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達科技(未)公司新聞
雲達在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站穩腳步後,最近幾年積極投入5G電信解 決方案與5G企業專網解決方案。
受到疫情影響,5G企業專網過去幾年POC進展不快,雲達僅有兩、 三個日本POC案例,不過楊麒令表示,雲達目前全球已經累積20個PO C案例,應用領域則有八個,除了市場耳熟能詳的智慧工廠之外也突 破至其他領域,如港口。
而在雲達20個POC案例中,楊騏令表示以新加坡、德國客戶進度最 快,最有機會脫離POC、進入實際商用階段,其中,新加坡科技與設 計大學(SUTD)使用Campus 5G孵育商用數位轉型,德國合作夥伴則 以雲達解決方案拓展在智慧醫療、物流、生產等產業轉型的應用,隨 著全球已經脫離疫情的差旅禁令,楊麒令預期,2023下半年有機會見 到投入5G專網多年來的努力開花。
面對台灣網通、伺服器業者都紛紛搶進5G企業專網市場,楊騏令表 示,目前競爭對手的賣點侷限在5G專網設備的相容性,雲達的強項是 花了許多年才打通每一個環節,真正能提供接取、邊緣運算與伺服器 端到端的完整解決方案,這個能力全球大部分的SI(系統整合業者) 都還未具備,遑論SI自行選擇每一個環節所需的產品、兜成一套端到 端完整解決方案給客戶。
雲達為全球資料中心白牌伺服器解決方案數一數二供應商,14日舉 行年度品牌活動Q.synergy Taiwan 2022,基於雲端基礎設施所研發 的5G及HPC & AI解決方案在製造、醫療、高等教育、城市和娛樂等 領域的全球實際應用成果,並展出液冷式機櫃與即將上市的新一代英 特爾伺服器,吸引超過200位國內外合作夥伴參與。
在推動5G產業發展技術方面,經濟部工業局「5G開放網路驗測平台 」自去年爭取成為國際開放架構組織TIP認可的社群實驗室後,至今 已協助21家臺廠進行5G開放網路互通互連測試驗證,包括如優達科技 、萊昂仕科技、雲達科技、鈺登科技等4家廠商產品已通過互通驗測 ,其中優達科技獲TIP審核認可核發標章,並上架至TIP線上市集,增 加更多打入國際供應鏈機會。
臺灣產業5G技術實力,也在經濟部工業局今年10月期間帶領雲達、 宏達電、優達、萊昂仕、亞旭、台揚、光寶、仁寶、鈺登、稜研等1 0家網通業者參加「美國臺灣形象展」,受到國際重視,其中並促成 雲達、宏達電、鈺登、稜研等4家網通臺商,獲得美商青睞,在本次 活動呈現國際5G供應鏈合作成果。
在5G垂直應用與系統管理軟體領域,藉由需求場域如展演育樂、智 慧製造、科技海洋等領域驅動,引導雲達科技、富鴻網、宏達電等3 組系統整合產業旗艦,集結15家企業,實作5G垂直創新應用開發;5 G系統管理軟體部分,宏達電與臺灣網格團隊、華電聯網與WisDON、 臺灣網格團隊、辰隆科技與薪苒數據生態鏈、臺灣網格、RFjudge團 隊等,透過簽署系統管理軟體開發技術合作MoU,展現臺灣在5G軟體 起步的實力,已獲得產業共鳴。
隨著雲端應用深入人們日常生活,全球對於資料中心運算能力的渴 望與日俱增。英特爾是全球資料中心處理器及參考設計等解決方案最 大供應商,將引領生態系廠商攜手合作並逐步實踐資料中心永續營運 。
英特爾表示,資料中心朝向降低PUE值(Power Usage Effectiven ess、電力使用效率)的目標前進,致力降低非IT設備的耗電量。而 冷卻解決方案對於資料中心達到更有效率的PUE值至關重要。為加速 各式冷卻方案技術開發,英特爾與包括營邦、仁寶、英業達、神雲、 和碩、雲達、緯創、緯穎等台灣八大ODM廠簽署合作協議深化合作, 以發揮英特爾以及台灣產業生態系的優勢,能夠讓資料中心永續價值 加速落地。
