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元大投信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元大投信 2025/07/28 191.25 195 190 2,269,234,63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86384477 劉宗聖 300 300 300 詳細報價連結
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

彭博:失落的蘋概股 |元大投信

彭博資訊報導,在蘋果發表新品、市值突破1兆美元之際,一些台灣供應商卻獲利縮水,股價甚至腰斬,蘋果供應鏈也不再是經理人鍾情標的。分析師指出,這是因為台灣蘋果供應商正面臨獲利遭擠壓、及中國業者競爭等困境。

根據彭博資訊,台灣上市公司市值約1.035兆美元,已低於蘋果的1.068兆美元。蘋果股價今年來漲約30%,部分反映對新品問世的預期心理,市場看好蘋果推出大尺寸iPhone策略奏效。顧能分析師齊默曼(Annette Zimmermann)指出,大尺寸手機是蘋果扭轉在中國市場銷售趨勢的關鍵。

彭博指出,在蘋果仍靠數位服務與其他設備銷售成長帶動股價攀升之際,追求銷量成長、拚良率以擠出毛利求生的台灣供應鏈,卻面臨利潤縮水窘境,近年又因陸廠崛起而加劇競爭,美國總統川普敦促蘋果在美國生產,也打擊大中華區蘋概股。

彭博引述元大投信台股暨大中華投資部副總吳宛芳的分析:「蘋概股已不是一個相對好的標的,因為技術規格亮點少,且量沒什麼成長,產品零組件每年被降價,廠商獲利要成長比較難。」摩根資產管理駐香港的大中華區主管王浩指出,蘋果在新iPhone增加若干新技術,為控制成本,最簡單做法是對提供其他零組件的供應商砍價。

統一投顧分析師以股市表現較差的GIS和TPK為例,GIS及TPK去年受到iPad貢獻很大,隨去年底iPad更換供應商、大陸廠商歐菲光加入供應鏈,市占便下滑。彭博指出,陸廠競爭是長期隱憂,也是兩家台灣公司今年獲利下修的一部分原因。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