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鈺科技(上)公司新聞
根據CMoney統計,本周以來興櫃個股漲多跌少,漲逾一成共有28檔,比上周更多,前十強繳出逾17.7%漲幅;買盤集中在電子族群,又以半導體為多數,資金持續反應元宇宙、低軌衛星、比特幣、電動車等題材股。
第三代半導體商機強強滾,功率元件的擎力本周以來漲勢剽悍,以45.2%漲幅高居興櫃之冠;漲幅亞軍的是軸承廠富世達,本周漲幅31.1%,富世達為散熱大廠奇鋐旗下小金雞,主要產品為折疊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的轉軸零件。另外,公信、長佳智能、百聿數碼及納諾*-KY本周漲幅超過兩成,芯測、聯發國際、立達及久昌緊追在後。
唯一闖入前十名榜單的觀光股聯發國際,本周上漲19.2%,聯發國際以茶飲品牌Sharetea布局美國市場,目前遍及美國21州,總家數125家,受惠美國市場在政府政策推動下,景氣持續擴張,帶動民間消費意願。
興櫃高價股漲跌互見,興櫃股王綠界科技本周下跌1.4%、興櫃股后力智上漲1.3%,其次的采鈺本周以來上漲7.6%。
此外,台積電轉投資CIS大廠采鈺年底前有望提出上市申請,若審 查案進度順利,預估明年第二季初可望上市。采鈺受惠母公司台積電 赴日本投資設廠,相關CIS發展引人注目,該公司亦決定於2022年3月 23日召開股東臨時會,將就配合上市法規辦理初次上市前之現金增資 ,提請股東同意放棄認購,以提撥辦理公開承銷。
法人指出,興櫃前十檔高價股已有七檔提出上市申請,目前僅有采 鈺、智微及來頡尚未提出申請,然興櫃準IPO股價強強滾,將吸引業 者申請掛牌意願。
IC設計族群作為「去美化」的最前線,指標股聯發科15日配合元宇 宙題材發威,成功重返千金集團,股王矽力-KY(6415)持續站穩5千 元大關,而興櫃股后力智在遞件申請上市後,股價也一路扶搖直上, 配合10月營收與第三季財報俱佳,累計前三季每股已賺逾一個股本, 股價15日在買盤點火下,一度攻至858元,終場均價收在835.81元, 將會與綠界科技共同挑戰興櫃史上首個雙千金榮景。
采鈺10月下旬股價一度跌破400元大關,隨基本面轉佳,近期股價 重拾買氣。
摩爾投顧分析師林鈺凱指出,作為行情風向球的高價股持續活躍, 顯示法人、主力、大戶心態積極偏多,也代表散戶的干擾相對偏低的 ,在交投熱絡的前提下,預料多頭格局不會輕易結束。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作夢行情起跑後,具題材與趨勢的個 股就算本益比過高,也能被市場接受。後續留意外資是否持續回補台 股,這將是大盤邁向萬八甚至繼續走高的重要條件。
啟發投顧分析師趙彭博認為,作帳行情將隨大盤突破波段新高後持 續發酵,建議投資人在電動車及IC設計族群中,以前三季業績亮眼以 及第四季業績持績成長的個股作為選股標的。
10月營收前十大公司,仍由遠壽以69.92億元奪冠,力積電則受惠 晶圓代工價格持續調漲,10月營收衝上61.65億元,繳出年月雙增成 績,超車鋼鐵大廠燁聯的56.99億元,榮登興櫃10月營收第二大。繼 9月營收突破60億元大關後,於12月正式掛牌上市前,單月營收再攀 峰。
燁聯、瑞鼎、三商家購、采鈺、洋基工程、伊雲谷、和淞則奪下第 3∼7名,巧新則成為10月營收最大黑馬,以6.48億元奪下興櫃單月營 收第十名頭銜。
力積電將於12月6日掛牌上市,股價上市前夕提前走出慶賀行情, 近一個月來大漲13.78%,10日均價更衝上75.38元,創近七個月來均 價新高。力積電10月營收達61.65億元,月增2.07%、年增54.79%。
進入第四季汽車產業傳統旺季、歐美疫情趨緩,帶動高端消費復甦 ,超跑、豪華汽車品牌對客製化輪圈拉貨力道逐步提升,推升汽車輪 圈廠巧新10月營收回溫,衝上6.48億元、年增18%。
