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FIT墜崖式大跳水 太陽光電業反擊 |台灣電力

台電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台電 2025/11/17 3.9 4 4 479,900,000,00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03795904 曾文生 6 6 6 詳細報價連結
再生能源躉購費率(FIT)108年度出現「墜崖式」大跳水,綠能產業群情激憤,不甘於就此被判「死刑」。太陽光電業者更將矛頭指向台經院,對其「地面型太陽光電每KW造價成本僅2萬多元」一說,投下「不信任票」。

業者表示,如果地面型太陽光電每KW造價成本真的只有2萬多元,FIT其實應該降得更多!開陽集團董事長蔡宗融表示,台經院的數據背離現實太遠,不知數據的根據為何,應該與業界面對面溝通、講清楚;如果真有業者可以每KW造價以2萬多元施作,全台地面型電廠可以拱手讓出。

除了太陽光電系統的成本節節上揚,從台電的表燈電價,也可看出FIT的不合理性。

蔡宗融指出台電自107年4月起實施的表燈電價,高於500度以上的中高用電戶,支付給台電的每度電成本都遠高於FIT躉購費率;也就是說,台電向太陽光電業者購買相對便宜的電價,轉手高價賣給用戶,卻持續大砍FIT。

台電的表燈電價中,家庭、學校及機關等非營業機構,夏月的非時間累進電價,1,000度以上者一度電6.41元,非夏月為5.03元;700-1,000度用戶的一度電分別要支付5.66元及4.6元,大多高於現行FIT。「台電以3.7元買入、5-6元賣出,全部由業者投資,完全穩賺不賠」,蔡宗融表示。

除了躉購費率太過委屈,明年起每千瓦加徵1,000元的環保處理費,業者也認為是歧視性的差別待遇,產生強烈的被剝奪感。業界認同應共同承擔後續的回收處理成本,但對於綠電的製造者、響應綠能發電的用電大戶等,這些對環境保護特別有貢獻者,不但沒有鼓勵,反而成為政府為改善環保的犧牲者。

蔡宗融表示,明年FIT躉購費率對綠能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太陽光電投資勢必大幅縮手,影響最大的是基層勞工。太陽光電為兆元投資,其中5,000億資金為幾十萬勞工的薪資及工資,創造就業的貢獻度與重要性無可懷疑,他強調,太陽光電為許多來自建築業的失業勞工開啟一扇窗,不希望因為FIT被關上大門。

大部分民眾用電不分類別,各有所好,有人堅持用綠電、也有人支持核電。

事實上,不管綠電或核電,來電不斷電最重要。核能及燃煤機組投資金額數千億元,太陽能發電從來不是政府的財政負擔,並且在用電尖峰時刻,往往扛起救火隊的重任,民眾有知的權利,太陽能發電業不能汙名化,承受不實的負面訊息。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