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據掌握,此次氣候變遷委員會議程將由委員會顧問、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專題演講「政府領航、民間齊心:共創淨零轉型新局」,接著由環境部報告前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淨零路徑下空汙改善,內政部則將報告近零碳建築的轉型與展望。
據了解,環團代表將於討論事項環節,提出823核三重啟公投議題。童子賢將在核三重啟公投擔任正方代表,而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則擔任反方代表,在環團拋出核三公投議題後,會中將再掀討論。
針對823核三重啟公投,中選會將舉辦五場發表會,分別在8月7日、8月9日、8月11日、8月13日及8月15日舉行,此前,氣候變遷委員會將率先登場。
前幾次氣候變遷委員會中,挺核、反核雙方已有多次交手。另外,針對淨零排放議題,賴清德總統先前在委員會中宣布2032、2035年減碳新目標,搭配六大部門、20項減碳行動旗艦計畫。
此外,先前討論議題還包括綠色金融、深度節能方案、台灣電力供需等。環境部指出,減碳方針出爐後,綠色成長是重中之重,其中綠色金融是重要力量。
台灣綜合研究院於昨日(23日)發布了6月的電力景氣指數(EPI),結果顯示,全國高壓以上產業的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了0.67%。這一成長的趨勢已連續三個月維持在熱絡的紅燈狀態,這主要得益于科技應用的推動,特別是AI、HPC與雲端服務等領域的需求持續旺盛,產業的動能依然強勁。
在台電的高壓以上用電方面,6月的整體產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了1.88%,其中製造業的用電成長為1.40%,服務業的用電成長則達到了3.53%。
台灣綜合研究院長吳再益進一步分析,指出出口美國的台灣廠商已將對等關稅暫緩截止的日期7月9日視為「最後逃命點」,因此6月上旬必須完成從台灣的出貨。在半導體和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的兩大產業中,6月下旬的用電量明顯收斂,這顯示提前拉貨的紅利正在逐漸減退。
台綜院指出,儘管AI應用的擴展持續進行,全球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升高,從4月份開始的急單效應與出口拉貨動能延燒,6月整體產業景氣仍能維持穩健,產業用電與外銷訂單雙雙維持高檔,出口與生產的同步成長成為帶動國內經濟成長的主要支柱。
然而,面對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市場的保守觀望氛圍逐漸加劇,部分產業已開始調整產能與出貨節奏,這從用電成長幅度的略為趨緩中可以看出。台綜院根據用電及出口的數據進行預測,預計6月的經濟成長率為5.0%。
今年來,製造業用電的表現呈現結構性分歧,整體製造業6月的用電成長收斂至0.43%。在科技製造動能的支撐下,製造業的電力景氣燈號維持在熱絡的紅燈。台綜院指出,製造業外銷訂單在AI、高階伺服器及雲端產業需求的強勁帶動下,6月較去年同期成長24.6%。從用電量與訂單的走勢來看,製造業的短期景氣仍維持穩健成長的態勢。
台灣電力產業再掀氫能風潮,中興電(1513)與弘鉅汽車攜手發表氫能燃料電池大客車,展開未來三年氫能公車國際市場的拓荒之旅。在重電和綠能業績的雙重帶動下,法人預期中興電第三季將出清存貨,營收表現可期。同時,亞力(1514)今年成長動能來自半導體、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以及AI相關專案,第二季營收達26.11億元,年季雙成長,業績逐季攀升。
中興電6月營收達26.16億元,月增13.32%,年增20.98%,累計前六個月營收135.52億元,年增10.43%,創下歷史次高、同期新高紀錄。法人分析,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持續進行,釋出161kV以及345kV等高壓氣體絕緣變電站(GIS)設備需求,將從第四季起明顯帶動中興電的業績成長。此外,晶圓代工廠的擴廠也推動了高壓GIS設備的需求,國外大廠產能吃緊,國內重電廠將受惠訂單外溢效應。