近期興櫃前十大高價股陸續「長大人」,其中,力智(6719)、伊雲谷(6689)等六檔個股進入IPO階段,如今股王也送件申請IPO,承銷商指出,直至2022年第一季前台股IPO狂潮來襲。
時序進入下半年IPO旺季,興櫃高價股IPO進度陸續傳捷報。除股王綠界科技27日遞出上櫃申請外,據統計,興櫃前十大高價股包含力智、伊雲谷、瑞鼎、台灣精銳、洋基工程、上品等六檔個股,也都於8、9月間遞件上市,目前僅剩台積電「小金雞」采鈺、宏碁集團「小金虎」宏碁資訊、聯陽轉投資的來頡三檔尚未遞件。
不過,綠界科技27日正式遞出上櫃申請後,股價重挫1.75%,最低價下探1,295元,較前日均價重挫3.07%,反倒是母公司歐買尬「母以子貴」題材再發酵,加上旗下行動支付品牌「歐付寶行動支付APP」打入銀行跨行轉帳市場,營運動能成長,股價27日逆勢強漲2.12%,攻上96.5元,創10月來新高價位。
受惠疫情帶動新經濟產業高速成長,協助支付流程場景的第三方支付產業大有斬獲,興櫃第三方支付廠綠界科技9月營收1.22億元,月減4.1%、年增26.7%;累計前三季營收10.4億元,較2020年同期大幅成長逾四成。綠界科技於興櫃掛牌已滿一年,法人看好其有望力拚年底前掛牌。
興櫃前十大高價股為綠界科技、力智、伊雲谷、采鈺、瑞鼎、台灣精銳、上品、洋基工程、來頡、宏碁資訊。在股王綠界科技27日正式遞出上櫃申請後,目前IPO進度,是由瑞鼎、上品、洋基工程領先取得主管機關核准,力智通過審議委員會,僅剩的三檔中,宏碁資訊申請上櫃案亦在7月獲得股東會支持,後續可望採取行動。
上品、洋基工程IPO現金增資案已於22日申報生效,上品股價27日大漲4.1%、洋基工程則是小跌0.36%;IC設計股來頡則受惠IC設計龍頭聯發科法說報喜,大漲3.69%,均價創一個月來高。
華碩轉投資之興櫃MOSFET公司力智,申請股票上市案已於25日審議通過,當日盤中最高價衝上581元,均價578.17元,單日大漲8.12%,惟後續連兩日回檔,27日均價576.05元。
9月營收前十大公司仍有遠壽奪冠,燁聯、力積電、瑞鼎、三商家 購奪得第二至五名。不過,雲端業者伊雲谷單月營收爆發衝上9.55億 元,月增32.18%、年增22.19%,奪下興櫃單月營收第六大,為9月 下旬遞出的上市申請案強力背書。
洋基工程、采鈺、和淞位居第七至九名,而宏碁集團旗下「小金虎 」宏碁資訊,則受惠政府、企業逐漸邁向數位轉型,政府相關標案的 持穩挹注,9月營收以7.06億元,躋身興櫃9月營收第十大。
興櫃高價股下半年陸續遞件轉上市,掀起首次公開募股(IPO)熱 潮,興櫃前十大高價,包含力智、伊雲谷、瑞鼎、台灣精銳、洋基工 程、上品等6檔個股陸續在8、9月間遞件上市,僅剩綠界科技、采鈺 、宏碁資訊與來頡4檔尚未遞件。
觀察已申請上市之興櫃前十大高價股9月營收,又以洋基工程表現 最佳,受惠半導體市況大好、擴廠需求不斷,單月營收達9.48億元, 月增32.81%、年增204.55%,前七個月營收就超越去年全年。累計 前三季更高達77.09億元,較去年同期激增1.2倍。
【科技新聞】瑞鼎科技掛牌在即,創新猷領跑驅動IC市場
近期,科技新聞頻繁傳來一則引人矚目的消息,那就是瑞鼎科技(3592)即將在台灣證交所掛牌上市。這家由友達(2409)與佳世達(2352)轉投資的驅動IC廠商,憑藉其強大的集團背景和市場洞察力,在去年疫情帶來的遠距工作潮中,成功把握市場機遇,實現了驅動IC出貨的暢旺,並在2021年創下了每股盈餘13.12元的佳績。
