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邦科技(未)公司新聞
集邦科技最新報導:首季封測產值向上,但疫情恐導致下半年衰退
集邦科技近日發布最新市場分析報告,揭示今年首季全球封測產業的亮麗表現。隨著美中貿易戰緩和,以及5G、AI晶片及手機等封裝需求的穩定增長,全球封測產值不斷攀升。報告指出,全球前十大封測業者首季合計營收達到59.03億美元,年增長率達25.3%。
不過,集邦科技也預警,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終端需求可能急速下降,預計將導致封測產業在下半年出現衰退,並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在詳細分析各家公司表現時,集邦科技指出,封測龍頭日月光(3711)首季營收達13.55億美元,年增長21.4%,主要受益於5G手機用整合型天線封裝(AiP)及消費性電子等封裝應用的強勁需求。而排名第二的艾克爾,則因為5G通訊及消費電子需求的增長,首季營收年增28.8%,達到11.53億美元。另外,矽品第1季營收為8.06億美元,年增長34.4%,維持在市場第四的位置。
雖然茂迪、元晶和聯合再生等太陽能大廠對本季營運抱持樂觀態度,但整體太陽能市場仍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近期,矽晶圓與電池的報價普遍下滑,其中海外市場單晶矽晶圓價格跌幅達一成以上。集邦科技預測,下周市場報價仍將維持偏弱。 集邦科技最新報價顯示,中國大陸市場多晶太陽能矽晶圓價格維持不變,但M2單晶矽晶圓價格下跌4%,G1單晶矽晶圓價格下跌7.1%,大尺寸單晶矽晶圓價格則下跌3.4%。在海外市場,多晶矽晶圓價格下跌2.6%,M2單晶矽晶圓價格下跌3.2%,G1單晶矽晶圓價格下跌10.1%,大尺寸單晶矽晶圓價格下跌9.2%。 至於太陽能電池方面,中國大陸市場多晶電池價格下跌1.9%,特高效單晶電池價格下跌2.4%,而海外市場高效單晶電池價格下跌1%,海外市場特高效電池價格則下跌9.1%。
但預估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終端需求急凍,將讓封測產業下半年衰退,且面臨嚴峻挑戰 。
集邦指出,封測龍頭日月光(3711)首季營收13.55億美元,年增21.4%,主要成長動能為5G手機用整合型天線封裝(AiP )及消費性電子等封裝應用;排名第二的艾克爾受惠5G通訊及消費電子需求強勁,首季營收年增28.8%,達11.53億美元;矽品第1季營收8.06億美元,年增34.4%,排名維持第四。
集邦科技最新報價,中國大陸市場多晶太陽能矽晶圓本周報價持平,M2單晶矽晶圓報價跌4%,G1單晶矽晶圓報價跌7.1%,大尺寸單晶矽晶圓也跌3.4%。
海外市場多晶矽晶圓本周報價跌2.6%,M2單晶矽晶圓報價跌3.2%,G1單晶矽晶圓更跌10.1%,大尺寸單晶矽晶圓跌9.2%。
太陽能電池方面,中國大陸市場多晶電池報價跌1.9%,特高效單晶電池跌2.4%,海外市場高效單晶電池跌1%,海外市場特高效電池報價跌9.1%。
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封測代工龍頭日月光第一季營收達13.55億 美元,年增21.4%,主要成長動能為5G手機整合天線封裝(Antenna in Package,AiP)及消費性電子等封裝應用。排名第二的艾克爾( Amkor)由於5G通訊及消費電子領域需求強勁,第一季營收年增28.8 %達11.53億美元。矽品同樣受惠這兩類應用的需求成長,第一季營 收為8.06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4.4%,較其他業者顯著,排名雖維持 第四,但已逐步拉近與江蘇長電的差距。
