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
星期三
中油螺絲鬆了! 然後呢? |台灣中油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台灣中油 | 2025/11/2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30,100,000,00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03707901 | 李順欽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中油隱匿澎湖油庫漏油超過一年,造成土地污染嚴重,但中油檢討 該負責的人,僅懲處記過了事,重重舉起卻輕輕放下,請問沈部長: 您看得下去嗎?
經長沈榮津日前接受廣播專訪時,直指中油螺絲鬆了,但從這次隱 匿漏油嚴重環保事件不報,且能長達一年,顯見中油螺絲不是今天才 鬆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究竟有無共犯結構,隱匿漏油重大疏失 ,身為主管單位的經濟部,責無旁貸應籌組調查小組,追根究柢查到 底,才是對外界交代負責任的做法。
去年發生815大停電事故肇因天然氣操作無SOP程序,而中油這幾年 偷排廢氣及廢水吞罰事件屢見不鮮,日前中油林園廠趁暴雨偷排廢氣 遭重罰100萬元,在在凸顯中油身為國營事業,卻不當企業「工安或 環保模範生」,已讓招牌蒙塵。
中油隱匿事件之所以掀鍋蓋,全靠內部員工爆料,內部員工議論紛 紛,在綠營政府上台後,內部人事結構及做事文化丕變,人心浮動。 員工並私下抱怨,蔡政府先後酬庸陳金德與戴謙二人出任董事長,破 壞內部升遷管道,民代關說及裙帶關係盛行,員工士氣大受打擊,認 真負責及有能之士未獲關愛眼神,開會時索性閉口,抱持多一事不如 少一事心態。
加上中油人事面臨嚴重青黃不接,有經驗的主管不是退休,就是沒 有「關係」足以升遷,近二年一口氣升遷的五位副總,有的缺乏跨領 域歷練,人才養成時間不足,督導業務難以切中要害。加上,行政院 為戴謙量身定做,修改年齡規定,戴現已69歲,總座李順欽屆齡最近 再延退一年,員工都在臆測,董總恐怕隨時走人,對管理更是一大考 驗。
回顧過去,中油自1996年8月起接二連三發生包括漏油、火災等意 外工安事件,賠償金額高達十億元以上,遭受輿論批評指責,企業形 象受到重創。最嚴重一次是1997年9月,中油在高雄前鎮區進行管線 改道施工時不慎引發氣爆火災,多人死傷,數十棟房屋與汽機車被燒 毀,當時中油董事長李樹久因此下台,時任總經理潘文炎則記一大過 。
後來已故中油董事長陳朝威上任,針對工安文化進行大幅改革,貫 徹「零工安」要求,展開走動式管理,賞罰分明;做不好直屬長官要 連坐。事後接任者如潘文炎,都打從心裡佩服陳朝威雷厲風行,養成 中油的工安文化,連施顏祥接掌中油,唯工安公文不得不親自詳加過 目,後來台塑集團甚至主動請益,尋求中油協處六輕的工安問題。
其實捷徑無他,中油主管曾說過,要落實公司的工安文化,就是「 查核(check)、查核、再查核」,而且「勤查嚴管」,包括各單位 內部分級」查核,不同專責小組的「工安」查核,還有高階主管不定 時「走動管理」,從上到下都落實工安意識,內化為中油文化,自然 「重視工安」的金字招牌可不脛而走。
儘管澎湖這次漏油事件僅屬「環保」事件,倘若達一定燃點恐成高 雄氣爆事件翻版,從環保事件擴大成重大工安意外。年齡不是問題, 能力才是關鍵,總座李順欽儘管高度重視工安,但副總歷練不足難為 其分憂解勞、分身乏術。而過去僅在教育、科研鑽研的董座戴謙,缺 乏企業管理歷練及經驗,面對到處螺絲鬆動的中油,如何重新形塑工 安及環保文化,是當務之急,也是戴謙要保住官位最大的挑戰。
經長沈榮津日前接受廣播專訪時,直指中油螺絲鬆了,但從這次隱 匿漏油嚴重環保事件不報,且能長達一年,顯見中油螺絲不是今天才 鬆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究竟有無共犯結構,隱匿漏油重大疏失 ,身為主管單位的經濟部,責無旁貸應籌組調查小組,追根究柢查到 底,才是對外界交代負責任的做法。
去年發生815大停電事故肇因天然氣操作無SOP程序,而中油這幾年 偷排廢氣及廢水吞罰事件屢見不鮮,日前中油林園廠趁暴雨偷排廢氣 遭重罰100萬元,在在凸顯中油身為國營事業,卻不當企業「工安或 環保模範生」,已讓招牌蒙塵。
中油隱匿事件之所以掀鍋蓋,全靠內部員工爆料,內部員工議論紛 紛,在綠營政府上台後,內部人事結構及做事文化丕變,人心浮動。 員工並私下抱怨,蔡政府先後酬庸陳金德與戴謙二人出任董事長,破 壞內部升遷管道,民代關說及裙帶關係盛行,員工士氣大受打擊,認 真負責及有能之士未獲關愛眼神,開會時索性閉口,抱持多一事不如 少一事心態。
加上中油人事面臨嚴重青黃不接,有經驗的主管不是退休,就是沒 有「關係」足以升遷,近二年一口氣升遷的五位副總,有的缺乏跨領 域歷練,人才養成時間不足,督導業務難以切中要害。加上,行政院 為戴謙量身定做,修改年齡規定,戴現已69歲,總座李順欽屆齡最近 再延退一年,員工都在臆測,董總恐怕隨時走人,對管理更是一大考 驗。
回顧過去,中油自1996年8月起接二連三發生包括漏油、火災等意 外工安事件,賠償金額高達十億元以上,遭受輿論批評指責,企業形 象受到重創。最嚴重一次是1997年9月,中油在高雄前鎮區進行管線 改道施工時不慎引發氣爆火災,多人死傷,數十棟房屋與汽機車被燒 毀,當時中油董事長李樹久因此下台,時任總經理潘文炎則記一大過 。
後來已故中油董事長陳朝威上任,針對工安文化進行大幅改革,貫 徹「零工安」要求,展開走動式管理,賞罰分明;做不好直屬長官要 連坐。事後接任者如潘文炎,都打從心裡佩服陳朝威雷厲風行,養成 中油的工安文化,連施顏祥接掌中油,唯工安公文不得不親自詳加過 目,後來台塑集團甚至主動請益,尋求中油協處六輕的工安問題。
其實捷徑無他,中油主管曾說過,要落實公司的工安文化,就是「 查核(check)、查核、再查核」,而且「勤查嚴管」,包括各單位 內部分級」查核,不同專責小組的「工安」查核,還有高階主管不定 時「走動管理」,從上到下都落實工安意識,內化為中油文化,自然 「重視工安」的金字招牌可不脛而走。
儘管澎湖這次漏油事件僅屬「環保」事件,倘若達一定燃點恐成高 雄氣爆事件翻版,從環保事件擴大成重大工安意外。年齡不是問題, 能力才是關鍵,總座李順欽儘管高度重視工安,但副總歷練不足難為 其分憂解勞、分身乏術。而過去僅在教育、科研鑽研的董座戴謙,缺 乏企業管理歷練及經驗,面對到處螺絲鬆動的中油,如何重新形塑工 安及環保文化,是當務之急,也是戴謙要保住官位最大的挑戰。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