中興電預期今年集團整體業績將以兩位數百分比成長,下半年業績可逐季攀升。該公司電力事業在手訂單規模約373億元,今年度拿案目標規模200億元,聚焦於台電、一般民間電力事業、儲能工程及氫能應用等領域。
夏日氣溫攀升,電力需求大增,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在5、6月加速釋單,中興電、亞力、士電及華城等機電四雄均受益。目前手頭訂單從100多億元至400多億元不等,訂單能見度可見至2027年,並開始接2028年的訂單。在重電四雄前五月營收創同期新高帶動下,下半年財測也預期逐季成長,今年營收及獲利均將挑戰歷史新高。
大同電力(2371)在近期舉行的法說會中,透露了面對工程會停權台電案源缺口所採取的應對策略。該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及國內民間市場,特別聚焦於日本、美國、澳洲、東南亞及中東地區。目前,美國市場的潛在洽談訂單金額已超過6000萬美元,並新設立三家子公司以加速爭取台電認證。此外,公司手頭尚有超過200億元的在手訂單,預計在2026年前營收來源不會出現問題。
由於遭工程會停權,大同未來三年的國內公家標案案源將出現缺口。然而,大同認為這並非壞事,因為許多國內重電業者都在提高外銷比例。目前,大同的內銷營收占比約92%,主要來自台電,而外銷則佔8%。雖然缺少台電訂單,但這反而讓公司有更多機會積極爭取海外訂單,並使產品組合更加多元化。
大同強調,雖然台電案源缺口無法在短期內完全補足,但公司目前仍有超過200億元的在手訂單,預計明年以前訂單及產能將滿載。但從2027年起,營收將開始受到影響。為降低停權的影響,大同除積極爭取海外與國內民間訂單外,還新設三間子公司以爭取公家標案,並計劃將「大同莊園3期」等建案資產於2027年下半年起完工認列。
在海外市場方面,大同積極拓展美國AI電力基礎建設市場,並增加大型專案客戶,鞏固主要客戶關係。同時,公司在日本市場強化電力公司需求,已取得十家電力公司第二代智慧電表訂單。在中東市場,大同積極參與以色列基礎建設,與中東合資公司Voltamp Power攜手,搶攻中東重電及儲能商機。
在國內市場,大同努力打入國際半導體製造廠供應鏈,並成功完工台灣首例大安地下變電所機電工程,為公司帶來近20億元的營收貢獻。此外,公司也積極爭取AI機房配電盤等議題下的民營電廠商機。
沃旭能源再創佳績,打造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總裝置容量達920 MW,首支風機已成功併聯台電電網並開始發電。這一重要里程碑象徵著該風力發電場邁向商業運營的關鍵步驟,並有望在今年底前完成全數風機併網,成為全球首座專為台積電供應綠電的離岸風場。
沃旭能源大彰化離岸風場執行長傑拉姆(Jayaram Naidu)表示,自今年4月安裝首座水下基礎以來,沃旭能源在短短三個月內便達成首支風機成功併網發電,展現了公司卓越的專案執行能力。面對全球風電產業的挑戰,沃旭能源持續與供應商和承包商緊密合作,確保專案按時進行。這次里程碑的達成,也標誌著下一階段工作的開始,即安全完成風場建置,陸續啟用更多風機,並穩步邁向全面商業運營目標。
沃旭台灣董事長汪欣潔強調,大彰化西南二階及西北離岸風場的首度發電,不僅是沃旭在台灣離岸風電的重要里程碑,也再次彰顯台灣在亞太地區離岸風電的領導地位。該風場所產出的綠電將透過20年購電合約供應給台積電,協助台積電實現氣候行動與永續承諾。
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風場位於彰化縣外海約35至60公里處,共設置66支西門子歌美颯14-236 DD型14 MW風力機組。目前,該風場已完成包括66座管架式負壓沉箱水下基礎的安裝,風機安裝數量達32支,兩座陸上變電站及一座海上變電站均已通電啟用,海纜鋪設工程也按進度順利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這座風場是台灣首座採用無須打樁管架式負壓沉箱水下基礎技術的風場。該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幾乎不會產生噪音,並且在風場除役時可完整移除,從而最大限度減少對海洋生態的潛在影響。