瑞鼎科技的前兩大法人股東分別是友達百分百持股的康利投資和佳世達百分百持股的達利投資,他們分別持有17.11%和4.1%的股份。在這兩大企業的強力支持下,瑞鼎科技得以快速發展,並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今年,隨著5G、AIoT及電動車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瑞鼎科技的毛利率大幅提升,上半年稅後盈餘達18.32億元,每股盈餘更創下了27.91元的新高。這一成績不僅超過了前兩年的獲利總合,也證明了瑞鼎科技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瑞鼎科技主要生產面板驅動IC、時序控制IC及電源管理IC,其中面板驅動IC的營收佔比超過九成。作為大陸面板廠的主要AMOLED驅動IC供應商,瑞鼎科技在陸廠積極投資和產能持續開出的背景下,預計將在市場佔有率上持續攀升,相關驅動IC的需求也將穩定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瑞鼎科技在興櫃市場的表現也相當出色。23日,瑞鼎科技的興櫃均價重返400元以上水準,收盤價為401.96元,僅次於綠界科技(6763)與采鈺(6789),成為興櫃市場唯三檔400元以上高價股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瑞鼎科技的IPO格外受到市場矚目。
隨著瑞鼎科技即將掛牌上市,我們期待這家科技新軍能夠繼續發揮創新力量,為台灣科技產業帶來更多驚喜。
瑞鼎的前兩大法人股東分別為友達百分百持股的康利投資,以及佳世達百分百持股的達利投資,各自持股17.11%、4.1%。在具備集團資源的優勢下,去年又因疫情造就大量的遠距需求迸發而出,驅動IC出貨暢旺,全年每股盈餘高達13.12元,連續兩年賺逾一個股本;董事會也不吝嗇配發10.5元現金股利,創歷年次高,配發率達八成水準。
今年以來更在5G、AIoT及電動車等新興場域快速普及,以及遠距需求高檔不墜下,上半年毛利率大幅攀高,帶動稅後盈餘高達18.32億元,上半年賺贏前兩年獲利總合,每股盈餘27.91元,締造歷年同期新高。
瑞鼎主要經營面板驅動IC、時序控制IC及電源管理IC,其中又以面板驅動IC占整體營收九成以上最高。身為大陸面板廠主要AMOLED驅動IC供應商,隨陸廠積極投資與產能持續開出情況下,預料陸廠的市場比重將持續提升,相關驅動IC需求將穩定成長。
今年下半年雖還未有公司掛牌上市,最近的一檔應是24日截止上市前競拍的連鎖餐飲業者八方雲集,但進入下半年後,愈來愈多重量級公司宣布轉上市規劃,包括達方子公司詠業、興櫃人氣王力積電、老牌無塵室工程大廠洋基工程等。
瑞鼎23日興櫃均價重返400元以上水準,收在401.96元,僅次綠界科技(6763)與采鈺(6789),成為興櫃市場唯三檔400元以上高價股成員,又有富爸爸加持,IPO格外備受市場矚目。
台積電的CMOS影像感測器(CIS)及3D感測器等光學元件晶圓代工業務熱絡,旗下封測廠精材和采鈺的營運也同步上漲。近期,采鈺科技公布了7月的合併營收,結果竟然創下了歷史新高,達到9.70億元;而精材的7月合併營收也刷新了歷年同期新高,為6.94億元。這兩家公司的營收成長,主要得益于下半年蘋果及其他品牌5G手機的推出,以及車用晶片的強勁需求。 在這波營收高潮中,采鈺科技承接了台積電釋出的許多晶圓級彩色濾光膜(CF)及微透鏡、晶圓級光學薄膜製程等訂單,並結合光學模擬及晶圓級測試,讓訂單能見度一直延伸到年底。而精材則是因為車用CIS、3D感測等光學元件封裝訂單回升,以及應用處理器晶圓測試訂單進入新一波成長循環,使得7月的合併營收月增16.5%,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對於下半年的展望,法人普遍看好精材和采鈺的營運表現,預期營收將一路走高到第四季。精材預計今年將因為新增加的12吋晶圓測試業務,以及車用CIS及3D感測元件封裝需求的復甦,讓營收及獲利能夠穩定成長。此外,精材今年還編列了逾1,000萬美元的預算,用於購置研發設備,並導入微細線路模組及新一代銅製程直通矽晶穿孔(CuTSV)技術研發。而CIS及3D光學元件、微機電薄化、氮化鎵(GaN)等封測技術的布局也將陸續導入生產,為公司帶來更多營收挹注。
