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醣基生醫 | 2025/05/0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839,935,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54170142 | 陳肇隆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星期一
中研院孵生技金雞 拚打世界盃 培育十家新創公司,聚焦醣化學、 |醣基生醫
中研院孵生技金雞 拚打世界盃 培育十家新創公司,聚焦醣化學、新冠藥物等,有望掀投資熱潮
前中研院長翁啟惠在醣化學的權威研究、技轉案和近期投入的廣效 新冠流感疫苗,仍是國際關注的焦點,推波中研院生醫專家孕育至少 10家小金雞,也被視為有能力打進世界盃賽局的大黑馬,有機會掀起 投資熱潮。
就初步統計,近年來中研院生醫專家的技轉案,以基因體中心最為 熱絡,除了翁啟惠的發明已分別技轉浩鼎、醣基和磐石生技外,至少 已有三項新藥都以高價授權(含再授權)的特聘研究員張子文,則是 創立免疫功坊,技術來源是他最新發明的「T-E 技術平台」。
另外,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瑛芝則因成功開發仿生物膜塗層, 能在十億顆白血球中找出可能僅有數顆的循環腫瘤細胞(簡稱CTC) ,其辨識靈敏度領先國際大廠數10倍,此一癌細胞「活捉」技術,為 零期癌篩檢帶來希望。張瑛芝也因此於2013年在美國創立合度精密生 物(CellMax Life),這也是中研院第一家新創公司,並創下亞洲第 一家拿到CTC實驗室認證的紀錄。
2020年8月張瑛芝中研院團隊,又成功創新開發出微量細胞增量技 術-R3CE細胞培養技術,並在科技部價創計畫的支持下,創立方圓細 胞生醫。
同樣也在2020年創立的研生生醫,則專注於鎖定抗體藥物研發,新 冠疫情風暴,研生也投入新冠病毒變異株抗體藥物開發,而其針對癌 症治療的抗體藥物,涵蓋直腸癌、胃癌、頭頸癌和卵巢癌等未被滿足 的醫藥領域。
至於也在2020年5月底成立的新析生技,則是台灣唯一專攻蛋白質 體學技術平台的生技公司,開發的Microscoop光標靶儀,已逐步進入 商化,該光標靶儀原型機預計明年可望陸續生產交貨。
新析生技創辦人兼公司執行長廖仲麒是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 所研究員,由於技術創新,該公司至去年底,已完成A輪1.3億元募資 。
前中研院長翁啟惠在醣化學的權威研究、技轉案和近期投入的廣效 新冠流感疫苗,仍是國際關注的焦點,推波中研院生醫專家孕育至少 10家小金雞,也被視為有能力打進世界盃賽局的大黑馬,有機會掀起 投資熱潮。
就初步統計,近年來中研院生醫專家的技轉案,以基因體中心最為 熱絡,除了翁啟惠的發明已分別技轉浩鼎、醣基和磐石生技外,至少 已有三項新藥都以高價授權(含再授權)的特聘研究員張子文,則是 創立免疫功坊,技術來源是他最新發明的「T-E 技術平台」。
另外,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瑛芝則因成功開發仿生物膜塗層, 能在十億顆白血球中找出可能僅有數顆的循環腫瘤細胞(簡稱CTC) ,其辨識靈敏度領先國際大廠數10倍,此一癌細胞「活捉」技術,為 零期癌篩檢帶來希望。張瑛芝也因此於2013年在美國創立合度精密生 物(CellMax Life),這也是中研院第一家新創公司,並創下亞洲第 一家拿到CTC實驗室認證的紀錄。
2020年8月張瑛芝中研院團隊,又成功創新開發出微量細胞增量技 術-R3CE細胞培養技術,並在科技部價創計畫的支持下,創立方圓細 胞生醫。
同樣也在2020年創立的研生生醫,則專注於鎖定抗體藥物研發,新 冠疫情風暴,研生也投入新冠病毒變異株抗體藥物開發,而其針對癌 症治療的抗體藥物,涵蓋直腸癌、胃癌、頭頸癌和卵巢癌等未被滿足 的醫藥領域。
至於也在2020年5月底成立的新析生技,則是台灣唯一專攻蛋白質 體學技術平台的生技公司,開發的Microscoop光標靶儀,已逐步進入 商化,該光標靶儀原型機預計明年可望陸續生產交貨。
新析生技創辦人兼公司執行長廖仲麒是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 所研究員,由於技術創新,該公司至去年底,已完成A輪1.3億元募資 。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