中國封測代工三雄江蘇長電、通富微電、天水華天第一季營收表現 主要受惠於中美關係的回穩,逐步帶動整體營收成長。然而,天水華 天是前十大中唯一出現營收衰退的廠商,拓墣產業研究院認為可能是 因疫情爆發時,為承接政府防疫相關的紅外線感測元件等封裝需求, 因而排擠原先消費性電子等應用的生產進度。
記憶體封測大廠力成在金士頓、美光、英特爾等大廠的訂單挹注下 ,第一季營收年增33.1%達6.24億美元。測試大廠京元電第一季表現 最為亮眼,因5G手機、基地台晶片、CMOS影像感測器(CIS)及伺服 器晶片訂單暢旺,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5.9%達2.32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面板驅動IC及記憶體封測大廠南茂憑藉此波記憶體 、大型面板驅動IC、整合觸控功能面板驅動IC(TDDI)等需求升溫, 第一季營收年增27.8%達1.85億元,已從2019年的第十一名上升至第 一季第九名。
整體而言,美中貿易戰於去年第三季開始趨於和緩,對於2020年第 一季全球封測代工產業有正面挹注,前十大廠商營收大致維持成長, 呈現淡季不淡。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已導致終端需求大幅滑落,加上近 期美中關係又再度陷入緊張,拓墣預期2020年下半年開始整體封測代 工產業可能面臨市場嚴峻的挑戰。
集邦指出,第一季受阻的出貨將遞延至第二季,因此在DRAM均價上漲幅度擴大且出貨量同時提升的情況下,預測第二季DRAM整體產值將季增超過2成,原廠的營收與獲利能力將持續成長。
第一季因疫情導致出貨受阻,價漲量縮的情況下,三大DRAM原廠第一季營收均呈現小跌。市占率方面,三星約44.1%穩坐龍頭大廠寶座,第二大廠SK海力士市占率達29.3%,第三大廠美光則為20.8%,三大廠合計占全球DRAM市場占有率高達94.2%。展望第二季,由於產能規畫大致相同,因此預期市占比例不會有太大變化。
觀察各廠產能與技術能力,三星持續將部份Line13產能由DRAM轉向CMOS影像感測器,不過平澤二廠預計下半年投入DRAM生產,彌補Line13的投片下滑,同時提高1z奈米製程的比重。整體而言,考量疫情對需求面的衝擊,三星審慎規畫產出,今年產能增加幅度不高。
SK海力士持續將M10廠的DRAM投片轉向CMOS影像感測器,並增加M14廠的產出,另將於下半年小幅提高無錫廠的產能。但全年的整體產能增加幅度不高,主要由1y奈米製程比重提升貢獻。美光的投片與產能與去年相較沒有太大改變,今年度資本支出將著重1z奈米製程的量產與產出提升,目前正值OEM積極驗證階段,很快就能導入實際量產。
南亞科第一季出貨量雙位數成長,帶動營收增加,加上研發費用的控制,營業利益率上升至12.7%。展望第二季,在均價上揚的挹注下,獲利能力將持續進步。華邦電第一季量價大致持平,因此DRAM營收變化幅度不大,成長力道以NANDFlash較為明顯。力晶科技第一季仍以CMOS影像感測器需求較為強勁,排擠DRAM產能。儘管營收表現分歧,但台廠今年重心都在下一代製程的研發,如南亞科宣布不使用美光授權後專注於1A/1B奈米,華邦電持續提升25奈米新製程的良率和產品多樣性,力晶則專攻25奈米DDR4產品的穩定度與相容性。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旗下的拓墣產業研究院近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供應鏈斷鏈的風險,預計將對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的成長帶來影響。由於商業活動和社會活動力下降,旺季效應可能會遞延或弱化,使得全球晶圓代工產值的成長幅度將從原先預期的雙位數修正為個位數百分比成長,中位數預估為6.8%。