台股市場近期基本面表現亮眼,許多公司營收創下近年來新高。根據最新公布的興櫃7月營收數據,包括燁聯(9957)、力積電(6770)、瑞鼎(3592)、采鈺(6789)等公司,其7月營收均呈現年月雙增的佳績,躍居興櫃營收前十強。 其中,興櫃不鏽鋼龍頭廠燁聯表現特別出色,在鎳價上漲的帶動下,7月營收衝破60億元大關,躍居興櫃單月營收第二位,僅次於遠壽。燁聯7月營收達63.35億元,月增38.69%、年增148.48%,創下近七年來單月新高,累計前七個月營收達315.34億元,年增逾五成。 力積電、瑞鼎、三商家購、采鈺、洋基工程、伊雲谷、永豐實則分別位居第三至九名。剛於6月中登錄興櫃的和淞科技,也以6.23億元的7月營收,躍升興櫃營收前十強。 鋼鐵族群方面,雖然10日面臨回檔,但鋼鐵股基本面仍然強勁,報價持續走揚。燁聯受惠於國際鎳、鉻鐵等原物料供應不穩定,造成價格高漲,決議調漲8月盤價,內銷價格每公噸大漲3,000~7,500元,外銷價格每公噸勁揚150~400美元。 瑞鼎作為友達轉投資的LCD驅動IC設計公司,7月營收22.65億元,月增9.8%、年增93.5%,連兩月呈現年月雙增;累計前七個月營收達137.02億元,年增82.42%。瑞鼎上半年獲利18.33億元,每股純益(EPS)高達27.91元。 和淞科技專攻高科技產業氣體、化學品製程供應系統,受惠於半導體產業供不應求,各大廠陸續擴產,7月營收達6.23億元,月增8.87%、年增17.93%。這些公司的亮眼表現,不僅反映了台灣股市的強勁基本面,也顯示了台灣企業在各自領域的競爭力。
營收前十大排名中,遠壽蟬聯興櫃單月營收之冠,在鎳價上漲帶動不鏽鋼產品價格續揚下,興櫃不鏽鋼龍頭廠燁聯7月營收衝破「60億元大關」,躍居興櫃單月營收第二位。
力積電、瑞鼎、三商家購、采鈺、洋基工程、伊雲谷、永豐實則位居第三至九名;至於第十名則由6月中剛登錄興櫃的和淞科技拿下,躋身興櫃營收前十大。
鋼鐵族群10日面臨回檔,惟鋼鐵股基本面仍佳、報價持續走揚。燁聯受惠國際鎳、鉻鐵等原物料供應不穩定,造成價格高漲,決議調漲8月盤價,內銷價格每公噸大漲3,000∼7,500元,外銷價格每公噸勁揚150∼400美元。
燁聯7月營收63.35億元,首度突破60億元大關,月增38.69%、年增148.48%,創下近七年來單月新高,且擠下晶圓代工大廠力積電,一舉攀上興櫃單月營收第二大,僅次於遠壽;累計前七個月營收達315.34億元,年增逾五成。
友達轉投資之LCD驅動IC設計公司瑞鼎,7月營收22.65億元,月增9.8%、年增93.5%,連兩月呈現年月雙增;累計前七個月達137.02億元,年增82.42%。受惠整體驅動IC、電源管理IC需求強勁,瑞鼎上半年獲利18.33億元,每股純益(EPS)高達27.91元。
和淞科技今年6月17日登錄興櫃,專攻高科技產業氣體、化學品製程供應系統,包括系統設計、機台設備製造與銷售,屬於半導體設備供應鏈之一。受惠半導體產業供不應求,各大廠陸續擴產,7月營收達6.23億元,月增8.87%、年增17.93%。
采鈺公告7月合併營收9.7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精材7月合併營收6.94億元改寫歷年同期新高。
由於下半年蘋果及非蘋陣營5G手機推出,車用晶片需求強勁,法人看好精材及采鈺營運一路旺到年底。
由於5G智慧型手機、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工業物聯網等應用大量導入CIS技術,台積電今年以來CIS晶圓代工接單滿載,采鈺承接台積電釋出的晶圓級彩色濾光膜(CF)及微透鏡、晶圓級光學薄膜製程等訂單,結合光學模擬及晶圓級測試,訂單能見度已看到年底。
