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達科技(未)公司新聞
3GPP全球盛會首次登臨台灣,雲達科技等台廠搶攻低軌道衛星商機!經濟部長王美花強調台灣在軟硬整合上展現亮麗表現,並在會議中促成國際級低軌衛星業者與台灣廠商的媒合,為台灣廠商開啟全新商機。此次會議吸引全球950位技術專家齊聚,其中包含Intel、高通、諾基亞等指標大廠。在經濟部的大力支持下,雲達科技、和碩、廣達等16家台廠與三大低軌道衛星業者進行媒合,並與國際大廠就O-RAN、5G專網、VR等議題展開交流,力圖在5G及未來6G市場取得合作機會。王美花還提到,台灣在通訊領域的發展非常出色,尤其在Open-Ran技術方面,台灣的供應鏈已經非常完善。
全球制定3G/4G/5G甚至未來6G主要技術標準組織3GPP,在經濟部 、聯發科、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共同爭取下,首度在台 召開會員大會,全球包括Intel、高通、諾基亞、愛立信、三星、LG 等指標大廠共950位技術專家齊聚台灣。
在經濟部安排下,至少16家台廠將與三大低軌道衛星業者展開媒合 會,包括和碩、廣達旗下雲達、仁寶、緯創、耀登、創未來、台揚、 攸泰、泰藝、百一、鐳洋、隴華、稜研、歐姆佳、帆宣、富智康等。 聯發科、和碩、廣達、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耀登、鐳洋、亞旭 將與國際大廠針對O-RAN、5G專網、VR、5G NTN(非地面網路)及6G 議題展開交流,希望促成台灣與國際廠商在5G,甚至未來6G市場合作 。
王美花表示,通訊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技術,這幾年台灣在通訊 領域發展很不錯,例如Open-Ran技術發展比歐美更快,5G供應鏈不管 是晶片、關鍵部件、終端或接取端等技術,在台灣都可以找到相關供 應鏈
台灣也首度在這場全球盛會,邀請SES、Inmarsat及Mangata三家低 軌道衛星業者舉辦媒合會,希望擴大台廠接單商機。SES是全球前六 大老牌低軌衛星業者,數位部去年度首波開放商用衛星執照時,吸引 隴華電子及愛爾康資料提出申請,其中,愛爾康即規劃與歐洲SES衛 星業者合作。
低軌道衛星相關產業鏈包括碟型天線、地面接收站等衛星訊號地面 設備、移動式接收器、訊號收發器、印刷電路板、銅箔基板、功率放 大器(PA)、射頻(RF)、Wi-Fi路由器 、電源供應器等零組件設備 ,這些正是台廠的強項。
台北國際電腦展即將於本月底盛大開幕,這次展覽吸引了來自22個國家的超過1,000家廠商參與,佔用3,000個攤位,成為疫後科技界的一大盛事。由於市場需求低迷,許多科技企業都在拚命挖掘生成性AI和高速運算等新的商機。 在這波科技浪潮中,業界普遍認為高速運算、伺服器、AI應用、散熱技術和綠能五大領域將成為下半年科技業逆勢成長的關鍵。無論是台達電還是技嘉等相關企業,都將有望從這些領域中獲益。 外貿協會透露,今年電腦展的焦點在於高效運算、智慧應用、次世代通訊、超現實技術、創新與新創以及綠能永續六大主題。參展廠商包括宏碁、威剛、華擎、華碩、明基、台達電、ESSENCORE、技嘉、芝奇、Hanmi Micronics、迎廣、宜鼎、鎧俠、微星、德商鐠羅工匠、雲達科技、瑞昱、美超微、曜越、創見、岳豐、ZOTAC、宏正、營邦、勤誠、振樺、海韻、必恩威、十銓、鴻佰等。 展覽中還有來自比利時、荷蘭、法國、日本、義大利、波蘭、泰國等國的海外新創團隊參展。COMPUTEX Forum則聚焦於資通訊產業的熱門議題,如元宇宙、半導體及永續發展。 在電源領域,台達電和康舒都將參加本次展覽。台達電將全力推動節能減碳的商機,並擴大在充電樁和智慧建築等領域的布局;康舒則主打節能減碳,同時也涉足車電市場,其電控產品也開始供應給電機整合廠商,轉型動能強勁。 技嘉及其子公司技鋼科技將展出多款高規格GPU伺服器和HP C高效能運算伺服器系列,並推出全新浸沒式冷卻槽,引入綠色機房的新一代技術;微星則將展示搭載第12代IntelR HX系列處理器的全新高效筆電,與業界同業一較高下。
