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星期三
金融科技衝擊 外銀一年撤19個據點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
|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 | 2025/11/22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4,800,000,000元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 28990720 | 紀睿明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金融科技趨勢下民眾愈來愈少上實體分行,分行想賺錢愈來愈難,尤其外銀更是當機立斷裁撤分行。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去年我國銀行共裁撤23家分行,其中,光是外商銀就裁掉19個,金管會昨日也證實,今年又有一家外銀向金管會報告,準備再裁撤分行,顯示外銀撤消分行的動作,仍持續進行。
銀行局昨日指出,國內去年分行數從3,481家減到3,468家,增設的速度遠不及撤點的速度,國銀家數雖然新增了10個,但裁撤數多達23個。其中,有19家分行是外銀,包括:渣打(7家)、花旗(4家)、匯豐(2家)、星展(4家)、香港東亞銀(1家),而加拿大豐業銀行是直接撤台。
銀行局官員分析,外銀撤消在台據點主要是業務層面考量,並非整個退出台灣市場,一來有可能是現有分行家數太多,競爭太過激烈,二是金融創新科技興起,許多民眾愛用網銀,實體分行使用率降低,效率也跟著降低,裁撤分行家數將有助於營運貢獻表現。
在嚴控成本、講究分行效率之下,去年外銀獲利仍維持一定水準,其中,花旗銀去年稅前盈餘就回到百億元,來到100.16億元,穩坐冠軍寶座。
銀行局昨日指出,國內去年分行數從3,481家減到3,468家,增設的速度遠不及撤點的速度,國銀家數雖然新增了10個,但裁撤數多達23個。其中,有19家分行是外銀,包括:渣打(7家)、花旗(4家)、匯豐(2家)、星展(4家)、香港東亞銀(1家),而加拿大豐業銀行是直接撤台。
銀行局官員分析,外銀撤消在台據點主要是業務層面考量,並非整個退出台灣市場,一來有可能是現有分行家數太多,競爭太過激烈,二是金融創新科技興起,許多民眾愛用網銀,實體分行使用率降低,效率也跟著降低,裁撤分行家數將有助於營運貢獻表現。
在嚴控成本、講究分行效率之下,去年外銀獲利仍維持一定水準,其中,花旗銀去年稅前盈餘就回到百億元,來到100.16億元,穩坐冠軍寶座。
與我聯繫