英特爾副總裁暨亞太日本區(APJ)總經理Steve Long表示,永續 發展已成為許多企業的當務之急,英特爾已做好準備協助生態系統實 現價值最大化,解決全球最關鍵的諸多挑戰。
英特爾正在與台灣ODM廠合作,透過開放、容易部署和擴充的散熱 解決方案,協助建立一個更能夠永續發展的資料中心產業生態系。
英特爾第一階段推出的資料中心單相浸沒式液體冷卻完整解決方案 ,是將伺服器浸入不導電的冷卻液,以流動循環的方式帶走伺服器運 作時產生的廢熱,並且能夠在不影響營運的情況下完成維護工作。目 前已完成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概念驗證,以及模組化伺服器初步 設計規範,解決方案亦相容19吋、21吋的伺服器。
為擴展浸沒式冷卻產業生態系並簡化部署前的驗證工作,英特爾推 出Open IP Server Deployment Kit,整個生態系均可透過此套件進 行伺服器、相關零組件和浸沒式冷卻的相容性驗證。英特爾也正在測 試多款冷卻液,包含氟化液與客製化合成油品,增加冷卻液選擇性。
雲達昨天舉行5G與AI應用趨勢論壇,楊麒令表示,隨著明年台灣、泰國、美國與德國各地新產能開出,營運維持雙位數成長目標不變,但是成長幅度較前一次預估再上修,攀上另一座高峰。
廣達近期大舉加碼美國伺服器產能,同時計畫擴大台灣、泰國、歐洲等地伺服器產能;其中,泰國首條伺服器SMT產線本月到位,後續將加碼擴充,估明年全球將增逾十條SMT產線。
隨著廣達伺服器擴產幅度較往年大幅提升,外界好奇廣達伺服器展望是否上修,楊麒令說,仍以雙位數成長為目標,幅度則較前一次預估上修,明年將是雲達營運的另外一個高峰。
廣達伺服器客戶涵蓋全球雲端資料中心大廠,包含臉書、谷歌、微軟與亞馬遜等,近年也擴大布局5G專網應用,攜手日本樂天電信架設5G公網,也與中華電等電信業者合作,布局5G專網、私網應用,進一步擴展營運規模。
楊麒令指出,台灣的專網應用目前屬於概念驗證試行階段,隨著明年NCC正式釋出5G專網執照後,可望朝商業化邁進,屆時商機可期,看好5G專網發酵時間將快於5G公網應用。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也連兩日出席雲達活動,以行動力挺自家伺服器事業,針對明年景氣展望,林百里樂觀表示,筆電、伺服器兩大需求都很好,都將保持成長。
廣達(2382)強攻5G專網業務,資深副總經理暨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昨(30)日指出,儘管伺服器缺料預期將持續到明年下半年,但廣達仍目標2022年伺服器業務將雙位數成長,加上台灣、日本5G專網釋照可望在明年上半年展開,廣達布局多年的專網業務╱應用將正式上線,並於明年下半年開始出貨。
針對伺服器缺料情況,楊麒令表示,目前來看,伺服器缺料將持續到2022年下半年,缺料主要仍集中在IC晶片部分,因此有部分訂單會遞延出貨,儘管如此,廣達明年伺服器業務目標仍會成長。
楊麒令指出,廣達伺服器明年目標雙位數增長,業務成長動能強勁,除新增客戶外,既有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需求也有增長。
廣達將於12月27日在林口總部啟動5G LAB,主要展示5G專網相關應用及相關解決方案。楊麒令指出,目前業界對於5G應用仍不熟悉,因此透過5G LAB展示實際應用,藉此讓業界更加了解。
此外,由於台灣、日本5G專網執照可能於明年上半年釋照,廣達看好將帶動相關需求,5G LAB展示的相關應用就能實際落地。楊麒令表示,儘管預期5G專網業務明年在台灣、日本初期貢獻不大,但將成為伺服器組裝業務之外新的增長動能,貢獻度會愈來愈大。