業者認為,高速運算、伺服器、AI運用、散熱及綠能五大版圖將成 為下半年科技業逆勢成長的主軸,包括台達電、技嘉等相關族群可望 受惠。
外貿協會指出,今年展覽聚焦高效運算、智慧應用、次世代通訊、 超越現實、創新與新創、綠能永續等六大主題,參與廠商包含宏碁、 威剛、華擎、華碩、明基、台達電、ESSENCORE、技嘉、芝奇、Hanm i Micronics、迎廣、宜鼎、鎧俠、微星、德商鐠羅工匠、雲達科技 、瑞昱、美超微、曜越、創見、岳豐、ZOTAC、宏正、營邦、勤誠、 振樺、海韻、必恩威、十銓、鴻佰等。
此外,本次國家館來自比利時、荷蘭、法國、日本、義大利、波蘭 、泰國等海外新創團隊參展。另外展覽期間,COMPUTEX Forum著重在 資通訊產業熱門議題,分別探索元宇宙、半導體及永續發展為三大主 軸。
電源家族的台達電及康舒均將參加本次電腦展,台達電全力推攻節 能減碳商機,並擴大布局充電樁及智慧建築等商機;康舒也主打節能 減碳,亦跨足車電商機,電控產品亦出貨予電機整合廠商,轉型動能 強勁。
此外,技嘉及子公司技鋼科技將展出多款頂級規格GPU伺服器、HP C高效能運算伺服器系列,並展出全新浸沒式冷卻槽,導入綠色機房 新世代;微星則將展示推出搭載第12代IntelR HX系列處理器的全新 高效筆電,與同業一較長短。
英特爾攜手台灣生態系並壯大上市規模,與營邦、華碩、仁寶、富 士康工業富聯、技鋼、英業達、和碩、雲達、美超微、緯創、緯穎等 共同展示基於第四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的最新伺服器產品。英 特爾表示,透過技術創新與台灣及海外生態系夥伴共同打造解決方案 ,協助全球產業提升韌性、加速數位化和自動化營運、提供創新服務 的同時降低成本與風險。
英特爾資深副總裁暨網路與邊緣運算事業群總經理Brad Haczynsk i表示,無所不在的運算、普及的連接性、雲端至邊緣基礎設施、人 工智慧、感測等五大超級力量正加速萬物數位轉型,而半導體正扮演 著轉型的重要角色。這五大超級力量相互激盪,英特爾致力於推動具 開放性且高度彙整的解決方案,能幫助全球生態系廠商不斷創新。
英特爾第四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滿足客戶各項關鍵應用和工 作負載的需求,已獲得全球前十大雲端服務業者的採用,全球已有超 過50家OEM/ODM業者出貨中,總設計數量更高達450款以上,而台灣 生態系合作夥伴扮演重要角色。
5G網路展區展出數家廠商的第四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解決方 案,將Intel vRAN Boost技術部署至5G OpenRAN、5G vRAN等應用。 AI/HPC展區則汲取第四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優勢,提升人工 智慧運算效能,更可搭配Intel Data Center GPU Flex系列滿足視覺 運算需求。
邊緣運算展區則擁有多元的應用案例,以豐富的英特爾硬體、軟體 技術,協助廠商迅速滿足客戶需求,包含自動化、智慧場域、資安防 護、影像辨識等多種解決方案。資料中心和雲端展區除了匯聚各家使 用第四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的最新伺服器,也包含最新款的能 源管理、散熱解決方案以及模組化系統,協助產業朝向節能減碳目標 邁進。
楊麒令表示,雖然2023年伺服器成長幅度將趨緩,不過,仍有雙位數增幅,其中,資料中心需求依舊穩健。