采鈺公告7月合併營收月增7.7%達9.7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4.8%,再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
累計前七個月合併營收47.6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0%,為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的紀錄。采鈺下半年進入接單旺季,營運成長動能十足,法人預期營收將一路走高到第四季。
精材受惠於車用CIS、3D感測等光學元件封裝訂單回升,應用處理器晶圓測試訂單進入新一波成長循環,7月合併營收月增16.5%達6.9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6%,為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累計前七個月合併營收43.2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8.9%,為歷年同期的歷史新高。
由於台積電持續對精材釋出晶圓測試代工訂單,且精材上半年已完成新增測試機台裝機並進入生產,包括12吋晶圓測試、車用CIS及3D感測光學元件封裝等接單持續轉強,法人看好精材單月營收將一路走高到年底,今年下半年營運表現會優於去年同期。
精材預期今年受惠於新增加12吋晶圓測試業務,車用CIS及3D感測元件封裝需求復甦,營收及獲利將平穩成長。
精材今年編列逾1,000萬美元,來購置研發設備,導入微細線路模組及新一代銅製程直通矽晶穿孔(CuTSV)技術研發。
至於CIS及3D光學元件、微機電薄化、氮化鎵(GaN)等封測技術布局亦將陸續導入生產並挹注營收。
興櫃6月營收表現不俗,營收前十大排名中,前七名為遠壽、力積電、燁聯、瑞鼎、三商家購、洋基工程、伊雲谷,後續則包括宏碁旗下資訊服務商宏碁資訊、台積電小金雞采鈺、太陽能產業的聚恆,排在8∼10位。
力積電6月營收再攀歷史新高,繼5月營收躍居「五字頭」大關後,6月更衝上52.05億元,單月營收連六個月改寫新猷;累計前半年營收285.74億元,年增近三成。
LCD驅動IC廠瑞鼎6月營收亦登上歷史次高的20.64億元,僅次於今年4月的21.47億元,連三月維持逾一倍之年成長幅度。儘管面板族群近期市場雜音不斷,美系外資也預估,LCD驅動IC第三季漲幅恐將再漲5∼10%。
台積電旗下小金雞采鈺6月營收達9.01億元,創單月營收新高;法人指出,下半年將進入接單旺季,顯見采鈺營運成長動能強勁。
台積電旗下的封測廠精材和采鈺近期表現亮眼,營運同步升溫。精材6月營收達5.96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采鈺則在6月實現9.01億元的營收,同樣創下歷史新高。這些成績主要受益於台積電在CMOS影像感測器(CIS)及3D感測器等光學元件晶圓代工接單滿載,以及蘋果iPhone13和非蘋果陣營新款5G手機的推出,以及車用電子需求的增長。 台積電近年來在CIS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包括將製程推進到0.7微米畫素並及時導入量產,並通過縮小畫素尺寸,使得相同晶片大小的CIS元件解析度提高30%,適合行動裝置等高解析度影像感測應用。此外,台積電還完成了技術移轉並開始量產車用規格等級、超高動態範圍的CIS元件,並採用0.13微米雙載子-互補式金氧半導體-擴散金屬氧化半導體技術及45奈米堆疊式CIS技術,為客戶提供單光子雪崩式二極體(SPAD)的3D感測元件。 采鈺則承接了台積電釋出的晶圓級彩色濾光膜(CF)及微透鏡、晶圓級光學薄膜製程等訂單,並已將先進的0.7微米畫素CIS及多波段光感測器導入量產。精材則受惠於車用CIS、3D感測等光學元件封裝訂單回升,以及應用處理器晶圓測試訂單進入新一波成長循環。 展望未來,法人預期精材及采鈺營運將看旺到年底,並看好精材下半年旺季效應可期,全年營收及獲利將持續創新高紀錄。