拓墣分析指出,與疫情發生前相比,業者的成長預估已從雙位數修正為個位數。雖然台積電等晶圓代工龍頭企業的展望較為樂觀,預計今年晶圓代工市場將比去年成長約11%,但疫情對訂單的影響仍不容忽視。拓墣指出,第一季訂單主要由客戶端對疫情後市場反彈的期待和2019年末的庫存回補所支撐,而第二季則可能受到疫情影響較大,部分消費性產品訂單可能進行調整。
拓墣預估,由於疫情對訂單的影響可能持續到第三季,業者的營收可能受到衝擊。此外,消費力衰退和市場復甦的不確定性也使得晶圓代工業者需要動態調整營運策略和營收預估。拓墣對2020年晶圓代工產值的表現持保守態度,並將後續發展取決於疫情的可控時程和消費市場的復甦狀況。
有別於在疫情爆發前,業者所提出的「雙位數」成長預估,考量疫情受控時程遞延及需求復甦不明朗,拓墣認為,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產值年成長率將下修至5∼9%的個位數百分比成長,中位數目前預估為6.8%。相較之下,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展望較為樂觀,預估今年晶圓代工市場較去年成長約11%。
拓墣分析晶圓代工業者2020上半年的訂單狀況指出,第一季客戶端保留對疫情趨緩後市場出現需求反彈的可能性,為避免缺料而並未出現訂單大幅縮減情形,加上承接自2019年第四季末的庫存回補,基本上支撐晶圓代工業者第一季營收表現。
拓墣預估,第二季疫情對訂單的影響較前一季略為顯著,部分消費性產品訂單或將進行調整,而從疫情催生出如遠距辦公、醫療應用的相關晶片需求則有增加,因此第二季訂單狀況雖有變動但幅度不大,加上去年同期基期低,業者第二季的營收出現季度衰退,尚能優於去年同期。
對晶圓代工業者而言,第二季的訂單在晶片產出後雖有部分營收認列在第三季,但比重相對有限,此外,考慮疫情受控時程遞延與需求復甦時程不明朗,客戶可能在第三季評估較大幅度的訂單縮減以避免累積庫存,旺季效應或有遞延或弱化可能,恐將對業者下半年的營收造成衝擊。
拓墣指出,回歸市場需求面分析,消費力衰退恐難以避免,即便晶圓代工業者冀望由5G基礎建設、遠端通訊推升的伺服器或資料中心需求、以及工業物聯網自動化等中長期支撐動能。
然而新應用的營收貢獻比例仍不足以取代傳統大量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故晶圓代工業者需視供應鏈與市場受疫情衝擊的程度,動態調整營運策略與營收預估。
拓墣認為,考量旺季效應遞延或弱化的可能性,並以疫情不易在下半年即獲得穩定控制為前提,對2020年的晶圓代工產值表現抱持審慎保守的態度,後續仍需視疫情的可控時程與消費市場的復甦狀況而定。
集邦科技最新分析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在第二季的成長力道將受到削弱。該機構對於IC設計、晶圓代工和封裝測試產業的展望相對保守。以下是詳細分析:
首先,IC設計廠商在第一季的營收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並未出現大幅下修,這是因為全球主要廠商的終端客戶已經提前下單並完成交貨。然而,由於疫情對未來終端需求的影響,專注於智慧型手機和消費性電子領域的IC設計業者,在第二季可能會受到較大的營收影響。美國的實體清單政策也是影響產業成長的不利因素。
至於晶圓製造方面,集邦科技認為,製造業者因廠房高度自動化,目前仍能維持穩定生產,但疫情對後續營運的影響仍需關注。
在需求面,晶圓代工業者的產能利用率得以維持,但由於疫情對消費力的影響,第二季後的營收表現可能會受到衝擊。
封測產業方面,先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而衰退,但疫情對其影響相對較輕微,集邦預估第一季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有望持平或成長,但第二季後的表現仍需視客戶端需求而定。
