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銀行 | 2025/08/01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09,0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7311 | 呂桔誠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台灣銀行股價即時行情(公)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昨均 | 買漲跌幅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昨均 | 賣漲跌幅 |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 | - |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台灣銀行(公) 台灣銀行股價趨勢圖
日期 |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
台灣銀行公司簡介
股票代號 | 5858 | 公司名稱 |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統一編號 | 03557311 | 成立日期 | 92/07/01 |
董事長 | 呂桔誠 | 公開發行日期 | 93/09/16 |
普通股(元) | 10,900,000,000股(含私募1,400,000,000股) | 公司電話 | 23493456 |
股務代理 |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網址 | https://www.bot.com.tw |
股務地址 | 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20號 | 股務電話 | (02)23493060 |
台灣銀行公司新聞公告
國內七家銀行加上中華郵政近日陸續宣布調降ATM提領限額,多位 立委於7月31日財委會提及因銀行下調提款限額及凍結「久未往來戶 」而接獲許多民眾陳情,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答詢時表示,下調提領限 額非全面措施,也已向金融機構提醒應避免一刀切的「去風險化」作 法,同時將於一個月內研議出「久未往來戶」的定義及相關應對機制 ,在打詐和便民之間取得平衡。
為加強打詐與防詐,截至目前已有臺銀、兆豐銀、合庫銀、彰銀、 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新銀和中華郵政等陸續宣布調降ATM提領限 額。針對數位存款帳戶風險控管問題,彭金隆指出,現代人大量仰賴 數位工具,金融機構的職責就是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而第三類數位 存款帳戶開戶方式因KYC相對簡便,因此容易被詐團利用,但金管會 並無要求銀行降低ATM提領金額上限。
根據銀行局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國銀數位存款帳戶的開戶數高 達2,558.53萬戶,相較於去年底的2,446.35萬戶,季增率達到4.59% 。
彭金隆指出,近期各家銀行針對ATM交易採取不同控管策略,是因 應詐騙風險所作的調整,希望銀行持續強化阻詐與防詐功能,對於銀 行而言,有阻詐壓力又需兼顧民眾的金融服務使用權益較兩難,不過 已多次與銀行溝通,提醒不要用「一刀切」的方式解決打詐問題,而 是應強化辨識能力,精準針對高風險對象進行控管,且在已經沒有所 謂高風險的時候移除該限制,讓受影響民眾可恢復正常使用。
另有民眾向立委反應,久未使用的帳戶被凍結不能使用,主因是銀 行擔心其成為詐騙破口而採行的防詐措施,針對銀行認定所謂的「久 未往來戶」之定義,彭金隆回應,金管會將與銀行公會研議「久未往 來戶」的合理定義與對應機制,並於一個月內提出研議方向。對於打 詐行動所做的風險控管,各銀行內規不一,若銀行在凍結前能夠提前 通知客戶,更有助保障存款人權益,也是較周延的作法。
對警示帳戶管理方面,彭金隆說明,金管會日前已經將警示帳戶觀 察指標不合格的銀行名單是否公布的遊戲規則訂出來,但目的不在懲 罰,主要是藉此激勵銀行改善,也希望銀行都不要被公布,而是盡快 脫離名單。目前警示帳戶的成長率已下降,顯示金融機構在提升識別 與通報能力方面已有初步成效。
上半年房市慘澹,展望下半年,土銀指出,市場觀望氛圍濃厚,央行加強房貸管制及各銀行貸款謹慎等影響持續,購屋民眾抱持價格下修觀望態度,猶豫期拉長,銷售情況冷清,市場交易動能預期延續疲弱態勢,漲幅大且供給量多區域價格有鬆動可能。臺銀亦認為推案量較大或蛋白地區房價有較大壓力。
不動產專業銀行土銀指出,因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國際金融局勢,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升高,加以房貸利率走升,民眾態度更加保守。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建物共13萬151棟,年減26.4%,為2017年來最低交易紀錄,探八年新低,也是有統計以來第三低量,顯見房市觀望氣氛濃厚。
