技及營運官葉文傑表示,友邦香港這次與行動基因合作,幫助客戶把醫療費用更有效地運用在具成效的治療之上,將醫療保障服務提升至更高水平。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醫務官及企業顧問周一嶽醫師指出,癌症基因檢測就是一項有效工具,可針對癌症基因資料,在最短時間內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這正實踐精準醫療理念,盡快找出適合醫治的方法,幫助癌症患者獲得最有效治療。
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博士表示,我們與友邦香港合作,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癌症病人透過個人化基因資料,更準確診斷出有效的治療和監測癌症的方法。
行動基因是台灣的精準醫療檢測公司,主要股東包含香港中信里昂、Ocean PE fund、日本Jafco、新加坡UOB、和通創投、宏誠創投及中華開發工業銀行。
此項合作項目,保險客戶可依保單內容,享有不同程度的精準醫療檢測優惠或折扣。友邦香港表示,透過行動基因提供的基因檢測服務,可按各客戶個人化癌症基因資料,獲得合適的治療方案。
據悉,這也是台灣精準醫療公司首度與金融保險機構合作,所設計的精準醫療專屬保單,因此有里程碑意義。行動基因表示,該公司具備領先全球的癌症篩檢技術,期許未來能與金融保險機構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從保險公司的角度看,過去保險公司所提供保單中,譬如「實支實付」部分,保戶罹癌後可能「病急亂投醫」,用了一大堆昂貴的抗癌藥,雖然多由保險公司買單,但卻效果有限。
根據精準醫療的觀念,同一種癌症在不同人身上,因癌細胞所表現的生物標記不同,所適用的藥物也不一樣,若能透過精準檢測找出適合的標靶藥物,不僅可以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減少用錯藥的風險,也能降低醫藥品的支出,對保險公司、保戶而言都有利。
友邦香港及澳門自願醫保計劃總裁兼首席科技及營運官葉文傑表示,友邦香港這次與行動基因合作,幫助客戶把醫療費用更有效地運用在具成效的治療之上,將醫療保障服務提升至更高水平。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醫務官及企業顧問周一嶽醫師指出,癌症基因檢測就是一項有效工具,可針對癌症基因資料,在最短時間內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這正實踐精準醫療理念,盡快找出適合醫治的方法,幫助癌症患者獲得最有效治療。
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博士表示,我們與友邦香港合作,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癌症病人透過個人化基因資料,更準確診斷出有效的治療和監測癌症的方法。
行動基因是台灣的精準醫療檢測公司,主要股東包含香港中信里昂、Ocean PE fund、日本Jafco、新加坡UOB、和通創投、宏誠創投及中華開發工業銀行。
全台唯一由政府主辦且頒發獎金最高的生技獎項「2019臺北生技獎」日前頒獎,臺北市長柯文哲親自揭曉各獎項得主並頒發共計580萬元的獎金,今年有15家績優生技企業暨學研單位獲獎,精準醫療領域應用參賽單位分別抱回新創技術獎、技轉合作獎。
「新創技術獎」金獎得主-行動基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其自行開發的ACTOnco+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適用於復發、轉移、晚期、罹患罕見癌症或治療成效不彰的癌症病患,能分析腫瘤帶有哪些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把握治療黃金期,為病人提供精準醫療最適方案。