記憶體市場方面,集邦科技看淡其景氣,認為終端需求疲弱將導致市場提前進入不景氣周期,價格反轉下跌機率大增。
總結來說,集邦科技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展望相對保守,認為第二季起將面臨更多挑戰。
集邦科技最新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LED產業產生影響,3月份LED磊晶段製程產能利用率提升至70%以上,以應對原物料缺貨與價格漲幅。由於農曆年間部分廠商仍小批量生產,故復工狀況較順暢。不過,LED晶片段開工率低,主要因庫存水位高,需求未增。LED封裝產業開工率約50~60%,由於終端需求不佳,庫存充足。藍寶石基板供應略緊,價格低迷,供應商欲調漲。化學材料運送問題逐漸解決。
集邦表示,針對IC設計環節,由於全球主要廠商的終端客戶已提前下單,甚至已完成交貨,所以第一季整體營收表現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不至於出現大幅下修。不過,因為疫情擴大使得未來終端需求能見度降低,尤以專注於智慧型手機與消費性電子領域的IC設計業者,第二季營收可能受到較大影響。此外,美國的實體清單政策仍未解除,在兩大逆風因素的影響下,IC設計產業2020年要重回成長可能不甚樂觀。
就晶圓製造端來看,集邦認為,製造業者得力於廠房高度自動化,目前仍能維持穩定生產,重點擴產計劃在調整策略後也得以進行。然而在疫情蔓延下,後續是否影響營運的關注重點。
從需求面分析,受惠去年第四季訂單挹注與庫存回補,產能利用率得以維持,晶圓代工第一季營收受疫情影響較輕。不過在疫情快速擴散至全球後,除了衝擊總體經濟,同時將進一步削弱個人與企業的消費力道,對晶圓代工業者的影響可能將反映在第二季後的營收表現。
封測產業營收在先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而出現大幅衰退,目前受疫情影響程度則相對輕微,因此集邦預估第一季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有望持平或成長,但第二季後的表現仍視客戶端的需求而定。
雖然中國疫情看似趨緩,然其他主要經濟體疫情急速擴散,將讓全球經濟陷入系統性風險,記憶體市場恐怕提前反轉進入不景氣週期。集邦表示,從需求的角度來看,疫情的大流行將嚴重衝擊消費者所得可支出分配的力道,尤其以占總消費比重最高的智慧型手機影響最為劇烈。消費力道的下滑將導致終端產品需求下滑,進而逐步衝擊到上游記憶體產業的需求。
集邦指出,考量今年DRAM及NANDFlash的位元供給年成長幅度為13%及32%,加上年初時客戶庫存水位大多處於低檔,年初時預估DRAM與NANDFlash價格將一路看漲至今年年底,但在供需出現結構性的改變下,採購備貨力道將萎縮,而終端需求將呈疲弱態勢,記憶體均價漲幅收斂或是反轉往下的可能性大幅提高,尤以原本供需缺口就不大的NANDFlash最為明顯。
相較之下,LED晶片段的開工率則相對較低,主要原因是目前LED晶片的庫存水位較高,而客戶端的需求並沒有明顯增加。目前除了少部分跌破現金成本的低階LED晶片有微幅漲價之外,其餘LED晶片價格維持價格不變。
LED封裝產業對人力的需求較高,雖然中國政府要求全面復工,但目前許多在疫區的人員仍無法順利回到工廠;而至於非疫區的人員回工廠後,也需要先隔離一段時間後才能夠進產線,因此三月份開工率約50∼60%左右。但由於終端需求不佳,因此除了少部分特殊規格的LED之外,絕大部分的LED庫存都足以因應市場需求。
在周邊材料部分,藍寶石基板平片廠的人力需求較高,因此同樣面臨復工問題,目前供給略為吃緊。由於藍寶石基板價格長期低迷,因此許多供應商也希望趁勢調漲價格。化學氣體與液體方面,最大挑戰仍在於特用化學材料的運送,但是在中國政府強烈要求復工下,運輸問題已經逐漸解決。
企業級固態硬碟(EnterpriseSSD)第二季價格亦同步上修,預估漲幅將從原先的5∼10%擴大至10∼15%。同時,記憶體供應商手中庫存偏低,原廠將守住第二季上漲的走勢不變。