台電高壓以上用電方面,6月整體產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88 %,其中製造業用電成長1.40%,服務業用電則成長3.53%。
台灣綜合研究院長吳再益分析,出口美國的台灣廠商已把對等關稅 暫緩截止的7月9日視為「最後逃命點」,6月上旬必須完成從台灣出 貨,半導體和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的兩大產業,6月下旬用電量能 明顯收斂,顯示提前拉貨紅利逐步減退。
台綜院指出,儘管AI應用持續擴展,全球市場需求日益升高,4月 來的急單效應與出口拉貨動能延燒,6月整體產業景氣仍可維持穩健 ,產業用電與外銷訂單雙雙維持高檔,出口與生產同步成長的關鍵推 力,扮演帶動國內經濟成長的主要支柱。
然而,面對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市場保守觀望氛 圍逐漸升溫,部分產業已開始調整產能與出貨節奏,反映在用電成長 幅度相較上個月略為趨緩。台綜院依用電及出口推估,預測6月經濟 成長率為5.0%。
今年來製造業用電表現呈現結構性分歧,整體製造業6月用電成長 收斂至0.43%,在科技製造動能支撐下,製造業電力景氣燈號維持熱 絡的紅燈。台綜院指出,製造業外銷訂單在AI、高階伺服器及雲端產 業需求強勁帶動下,6月較去年同期成長24.6%;與用電量兩者走勢 來看,製造業短期景氣仍維持穩健成長態勢。
中興電6月營收26.16億元,月增13.32%,年增20.98%,累計前六 月營收135.52億元、年增10.43%,6月營收創下歷史次高、同期新高 紀錄,累計營收則創下同期新高紀錄。
法人分析,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出161kV以及345kV等高壓氣體 絕緣變電站(GIS)設備需求,中興電第四季起可明顯受惠;此外, 晶圓代工廠擴廠也帶動高壓GIS設備拉貨,國外大廠產能吃緊,國內 重電廠有機會受惠訂單外溢效應,中興電可望吃補。
中興電預期,今年集團整體業績成長目標兩位數百分比,下半年業 績可逐季成長;中興電的電力事業不含風電在手訂單規模約373億元 ,今年度拿案目標規模200億元,鎖定台電、一般民間電力事業、儲 能工程及氫能應用等。
法人指出,夏日氣溫飆升,電力需求大增,促使台電強韌電網計畫 5、6月加速釋單,中興電、亞力、士電及華城等機電四雄均受益。
目前在手訂單從100多億元至400多億元不等,訂單能見度看到202 7年,並開始接2028年訂單,重電四雄前五月營收都創同期新高帶動 下,下半年財測也預期逐季成長,今年營收及獲利均將挑戰歷史新高 。
大同因遭工程會停權,未來三年國內公家標案案源成缺口。大同指 出,停權並不是壞事,多數國內重電業者紛紛提高外銷比例,大同目 前內銷約占營收92%,多來自台電,外銷占8%,然而因缺少台電訂 單空出產能反而可以積極去爭取海外訂單,訂單組合也更多樣化。
大同表示,台電案源缺口雖無法在短期補足,但還有200多億元在 手訂單,明年以前訂單及產能滿載,但2027年營收開始會受到影響。 大同除積極爭取海外與國內民間訂單外,也新設三間子公司爭取公家 標案,加上「大同莊園3期」等建案資產預計2027年下半年起完工認 列,讓停權的影響降低。
海外市場部分,美國市場爭取AI電力基礎建設、增加大型專案客戶 ,鞏固主要客戶,並持續規劃策略性投資美國重電製造廠;日本市場 強化電力公司需求,已取得十家電力公司第二代智慧電表訂單;中東 市場積極參與以色列基礎建設,攜手中東合資公司Voltamp Power, 搶攻中東重電及儲能商機。
在國內商機爭取方面,打入國際半導體製造廠供應鏈,台灣首例大 安地下變電所機電工程完工營收貢獻近20億元,搶攻AI機房配電盤案 等議題下的民營電廠商機。
創揚指出,儘管每個表後儲能客戶需求不同,基於客戶合約用電及 台電尖離峰充放電移轉最適化考量,提供四款表後儲能標準方案:0 .5MW/1MWh、1MW/2MWh、2MW/4MWh、2.5MW/5MWh,再依據客戶用電與 案場條件,提供客製化設計、建置及維運服務。