下半年受惠於蘋果iPhone13及非蘋陣營新款5G手機推出,加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車用電子需求強勁,台積電光學感測元件晶圓代工接單暢旺,法人預期精材及采鈺營運看旺到年底。
台積電近年來在CIS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包括製程推進到0.7微米畫素並及時導入量產,且藉由縮小畫素尺寸,相同晶片大小的CIS元件解析度可以提高30%,支援行動裝置等高解析度影像感測應用。台積電同時完成技術移轉並開始量產車用規格等級、超高動態範圍的CIS元件,符合高可靠度標準。此外,台積電採用0.13微米雙載子-互補式金氧半導體-擴散金屬氧化半導體技術及45奈米堆疊式CIS技術,為客戶產出單光子雪崩式二極體(SPAD)的3D感測元件。
采鈺承接台積電釋出的晶圓級彩色濾光膜(CF)及微透鏡、晶圓級光學薄膜製程等訂單,結合光學模擬及晶圓級測試,最先進的0.7微米畫素CIS及多波段光感測器均已導入量產,0.6微米畫素CIS製程今年開發完成進入量產,次毫米鏡頭的製程技術完成開發並展開客戶試作計畫。
隨著台積電CIS接單轉強,采鈺直接受惠,6月合併營收月增29.2%達9.0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2.3%,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29.5%達21.3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24.8%,改寫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37.9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1%,為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下半年進入接單旺季,營運成長動能十足。
精材受惠於車用CIS、3D感測等光學元件封裝訂單回升,應用處理器晶圓測試訂單進入新一波成長循環,6月合併營收月增24.5%達5.9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0.6%,為歷年同期新高紀錄。第二季因產能調整關係造成合併營收季減28.0%達15.19億元,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15.4%。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36.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3%,為歷年同期歷史新高。
精材預期今年受惠於新增加12吋晶圓測試業務,車用CIS及3D感測元件封裝需求復甦,營收及獲利將平穩成長,至於微機電薄化、氮化鎵(GaN)等封測技術布局亦將陸續導入生產並挹注營收。法人看好精材下半年旺季效應可期,全年營收及獲利將持續創新高紀錄。
台灣疫苗製藥新秀<采鈺科技>近日再創佳績,旗下子品牌聯亞藥於興櫃掛牌,股價一飛沖天,首日漲幅達633%,股價一度衝破220元大關,創下今年以來興櫃股首日漲幅最佳紀錄。這波股價飛漲,主要受益於母公司獲得衛福部新冠疫苗大單,以及月底將解盲的高端疫苗帶動。