集邦指出,去年第四季開始,美國政府聯合組織防衛基礎設施(JEDI)標案需求持續驅動伺服器市場,而新冠肺炎疫情於全球快速傳播,使得遠端辦公(Telework)需求大增,尤其中國雲端業者的備貨需求在2月顯著增長。阿里巴巴、騰訊主要受遠端辦公需求驅動;字節跳動則因北美業務擴張至電子商務、遊戲與金融應用等,進而帶動北美自建資料中心的需求再成長。
需求的持續增加使得供需雙方的記憶體庫存皆達低點,加上中國電信業者普遍於2月開始執行新一輪的招標,將使得伺服器DRAM供貨更為吃緊,進而帶動價格上揚,下半年的價格走勢將依據疫情的擴散程度再觀察。
企業級SSD的需求亦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回升,今年第一季北美資料中心業者仍持續加單,加上中國市場受疫情影響推升遠端服務及宅經濟需求達到高峰。然而供應端先前擴產計畫保守,導致無法及時擴張產能來應付伺服器及資料中心客戶的急單需求,供給不足讓此波需求動能得以延續至第二季。
隨著企業級SSD需求持續成長,個人電腦及手機OEM廠目前也並未下修訂單,讓整體第一季NANDFlash供給更顯不足。根據集邦調查,個人電腦與手機OEM客戶在中國物流受疫情影響下,從生產至運送,整體流程普遍拉長至兩周之上,客戶庫存難以快速拉高至安全水位,而NANDFlash第二季供給仍將吃緊,使得原廠議價態度更加強硬,因此上修第二季企業級SSD漲幅來到10∼15%區間。
【台灣新聞】 中國大陸跟南韓這兩個地方疫情嚴重,全球面板供應出現混亂,而且東京奧運還要如期舉行,這讓大尺寸電視的備貨潮越來越熱鬧。最近下游的採購力道變強,電視面板的供給卻遠遠低於需求,結果價格就這樣揚升了。從二月下旬疫情擴散開來,短短半個多月,32吋面板價格就漲了約15%,55吋面板也漲了大概一成,群創和友達這兩家面板大廠,真的是受益匪淺啊! 去年面板產業經歷了低潮,這兩家公司的年度虧損都超過百億元,現在面板價格一漲,運營前景看漲。群創直接說,現在公司的產量全都被下客戶拉走了,這是近一年來第一次看到客戶這麼急著要貨。業界預測,這波面板價格上揚的潮水才剛剛開始,估計這個漲勢還會持續到下季。 國際投資人也開始關注到面板價格上揚對廠商帶來的好處。上周五(6日),美股三大指數再度大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一度大跌近900點,最後收盤跌幅收斂到250點左右,但樂金顯示器(LGD)卻逆勢上漲,小漲近0.2%,表現遠超過其他科技股。 面板業主管透露,現在訂單不會成問題,但是供應鏈復工率偏低,客戶又要貨又急,供給量根本不夠。就拿陸廠上游來說,開工率普遍只有三成,但客戶端開工率卻普遍達到五成,根本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 面板業者指出,現在客戶不會減少訂單,但是因為周邊供應鏈復工率不一,市場情況轉變成賣方市場,「以前是供過於求、價格下跌,現在是供給吃緊,價格也因為市場供需失衡而上揚」。 業者分析,這波面板價格上揚,還是跟新冠肺炎疫情有關。從供給面來看,主要生產面板的中國大陸、南韓都受到疫情的重創,加上先前減產和大廠轉向OLED等產品,導致面板供給更加緊張。從需求面來看,除了下游搶料積極備貨,東京奧運如期舉行,但由於疫情,觀眾前往現場觀賽的意願降低,更多的人選擇在家看電視轉播,這也刺激了大尺寸電視面板的需求,成為推動面板價格上揚的一股力量。 根據集邦科技旗下光電事業處WitsView的調查,電視面板從二月下旬開始明顯上揚,而且這個漲勢還在持續。32吋面板在二月底漲了7%到8%,這個月再漲超過5%,短短半個多月來,漲幅已經接近15%;55吋面板也同步上揚,二月底漲了6美元,半個多月來的漲幅也達到約一成。
面板雙虎去年歷經產業低潮,年度虧損都逾百億元,近期面板報價大幅揚升,為雙虎帶來營運曙光。群創直言:「目前公司能出多少量,統統被下游客戶拉走」,是近一年來,首度出現客戶拉貨又急又猛的狀況。業界預期,這波面板漲價潮才剛開始,漲勢可望延續至下季無虞。