今年以「精準醫療藥物-專一RAF激?抑制劑」參賽標的獲得「技轉合作獎」金獎的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經實驗證實,候選藥物UB-941整體藥物生物活性與安全性皆優於已上市藥物Vemurafenib與Dabrafenib,具備國際競爭力與開發潛力,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已申請專利保護,並專屬授權方式技轉國內上櫃新藥開發公司聯亞藥業,且已通過美國食品衛生管理局(US FDA)臨床一期試驗許可。
台灣第一家生產整腸微生物原料藥公司-生展生物科技公司,以其研發的「好菌,好人生」獲「國際躍進獎」銀獎。技術研發重點在功能性益生菌,包括國內第一家具有整腸效能的益生菌-芽孢乳酸菌(BACO17),與食品級益生菌建立區隔性競爭優勢,及通過台灣健康食品認證、取得免疫調節宣稱認證的副乾酪乳桿菌(LCW23)。(鄭芝珊)
「新創技術獎」金獎得主-行動基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其自行開發的ACTOnco+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適用於復發、轉移、晚期、罹患罕見癌症或治療成效不彰的癌症病患,能分析腫瘤帶有哪些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把握治療黃金期,為病人提供精準醫療最適方案。
今年以「精準醫療藥物-專一RAF激?抑制劑」參賽標的獲得「技轉合作獎」金獎的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經實驗證實,候選藥物UB-941整體藥物生物活性與安全性皆優於已上市藥物Vemurafenib與Dabrafenib,具備國際競爭力與開發潛力,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已申請專利保護,並專屬授權方式技轉國內上櫃新藥開發公司聯亞藥業,且已通過美國食品衛生管理局(US FDA)臨床一期試驗許可。
台灣第一家生產整腸微生物原料藥公司-生展生物科技公司,以其研發的「好菌,好人生」獲「國際躍進獎」銀獎。技術研發重點在功能性益生菌,包括國內第一家具有整腸效能的益生菌-芽孢乳酸菌(BACO17),與食品級益生菌建立區隔性競爭優勢,及通過台灣健康食品認證、取得免疫調節宣稱認證的副乾酪乳桿菌(LCW23)。(鄭芝珊)
行動基因兼具國際高度及市場深度的創新能量,榮獲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舉辦之2019傑出產業生技獎之潛力標竿獎,在亞洲生技大展期間7月25日至28日於攤位M228展出癌症基因檢測服務。在癌症精準醫療各方龍頭競逐中,行動基因具國際規模的癌症基因檢測體系在亞洲已然成形,從2014年成立至今5個年頭,不僅以新創之姿披荊斬棘獲得高難度的國際認證及獎項,更進一步成為亞洲唯一參與國際大型TMB標準化計畫之代表,推動全球統一的免疫治療生物標記標準;並在台灣各地、新加坡、香港、日本與中國以一系列的臨床服務,獲得近萬筆癌症基因檢測的優異成果。
主攻癌症治療的癌症基因檢測服務,獨特卓越的基因檢測設計貼合癌症特徵,打造出從440個癌症基因評估免疫、標靶、化療與荷爾蒙藥物之「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ACTOncoR+」;從30-50個癌症基因範圍評估標靶藥物之「核心型癌症基因檢測ACTDrugR+」、「融合型癌症基因檢測ACTFusion」與「DNA修復癌症基因檢測ACTBRCARHRD」;以及檢測循環腫瘤DNA中8-50個基因監控癌症復發之「癌症監控基因檢測ACTMonitorR」;經CAP認證實驗室優化待測腫瘤檢體後,以次世代定序技術(NGS)解碼基因,並結合AI進行生物資訊分析,提供用藥所需的精確依據,解決癌症治療不夠個人化的問題。
對於協助國際藥廠進行癌症藥物開發的部分,聚焦於跨癌別通用的免疫治療藥物與標靶藥物,旗下之「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ACTOncoR+」與「腫瘤微環境檢測ACTTME」在預測免疫治療反應率及標靶用藥生物標記物開發均能提供精準檢測。
在繼2018年7月台北總部與日Canon合資分部後,行動基因第三間次世代定序(NGS)技術實驗室2019年7月於香港科技園開幕,成功經驗的快速複製,為粵港澳大灣區癌症精準醫療注入強心針。具近千位腫瘤醫師合作經驗,與醫療體系緊密連結的關係,及在國際腫瘤科學期刊發表之能見度,行動基因龐大的創新能量將為癌症精準醫療提供強勁的市場動能,並持續在各國拓展版圖。