聯亞藥雖然去年虧損,但今年前五個月營收卻創同期新高,年增27.61%,表現亮眼。該公司作為新冠疫苗生產鏈的重要一環,負責疫苗的混合及針劑充填等代工製造,與母公司<采鈺科技>的疫苗研發形成良好配合。近期,聯亞藥旗下紅血球生成素UB-851也成功完成三期臨床期中數據解盲,準備向食藥署申請藥證,前景看漲。
興櫃市場近期熱鬧非凡,不僅聯亞藥股價飛漲,其他個股如聯寶、晶鑽生醫及晉弘等也表現亮眼。雖然今年上半年IPO市場較為冷清,但興櫃市場的熱度卻有增無減,上半年登錄興櫃個股家數創近5年新高。券商人士對下半年IPO市場持中性態度,認為上市櫃家數目將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聯亞藥股價的狂飆,也引發市場對於興櫃市場後市波動的關注。過去,興櫃市場在掛牌首日漲幅超過1倍的個股,往往在短期內出現量縮價跌的情況。但此次,在多頭買盤的支援下,聯亞藥股價在觸碰620元高價後,重見起色,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聯亞藥的股價好表現,也讓已通過二期臨床解盲的高端疫苗22日成功解除分盤交易的限制後,在23日股價終場也上漲7.63%,收在275元。
聯亞藥迄今雖未轉盈,去年每股虧損0.86元,今年截自4月止自結每股虧損0.48元,但今年5月營收卻成功創下同期新高,推升今年前5個月營收達2.2億元,年增27.61%。聯亞藥作為集團新冠疫苗生產鏈裡負責混合及針劑充填等疫苗代工製造的重要角色,同樣搭上聯亞生技新冠疫苗月底解盲題材,加上自家旗下紅血球生成素UB-851成功完成三期臨床期中數據解盲,準備向食藥署(TFDA)申請藥證,成功造就此次興櫃新兵傳奇。
聯亞藥登錄興櫃首日股價收在215元、均價收在191.47元,以30元參考價計算,漲幅高達616.67%,遠高於今年以來聯寶、晶鑽生醫及晉弘等個股創下的紀錄,單日成交值更達19.64億元,擠下力積電、采鈺及綠界科技等興櫃人氣股。惟法人指出,根據興櫃今年以來掛牌首日漲幅超過1倍的個股觀察,往往在1、2日的蜜月行情見高點後,就出現量縮價跌的現象,甚至連台積電的小金雞采鈺也在觸碰620元高價後一路回檔,所幸近期在外資買盤介入後重見起色。
雖然今年上半年因傳統IPO淡季關係,遞件上市櫃家數合計僅10檔個股,但同期間登錄興櫃個股家數卻高達28檔,創下近5年興櫃上半年登錄家數新高。承銷圈法人指出,據悉各券商下半年擬申請上市或上櫃者仍積極準備中,中性看待全年度IPO市場。
上市櫃、興櫃公司5月份的營收已經全部出爐啦!這個月,超過百家的上市櫃公司創下了單月營收的新紀錄,真的是超旺的5月啊!連興櫃公司也不甘示弱,5月的營收同時年增和月增,家數接近百家呢! 其中,像力積電、燁聯、三商家購這些個股,就交出了月增和年增雙雙達到雙位數的成長亮眼表現。在興櫃5月營收的前十大排名裡,遠壽、力積電、燁聯、瑞鼎穩穩當前四名,而三商家購、伊雲谷、洋基工程、永豐實、世紀風電以及我們的主角——采鈺科技,則是排在第5到第10位。 數據顯示,5月份營收年月雙增的興櫃公司有99家,這意味著近四成的興櫃股都是「年月雙增績優股」哦! 說到力積電,這個晶圓代工廠真的是好厲害,因為晶圓代工需求非常旺,所以5月份的營收達到了51.81億元,月增4.69%,年增32.55%,這是它單月營收首次突破50億元的大關,真的是創下了新高紀錄呢!現在力積電的產能也是滿載,法人和投資者都看好,預計這個產能還會緊繃到明年底,這個消息一出,力積電的股價也是一路飆升,10天內就上漲了3.26%,創下了逾一個月的新高。 而安特羅旗下的抗原快篩產品,因為國內疫情緊張,快篩需求激增,接單量幾乎「一夕爆增」,這也讓安特羅的5月營收比上個月大增了近十倍,真的是非常驚人! 這個月,我們的主角——采鈺科技也表現亮眼,讓我們期待它未來的發展吧!