國際投資人也開始留意到面板報價走揚對廠商帶來的正面影響。上周五(6日)美股三大指數再度重挫,道瓊一度大跌近900點,收盤跌幅收斂至250點左右,樂金顯示器(LGD)收盤領先翻紅,小漲近0.2%,表現優於其他科技股。
面板業主管透露:「現在訂單不是問題,但供應鏈復工率偏低,客戶又要貨要得急,供給量根本不夠。」舉例而言,陸廠上游開工率普遍約三成,但客戶端開工率普遍達五成,無法滿足客戶開工出貨需求。
面板業者指出,目前看來,客戶不會下修訂單,但因周邊供應鏈復工率不一,市況轉為賣方市場,「過往是供過於求、價格下跌,現在是供給吃緊,報價也因市場供需失衡而上揚」。
業者分析,促成這波面板報價上揚,仍與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有關。就供給面來看,主要生產面板的大陸、南韓都蒙受嚴重的疫情,加上先前減產與大廠轉至OLED等產品,導致面板供給更吃緊。
需求面來看,除了下游搶料積極備貨,東京奧運如期舉行,但新冠肺炎讓觀眾前往現場觀賽的意願大降,選擇在家看電視轉播的比重大增,藉此避免染疫、並節省旅費及門票開支,轉而選購較高規格的電視產品,更刺激大尺寸電視面板需求,也是助漲面板報價的動力之一。
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旗下光電事業處WitsView調查,電視面板從2月下旬明顯上揚,且漲勢延續迄今,32吋2月底漲7%至8%,本月再漲逾5%,換算短短半個多月來,漲幅直逼15%;55吋面板同步揚升,2月底漲6美元,累計半個多月來漲幅也達約一成。
記憶體產業近期可說是熱鬧非凡,雖然韓國疫情持續擴大,但大陸地區的ODM/OEM廠和系統廠復工情況出乎預期地好。由於供應鏈庫存已經低於季節性安全水位,加上業界對韓國疫情可能影響記憶體供貨的擔憂,市場上庫存回補訂單紛至沓來,讓DRAM市場供不應求。結果就是2月份標準型及利基型DRAM的合約價格漲幅擴大,平均漲幅介於2%~6%之間。 第一季主要DRAM廠的位元出貨量低於預期,導致3月份DRAM現貨價格在2日開出紅盤,業界預測3月份合約價格將繼續上漲5%以內,第一季合約價格的漲幅預計介於5%~8%之間,這個漲勢還將延續到第二季。法人們對南亞科、威剛、十銓、廣穎、宜鼎等概念股今年獲利表現抱持樂觀態度。 集邦科技的數據顯示,標準型8GB DDR4模組2月份合約價已漲至24.75~25.5美元,相當於8GB DDR4顆粒合約價介於2.84~2.94美元,平均漲幅約2%。利基型DRAM方面,4GB DDR4x16顆粒2月份合約價達1.55~2美元,平均漲幅在4.2%~5.4%之間,而4GB DDR3x16顆粒2月份合約價則在1.46~1.72美元之間,平均漲幅達5.8%~6.2%。 整體來看,標準型及利基型DRAM的2月份合約價格漲幅超過預期,單月上漲2%~6%。從今年開始,標準型DRAM合約價格的漲幅已經達到2%~3%,利基型DRAM合約價格的漲幅則達到7%~10%,這些都超過了年初業界的預估。對於DRAM廠和模組廠來說,1月和2月的獲利表現將明顯優於去年同期。 雖然大陸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高峰期,但工廠的復工情況卻讓人意外地好,預計將透過加班來補足產能,這也推動了DRAM庫存回補需求的持續增強。然而,韓國的疫情還在延燒,而且當地是全球最大的記憶體生產重鎮,業界擔憂疫情可能進一步影響記憶體生產鏈,因此現在庫存回補的力道不斷加大。 3月份,標準型及利基型DRAM的現貨價格開出紅盤,標準型8GB DDR4的高價區已經站上4美元,均價則繼續上漲至3.5美元左右,利基型4GB DDR3/DDR4的現貨價格也預計在近期站上2美元。由於現貨價格和合約價格之間的溢價差還有15%左右,隨著現貨價格的逐步上漲,合約價格也將跟進。業界普遍看好第一季合約價格的漲幅將優於預期,而第二季價格的漲勢幾乎確定會持續。