主攻癌症治療的癌症基因檢測服務,獨特卓越的基因檢測設計貼合癌症特徵,打造出從440個癌症基因評估免疫、標靶、化療與荷爾蒙藥物之「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ACTOncoR+」;從30-50個癌症基因範圍評估標靶藥物之「核心型癌症基因檢測ACTDrugR+」、「融合型癌症基因檢測ACTFusion」與「DNA修復癌症基因檢測ACTBRCARHRD」;以及檢測循環腫瘤DNA中8-50個基因監控癌症復發之「癌症監控基因檢測ACTMonitorR」;經CAP認證實驗室優化待測腫瘤檢體後,以次世代定序技術(NGS)解碼基因,並結合AI進行生物資訊分析,提供用藥所需的精確依據,解決癌症治療不夠個人化的問題。
對於協助國際藥廠進行癌症藥物開發的部分,聚焦於跨癌別通用的免疫治療藥物與標靶藥物,旗下之「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ACTOncoR+」與「腫瘤微環境檢測ACTTME」在預測免疫治療反應率及標靶用藥生物標記物開發均能提供精準檢測。
在繼2018年7月台北總部與日Canon合資分部後,行動基因第三間次世代定序(NGS)技術實驗室2019年7月於香港科技園開幕,成功經驗的快速複製,為粵港澳大灣區癌症精準醫療注入強心針。具近千位腫瘤醫師合作經驗,與醫療體系緊密連結的關係,及在國際腫瘤科學期刊發表之能見度,行動基因龐大的創新能量將為癌症精準醫療提供強勁的市場動能,並持續在各國拓展版圖。
行動基因在癌症臨床治療一展亮眼成績,橫跨學術、臨床及科技三大領域的完美接軌,累積了超過七千筆基因檢測資料,以建構具亞太經驗的癌症精準醫學資料庫。目前一大重點在於多渠道的導入AI人工智慧,提高資料處理產能以利業務擴張。
要達到理想的精準醫療,優異的癌症基因檢測設計,嚴謹的檢體品管流程,與精準醫學相關學術領域的深入洞察,缺一不可;行動基因更進一步在樣本與資料處理環節訓練AI辨識組織病理圖像、判讀基因突變。在生物資訊分析的主體,以行動基因「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的資料比對範圍而言,其涵蓋四百多種癌症基因與醫藥文獻的龐雜資料結構,需經高度訓練的解讀人員才能準確分析,也預計將導入AI從大量醫藥文獻中精準辨識語意,以系統比對節省人工搜尋時間。
行動基因目前與雲象科技(aetherAI)合作,將AI圖像辨識的強項應用於檢體組織的病理判讀,透過雲象科技開發的AI平台,將針對不同癌別開發出不同模組,目前最先上線的是肺腺癌的病理判讀;此AI模組經由病理科醫師標註的影像訓練之後,可以在標準病理切片上面標示出癌變區域,目前已達到九成以上的判讀正確率,且正確率會隨著經驗累積持續提升;此開放的平台系統更能加速醫師審核檢體,並提高實驗人員作業流暢度。
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醫師表示,目前病理影像分析一大問題在於,人工判讀流程有許多主觀的成分,客觀定量標準難以建立。相對來說,以AI為基礎之病理影像辨識提供準確、可驗證的客觀定量標準。並且,AI判讀之正確性,可經過訓練資料集的增加持續提升。
透過和行動基因合作,雲象科技實現了利用AI改善病理檢測流程的目標,也更深入理解數位病理AI在分子檢測與生技製藥業應用的潛力。除了持續協助行動基因提升多種癌症的病理及基因檢測流程效率之外,未來更期望能結合病理影像及基因資訊,共同研發多模態資料疾病預測之模型。
行動基因技術長陳淑貞博士表示,透過AI,行動基因將基因檢測流程標準化並自動化,不僅能大幅提升產能,更讓公司在擴展至跨地區分公司時,能夠快速且可靠地複製檢測操作體系。
要達到理想的精準醫療,優異的癌症基因檢測設計,嚴謹的檢體品管流程,與精準醫學相關學術領域的深入洞察,缺一不可;行動基因更進一步在樣本與資料處理環節訓練AI辨識組織病理圖像、判讀基因突變。在生物資訊分析的主體,以行動基因「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的資料比對範圍而言,其涵蓋四百多種癌症基因與醫藥文獻的龐雜資料結構,需經高度訓練的解讀人員才能準確分析,也預計將導入AI從大量醫藥文獻中精準辨識語意,以系統比對節省人工搜尋時間。