在產能規劃上,雲達的泰國廠現階段伺服器主機板產能占比約達三成,估計明年上半年產能有望提升至五成。
楊麒令表示,雲達一路走來聚焦的是AI技術,對於軟硬體整合的技術與他人不同,不論在5G、AI、HPC上,公司都是從客戶端的應用角度出發。
楊麒令進一步表示,科技發展至今,隨著CPU效能愈來愈高,加上高效能運算需求等,使得資料中心的負擔愈來愈重,因此產生了「熱」,同時也使得廠商對於投資相關設備的成本也同步增加, 在這方面,集團提供了一個完整解決方案,能減少將近七成的能耗。
楊麒令強調,不論是5G或是AI,具備垂直特性還有應用場域的特性,需要整個生態系的合作,這不僅僅是雙贏,而且還是「多贏」的局面。
雲達耕耘AI與HPC,近年將觸角延伸至電信領域,打造針對5G公網和私網的端到端基礎設施,協助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SUTD)使用Campus 5G孵育商用數位轉型,攜手德國夥伴拓展在智慧醫療、物流、生產等轉型應用。
此外,為解決不同產業需求,雲達也與多家台灣系統整合業者合作,以搭載英特爾科技的QCT OmniPOD 5G企業專網和QCT POD HPC&AI融合式平台為基礎設施,研發不同面向的應用。
雲達在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站穩腳步後,最近幾年積極投入5G電信解 決方案與5G企業專網解決方案。
受到疫情影響,5G企業專網過去幾年POC進展不快,雲達僅有兩、 三個日本POC案例,不過楊麒令表示,雲達目前全球已經累積20個PO C案例,應用領域則有八個,除了市場耳熟能詳的智慧工廠之外也突 破至其他領域,如港口。
而在雲達20個POC案例中,楊騏令表示以新加坡、德國客戶進度最 快,最有機會脫離POC、進入實際商用階段,其中,新加坡科技與設 計大學(SUTD)使用Campus 5G孵育商用數位轉型,德國合作夥伴則 以雲達解決方案拓展在智慧醫療、物流、生產等產業轉型的應用,隨 著全球已經脫離疫情的差旅禁令,楊麒令預期,2023下半年有機會見 到投入5G專網多年來的努力開花。
面對台灣網通、伺服器業者都紛紛搶進5G企業專網市場,楊騏令表 示,目前競爭對手的賣點侷限在5G專網設備的相容性,雲達的強項是 花了許多年才打通每一個環節,真正能提供接取、邊緣運算與伺服器 端到端的完整解決方案,這個能力全球大部分的SI(系統整合業者) 都還未具備,遑論SI自行選擇每一個環節所需的產品、兜成一套端到 端完整解決方案給客戶。
雲達為全球資料中心白牌伺服器解決方案數一數二供應商,14日舉 行年度品牌活動Q.synergy Taiwan 2022,基於雲端基礎設施所研發 的5G及HPC & AI解決方案在製造、醫療、高等教育、城市和娛樂等 領域的全球實際應用成果,並展出液冷式機櫃與即將上市的新一代英 特爾伺服器,吸引超過200位國內外合作夥伴參與。
在推動5G產業發展技術方面,經濟部工業局「5G開放網路驗測平台 」自去年爭取成為國際開放架構組織TIP認可的社群實驗室後,至今 已協助21家臺廠進行5G開放網路互通互連測試驗證,包括如優達科技 、萊昂仕科技、雲達科技、鈺登科技等4家廠商產品已通過互通驗測 ,其中優達科技獲TIP審核認可核發標章,並上架至TIP線上市集,增 加更多打入國際供應鏈機會。
臺灣產業5G技術實力,也在經濟部工業局今年10月期間帶領雲達、 宏達電、優達、萊昂仕、亞旭、台揚、光寶、仁寶、鈺登、稜研等1 0家網通業者參加「美國臺灣形象展」,受到國際重視,其中並促成 雲達、宏達電、鈺登、稜研等4家網通臺商,獲得美商青睞,在本次 活動呈現國際5G供應鏈合作成果。