而在日本部分,商務執照釋照預計明年4月啟動,目前廣達已在進行的POC(概念驗證)案子有個位數,等正式釋照後,廣達就可在明年下半年正式出貨。
雲達去年與日本樂天電信合作,協助樂天在一年內透過虛擬化、自動化、開放式架構,將服務從4G LTE升級至5G 網絡服務,在相關應用中,雲達也採用英特爾最新第三代Xeon可擴充處理器,相較前一世代可提升50%效能。
5G時代來臨,政府也積極攜手產業,落實5G創新應用,亞洲.矽谷計畫昨(30)日展示在桃園推動成果,英特爾、思科、中華電信(2412)、和碩、廣達旗下雲達、緯創旗下緯謙串起5G生態鏈,實現桃園智慧城市。
桃園市也計劃在A19打造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將青埔打造成5G智慧城市應用示範區及5G開放網路應用場域,加速5G創新應用及商用普及。
國發會、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昨天舉行「台灣5G生態鏈 產業實現在桃園」交流會,邀請國內外5G生態鏈重量級夥伴參與,中華電信、和碩、雲達、耀登、緯謙也分享智慧健康、智慧展演、智慧工廠與智慧交通應用。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預計在桃園新建的亞洲.矽創新研中心,鏈結桃園在資通訊供應鏈及國際門戶優勢,以軟硬體堅強實力,促進國內業者與國際大廠合作,帶動5G生態升級的無限可能性。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市各種產業聚落與供應鏈完整,是全台工業產值最高的城市,配合中央在青埔推動「亞洲矽5G創新應用計畫」,建置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智慧運籌管理平台,將青埔打造成為「5G智慧城市應用示範區」及「5G開放網路應用場域」,加速5G應用與商用普及,成為全國智慧發展的亮點。
資策會調查,2021年台灣通訊產業產值將達3.3兆元,國際5G相關大廠已將台灣晶片半導體、關鍵零組件、網通與終端設備業者視為重要合作夥伴。
桃園資通訊產業聚落已形成完整的5G產業生態鏈,包含耀登提供射頻與測試服務、穩懋製造5G高頻應用所需的第三代半導體,和碩開發5G基站,超微、廣達投入DU、CU設備開發,亞旭、佳世達推動5G系整合等。
近期政府打造桃園智慧城市,包括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先期規劃、促進桃園工業區智慧化、推動智慧城鄉示範應用等,吸引國際大廠思科在台設立創新應用示範中心,在桃園打造首座5G開放網路檢測平台,中華電信攜手耀登建構5G開放網路驗測環境,加速5G設備國產化能量。
5G創新應用也落地桃園,中華電信於衛福部桃園醫院推動醫療與緊急救護應用,緯謙與緯創資通於桃園展演中心打造5G智慧展演,可望加速台灣5G垂直應用發展技術自主能力。
工業局最近宣布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台灣在5G專網市場已經搖身一變,組成了兩組以O-RAN架構為主的團隊,領頭的正是廣達旗下的雲達+萊昂仕(LIONS)科技和思科+鴻海旗下富鴻網+優達科技。這兩組團隊將共同打造白牌核網、伺服器、交換機以及傳輸等產業供應鏈,力圖將台灣廠商的白牌設備推向國際市場。 為了推動這項計畫,工業局和資策會共同舉辦了「5G+產業新星揚帆啟航計畫」,這是台灣首次產業與學界攜手合作的5G創新應用展。會中,工研院負責推廣的「開放網路架構產業鏈」和兩組供應鏈團隊正式亮相。其中,雲達的團隊由廣達切入5G核網設備市場,萊昂仕則專注於無線小型基站及RF技術開發。 