土銀表示,當前央行加強房貸管制及各銀行貸款謹慎等影響持續,購屋民眾抱持期待價格下修觀望態度,猶豫期拉長,銷售情況冷清,房市進入調整階段。供需雙方態度都偏向保守,市場交易動能預期將延續疲弱態勢,而漲幅大且供給量多區域價格則有鬆動可能,但營建成本仍有所支撐,因此市場供需雙方成交期程將拉長,預期房市將呈價盤整量縮態勢。
一銀觀察,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使潛在購屋者採取觀望態度,致房市成交量回升有限,估2025年整體房市或呈「量縮、價微幅修正」走勢。彰銀亦認為,考量到房市管制措施持續實施,且市場買氣仍偏向觀望,預計國內整體房市將呈現成交量縮減、價格緩步下跌的格局。
臺銀認為房市持續受到政策調控影響,民眾對房市期待已回歸理性並趨於保守觀望,以自住與剛性需求為主要支撐,交易量可能持續目前緊縮態勢,對於推案量較大、市郊或蛋白地區房價有較大壓力。
央行鐵腕打房影響,公股銀土建融以都更危老撐盤,指標行土銀上半年土建融餘額較去年底減少2.35%、較2023年底更減少9.59%,呈逐年下滑趨勢。臺銀持續控管土建融業務,近三期亦呈逐期遞減情勢,相較2023年同期減幅約8.1%。有成長的一銀及彰銀主要動能則來自都更為老。
土銀截至6月底土建融餘額較去年底減少2.35%、較2023年底減少9.59%、較2022年底減少10.02%,呈逐年下滑趨勢。變動主因為中央銀行仍持續實施「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所致。
一銀至6月底土建融維持成長趨勢,較去年同期成長率為6.6%;2024年6月底較2023年同期成長2.1%;2023年6月底較2022年同期成長率為21.7%,主要成長來自於都更危老及興建社會住宅放款餘額增加,且成長率逾四成,一銀強調此為響應政府都更危老重建政策,有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建築安全成效。
彰銀近三年來土建融餘額呈微幅成長。截至上半年土建融餘額約1,800億元,應為市場前三。彰銀說明土建融業務成長主因支持政府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政策。儘管本年度在整體不動產總量管制與信用管制措施下,土建融業務成長幅度相較往年有所趨緩,但仍保持2%增長。顯示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審慎評估市場變化,穩健推展業務。
兆豐近三年上半年同比土建融成長率約7%~10%,2025年上半年成長率較去年同期略降。合庫上半年土建融含都更危老餘額1,590億元,較去年同期持平。
近日,台灣金融市場再掀風波,已有七家銀行為了風險控管,大刀闊斧地砍掉了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其中,中信銀和兆豐銀的第三類數存戶(數三戶)每日提款額度被限制在1萬元,引起市場廣泛關注。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昨(23)日表示,銀行在控管風險時,必須兼顧比例原則和衡平考量,不希望看到銀行單純為了去風險化而進行處理。
這七家進行調整的銀行分別是中華郵政、兆豐銀、臺銀、中信銀、合庫銀、彰銀,以及台新銀。昨日,台新銀公告從9月23日起,將全面下調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據悉,還有更多銀行正在準備跟進這一政策。
在這些銀行中,實體帳戶的金融卡每日可在ATM提款12萬或15萬元,而數存戶的提款額度與實體帳戶幾乎相同。然而,由於數存戶警示帳戶比例不斷上升,銀行們為了嚴格控制警示戶,紛紛對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進行調整。
以每日提款額度來看,中華郵政和合庫銀的提款額度從15萬元降至10萬元,台新銀的數三帳戶也降至10萬元,臺銀的數三帳戶則砍到8萬元,彰銀的數位戶則降至5萬元。而兆豐銀和中信銀的數存戶提領額度最低,只剩下1萬元。
這樣的「去風險化」行動讓市場倍感震驚。王允中在會議上指出,法規並未對各銀行的ATM提款限額做出具體規定,這由各銀行根據自身的風險評估來決定。雖然近期銀行們陸續調整ATM提款限額,但金管會希望銀行在採取風險控管措施時,能夠兼顧比例原則,平衡服務便利性和安全性,避免過度去風險化。
目前,數位存款帳戶根據開戶時的身分驗證強度,分為三類。第一類(數一)是指全新客戶以自然人憑證搭配視訊或實體帳戶線上開新戶;第二類(數二)是既有客戶以原先存款帳戶或信用卡驗證開新戶;第三類(數三)則是以其他銀行存款帳戶線上開戶,身分驗證強度最弱,因此也成為銀行控制風險的重點對象。
今年起已有七家銀行大砍數存戶以金融卡在ATM提款額度,又以中信銀和兆豐銀第三類數存戶(數三戶)每天只能領1萬元最低引關注,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昨(23)日說,銀行控管風險需兼顧比例原則、衡平考量,「不希望看到銀行以去風險化處理」。
這七家業者包括中華郵政、兆豐銀、臺銀、中信銀、合庫銀、彰銀,以及台新銀昨公告9月23日起,全面下調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據了解,後續還有多家銀行準備跟進。
目前各家銀行數存戶與實體帳戶的ATM提款額度,幾乎都是一樣,例如實體帳戶金融卡每日可在ATM提款12萬或15萬元,數存戶也是相同。
但數存戶警示帳戶比例節節攀升,為嚴控警示戶,各銀行紛紛揮下大刀,從數存戶ATM提款額度開鍘。
若以每日提款額度來看,中華郵政、合庫都從15萬元,調降到10萬元(實體與數存同降),台新銀數三帳戶也降到10萬元,臺銀數三帳戶砍到8萬元,彰銀數位戶降到5萬元,兆豐和中信銀數存戶最低,提領額只剩下1萬元。