在5G垂直應用與系統管理軟體領域,藉由需求場域如展演育樂、智 慧製造、科技海洋等領域驅動,引導雲達科技、富鴻網、宏達電等3 組系統整合產業旗艦,集結15家企業,實作5G垂直創新應用開發;5 G系統管理軟體部分,宏達電與臺灣網格團隊、華電聯網與WisDON、 臺灣網格團隊、辰隆科技與薪苒數據生態鏈、臺灣網格、RFjudge團 隊等,透過簽署系統管理軟體開發技術合作MoU,展現臺灣在5G軟體 起步的實力,已獲得產業共鳴。
隨著雲端應用深入人們日常生活,全球對於資料中心運算能力的渴 望與日俱增。英特爾是全球資料中心處理器及參考設計等解決方案最 大供應商,將引領生態系廠商攜手合作並逐步實踐資料中心永續營運 。
英特爾表示,資料中心朝向降低PUE值(Power Usage Effectiven ess、電力使用效率)的目標前進,致力降低非IT設備的耗電量。而 冷卻解決方案對於資料中心達到更有效率的PUE值至關重要。為加速 各式冷卻方案技術開發,英特爾與包括營邦、仁寶、英業達、神雲、 和碩、雲達、緯創、緯穎等台灣八大ODM廠簽署合作協議深化合作, 以發揮英特爾以及台灣產業生態系的優勢,能夠讓資料中心永續價值 加速落地。
英特爾副總裁暨亞太日本區(APJ)總經理Steve Long表示,永續 發展已成為許多企業的當務之急,英特爾已做好準備協助生態系統實 現價值最大化,解決全球最關鍵的諸多挑戰。
英特爾正在與台灣ODM廠合作,透過開放、容易部署和擴充的散熱 解決方案,協助建立一個更能夠永續發展的資料中心產業生態系。
英特爾第一階段推出的資料中心單相浸沒式液體冷卻完整解決方案 ,是將伺服器浸入不導電的冷卻液,以流動循環的方式帶走伺服器運 作時產生的廢熱,並且能夠在不影響營運的情況下完成維護工作。目 前已完成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概念驗證,以及模組化伺服器初步 設計規範,解決方案亦相容19吋、21吋的伺服器。
為擴展浸沒式冷卻產業生態系並簡化部署前的驗證工作,英特爾推 出Open IP Server Deployment Kit,整個生態系均可透過此套件進 行伺服器、相關零組件和浸沒式冷卻的相容性驗證。英特爾也正在測 試多款冷卻液,包含氟化液與客製化合成油品,增加冷卻液選擇性。
雲達昨天舉行5G與AI應用趨勢論壇,楊麒令表示,隨著明年台灣、泰國、美國與德國各地新產能開出,營運維持雙位數成長目標不變,但是成長幅度較前一次預估再上修,攀上另一座高峰。
廣達近期大舉加碼美國伺服器產能,同時計畫擴大台灣、泰國、歐洲等地伺服器產能;其中,泰國首條伺服器SMT產線本月到位,後續將加碼擴充,估明年全球將增逾十條SMT產線。
隨著廣達伺服器擴產幅度較往年大幅提升,外界好奇廣達伺服器展望是否上修,楊麒令說,仍以雙位數成長為目標,幅度則較前一次預估上修,明年將是雲達營運的另外一個高峰。
廣達伺服器客戶涵蓋全球雲端資料中心大廠,包含臉書、谷歌、微軟與亞馬遜等,近年也擴大布局5G專網應用,攜手日本樂天電信架設5G公網,也與中華電等電信業者合作,布局5G專網、私網應用,進一步擴展營運規模。
楊麒令指出,台灣的專網應用目前屬於概念驗證試行階段,隨著明年NCC正式釋出5G專網執照後,可望朝商業化邁進,屆時商機可期,看好5G專網發酵時間將快於5G公網應用。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也連兩日出席雲達活動,以行動力挺自家伺服器事業,針對明年景氣展望,林百里樂觀表示,筆電、伺服器兩大需求都很好,都將保持成長。
廣達(2382)強攻5G專網業務,資深副總經理暨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昨(30)日指出,儘管伺服器缺料預期將持續到明年下半年,但廣達仍目標2022年伺服器業務將雙位數成長,加上台灣、日本5G專網釋照可望在明年上半年展開,廣達布局多年的專網業務╱應用將正式上線,並於明年下半年開始出貨。
針對伺服器缺料情況,楊麒令表示,目前來看,伺服器缺料將持續到2022年下半年,缺料主要仍集中在IC晶片部分,因此有部分訂單會遞延出貨,儘管如此,廣達明年伺服器業務目標仍會成長。