思科的團隊則由思科負責核網,富鴻網專攻小型基站,優達則專長於開放網路架構交換器及OCP認證交換器。這兩組團隊將以開放網路架構(Open RAN)為基礎,持續擴大合作夥伴。 過去,2G/3G/4G時代的電信設備市場主要被愛立信、諾基亞、華為、三星等國際大廠把持,台灣廠商難以搶進大型基站設備市場。然而,隨著5G的發展和開放網路架構的積極推廣,台灣廠商終於開拓出一片新天地。未來,5G專網在企業建構網路成本上的優勢將更加顯著,而開放網路架構也逐漸受到國際電信公司的青睞,如日本樂天。這對台灣廠商來說,白牌設備的商機潛力無窮,成為了未來搶攻國際市場的新藍海。 工業局指出,雖然台灣市場規模較小,但廣達已經切入樂天電信的5G網路供應鏈,思科的核網也獲得了國際多家電信商的採用。未來,加入這兩個團隊的台灣廠商,可以先在台灣進行培訓,再搭上廣達或思科的便車,打入國際市場。或者,也可以選擇整廠輸出的方式,將5G設備推向海外市場,讓台灣的5G設備找到最佳的出口。
廣達副總暨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近期對5G市場發表了看點十足的看法。他指出,由於一般消費者對5G網路的依賴度還不高,因此電信業者的5G網路佈建能量可能要到2022年才會真正爆發。楊麒令強調,廣達林口新廠的佈建專網成本甚至有機會在12個月內回收,這讓他對廣達5G企業專網的成長速度充滿信心,預計將超過5G電信解決方案。 雖然廣達在全球超大型資料中心客戶端已經穩定發展,但楊麒令表示,全球5G電信業者在消費市場上仍面臨著對5G網路依賴度低、商業模式不明的挑戰。目前商用的5G網路多為非獨立組網(NSA),效率不彰且佈建成本高昂。他預計,只有等到Open RAN和5G獨立組網(SA)成熟後,5G電信業者的需求才會真正爆發,這個時間點將會是2021、2022年之後。 楊麒令進一步強調,廣達在林口新廠佈建AI與5G企業專網的經驗,將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收產力與良率,總成本有可能在12個月內回收。5G企業專網的需求與商業模式明確,明年將是這一領域發展的關鍵年。 廣達的優勢在於其伺服器、儲存設備、機櫃都是自設計、自製造,解決方案能夠靈活擴充與調整,節省客戶人力和部署時間等成本。自2016年起,廣達就開始投入5G電信設備的研發,成為全台乃至全球第一個能夠提供5G企業專網端到端完整解決方案的廠商。目前,廣達在5G企業專網市場上沒有對手,商機無限。 此外,楊麒令也透露,廣達5G企業專網已經送樣6個案子,其中兩個案子已進入客戶驗證POC階段。一個案子是台南的車燈製造業者,利用5G專網、4K高解析度影像與AI光學檢測,應用在車燈弧形檢驗上;另一個案子則是日本農業企業。這些案子將為廣達的5G企業專網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
廣達科技預計明年伺服器需求將強勁增長,業績預期將達雙位數成長。該公司總經理楊麒令在雲達科技Q.synergy年會上表示,雲端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加上5G專網商機的爆發,將成為公司未來兩大成長動能。雲達科技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業務繁忙,在5G企業專網領域已有六個專案,並在智慧工廠、車燈製造業及農業領域有所布局。此外,廣達伺服器產能將增加兩至三成,以應對未來需求。
廣達(2382)本季伺服器訂單維持第3季成長態勢,2021年非常樂觀,業績持續兩位數成長,產能將增加兩至三成,除了經營多年的雲端伺服器需求依然強勁,5G電信營運商以及數位轉型帶動的5G專網商機,將成為未來兩大成長動能。