創揚科技表後儲能產品特色包括電池系統、電力轉換系統(PCS) 、管理系統及資通訊設備皆非中國製品,結合有量的電池製造、創揚 的系統整合及智電系統EMS人工智慧能源管理,支援綠電發電負載預 測、削峰填谷最佳排程,協助客戶參與台電需量反應及備轉等VPP虛 擬電廠與Grid forming UPS功能。
國內表後儲能市場需求主要來自工廠、商業建築等業者,著重降低 契約用電容量、節省電費、提升能源穩定性,並參與台電需量反應及 表前輔助服務市場。隨著全球能源與數位轉型浪潮,市場愈加重視「 本土化」,以避開中國紅色供應鏈可能帶來的資訊安全與售後問題。
創揚總經理李泰安表示,透過政府補助縮短投資回收年限,降低客 戶導入門檻。相比歐美及中國品牌專注大型案場的標準內陸環境方案 ,國產化表後儲能更適合台灣氣候,且不透過中間商,提供最佳售後 服務。大陸廠商電池迭代快、工程師難以來台保修等問題,增加客戶 系統不確定性,甚至形成孤兒案場風險。創揚系統安裝後,二十年使 用期限內依靠本土穩定供應鏈,硬體快速維修,軟體能配合政策調度 ,展現國外產品無法比擬的競爭力。
表後儲能系統需面對各案場不同條件,軟硬體設施採客製化設計, 具彈性修改及快速運維能力,為國產化產品與服務提供最大保障。
聯盟本土化、客製化及長期維運能力,吸引注重品質與永續發展的 客戶,主要客群涵蓋中小企業、工廠及商業用戶,如AI資料中心、半 導體廠等,特別是追求能源自主、降低電費與穩定供電的產業。創揚 表示,在經濟部能源署支持下,聯盟計畫兩年內搶攻台灣表後儲能2 成市場,並擴大出口至日、歐、美市場,期盼在綠色轉型與產業聯盟 戰略下,轉化政府支持為競爭優勢,助力台灣能源轉型與自主目標。
沃旭能源大彰化離岸風場執行長傑拉姆(Jayaram Naidu)表示, 自今年4月安裝首座水下基礎以來,短短三個月就達成首支風機成功 併網發電,展現沃旭卓越的專案執行力。儘管全球風電產業仍面臨諸 多挑戰,但沃旭持續與供應商和承包商緊密合作,確保專案如期推進 。這次里程碑標誌著下一階段工作的開始,亦即安全地完成風場建置 、陸續啟用更多風機,並穩步邁向風場全面商轉目標。
沃旭台灣董事長汪欣潔也說,大彰化西南二階及西北離岸風場首度 發電,不僅是沃旭在台灣離岸風電重要里程碑,也再次彰顯台灣在亞 太地區離岸風電領導地位。這座總裝置容量920 MW風場所產出綠電, 將透過為期20年購電合約供應給台積電,協助其實現氣候行動與永續 承諾。
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風場位於彰化縣外海約35至60公里處, 共設置66支西門子歌美颯14-236 DD型14 MW風力機組,預計今年底全 面完工商轉,目前已完成工程,包括66座管架式負壓沉箱水下基礎全 數安裝,風機安裝數量達32支,兩座陸上變電站及一座海上變電站皆 已通電啟用,海纜鋪設工程也按進度順利建置中。
特別的是,這座風場是台灣首座採用無須打樁管架式負壓沉箱水下 基礎技術風場,這座風場屬二階遴選階段的競價風場,並無國產化義 務,水下基礎全數從南韓及越南進口。沃旭指出,負壓沉箱水下基礎 在施工過程幾乎不會產生噪音,風場除役時可完整移除,最大限度減 少對海洋生態的潛在影響。
丹娜絲颱風對台灣嘉南地區帶來了嚴重的破壞,特別是對電力設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根據台電董事長曾文生的表示,颱風造成的災損初步估計已超過10億元。在颱風過後,近3,500支電桿倒斷,直到19日晚間9點,全數的供電才得以恢復。這次的損失對台電來說是一大壓力。
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的召開會議上,經濟部和農業部等相關部門對於丹娜絲颱風及0708豪雨的災損及回復情形進行了報告。經濟部的報告顯示,颱風造成的電力損害範圍非常廣泛。截至7月18日晚間7時,全國約有100.9萬戶家庭停電。在颱風期間,共計有3,499支電桿倒斷,6,965條電線斷線,以及696具開關和變壓器受到損壞。此外,還有三座鐵塔倒塌和兩座水泥桿傾倒的情況發生。