楊麒令指出,廣達伺服器明年目標雙位數增長,業務成長動能強勁,除新增客戶外,既有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需求也有增長。
廣達將於12月27日在林口總部啟動5G LAB,主要展示5G專網相關應用及相關解決方案。楊麒令指出,目前業界對於5G應用仍不熟悉,因此透過5G LAB展示實際應用,藉此讓業界更加了解。
此外,由於台灣、日本5G專網執照可能於明年上半年釋照,廣達看好將帶動相關需求,5G LAB展示的相關應用就能實際落地。楊麒令表示,儘管預期5G專網業務明年在台灣、日本初期貢獻不大,但將成為伺服器組裝業務之外新的增長動能,貢獻度會愈來愈大。
而在日本部分,商務執照釋照預計明年4月啟動,目前廣達已在進行的POC(概念驗證)案子有個位數,等正式釋照後,廣達就可在明年下半年正式出貨。
雲達去年與日本樂天電信合作,協助樂天在一年內透過虛擬化、自動化、開放式架構,將服務從4G LTE升級至5G 網絡服務,在相關應用中,雲達也採用英特爾最新第三代Xeon可擴充處理器,相較前一世代可提升50%效能。
5G時代來臨,政府也積極攜手產業,落實5G創新應用,亞洲.矽谷計畫昨(30)日展示在桃園推動成果,英特爾、思科、中華電信(2412)、和碩、廣達旗下雲達、緯創旗下緯謙串起5G生態鏈,實現桃園智慧城市。
桃園市也計劃在A19打造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將青埔打造成5G智慧城市應用示範區及5G開放網路應用場域,加速5G創新應用及商用普及。
國發會、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昨天舉行「台灣5G生態鏈 產業實現在桃園」交流會,邀請國內外5G生態鏈重量級夥伴參與,中華電信、和碩、雲達、耀登、緯謙也分享智慧健康、智慧展演、智慧工廠與智慧交通應用。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預計在桃園新建的亞洲.矽創新研中心,鏈結桃園在資通訊供應鏈及國際門戶優勢,以軟硬體堅強實力,促進國內業者與國際大廠合作,帶動5G生態升級的無限可能性。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市各種產業聚落與供應鏈完整,是全台工業產值最高的城市,配合中央在青埔推動「亞洲矽5G創新應用計畫」,建置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智慧運籌管理平台,將青埔打造成為「5G智慧城市應用示範區」及「5G開放網路應用場域」,加速5G應用與商用普及,成為全國智慧發展的亮點。
資策會調查,2021年台灣通訊產業產值將達3.3兆元,國際5G相關大廠已將台灣晶片半導體、關鍵零組件、網通與終端設備業者視為重要合作夥伴。
桃園資通訊產業聚落已形成完整的5G產業生態鏈,包含耀登提供射頻與測試服務、穩懋製造5G高頻應用所需的第三代半導體,和碩開發5G基站,超微、廣達投入DU、CU設備開發,亞旭、佳世達推動5G系整合等。
近期政府打造桃園智慧城市,包括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先期規劃、促進桃園工業區智慧化、推動智慧城鄉示範應用等,吸引國際大廠思科在台設立創新應用示範中心,在桃園打造首座5G開放網路檢測平台,中華電信攜手耀登建構5G開放網路驗測環境,加速5G設備國產化能量。
5G創新應用也落地桃園,中華電信於衛福部桃園醫院推動醫療與緊急救護應用,緯謙與緯創資通於桃園展演中心打造5G智慧展演,可望加速台灣5G垂直應用發展技術自主能力。
【科技新聞】 廣達科技明年展望:伺服器需求旺、雲端與5G帶動雙位數成長!