興櫃5月營收前十大排名中,仍以遠壽、力積電、燁聯、瑞鼎穩居前4名,三商家購、伊雲谷、洋基工程、永豐實、世紀風電及采鈺,則排在5∼10位。
據統計,5月營收年月雙增之興櫃公司,包括力積電、燁聯、三商家購、伊雲谷、永豐實、世紀風電、采鈺、富世達、八方雲集、力智等99檔,等於近四成興櫃股為「年月雙增績優股」。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受惠晶圓代工需求暢旺,漲價效益推波助瀾,5月營收51.81億元,月增4.69%、年增32.55%,單月營收首度突破50億元大關,創下新高紀錄。力積電目前包括驅動IC、電源管理IC、記憶體等產品均產能滿載,法人看好,力積電產能可望一路吃緊至明年底,激勵其股價10日上漲3.26%,登逾一個月新高。
國內疫情緊張,快篩需求激增,法人指出,安特羅旗下抗原快篩產品接單量幾乎「一夕爆增」,推升其5月營收較上月大增近十倍。
台灣興櫃市場的4月份營收數據已經全部公佈,其中,晶圓代工龍頭力積電(6770)和面板驅動IC廠瑞鼎(3592)的單月營收都創下了新高。在價格漲幅的推動下,力積電4月的營收達到49.49億元,同比去年增加了近三成,營收再創佳績,首季每股純益(EPS)也達到0.82元。瑞鼎的單月營收則是21.47億元,創下了歷史新紀錄。 在興櫃市場的營收排名中,遠壽、力積電、燁聯、瑞鼎四家公司的營收依然名列前茅,後來的排名則是洋基工程、三商家購、伊雲谷、永豐實、巧新,以及新上榜的采鈺科技,這些公司都交出了年月雙增的優異成績。 雖然全球面板市場持續熱絡,但短期的零組件短缺,如驅動IC、玻璃基板、PCB銅箔基板等,對市場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外資分析師預測,面板供需可能會在第四季達到平衡,甚至可能在2022年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這對驅動晶片族群股價帶來了壓力。不過,瑞鼎的4月營收仍然創下了歷史新高,月增12.35%、年增101.88%,股價也在10日小漲1.12%。 另一方面,軸承廠富世達在首季和4月的營收都表現出色,首季營收10.61億元,稅後純益1.16億元,每股純益(EPS)達到3.05元,相當於去年整年EPS的一半;4月營收則首次突破5億元。展望未來,Witsview報告預估,今年摺疊手機的滲透率有望突破1%,2022年更可能加速上升到3.4%,特別是特殊軸承市場的成長前景值得期待。
觀察興櫃營收,上月仍由遠壽、力積電、燁聯、瑞鼎四檔「營收資優生」拿下第一至四名,後續則依序為洋基工程、三商家購、伊雲谷、永豐實、巧新,以及新入榜的采鈺,共三檔繳出年月雙增佳績。
全球整體面板市況持續熱絡,惟短期受驅動IC、玻璃基板、PCB銅箔基板等零組件短缺影響,此外,外資亦分析,面板供需恐於第四季趨於平衡,甚至於2022年再出現供過於求,使驅動晶片族群股價承壓,興櫃前股王瑞鼎股價近一個月來跌近15%。不過,瑞鼎4月營收創歷史新高,月增12.35%、年增101.88%,激勵其股價10日小漲1.12%。
此外,軸承廠富世達則是首季、4月營收皆美,首季營收10.61億元,稅後純益1.16億元,每股純益(EPS)更高達3.05元,等於單一季度,獲利就逼近去年整年EPS6.24元的一半;4月營收則首度突破5億元大關。展望後市,據Witsview報告預估,今年摺疊手機滲透率有望突破1%,甚至於2022年加速拉升至3.4%,特殊軸承市場成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