今年因疫情因素,廣達旗下雲達的Q.synergy年會昨(2)日首度由美國移師回台北舉辦,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表示,雲達目前伺服器主力業務,仍以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客戶為主,由於CSP的運算能力愈來愈強大,資料傳輸量也在放大,都帶動運算、儲存與網路三大項目持續成長,這個過程都還在成長。
除了雲端的強勁成長,他說,廣達從2016年開始,又加入5G的電信營運商客戶,包括日本美國與歐洲的電信商,都是雲達的客戶。隨著5G逐步成形,5G專網的出現,為各個垂直產業帶來數位轉型的契機,這方面的商機更是龐大。
楊麒令說,今年因為疫情沒有旅行,卻是好忙的一年,他完全想像不到,目前廣達在5G企業專網至少有六個專案,除了廣達本身5G加上AI的智慧工廠正在建置,另外,也供應給台南一家車燈製造業者,也是利用AI加上5G、以及4K影像,可檢測車燈弧形的良率,藉此減少人力,提高競爭力,另外也供貨日本農業企業。
外傳鴻海將在威州擴大伺服器業務,外界關心廣達是否也將擴大陣容,就地服務客戶,楊麒令表示,廣達兩年前碰上貿易戰,短短兩個月就將受影響生產線移回台灣,目前台灣伺服器產能約占全球五到六成,輸往美國的伺服器就在台灣生產,上海廠則負責大陸市場,加上歐洲、美國均設立伺服器廠,可動態調整符合
客戶需求。
因應客戶需求,廣達伺服器產能持續擴充,預期明年將增產兩到三成。
工業局、資策會2日共同舉辦「5G+產業新星揚帆啟航計畫」,是台 灣首度產業與學界攜手合作的5G創新應用展,會中宣布由工研院負責 推展的「開放網路架構產業鏈」、兩組供應鏈團隊正式成軍。工業局 表示,雲達的團隊中,雲達母公司廣達已切入5G核網設備市場,萊昂 仕致力開發無線小型基站及RF技術開發。
思科的團隊,則是由思科負責核網、富鴻網專攻小型基站、優達專 長於開放網路架構交換器及OCP認證交換器,兩組團隊將以開放網路 架構(Open RAN)為基礎,持續增加合作夥伴。
過去2G/3G/4G時代的電信設備商機絕大比例掌握在愛立信、諾基亞 、華為、三星手中,台廠鮮少有機會搶進大型基站設備市場,然5G在 國際大廠及電信商積極推展開放網路架構下,已為台廠開拓出新商機 ,尤其未來5G專網在企業考量建構網路成本下,開放網路架構已逐漸 被國際電信公司如日本樂天所採用,白牌設備包括核網、伺服器、交 換機等商機潛力大,成為台廠未來搶攻國際市場的新藍海。
工業局認為,台灣畢竟市場規模小,廣達已切入樂天電信5G網路供 應鏈,思科核網也已獲得國際多家電信商採用,未來加入兩個團隊的 台廠,一者可以先在台灣練兵、再搭廣達或思科的便車,打入國際市 場,或者以整廠輸出方式打入海外市場,讓台廠的5G設備找到最佳出 海口。
廣達在全球超大型資料中心客戶端站穩腳步後,積極衝刺5G電信解 決方案與5G企業專網解決方案,然而楊騏令表示,目前全球5G電信業 者都面臨消費市場對5G網路依賴度低、商業模式不明的問題,現在已 經商用的5G網路多是非獨立組網(NSA),5G網路效率不彰、佈建成 本昂貴,估計得等到Open RAN成熟、5G獨立組網(SA)成熟後,5G電 信業者的需求才會爆發,時間上來說已是2021、2022年之後。
相較之下,楊麒令表示,以廣達林口新廠佈建AI與5G企業專網的經 驗來看,可望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收產力與良率都提高,省下的總成 本,有機會讓廣達在12個月內就回收AI佈建與5G專網的投資,5G企業 專網需求與商業模式明確,明年將會是5G企業專網需求起飛的關鍵發 展年。