廣達(2382)這家我們都熟悉的科技龍頭,近期透露了2021年的亮麗預期。根據廣達的公告,本季伺服器訂單表現強勁,預計全年業績將維持兩位數的成長。這份樂觀的預期,主要來自於雲端伺服器的持續熱絡,以及5G技術帶來的商機爆發。 在雲端市場,廣達的雲達品牌Q.synergy在台北舉辦的年會上,總經理楊麒令表示,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客戶依然是廣達伺服器的主要市場。隨著CSP運算能力的提升和資料傳輸量的增加,運算、儲存與網路三大項目都有著顯著成長。 而提到5G,楊麒令提到廣達從2016年就開始與各國的電信營運商合作,包括日本、美國和歐洲的電信商。隨著5G技術的發展,5G專網市場也帶來了數字轉型的機遇,這是廣達未來的兩大主要成長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廣達在5G企業專網市場已有至少六個專案,除了自身的5G智慧工廠建置外,還為台南的一家車燈製造商提供了解決方案,利用AI和5G技術提升產品質量。此外,廣達也為日本農業企業提供了相關技術支援。 對於外界關注的鴻海在威州擴大伺服器業務的消息,楊麒令強調,廣達在貿易戰後迅速將生產線移回台灣,目前台灣伺服器產能已佔全球五到六成。廣達在全球的伺服器廠分布,能夠動態調整以滿足客戶需求。 展望未來,廣達伺服器產能將持續擴充,預計明年將增產兩到三成。廣達科技在雲端和5G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將為公司帶來更加亮麗的未來。
廣達副總暨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近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目前一般消費者對於5G網路的依賴度還不夠高,但廣達對於5G企業專網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楊麒令指出,由於5G企業專網的商業模式明確,廣達林口新廠佈建的專網成本有望在12個月內回收,預計明年將會是5G企業專網需求起飛的關鍵年。
楊麒令強調,目前全球5G電信業者在消費市場面臨著對5G網路依賴度低、商業模式不明的挑戰。而現有的5G網路多為非獨立組網(NSA),效率不彰且佈建成本高昂。他預測,等到Open RAN和5G獨立組網(SA)成熟後,5G電信業者的需求才會真正爆發,這個時間點將會是在2021、2022年之後。
相比之下,楊麒令認為廣達在5G企業專網的佈建上具有顯著優勢。以廣達林口新廠的經驗來看,廣達能夠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力和良率,並有望在12個月內回收AI佈建與5G專網的投資。此外,廣達的伺服器、儲存設備和機櫃都是自研自製,能夠根據不同的軟硬體需求進行靈活擴充和調整,從而節省客戶的人力成本和部署時間。
楊麒令還提到,廣達早在2016年就開始投入5G電信設備的研發,目前已是全台乃至全球唯一能夠提供5G企業專網端到端完整解決方案的廠商。他預計,至少到明年底,廣達在5G企業專網市場上將不會有對手,商機可期。
此外,廣達5G企業專網目前已經送樣6個案子,其中兩個案子已進入客戶驗證POC階段。一個案子是台南的一家車燈製造商,將5G專網與4K高解析度影像及AI光學檢測技術應用於車燈弧形檢驗;另一個案子則是日本的一家農業企業。