行動基因目前與雲象科技(aetherAI)合作,將AI圖像辨識的強項應用於檢體組織的病理判讀,透過雲象科技開發的AI平台,將針對不同癌別開發出不同模組,目前最先上線的是肺腺癌的病理判讀;此AI模組經由病理科醫師標註的影像訓練之後,可以在標準病理切片上面標示出癌變區域,目前已達到九成以上的判讀正確率,且正確率會隨著經驗累積持續提升;此開放的平台系統更能加速醫師審核檢體,並提高實驗人員作業流暢度。
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醫師表示,目前病理影像分析一大問題在於,人工判讀流程有許多主觀的成分,客觀定量標準難以建立。相對來說,以AI為基礎之病理影像辨識提供準確、可驗證的客觀定量標準。並且,AI判讀之正確性,可經過訓練資料集的增加持續提升。
透過和行動基因合作,雲象科技實現了利用AI改善病理檢測流程的目標,也更深入理解數位病理AI在分子檢測與生技製藥業應用的潛力。除了持續協助行動基因提升多種癌症的病理及基因檢測流程效率之外,未來更期望能結合病理影像及基因資訊,共同研發多模態資料疾病預測之模型。
行動基因技術長陳淑貞博士表示,透過AI,行動基因將基因檢測流程標準化並自動化,不僅能大幅提升產能,更讓公司在擴展至跨地區分公司時,能夠快速且可靠地複製檢測操作體系。
行動基因創立於2014年,這家創立近四年的公司,近期獲得許多國際大廠青睞,發出邀約合作,而該公司前進國際的腳步也持續邁進,近期,更與大陸觀合醫藥科技合作,為大陸免疫治療臨床研究提供國際高標準的TMB分析和BRCA1/2基因檢測,首見的高規組合,將成為大陸臨床研究接軌國際的切點。
大陸近年積極展開的免疫治療臨床研究,並已陸續採用行動基因所專精的「TMB分析方式」進行療前預測,近期,同屬美國CAP實驗室服務供應鏈的行動基因,也因此與上海觀合醫藥科技公司攜手,準備在大陸開啟一場抗癌領域大戰。
觀合醫藥由浙江迪安診斷技術公司與泰格醫藥於2016年合資成立,針對實驗室研究流程提供全系列解決方案,至今協助超過160項I-IV期血液腫瘤、實體瘤、傳染病、代謝疾病的藥物臨床試驗,目前聚焦於PD-1/PD-L1抑制劑、CAR-T細胞治療等免疫治療的臨床試驗。
行動基因目前全球員工超過百人,總部位於台灣,在新加坡、香港、上海及日本均設有分公司,在台灣擁有美國病理學會(CAP)認證的實驗室。經營團隊在製藥業、生物標記及醫藥資訊專業領域都具有15年以上的經驗。目前,行動基因與全球超過75間醫院及國際藥廠合作,此外,旗下主要檢測ACTOncoR+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獲亞太區各大醫學中心採用,近日也獲頒2018年國家新創獎,目前正申請美國FDA IVD體外診斷器材認證。
大陸近年積極展開的免疫治療臨床研究,並已陸續採用行動基因所專精的「TMB分析方式」進行療前預測,近期,同屬美國CAP實驗室服務供應鏈的行動基因,也因此與上海觀合醫藥科技公司攜手,準備在大陸開啟一場抗癌領域大戰。
觀合醫藥由浙江迪安診斷技術公司與泰格醫藥於2016年合資成立,針對實驗室研究流程提供全系列解決方案,至今協助超過160項I-IV期血液腫瘤、實體瘤、傳染病、代謝疾病的藥物臨床試驗,目前聚焦於PD-1/PD-L1抑制劑、CAR-T細胞治療等免疫治療的臨床試驗。
行動基因目前全球員工超過百人,總部位於台灣,在新加坡、香港、上海及日本均設有分公司,在台灣擁有美國病理學會(CAP)認證的實驗室。經營團隊在製藥業、生物標記及醫藥資訊專業領域都具有15年以上的經驗。目前,行動基因與全球超過75間醫院及國際藥廠合作,此外,旗下主要檢測ACTOncoR+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獲亞太區各大醫學中心採用,近日也獲頒2018年國家新創獎,目前正申請美國FDA IVD體外診斷器材認證。
行動基因連戰皆捷,該公司宣布,旗下所開發「預測免疫療效的演算機制」獲美國癌症研究機構青睞,打敗多家國際大廠,獲選進入擬定國際最新免疫治療評估標準-腫瘤突變負荷(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之研究計畫,為美國境外唯一入選的亞洲基因檢測公司。
