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銀行 | 2025/05/15 | - | - | - | 109,0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7311 | 呂桔誠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2年11月07日
星期一
星期一
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 呂桔誠公開營運轉骨秘方 台銀獲利登新高 |台灣銀行
龍頭銀行台銀的營運締造空前佳績。台銀不僅今年獲利再創新高紀 錄,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呂桔誠出掌董座六年順利完成台銀資產結 構的轉骨改造,更是背後關鍵原因,對此呂桔誠首度接受媒體專訪, 深入剖析這幾年來台銀整個存款及放款等業務結構的改造,以及積極 投入數位化的歷程,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今年台銀的獲利再創新高紀錄,近二年來台銀獲利表現亮眼受 到各大行庫高度矚目,可否請董事長談談今年台銀在營運面所展現的 佳績?
2022年盈餘 大成長
答:首先要感謝經營團隊及全體同仁的努力付出,台銀今年不論從 盈餘、資產品質,或是資產負債結構的分布,都是歷來最佳。在獲利 方面,台銀2021年稅前盈餘169.6億元,超出年度預算目標,加計政 策負擔影響數95.1億元後,2021年實質稅前盈餘為264.7億元,在今 年前9月稅前盈餘144億元,加計政策負擔影響73億元後,前九月實質 稅前盈餘為217億元,已突破200億元。
以資產品質來看,9月底的逾放比僅0.09%,呆帳覆蓋率則為1,38 9%,我們不僅重視收息的資產品質,更重視付息的負債結構,從負 債面來看,存放比達到71.2%,比起六年前的60.1%,成長11個百分 點,資金使用效率已顯著提升,另外活存比則是從38.7%成長至48. 8%,成長10個百分點,則大幅降低我們的資金成本。
在存款結構調整上,除活存比大增,另一個里程碑是美元存款部位 大幅增加,從2016年的121.5億美元,成長至9月底的222億美元,增 加逾100億美元,等值超過台幣3千億,而外幣存款的占比也從13.74 %大幅提高至17.12%,尤其企金客戶的美元存款增加非常多。欣慰 的是,在我們擴張美元存款的過程中,企業戶也無形中受惠,在美元 升值台幣貶值的過程中發揮了自然避險的效果。
問:可否談談擴充美元存款對台銀在經營策略上的意義?另外,就 整體放款結構的調整上,目前最新的情況如何?
答:台銀在台幣資金市場已具領導地位,我們希望透過美元部位的 增加,成為美元市場上的Key market maker,相對於台幣定存的負擔 ,美元不論是定存或活存,都有助於台銀在營運上有效獲利,並且擴 大相關業務的縱深,與客戶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加緊密。
三駕馬車策略 大成功
這幾年我們一直重視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經過大家的努力,負債 面不管是台幣或是外幣,存款結構已大幅優化,至於資產面,我們在 放款結構上,這幾年來也持續以「三駕馬車」策略積極進行調整,亦 即消費者金融、企業及國際金融以及政府國營事業,三個部門放款均 衡配置的經營策略。到了今年9月份,三者的比重都在3成多,真正達 到「三等份」,構成是一個均衡的等邊三角形。
三駕馬車策略的資產配置,可以發揮「進可攻、退可守」功能,一 方面可攜手並進,另一方面在風險可以有效分散,例如,在整個大環 境不利時,企金風險升高的時候,穩定度較高的房貸或公部門業務可 發揮對盈餘的挹注,而在大環境變好,企金業務起飛時,也能立即掌 握先機與客戶一起成長,共創多贏。
問:台銀這幾年房貸業務快速成長,特別是在董事長的「三駕馬車 」策略,房貸業務是重要的一塊,可否談談在房貸業務的風險控管, 所能對企金業務發揮的互補性?
答:五年來同仁們發揮團隊整合行銷動能,推展房貸業務,每年都 完成新承作房貸業務量超過1,000億或2,000億之目標,目前台銀個人 金融資產部位餘額已超過1兆1千億,六年來淨增加3,500億,成長45 %。
以房貸為核心的消金業務,相對低風險,提供長期、穩定的利息收 入,資本設算成本也較企金業務低,特別是首購族的房貸風險係數僅 35%至45%,是一塊優質的「核心資產」。而同仁在推展業務時謹守 收支比規範,還款金額不得超過其所得收入的三分之一,之後隨房貸 期限經過越久,借款人所得逐步升高,而貸款餘額逐漸降低,授信風 險也會持續遞減。
內部統計也顯示,房貸業務最終損失率僅有百萬分之2,房貸擔保 品就是住屋,長期而言住屋多數會增值,且我們所承作的房貸業務, 皆符合「普惠金融」、不助長炒房,主要鎖定首購族、青年安心成家 、公教的築巢優利貸等,所以整體房貸資產品質更好。根據最新統計 ,我們的首購族或自住戶占比96%,且台銀除了不承作餘屋貸款之外 ,法人購屋占房貸比重僅0.06%,顯見台銀推動房貸業務非常嚴格審 慎。
對大陸曝險 大降低
問:台銀可說是大陸曝險降低最多的銀行,也最早採取相關行動, 可否請教最新的淨值比?