工業局最近宣布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台灣在5G專網市場已經搖身一變,組成了兩組以O-RAN架構為主的團隊,領頭的正是廣達旗下的雲達+萊昂仕(LIONS)科技和思科+鴻海旗下富鴻網+優達科技。這兩組團隊將共同打造白牌核網、伺服器、交換機以及傳輸等產業供應鏈,力圖將台灣廠商的白牌設備推向國際市場。 為了推動這項計畫,工業局和資策會共同舉辦了「5G+產業新星揚帆啟航計畫」,這是台灣首次產業與學界攜手合作的5G創新應用展。會中,工研院負責推廣的「開放網路架構產業鏈」和兩組供應鏈團隊正式亮相。其中,雲達的團隊由廣達切入5G核網設備市場,萊昂仕則專注於無線小型基站及RF技術開發。 思科的團隊則由思科負責核網,富鴻網專攻小型基站,優達則專長於開放網路架構交換器及OCP認證交換器。這兩組團隊將以開放網路架構(Open RAN)為基礎,持續擴大合作夥伴。 過去,2G/3G/4G時代的電信設備市場主要被愛立信、諾基亞、華為、三星等國際大廠把持,台灣廠商難以搶進大型基站設備市場。然而,隨著5G的發展和開放網路架構的積極推廣,台灣廠商終於開拓出一片新天地。未來,5G專網在企業建構網路成本上的優勢將更加顯著,而開放網路架構也逐漸受到國際電信公司的青睞,如日本樂天。這對台灣廠商來說,白牌設備的商機潛力無窮,成為了未來搶攻國際市場的新藍海。 工業局指出,雖然台灣市場規模較小,但廣達已經切入樂天電信的5G網路供應鏈,思科的核網也獲得了國際多家電信商的採用。未來,加入這兩個團隊的台灣廠商,可以先在台灣進行培訓,再搭上廣達或思科的便車,打入國際市場。或者,也可以選擇整廠輸出的方式,將5G設備推向海外市場,讓台灣的5G設備找到最佳的出口。
廣達副總暨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近期對5G市場發表了看點十足的看法。他指出,由於一般消費者對5G網路的依賴度還不高,因此電信業者的5G網路佈建能量可能要到2022年才會真正爆發。楊麒令強調,廣達林口新廠的佈建專網成本甚至有機會在12個月內回收,這讓他對廣達5G企業專網的成長速度充滿信心,預計將超過5G電信解決方案。 雖然廣達在全球超大型資料中心客戶端已經穩定發展,但楊麒令表示,全球5G電信業者在消費市場上仍面臨著對5G網路依賴度低、商業模式不明的挑戰。目前商用的5G網路多為非獨立組網(NSA),效率不彰且佈建成本高昂。他預計,只有等到Open RAN和5G獨立組網(SA)成熟後,5G電信業者的需求才會真正爆發,這個時間點將會是2021、2022年之後。 楊麒令進一步強調,廣達在林口新廠佈建AI與5G企業專網的經驗,將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收產力與良率,總成本有可能在12個月內回收。5G企業專網的需求與商業模式明確,明年將是這一領域發展的關鍵年。 廣達的優勢在於其伺服器、儲存設備、機櫃都是自設計、自製造,解決方案能夠靈活擴充與調整,節省客戶人力和部署時間等成本。自2016年起,廣達就開始投入5G電信設備的研發,成為全台乃至全球第一個能夠提供5G企業專網端到端完整解決方案的廠商。目前,廣達在5G企業專網市場上沒有對手,商機無限。 此外,楊麒令也透露,廣達5G企業專網已經送樣6個案子,其中兩個案子已進入客戶驗證POC階段。一個案子是台南的車燈製造業者,利用5G專網、4K高解析度影像與AI光學檢測,應用在車燈弧形檢驗上;另一個案子則是日本農業企業。這些案子將為廣達的5G企業專網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