行動基因旗下日本子公司ACT MED,甫在今年中,獲得日本光學大廠Canon旗下Canon Medical System以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收購約66.6%股權,寫下日廠買台灣生醫技術的指標案例,近日又獲美方專業機構認可,顯示台灣生醫技術能量持續放光。
行動基因指出,抗癌免疫療法是當前顯學,其中,唐獎暨諾貝爾獎得主/京都大學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所主導的PD-1(PD-L1)抗癌免疫檢查點研究,迄今,在多個國際大藥廠投入下,陸續開發出肺癌、黑色素細胞癌等領域藥物,由於在部分病人身上治療效果佳,也讓銷售額度逐年攀升。
行動基因表示,腫瘤的PD-L1表現量為目前最常使用的評估指標,雖與該領域抗癌治療密切相關,但檢測結果的代表性仍不足;即使篩選出高表現PD-L1蛋白的患者,投以目前PD-1領域的藥物,在臨床治療的反應率低落約只有20%,因此各大藥廠與生技公司亟欲透過有效的生物標記,選出對免疫治療反應率高的癌症病患。
新一代的指標「腫瘤突變負荷」,是一種基因型的生物標記,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NGS)高通量特性一次檢測大量基因估算腫瘤突變負荷,評估腫瘤是否有利免疫細胞攻擊,而這也是該公司的強項,更是此次獲選入TMB研究計畫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要以基因檢測的方式,篩選出適合免疫細胞攻擊的腫瘤類型,必須透過極大量的數據資料,其困難度不言可喻。因此美國癌症研究之友組織,發起了整合性的大型國際TMB演算協調研究計畫,邀請美國癌症研究中心(NCI)、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CC)、行動基因及其他知名基因檢測大廠及國際藥廠共擬一套有效的TMB國際參考標準,以確保癌症臨床治療的一致性。
行動基因旗下日本子公司ACT MED,甫在今年中,獲得日本光學大廠Canon旗下Canon Medical System以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收購約66.6%股權,寫下日廠買台灣生醫技術的指標案例,近日又獲美方專業機構認可,顯示台灣生醫技術能量持續放光。
行動基因指出,抗癌免疫療法是當前顯學,其中,唐獎暨諾貝爾獎得主/京都大學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所主導的PD-1(PD-L1)抗癌免疫檢查點研究,迄今,在多個國際大藥廠投入下,陸續開發出肺癌、黑色素細胞癌等領域藥物,由於在部分病人身上治療效果佳,也讓銷售額度逐年攀升。
行動基因表示,腫瘤的PD-L1表現量為目前最常使用的評估指標,雖與該領域抗癌治療密切相關,但檢測結果的代表性仍不足;即使篩選出高表現PD-L1蛋白的患者,投以目前PD-1領域的藥物,在臨床治療的反應率低落約只有20%,因此各大藥廠與生技公司亟欲透過有效的生物標記,選出對免疫治療反應率高的癌症病患。
新一代的指標「腫瘤突變負荷」,是一種基因型的生物標記,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NGS)高通量特性一次檢測大量基因估算腫瘤突變負荷,評估腫瘤是否有利免疫細胞攻擊,而這也是該公司的強項,更是此次獲選入TMB研究計畫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要以基因檢測的方式,篩選出適合免疫細胞攻擊的腫瘤類型,必須透過極大量的數據資料,其困難度不言可喻。因此美國癌症研究之友組織,發起了整合性的大型國際TMB演算協調研究計畫,邀請美國癌症研究中心(NCI)、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CC)、行動基因及其他知名基因檢測大廠及國際藥廠共擬一套有效的TMB國際參考標準,以確保癌症臨床治療的一致性。
生技展明(19)日登場,精準醫療再掀話題。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指出,近年隨著精準醫療這股強大的趨勢洪流,基因科技、檢測診斷及預防醫學技術演進正掀起另一波投資熱潮,今年的生技展上,也將有多家生技公司展現在該領域的競爭力。
精準醫療領域代表性廠商行動基因,近日創下台灣生技公司將生醫技術授權日本醫療大廠首例,雙方攜手搶攻日本癌症檢測市場版圖,為台灣精準醫療國際布局邁出重要的一步。
