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銀行 | 2025/05/18 | - | - | - | 109,0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7311 | 呂桔誠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1年06月29日
星期二
星期二
行庫飽賺股息 Q3估百億入袋 |台灣銀行
根據各大行庫內部最新盤點台股投資餘額,今年台股投資部位總市 值均較去年大增一倍以上,預期股息收益也將較去年翻倍,合計全體 行庫今年股息收益上看百億元。
行庫台股投資部位多半以OCI(其他綜合損益)列帳,即台股投資 的價格變動不必認列在每月獲利變動,而是在淨值反應評價損益,但 獲得股息收益時可認列實現在銀行獲利,因此第三季股息發放旺季是 各大行庫實現台股投資獲利的高峰期。
目前各行庫台股投資最新水位,合庫超過420億、華銀約400億元、 一銀短投加長投合計340億元、台銀和兆豐銀各超過200億元、彰銀接 近130億元、台企銀則約在110∼130億元間。
其中合庫、華銀去年同期規模約220億元,如今各已超過400億元, 可說增加近一倍;一銀的短投部位較去年同期也增加100億元,增幅 亦達一倍;其他包括台銀、兆豐、彰銀、台企銀、土銀等去年台股投 資部位不到百億元,今年的增幅都有一倍以上。
行庫高層分析,由於今年所投資標的股價都較去年走高,因此相對 也使每檔股票的殖利率降低,「過去投資殖利率多在5%上下,現在 則降到4∼4.5%間」,但因各行庫投資台股整體部位擴大,因此配發 的股利總和依然可觀,足夠讓各行庫的股息收入倍翻。
合庫估計第三季可獲配發現金股利約有16億元,一銀則估計可望超 過14億元,所獲配發的現金股利,已和銀行一個月的獲利旗鼓相當。
大型行庫高層也強調,「債不如股」的情勢已愈來愈明顯,主要是 國內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0.42∼0.45%間游走,但台股的殖利率至少 都有4%以上,「是投資台債的十倍」。
儘管本土疫情爆發,但也有部分類股像網通股、筆電等族群因此走 高,因此行庫也樂於加碼台股,除了股息收入賺好賺滿,評價利益還 能幫助提高淨值,作為拓展授信業務的後盾。
行庫台股投資部位多半以OCI(其他綜合損益)列帳,即台股投資 的價格變動不必認列在每月獲利變動,而是在淨值反應評價損益,但 獲得股息收益時可認列實現在銀行獲利,因此第三季股息發放旺季是 各大行庫實現台股投資獲利的高峰期。
目前各行庫台股投資最新水位,合庫超過420億、華銀約400億元、 一銀短投加長投合計340億元、台銀和兆豐銀各超過200億元、彰銀接 近130億元、台企銀則約在110∼130億元間。
其中合庫、華銀去年同期規模約220億元,如今各已超過400億元, 可說增加近一倍;一銀的短投部位較去年同期也增加100億元,增幅 亦達一倍;其他包括台銀、兆豐、彰銀、台企銀、土銀等去年台股投 資部位不到百億元,今年的增幅都有一倍以上。
行庫高層分析,由於今年所投資標的股價都較去年走高,因此相對 也使每檔股票的殖利率降低,「過去投資殖利率多在5%上下,現在 則降到4∼4.5%間」,但因各行庫投資台股整體部位擴大,因此配發 的股利總和依然可觀,足夠讓各行庫的股息收入倍翻。
合庫估計第三季可獲配發現金股利約有16億元,一銀則估計可望超 過14億元,所獲配發的現金股利,已和銀行一個月的獲利旗鼓相當。
大型行庫高層也強調,「債不如股」的情勢已愈來愈明顯,主要是 國內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0.42∼0.45%間游走,但台股的殖利率至少 都有4%以上,「是投資台債的十倍」。
儘管本土疫情爆發,但也有部分類股像網通股、筆電等族群因此走 高,因此行庫也樂於加碼台股,除了股息收入賺好賺滿,評價利益還 能幫助提高淨值,作為拓展授信業務的後盾。
下一則:台銀 推以租養老安養信託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