由於停電戶分布廣且零散,加上道路狹窄,大型搶修機具和車輛難以進入,這使得台電的搶修工作變得相當困難。財務壓力一直是台電面臨的問題,而在後續的電網改善工作中,經費的投入將是關鍵。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強調,在進行電網改善時,經費的保障將是首要考慮。
大亞上半年合併營收151.44億元,年增5.56%,締造同期新高。大 亞主管指出,經營策略除兩個E(Energe、Emerging),去年新增ES G;電線電纜事業持續獲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單,在手訂單超過50億 元;漆包線銷售以兩岸市場為主,部分供貨給電子業。目前漆包線整 體銷售及出貨變化不大,對今年營運審慎樂觀看待。
此外,國內線纜廠向國外進口銅材,都採取美元計價,新台幣兌美 元匯率看升,有利降低大亞購料成本。大亞主管指出,智璞儲能科技 在台中龍井打造台中第一個輸電級E-dReg100MW儲能案場,美日儲電 量20萬度,5月2日已掛表,台電還在測試,原規劃7月中旬加入台電 AFC電力交易平台,目標將延至8月22日上線。
台中龍井二期75MV儲能系統正興建,預計明年第一季可掛錶。大亞 集團取得雲林麥寮185MV漁電共生太陽能光電案場,6月與地方居民舉 行溝通說明會,目前沒發現重大問題,希望2026年下半年、2027年上 半年可取得施工許可。志光能源在台南七股早已向台南市政府提出, 建置二期35MW太陽能光電案場申請,希望今年底前可取得施工許可且 動工。
大亞主管表示,轉投資心忠能源位於台南學甲、取得經濟部能源局 光儲合一標案,太陽能光電案場建置容量11.96MW、儲能系統7.98MW 。依據招標的規定,15個月要完工,預計2026年完成建置。
軍公教人員今年加薪3%,油電糖水四家公司也會跟進調薪,但因油電糖水四家國營公司近年承擔政府政策,角色重大,日前賴清德總統勘災時也支持加薪,預料今年油電糖水員工加薪幅度,有望連兩年超越軍公教。
統計油電糖水四家國營公司員工人數,台電約2.9萬人、中油約1.7萬人、台糖約3,500人、台水約6,500人,若確定加薪,估約5.6萬名員工受惠。
颱風丹娜絲7月6日重創電桿等電力設備,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昨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台電災損初估逾10億元,台電會盡快復原損害設備。
經濟部表示,丹娜絲颱風是120年來首度從嘉義登陸的颱風,且最高陣風等級達17級陣風,造成台南、嘉義地區多根電桿倒塌及電線斷裂,經濟部及台電公司後續亦檢討將於短期先加強空曠迎風面電桿對地支線、併桿、電桿基樁及調整桿距等措施,另於迎風線路中增植E級電桿,中長期評估環境許可下辦理線路地下化工程,並滾動檢討辦理成效,提高配電系統線路防災韌性。
台電千億撥補遭刪除,曾文生表示,台電都會堅守崗位修復電網,這是台電責任。內部也開始討論後續強化工作,但電網韌性需要經費投資,無論是透過政府補貼或電價調整方式推動。
至於行政院指派台電董座曾文生,及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 倫擔任反方代表,據悉,是要為能源政策辯護,不讓錯誤資訊一面倒 。
中選會日前決議,8月7日、8月9日、8月11日、8月13日及8月15日 ,共舉辦五場發表會或是辯論會;立院代表正方,政院或依《公民投 票法》第20條經許可設立辦事處反對意見者代表反方。依據往例,除 非正反方代表同意為辯論會,否則原則上都是發表會。
核三重啟公投提案題目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 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此與核管法修法方向一致, 身為台電或行政部門很難反駁,立場頗為尷尬。
據悉,政院綜合考量,認為這五場發表會,不會僅觸及核三繼續商 轉問題,一旦有扭曲能源政策言論,需有人為政策辯護。在野黨長期 批評綠營能源政策錯誤,因此反對撥補千億改善台電財務,而派出曾 文生,正因他自蔡英文總統任內就擔任經濟部政次,對能源政策演進 歷程知之甚詳,因此被政院指派上戰場。