今年基因與生技服務區首度開設「精準醫療與分子檢測協會館」,由奎克、基龍米克斯、金萬林、健喬信元、普生、冷泉港、德必碁、芮生、行動基因等大廠一同展出。
另有展區橫跨約50個攤位大江,以及康健、進階、訊聯、賽亞、尖端、禮文、華聯、麥德凱、先見、佳生等生技服務領域指標性廠商,搭配世界最大分析研究機關JFRL日本食品分析研究中心,接續公布在基因、細胞治療、檢測診斷領域最新演進。
值得注意的是,由台北醫學大學專業醫師領軍研發的子宮內膜癌檢測試劑,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子宮腔鏡或侵入性切片檢查。目前已分析超過350個子宮內膜癌病患檢體,正積極朝向市場首見子宮內膜癌診斷試劑組方向開發中,極具未來發展潛力。
另外,缺血性中風治療藥物首度曝光,未來將進行藥物動力學試驗及後續急性毒理測試。
精準醫療領域代表性廠商行動基因,近日創下台灣生技公司將生醫技術授權日本醫療大廠首例,雙方攜手搶攻日本癌症檢測市場版圖,為台灣精準醫療國際布局邁出重要的一步。
今年基因與生技服務區首度開設「精準醫療與分子檢測協會館」,由奎克、基龍米克斯、金萬林、健喬信元、普生、冷泉港、德必碁、芮生、行動基因等大廠一同展出。
另有展區橫跨約50個攤位大江,以及康健、進階、訊聯、賽亞、尖端、禮文、華聯、麥德凱、先見、佳生等生技服務領域指標性廠商,搭配世界最大分析研究機關JFRL日本食品分析研究中心,接續公布在基因、細胞治療、檢測診斷領域最新演進。
值得注意的是,由台北醫學大學專業醫師領軍研發的子宮內膜癌檢測試劑,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子宮腔鏡或侵入性切片檢查。目前已分析超過350個子宮內膜癌病患檢體,正積極朝向市場首見子宮內膜癌診斷試劑組方向開發中,極具未來發展潛力。
另外,缺血性中風治療藥物首度曝光,未來將進行藥物動力學試驗及後續急性毒理測試。
高價併購、擴產、藥證等題材點火,生技股昨日由標竿企業概念股領軍走揚,易威(1799)、台康(6589)、生控(6567)、精華(1565)領軍,法人認為,生技股市值嚴重偏低,在預期明年各家公司普遍都能成長下,生類股應可望有紅包行情可期。
利多不少的生醫股,此次是由冠科-KY獲得國際大廠搶親,日系大廠JSRCorporation以溢價超過1倍價格購併,帶動該股已連拉6根漲停,站上逾1年高點,成交量暴增至逾5,000張。
另外,易威繼長效咳嗽藥取藥證,搶攻美國每年約3億美元市場後,旗下長效型抗憂鬱藥物TLX-004的簡易上市案,已獲美FDA通知明訂最晚藥證核發時間為明年8/22,加上泌尿科用藥也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初取證下,法人預期,隨著藥證逐漸收成,明年營運有機會拚轉盈。
易威除了藥證報喜之外,轉投資全崴生技開發的TWB-103胎兒皮膚細胞新藥,正在進行人體臨床一/二期試驗(PhaseI/II)中,由於營運報喜,股價也連續上漲3天,昨日也吸引外資買超,並且拉出漲停板。
至於股王精華,則在擴產效應和入選標竿企業下,昨日股價最高來到994元,再度逼近千元大關。
備受關注的標竿企業,今年由生策會盤點欽選的60家公司,今年以營運和研發兩大類別為主。
營運標竿著重的是營運規模、獲利能力、成長力、國際外銷能量和研發強度,嚴選出20家公司。
原料藥入選的是台耀、神隆、旭富、生泰等4家;製藥業有晟德、友華、智擎、東洋、永信等5家,醫材選出鐿鈦、百略、醫揚、精華、泰博等5家,保健農技有3家,分別葡萄王、大江、龍燈;而美容通路則有麗豐、達爾膚、佐登等3家公司。
另外,研發標竿企業中,製藥類有逸達、順藥、藥華、國光、台康、泰福、喜康、聯生藥、醣基、泉盛、生控、生華科、欣耀、東生華、健亞、易威等16家;醫材類11家,分別是博錸、磁量、新穎、安克、安盛、晶祈、振磬、科頂、柏登、台生醫、群康等;精準醫學基因定序選出麗寶生醫、行動基因、慧智、基龍米克斯、合度等5家;農業生技入選的則有正瀚、瑞基、台霖、福壽、聯發生、凌越、芝林、立弘生化等8家。
利多不少的生醫股,此次是由冠科-KY獲得國際大廠搶親,日系大廠JSRCorporation以溢價超過1倍價格購併,帶動該股已連拉6根漲停,站上逾1年高點,成交量暴增至逾5,000張。