由於第一季主要DRAM廠的位元出貨量低於預期,在貨源明顯不足情況下,3月DRAM現貨價2日開出紅盤,業界看好3月合約價續漲5%以內,第一季合約價漲幅介於5%∼8%之間,優於預期,且漲勢將延續到第二季。法人看好南亞科(2408)、威剛(3260)、十銓(4967)、廣穎(4973)、宜鼎(5289)等概念股今年獲利表現會明顯優於去年。
根據集邦科技統計,標準型8GBDDR4模組2月合約價漲至24.75∼25.5美元之間,亦即8GBDDR4顆粒合約價介於2.84∼2.94美元之間,平均漲幅約達2%。利基型DRAM部分,4GBDDR4x16顆粒2月合約價達1.55∼2美元,平均漲幅達4.2%∼5.4%之間,4GBDDR3x16顆粒2月合約價達1.46∼1.72美元之間,平均漲幅達5.8%∼6.2%之間。
整體來看,標準型及利基型DRAM的2月合約價漲幅擴大,單月上漲2%∼6%優於預期。累計今年以來標準型DRAM合約價漲幅約達2%∼3%,利基型DRAM合約價漲幅達7%∼10%,同樣優於年初時業界預估。對DRAM廠及模組廠而言,1月及2月獲利表現將明顯優於去年同期。
雖然大陸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高峰期,但大陸各地工廠復工情況優於預期,後續幾個月將透過加班方式補足產能,也帶動DRAM庫存回補需求持續轉強。然而韓國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且尚未有效控制,當地又是全球最大記憶體生產重鎮,業界擔憂疫情若再蔓延恐影響記憶體生產鏈,所以現階段庫存回補力道持續加大。
標準型及利基型DRAM現貨價在3月開出紅盤,標準型8GBDDR4高價區已站上4美元大關,均價續漲至3.5美元左右,利基型4GBDDR3/DDR4現貨價也可望在近期站上2美元。由於現貨價及合約價之間仍有高達15%左右溢價差,隨著現貨價逐步上漲,合約價也將跟上漲勢。業界看好第一季合約價漲幅優於預期,第二季價格幾乎確定續漲。
集邦科技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的最新調查指出,由於数据中心需求成長,去年第四季NAND Flash整體位元出貨量季增近10%,供應面則因鎧俠(Kioxia,前東芝記憶體)四日市廠區跳電事件,導致供不應求,合約價格止跌回漲。整體來看,去年第四季產業營收較第三季增長8.5%,達到125億美元規模。 不過,由於去年第四季需求表現超過預期,供應商庫存水位已恢復正常,因此降低對通路市場NAND晶圓(Wafer)的供應量,並著重於高毛利的產品出貨。展望今年第一季,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影響手機及筆電供應鏈,NAND Flash位元出貨量可能會小幅衰退或持平。但由於合約價格上漲,預期產業營收將與上季持平。 在主要NAND Flash原廠動態方面,三星因為数据中心需求快速成長,帶動位元出貨季增近10%,平均銷售單價也有所上漲,主要原因是合約價格調漲及減少對通路市場供貨。三星今年持續減少Line 12的平面製程產能,主要的擴產來自大陸西安二期工廠。 鎧俠則在跳電事件後產能恢復,並因資料中心與SSD需求增長,上季位元出貨成長近10%。鎧俠岩手縣的K1廠將於今年上半年起貢獻產出,用於96層及112層產品製造,但新增產能主要用於彌補四日市廠區層數提升所造成的產能損失,整體投片規模仍維持不變。 美光則因MCP產品出貨持續攀升,以及SSD強勁需求,上季位元出貨季增近15%。美光今年的產能規畫偏向保守,新加坡新廠的無塵室空間主要用於維持現有產能水準。美光今年將著重於新的製程以及架構,128層3D NAND產品預計將於下半年進入量產。 英特爾也因資料中心的強勁需求,位元出貨季增10%。英特爾大連廠仍維持現有產能,目前受疫情衝擊較小。在製程方面,英特爾將繼續投入144層產品的開發,預計下半年量產。 SK海力士則因手機及資料中心需求增長,去年第四季位元出貨季增10%。今年因縮減平面製程產能轉做3D NAND,預計年底的產能將較年初下滑。在架構方面,預計128層3D NAND產品能夠在第一季正式量產。