童子賢出任正方代表,有人質疑是否與氣變會副召集人立場有所扞 格。童子賢已強調,參與正方代表是來力挺重啟核二、核三,因為這 是台灣能源發展轉折點,無關藍綠白政治色彩,與綠營高層關係不致 生變。
知情人士說,童子賢力挺核能延役或重啟,還有發展新式核能技術 立場,府院高層早已知情,他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正因如此,賴總統 延攬其擔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共同副召集人,想藉多元聲音激 盪出不同火花。府方日前表態尊重多元聲音,並不認為童子賢擔任重 啟核能公投辯論會正方代表,就必須辭去氣變會的副召集人一職。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於21日邀集經濟部、農業部等報告「丹娜絲颱風 及0708豪雨災損及回復情形」。
經濟部書面報告指出,丹娜絲颱風造成的電力損害範圍廣泛,截至 7月18日晚間7時,全國曾停電戶數約100.9萬戶,颱風期間電桿倒斷 及流失約3,499支、電線斷線6,965條檔、開關及變壓器696具、鐵塔 倒塌三座、水泥桿傾倒兩座、部分損害三座。因停電戶分布廣域且零 散,並受限道路窄小,大型搶修機具、車輛進入困難,導致台電搶修 困難。
立法院於上周三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規定將普發現金1萬元,此舉引起廣泛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於17日舉行記者會,對此進行詳細解釋,並透露正在考慮是否需要舉債1,014億元來實施普發現金。同時,他也提到可能會採取覆議等救濟手段,並承擔起《憲法》賦予的憲政責任。
卓榮泰在會中進行了詳細的財政分析,指出2021至2024年間,累計課稅收入實徵數超出預算數達1兆8,707億元。其中,2,804億元直接撥給地方政府,1,957億元依法撥補特種基金。中央政府另增加債務還本1,838億元、減少融資調度7,094億元,並考慮近年新式戰機特別預算150億元、疫後特別預算3,799億元等增加支出。計算非稅課收入、歲出差異數後,累計尚可運用餘額約4,436億元。
關於是否舉債普發現金,卓榮泰表示正在考慮,並問道「這在我們道德上過不過得去?國家財政上應不應該這麼做?是不是該舉債來普發現金?」他呼籲立法院排定議程,讓他親自解說國家財政實際狀況,強調預算應由行政院編列、立法院審議,並希望借此保留「起死回生」的機會,並期盼各界持續發聲,讓公民做決定。
據悉,依憲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應於送達10日內移請覆議,但目前行政院尚未收到相關函文。卓榮泰提到,不論預算的本質多麼合理,程序都應該正當。過去行政院已多次針對不合法、不合憲的法案及預算案提出救濟,未來會勇敢承擔。對於立法院刪除撥補台電法源依據,卓榮泰表示政府已為台電的財務結構做出多種努力,但仍然受到在野黨的質疑。行政院將繼續尋求各種方式來強化國營事業的體質。
卓榮泰分析,2021∼2024年間,累計課稅收入實徵數超出預算數達 1兆8,707億元,當中2,804億元直接撥給地方政府,1,957億元依法撥 補特種基金,中央政府另增加債務還本1,838億元、減少融資調度7, 094億元,加上近年新式戰機特別預算150億元、疫後特別預算3,799 億元等增加支出,加計非稅課收入、歲出差異數約3,300億元後,累 計尚可運用餘額約4,436億元。
卓榮泰表示,若特別條例刪除撥補台電、增加普發現金,特別預算 規模將達到5,450億元,意即須舉債1,014億元來發現金,「我正在考 慮,這在我們道德上過不過得去?國家財政上應不應該這麼做?是不 是該舉債來普發現金?」
卓榮泰隔空呼籲,盼立法院排定議程,由他親自說明國家財政實際 狀況,因為,預算應由行政院編列、立法院審議,若立法院不能用合 法合憲的精神審查預算,國家財政紀律將蕩然無存,也希望藉此保留 「起死回生」的機會,同時盼各界持續發聲,讓公民做決定。
據悉,依憲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應於送達10日內移請覆議,惟 目前行政院尚未收到相關函文。卓榮泰提及,不論預算的本質多麼合 理,程序都應該正當,過去行政院已多次針對不合法、不合憲的法案 及預算案提出救濟,未來會勇敢承擔。