另外,易威繼長效咳嗽藥取藥證,搶攻美國每年約3億美元市場後,旗下長效型抗憂鬱藥物TLX-004的簡易上市案,已獲美FDA通知明訂最晚藥證核發時間為明年8/22,加上泌尿科用藥也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初取證下,法人預期,隨著藥證逐漸收成,明年營運有機會拚轉盈。
易威除了藥證報喜之外,轉投資全崴生技開發的TWB-103胎兒皮膚細胞新藥,正在進行人體臨床一/二期試驗(PhaseI/II)中,由於營運報喜,股價也連續上漲3天,昨日也吸引外資買超,並且拉出漲停板。
至於股王精華,則在擴產效應和入選標竿企業下,昨日股價最高來到994元,再度逼近千元大關。
備受關注的標竿企業,今年由生策會盤點欽選的60家公司,今年以營運和研發兩大類別為主。
營運標竿著重的是營運規模、獲利能力、成長力、國際外銷能量和研發強度,嚴選出20家公司。
原料藥入選的是台耀、神隆、旭富、生泰等4家;製藥業有晟德、友華、智擎、東洋、永信等5家,醫材選出鐿鈦、百略、醫揚、精華、泰博等5家,保健農技有3家,分別葡萄王、大江、龍燈;而美容通路則有麗豐、達爾膚、佐登等3家公司。
另外,研發標竿企業中,製藥類有逸達、順藥、藥華、國光、台康、泰福、喜康、聯生藥、醣基、泉盛、生控、生華科、欣耀、東生華、健亞、易威等16家;醫材類11家,分別是博錸、磁量、新穎、安克、安盛、晶祈、振磬、科頂、柏登、台生醫、群康等;精準醫學基因定序選出麗寶生醫、行動基因、慧智、基龍米克斯、合度等5家;農業生技入選的則有正瀚、瑞基、台霖、福壽、聯發生、凌越、芝林、立弘生化等8家。
生策會主辦的《標竿生技》(BioTaiwan Highlights)昨(26)日選出各領域的標竿,包括製藥、原料藥、保健食品、醫材、精準醫療、農業生技等領域,其中醣基、神隆、大江、精華光、行動基因、正瀚等60家公司入選標竿企業。
生策會每年在歲末年終舉行旺年會,邀請業界大老與主要公司負責人及產官學專家人士共襄盛舉,共同為來年產業趨勢定調,提出未來展望。
今年旺年會由生策會創辦人王金平主持,此次標竿生技審查由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院士楊泮池親自召集。
今年在會中發表年度《標竿生技》遴選出來的各領域標竿企業,營運標竿今年特別加入精準醫療、農業生技等領域,創新標竿則調查仍處於研發階段的創新生醫公司,分別以各項指標驗證,最後選出符合標準的標竿企業。
生策會每年在歲末年終舉行旺年會,邀請業界大老與主要公司負責人及產官學專家人士共襄盛舉,共同為來年產業趨勢定調,提出未來展望。
今年旺年會由生策會創辦人王金平主持,此次標竿生技審查由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院士楊泮池親自召集。
今年在會中發表年度《標竿生技》遴選出來的各領域標竿企業,營運標竿今年特別加入精準醫療、農業生技等領域,創新標竿則調查仍處於研發階段的創新生醫公司,分別以各項指標驗證,最後選出符合標準的標竿企業。
由於前任金總理事長施俊吉升任副閣揆,改由現任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接棒出任金總理事長,對此金總昨日召開會員代表大會及理事會完成所有選任程序,並確定由現任秘書長吳當傑續任秘書長職務,許璋瑤並在監事會召集人趙揚清見證下,和現任的代理理事長黃調貴完成交接。
許璋瑤表示,金融總會在過去幾任理事長帶領下,已奠定良好基礎,對於未來金總理事長工作,他希望強化金融業界與政府機關協調溝通,提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服務業效能,達到活絡經濟、普惠金融,創造產業與金融業的雙贏。
金融總會昨日召開的臨時會員代表大會,也同時補選出5席「候補理事」,分別為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泰安產險董事長李松季、統一證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寬成、保險經紀人公會理事長鄭祥人,及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李滿治。
據了解,許璋瑤出任金總理事長一案,早在11月就已確定,但由於補選等程序,一直拖到昨日才完成,歷時快2個月。