這樣激烈的「去風險化」引發市場關注。王允中昨說,法規並未規定各銀行ATM提款限額,都由各銀行自行風險評估。
各銀行近期陸續大砍ATM提款限額,主要考量風險評估、帳戶屬性等,但金管會希望各銀行採取風險控管措施,需兼顧比例原則,衡平考量服務便利性與安全性,不希望看到銀行去風險化方式處理。
目前數位存款帳戶依開戶的身分驗證強度,分三類。第一類(稱數一)是指全新客戶以自然人憑證搭配視訊、或實體帳戶線上開新戶。
第二類(稱數二)是既有客戶以原先存款帳戶或信用卡驗證開新戶;第三類(稱數三)是以其他銀行存款帳戶線上開戶,身分驗證強度最弱,也讓各銀行從這裡開始開刀。
6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雖月增5.2%,但年減仍是二位數的24%,上 半年累計更年減26.6%,房市交易低迷,反映在五大銀行新增房貸, 根據中央銀行公布6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及利率,單月新增房 貸降至663.78億元,第二季累計2,013.3億元、年減近36%,上半年 累計4,088.8億元、年減26.6%。
央行官員認為,6月單月六都移轉棟數雖較上月增加,但6月新增房 貸金額卻下滑,整體房市仍呈現趨勢性下降,一方面反映當前房市景 氣不太好,另一方面是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及不動產貸款有總量管 制等,各項措施政策效果發酵,出現一定影響。
6月新增房貸降至663.78億元,相較5月減58.44億元。央行官員指 出,當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雖是月增,推升承做貸款金額,但若與去 年6月相比,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則呈現衰退,上半年減逾25%。整體 而言,央行內部持續管控檢討,有在觀察指標變化,現在來看已有減 緩現象,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或貸款餘額皆有下降,房市呈現趨勢性下 降。
房市價量觀察,除上半年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持續下修,房市明確降 溫,價格部分,6月信義房屋大台北房價月指數月減1.52%,與上年 同期則是上漲0.71%,房市價格也呈現緩降趨勢。
6月新青安貸款占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比重回升至39.64%,創3月 以來新高。央行官員分析,整體新承做房貸金額下降,新青安房貸金 額同步下降,但降幅較小,導致占比因而上升。
央行統計並指出,6月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 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升為2.186%,較5月的2.235%下降0. 049個百分點。若不含國庫借款,6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 率為2.221%;國人關注的房貸利率上升0.001個百分點至2.283%, 且續寫2009年1月以來的逾16年半新高水準,持續逼近2008年12月的 2.523%。
中央銀行昨(22)日發布統計,6月國內五大銀行新承作購屋貸款平均利率為2.283%,是近16年以來(自2009年1月以來)的新高水準;顯示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及銀行不動產自主管理影響下,民眾購屋成本持續墊高。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表示,央行自去年9月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要求銀行對不動產貸款進行自主管理,使銀行調整放款結構和利率,致使6月本國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放款平均利率走高至2.283%。
央行昨(22)日公布6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作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86%,較5月的2.235%下降0.049個百分點。利率下滑,主要周轉金貸款利率較5月下降所致。
若不含國庫借款,6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21%,亦較5月的2.236%下降0.015個百分點。
雖然本國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款平均利率在6月走低,攸關民眾家庭支出的購屋貸款平均利率卻逆勢走高,由5月的2.282%,上漲至6月的2.283%,上漲0.001個百分點。
除房貸利率上揚外,其他貸款利率也呈現上升趨勢。6月資本支出貸款平均利率上升至2.558%,為今年4月以來新高;消費性貸款平均利率亦升至2.678%,是自2024年5月以來最高。僅有周轉金貸款平均利率略微下滑至2.142%,主要原因在於銀行承作了較多政府部門與大型民營企業的低利貸款。