對於立法院刪除撥補台電法源依據,卓榮泰說,政府已數度為台電 的財務結構做出種種努力,包括前年度追加預算、今年度總預算、此 次特別條例,但在野黨一而再地以能源政策為由刪除。行政院還是會 嘗試用各種方式強化國營事業的體質,包括透過預算及各種方式。
台灣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近日在例會前接受訪問時強調,面對美國公布的關稅稅率,台灣應該保持謹慎態度。他指出,美國已經確定對巴西、中國大陸、日本和南韓等國家的關稅税率,台灣必須謹慎評估自身的策略。林伯豐強調,在關稅結果正式公佈之前,台灣不能過於樂觀,並希望台灣的關稅税率至少不會超過日本和南韓的25%。
林伯豐還提到,匯率問題可能比關稅對台灣的影響更為嚴重。他呼籲政府對外銷策略進行調整,包括加大對大陸、東南亞或歐洲等市場的出口力度。同時,他建議政府應積極與各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幫助台商拓展海外市場。
對於立法院通過的普發現金1萬元方案,林伯豐表示,這一政策對於提升人民幸福感具有積極作用,是正確的方向。然而,他也提醒政府,必須嚴格檢討不當支出,確保公共資源的合理分配。
關於台電的虧損問題,林伯豐認為,如果補貼能夠幫助台電扭虧為盈,那麼補貼是可接受的。但他強調,如果台電仍然持續虧損,這就意味著能源政策的問題需要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只有在消除了虧損的根源後,再進行補貼才有意義。
台灣電力產業再掀波瀾,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近日在會議中對外強調,台灣面對美國對外國關稅稅率的變動,必須謹慎評估影響,並且在結果正式公布前,保持一個冷靜的態度。林伯豐指出,美國已經公布對多國的關稅稅率,包括巴西、中國大陸、日本和南韓等,台灣應該特別關注,並且希望台灣的關稅税率至少不要超過日本和南韓的25%。
林伯豐也提到,匯率問題可能比關稅還要嚴重,並在會議中提醒各企業注意。他強調,台灣應該加重對其他市場的外銷力度,包括大陸、東南亞或歐洲等地,並且政府應該積極與各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幫助台商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場。
在關於立法院通過的普發現金1萬元議題上,林伯豐表示,這一決策有助於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是正確的方向。然而,他也提醒政府,需要檢討不當的支出,並且強調,如果補貼能夠幫助台電止血、不再虧損,那麼補貼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台電仍然持續虧損,這就顯示了能源政策的問題,必須從根本解決,才能進一步討論補貼的問題。
林伯豐的這番話,讓人們對台灣電力產業的未來發展更加關注。在面對國際市場的變動和內部政策的挑戰時,台灣企業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國家經濟的穩定成長。
三三會昨日舉行例會,林伯豐會前受訪表示,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結果沒有出來前都不能樂觀」,希望台灣至少不能高於日本跟南韓,一旦關稅宣布,台灣銷美產品會減少,應加重對其他市場外銷,包括大陸、東南亞或歐洲等,政府要協力跟各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利台商外銷。
對於立法院通過普發現金1萬元,林伯豐認為,普發現金可造福人民、提升幸福感,是正確方向,政府要檢討的是不當支出。
他表示,如果補貼能讓台電止血、不再虧損,補貼是可以接受的,但若台電仍持續虧損,這顯示問題根源在能源政策,要從基本上消除虧損,再來談補貼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