廣達科技預計明年伺服器需求將強勁增長,業績預期將達雙位數成長。該公司總經理楊麒令在雲達科技Q.synergy年會上表示,雲端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加上5G專網商機的爆發,將成為公司未來兩大成長動能。雲達科技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業務繁忙,在5G企業專網領域已有六個專案,並在智慧工廠、車燈製造業及農業領域有所布局。此外,廣達伺服器產能將增加兩至三成,以應對未來需求。
廣達(2382)本季伺服器訂單維持第3季成長態勢,2021年非常樂觀,業績持續兩位數成長,產能將增加兩至三成,除了經營多年的雲端伺服器需求依然強勁,5G電信營運商以及數位轉型帶動的5G專網商機,將成為未來兩大成長動能。
今年因疫情因素,廣達旗下雲達的Q.synergy年會昨(2)日首度由美國移師回台北舉辦,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表示,雲達目前伺服器主力業務,仍以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客戶為主,由於CSP的運算能力愈來愈強大,資料傳輸量也在放大,都帶動運算、儲存與網路三大項目持續成長,這個過程都還在成長。
除了雲端的強勁成長,他說,廣達從2016年開始,又加入5G的電信營運商客戶,包括日本美國與歐洲的電信商,都是雲達的客戶。隨著5G逐步成形,5G專網的出現,為各個垂直產業帶來數位轉型的契機,這方面的商機更是龐大。
楊麒令說,今年因為疫情沒有旅行,卻是好忙的一年,他完全想像不到,目前廣達在5G企業專網至少有六個專案,除了廣達本身5G加上AI的智慧工廠正在建置,另外,也供應給台南一家車燈製造業者,也是利用AI加上5G、以及4K影像,可檢測車燈弧形的良率,藉此減少人力,提高競爭力,另外也供貨日本農業企業。
外傳鴻海將在威州擴大伺服器業務,外界關心廣達是否也將擴大陣容,就地服務客戶,楊麒令表示,廣達兩年前碰上貿易戰,短短兩個月就將受影響生產線移回台灣,目前台灣伺服器產能約占全球五到六成,輸往美國的伺服器就在台灣生產,上海廠則負責大陸市場,加上歐洲、美國均設立伺服器廠,可動態調整符合
客戶需求。
因應客戶需求,廣達伺服器產能持續擴充,預期明年將增產兩到三成。
工業局、資策會2日共同舉辦「5G+產業新星揚帆啟航計畫」,是台 灣首度產業與學界攜手合作的5G創新應用展,會中宣布由工研院負責 推展的「開放網路架構產業鏈」、兩組供應鏈團隊正式成軍。工業局 表示,雲達的團隊中,雲達母公司廣達已切入5G核網設備市場,萊昂 仕致力開發無線小型基站及RF技術開發。
思科的團隊,則是由思科負責核網、富鴻網專攻小型基站、優達專 長於開放網路架構交換器及OCP認證交換器,兩組團隊將以開放網路 架構(Open RAN)為基礎,持續增加合作夥伴。
過去2G/3G/4G時代的電信設備商機絕大比例掌握在愛立信、諾基亞 、華為、三星手中,台廠鮮少有機會搶進大型基站設備市場,然5G在 國際大廠及電信商積極推展開放網路架構下,已為台廠開拓出新商機 ,尤其未來5G專網在企業考量建構網路成本下,開放網路架構已逐漸 被國際電信公司如日本樂天所採用,白牌設備包括核網、伺服器、交 換機等商機潛力大,成為台廠未來搶攻國際市場的新藍海。
工業局認為,台灣畢竟市場規模小,廣達已切入樂天電信5G網路供 應鏈,思科核網也已獲得國際多家電信商採用,未來加入兩個團隊的 台廠,一者可以先在台灣練兵、再搭廣達或思科的便車,打入國際市 場,或者以整廠輸出方式打入海外市場,讓台廠的5G設備找到最佳出 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