受到房貸利率上升與信用管制政策的影響,房屋市場買氣明顯降溫。6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萬8,095棟,雖較5月增加5.2%,但年減幅高達24%。累計上半年建物移轉棟數為10萬202棟,年減26.6%,顯示整體房市交易動能明顯趨緩。
中央銀行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國銀員工平均獲利貢獻度為2 74.1萬元。當中公股銀行平均每位員工稅前盈餘,大多高於國銀平均 值,並以兆豐銀行484萬元居冠。
其次分別為:第一銀行394.5萬元居次,土地銀行以307.5萬元排名 第三,其餘依序為華南銀行305.4萬元、彰化銀行298.6萬元、合庫銀 行285.7萬元、臺灣企銀268.7萬元及臺灣銀行244.8萬元。
銀行員工貢獻度為銀行稅前盈餘占員工人數的比率,從數據來看, 若比率愈高,代表員工生產力愈高,除了受獲利數字影響,也與員工 人數變動有關。兆豐銀行員貢獻度不僅居公股銀之冠,在所有國銀中 亦排名第六名,顯示其經營效率亮眼;臺銀行員貢獻度較落後,評估 應與員工人數較多有關。以各銀行最新年報揭露數字來看,臺銀非主 管職員工數高達8,095人,合庫銀、華銀與一銀也各有7,764人、7,5 80人與7,453人,彰銀、兆豐銀、土銀及臺企銀則均介於5,000人至7 ,000人之間。
員工獲利貢獻度大多高於整體國銀平均值,公股銀也回饋在員工薪 資及福利上,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揭露統計顯示,公股金控以兆 豐金控2024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75.9萬元最高,較2023年成長6. 1%,在所有金控中亦排名第二名,僅次於中信金控。
其次第一金控,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67.8萬元,年成長6.4% ;合庫金控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153.9萬元,年增6.5%;華南金控 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51.6萬元,年成長4.8%。
若單看公股銀去年非主管職務的員工薪資,包含加班費、年終及績 效獎金等,中位數以土地銀168.4萬元居冠,其次是兆豐銀159萬元, 合庫銀、一銀分別為147.6萬元、143.8萬元,後續依序為彰銀139.1 萬元、華銀135萬元、臺企銀123.8萬元、臺銀116.9萬元。
常見問題
投資未上市股票要先審慎評估風險,台灣銀行是未上市股票,資訊相對較少,別相信來路不明的資料,以及陌生人的介紹,收集資訊對於新聞媒體甚至這網站的資料都不可全信,必須獨立思考,如果對於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就建議不要參與,投資有風險,如果已經可以承擔風險,做好功課可以與平台聯繫,交易上都是雙方議定價格,銀貨兩訖,避免交易上詐騙發生。現在詐騙集團會寫出公司前景的「研究報告」,並留下聯絡方式,企圖吸引不知情的人上當。而且現在詐騙集團不是一般話術而已,是有做產業研究,而且認真追蹤即時新聞,投資人真的要保持警覺。
台灣銀行股票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如下:
1.報價撮合:
買賣方提出要投資台灣銀行或要賣台灣銀行時,版主都會先行報台灣銀行的價位等,彼此協議出雙方同意的成交價格;成交後,按照約定的價款、股票交付方式進行下個流程。
2.賣方:約時間及地點交付台灣銀行股票
未上市股票有實體股票的交割方式跟無實體的集保交割(375券商辦理或673帳戶匯撥)方式,要先確認好是哪一種。
賣方賣股: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成交,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先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股票交割流程,當到了現場時(375無實體則要約集保庫存所在的券商),確認賣方股票及印章沒問題時,則馬上匯款,當匯款確認收到時,則會用印,完成後銀貨兩訖了。股款都是透過電腦匯款,立即會入帳,過去地點都會約在銀行刷摺確認,但現在手機網路銀行查詢入帳方便,所以現在都以賣方方便的地點為主。賣方要備妥「股票」、「原印鑑」、「出讓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375無實體則是準備券商集保存摺、身分證、開戶印章)
3.買方:辦理過戶後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
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會確認股票是實體股票還是無實體股票,確認後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向買方收取身分證影本及印章(新戶會代刻印章)並確認股票交付的時間及地點,然後帶股票至該股票發行公司股務部門或所委託的股務代理機構,完成過戶的手續,並依與買方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及收取款項(通常會用匯款方式所以比較常約在買方要匯款的銀行),買方會取得1.完成過戶自己名下的股票、2.證交稅單(紅色)3.印章。(如果是375則會約在買方的券商,辦理匯入買方的集保)
4.如何確認台灣銀行股票真偽?