他進一步指出,廣達最大優勢在於伺服器、儲存設備、機櫃都是自 己設計、製造,解決方案都能按照不同的軟體、硬體需求來靈活擴充 與調整,可節省客戶人力、部署時間等成本,由於廣達早在2016年就 開始投入5G電信設備的研發,讓廣達是全台、甚至是全世界第一個能 夠提供5G企業專網核心網路到接取網路、端到端完整解決方案的廠商 ,至少到明年底為止,廣達在5G企業專網的市場上不會有對手,商機 可期。
楊麒令也表示,廣達5G企業專網目前已經對在送樣6個案子,其中 兩個案子已經進入客戶驗證POC階段,其一為台南的車燈製造業者, 5G專網、搭配4K高解析度影像與AI光學檢測,應用在車燈弧形檢驗上 ,另一家則是日本農業企業。
廣達旗下伺服器業務今年在受惠疫情影響、帶動資料中心需求增溫下,營運動能持穩成長、並有優於去年底時預估的高雙位數增幅,雲達總經理楊麒令並預期,在訂單能見度持續明朗之際,看好明年也還將有兩位數的增長力道。
而為因應出貨需求,雲達今年以來持續擴充在台產能,相對去年度來看,今年已有達三成左右的擴產,預計明年還將再擴增兩成以上產能,加上先前雲達已在零組件備料方面超前布局,供應鏈缺料並未對雲達造成影響。
雲達近年積極搶進5G專網建置商機,楊麒令透露,近期首個專網建置案已在台南落地,後續在日本也還有兩個5G專網建置案到手,加上其它在歐洲已接洽的業務機會,預期最快明年第二季起,相關軟硬整合及解決方案產品就將逐步放量發酵。
在目前已接洽的5G專網應用面向,楊麒令表示,除了台南的傳產業者,日本則有應用在農業、工業或是醫療產業的需求,例如日本就有釀酒廠運用5G專網的建置,進行酒槽成熟度管理以降低人力管理壓力,同時協助將傳統經驗數據化。至於芬蘭則有工廠透過5G專網實現無線化,將機器人從Wi-Fi連線操控轉以5G連線控制,同時進行定位及數據收集,及分配運算資源。
為布局5G商機,雲達同樣也鎖定電信運營商耕耘,除了已端出成果、和日本樂天在5G公網服務的合作外,主要的歐洲電信運營商如德國電信、英國電信和西班牙電信,還有台灣主要的電信運營商等,雲達也已進行產品PoC(概念性驗證,ProofofConcept)或RFP/RFI初期產品規格需求接洽中。
雖盼進入5G時代後帶來的大頻寬傳輸能力,但在低延遲和廣連結的挑戰與變動性還不太明朗之際,楊麒令預期5G專網業務為營運帶來的貢獻度,在短期內尚有限,不過隨著5G商機逐步發酵,仍將成為未來帶動伺服器業務成長的主力。
廣達集團旗下的雲端自有品牌雲達科技,近日在總經理楊麒令的帶領下,宣布了即將迎來的業務成長與發展計劃。楊麒令透露,雲達科技在第四季度的業務表現十分亮眼,產能甚至出現緊張狀態,而這股勢頭將持續到明年上半年。預計明年雲達科技的成長將維持在雙位數,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雲達科技未來將聚焦於三個發展重心:現有的雲端市場、正在拓展的電信業客戶,以及新興的數位轉型與5G企業專網市場。其中,數位轉型與5G企業專網將成為雲達科技業務的「第三支箭」。楊麒令強調,雲達科技將積極與智慧製造、辦公室流程自動化等領域的大型企業合作,目前已有超過10家大型企業與雲達科技攜手合作。
雲達科技在全球雲端市場的占有率已達到二、三成,但楊麒令表示,雲端、電信、企業市場的商業模式各不相同,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雲達科技將打造開放的生態系統,創造「有錢大家賺」的環境。為此,雲達科技將加大研發投入,並於明年大舉徵才,以強化從軟體到硬體的技術能力。