由於需求面在去年第四季表現優於預期,供應商庫存水位已恢復正 常,因此減少對通路市場NAND晶圓(Wafer)供應量,並著重於較高 毛利的產品出貨。展望今年第一季,考量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影響手機 及筆電供應鏈,或將造成NAND Flash位元出貨量小幅衰退或持平。然 而,考慮到合約價上漲幅度,預期產業營收可望與上季持平。
在各主要NAND Flash原廠動態部份,由於資料中心需求在去年第四 季快速成長,加劇固態硬碟(SSD)供不應求態勢,帶動三星的位元 出貨季增近10%,平均銷售單價亦有所成長是因為合約價調漲及顯著 減少對通路市場供貨。三星今年持續減少Line 12的平面製程產能, 主要的擴產來自大陸西安二期工廠。
鎧俠產能自跳電事件後恢復,以及資料中心與SSD需求增長,上季 度位元出貨成長近10%。鎧俠岩手縣的K1廠將於今年上半年起貢獻產 出,用以投入96層及112層產品製造,但新增產能主要用以填補四日 市廠區層數提升所衍生的產能損失,整體的投片規模仍維持不變。
美光去年第四季受惠於MCP產品出貨持續攀升,以及SSD強勁需求, 季度位元出貨季增近15%。在產能方面,美光今年的產能規畫偏向保 守,新加坡新廠的無塵室空間主要用以維持現有產能水準。美光今年 將著重於新的製程以及架構,128層3D NAND產品預計將於下半年進入 量產。
英特爾同樣受惠資料中心的強勁需求,在產能與製程方面,英特爾 大連廠仍維持現有產能,目前受疫情衝擊較小。在製程方面,英特爾 將繼續投入144層產品的開發,預計下半年量產。
SK海力士受惠手機及資料中心需求增長, 去年第四季位元出貨季 增10%。今年因為縮減平面製程產能轉做3D NAND,預計今年年底的 產能將較年初下滑。在架構方面,預計128層3D NAND產品能夠在第一 季正式量產。
新冠肺炎對全球產業帶來不小的衝擊,不過對於台灣的集邦科技來說,這場疫情似乎並未阻擋其發展的腳步。近期新聞指出,雖然大陸工廠因疫情復工延宕,但預計月底前復工率將回到五成以上,這對集邦科技的產品出貨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此外,去年因美中貿易戰,集邦科技與其他ODM/OEM廠及系統廠已將部分生產線移出大陸,這也將對集邦科技的產品出貨產生正面影響。
集邦科技市場研究指出,由於三星、SK海力士等韓系DRAM廠將部分產能轉移至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今年DRAM總投片量與去年相當,僅透過製程微縮來增加位元供給量。雖然全球位元供給量將創下10年來新低,但需求維持逐季成長,價格預期將逐季上漲。集邦科技表示,去年近三個季度的調整後,各終端產品的DRAM庫存已普遍回歸正常水準,今年供給增幅有限,採購端開始提前拉貨。
集邦科技預估,今年標準型DRAM現貨價累計漲幅已達10~15%,合約價預估將上漲5~10%。展望今年第一季,採購端的備貨意願明顯,帶動標準型DRAM、伺服器DRAM的合約價格反轉向上。集邦科技強調,今年三星的DRAM產能將緩步轉換至生產CIS,而SK海力士則將增加M14的產出。無錫的兩座新廠則因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投片規畫傾向保守。
集邦科技還指出,今年DRAM市場需求維持成長,筆電、智慧型手機等終端產品的DRAM搭載容量都有顯著提升。然而,DRAM位元供給年增率今年卻出現停滯現象。市場分析師預測,第二季後需求回升將導致供給吃緊及價格上漲,這對集邦科技及同業來說都是一個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