買方若需確認台灣銀行股票真偽無誤,可以在過戶完成後聯絡台灣銀行的股務機構、確定股東姓名與股東戶號相同也可確認股票正面的號碼與股務留存的號碼是否一致。
注意事項:
台灣銀行是未上市股票也是有價證券,建議當面交易,銀貨兩訖,避免郵寄過程遺失引發爭議。除非協調好遺失責任對方付完全責任,否則還是以當面交割較為安全。
今天 台灣銀行 股價, 買價最高價是 議價, 買價均價是 議價, 賣價最低價是 -,賣價均價是 -, 買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賣價,賣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買價,如果沒有報價,可以直接聯繫版主詢問。
因為 台灣銀行 是未上市股票, 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台灣銀行 股價也是經由雙方協議好的價位,成交後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
台灣銀行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交易台灣銀行股票可以利用這平台參考台灣銀行的股價,想要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要賣出的參考買價,直接把要買或要賣的股票填入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與版主聯繫,直接溝通。
台灣銀行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台灣銀行股票的投資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可以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提出想買台灣銀行的需求,版主將先報價然後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賣價 是讓想要買進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台灣銀行因為是未上市股票,因此,您不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也不能送存集保。 您只能自行尋找交易對象,或者透過網路上的未上市股票盤商協助撮合買賣。未上市股票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買賣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賣的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或直接來電,提出想賣出台灣銀行需求,以及要賣出的張數,版主將確認市場行情後報價,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約時間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買價 是讓想要賣出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台灣銀行股票如何買賣?
台灣銀行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至於找誰買賣,可以填寫網站的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來電聯繫版主,這樣就可以實現你想買賣台灣銀行股票的需求。
在台灣,並未明文禁止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
而股票是有價證券,屬於個人財產,
但是根據證券交易法,只有已取得特許的證券業者,才可以針對不特定對象的社會大眾,進行未上市股票買賣
簡單說就是非券商不得經營證券買賣事務。
一般的投資顧問公司並不能從事未上市股票買賣,只能提供諮詢服務,否則就是違反證券交易法。
所以當一般人想要買賣台灣銀行股票,單純的個人買賣行為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有涉及居間(仲介行為)、行紀之行為,那就有涉嫌違反證交法的疑慮。
因此台灣銀行股票的交易買賣都只能進行私人間的直接買賣,不能有委託交易的是情形發生。
在IPO贏家這邊,所有的交易都是直接與IPO贏家的投資人直接交易,雙方協議好張數價格,直接成交,沒有額外收取手續費用,沒有勸募、推銷之行為。
台灣銀行討論
>更多關於台灣銀行的討論- 台灣銀行 如果台灣銀行減資怎麼辦?台灣銀行股東必讀減資指南
- 台灣銀行 如何獲取台灣銀行公司的營運信息
- 台灣銀行 台灣銀行股票的繼承、拋棄與贈與的問題~這篇文章能讓您明白
- 台灣銀行 如果台灣銀行有要現金增資我該怎麼辦?
- 台灣銀行 台灣銀行員工認股投資攻略-機會與風險
- 台灣銀行 112年臺銀的財報-資產負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