在雲達科技27日慶祝八周年紀念活動中,許多重要合作夥伴如光寶、希捷、英特爾、NVIDIA等均送來花籃或親自到場祝賀。活動以「從白牌之王走向品牌之路」為主題,回顧了雲達科技過去八年的發展歷程,特別是2016年成立電信產品事業群,讓廣達集團不僅成為樂天5G電信局端設備供應商,還加入了美國OpenRAN政策聯盟,成為美國5G國家隊的一員。
雖然雲端市場需求雜音不斷,雲達總經理兼廣達資深副總經理楊麒令表示,雲達在這個領域一直是超前部署,所以從雲達的角度來看,今年第四季與整個下半年生意還是好到產能吃緊,明年上半年需求也很強,明年新的廠辦大樓、5GLab都會啟用,產能與研發設備都會大量增加。
而在未來發展方面,楊麒令表示,除了現有的雲端、發展中的電信業者外,企業客戶將是雲達第三個發展重心,尤其是與智慧製造、辦公室流程自動化相關的數位轉型/5G企業專網,目前已經有10多個大型企業與雲達合作中,這些客戶營業額不如廣達,但都與廣達一樣是全球營運的公司,橫跨傳產、農業與科技業。
他進一步表示,雲達在全球雲端市場已經搶下二、三成占有率,但是雲端、電信、企業市場實在太大了、三者的商業模式都不同,為了服務不同客戶的需求,雲達將帶頭打造開放的生態系、創造「有錢大家賺」的環境,搭配雲達專心經營「客戶要什麼(技術)我都有」,生意自然會上門,但為了打造開放的生態系、建立從軟體到硬體都有的技術能力,要做的事真的很多,為此雲達明年將大舉徵才。
廣達旗下雲端自有品牌雲達27日歡度八周年,重要合作夥伴如電源供應器供應商光寶董事長宋明峰、硬碟供應商希捷、英特爾、NVIDIA等都送花籃或親自到場,連立訊都送來花籃致意。
現場以「從白牌之王走向品牌之路」為題,細數八年來雲達的轉變,包括2016年成立電信產品事業群,讓廣達不僅成為樂天5G電信局端設備供應商,也是廣達加入美國OpenRAN政策聯盟、成為美國5G國家隊一員的關鍵。
台灣科技龍頭積極搶攻雲端資料中心市場,預計明年營運動能續旺!近期積極布局的鴻海,已成功搶下美系客戶新平台設計專案,將吃下至少三成訂單比重。英業達、廣達及緯穎等台系伺服器廠商,也將在白牌伺服器市場維持兩位數增長。其中,緯穎更是成功向亞馬遜出貨,取得超過三分之一市占。供應鏈業者預計,今年第四季推出的IceLake伺服器處理器將帶來換機潮,而鴻海在ODM直接銷售市場的進展也將對其他台廠造成排擠效益。緯穎則積極爭取新專案計畫,並預期明年隨著AI、5G及IoT和邊緣運算等相關應用發展增溫,帶來更多業務機會。
而近期積極表態的鴻海,亦已放出長線布局2022訂單,傳搶下美系客戶明年底新平台設計專案,將吃下至少三成訂單比重。
英業達、廣達旗下雲達、緯創旗下緯穎及鴻海,是全球前四大美系雲端服務商的主要ODM廠。其中,客戶相對分散的英業達,目前在伺服器出貨量仍位居台廠之冠,緊追在後的則是鴻海。而過去以臉書及微軟為主要客戶的緯穎,自今年起也開始向新客戶亞馬遜出貨,並在白牌伺服器市場取得超過三分之一市占。
供應鏈業者指出,預計今年第四季推出的IceLake伺服器處理器(Whitley平台),將有助於推動在Purley平台前一代的Grantley平台升級、帶來一波換機潮,不過針對下一代EagleStream平台的開案計畫,各伺服器系統廠則已完成客戶詢價、對客戶提案的相關進度。
據了解,正積極搶進ODM直接銷售(ODMdirect)市場的鴻海,近期即可望取得美系客戶的開發專案,並在後續取得新平台專案訂單的逾三成訂單比重,除將拉升鴻海成為該客戶的前兩大ODM台廠之一,更將進一步挹注鴻海在白牌伺服器業務的成長動能。
法人指出,目前鴻海伺服器業務來自品牌客戶(如HPE、Dell)的比重仍較高,但是隨著明年起白牌伺服器業務的增長,及2022年起可望有大單挹注下,會否對其它台廠造成排擠效益,將是市場關注焦點。
另一方面,緯穎則早在去年下半年間,就已積極爭取應用於5G、邊緣運算之高密度伺服器產品的客戶新專案計畫。在近期數場閉門法說會中,緯穎也對訂單能見度釋出樂觀看法,並預期明年隨著AI、5G及IoT和邊緣運算等相關應用發展增溫,也將進一步推助客戶拉貨動能,同時帶來新客戶、新訂單的業務機會。
