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防制空污 要對症下藥 |台灣電力

台電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台電 2025/11/18 3.9 4 3.9 479,900,000,00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03795904 曾文生 6 6 6 詳細報價連結
行政院宣示對抗空污,盤點全國前30大污染源,並將國營事業列為 優先減排對象,然而,國營事業空污排放占比並不高,若只揮刀向國 營事業,恐怕治標不治本。

整頓空污,多年來已頻拿國營企業開刀,不但動輒加嚴環保標準, 要不地方政府就把空污的罪過全推給台電火力電廠,中央則推給大陸 ,不無有卸責之嫌。

據環保署統計,至11月底14+N空氣污染防制策略,年度達成率偏低 ,主要是集中在整頓移動污染源部分。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達成率 只有8%,汰換一、二期柴油車跟推動電動蔬果運輸車的達成率較佳 ,也僅略高於50%。

也就是說,要從根本改善空污問題,應加強、加大對大貨車、自用 小客車等移動污染源減排的執行力道,如此才能更讓人民有感。賴揆 最近一再釋出,將宣示我國全面使用電動機車及電動汽車的時程表, 加速移動污染源的防制,也不失為務實策略,值得支持。

此外,依環保署統計,我國PM2.5境內汙染源中,移動污染源占30 %至37%、工業源約為27%至31%、境外等汙染源為32%至43%。

空污防制並非單一企業責任,環保署也直言:「我國境內PM2.5來 源眾多,只管制單一污染源,無法產生全面性成效。」

平心而論,國營事業確應作為民眾表率,帶頭進行空污減排,然而 ,國營事業先前已卯勁投入數以百億大筆資金改善污染防制設備,未 來預計再投入584億元改善空污,能再加大力道的改善餘裕已十分有 限,效果遞減。空污減排必須全面動起來,且務實與對岸坐下來協商 ,共同防制空污,才能收立竿見影之效。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