許璋瑤表示,金融總會在過去幾任理事長帶領下,已奠定良好基礎,對於未來金總理事長工作,他希望強化金融業界與政府機關協調溝通,提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服務業效能,達到活絡經濟、普惠金融,創造產業與金融業的雙贏。
金融總會昨日召開的臨時會員代表大會,也同時補選出5席「候補理事」,分別為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泰安產險董事長李松季、統一證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寬成、保險經紀人公會理事長鄭祥人,及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李滿治。
據了解,許璋瑤出任金總理事長一案,早在11月就已確定,但由於補選等程序,一直拖到昨日才完成,歷時快2個月。
精準醫療是近年來生技熱門話題,各國相繼投入資源,基因定序則是精準醫療的發展基礎。
Trendforce生物科技分析師劉適寧表示,各國大規模投入精準醫療,基因定序需求量大增,2015年全球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儀器與試劑市場規模約為18億美元,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33.5億美元,2015至2020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3.5%。
劉適寧指出,精準醫療是要掌握疾病的發生、進展與個體基因差異性,針對每種疾病的子族群病患提供最適切的治療,以癌症為例,因各個病患的分子表現有所差異,經過基因定序後,按各個型態將特定疾病給予更細緻的分類,再針對每個人生理條件、疾病進展提供更適合的治療方法,也能減少多餘醫療支出。
觀察各國推行進度,美國2015年推動精準醫療計畫,規模涵蓋先期投入2.15億美元(約新台幣68.8億元)與100萬人基因資料,帶動全球發展精準醫療的風潮;中國大陸則推出百萬人規模、人民幣600億元的精準醫療計畫,並納入「十三五規畫」中。英國、法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也推出相關計畫。
近年台灣基因定序相關的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冒出,如慧智基因、創源生技、行動基因、麗寶生醫、基龍米克斯、賽亞基因等,商業模式多樣,包含一條龍檢測服務、專精於演算法的基因序列重組與分析服務、醫學註解、研究開發專案、產前檢測等。
Trendforce生物科技分析師劉適寧表示,各國大規模投入精準醫療,基因定序需求量大增,2015年全球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儀器與試劑市場規模約為18億美元,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33.5億美元,2015至2020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3.5%。
劉適寧指出,精準醫療是要掌握疾病的發生、進展與個體基因差異性,針對每種疾病的子族群病患提供最適切的治療,以癌症為例,因各個病患的分子表現有所差異,經過基因定序後,按各個型態將特定疾病給予更細緻的分類,再針對每個人生理條件、疾病進展提供更適合的治療方法,也能減少多餘醫療支出。
觀察各國推行進度,美國2015年推動精準醫療計畫,規模涵蓋先期投入2.15億美元(約新台幣68.8億元)與100萬人基因資料,帶動全球發展精準醫療的風潮;中國大陸則推出百萬人規模、人民幣600億元的精準醫療計畫,並納入「十三五規畫」中。英國、法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也推出相關計畫。
近年台灣基因定序相關的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冒出,如慧智基因、創源生技、行動基因、麗寶生醫、基龍米克斯、賽亞基因等,商業模式多樣,包含一條龍檢測服務、專精於演算法的基因序列重組與分析服務、醫學註解、研究開發專案、產前檢測等。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