但原預計自今年下半年開始出貨的整合液冷技術解決方案的伺服器新品,則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遲至明年第一季後才會向客戶出貨。法人仍預期,緯穎下半年將有優於上半年、全年看增的表現。
工業電腦廠商安勤(3479)近期在智慧製造領域再下一城,與廣達旗下子公司雲達科技、亞弘電、龍鋒企業等台灣本土企業攜手,在台南打造一個5G獨立組網實驗場域。雙方還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MOU),計劃為工廠在備料、生產、倉儲等垂直領域提供整合解決方案,預計年底前開始導入應用。這是安勤在台灣的首個大型5G專案,未來有望開拓更多商機。
安勤指出,結合5G的高速傳輸特性,將主要協助工廠在進出料件、模具定位及數據管理等方面提升效率,同時降低成本。這個專案是安勤首次在台灣推動大型5G相關計劃,預期將與台灣和日本相關業者合作,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表示,公司投入5G企業專網解決方案已超過四年,從接入端到核心網路都有涉獵。加入台南的5G實驗場域後,將能進行多種系統調整與驗證,提升技術實力。
此次簽署MOU的「5G台南隊」包括多家業者,涵蓋了設備、技術提供及終端應用領域。廣達旗下雲達科技將提供5G技術平台,負責5G獨立組網;華碩旗下亞旭及索思將發展交通應用;龍鋒企業和亞弘電分別提供生產線及倉儲場域;安勤則提供智慧製造硬體設備與技術;巨曜提供自動化解決方案;思銳科技及航見科技則負責新創發展,從服務端到應用端提供全方位服務。
台灣雲端伺服器市場持續火熱,雲達科技預計2021年需求動能延續升溫
隨著COVID-19疫情持續影響全球,宅經濟興起,雲端產業也隨之獲得顯著發展。根據伺服器供應商的評估,這波雲端產業的成長動能不僅持續到年底,更預計將在2021年迎來新一波升溫。然而,業界對於供應鏈可能受到疫情封城影響,導致供不應求的問題仍存有憂慮。
雲端伺服器出貨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重新燃起成長動能,2020年雖然遭遇疫情衝擊,但反而讓雲端服務業者的營運更加暢旺,並推動資料中心硬體需求。不過,近期來自上游晶片廠的消息顯示,下游客戶的拉貨動能轉弱,讓業界對於供應鏈的庫存調整感到擔憂。
廣達旗下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表示,目前並未感受到客戶向下調節壓力,預計下半年將是出貨旺季。他對2021年雲端市場的需求動能持續看好,並期待廣達在雲端業務上,將有新增的第二、第三顆成長引擎。
雖然業界原本擔心疫情可能對以廣告為主要收入的雲端服務業者造成衝擊,但楊麒令強調,無論疫情影響如何,雲端服務業者加快資料中心布局將是必然趨勢。他進一步指出,隨著5G及AI的普及,AR/VR等應用的發展,將帶來龐大的資料處理需求,資料量持續增加的趨勢不會改變。
緯創集團的緯穎則表示,從目前客戶訂單動能來看,雲端伺服器業務的需求仍然暢旺,預計全年業績將比上半年好,並且會比2019年更好。
神達旗下的神雲總經理林聰良也看好雲端資料中心的需求,他指出,中、美雲端資料中心的訂單動能都很強勁,預計此波強勁需求將延續至2021年。林聰良還表示,即使企業端伺服器動能可能縮減,但由於客戶近期建立的資料中心將持續導入設備,目前並未看到2021年會轉淡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