答:台銀的大陸曝險的確降低不少,從六年前的48.8%逐步降至目 前的7.6%,當然,大陸放款業務都是相對高收益,的確比很多國內 企金收益較高,但基於風險考量,我們仍持續降低曝險水位,而在調 降大陸業務曝險的同時,我們也同步推展房貸業務,經過幾年的時間 調整,我們已從包括房貸等其他業務把流失的收益補回來,整體結果 不但減降風險,也增加盈餘。我非常感謝台
銀全體同仁的付出,我們 最大的期許,就是再度擦亮台銀招牌,而同仁們都具有高度的榮譽心 ,終能共同打拚出這些成果。
問:今年台銀的獲利再創新高紀錄,近二年來台銀獲利表現亮眼受 到各大行庫高度矚目,可否請董事長談談今年台銀在營運面所展現的 佳績?
2022年盈餘 大成長
答:首先要感謝經營團隊及全體同仁的努力付出,台銀今年不論從 盈餘、資產品質,或是資產負債結構的分布,都是歷來最佳。在獲利 方面,台銀2021年稅前盈餘169.6億元,超出年度預算目標,加計政 策負擔影響數95.1億元後,2021年實質稅前盈餘為264.7億元,在今 年前9月稅前盈餘144億元,加計政策負擔影響73億元後,前九月實質 稅前盈餘為217億元,已突破200億元。
以資產品質來看,9月底的逾放比僅0.09%,呆帳覆蓋率則為1,38 9%,我們不僅重視收息的資產品質,更重視付息的負債結構,從負 債面來看,存放比達到71.2%,比起六年前的60.1%,成長11個百分 點,資金使用效率已顯著提升,另外活存比則是從38.7%成長至48. 8%,成長10個百分點,則大幅降低我們的資金成本。
在存款結構調整上,除活存比大增,另一個里程碑是美元存款部位 大幅增加,從2016年的121.5億美元,成長至9月底的222億美元,增 加逾100億美元,等值超過台幣3千億,而外幣存款的占比也從13.74 %大幅提高至17.12%,尤其企金客戶的美元存款增加非常多。欣慰 的是,在我們擴張美元存款的過程中,企業戶也無形中受惠,在美元 升值台幣貶值的過程中發揮了自然避險的效果。
問:可否談談擴充美元存款對台銀在經營策略上的意義?另外,就 整體放款結構的調整上,目前最新的情況如何?
答:台銀在台幣資金市場已具領導地位,我們希望透過美元部位的 增加,成為美元市場上的Key market maker,相對於台幣定存的負擔 ,美元不論是定存或活存,都有助於台銀在營運上有效獲利,並且擴 大相關業務的縱深,與客戶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加緊密。
三駕馬車策略 大成功
這幾年我們一直重視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經過大家的努力,負債 面不管是台幣或是外幣,存款結構已大幅優化,至於資產面,我們在 放款結構上,這幾年來也持續以「三駕馬車」策略積極進行調整,亦 即消費者金融、企業及國際金融以及政府國營事業,三個部門放款均 衡配置的經營策略。到了今年9月份,三者的比重都在3成多,真正達 到「三等份」,構成是一個均衡的等邊三角形。
三駕馬車策略的資產配置,可以發揮「進可攻、退可守」功能,一 方面可攜手並進,另一方面在風險可以有效分散,例如,在整個大環 境不利時,企金風險升高的時候,穩定度較高的房貸或公部門業務可 發揮對盈餘的挹注,而在大環境變好,企金業務起飛時,也能立即掌 握先機與客戶一起成長,共創多贏。
問:台銀這幾年房貸業務快速成長,特別是在董事長的「三駕馬車 」策略,房貸業務是重要的一塊,可否談談在房貸業務的風險控管, 所能對企金業務發揮的互補性?
答:五年來同仁們發揮團隊整合行銷動能,推展房貸業務,每年都 完成新承作房貸業務量超過1,000億或2,000億之目標,目前台銀個人 金融資產部位餘額已超過1兆1千億,六年來淨增加3,500億,成長45 %。
以房貸為核心的消金業務,相對低風險,提供長期、穩定的利息收 入,資本設算成本也較企金業務低,特別是首購族的房貸風險係數僅 35%至45%,是一塊優質的「核心資產」。而同仁在推展業務時謹守 收支比規範,還款金額不得超過其所得收入的三分之一,之後隨房貸 期限經過越久,借款人所得逐步升高,而貸款餘額逐漸降低,授信風 險也會持續遞減。
內部統計也顯示,房貸業務最終損失率僅有百萬分之2,房貸擔保 品就是住屋,長期而言住屋多數會增值,且我們所承作的房貸業務, 皆符合「普惠金融」、不助長炒房,主要鎖定首購族、青年安心成家 、公教的築巢優利貸等,所以整體房貸資產品質更好。根據最新統計 ,我們的首購族或自住戶占比96%,且台銀除了不承作餘屋貸款之外 ,法人購屋占房貸比重僅0.06%,顯見台銀推動房貸業務非常嚴格審 慎。
對大陸曝險 大降低
問:台銀可說是大陸曝險降低最多的銀行,也最早採取相關行動, 可否請教最新的淨值比?
答:台銀的大陸曝險的確降低不少,從六年前的48.8%逐步降至目 前的7.6%,當然,大陸放款業務都是相對高收益,的確比很多國內 企金收益較高,但基於風險考量,我們仍持續降低曝險水位,而在調 降大陸業務曝險的同時,我們也同步推展房貸業務,經過幾年的時間 調整,我們已從包括房貸等其他業務把流失的收益補回來,整體結果 不但減降風險,也增加盈餘。我非常感謝台
銀全體同仁的付出,我們 最大的期許,就是再度擦亮台銀招牌,而同仁們都具有高度的榮譽心 ,終能共同打拚出這些成果。
上一則:台銀助陣 台廠供應鏈進軍鳳凰城
下一則:臺灣銀行 客製化信託做善事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